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测基础实验报告

电测基础实验报告

电测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仪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

实验原理:

1. 电流的测量: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度,单位是安培(A)。测量电流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将其接入电路中,测得的数值即为电流的大小。

2. 电压的测量:电压是电荷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测量电压可以使用直流电压表,将其接入电路中,测得的数值即为电压的大小。

3. 电阻的测量:电阻是电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测量电阻可以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直到与待测电阻相等,测得的阻值即为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流表调到适当量程,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将直流电压表调到适当量程,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适当的阻值,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根据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结果符合预期,测量误差较小。

2. 电阻的测量结果受到电阻箱的精度和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存在一定误差。

3.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保持良好的状态,无损坏或异常现象。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和原理。掌握了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和电阻箱进行测量的技巧。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并且实验过程中没有遇到异常情况。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应用于相关的工程和实验中。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巧。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 电测实验是电子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原理 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 流和电阻等参数,验证基本电路定律,并掌握使用示波器等仪器的方法。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 律的准确性。 实验二: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电阻。通过测量不 同数量的串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其等效电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实验三: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与实验二类似,我们研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电阻。通过测量不同数量的并 联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其等效电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实验四:电感的测量 电感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其特性对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至关重要。我们使 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来测量电感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感 的值。实验结果表明,电感与频率成正比,与电流的相位差有关。

实验五:电容的测量 电容是电路中另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在滤波、存储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来测量电容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 出电容的值。实验结果表明,电容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压的相位差有关。 实验六:交流电路的相位差测量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对于电路的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我 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相 位差与频率、电容、电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论: 通过本次电测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掌握了串联电阻和并联电 阻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电感和电容的测量,以及交流电路相位差的测量方法。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路原理的 理解,还培养了我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致谢: 在此,我要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和教导,感谢实验室的工作人 员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同时,也感谢实验中与我合作的同学们的帮助和 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无法顺利完成这次实验。 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讲义》 [2] 《电子电路基础》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 引言 电测实验是电子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可以验证电路理论,并探究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测仪器的了解,并通过测量实验,验证电路理论。实验一:电压测量 在电路中,电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代表了电场的能量。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实验步骤: 1. 将万用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压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万用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 3. 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压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节点的电压数值。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二:电流测量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它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步骤: 1. 将电流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流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电流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注意保持电流的

流向一致。 3. 读取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部位的电流数值。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三:电阻测量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阻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 1. 将电阻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电阻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 3. 读取电阻表上的电阻数值,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不同电阻元件的电阻数值。这些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四:电感测量 电感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用来存储电磁能量。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感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感。 实验步骤: 1. 将电感表的选择旋钮调至电感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 将电感表的两个测量引线分别与电路中的两个测量点相连。 3. 读取电感表上的电感数值,并记录下来。

电测法基础及应变仪使用实验报告

电测法基础及应变仪使用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电测法以测量精度高、传感元件小和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在民用建筑,医学,道路,桥梁等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悬臂梁的结构及应变特性; 3. 学会用电测法测量。 4.制作一电子秤,并确定其量程,计算线性度和灵敏度。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精密数字测量仪,砝码,砝码盘,数据线,游标卡尺,钢板尺。三、实验原理1.主要仪器介绍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一端固定,另一端白由的梁为悬臂梁。 为了使恳臂梁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这样的恳臂梁称为等强度悬臂梁。 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由已粘贴好电阻应变片的等强度梁、支座、水平仪、调节螺钉和加载砝码等组成,如图1所示。木实验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应变。 电阻应变片是能将被测试件的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它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引线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敏感栅是用金属丝制成的应变转换元件,是构成电阻应变片的主要部

分引线作为测量敏感栅电阻值时与外部导线连接之用;基底的作用是保持敏感栅的儿何形状和相对位置覆盖层是用来护敏感栅的;粘贴剂用来将敏感栅固结在覆盖层和基底之间。 精密数字测量仪是常用的应变传感器测量仪。当电阻应变片将电阻值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后,经过精密数字测量仪放大器的放大处理,最后换算成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再经放大处理,经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2.电测法基木原理 电测法基本原理,是将金属丝等制成的电阻应变片贴在构件待测应变处,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亦随之伸缩,因而其电阻也随之改变。电阻改变量与金属丝的线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电阻应变仪将电阻改变量测出,进而可得到构件所测部位的应变。电阻改变量与构件应变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为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相对变化量;K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对于本实验K为常数: 为构件应变。 图1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图2应变片的结构 3.测量等强度悬臂梁应力的电路 由于悬臂梁产生的应变一般都很小,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也很小,要想把这种应变直接测量出来很困难。因此,需要有专用的测量电路来测量这种由应变变化而引起的电阻变化。一般情况下,将悬臂梁上的应变片连接成电桥进行测量,可将一枚、二枚或四枚应变片接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 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下面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以下介绍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3.1 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电测基础实验报告

