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文言虚词总结

新课标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总结

【而】

(一)连词

1.表并列关系

(1)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2)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殽之战》)

2.表递进关系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表承接关系

(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前赤壁赋》)

(3)武夫力而拘诸原(《左传·殽之战》)

4.表转折关系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殽之战》)

5.表修饰关系:

(1)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先进》)

(2)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前赤壁赋》)

(3)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4)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6.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你,你的:

(1)而翁

(2)而其毋忘乃父之志!

【故】

1.因此,所以: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2.原因

(1)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墨子·非攻》)

3.旧交情:

(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4.故意地:

(1)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2)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乃】

(一)代词:你(的),你们(的)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

(二)副词

1.表肯定,是,原来是:

(1)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2)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游侠列传》)

2.表转折,竟然: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顺接,于是,才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3)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牧羊》)

(4)然后乃敢尝酒食。(《游侠列传》)

【其】

(一)代词

1.他的,他们的,它的: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他的)(《勾践灭吴》)

(2)其声呜呜然。(它的)(《前赤壁赋》)

2.他,它:

(1)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他)(《前赤壁赋》)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它)3.那些:

(1)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勾践灭吴》)

4.其中的:

(1)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表示反问,要求,期望等语气:

1.加强反问语气,“岂”,难道,怎么:

(1)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2)其孰能讥之乎?(《捕蛇者说》)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加强祈使语气:

(1)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一定)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还是)(《左传·殽之战》)3.加强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其真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

(1)其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且】

1.即将:

(1)身且死,何以货为?(《哀溺》)

(2)今吾且死,而侯生竟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尚且: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用于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一边……一边……

(1)且浴且思,竟不能无动。(《书鲁亮侨事》)

【虽】

1.虽然,后面说的是事实。

(1)虽然,每至于族。(虽然是这样)(《庄子·养生主》)

(2)此虽免乎行,犹有未树者也。(《庄子·逍遥游》)

(3)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

2.即使,后面说的是假设。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为】

(一)动词

1.做(官)

(1)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与韩荆州书》)

(2)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游侠列传》)

(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2.治理(国家):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

3.给,替: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2)谁习记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3)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

4.成为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前赤壁赋》)

5.给予:

(1)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6.策划,谋划: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7.认为:

(1)窃为大王不足取也!(《鸿门宴》)

(二)副词

1.表判断,是: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2)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游侠列传》)

(三)表被动:

(1)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2)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四)语气词,不译

(1)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左传·殽之战》)

(2)身且死,何以货为?(《哀溺》)

【以】

(一)动词

1.任用,使用。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认为:

(1)(众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介词

1.表原因,因为: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3)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表条件,凭借: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2)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逍遥游》)

3.用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以……的身份)

4.表示动作依据的标准,按照:

(1)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

5.表时间:

(1)武以始元六年至京师。(《苏武牧羊》)

(三)连词

1.表目的,翻译成“来”:

(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因】

1.顺着,循着:

(1)故事因于事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批大,导大窾,因其固然。(《庄子·养生主》)

2.按照:

(1)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趁机:

(1)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

(2)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于】

1.地点状语,在:

(1)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与韩荆州书》)

(2)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2.比:

(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对:

(1)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

(2)又尝语于众曰:(《原毁》)

4.仅表连接,无意:

(1)详,故人难于为善。(《原毁》)

【则】

1.表转折,却:

(1)今之君子则不然。(《原毁》)

2.那么: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3.就:

(1)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居则备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殽之战》)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4)轻则无谋,无礼则脱。(《左传·殽之战》)

【之】

(一)助词

1.的: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将单独的句子作为另一句的成分:(1)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阿房宫赋》)

(2)鹏之徙于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3.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

4.做补足音节用,增强句子美感,不译:

(1)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二)代词

1.指代第三人称: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指代第一人称,我: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表示近指,“这”“这种”“这些”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三)动词

1.往(到……去)

(1)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游侠列传》)(2)吾欲之南海,何如?(《蜀僧》)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2021高考备考——18个文言虚词归纳

