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的创新与发展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的创新与发展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的创新与发展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的创新与发展

“扶阳学派”是中医理论在近代的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种事物的生长都是从其内部进行的,即使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也要有选择性地将其转化成能够融于自身的养分,使其能够完全融于自己的肌体。中医的创新与发展固然不会例外,其理论的创新必然是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进行的,这种创新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拓展,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完善,而不是一种对传统的肆意否定和替代性的抛弃。就在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多数中医学界人士怀着一种文化自卑的心理走向西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用西方文化中的医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去改造中医和创新中医的工作上时,真正的中医理论框架内的创新并没有停止,一个现代性的中医学派正在走向壮大,它就是发源于四川地区由清末名医郑钦安开创的扶阳学派。

扶阳学派在由郑钦安开创的重阳理论的基础上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今天已经具备了一个学派的典型特征:在学派理论上,已经形成了重阳的病因病机分析、扶阳的辨证论治以及善用温补肾阳药物的个性化理论特征;在学派传承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琪、卢崇汉和李可等众多名医组成的学派组织。下面我就以这个最新的中医学派作为中医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成功的理论创新案例,来阐明中医理论创新的特征和规律,继而为中医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一、扶阳学派的个性化理论特征

扶阳学派,一般称为“火神派”,其创始人为郑寿全。郑寿全(1824-191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有医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传于世。他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以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其传人有吴佩衡、祝味菊等著名医家,当代也有不少火神派的传人,如成都唐步琪先生、山西李可先生等等,其成员队伍日益壮大。

扶阳学派之所以能够以一种学派在现代著称,就是以郑钦安为开拓者的几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建构,已经形成了不同于中医史上出现的其他学派的个性化理论特征,并以这些特征著称于世。

首先,在疾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上,该学派依据《周易》和《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进行立论,重视人体元阳和阳气在人体生理中的主导作用,比如“阳者,阴之主也。阳气

流通,阴气无滞”,“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郑钦安语);“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卢铸之、卢永定语);“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祝味菊语)。

其次,在辨证上,该学派以阴阳辨证为纲,尤善辨阴证。比如郑钦安认为“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因此“认证只分阴阳”。由于重视元阳的作用,所以该学派的医家尤其重视在临床中辨别阴证所体现出来的症状,诸如“少神或无神”,“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踡卧恶寒,两足常冷”,“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语声低弱”,“唇色青淡或青黑”,“痛喜揉按”,“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小便清长,大便通利”,“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脉微或浮大而空”等,皆归于阳气虚衰的阴证。既然把阴证归于阳气或者元阳不足,那么治疗这类的阴证必然是多用扶阳的温补法。

最后,由于扶阳学派擅于治疗阴证,借鉴《伤寒论》的经方用药,形成了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补阳药物的特色。在临床上该学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长期的阴证诊疗经验,也使得该学派的医家对相关补阳药物的应用颇有心得,比如“附子一药,辛以润之,致津液,通气化,可使肾中五液蒸腾敷佈,阳生阴长,此即阳中求阴生化无穷之理”(李可);“附子的这个偏性,这个毒,正是它救命回阳之所在”,“桂枝法已经不是单纯的解表法。用在外证,她可以起到解表的作用,用在内证上,它可以协调阴阳”,“四逆法的运用那就太广了,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回阳救逆,还在于温肾纳下,临床上大多数慢性病人和危重病人最後都要从这个法上去收工,也可以说这个法才是治疗的真正目的,而其它的法都只是手段,手段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达不到目的,要想真正治愈病,真正收工,是很困难的”(卢崇汉)。

由此不难看出,该学派立根于《周易》和《内经》对自然和人体的基本认识,效法于《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理论特征。由于根基深厚,见识卓绝,该学派的医家多能闻名于世,且代有传人。比如属于这个学派的现代著名医家就有李可、

卢崇汉和刘力红等人。目前这个学派的影响日益剧增,已经召开了两届扶阳论坛大型学术会议,进而成为了引领中医学界发展方向的一面旗帜。

二、扶阳学派对中医标准化趋势的否定

扶阳学派在现代中国的崛起已经对愈演愈烈的中医科学化产生强有力地冲击,比如它对中医标准化趋势的否定。

自从西医传入中国以后,西医的发展模式和理论形态就一直在消极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一些接受了西医教育的中医学界人士在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力图以西医理论形态为标准来改造中医,其中一个项重要内容就是要象西医诊疗理论那样把中医诊疗理论建成一套统一的知识体系,即中医标准化。只要我们对中医理论进行整体观照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种中医标准化研究完全是不顾中医在历史上发生的规律和理论特征,对中医进行的一次扭曲的改造。这种“削足适履”的愚蠢做法掩盖了中医各家学派存在的客观事实,也违背了中医家个性化理论特征的存在。中医标准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作为国家发展中医的战略目标,并在西医化的卫生部和西化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下,由众多的中医学界人士去研究进行。此举不仅严重浪费了我国的科研资源,也扼杀了中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中医理论走向整齐划一的平庸化。