电测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仪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 实验原理: 1. 电流的测量: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度,单位是安培(A)。测量电流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将其接入电路中,测得的数值即为电流的大小。 2. 电压的测量:电压是电荷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测量电压可以使用直流电压表,将其接入电路中,测得的数值即为电压的大小。 3. 电阻的测量:电阻是电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测量电阻可以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直到与待测电阻相等,测得的阻值即为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流表调到适当量程,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将直流电压表调到适当量程,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适当的阻值,将其接入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根据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结果符合预期,测量误差较小。 2. 电阻的测量结果受到电阻箱的精度和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存在一定误差。 3.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保持良好的状态,无损坏或异常现象。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和原理。掌握了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和电阻箱进行测量的技巧。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并且实验过程中没有遇到异常情况。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应用于相关的工程和实验中。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巧。

电测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李晓峰 学号:12281035 班级:电气1307班

实验一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 1.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有效值及其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用示波器在单踪方式和双踪方式下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二、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示波器——SS7802A a、主要参数: SS-7802模拟示波器·具有能够选择场方式、线路的TV/视频同步功能·附有光标和读出功能·5位数计数器规格及性能·显像管:6英寸、方型8*10p(1p=10mm)约16kV·垂直灵敏度:2mV/p~5V/p(1-2-5档)(通道1、通道2)精度:±2%·频率范围:20MHz·时间轴扫描A·100ns/p~500ms/p·TV/视频同步:能够选择场方式、能够选择ODD、EVEN、BOTH、扫描线路 b、主要功能描述 示波器操作板如图所示:

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控制区域: 水平控制区 【◄POSITION►】:将【◄POSITION►】向右旋转,波形右移。 FINE 指示灯亮时,旋转【◄POSITION►】可作微调。 MAG×10 :扫描速率提高10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向左右放大。 ALTCHOP :选择ALT(交替,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或CHOP (断续,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 垂直控制区 INPUT:输入连接器(CH1、CH2),连接输入信号。 EXTINPUT :用外触发信号做触发源。外信号通过前面板的EXTINPUT接入。 【VOLTS/DIV】:调节【VOLTS/DIV】选择偏转因数。按下【VOLTS/DIV】;偏转因数显示“ ”符号。在该屏幕下,可执行微调程序。 【▲POSITION▴】:垂直位移,向右旋转,波形上移。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目录 2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2) 实验一模拟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 (3) 1.实验目的 (3) 2. 实验设备 (3) 1. 测量和记录1Khz的三角波信号的 峰峰值及直流分量 (3) 2. 测量和记录三角波经阻容移相后的 信号Vo的峰峰值及直流分量 (4) 3. 测量和记录1Khz的三角波的周期 和频率 (5) 4.用单综方式测量和记录三角波Vi、输 出Vo两信号间的相位差 (5) 5. 用双踪方式测量和记录三角波Vi 、 输出vo两信号间的相位差 (6) 6. 信号频率改为100HZ,重复上述步 骤1-5 (7) 实验二数字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和分析 ..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设备 (9) 1. 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约为1KHZ的 正弦波信号,用CH1进行观测 (9) 2. 示波器的校准信号接入CH2,重复 上述步骤(1)-(3)。 (10) 3.关闭CH1通道显示,调出步骤1(4) 已存储的信号波形,与现有信号同时显 示,记录显示波形 (11) 实验三图示仪的使用及晶体管特性参数测量12 一实验目的 (12) 二实验设备 (12) 1. 测量和记录二极管的导通特性曲线 (13) 2. 测量和记录稳压二极管的正向、反 向特性曲线。 (13) 3. 测量和记录晶体管9012的特性曲 线,计算Vces、vceo、iceo、hfe。 14 4测量和记录晶体管9013的特性曲线, 计算Vces、vceo、iceo、hfe (15) 实验四数字化测量仪的使用 (16) 一实验目的 (16) 二实验设备 (16)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引言: 电学基本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掌握电 学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联系。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小组进行的电 学基本测量实验,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方法与原理。 一、电压测量 电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它代表了电势差或电场强度。在电路中, 电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换和电子流 动情况。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来测量电压,通过将万用表的两个探头 连接到电路的两个端点,就可以得到电压值。在测量中,我们注意到电压的极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电流测量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度,它是电路运行的基础。在实验中, 我们使用了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电流表可以通过串联连接在电路中,以测量电 流的大小。在测量电流时,我们需要注意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以确保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 三、电阻测量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限制了电流的流动。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电阻箱来测量电阻。电阻箱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的旋钮,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电阻值。在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注意电阻箱的精度和稳 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了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 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测量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我们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电压测量中,我们发现电压随着电路中的元件变化而变化。这表明电压在 电路中的传递是有规律的。 2. 在电流测量中,我们发现电流随着电路中的元件变化而变化。这表明电流在 电路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3. 在电阻测量中,我们发现电阻的大小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较大的电阻会导 致电流减小,而较小的电阻会导致电流增加。 通过对这些结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电学基本测量实验的重要性。电学基本 测量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电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通过实验,我们 可以掌握电学测量的方法和原理,为今后的电子工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电学基本测量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电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在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中,我们 使用了万用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等仪器。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电学测量的重 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学基本理论,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电学基本测量实验不仅是电子工程学习的起点,也是我们探索电学世界的第一步。

