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_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实行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西欧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项正确。

答案:A

2.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A.“经营者革命”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D.实现企业国有化

解析:惠普公司的这种状况,实际指公司的股票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而是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故选B项。

答案:B

3.美国股票持有者从1953年的4.2%增长到20世纪末的70%,股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主体的根本原因是()

A.企业规模的扩大B.生产力的发展

C.国家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解析:题干中的数字说明美国股票持有者大量上升,这是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人民资本主义”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B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

C.国有化的推行

D.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由于二战后企业经营方面出现了“经营者革命”,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5.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这种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走向破产

B.福利制度帮助西方国家克服了经济“滞胀”

C.福利制度消除了阶级差别

D.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夸大了福利制度的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高福利引起的弊端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调整,故选D项。

答案: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图2

图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

图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材料的能力。第(1)问从图1中可见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在1973年前、后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第(2)问的第一小问在图2中非常明显。既然是政府补贴占社会保障的绝大部分,由此不难认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性质是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第(3)问需要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方式去归纳其特点,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而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973—1999年略有下降。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也有所削减。

(2)政府补贴。性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

基础巩固

1.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84%、100%。由此可以看出法国() A.全面实行公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全面实行国有化的说法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局面,排除A、D两项,B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C

2.下图为一学术讲座的海报,下列各项中与讲座主题不符的是()

C.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D.自由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的出现都属于其表现。自由主义思想已经被经济大危机的事实证明是过时的,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国有化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D.政府直接采购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都是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而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

4.下列关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认识正确的是() A.西方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变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解析:本题为概念型选择题。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所以A、C、D三项是错误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二战后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经营出现的“人民资本主义”现象。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故选C。

答案:C

6.二战以来,为克服贫困,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整合,构建稳定、安全而公正的社会,西方国家致力于()

A.区域经济集团化B.联合国作用的发挥

C.经济全球化D.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能力。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缓和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解析:根据“步骤比较合理”排除A、B两项,因为甲、乙是从观点到证据;丙仅从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就得出福利国家的观点,材料不充分,论证不够严谨,C项错误;丁从英国“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得出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较为严谨,故选D项。

答案:D

8.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出现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在于()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C.有利的国际环境

D.广大民众的辛勤耕耘

解析:本题为因果型选择题。用特定概念法,根据题干要求在确定好题目逻辑思维关系上,用此法逐个比较分析各选项。“根本原因”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决定作用并带必然性的因素,如历史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最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此可知选A项。

答案:A

9.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该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发展中国家发达

B.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C.西方国家农业发展水平低

D.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西方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并不代表其农业发展水平低。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很高。

答案:C

10.关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A.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断发展,干预规模越来越大

B.二战后现代福利国家得到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减弱

C.二战后“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

D.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首先明确题干中的要求“表述错误的”,然后回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史实,利用史实支撑法验证各备选项。根据所学,B、C、D都是正确反映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表述;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20世纪50~70年代较大规模地使用,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A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A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 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 800欧元……每

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发争议。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信息,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全面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答案:(1)特点:①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高福利确实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在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