中医标准化中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征候的标准化,其主旨就是力图消除传统的中医家针对同一种病症出现辨证多样化的现象,实现象西医那样针对同一种疾病给出统一的诊疗路径。我们知道西医理论针对每一种既有的疾病,从诊断到开方治疗都是经过实验室和临床的研究之后确定的,每一位临床医师只要依据既有的诊疗路径就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中医理论则与此有着显著的差别,由于中医理论强调中医家要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进行辩证论治,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每一位中医家都要进行临时组方,他们可以参考既往的相关诊疗资料,却没有确定的针对每一个病人的诊疗路径。每一位中医家在长期针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个性化诊疗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特色的个性化诊疗特征。一个中医家在自己的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个性化诊疗体系,是该医家针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个性化诊疗的前提。每一位中医家个性化诊疗特征的形成,取决于该医家的所面对的疾病分布特征、自己的个性、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它是每一位中医家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不断超越现有的中医医疗水平的途径。比如扶阳学派,就是基于中医基本理论形成的在诊疗上具有重阳特色的学派,该学派在治疗属于阴证的疾病领域里代表了目

前中医学界最高的水平。如果从中医的标准化来看,扶阳学派无论是从疾病诊断上还是用药上,都不符合既定的标准,但该学派的医家取得的临床疗效是这些标准化的中医理论所做不到的,因为他们的理论是首创的,并没有包含在既定的标准里。

我们可以从扶阳学派的例证就可以看出,那种力图象西医诊疗那样将每一种病症的征候加以统一化的标准化做法显然是违背中医理论自身的特征和发生规律的。正是中医诊疗个性化的特征使得那些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几无指导意义,每一位中医家在进行诊疗过程中仍然会依据自己业已形成的个性化理论特征去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诊疗。一句话,中医理论的发生规律是不容违背的。

三、扶阳学派集中体现了中医理论创新的规律

扶阳学派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医理论按着自身的理论结构展开的结果,它的产生是自然的,绝不是为了满足某些医政官员的意志。扶阳学派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完全是基于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在中医理论框架内发生的,它是对已有的中医诊疗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它才是符合中医理论发生规律和文化特征的理论创新。那么,我们对扶阳学派的创新研究能够总结出哪些中医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规律呢?

第一、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它拒绝为了创新而去创新。

郑钦安绝不是为了追求用所谓的理论创新去推动中医发展才创立扶阳学派的,他本是在《周易》和《内经》中对重阳理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扶阳的辩证处方特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因此,扶阳学派的理论是内涵在《内经》和《伤寒论》中的,而郑钦安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个性化诊疗理论的建构将其突显出来也是自然发生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因素。

纵观中医学发展史,我们也不难看出不仅扶阳学派的理论创新是自然发生的,其他各个学派也都是创始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自发地建构的。正是临床实践的需要和中医理论内在的结构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着所有的中医理论创新能否成功。脱离临床实践的需要,或者抛开中医理论的各种元素,盲目地去搞创新注定是不会成功的。然而,就在西医理论因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而带来快速创新的影响之下,中医学界多数医家不顾中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一味地追求中医理论创新,将与中医理论异质的西医理论和生物理论引入中医理论之中。这种盲目地创新活动不但没有实现中医理论的创新,反而推动了中医西化,导致中

医走向异化性的西化。

第二、中医理论创新必须是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必须运用中国固有的文化理论、中医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它拒斥异质的理论引进与杂糅。

从郑钦安及其传承弟子的论著来看,扶阳学派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与异质于中医理论的西医和现代科技是毫无关系的。扶阳学派的基本理论源于《周易》与《内经》对阴阳理论的论述,而其临床应用的个性化诊疗理论则是源于《伤寒论》。郑钦安就是在传承既有的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以重阳与扶阳为特征的个性化诊疗理论。扶阳学派既是对既有的中医理论的继承,也是对既有中医理论的拓展与完善。扶阳学派的所有理论都是与既有的中医理论保持在相同的知识范畴内的,具有内在推演的一致性。所以,扶阳学派能够有效地指导医疗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事实上,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增殖都是从内在拓展出来的,它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质,包括元理论框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成型的理论形态。现代中医学界的多数人士无视这种学科发展的规律,在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肆意将与中医理论根本不同质的现代科技和西医理论引入中医理论中来,声称这就是发展中医的理论创新,并大言不惭地宣扬自己的理论结合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但是我们只要对其理论稍加考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种理论怪胎只是在一种没有理论根基的幻觉的主导下将两种本质不同的理论进行混乱杂糅的混合物。这些所谓的“创新理论”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实践基础而没有任何临床指导意义,也就没有任何可以传承的生命力。

创新必然是对传统的一种继续和完善,中医理论的创新必须象扶阳学派那样,把自己的根基牢牢地建立在中医基本理论之上,然后在中医理论框架之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象现代的那些中西杂交的创新,带来的只能是理论的驳杂和思维的混乱,这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理论破坏和智力游戏。