电路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电路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关于电路基本测量的实验,主要涉及到了电压、电流的测量以及电阻的测量。本实验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基础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万用表、电源、电阻箱、直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 a) 用万用表的电压档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量口测量值(V) 正极口 4.99 负极口 0 b) 用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头量程(V)测量值(V) DCV 5 5 3. 电阻的测量 用电阻表进行测量,分别测量了1kΩ、2.2kΩ、4.7kΩ、10kΩ的电阻值。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电阻实际电阻值(Ω)测量值(Ω) 1kΩ 1000 1001 2.2kΩ 2200 2194 4.7kΩ 4700 4780 10kΩ 10000 9743

实验分析: 1. 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 在测量直流电压时,使用万用表和直流电压表都可以,但要注意测量的量程,避免选 择错误的量程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2)交流电压的测量: 在测量交流电压时,使用万用表和交流电压表也都可以,但同样要注意测量的量程。 2.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测量需要将所测量的电路中的电流断开连接,将电流表插入电路中测量。在测 量电流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过小的量程会将电流表烧坏,过大的量程会导致精度 不高。 3. 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需要使用电阻表进行测量,需要不断调整档位,直到测量值最为接近所需 测量电阻的实际值。在测量电阻时,要注意电阻表的极性,不要将正负极接反。 结论: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了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我们通过本次实验学到了这些基本概 念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加深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测量时,要注意选择 正确的测量量程和接线方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电器仪器的安全,避免电击和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 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 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 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三.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水浴锅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支持电解质为1M KCl); 砂纸;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 在玻碳电极上蘸一些去离子水,然后轻轻在细砂纸上打磨至光亮,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也用砂纸轻轻打磨 2. 在电解池中加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至其1/2体积,将玻碳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并固定好,将两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好,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3. 点开电化学工作站控制软件,点击setup—技术(technique)—开路电压—时间,设置记录时间为5min,记录数据时间间隔为0.1s,开始进行数据记录,完成后以txt形式保存实验结果。 4. 将电解池放入45度水浴锅中,再重复一次步骤2和步骤3。 5. 将电解液换成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1:2)后重复一次步骤2至4 6. 实验结束后清洗电极和电解池,关好仪器设备,打扫卫生。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在同一个图中作出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 1) 常温(25℃),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

