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一、介词

介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诗句中的成分。在文言文中,有

许多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需要我们了解。

1.以:表示目标、标志,例如“以德报怨”、“以冬日之北”;

2.若:表示条件、假设,例如“若故而动”、“如若乃尔”;

3.因:表示原因,例如“因其疾于东道,参人所不入也”、“非辨於事者以因人也”;

4.为:表示目的、结果,例如“为民请命”、“遂为丞相”。

二、连词

连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或句子内部的成分。

1.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两个事项同时存在,“予发愤图强,并且自立于江湖之上”;

2.但是:表示一个转折关系,“我知与汝友好已久,但是今日为僵局所困,情形难保”。

三、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表明语法关系,在修饰谓

语动词时还能够体现主谓一致。

1.之: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起到形容、代替的作用,“汝辩之高也”、“贤之

人也”;

2.乎:与疑问词结合使用,用来构成疑问句,“何事乎?”、“焉视天下人乎?”;

3.以:可以表示手段、原因等,“以巧力而知荣辱者”。此外,它还可以引导结

果状语从句,“星罗棋布,靡有不至者以德运之”。

四、副词

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虚词。

1.已: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夫子年已老矣”、“吾闻已久”;

2.甚至:表达程度之深,“众勉而奋甚至于危难时刻”、“真可谓孔道所尽也矣”。

五、叹词

叹词是用来表达感慨、惊讶等情绪的虚词。

1.咳/呜呼/唉:表示悲伤、不快或遗憾,“世亦远矣哀咳歌了”、“唉我心愁苦欲绝!”;

2.哇:表示赞美或惊讶,“哇!花开得真美啊!”。

六、时语气助词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用于表示推测、猜测等含义的虚词。

1.或:表示不确定性或提出选择,“或是准备充分,或是不思考后果”;

2.庶几/免则:表示假设或推测,“庶几以理投之,则天道将上佑我”。

七、语气词

在表达感情和语气方面,文言文还使用一些特定的虚词。

1.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吾即位之年,然而朏笑者甚众”;

2.遽然:表示动作突然发生,“遽然号古堡前而屈膝礼焉”。

综上所述,虚词在文言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常见的介词、连词、助词、副词、叹词、时语气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并正确运用它们进行阅读和写作。熟练掌握这些虚词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 一、之(“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 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④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二、而(“而”字怍连词,修承并,转递因;复音虚词,罢后会有时。) 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 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④修饰关系。 ⑤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⑥因果关系。 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B“而后”,相当于“然后”。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D“而或”,相当于“有时”。

三、以(“以”字动、介、连,以为认为动,因凭用把介,以致用而连。) 1、用作动词,可译作“以为”“认为”。 2、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3、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 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或者不译。 四、其(“其”代他(它)那其中的,反问推测或如果。) 1、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③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2、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 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岂”; ② 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大概”“或许”“还是” 3、连词译作“如果” 五、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5、表示原因,由于,因为。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 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最新资料推荐------------------------------------------------------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而 1. 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和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固而近于费(《孔孟两章》)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2. 连词,表递进关系,常译为并且、而且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并且) 3. 连词,表转折关系,常译为但是,却例: 惑而不从师(《师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颠而不扶(《孔孟两章》)君子疾夫舍曰欲知而必为之辞(《孔孟两章》)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孟两章》)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 4. 连词,表因果关系,常译为因而例: 而谋动干戈与帮内(《孔孟两章》) 5. 连词,表承接关系,常译为就,接着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或百步而后止(《孔孟两章》)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6. 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例: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地)曳兵而走(《孔孟两章》) 1 / 4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7. 连词,表假设关系,常译为如果、假如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而)8. 代词,第二人称单复数、所有格均可,常译为你、你的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 9. 复音词而已,常译为罢了例: 如是而已(《师说》)(与已连用,罢了)乎 1. 介词,在,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2. 介词,比,相当于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 语气助词,表反问吗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4. 语气助词,表揣测,吧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5. 介词,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其 1. 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其为惑也《师说》) 2. 人称代词,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3. 副词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大概,表揣测语气) 4. 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其可怪也欤(《师说》)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于 1. 介词,表对比,比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而青于蓝(《劝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孔孟两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孔孟两章》)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2.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对、向而耻学于师(《师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3. 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孔孟两章》)于其身也,则耻学于

