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

3.通过比较知道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方法】采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镁条、锌粒、铁丝、铜块、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镊子、烧杯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 2SO 4 =_______________ Cu+H 2SO 4 =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 【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 【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 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 (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小组讨论5分钟) 【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 小组①: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小组②: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MgCl 2溶液、ZnSO 4 溶液、CuSO 4 溶液 两两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化学性质简介: 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延展性、塑性和高熔点的元素,常常用于制备各种制品和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氧化性、反应性和阳离子性等。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金属的氧化性,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如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 3. 了解金属的阳离子性质,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金属的氧化性: (1)内容:金属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箔在明火中加热,观 察其与氧的反应。 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1)内容: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等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和酸反应、钠与水反应、铁与溴反应等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现象和结果。 3. 金属的阳离子性: (1)内容: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2)方法:以金属铜为例,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铜粉与硝酸

反应,观察铜在此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和形成的阳离子。 四、教学辅助材料: 1. 实验器材:试管、锌箔、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溴水、硝酸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安排: 1. 引入:“你们知道金属的一些性质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 习一下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金属的氧化性的教学: a. 介绍金属的氧化性,简单解释金属与氧的反应; 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与氧的反应; c. 解释金属与氧化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氧化反应的特点。 3.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的教学: a. 介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如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 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 4. 金属的阳离子性的教学: a. 介绍金属的阳离子性,解释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在特定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 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阳离子性质特征。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根底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这个简单实验是为了帮助我们对金属〔主要是常见金属,如钠、镁、铝、铜、铁〕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形成初步的认识。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涉及的物理性质仅限于可以用肉眼观察、触摸以及简单仪器可以完成的几种。但是可以获得简单识别常见金属的根据。化学性质那么限于和空气、水及某些化合物溶液间的作用。可以根据当地条件选定实验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初步理解金属活动性强弱。 〔3〕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理解在消费和生活中怎样防止钢铁生锈。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步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初步理解金属活动性强弱。 〔2〕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理解在消费和生活中怎样防止钢铁生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才能。 【实验用品】 镁条、铁钉、锌片、铝片、铜片、稀硫酸(稀盐酸)、食盐水、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蒸馏水等;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烧杯、试管(含橡皮塞)、砂纸、干电池、小电珠、导线、棉球等。 【复习引入】

〔1〕你知道金属都有哪些共有的物理性质吗? 〔2〕你知道金属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吗? 〔3〕金属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分组探究1】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镁条、铁钉、锌片、铝片和铜片的外观,并试试此金属样品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 〔2〕用砂纸打磨金属样品,观察外观是否有变化; 〔3〕用打磨好的金属样品和导线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观察小电珠是否发光,并依此判断该金属能否导电。 【投影】通过实验结果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填写在实验单上。学生实验汇报后投影。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分别夹持一小段镁条、铁钉、锌片、铝片和铜片,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观察现象;〔2〕另取五支试管,分别参加一小段镁条、铁钉、锌片、铝片和铜片,并滴稀硫酸(或稀盐酸)至金属样品完全浸没,观察现象。 【投影】通过实验结果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填写在实验单上。学生实验汇报后投影。

沪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五章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学设计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设计 【案例背景】 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双板互动教学为载体,更好地去适应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求实、求真与创新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将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小组合作相相合,注重师生、生生对话和问题解决。在师生关系上,谋求和谐,以道相交,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在《金属的性质》教案中,教师以“区别铁粉和炭粉”为主线,紧紧围绕“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提出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问、促问,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本质。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对比实验的细节注意点,力求让每位学生“一课一得”,在课后能够有持续发展性的学习。 教材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所用课时:1课时 班级人数:46人(分成8组,每组5~6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探究实验初步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置换反应概念;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能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及盐溶液反应,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初步认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讨论交流,初步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联想、类比、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与整合,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情景设置,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化学视角更科学的理解物质及其变化; 2、培养学生的小组分工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能够区别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过程】 “未来教室”环境下Starc平台的使用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到学科教学中,本节课一开始就双屏展示,左屏显示主要课件PPT,右屏显示学生分组分工情况。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在实验过程中全员行动,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发展。 学习活动一:展台投影,激发学生解惑欲望 【实物展台】大家看,这是在实验室里找到的2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铁粉和炭粉。你能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它们吗?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实物展台使用起来更方便(投影角度可以正上方也可以斜过来投影前排学生实验过程),在展示铁粉炭粉时可以手动把展示的药品进行静态定格以及将图片放大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和普遍存在的化学性质; 2.掌握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应用; 3.培养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普遍存在的化学性质; 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1.金属元素与酸的反应规律和应用; 2.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及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1. 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 (1)物理性质 1.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 2.融点、沸点、热膨胀系数; 3.空间构型和原子半径的关系。 (2)化学性质 1.金属元素与氢气的反应; 2.金属元素与氧气的反应; 3.金属元素与酸的反应。 2. 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应用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 1.金属元素与氧化物的反应; 2.金属元素与灰尘的反应; 3.金属元素与酸的反应。 (2)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金属元素的氧化反应; 2.锌、铁、铜在酸中的活动性实验;

