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阳法桂枝法系列

扶阳法桂枝法系列

扶阳法桂枝法系列
扶阳法桂枝法系列

扶阳法----桂枝法系列桂枝法系列郑钦安—卢铸之对经方主药~桂枝进行了

长期的配伍环境,配伍运用和配伍规律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经得起反复实践,反复验证,其疗效能够经久不衰,且以桂枝为君药的法的系列,将之称为桂枝法。这套法的系列,其理论源泉来自于内、难、伤寒的医学思想,立法根基来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其立法组方是严谨的,药性配伍是精练的,临床疗效也必然是灵验的。正因为如此,这套法的系列历经近200年的传承和几代人的探索,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而且用之于临床实践而皆效的桂枝法系列。郑卢医学的桂枝法系列可谓博大精深,其立法组方始终体现了《黄帝内经》“谨守病机”的思想,其立法根基和辨治原则是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一脉相承的。郑卢医学把桂枝这味药的使用升华到了立法的高度,把以桂枝为治疗核心的气化理论一展无遗,真正应验和践行了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旨,即:“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加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桂枝法系列是郑卢医学“气化理论”的临床运用,是郑卢医学“扶阳抑阴,用阳化阴”思想的高度体现;是郑卢医学“天人合一”立法体系的具体实施。观其辨治是病解灵法,思其

配伍则法解灵方,斟其剂量是蕴含数理,度其剂型则悉有考究。下面共同去收获桂枝法系列之大法,常法,法中法,法变法在临床运用中的据症思辨。扶阳医学临证心法之桂枝法系列一、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一【基本组方】:桂枝尖,贡术,楂肉,炙甘草,生姜,(淫羊霍)。【歌诀】: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伤风有汗用贡术,配加羊藿通阴阳。【法解】:桂枝尖化太阳之气,引微阳由坎而至艮山与楂肉相合,化积消凝,健胃润肝,使阴阳道路易进易出,通达于出入生化之路。得贡术,引土气而金,而水,而木,而火,使五行之运行循循无间。得甘草,辛甘化阳,奠安二土,内外通达皆成自然。得生姜,引阴阳相合,上通心,下达肾,水火既济,乾坤乃能协调。得淫羊藿,一出(桂枝尖)一入(淫羊藿),一开一合,引阳而入阴,宣阳而化阴。再借生姜之力透达于太阳所行之路,使膈中之格归于通化之机。此法之用:内外宣通,阴阳协合,营能守中,卫能护外,人身内外如一,百脉畅调,周身舒达矣。【应用要点】:这是基本法的第一个法,彭师将之称为桂枝汤法,伤风有汗用贡术,与桂枝汤作用相同。此法是整个桂枝法系列的基本法之一。桂枝法系列中所有的法,所有的变化,都是从这个基本法开始衍变、衍生、加减,化裁得来的。我们可以据症做到法中有法,法中变法,从而很快的去治愈疾病。此基本法以桂枝尖为君药,统领诸中气药(术、草、楂肉、姜),基本法的这几味药,

是桂枝法系列各个立法的奠基之药,是一般情况下的必用之药。思考题:1、桂枝法与仲景桂枝汤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在桂枝法里重用了生姜,而没用大枣?3、为什么在桂枝法里不用白芍,而用了山楂?4、如果桂枝定位在后天八卦及大成卦的山水蒙卦,那么楂肉应该定位在什么卦?二、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二【组方】:桂枝,苍术,楂肉,生陈皮,炙甘草,生姜。【歌诀】: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苍术配加生陈皮,伤寒无汗用此方。【法解】:用桂枝尖宣通太阳,透达少阴,引坎中之阳由内而外,缘木上行。苍术制土泄水,膀胱之气化必宣,太阳开启,肌腠得理。楂肉化积消凝,使桂枝尖拨转阴阳道路易进易出,里面通达,气机可行。生陈皮使皮腠双走,内外交通,与苍术偕行,遇太阳之气使水邪化寒为汗,营润而出。生姜借阴中之阳,透达于太阳所行之路,使膈中之格归于通化之机。甘草与桂枝尖相合,务期化阴为阳,内外之通达皆成自然。【应用要点】:伤寒无汗用苍术,此法要求服药后胸背有粘汗即止,不能过汗伤阳。此法与麻黄汤作用相同,彭师称之为麻黄汤法。思考题:1、为什么贡术与苍术的转换运用,就可以解决中风与伤寒、有汗与无汗的问题?在仲景的伤寒论里,是通过什么方剂解决中风与伤寒问题的?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酌情加淫羊藿?淫羊藿九一之数最富,什么叫九一之数?淫羊藿应该处于后天八卦的什么位置?在彭师的桂枝法医案中,为什么第一付