文言文虚词复习整理(15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已用)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①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诚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 【而】 ⑴作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例: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⑵作代词 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例: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⑶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例: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2. 【何】⑴作疑问代词 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⑵作疑问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例: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⑶通“呵”,译为“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⑷与“何”有关的复合虚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 “为什么”。例:以五十步笑百步,贝M可如(《季氏将伐颛臾》)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反问语气。 例: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何许】译为“什么地方”。 例: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大铁椎传》)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表程度。例: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乎】 ⑴作语气助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一、介词 介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诗句中的成分。在文言文中,有 许多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需要我们了解。 1.以:表示目标、标志,例如“以德报怨”、“以冬日之北”; 2.若:表示条件、假设,例如“若故而动”、“如若乃尔”; 3.因:表示原因,例如“因其疾于东道,参人所不入也”、“非辨於事者以因人也”; 4.为:表示目的、结果,例如“为民请命”、“遂为丞相”。 二、连词 连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或句子内部的成分。 1.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两个事项同时存在,“予发愤图强,并且自立于江湖之上”; 2.但是:表示一个转折关系,“我知与汝友好已久,但是今日为僵局所困,情形难保”。 三、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表明语法关系,在修饰谓 语动词时还能够体现主谓一致。 1.之: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起到形容、代替的作用,“汝辩之高也”、“贤之 人也”; 2.乎:与疑问词结合使用,用来构成疑问句,“何事乎?”、“焉视天下人乎?”;

3.以:可以表示手段、原因等,“以巧力而知荣辱者”。此外,它还可以引导结 果状语从句,“星罗棋布,靡有不至者以德运之”。 四、副词 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虚词。 1.已: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夫子年已老矣”、“吾闻已久”; 2.甚至:表达程度之深,“众勉而奋甚至于危难时刻”、“真可谓孔道所尽也矣”。 五、叹词 叹词是用来表达感慨、惊讶等情绪的虚词。 1.咳/呜呼/唉:表示悲伤、不快或遗憾,“世亦远矣哀咳歌了”、“唉我心愁苦欲绝!”; 2.哇:表示赞美或惊讶,“哇!花开得真美啊!”。 六、时语气助词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用于表示推测、猜测等含义的虚词。 1.或:表示不确定性或提出选择,“或是准备充分,或是不思考后果”; 2.庶几/免则:表示假设或推测,“庶几以理投之,则天道将上佑我”。 七、语气词 在表达感情和语气方面,文言文还使用一些特定的虚词。 1.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吾即位之年,然而朏笑者甚众”; 2.遽然:表示动作突然发生,“遽然号古堡前而屈膝礼焉”。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代词。代指人、事、物。 2、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1、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 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 的词语。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例如,“其人贱而嫉,德 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例如,“存亡独立乎?” 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 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利用”,“趁着”。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 1. 虚词“若” - 表示条件,“如果”。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 表示转折关系。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 表示结果。“于是”,“然后”。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 表示地点,“在那里”。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6. 虚词“之” - 代替后面的名词。“他”,“它”。例如:“经史掎略之,文章有灭若薀云”。 7. 虚词“乎” - 表示反问。例如:“无他厌乎。” 8. 虚词“哉”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如下: 1. 之: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例如: *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并列关系)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递进关系)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用于承接关系)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转折关系) *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假设关系) 2. 其: 人称代词: * 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例如:《鸿门宴》中的“臣请入,与之同命”。 * 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例如:《廉

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 以: 用作介词。译为:“用、拿、以……为……”等。例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时可不译。例如:《捕蛇者说》中的“吾恂恂而起”。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例如: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又……”。例如:《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例如:《过秦论》中的“然则废衅钟与? 何宁舍焉”。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填然鼓之”。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例如:《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例如:《冯婉贞》中的“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 而: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例如: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又……”。例如:《劝学》中的“蟹六跪而二螯”。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例如:《过秦论》中的“君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一、文言虚词概述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用于构建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一类辅助词。它们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但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得文言文更加严谨、精细,给文章增添了韵味和特殊的美感。下面将就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二、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 1. 然而:用于表示转折或让步。例如:“然而人以夙沮至,则不能相救矣。”(《墨子·非儒墨》) 2. 虽:表示让步,“虽有急!」(《左传·庄公十三年》),表达强调与否定。 3. 而:偏正关系、“不扬而有翼”。如“其民去父兄而不复返者,十五年”(《管子·股肱之段》)。 三、表示程度强调的虚词 1. 甚:用于程度副词前,加强修饰作用。如“日夜孜孜求索,思之甚多。”(《史记·淮阴侯列传》) 2. 颇:表示偏向或程度较深。如“非深思熟虑,不可颇任天下。”(《汉书·陈平传》) 3. 宜:表示适当、应该的意思。如“今者.” 四、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虚词 1. 以:表示以某种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表伴随。“以守土地则存亡未定。”(《中庸》)