3.热力学活度和标准电极电位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 1. 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 (1)物理性质 1.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的实验观察; 2.融点、沸点、热膨胀系数的说明; 3.空间构型和原子半径的关系的讲解。 (2)化学性质 1.金属元素与氢气的实验观察; 2.金属元素与氧气的实验观察; 3.金属元素与酸的实验观察。 2. 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应用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 1.金属元素与氧化物的实验观察; 2.金属元素与灰尘的实验观察; 3.金属元素与酸的实验观察。 (2)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金属元素的氧化反应的说明; 2.锌、铁、铜在酸中的活动性实验; 3.热力学活度和标准电极电位的概念的讲解。 六、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 让学生进行金属元素的实验,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测验考试 开展测验考试,检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 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金属样品、试管、烧杯等; 2.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金属铁“历险”记(教学案设计)

金属铁“历险”记 复习目标 1、通过以铁自述的方式,复习归纳铁的冶炼、性质、利用与保护,将知识系统化。 2、利于铁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 1、知识网络的形成 2、利用铁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猜猜看”:根据铁的“自述”,判断是哪种金属。 大家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种金属,是人类的好朋友。在众多的金属中,我很一般:论长相,我不如金那么惹眼,也不像铜那样美丽,我跟大多数金属兄弟一样,是平淡的银白色。如果我变成粉末,颜色更加暗淡。论硬度,我不如铬;论导电,我不如银、铜;论熔点,我比不上钨。 虽然我朴实无华,不像金银铂那些金属界高冷贵族一样出生名门,可好歹也是位列“五金”,在人类的世界里可是大显身手,成为人类生产和使用最多的金属。 好了,先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吧? 上述金属是下面哪种金属?在其下方写出其名称和化学式: 二、复习知识,形成网络 (一)铁的冶炼 【材料展示】铁的“自述”——《我的出生》 【问题与讨论】 1.写出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现代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二者的异同。 2.右图是工业炼铁的设备高炉,炼铁原料有_______、焦炭、 ________等,其中焦炭的作用有(写出作用和对应的化学方 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模拟炼铁的装置、步骤、现象和反应。 A B C (1)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为什么? (2)实验中分别出现哪些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A处: B处: C处: (3)实验结束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还是停止加热,为什么? (4)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黑,一定是铁粉吗,怎样证明? (5)装置末尾的酒精灯起什么作用?还有其他替代的方法吗? 【交流讨论】工业上高炉炼出来的铁与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得到的铁有什么不同? (二)铁的化学性质及其防护 【材料展示】铁的“自述”——《我的历险》 铁的历险之——可怕的气体 或许是人们对我的抬爱让我有一些骄傲,我觉得自己本事很大,总想出去走一走。 我在出生时是经过烈火熔炼的,所以在我的心里对火一点也不害怕,心想它奈何不了我,充其量让我熔化,等温度降下来我还是我。可是有一天我被火烧红还被扔进了一瓶无色气体里,还没来得及喊一声,只见一阵火星四射,我就被烧熔烧黑了。 那次之后,我还经常遇到那种气体,不过没有高温帮助,它好像也奈何不了我。渐渐地我放松了对它的警惕。可是后来的经历再次让我领略到它的可怕。那天,我刚洗了个澡,浑身湿漉漉的,这时候遇到了它,我毫不在意,也没躲着它。但是很快我就感觉到不舒服了,我的身上长满了褐色的疮。这次疏忽让我吃了不少苦头,要不是及时除疮,恐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案标题: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2. 理解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金属的活动性。 3.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特点,包括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氧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教师:金属样品、酸、氧化剂、实验器材等。 2. 学生:教科书、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问学生金属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这些特点与金属的原子结构有何关系。 2. 理论讲解(15分钟) - 介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的原因,与金属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结构有关。 - 解释金属的活动性与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有关。 - 讲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特点,包括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氧的反应。 3. 实验操作(30分钟) - 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和产生的气体。 - 进行金属与氧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和产生的氧化物。