未来的中医发展,不仅需要不断地壮大中医队伍的规模,更需要众多的象扶阳学派那样的创新学派之间的争鸣。我们期待着中医学界能够出现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将是中医在新的历史时期真正繁荣的标志!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学派鼻祖郑钦安身处清末,乃温病学说最盛行之时。社会上滥用寒凉屡 见不鲜。 《郑钦安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坎卦解》云:“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郑钦安虽然言辞激烈,但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辨证、重视人体阳气具有纠偏正弊的历史意义。 郑钦安针对当时过分强调局部辨证的流俗,提出: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千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主要观点其实是对阴阳证治的强调。因此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证治,主要是针对时弊,力倡整体辨证的一种回归。 扶阳学派起源于四川,继而其学术思想波及全国。然而,作为医学派别中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最年轻的一个学派,扶阳学派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因其独特的用药风格,颇受争议。 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人们心中仍然有《局方》流行造成后果的阴影。扶阳学派虽应时代需要产生,然而脱离辨证论治、不求经旨、不求甚解 的盲目效仿扶阳之路,势必形成新的用药时弊。 当今社会,扶阳学派临床用药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大剂量辛热药物为主。.并且广用、重用世人畏惧、辛热有毒之附子。 目前接触扶阳理论者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不得其要者,认为扶阳理论偏激、狂妄,必将重蹈历史之覆辙;还有人则视阳理论为至宝,不求甚解地盲目效仿,以附子用量为荣。所以在扶阳思想盛行的今天,有必要研究其理论精髓,使人们正确地看待、使用及继承扶阳理论。 目前扶阳队伍不断壮大、扶阳名家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各有千秋,但总体用药

以顾护人体阳气为主。“滋阴派”的一代宗师朱丹溪是著名理学家许谦的高徒,是当地有名的鸿儒,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 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传承千年的“滋阴派”。 朱丹溪的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格致余论》中的两篇论文,即“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他的养生思想也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他认为,人体即使在正常状态下,仍处于阴气难成易亏的状态,再加上人的各种欲望太多,容易引起相火妄动,进一步损伤阴精,极易导致阴精虚损,因此他把滋阴摄养作为贯穿于人生的重要摄生原则。《格致余论》中的许多篇章,如“养生论”、“茹淡论”、“饮食色欲箴”、“房中补益论”、“养老论”、“慈幼论”等大都从养阴立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丹溪倡导的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对于祛病延年确实有效。朱丹溪认为,人的衰老与疾病主要是阴气不足、阳气相对有余造成的,因此,他主张用滋阴降火的方法防治老年病,所创制的大补阴丸一类的名方,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 扶阳与滋阴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思想,二者理论来源、临床应用特点均有不同,在临床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理论渊源,对其临床用药特点加以研判。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得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得重点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健康得需求,建设小康社会,指导我院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快我院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结合实际,特制定《***中医医院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就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得过程中积累 得宝贵财富,其有效得实践与丰富得知识中蕴含着深厚得科学内涵,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得繁衍昌盛与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得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以满足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就是历史赋予我们得责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得根本宗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得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得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中药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

丰富与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与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我院得医疗保健与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确立我院在传统医药得优势地位,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得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就是中医药发展得基础,创新就是中医药发展得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得学术思想与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得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得科学内涵,丰富与完善其理论与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中医就是中药应用得指针与开发得源泉,中药就是中医医疗保健得主要手段。中医中药相互依存得关系就是中医药学得显著特点。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与生产实践中得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与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得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得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3.战略目标