或前两付都不用淫羊藿?之后再加淫羊藿沟通阴阳?这样

用药的次第是出于什么考虑?3、苍术和白术这两味药的功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陈皮与广陈皮的功效有什么不同?在彭师医案中,毛化红(化桔红)的使用指征是什么?毛化红与广陈皮可以替换使用吗?三、建中汤法【组方】:桂枝,生贡术,生楂肉,炒大麦芽,炙甘草,生姜,(砂仁、白叩),(淫羊霍)。【歌诀】:基本法加大麦芽,外邪脉紧建中法;砂仁白叩来助阵,能纳能化中宫振。【法解】:此法是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用炒大麦芽,酌情也可加砂仁,白叩,淫羊藿。用桂枝尖拨开太阳,引坎中之微阳与太阳相接。遇炒麦芽解肝脾之郁,土木更加协合。桂枝尖、炒麦芽、生楂肉三者联袂而行,化气滞,行血淤,消肉食,通肠胃,更助生生之机而仍归于坤土。生姜通达神明,君相二火更能相照,上下得以亲洽,中州得其温暖。此法之用:运化兴,大气举,气血交流无阻,生化更能有用,乃建中立轴之大法也。(西砂仁纳五脏之气归肾,用老叩启胃肠,而纳谷有嘉。)【应用要点】:此法补脾胃之虚,建中宫助消化,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同时心悸,心烦可治。此法不用饴糖,因呕家,洒家不适应饴糖。该法适用范围广,凡胃弱饮食不消,完谷不化,用此法必效!(《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这是卢铸之医学的建中法,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了炒大麦芽(也可加砂仁、白叩),为什么要选加这几

味药?因为病人的胃气反咉出了明显的问题,比如吃饭不香,厌食,不消化,腹胀等等。中气出现问题,就在基本法里再加进能够解决胃气问题的药。这个法里就可以加砂仁、白叩和大麦芽这几味药,把着力点放在建中上,解决胃气弱的问题,人体这个大轮盘也就能够正常的转动了。注1:久病体弱者加黄芪,为黄芪建中法,恶风者效更佳。注2:若阳虚者还可加附子,扶阳、建中、理中同行。注3:大麦芽,气平微甘,富生生之能,肝之本谷,疏肝理脾。注4:大麦芽,楂肉合用,化气滞,行血淤,消肉食,通肠胃,有生生之能(助胃消化,助脾运化,生长宗气以供全身)。注5:大麦芽,甘草合用,由脾而肝而心,环中(胃和脾)入肺而肾。注6:大麦芽,姜,术合用,助火(心,肾)、土(脾,肝)使化机调达,生生不息。思考题:1、建中法和理中法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用建中法,什么情况下用理中法?2、适用于建中法的脉象是什么?适用于理中法的脉象是什

么?假如患者有外邪,应该用建中法,还是理中法?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砂仁,在什么情况下不宜加用砂仁?砂仁的功用是什么?4、在什么情况下不宜加用黄芪?有的患者在使用黄芪后,为什么会出现嗓子干痛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四、桂苓术甘汤法【组方】:桂枝,术,茯苓(茯神,珠茯神),生楂肉,炙甘草,生姜,(淫羊霍)。【歌诀】:桂枝法加茯苓神,化气行水第一方;炮姜蒲黄治血尿,蓄尿

菖蒲茱萸汤;【法解】:此法是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用茯苓。用桂枝开太阳之气,使气化宣通。云苓通入水泉,使水精之气上升于离宫,离火得助,相火安位。苍术引胃之水达脾,转入小肠,以入膀胱,并交太阳,阑魄两门无阻。炙草安脾土,奠后天,以接先天。生姜宣通神明,交达于三焦。此法之用:行水与化气流行,化源与运化不息;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肺能通条,脾能转输;太阳寒水环环相扣,天地交泰旋转自如。【应用要点】:此法作用为化气行水。心下逆满,气上冲心,起则头眩,脉滞(湿)、脉紧者可服。湿重,无汗者可用苍术;湿重,年老体弱易汗者,则用贡术。注1:此法治血尿则加泡姜或生蒲黄。注2:蓄尿加吴萸,石菖蒲。注3:有燥气则加用油厚朴。注4:茯苓(茯神),渗淡之品,平淡之性,利水、淋、蓄尿、尿血均可医。因其入肺入脾,肺能通条,脾能转输,其功皆在利小便,小便利则水行气化(此法之关键)。水湿停留则关节痛;水湿不运化则烦满;宿食(停食),则中宫阻塞而津液不生,津液不生乃口焦口干。以上诸疾皆小便不利所致,小便利,则诸疾可愈。注5:茯苓,桂枝,贡术相合,宣化膀胱,上快胃口(吃饭香),凡沤渎壅塞可行,内通而外运。注6:茯苓,姜同用,上下清澈而脏腑调合。注7:茯苓,甘草同用,地气升,天气降,阴阳得理。思考题:1、在什么情况下用茯苓,什么情况下用茯神,什么情况下用朱茯神?三者之间有什么