电位测量实验报告

电位测量实验报告 电位测量实验报告 引言 电位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势差,我们可以了解电场的分布、电势的变化以及电荷的运动规律。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探索电场的特性。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位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电位计和多用途电表进行电位测量的操作; 3. 通过测量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研究电场的分布规律。 实验器材 1. 电位计 2. 多用途电表 3. 电极板 4. 导线 5. 电源 实验步骤 1. 将电位计和多用途电表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电极板插入待测电场中,注意保持电极板的平行和间距一致。 3. 打开电源,调节电位计的灵敏度,使其适应待测电场的电势差范围。 4. 用多用途电表测量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并记录数据。 5. 移动电极板,重复步骤4,直至测量完所有位置的电势差。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位置的电势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绘制出电势差 与位置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 1. 电势差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符合电场的基本特性,电势差与距离成反比 关系。这表明在待测电场中存在着电场力线,电势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2. 电势差在某些位置出现突变。这可能是由于电场中存在电荷分布不均匀或者 存在电场屏蔽物导致的。这种突变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电荷分布的特点。 3. 电势差在某些位置保持恒定。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些位置附近存在等势线,电 势差不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情况下,电场的强度可能相对较弱。 结论 通过电位测量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测量不同电极 之间的电势差,研究了电场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势差随距离的增加而 减小,存在突变和保持恒定的现象。这些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电场的特性 和电荷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电路连接的不完善、电极板的位置不准确以 及电位计的灵敏度调节不准确等。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 和更稳定的电源,并且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总之,电位测量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索电场特性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位 置的电势差,我们可以了解电场的分布规律,并为进一步研究电场提供了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 地址测量的介绍 测量中所采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措施。电子测量的对象是材料、元件、器件、整机和系统的特征电磁量。这些电磁量大致包括: ①基本参量,如电压、功率、频率、阻抗、衰减和相移等; ②综合参量,如网络参量、信号参量、波形参量和晶体管参量等; ③特殊频段的参量,如激光频率、光纤电特性、亚毫米波参量和甚低频参量等。 对于某一测量对象,一般有多种测量技术可供选择,而某一种测量技术又往往可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用于同一测量对象,不同测量技术的效果可能大致相同,也可能大不相同。在电子测量中,对于不同参量、不同量程、不同频段以至不同传输线形式,往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1 一、实训目的 1.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建筑电子测量实训报告。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实践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5.熟悉及掌握用全站仪和水准仪。 二、实训任务 1.用全站仪电子测量闭合导线并验证和计算 2.用全站仪放样 3.用水准仪测量闭合水准路线并验证和计算 三、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 1.闭合导线的测量 (1)选取路线,标好各个点 (2)用全站仪电子测量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和每两条边之间的观测角记录于表一中 (3)根据已知的两个点算出坐标方位角,再根据观测角算出下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表一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表 2.放样 (1)根据所给的点,用全站仪定点,输入该点的坐标值 (2)取另一个点定向,输入该点的坐标值 (3)选取其他的点,输入点的坐标值 (4)转动和调节全站仪,通过棱镜的移动得到放样点,进行对比(5)重复(3)(4),对其他点进行放样对比 3.闭合水准电子测量 (1)用1中的路线作为闭合水准路线 (2)在每两个点的中间位置放置水准仪,调平后,通过水准尺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差,得到高差,记录于表二中 (3)对表二进行计算 四、实训总结和心得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电子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电子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 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_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_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_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

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形,如李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下面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以下介绍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3.1荧光屏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引言 电路基础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特性。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 原理与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 析电路特性。 实验一: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直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最基础的电路之一,它由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 等元件组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然后使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实验中我们会改变电阻的阻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实验三:电容充放电实验 电容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它在电子电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 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容器,并观察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 压变化。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容的特性以及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交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电路形式,它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元件组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实验五:电感的测量与应用 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能够存储电磁能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感器,并测量电感的电感值。同时,我们还将观察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如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等。 结论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学会了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析电路特性。这些基础的实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电路的高级原理和应用,为电子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2021年整理)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2021年整理) 一、背景 电学实验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实验之一,它以电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手段,对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相关的理论。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中物理量和元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解 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常见的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 2. 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等电学基本定律; 3.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及相关量的测量方法; 4. 学会应用模拟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进行电路电流、电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直流电源;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00 Ω 和470 Ω,一个可变电阻; 3. 电容和电感器各一个; 4. 万用表和示波器各一个。 四、实验步骤 1. 搭建串联电路(图1),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并比较实际电阻值和理论值(欧姆定律)。 4. 搭建电压分压电路(图4),通过调整可变电阻,测量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压值,验证电压分压定律。 6.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放电过程,测量电容器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本次电学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1. 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际电阻值: R₁ = 99.7 Ω, R₂ = 470.2 Ω。 实际电阻值: R = 65.6 Ω。 理论电阻值: 1/R = 1/R₁ + 1/R₂ = 1/100 + 1/470 = 0.0158; R = 1/0.0158 = 63.3 Ω。 电流: I₁ + I₂ = 0.007 A + (0.009 - 0.007) A = 0.009 A。 电压: U₁ = 5 V, U₂ = 0.002 V, U₃ = U₁ - U₂ = 4.998 V。 实验结果: U₀ = 10 V, U₁ = 7 V, U₂ = 3 V。 理论值: U₁ = U₀ × R₁/(R₁ + R₂) = 7.092 V; U₂ = U₀ × R₂/(R₁ + R₂) = 2.908 V。 实验中观察到通过示波器可以直观地观测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放电过程,并测量到相应的时间和电压/电流值。 六、实验总结

电工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报告 篇一:电工学实验报告 物教101 实验一电路基本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常用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直流元件参数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如图所示,设定三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 2.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源接入 电路中us1和us2的位置。 3.按表格中的参数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表 格中的各个电压,然后与计算值作比较。 4.对所得结果做小结。三、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参数表格与实验测出的数据 us1=12v us2=10v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 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 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i =0,一般流出结点的 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 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 流方向一致。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可调压源(ⅰ、ⅱ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个配置0~30v可

调。) 3.实验组件(含实验电路)。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可调电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s2用0~+30v 可调电压+10v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 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1.熟悉电 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 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 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 ‘-’,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中的 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中。 3.测量元件电压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中。测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