扶阳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 扶阳的基本概念 “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从钦安、卢氏其著述的内容来看,以及200余年的大量临床治疗中,他们始终贯穿了这一精神,并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确立了一系列原则、方法和具体的方药。如病邪有伤阳之势则以防为急务,而用阻断损阳病机的措施,阳虚者则大剂量温扶其阳,阳郁者则宣散其阳,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者则扶阳而使其通达,阳气不达则枢转其阳气以达邪等等,这都是钦安、卢氏扶阳思想的具体体现。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阳主阴从观 人体阳气的生理病理早在《内经》中就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并把阳气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今人通过研究,还观察到全日食中病人产生的症状,都可以阳虚或阳气受到干扰来解释,更说了阳气犹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所比喻的人体内的“一丸红日”,故扶持和保护阳气,应是防治疾病的基本精神。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卢氏的扶阳思想,没有脱离阴阳的学说的基本理论。卢氏认为,中医阴阳学说的核心,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阳气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些著述中,就可以找到很多重阳的思想基础。如《周易》以阳爻(一)和阴爻(——)代表一切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消长、转化的矛盾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然而,《周易》在提示阴阳二者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中,始终强调了阳的及其重要性,在《周易.彖传》论述乾元时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天统”,论述“坤元”时则说:“乃顺承天”,《周易》强调了什么呢?它强调了阳在万物生命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而阴居从属地位。并且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这说明了阳气是构成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物质本源。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更不能够发展壮大。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 【关键词】本体构建;中医药;综述 本体(Ontology)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后,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迅速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将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图书情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从中医药领域本体构建、基于本体的中医药语言系统和应用系统三方面对中医药本体研究进行概述,并结合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展望。 1 本体与本体构建 1.1 本体的概念 本体是源于哲学的一个概念,原指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描述,即存在论,后衍生到语言、信息、知识系统等领域,被定义为“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目前,关于本体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但不外有两层含义:一是哲学领域的存在,是本体论的研究对象;二是延伸到特定领域之中,指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形式化表达,包括概念化、规范化、形式化和共享4个特征[1]。 从本体的内涵上看,综合不同学者的认识,本体大都被认为是信息、知识的底层构架工具,用于组织较高层次的知识抽象,是领域知识概念化、形式化的说明,也可以是特定领域内“人机交流”的语义基础,即提供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共识。按照领域依赖程度,本体可以分为顶层、领域、任务和应用本体4类;按照主题可分为知识表示本体、通用本体、领域本体、术语本体和任务本体。中医药本体主要用于描述中医领域知识的专门本体,是专业性本体,一般属于领域本体和知识表示本体。 1.2 本体构建工具与描述语言 在本体构建方面,一是利用已有的叙词表或术语词典进行改造;二是利用现有信息和领域专家从头做起,而以后者较常用。目前已经得到公认的方法包括Bemeras法(KACTUS法)、SENSUS法、“骨架”法、企业建模法(TOVE法)、Methontology法等。Gruber[2]于1995年提出了本体构建的五条规则(明确性和客观性、完全性、一致性、最大单调可扩展性、最小承诺),但本体工程构建方法尚处于相对不成熟阶段。本体的构建工具也有很多,包括protégé、WebOnto、Ontolingua、OntoEdit、Ontosaurus、OntoEdit、IBM Ontology Management System等,其中,protégé 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使用较为广泛的构建工具之一,目前已有4.0版本。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同宥药业有限公司赵军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和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然而,近几年中药饮片销售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假货、劣货严重充斥市场,或者是很多产品没有按照传统工艺炮制,疗效较低、毒性较大。这些现象既影响了市场秩序,又给临床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下面就本公司生产的几种扶阳要药进行简要的介绍。 附子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救逆、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扶正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 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 附子的道地产地位于四川江油。《易经》中坤应西 南,四川地属西南,属坤土最厚之地。土能藏火,能 将天道所散发的阳气,聚集给生长于此的附子之中。 江油附子的生长特性已暗合这一事实,冬至一阳生时 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 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江油附子 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但其他地方所生产的附子,其生长规律已有所不同,大多生长期延长,汉中附子在立秋(八月上旬)后才能采挖,西昌和云南的附子采挖时间更延后,要到白露(九月上

旬)才能采挖。 江油虽为附子的道地之地,这个曾经的附子最大种植地(据有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前,江油附子的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亩以上,最高年产量3000多吨)已经沦落为全国附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多。经我们统计,2009年江油附子的产量为800吨左右。 导致江油附子产量连年萎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道地附子的价格竞争不过非道地产地的附子。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中药材又缺乏严格的质量等级标准下,价格代替道地成了竞争的唯一标准,道地药材的式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世纪60年代从江油引种附子的凉山州西昌市布托县,靠价格竞争优势,迅速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9000亩(据好医生集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9d3072561.html,/),成为全国最大的附子种植基地,年产附子2000吨以上,并且布托县政府已提出:“一定要将布拖县打造成全国附子第一大县”。 云南禄劝县种植面积约2000多亩,年产附子1000吨。(云南附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9d3072561.html,/cn/Introduction.php) 由于在整个江油附子的采收和炮制阶段,我公司技术总监都会常驻江油,同行之间情况也非常了解,并且江油附子加工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销定产,所以我们对今年江油附子产业的整个产销情况大致总结如下:在江油附子800吨产量中,其中70%(500多吨)全部被“三九药业”收购来生产“参附注射液”等针剂;100吨制成了生附片,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50吨生产出刨附片,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和广东一带;65吨用来生产胆黑片(含胆的黑附片),主要销往广东;30吨做成了盐附子,主要出口到韩国。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附件10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8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5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6亿元。 1. 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1.1名老中医特色方法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 —1—

研究内容:对100名以上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评选公布的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批全国师承指导导师)临床诊疗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在统一规范术语、统一数据采集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每位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现代难治病对不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100位名老中医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传承要点、疗效评价的系统研究,提交每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报告;系统采集每位名老中医不少于500份的完整诊疗病例。每份病历包括最少3个诊次以上诊疗记录以及疗效评估与离院随访的记录;每位名老中医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一份,并提炼不少于一种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有效方药或特色诊疗技术,录制成可推广应用的视频资料;建立网络化的开放式的现代传承服务平台,并在覆盖东中西部地区不少于1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和不少于1000名中医医务人员进行推广使用;完成10种以上疾病不同名老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申报单位应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组织和实施—2—