(3)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政策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3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选择题 1.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路德维希·艾哈德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答案】 B 【解析】A项明显错误;德国虽借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但实行的是指导性的计划,不是计划经济,D项是政治方面,与题干无关。 2.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 ..确.的是()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答案】 C 【解析】二战后,西方实行的计划是指导性的,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3.(2010·临朐)刺激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措施直接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的是() A.国家资本主义B.福利国家制度 C.人民资本主义D.经营者革命 【答案】 B 【解析】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对公民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使公民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B项正确。 4.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政府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答案】 A 【解析】B项错误;C、D两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 5.“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则广告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国有化程度增强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D.建立福利国家 【答案】 C 【解析】材料体现了股票分散化的特点,即“人民资本主义”。 6.下图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包括()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16课_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后训练测试题_word版有答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训练 1.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主义;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 C.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斯大林经济模式 B.苏联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模式 D.美国的“新经济” 3.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新经济”的出现 4.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5.“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 A.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B.西欧各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 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_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实行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西欧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项正确。 答案:A 2.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A.“经营者革命”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D.实现企业国有化 解析:惠普公司的这种状况,实际指公司的股票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而是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故选B项。 答案:B 3.美国股票持有者从1953年的4.2%增长到20世纪末的70%,股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主体的根本原因是() A.企业规模的扩大B.生产力的发展 C.国家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解析:题干中的数字说明美国股票持有者大量上升,这是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人民资本主义”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B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 C.国有化的推行 D.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由于二战后企业经营方面出现了“经营者革命”,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5.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这种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走向破产 B.福利制度帮助西方国家克服了经济“滞胀” C.福利制度消除了阶级差别 D.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夸大了福利制度的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高福利引起的弊端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调整,故选D项。 答案: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 (2)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国家,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不同。 4.影响 (1)积极: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资本家和企业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建立: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制度的是英国。 2.特点 (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3.评价 (1)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3)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1.原因 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2.表现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讨论交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得到普遍应用。但联邦德国重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把它作为恢复经济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经济发展模式因国家和地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随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1.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 ×) 2.欧美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使资本家享有更多特权。( ×) 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已经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 4.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主题一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及经济变化 1.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 材料二: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

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 3、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通过情境做选择题。 4、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提问: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板书: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提问:美国是如何渡过战前的经济大萧条的? 罗斯福新政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 提问:二战结束后西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材料: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 思考:1.由上表可看出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方式干预经济? 2.哪些国家、哪些行业国有化程度最高? 3.国有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材料:凯恩斯主义理论 思考: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材料:《大国崛起》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后练习卷:3.16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2.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哪些变化( ) ①“经营者革命”②“人民资本主义”③福利制度的建立④实现企业国有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2019·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 4.(2018·广东翠园中学期中)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由此可知,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除了贫富分化 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扩大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③“新经济”出现④福利制度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复习与练习 1.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教训,普遍放弃()的传统,接受()。采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的政策。 2.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的方式有实行国有化,建立(),制定经济计划,指导(),扩大()。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等财政政策调节生产。 3.战后资本经济的调整重要的内容()() 4.人民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随着()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也拥有股票,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 5.经营者革命:经营者革命是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的日益复杂,要求()具备很高的()和()知识而生产的。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由专门的()和()从事经营。 6.经营者革命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7.战后发达国家在()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度,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三部分组成,种类包括()()()等。 8.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是()。 9.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现象,()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重点知识解析 1.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在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奉为灵丹妙药,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使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渐黯淡,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占了上风,国家开始发号施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调节。 ⑴原因①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②“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无法畅通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④二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⑵方式 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②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中,股份制是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发达国家纷纷实行雇员持股制,使一定比例的工人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有的还吸收雇员参与公司“管理”。 ③实行福利政策。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医疗、养老、失业的保险以及各种社会救助和补贴。在其实行的过程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甚至实施社会立法,形成“福利国家”政策。 ④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通过规定和改变税率,增加税收项目,免税和退税,采用遗产税等等,来

山东省宁阳四中高中历史(岳麓版) 学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导学案 编制:万宝奎审核:万宝奎审批:编号:2021LS16 【课标要求】 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具体把握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缘由及对战后资本主义进展的影响。 3.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展模式,以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学习重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的消灭 【学习难点】资本主义调整的缘由和结果。 【自主学习】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的的教训,放弃了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利用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措施: ①实行,建立国营企业;②制定,指导经济进展; ③实行、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4.影响:肯定程度上避开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保证了生产的。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股票不再只为拥有,呈现的趋势。 3.影响:起到了缓和和的作用,反映了的趋向。但企业的打算权仍把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三、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生产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简单,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才能和学问。 2.表现: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特地的管理人员和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并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1.前提:生产力的提高 2. 内容: ①社会福利资金的组成:由、和三部分组成。 ②福利种类:主要包括、、和等。 3. 特点: ①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②掩盖面广,受惠多。 4.实质:福利制度是由进行国民收入再安排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安排领域的趋势。 5.作用: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和了,扩大了。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的工作乐观性。 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20世纪到年月,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避开了象1929—1933年那样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消灭。 年,发达国家消灭“”现象,被迫调整政策,削减,出售,削减,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重难点阐释】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缘由、方式、实质、影响。 (1)缘由: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进展的必定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冲突,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整。②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的惨痛教训;③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大力干预;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⑤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取、借鉴。(2)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②制定经济方案,指导经济进展。避开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方案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进展的规划和引导。③财政政策调整。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选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3)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进展。 (4)影响:①用国家力气调整经济,肯定程度上避开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②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债务负担沉重。 2.归纳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 ①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将市场调整和政府调整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②在生产力进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财宝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分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的、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宝的安排。 ③产业结构方面,高科技产业部门进展快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 3.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比较 ⑴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①全部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②管理方式:市场和方案(行政干预)手段都有; ③安排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安排等同在。 ⑵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分 ①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展社会主义;后者是进展完善资本主义; ②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 ③全部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④管理方式:前者以方案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方案为辅; 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是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进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⑶启发与生疏: 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②方案和市场都是进展经济的手段;方案不等于 学案装订线