-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实验现象。 4.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金属与酸和金属与氧的反应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位置有何关系。 5. 拓展应用(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导线、金属制品等。 -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活动性与金属的腐蚀问题的关系。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的重要性和应用。 -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或写一篇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文章。 教学延伸: 1. 可以进行更多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观察其他金属与酸、氧的反应。 2. 可以进行有关金属的活动性的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

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楚所有的金属的所有的性质,要有所侧重,其中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和学法 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 1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比如用小刀切钠,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做呢?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李秀波 学校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 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 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 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 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 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 金属铁和镁 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 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 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 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 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 用火烧 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 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我们知道了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响,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响。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镁铝、铁铜、金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联系生活,铁制品易生锈,铝制品却不易生锈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阅读教材,答复下列问题。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响,其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能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2 ==== Fe3O4 高温 2Cu + O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金属镁锌铁现象(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应剧烈有较多气泡 产生,反应较剧烈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组)稀盐酸 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 2HCl ====FeCl2+ H2 无明显现象四位先生的表情:铜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结论: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要介绍的金属,也仅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几种常见金属。 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1、初三已经学习过铁、镁、铝等金属的有关性质; 2、曾经背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对于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他们还没有开始接触,一般都不懂得从结构上去分析演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③通过演示、探究实验,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从分析现象中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 难点:铝为何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自行车、铁钉、铝锅、导线等,关于这些用品使用了什么金属?它们在自然界中是以怎样的状态存在的呢?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们的存在状态? 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而只有少数金属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铂,金,银;金属活动性决定了它们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而金属活动性由金属的化学性质体现的,因此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8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学生回答]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引言]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复习]金属与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上海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常见的金属和盐(教案+习题)带答案

第六单元:常见的金属和盐 第一节:奇光异彩的金属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分类:按密度分为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 3 〕和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 3 〕。习惯上又分为黑色金属〔铁铬锰及它们的合金〕和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所有金属〕。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 金属的共性 〔1〕导电性 导电导热最好的是银, 〔2〕导热性 常用铜做电线。 〔3〕外表有光泽──铂和金常做饰品。 〔难与空气、水等反响〕 〔4) 有延性和展性──最好的是铝。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混合物)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1、金属材料

具有抗腐蚀性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响 2Mg +O 2 2MgO 2Mg +O 2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2Al 2O 3 4Al +3O 2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2 O 2 Fe 3O 4 2Cu + O 2 2CuO 注:CuO :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响,但是在铝外表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响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响〔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 2SO 4 +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 现象:反响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 现象:反响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Zn ZnCl 2 + H 2↑ 现象:反响比拟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l + Fe FeCl 2+ H 2↑ 现象:反响比拟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点燃 点燃 点燃 △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8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8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3分钟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 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 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 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 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 变色原因 (猜想) 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 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铁、镁等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 二、新课导入 师:铝和铁相比较,具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饮料罐通常都用铝做而不用铁? 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黄金市场能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为什么有些人会上当?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生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生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一、教学设计 从课标要求、学情分析、过程分析三个方面绽开加以说明。 (一)课标要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是20xx版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的课题2的内容,新课标对这局部的教学要求是以常见金属为载体,让学生获得探究金属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亲身体验,通过试验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响以及金属与稀酸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响及其规律,熟悉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利用试验探究,通过比照、归纳的学科方法来探究物质的性质,享受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带来的乐趣,体会金属的活动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基于课标要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属于核心学问范畴。学生已经在前面比拟系统的学习了氧气、水、碳和碳的化合物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感悟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时谢教师想通过这局部内容的探究,帮忙学生形成一般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建构利用掌握变量法探究一类物质共性的思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基于以往教学的阅历和对学生的了解,谢教师所教学生的详细学情是:局部根底较差的学生对书写稀硫酸的化学式及书写一般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简洁分类还存在肯定的困难,在教学中需要对这局部学问做一些铺垫。因此建议她在学案设计中“旧知回忆”局部先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学问中涉及到本课题的化学式进展书写并分类,为后续置换反响的概念辨析奠定根底。 (三)过程设计 1.第一次磨课的争议 在第一次磨课时,谢教师设计了做完镁条与酸的反响演示试验后,就由教师引导归纳出置换反响。考虑到学生以前接触到的置换反响不多,学生的认知体验尚不充分,我们建议谢教师将置换反响的熟悉调整到几种金属与酸的反响之后,实行利用比照、比拟的方法归纳得出概念。 在第一次磨课时,谢教师还预备将金属活动性挨次表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让后利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推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响。我们一块争论的结果,认为这样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探究力量的培育,而且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建议将金属活动性的挨次表的介绍安排在下一课时呈现。 2.其次次磨课达成共识 谢教师的课堂采纳环节教学法,分为四个环节:新课引入、金属与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