论《伤寒论》三阴病之由阴转阳

论《伤寒论》三阴病之由阴转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可见,阳气的存亡对人体有重要的意义。《伤寒论》通篇体现了“扶阳气”的治疗思想,为后世的扶阳派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人体是一个相仿于自然界的小宇宙,所谓“重阴必阳”,由于阴阳的互根互用,由阴转阳在有生机的人体身上就可发生。正如柯琴所言:“盖阴阳互为其根,阴中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独阴不生故也。”阴病转阳,阳气来复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时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三阴病由阴转阳的意义 1.1 太阴病之由阴转阳 《伤寒论》第278 条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条文指出,患太阴病七八日后,脾阳来复,驱邪外出。虽下利日十余行,却伴有暴烦,说明阳气来复,正邪交争剧烈,此时当手足温,精神爽,舌苔渐化。然病人禀赋各异,并非都能达到阳复自愈,这也提示我们在临证时,要审察病机,举一反三,密切观察病人的状态变化,必要时根据时机用药物助正达邪,而非仅仅待其自愈。 187 条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为太阴病阳复太过,转属阳明病的病理特征。而阳复的条件或为湿郁化热,或为过用辛温燥烈之品,或为正邪斗争过程中患者本身阴阳二气的调节转化。此时当因势利导,施下法即可。1.2 少阴病之由阴转阳 315 条后半段“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为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的两种转归。若服药后脉象浮大躁动无根,说明阴竭阳绝,而药物加速了阴阳离决的过程;若服药后脉象见缓,渐趋明显,说明阳气在体内逐渐被激发,预后良好,这也是阴病转阳的现象。由此可见,阴病转阳,阳气渐复的关键在于病人的机能状态,而试探用药是判断阳气是否能来复的方法。由阴转阳的内在动力为阳气达到一定的量,如此药物才能发挥激发阳气的作用。 287 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脉紧说明邪气盛实,故推测此下利乃寒邪直中少阴所致,而非从太阴传来,说明病人体质并非阳气极其虚衰。所以正邪交争之时,阳气才能鼓动邪气外出出现“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的阴病转阳之征。由阴转阳,并可自愈的机理在于阳气持续和缓的生发。 288,289,292 条中分别指出少阴病阴证转阳,阳气来复的关键在于“手足温”、“时自烦,欲去衣被”和“手足不逆冷,

扶阳派主要药方

扶阳派主要药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扶阳派主要药方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五钱甘草二两炙 辛甘化阳,纯阳无阴,乃回阳之方。主治纯阴之病。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白通汤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葱白四根 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 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 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

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附子、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至阴之物,有通阴助阳之力,能引阳入阴,与童便、猪胆汁有异曲同工之妙。 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 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故整个方子的格局是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纳气归肾。 潜阳丹有附子之燥烈,封髓丹有黄柏之苦寒,一潜一封,真阳难飞,交替服用,既无附子之燥烈,又无黄柏之苦寒,岂不妙哉! 桂枝汤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 桂枝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芍药之苦平,合甘草之甘平,苦与甘合,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

扶阳罐的功用与适应症

扶阳罐以“温刮温灸亚健康调理技术”为核心,传承了中医经典养生文化,展示了我国数千年的中医养生之道,首次成功实现热能、红外线、磁疗的同步导入,真正做到排毒祛瘀、驱寒祛湿,有效宣通瘀结的经络、温补虚损的阳气,让中外学者为之叹服,所谓“百病源于瘀”,只要经络保持通畅,我们就可以百病不侵,只要阳气足,自身免疫力就强,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所倡导的养生文化。 扶阳罐七合为一功能 [温刮] 舒经通络,活血化瘀;泄热拔毒,消散瘀结;扶正祛邪,调和气血。 [温灸] 温经散寒,行经通络;消瘀散结,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 [推拿] 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活动关节;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热疗]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松解局部粘连的组织,散寒止痛。 [走罐] 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排除体内寒湿邪气,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磁疗] 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平衡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状态;促进炎症消退,消除肿胀,疼痛;增强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红外线] 改善血液微循环,软化血管;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快速将人体内废物排出;缓解或消除疼痛,增强组织活力,提高免疫力。 扶阳罐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与日光明。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就好比大自然不能没有太阳一样,自然界的正常运转主要靠太阳的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主要靠阳气的推动。故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脉真阳!” 什么是阳气?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阳气强则精力旺盛,阳气强则充满活力,阳气强则免疫力强!阳气能潜藏可令人有神彩、精神足,阳气能推动则令人有活力、运动自如!“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于阳气相对的阴精、血液、津液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人体能阴阳平衡正常运转不生病则阳气的紧固最为重要,阳气旺盛才能促进阴精的化生。 扶阳罐与扶阳养生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一个中医,不管你是哪一个流派,你宗那一家,首先就是要提高疗效。如果能够治疗很多的疑难病,而不光是一般的常见病,甚至就是再严重的疾病,去给中医治疗,十天半月,一个月后,就有明显的改善,这样的中医就能得到病人的信赖。 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这里想跟大家谈的是扶阳理论的应用问题,要谈扶阳理论的应用,当然就离不开姜桂附了,所以我就从姜桂附的应用谈起。 几个上次谈到过,我曾今对1992年全年的20076张处方中使用姜桂附的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在20076张处方中,用姜的20016张,也就是说不用姜的只有60张。这个包括了干姜、煨姜、还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县的一种姜)。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至200G之间。,干姜的用量在25至90G之间。 在20076张处方里,用桂的一共19852张,这包括了肉桂和官桂,这当中,还包括了桂枝、肉桂和官桂同时使用,桂枝的用量,每一剂在15到75G之间,肉桂或官桂的用量,每