第16课教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编写:张振星 审核:王少庆 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1 掌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2 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预习案 课前延伸——自主学习: 粗读课本,回答: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调整? 一 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经济体制的调整) 1 2 3 二 阅读课本75 1 2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再分配的调整) 阅读课本76页回答:福利制度建立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1 建立的物质前提:。 2 福利资金的来源:、、。 3 4 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1 2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合作探究一:

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1967年提前完成,1968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工厂关闭,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进展。国会在1971年3月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此举迫使波音公司仅在西雅图地区,波音员工人数就从80,400人减少到37,200人。 到1983年,美国国防部又定购了大批量的改装型军用机,波音公司衰退开始减缓。 (1)由材料一的表格可看出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方式干预经济? (2)材料二反映了经济调整的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大家得出什么认识? (4)战后欧美国家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这个事实是否可以说明国家干预越多,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合作探究二 场景一:JACK买股票啦 二战结束快十年了,JACK(英国人)全家,每天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他回家后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公司发行股票了,我买了的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 (1)JACK 的故事说明企业经营有什么变化? (2)JACK成为老板了吗?如何评价企业的这种变化? 场景二:JACK升职啦 拥有了股票的JACK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他开始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读剑桥的国际贸易。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JACK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JACK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 (1)老板招聘管理者反映了什么趋势?JACK当了经理对企业有何作用?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导学案 (含答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学习重点 1.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 2.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三、学习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自主学习】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特点: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_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4.调整: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滞胀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福利内容:医疗保健服务、教育、养老、住房、失业保险等

4.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遇到困难,但仍在发 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5.作用:使穷人受惠,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3)作用: ①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原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3)背景: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环境。 (4)内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5)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2019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语文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学习目标】1′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队经济的大力干预(2)“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3)福利国家出现 【达成途径】1′ 1.研读课本P74“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一 2.结合课本P75“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二。 3.了解课本P76“福利国家的出现”完成金版新学案知识点三。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2′ 要点一:国家队经济的大力干预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要点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要点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练习提升: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要点一 解析: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项说法错误。时间是50年代,C、D项与50年代(黄金时代)不符。 答案: A 要点二 解析:经理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控制的公司数目超过了家族控制的公司数目说明“经营者革命”的出现。 答案: B 要点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福利国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题干材料指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出现,A、D两项是其历史意义,C项则体现了其消极影响,三者表述均符合史实。B项结论不符合史实,福利政策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 答案: B 练习提升: 分析: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个特点 答案: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 随堂检测:(满分30分,时间10分钟) 一、选择题(总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二战”后美、日、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 A.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B.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2.【B层】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3.“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不能说明( ) A.日本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B.日本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 C.日本步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D.日本的这一举措推动了经济发展 4.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 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5.“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 ) A.资本社会化的需要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的结果 C.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高一历史必修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重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学习方法】 线索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议一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公殖民地的战争道路。你认为呢? (有一定的道理。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面对恶化的形势,转嫁危机,设置关税壁垒,从而引发了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程度更加严重。各国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 (1)协调世界经济 (2)稳定经济秩序 (3)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授课)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背景 学生阅读书本126页历史纵横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尤其是英国想保持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却大增,这就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经济发生的重大变革,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是必然的。 1、二战后,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 (二)英美的新计划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美国的“怀特计划”的内容,以及本节课后【阅读与思考】中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内容,引导学生对比、讨论,认识两个计划的中心内容和各自的企图是什么?帮助学生明确,任何国家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本国发展服务的。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评课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评课稿 一、引言 本文是针对岳麓版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二教材中的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撰写的评课稿。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过程以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兼顾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是一节重要的历史课程。本文将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 整过程,认识到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调整对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 3.教学资源准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包括资料和图表; •印刷版课本,供学生参考; •教学板书,用于梳理重点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背景 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应先介绍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和背景,包括战后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建任务、战争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等。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给学生呈现战后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方案,如马歇尔计划、西欧经济一体化等。 然后,针对不同国家的经济调整策略和实施情况,进行具 体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国家的调整目标、政策手段和调整效果。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并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 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3.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教师应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就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如国际分工、经济合作与竞争等; •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

