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

北京市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

北京市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

尹传红;陈治光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 朱世龙1957年3月出生,籍贯湖北荆州,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正局级).主要负责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普及、自然科学基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工作.分管市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社会发展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

【总页数】8页(P10-17)

【作者】尹传红;陈治光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新精神是践行北京精神的重要举措——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 [J], 沈聪

2.科技北京炫目世博——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世龙 [J], 叶再春

3.科技支撑沟域经济快速发展——专访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 [J], 陈治光

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怀柔区教委主任徐志芳 [J], 冯安华

5.抓住大兴发展新机遇推动教育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大兴区教委主任王学军 [J], 冯安华;仲玉维;王学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工作方案

附件: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进一步推进本市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市教委联合市科委实施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以下简称“雏鹰计划”)。为扎实有效推进该计划的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本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采取“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二、主要目标 (一)初步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建立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相衔接的机制,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为全面提高本市中小学校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的水平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在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切实提高本市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科技资源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机制 1 .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京科研机构的前沿科技成果,组织和引导中小学校借助科技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科教师等多方力量,将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并应用于课程与教学之中,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科技进展,感受科技力量,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2 .加强中小学与科普基地的合作,引导中小学校有效利用科普基地丰富的科普资源,将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3.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合作实验室,为有创新潜质和科研志趣的学生提供“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机会,通过体验科研过程,激发其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组建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 1.组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教师形成专家团队,指导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从事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志愿者。 2.组织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或在组织学生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中小学教师,形成骨干教师团队,参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3.组织具有专项特长或者有科技创新活动经历的优秀学生,形成志愿者团队,为“雏鹰计划”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

朱主任科普工作专访稿

北京市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 ——专访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 文/本刊记者陈治光特约记者尹传红 采访背景 今年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实施7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科普条例》)实施10周年。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普条例》,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日,记者就政府推进科普事业的重要经验、政府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定位以及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 采访人物 朱世龙, 1957年3月出生,籍贯湖北荆沙,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正局级)。主要负责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普及、自然科学基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工

作。分管市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社会发展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 北京市科普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记者:今年是建国60周年,同时也是《科普法》颁布实施七周年、《科普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全市科普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朱世龙:自《科普法》和《科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实施奥运科普行动计划,深化“2810”科普品牌活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开展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第一,将奥运三大理念融入“2810”科普品牌活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确定自2006年起实施“2810科普品牌活动”战略,并启动奥运科普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充分整合行业科普资源,广泛开展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等2个经典科普活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三下乡等8个大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工作方案

附件: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进一步推进本市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市教委联合市科委实施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以下简称“雏鹰计划”)。为扎实有效推进该计划的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本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采取“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二、主要目标 (一)初步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建立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相衔接的机制,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为全面提高本市中小学校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水平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在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切实提高本市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科技资源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机制 1.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京科研机构的前沿科技成果,组织和引导中小学校借助科技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科教师等多方力量,将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并应用于课程与教学之中,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科技进展,感受科技力量,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2.加强中小学与科普基地的合作,引导中小学校有效利用科普基地丰富的科普资源,将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3.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合作实验室,为有创新潜质和科研志趣的学生提供“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机会,通过体验科研过程,激发其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组建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1.组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教师形成专家团队,指导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从事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志愿者。

创新就是力量

创新就是力量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击败法日韩等国竞争者,中标沙特阿拉伯第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第一阶段),成为首个出国承建大型环保工程的中国环保企业;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工程首批G20 企业,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靶向制药企业....... 在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在为技术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还助力不少科技型企业拔得若干“头筹” ,类似上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期“特别策划” 《跨国技术转移背景下的北京机遇》,谈的正是这些时新话题。就此,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有一个精要的概括:跨国技术转移是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的北京将会建设成为跨国技术转移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重要节点。 机遇青睐创新。作为全球跨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北京市的创新体系与科技服务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本期“创新典范” 《中冶京诚:创新服务模式插上腾飞翅膀》,聚焦前身为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的中冶京诚公司。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大胆创新服务模式,最终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走上了多元化国际工程技术公司的发展道路。