2021高考备考——18个文言虚词归纳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按此顺序: 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一、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 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2)而后:才、方才。(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2)无何:不久、没多久。(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4)何乃:怎能。(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 3、疑问代词——焉、何 (二)副词: 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 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 二、词类分析: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及顺口溜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及顺口溜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并列关系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用作语法助词或虚词的一类词语,其中最常见的就包括"而、乃、且、者、不、无、有、于、之、可、若、於、自、则、因、即、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强调、关联等作用。下面进行归纳总结其常见的用法和意义: 1. "而":表示转折、补充、并列的关系;例如:"吾闻其言而悦"(听到他的话就喜欢上了)。 2. "乃":表示递进、转折的关系;例如:"贤者乃充官"(只有贤者才能担任官职)。 3. "且":表示并列、补充、连词的关系;例如:"汝且听我一言"(你还是先听我一句话)。 4. "者":表示抽象概念、人或物的关系;例如:"君子者,德行也"(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5. "不":表示否定、强调的意思;例如:"不学无术"(不学习就没有才能)。 6. "无":表示否定、没有的意思;例如:"无道之人"(没有道德的人)。 7. "有":表示存在、具有的意思;例如:"有才无命"(有才能却没有机遇)。 8. "于":表示在、向、对的关系;例如:"礼法于教化中体现"(礼法在教化中体现)。 9. "之":表示代词、后置介词的作用;例如:"吾之所愿"(我所希望的)。 10. "可":表示可能、可以的意思;例如:"予可忍也"(我可以忍受)。

11. "若":表示假设、如果的关系;例如:"若非执意要离去"(如果不是执意要离去)。 12. "於":表示在、向、对的关系;例如:"郊於天子"(在天子周围)。 13. "自":表示主动、来源的意思;例如:"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14. "则":表示逻辑、结果的关系;例如:"公正之人,则得民心"(公正的人就能得到民心)。 15. "因":表示原因、缘由的意思;例如:"因果循环"(因果关系循环不息)。 以上是对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纳总结。通过熟练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境下,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可能有所变化,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代词。代指人、事、物。 2、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1、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 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 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 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 第三册:(无) 第四册: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 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报任安书》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同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上) 4、倍: 义项: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例句: 第一册: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

攻秦。《过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第二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 第三册至第六册均无 5、本: 义项: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 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桑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⑦根据,掌握;⑧自己一边的,现今的;⑨底本,版本;○10本钱(后起意义);○11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12量词。株,棵,丛,撮。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 第三册: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 第四册:(无)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 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 、安: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 乐; 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同上)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 哉?《五人》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第四册:毅谓夫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第五册:(无)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信陵》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 3 、被: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 同"披" ,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用法,它有特殊的意义,可以给读者带来隐喻、暗喻、象征、讽刺等强烈的文学效果。它们更显示出文字本身的艺术美感。文言虚词字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将就其用法及意义作一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在构成上可分为四类:一是声旁虚词,二是义旁虚词,三是叠合虚词,四是多义虚词。 一、声旁虚词 声旁虚词,又叫音义虚词,即以语音作为基础的旁虚,它的意义来源于读音的含义,不涉及词义,其特点是语言形式多样、意义变化多端。声旁虚词主要有:啊、呀、呗、哎、哩、嘿、咔、罢、啷等。它们大多都是存在人称、时态及语气变化的,如“哎”、“哎呀”等均有不同的意义。 二、义旁虚词 义旁虚词是以意义作为基础的旁虚,它的语音并非重要,而语义则变化多端。它分为两大类:一是纯义旁虚词,即拟声词、虚表词,它们的词义都由殊义推导出来;二是混义旁虚词,即象声词、拟表词,它们的词义都是混合而成的,而纯义旁虚词是纯粹的比喻义。常见的纯义旁虚词有:咳、哗、嘶、嗥、咔、噔、唰、嘻、咻、嗫、唧等;常见的混义旁虚词有:啪、啵、呒、唔、嗳、嗯、呵、嘟、哼、吁、等。 三、叠合虚词

叠合虚词又称复合虚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合并而成,其中有一个或几个词不参与意义的表达,而是起到主音或多音的作用,它们的意义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分开。叠合虚词有:哎呀、哎哟、罢了、噔嗒、哇嗬、哗啦、啊呃、噔唧、嘎嗑、噗哧等。 四、多义虚词 多义虚词即有多种意义的虚词,它们以简单的语言形式,隐藏着词语深远的意义,其语义变化多端,可以表示“叹息”、“振奋”、“惊叹”、“怒斥”等多种感情,语气极为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啊”字,它在古代文献中较多,意义也较丰富,有赞美、叹息、惊叹等。 综上所述,文言虚词字归类共有四类,即声旁虚词、义旁虚词、叠合虚词和多义虚词,它们的用法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把握了解其用法,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字的精妙之处,并是语言美学影响一个文字美感的重要因素。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收藏】统编教材文言虚词整理归纳(大全)带例句

