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

——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文言虚词可以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第四类: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其、以、于、为”,下面就详细讲解这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助记口诀: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一、代词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多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他/她/它们”、“这” 等。

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指代千里马)——《马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之+谓语)

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宾语+之+谓语)

例:

何陋之有?——《陋室铭》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马说》

5、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

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三、动词

可译为“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助记口诀: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一、主要作连词用,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2、承接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例: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3、转折关系: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可译作“但是”、“然而”、“可是”、“却”。

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例: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

默而识之。(“默”表示“识”的方式)——《论语》

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醉翁亭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二、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2、“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

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

既而儿醒。——《口技》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4、“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助记口诀: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那”来近指“这”,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

其一犬坐于前。——《狼》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马说》

三、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助记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

屠惧,投以骨。——《狼》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例: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四、特殊用法,同“已”,已经。

例: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助记口诀: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

其一犬坐于前。——《狼》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图片王纳谏》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例: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作“比”、“胜过”。

例: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原因。

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译为“被”。

例:

受制于人。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向”、“对”等。

例: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等。

例: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作“因为”、“为了”。

例: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动词

1、表示“当作”、“作为”。

例:

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2、表示“成为”。

例: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表示“是”。

例: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4、表示“担任”、“做”。

例: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一)而 1.连词:(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 1.副词: (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汇总整理(共17个)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 一、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②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15个重点虚词一网打尽)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虚词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 (一)代词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驱之别院。(《童趣》)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匣(《满井游记》) ④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4.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三)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注:此处作实词) 例: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⑤多助之至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以 (一)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1.译为:把,拿。例:①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③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2.译为:用,拿。例:①以刀劈狼首。(《狼》)②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译为:凭,凭借,靠。 例:①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二章》 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文言文虚词分类归纳

一、代词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译为:我例:余于仆碑…… 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 译为:你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译为:它(他) 例:宫人奇之 复数(们):属、辈、侪、类、徒 译为:……类人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然、之 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 2、远指代词:彼、夫、其 译为:那、那个、那里 3、无定指代词:或、莫 译为: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4、辅助性代词:所、者 译为:……地方、……的事、……的人 (三)疑问代词 1、代人:谁、孰 译为:谁、哪一个 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代事物:何、胡、奚、曷、盍 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 例:彼且奚适也?盍不行为 3、代处所:安、恶、焉、所 译为:在哪里、哪里 例:沛公安在? 二、副词 1、时间 表过去:既、业、已、曾、尝、初、曩、昔、向 译为:已经、过去、刚才 表现在:方、适、会 译为:正,正好 表将来:且、将、欲、方、行、垂 译为:将,将要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己、须臾、无何、乍、猝 译为:不久、一会儿、突然 表持久:常、雅、素 译为: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2、否定副词 表否定: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 译为:不、没有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表禁止:毋、勿、莫、无 译为:不要、别 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范围副词 表全部: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 译为:全、都、凡是、总共、共、大都、大致表部分或个别:但、唯、止、仅、独、徒、持、第、直 译为:只、仅、只是、仅仅、只有 例:但见悲鸟号古木、技止此耳 4、程度副词 表深度: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 译为: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略微例:吾至爱汝 表比较:益、弥、尤、愈、加、滋 译为:更加、尤其、更、越 5、情态副词 表方式:俱、并、闲、微、窃、固 译为:一起、暗中、坚决 例:窥父不在,窃发盆 表速度: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 译为:暂时、匆忙、立刻、急迫、急促、慢慢地 表频率: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译为:多次、重复、任何一次 文言虚词分类归纳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精心整理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一览表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来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3.助词。 ( 4.动词。同“如”,好像,如同。 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荆人夜涉》) 5.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文言文虚词复习整理(15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已用)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①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诚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小结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整理(一)而 1.连词:(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二)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哪里”。例:大王来何操? (2)“为什么”。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2.副词: 程度副词,“多么”。例:开国何茫然? (三)乃 1.副词: (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3)表限制,“仅、只”。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以 1.介词 (1)表工具,“拿,用”。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例:秦亦不以城予赵。 (3)表凭借,“凭,靠”。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4)表原因,“因为、由于”。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6)表凭借,“按照、依照、根据”。例:余船以次俱进。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1)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并且”。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目的关系,“而、用来、来”。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3)表因果关系,“因为”。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不译。例:拥火以入。 3.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五)且 1.连词 (1)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例: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而且)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况且)(2)让步关系,译为“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并列关系,译为“并且”。 例:“河水清且浅。”译为“又清又浅。” 2.副词。 (1)表动作行为的暂时,译为“暂且、姑且”。 例:且放白鹿青崖间。 (2)表动作行动或情况在不久以后,译为“将要、将”。 例:不出,火且尽。 (3)表示数目接近,译为“将近、几近”。 例: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六)若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连词 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例: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3.动词 (1)译为“像、好像”。例:天涯若比邻。 (2)译为“及、比”。例:徐公无若君之美也。 (七)所 1.助词 (1)【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译为“……的人/事/地方”。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地方)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 3、疑问代词——焉、何 (二)副词: 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 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 二、词类分析: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一) ——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文言虚词可以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第四类: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其、以、于、为”,下面就详细讲解这六个最重要的文言虚词。 之 助记口诀: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一、代词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多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他/她/它们”、“这” 等。 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指代千里马)——《马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之+谓语) 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字是古文词语,是汉字文字的一种特殊种类。它们一般不会有具体的意义,而是通过语境表达出抽象的概念,用来表达语气、引用、反问、加强语气等等。它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以(亦称“虚、空、空字”)结尾,而作它的开头部分,可以是名、动词或其他虚。 文言虚词字主要用于构成句子的自然语序,其用法有以下几种: 一、具有联结作用的虚 文言虚词字常用以联结句子,如“而”、“乃”、“以”、“若”等,有时是表示“因此”或“接着”,而有时又可以代表“又”“还”或“本来”等意思。 二、表示“比喻”的虚 这类虚可以表示“比喻”的意思,如“如”、“似”、“若”等,一般用来表示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或者表达不同的叙述。 三、表示“提示”的虚 这类虚可以表示“提示”的意思,如“倘”、“欤”、“其”等,表示某种假设的情况或结果,也可以用来对某种可能性做出警示。 四、表示“疑问”的虚 这类虚可以表示“疑问”的意思,如“有”、“无”、“何”等,用来表达疑问,或者代替“否定”来表示不肯定或不确定的意思。 五、表示“总结”的虚 这类虚可以表示“总结”的意思,如“则”、“然”、“乃”等,表示对以前所讲内容的总结,或者将分类事物归纳出一定的特征,以便

于更好地理解。 文言虚词字有着多样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中,尤其是古典汉语文体中,它们往往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学习和掌握它们非常重要。 总之,文言虚词字是一种重要的文字特征,它以其抽象的概念表达语气、引用、反问、加强语气等等,具有很强的语言特点和文化魅力。它们主要用于构成句子的自然语序,可以以联结、比喻、提示、疑问或总结等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语言运用性和多样的表达功能。掌握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 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 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 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代词。代指人、事、物。 2、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1、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整理过的文言虚词六个虚词意义与用法

中考六个虚词意义与用法 ------为、之、以、而、于、者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 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 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㈡助词 ⒈“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⒉无义,不译 ⑪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⑫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⑬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jianghu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⑭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

中考文言文虚词整理(6个)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刿论战“〕 ②胜佐之,并杀两尉。〔“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太尉书“〕 〔二〕助词 1.构造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构造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涉世家“〕 4.构造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后鲜有闻。〔“爱莲说“〕 5.构造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⑴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①大王来何操?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 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