创新生发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类型相当特殊的公共研发机构:在角色定位上,它们是有别于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所谓“第四种创新力量” ,并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离不开精巧到位的制度设计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实践。本期“调查研究”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管理》,以生动的案例讨论分析了公共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管理的三条重要经验,值得一读。 创新也是进步的阶梯。 4 月28 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大会表彰了一大批成效显著的科技项目。本刊“获奖项目展示”专题,对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利用示范研究、我国第一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电动客车项目,以及太阳能空调、采暖和光伏发电综合系统及示范应用等,进行了详实报道,充分展示了创新者的风采与创造。 创新就是力量。

技术创新论文_磁悬浮列车新技术

磁悬浮列车综述 论磁悬浮技术原理,问题创新及现状 一.磁悬浮列车的起源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不同于传统列车利用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力使列车前进。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保持10mm或者100mm的间隙,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黏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的运载工具,其时速远远超过传动列车。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Hermann Kemper先生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浮列车的专利。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根据当时轮轨极限速度的理论,科研工作者们认为,轮轨方式运输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左右,要想超越这一速度运行,必须采取不依赖于轮轨的新式运输系统。这种认识引起许多国家的科研部门的兴趣,但后来都中途放弃,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仍在继续进行磁悬浮系统的研究,并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德国开发的磁悬浮列车Transrapid于1989年在埃姆斯兰试验线上达到每小时436公里的速度。日本开发的磁悬浮列车MAGLEV(Magnetically Levitated Trains)于1997年12月在山梨县的试验线上创造出每小时550公里的世界最高记录。德国和日本两国在经过长期反复的论证之后,均认为有可能于下个世纪中叶以前使磁悬浮列车在本国投入运营。 二、磁悬浮列车的种类 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 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德国青睐前者,集中精力研制常导高速磁悬浮技术;而日本则看好后者,全力投入高速超导磁悬浮技术之中。

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四点意见-最新年精选文档

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四点意见 编者按:最近,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振刚带领北京市科委有关处室的同志,走访了北京的几所大学科技园,在听取了大学科技园的工作汇报后,刘振刚副主任就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了几点意见。 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在读到刘振刚副主任的发言后,认为这些意见不仅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北京市科委的科技工作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认为这个发言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借鉴:第一指出了我们具体“点”上的工作要反映明确的工作思路,也就是说明确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具体工作的前提;第二我们的工作要努力实现我们的初衷,不能因为遇到困难、更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背离初衷;第三我们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创新、引导资源来开展,这样才有前途、才是大道。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感到你们的许多思考是比较扎实的,许多认识是比较超前的,体系建设也是很好的,下面,我就有关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问题谈四点意见: 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 要“点”“线”结合 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由起步初创期正走向成熟发展期,呈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大学科技园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经营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蕴藏在我国高校中的知识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通畅。这些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即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问题。面对这一新的课题,大学科技园的定位要有战略高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学科技园在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上要做到“点”“线”结合。也就是说,具体的工作是“点”,是基于“线”之下的具体案例;总体的工作思路,或者是政策性意见和建议是“线”。具体“点”上的工作要反映明确的工作思路,换句话讲,明确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具体工作的前提。 关于汇报,我也从“点”、“线”关系的角度谈一点我的感受。今天,我第一次来听大家的汇报,从汇报的角度来讲,大家应该重点谈总体思路,在这样的思路下,再举出几个亮点,“点”亮了,我们整个思路也就能够显示出“线”的形状了,最后,大家在提建议的时候,一定也要把自己看成一个“点”,基于这个“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以期引起政府的关注,并使之上升到政策制定的层面,也就是说从“点”再引申出一条“线”,进而引导政策制定部门朝这个方向努力。 防止大学科技园异化 目前,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大学科技园在初创的时候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工作方案

附件: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进一步推进本市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市教委联合市科委实施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以下简称“雏鹰计划” )。为扎实有效推进该计划的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本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采取“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二、主要目标(一)初步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 地等机构 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建立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相衔接的机制,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为全面提高本市中小学校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水平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在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切实提高本市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科技资源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机制 1.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京科研机构的前沿科技成果,组织和引导中小学校借助科技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科教师等多方力量,将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并应用于课程与教学之中,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科技进展,感受科技力量,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2.加强中小学与科普基地的合作,引导中小学校有效利用科普基地丰富的科普资源,将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转化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3.遴选一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合作实验室,为有创新潜质和科研志趣的学生提供“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机会,通过体验科研过程,激发其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组建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个工作团队 1.组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教师形成专家团队,指导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从事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志愿者。 2.组织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或在组织学生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中小学教师,形成骨干教师团队,参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