一剂在15到30G之间。 在20076张处方里面,用附片一共有19423张,这占了全年处方的%。这个附片包括了天雄片、黄附片、黑顺片、熟附块,它们都属于制附片,制附片的用量在60G到250G之间。为什么要用姜桂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姜桂附我从上个世纪 其实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其他的中医为什么没有这样用,我为什么一直都这样用像这样在临床广泛地使用姜桂附,以及其他辛温的药物组成的方剂来治疗疾病,起背后的知道思想是什么我发现了,根源还在我们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肯存在一些差异。 附子辛温大热,有毒,在很多资料上都有记载。有的医家谈到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就会耗气,伤血,甚至燥伤肾阴,所以就告诫后人,只能短暂的使用,不能长期服用,病提出了“非身凉、四肢厥逆则不可用”和“非危证不可用”等戒律。这实际上就限制了附子的广泛使用。但是郑钦安、卢铸之、陆永定先生他们这一派,前后行医一百多年,都在大剂量、长期的使用附子,同时使用姜桂。所以人们就称他们位“姜附先生”,称其学派位“火神派”。不过郑钦安在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通》三部书里并没有把它说透:为什么要这样用姜附桂,iju这个问题,我曾与任应秋先生、叶橘全先生进行过交流,其中包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写给任应秋先生的信《论周易与中医学的扶阳观》,他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1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 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要求,为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作,发挥最大投资效益,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指导意见所称重点中医医院,是指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遴选并重点支持建设的省市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 第三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发挥特色、创新机制,优化拓展中医医院功能布局,促进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水平与传承创新能力,支持重点民族医项目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中医药文化,带动和推进全国及区域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第四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依托区域乃至全国有影响力、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中医医院,进一步强化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

探索中医临床学术发展路径,培育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完善传承创新支撑条件,使之成为全国及区域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中心、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成果转化推广中心。 第二章具体建设目标 第五条通过建设,使建设单位达到:功能布局优化、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模式机制创新、适应群众需求,具有很强的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成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中医医院。 第六条通过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实施,每个建设单位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一)重点建设4个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和社会急需的重点专科,专科诊疗重大疑难疾病的水平和临床疗效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可推广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二)建立完善中医临床传承创新平台,形成临床科研有机结合机制,大幅提升中医临床研究能力与水平。 (三)通过开展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综合治疗、经典病房等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诊疗模式。

卢崇汉病案(扶阳讲记后附病案)

卢崇汉病案 附录三 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 李某女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 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茯苓15法半夏20陈皮15 木蝴蝶20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 瓜蒌壳15苍术15砂仁15炙甘草5 生姜20 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 白晒参10黄芪50砂仁15木蝴蝶20 阿胶20肉苁蓉20枸杞20炒麦芽20 路党参30炙甘草5生姜60 郑某某男73岁成都初诊 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胆南星15石菖蒲15 法半夏20陈皮15明天麻15南山楂20 硃茯神15炙甘草5生姜50 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白术15砂仁15地肤子15 桂枝尖25茯苓20木瓜20淫羊藿25 杜仲20炙甘草10生姜60干姜30

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地肤子15 小茴香20青皮15香白芷15蛇床子15 苍耳子15硃茯神15南山楂20生姜20 炙甘草5 雷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 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主诉:昨日感冒,今日头微痛,咽痛,口干欲饮。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紧浮。 处方1:三付,每日一付,先服。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香白芷15 石菖蒲20陈皮15广紫苑15茯苓15 南山楂20生姜25炙甘草5 处方2:三付,每日一付,后服。 路党参30白术15陈皮15砂仁15 秦归身15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 瓜蒌壳15杜仲15炒麦芽15木蝴蝶20 炙甘草5生姜20 岳某女40多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 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诉:前两天过食生冷后导致腹痛、腹泻,牙龈未出血,皮下无出血点,汗多。四诊: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紧。 处方:三付,每日一付。 路党参30白术15小茴香20吴萸12 南山楂20青皮15法半夏20官桂15 桂枝尖15茯苓15炙甘草5干姜20 崔某某女47岁都江堰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 西医诊断:红斑性狼疮。 主诉:已不咳嗽,疲倦乏力,早晨口苦,手心热。 四诊:摄制偏红,苔少,中根部略黄。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苍术15茯苓15石菖蒲20 南山楂20白芷15陈皮15法半夏20 广藿香15白寇12炙甘草5生姜15 周某某女54岁武汉复诊(已连续复诊6次)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方证药证研究(转 贴)(2011-01-24 17:30:55)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摘要: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本文总结了历代医家尤其是扶阳派应用附子的规律,作者从临证实践探讨附子的应用指征,配伍原则等,对附子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善用姜桂附,是扶阳派的标志,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明?张景岳将附子、人参、熟地与大黄列为“药中四维”,“礼、义、廉、耻”,古为国之四维,意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之要药。但附子大热,药性竣烈,并且有毒,应用不无顾忌。如何安全有效的运用附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用,就必须熟练掌握附子的药性、应用指征、配伍原则、服用剂量、煎煮方法、毒性及应对方法等:「1」 1附子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