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岳麓版必修二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案例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7课】 【三维目标】 基本知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式及影响“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营造课堂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政策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教学方式】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方法,有浅入深,有易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执教理念】 从师生定位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内容上,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调整(如将前两个子目修改为“国家的宏观调整”和“企业的自我调整”,将福利国家调至第一子目),充分体现“课标是主导。教材是辅助”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以及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 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owerPoint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西方福利制度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入新” 先展示一组1929—33年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图片,在罗斯福上台,推行新政后,使美国度过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凯恩斯主义又称“看不见的手”,完成对上节课的复习。再展示一组二战后各国受到战争重创的情景的图片。 教师独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濒临崩溃的经济,发达国家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接受了凯尔斯主义,利用“看得见的手”,开始了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以此导入新课(此处主要目的在于,在视觉感应上引导学生进入教材)。 二、师生互动学习 (一)历史之源——调整的背景 (复习提问时已经涉及到了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回答) (二)调整之策——调整的内容 1、国家的宏观调控 ⑴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情景营造: 航天电站煤炭铁路航空 英国100 100 100 100 75 法国100 100 100 100 75 西德100 75 50 100 100 日本100 私有私有75 25 美国100 25 私有25 私有 思考并回答: 1根据图表判断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 2分析右表,哪些国家哪些行业国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 3国有化以后,西方国家是社会主义吗? 提示:1略2略3不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但国有经济并非主体。 设计意图:

2021-2022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学习小结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比较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集体化、农业税很重工业 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 企业实行监督(单一的公 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的国家方案 模式,直接管理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 货币关系)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 品买卖 排斥市场调整,国家 统一调拨、方案供应安排 实行实物配给制(平均主 义) 实行按劳安排制工资制(平均主义) 特点 管理 方法、 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指令方案 经济 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 很多种全部制形式存在 单一的公有制 二、资本主义主要经济理论的演化 1.自由主义理论 (1)背景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资本主义进入工业化时期。②工业资产阶级力气壮大,期望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2)内容: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它的最高原则是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结果 ①一方面迫使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客观上促进了科技与生产迅猛进展。②另一方面又加强了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过剩危机。对外则加强侵略扩张,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表现 ①国有企业进展。②国家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增高,很多国家的财政开支占国民经济总值的一半以上。③实行中心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心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整。 ④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整作用,即加强方案。 (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3)影响 ①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销售的冲突,促进了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②不行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也就不行能从根本上消退经济危机。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 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1)全部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2)管理方式:市场和方案(行政干预)手段都有;(3)安排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安排等同在。 2.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分 (1)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展社会主义;后者是进展完善资本主义。 (2)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 (3)全部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4)管理方式:前者以方案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方案为辅。 (5)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进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3.启发与生疏 (1)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2)方案和市场都是进展经济的手段;方案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 (3)国有和私有制都是经济形式,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分是哪种经济形式占主导。 (4)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是为缓和国内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直接受益者是民众,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垄断资本家。 (5)“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但企业真正的打算权仍旧把握在少数股东手中。 (6)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力进展的必定结果,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1.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新经济政策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缘由是苏联() A.片面进展重工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