【收藏】统编教材文言虚词整理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1.而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2.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论语》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5.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1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1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17.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答案: 1~2连词,表承接,译为“来”“就”“然后”,或者不译。 3~6连词,表并列,译为“和”“又”“并且”。 7~8连词,表转折“却”,译为“然而、却”。 9~10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并且”。 11~12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不译。 13连词,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4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

15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16-17代词,释为“你(们)、你(们)的” 2.何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2.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孔雀东南飞》)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9.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0.何.以战?《曹刿论战》 11.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答案: 1疑问代词。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2.疑问代词。译作“哪里”,译时“何”要后置。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4-6: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表示反问。 7-8:副词,译作“怎么”“多么”。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 9. 复音虚词“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10.复音虚词“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11.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 12.作动词,译为“呵问” 3.乎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虚词字作为文言文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词汇,它们对文言文表达和读者阅读体验至关重要。虚词字首先为文言文赋予了灵活性;其次,它们的意义可以随具体的文章上下文而变动;以及最后,虚词字的使用尤其具有手法性和表现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本文将对虚词字的术语、类型、用法、意义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好的理解虚词字的作用。 一、术语 虚词字一般指的是不具有实义的词汇,包括标点符号、代词、连词、副词等。它们不能独立表达某一实义,而是配合其他词汇而起表现作用。因此,它们也可以被称为“空洞词”、“助词”或“语法词”。 二、类型 1.点符号:标点符号在文言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句号、逗号、冒号、顿号、感叹号等等,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2.词:连词可以指“连接词”、“连接符号”、“关系词”、“关系符号”等,主要用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3. 代词:代词是指替换名词或者指名词某一特定的人或物的词语,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有‘其’、‘其所’、‘它’、‘他’等; 4.词:副词是指表示状态、动作、方式的虚词字,包括‘然’、‘乃’、‘亦’、‘却’等,它们可以表达完成度、水平、顺序、转折关系等。

三、用法 虚词字的用法很有讲究,有的词语需要遵循严格的文言规则,有的词语可以根据文章上下文而自由变化。虚词字主要用于表示文章的结构框架、表达作者的感受情绪,它们在分隔句子、强调重点、展示语气、引出结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意义 虚词字的意义主要根据文言文上下文变化,它们是文言文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但它们没有确定的实义,而是表达作者个人风格、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在文言文语言表达中是和作者的心意有机结合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虚词字是文言文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词汇,它们没有固定的意义,能够根据文章上下文而变化,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文言文讲究的语气,以及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它们在文言文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十八个虚词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掌握的实词和虚词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掌握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 而: 一、连词 1、表并列,“又”或不译,如:蟹六跪而二螯黑质而白章。 2、表递进,“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3、表顺接,“接着、然后、就”,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表转折,“却、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如果”,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地”或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吾恂恂而起。 7、表因果,“因此、因而”,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二、代词,“你、你的” 1.而翁长铨,迁我京职。(代:你) 三、复合词,“而已”:“罢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其: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他、他的,我(自己)、我的,你、你的”,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他的) 2.秦王恐其破璧。(他)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2)指示代词: ①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1.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那个) 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指示代词:那里) ②表“其中的” 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其中的)

二、副词 (1)、加强揣测语气,“恐怕、大概、或许、可能” 1.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测度:大概) (2)、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3)、加强祈使语气,“还是” 1.吾其还也(表婉商:还是)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可要) 三、连词 表假设,“如果”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连词:放在句首,表假设:如果) 四、助词 协调音节,不译 1.路漫漫其修远兮。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他、她、它”或“你、我” 1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 2 糅使之然也。(代“物”) 3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活用为第一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代“这”)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之二虫又何知。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的” 1.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

⒈“的”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⒉无义,不译 ⑴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 ⒈“把、拿、用”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 ⒊“由于”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不过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不过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㈣表转折“但是、却、不过”例: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④足肤龟裂而不知⑤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⑦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⑧出淤泥而不染⑨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㈤表因果“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夸父)道渴而死 五、于 ㈠表比较:有超过的意思①皆以美于徐公②所欲有甚于生者③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㈡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 ⒈引时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②试用于昔日 ⒉引地点:①躬耕于南阳②战于长勺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⒊引对象: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过于诸侯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③胡不见我于王④生于忧患⑤万钟于我何加焉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㈢表被动“被”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新课标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 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虚词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