膝病不能行步。 金?刘完素: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味薄,---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素问病机原病式》 金?朱丹溪:气虚热甚者,稍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附子以行经。《丹溪心法》 金?王好古:附子能导虚热下行,以除冷病,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汤液本草》 元?吴绶:附子乃阴症要药,伤寒及一切阴寒急症,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舍参、附不用,将何以救之?《伤寒蕴要》 明?戴原礼: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枝则补命门。《证治要诀》 明?李时珍:乌附毒药,非病危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 明?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走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去在里之冷湿。《医学正传》 明?缪仲醇:附子性走而不守,入补气药则温中,入补血药则强阴,并能搜逐风湿,为百病之长。《本草经疏》 明?倪朱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

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 的应用探讨

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 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5-10-15T16:03:35.66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刘慧 [导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方,结合ARDS的中医症候研究分析,认为破格救心汤可以应用与ARDS,拓展中医治疗ARDS的临床思路。 刘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0360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西医治疗多是采取的针对性和支持治疗,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方,结合ARDS的中医症候研究分析,认为破格救心汤可以应用与ARDS,拓展中医治疗ARDS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破格救心汤;ARDS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02-01 扶阳理论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的,其哲学基础是“阳主阴从”,极为重视扶助人体阳气,自郑钦安之后,关于扶阳法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以阳为主导,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认为阳气的正常运行与气化对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后来张仲景受《黄帝内经》理论的影响,亦重视阳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支配作用,认为存之则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功能旺盛,亡之则功能衰竭,故顾护阳气在治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伤寒论》中有大量的应用辛温扶阳药物,选方用药多以温补阳气为主,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用药则多为附子、干姜、肉桂等,并尊附子为“百药之长”,此为重视阳气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扶阳观点对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影响,总结其扶阳意义在于:可通过扶助阳气而祛邪:阳气不足则抗病能力减弱,故扶阳气能增加抗病能力,更好的祛邪,再者扶助阳气达到扶阳生津,阴阳互根互用,阳虚阴不足之证,扶助阳气使津液自生;另外通过扶助阳气可平衡阴阳,达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之功等作用[1]。 应用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基于“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的理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危重病症,更重视固护阳气,回阳救逆。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经典临床经验方。李可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擅长救治重危急症。破格救心汤中重用附子固护阳气,回阳救逆,另加入山萸肉,麝香、龙牡、磁石更使本方具备了扶正固脱,活血化瘀,开窍醒脑,救治呼吸循环衰竭,纠正全身衰竭状态,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可挽垂绝之阳,并可救暴脱之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以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随着现代医学对本病认识的增加及不断改进的治疗方式,但仍保持者较高的死亡率。而且目前对于西医的药物治疗也存在各种争议,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威胁者人们的健康。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特异性的改善ARDS的预后。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急救医疗经验,然而目前还没有对该病形成统一的病因病机认识,而且缺乏疗效可靠的药物及协定方剂。 ARDS可属于中医学“喘证”范畴,晚期多为“喘脱证”。粟氏对于ARDS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中发现,ARDS病性方面,热证、瘀证在疾病先兆期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在ARDS 典型的发病过程中,早期即开始逐渐出现脏腑虚损,随着肺损伤程度的加重,肺虚致脾失健运, 肺脾两虚,肺虚及肾, 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肺虚日久, 病势深入,肾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行血必致血脉瘀阻;或痰郁阻肺, 可使肺失宣降, 不能助心治节,瘀血内生, 可阻于血脉;气虚日久及阳,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出现脾肾两亏,阴阳两虚,阳微欲绝,或内闭外脱等危证,终致喘脱而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ARDS的整个病机发展中,故ARDS 先兆期病性要素主要以实证为主,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多种虚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 [2]。结合我们扶阳理论,此时应急予扶阳回阳,以挽垂绝之阳,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以更好的祛邪,再者通过扶助阳气达到生阴,以期通过回阳以救暴脱之阴。 现代医学对于破格救心汤中的部分药物研究也对其治疗ARDS提供了药理研究的支持。如附子具有抑制血小板、抗凝和钙拮抗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气道阻力,可改善氧合。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抗应激、氧化和心肌缺血等作用,能消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和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3]。干姜的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镇静及抗缺氧的作用,干姜水提物、挥发油可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延迟实验性血栓形成[4]。《中药大辞典》载:“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小量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均有兴奋作用。对心衰、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均有可靠疗效。炙甘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体外实验也发现甘草酸是通过抑制MUC5AC 基因转录,抑制黏液过度产生和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5]。且研究证实甘草总黄酮能够有效对抗脂多糖诱发的肺炎,并能够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有效肺保护作用[6]。这些研究为破格救心汤在治疗ARDS上的提供了药理研究的支持依据。 ARDS发病的关键是致病因子激活了细胞和体液因素,引起炎症的放大和损伤,从而出现 ARDS 的炎症瀑布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亦有研究用“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方法治疗脓毒症取得了疗效的报道,认为平衡阴阳可能是调整SIRS/CARS失衡的有效方法。如艾氏等人在临床上运用“益气扶阳”的方法成功截断和扭转严重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虽然未得到明显降低死亡率的结果,但可以为患者感染的控制及组织脏器功能恢复赢得宝贵时间。这为我们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也提供了临床的依据[7]。 张景岳曾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体的阳气,具有抗御外邪、护卫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人体阳气充足,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阳气一虚则百病丛生。故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希望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临床及实验方面研究的取得更多的支持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 提供新的途径,增加ARDS临床救治率,减少死亡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方统念. 浅谈《伤寒论》中的“扶阳法"[J].光明中医,2012, 27(8),1509-1510; [2] 粟艳茹.ARDS的中医证候要素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