2. 乎:表目标对象.“子行三则乎耳”( 子行三次,都出自其口)。 五、表示方式和方向的虚词 1. 如何: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方法或方式。“刺王母疾,人问成龙曰:‘如何治之?’”(《后汉书》) 2. 所以:引导目的状语从句部分省略时可用。 3. 是以:因此。“是以圣人去就而不重。” 六、表示时间关系的虚词 1. 载:“言之无文,行有余力,则载” (《射覆篇》) 2. 初:“太初有娀氏姓孤氏”(封神演义) 七、表示肯定与否定的虚词 1. 亦:“画地而趋,步未及舆;亦即牛山。”(屈原《离骚》) 2. 不已:不断、一直。“好而言其美者也,则以好称之,不已。”(《论语·学而篇》) 八、表示语气的虚词 1. 啊:“文君兮归来!”(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2. 兮:斥责。如“出门入门,凶言相嗢”中是句维明显成分)、着急的样子。 九、表示假设的虚词 1. 若:如果。如“得人肯助,则危无所至矣。” 十、其他常用虚词

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根据。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 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法。如:“以德服人。” 4. 表示动作、行为的次序或先后。如:“先礼后兵,以和为贵。” 5.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如:“以此为戒。” 二、与 1. 表示并列关系。如:“父母与我。” 2. 表示选择关系。如:“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 表示对比关系。如:“与虎谋皮。” 4. 表示转折关系。如:“与其说它是一棵树,不如说是一根草。” 5. 表示因果关系。如:“与你无关。” 三、于 1. 表示时间、地点。如:“于昨日下午起,天气开始变冷了。” 2. 表示范围、对象。如:“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

3. 表示来源、出处。如:“于何处得此书?” 4. 表示目的、原因。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寻求帮助。” 5. 表示比较。如:“于他相比,我更喜欢你。” 四、而 1. 表示并列关系。如:“聪明而又勤奋。” 2. 表示转折关系。如:“他很聪明,但是却很懒惰。” 3. 表示因果关系。如:“他一生勤奋,而家道殷实。” 4. 表示递进关系。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 表示修饰关系。如:“他笑而不语。” 五、何 1. 表示疑问。如:“何人?” 2. 表示反问。如:“何必呢?” 3. 表示感叹。如:“何其妙也!” 4. 表示程度。如:“何不试试?” 5. 表示假设。如:“倘若有人问你,你何以答之?” 六、乎

1. 表示疑问。如:“孔子曰:仁者乎?” 2. 表示反问。如:“岂有此理乎?” 3. 表示感叹。如:“壮哉乎!” 4. 表示语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之谓乎?” 5. 表示比较。如:“近者悦,远者来,此之谓乎?” 七、乃 1. 表示承接。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乃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表示转折。如:“他很聪明,乃却很懒惰。” 3. 表示因果。如:“他一生勤奋,乃家道殷实。” 4. 表示递进。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乃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 表示修饰。如:“他笑乃不语。” 八、其 1. 表示指代。如:“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 表示修饰。如:“其乐无穷。” 3. 表示语气。如:“其何以堪?” 4. 表示疑问。如:“其谁曰不然?” 5. 表示感叹。如:“其壮哉!”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虚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是 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文言虚词可以作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1.连词:能表达多种关系的连词、短语和从句。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 (2)表累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和”或“和”。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才”“接着”。 (4)扭转关系。它可以翻译为“但是”和“但是”。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 (6)有时可以翻译为“Di”。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 (8)它通常翻译成“来”或“不”。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 呼应,表递进。 2.代词:仅用作第二人称,通“儿”,一般用作定语,翻译成“你的”,也用作主语,翻译成“你的”。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 二、 [他]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询问原因,后跟语气词“在”和“耶”。翻译为“为什么”和“什么原因”。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用作属性。翻译成“什么”和“哪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副词:程度的表达,常用在形容词之前。怎么,怎么,怎么。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三、 [胡] 1、语气助词 (1)它显示出疑问的语气。翻译成“做”和“做”。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3、作形容词词尾。 四、奈 1、副词 (1)它表示两个事件的逻辑连续性或时间连续性。它可以翻译成“just”、“this is”、“then”等等。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翻译成“人才”、“唯一”等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为定语或主语,翻译为“你”和“你”,而不是宾语。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2)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词用作主谓短语中的副主语。翻译成“他”。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 的”“你”。 (4)指示代词。表达式将far-away作为属性引用。那个,那个,那个,在那里。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