中医药创新创业.doc

1.企业在()阶段的重点应在生产工艺、商业模式、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A、0-1阶段 B、2-5阶段 C、6-10阶段 我的答案:B 2.企业达到顶峰,行业出现垄断,创新将掀起新一轮的行业变革,此时企业处于()段。 A、0-1阶段 B、2-5阶段 C、6-10阶段 我的答案:C 3.下列属于创业者的思维方式的是 A、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B、把握机会、创造机会 C、关注困难 D、行动致富 我的答案:ABD 4.下列属于创业者优秀品格的是() A、重承诺、守诚信 B、信心、恒心 C、积极的心态 D、勤奋 E、执着 F、敢于冒险 G、懂感恩 我的答案:ABCDEFG 5.创业者必备的能力有() A、造梦能力 B、指引方向 C、激励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E、营销、管理 F、学习力 G、选人、用人、培养人 我的答案:ABCDEFG 6.创业九步法依次为:() 第一空:选择项目 第二空:定位顾客 第三空:创新产品 第四空:设计营销 第五空:建设团队 第六空:盈利模式 第七空:干、优化 第八空:活下来 第九空:十年战略

7.选择创业项目的标准是() A、熟悉 B、优势 C、趋势 我的答案:ABC 8.项目的选择实质是在选() 第一空:行业 9.行业对应的是人们的() 第一空:需求 10.行业的“自由竞争”阶段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期。 A、成长期 B、成熟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我的答案:A 11.行业处于“寡头垄断”阶段时,对应行业生命周期的() A、春 B、夏 C、秋 D、冬 我的答案:C 12.项目选择的三大方向是() A、行业生命周期 B、政策 C、资本 我的答案:ABC 13. 好项目的技术指标包括() A、毛利润50%,净利润30% B、重复消费 C、轻资产 D、净资产收益率高 E、2-5阶段切入 我的答案:ABCDE 14. 创业中,对顾客定位时应该考虑的内容有() A、你的顾客是谁 B、你的顾客的痛苦是什么 C、你的顾客的梦想是什么 D、你的顾客是否有支付能力 E、你凭什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F、你怎么去找到他们 我的答案:ABCDEF 15. 产品的特点就是产品的卖点。 我的答案:× 16.卖点是让顾客心动的点。

颠脚跟-穷人补肾扶阳

颠脚跟——穷人补肾扶阳第一妙法 肾气虚,百病欺,因此肾气的强弱对人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补肾方法很多,但许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大部分补肾方法价格不菲,穷人难以长期消费,有没有一种不用花钱也能补肾方法呢? 有一种不用花半分钱就能补足肾气的健身法,而且简单实用,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健身、治病、防病效果,这种方法是什么呢?它就是敦踵,什么是敦踵呢?就是踮脚跟,颠脚跟,(张居士提示:诸位网友千万不要因为这个方法很简单平实而忽视,对于养生治病来说,好的东西都是简单实用的,不归于简单,不落于实用,绝不是好东西,简单到极处就是绝招,关于好东西都是简单的,张居士计划专文写一遍来详谈,旨在让一些热爱中医与养生的人走出学医的误区),其实敦踵法,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还”的功法。“敦”亦作“顿”,即顿足跟,也就是我们说的颠脚跟,有利于排泄胸中的积闷之气。如果一个人胸有闷气、怨气,只要颠颠脚跟,心情就会在这一起一落中变得平和了。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学过中医的网友都知道,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回阳救逆之方。而这个小小的颠脚跟,只要方法正确,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汤。敦踵,踮脚跟,颠脚跟为什么能够补肾壮阳呢?因为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颠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如果你坚持敦踵三月以上,你会发现,脚真是男人的宝贝,在颠脚跟的同时,再踮一踮脚尖,踮脚尖时要稍微高一些,(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这样不仅可以补助肾气,还可以益肾壮阳,明显改善男人的性功能。如果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非常好的固阳壮阳扶阳大法,另外经常经常颠颠脚跟还具有以下功效: 1、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中青年中风的也不在少数。男人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处处赶时间,人人拼工作,哪个不是虚火上炎,哪个不是阳气上浮,这样的男人最容易中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