相同点与不同点?2、什么情况下,临床上可以采用郑卢医学的朱茯神法?3、此法为什么可以治疗蓄尿、血尿、腿肿、烦满、宿食、口焦、口干,其作用机理是什么?4、出现什么脉象的情况下,可加用油厚朴?油厚朴的功用是什么?5、为什么彭师在应用要点上说“脉滞,脉紧者可服”,如何理解滞脉和紧脉?湿滞与气滞有什么区别?怎样辨别?五、祛外风镇内风之法【组方】:桂枝,贡术,楂肉,天麻,炙甘草,生姜,(淫羊霍)。【歌诀】: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内外镇风加天麻,太阳伤风降压方。【法解】:此法是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用天麻。以桂枝尖拨开太阳,使气化得宣,引坎中之微阳布于三焦。生贡术崇土制水以伏火,使火能温水,气能上通。楂肉理脾胃,和五脏,而中枢运转。天麻袪外风镇内风之妙品,理肌腠,达网膜,镇阳明,安头风,使风不能内窜,助清阴以护清阳,正邪即不相争。凡脉浮,畏风,或脉浮紧,或左手脉沉取洪大,肝脉浮者,此为外风,或外风内风皆有之证。此法祛外风,镇内风,并可稳定血压,降血压,头昏可愈,凡太阳伤风症皆可用之(《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应用要点】:注1:天麻,性温,有镇风之能。上达巅顶,下入水底(肾),中达心孔,镇正阳(太阳证之邪),头痛皆医。注2:天麻合桂枝,开太阳之气,引一阳(坎中一阳)缘木上行,循心包,通肺窍,而大气升举。注3:天麻合淫羊霍,扶正阳而杂邪乃祛。注4:天麻

合甘草,振中宫。注5:天麻合姜,有安内攘外之效。思考题:1、楂肉加天麻为什么可以降血压?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2、在临床中,若加用楂肉和天麻不但不降压,反使血压飚升,说明患者有什么问题?临床中如何据症变法?

3、用天麻的脉象指征是什么?当出现什么样的脉象后,就不能用天麻?

4、此法在什么条件下,可酌情加淫羊藿?六、祛痰洁重楼之法【组方】:桂枝,茅术,楂肉,法夏,石菖蒲,茯神,炙甘草,生姜,(酌情加淫羊霍)。【歌诀】:茯神法夏石菖蒲,袪痰化浊洁喉咙。【法解】:此法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石菖蒲、法半夏、茯神。用茯神镇心宫而行水,使膻中无水之侵扰,膏肓能收能放,上与肺源相接,呼吸不乱,下与贲门相连,放纳无错。加菖蒲,拨开呼吸清阳道路,使心窍开放自然,膏肓之机即无壅塞。用茅术泄脾胃之湿,法半夏降膈中之凝,疏重楼而行污浊,使脾胃通达。更与桂枝尖偕行,一切凝滞污秽之物,逐渐化归下焦决渎之处,膀胱气机推行无阻。【应用要点】:注1:石菖蒲,生于水石之中,气味辛,微温微苦。通心窍,入水底而引微阳上升。注2:石菖蒲得茯神,行浊水而升清;注3:石菖蒲得法夏,疏重楼而行污浊,清浊可分,哮喘可定。注4:法夏,气辛味温而烈,法制气则平(法夏,京半夏,姜半夏都是以法炮制),半夏有降逆之能,通冲之效,浓痰可消。注5:法夏,桂枝,茅术同用,行水化气,祛痰;注6:法夏得石菖蒲,疏肺络,

清浊可分;注7:法夏得茯神:气化乃宣。思考题:1、在使用该法中,若患者又出现嗓子痛或痒,应该怎样据症变法,加用什么药?2、若患者有深痰或陈痰,用此法还是咳不出,应该加用什么药?3、在出现什么脉象的情况下,宜先用非附桂法使患者将陈痰咳出来,之后才能用桂枝法?七、祛肺寒助肺气之法【组方】:桂枝,贡术,楂肉(小茴),砂仁,石菖蒲,法夏,炙甘草,生姜。【歌诀】:桂枝综合法更强,夏砂菖蒲全用上;夏砂菖蒲袪肺寒,天明地朗肺气强。【法解】:此法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石菖蒲、法半夏、砂仁,彭师称之为桂枝综合法。用桂枝尖拨开太阳,透达少阴。石菖蒲洁膻中、通心窍,入水底引微阳上升。法半夏降膈之逆,使脾胃通达,与石菖蒲,西砂仁偕行,上传心神于肺宫,下引水精于肺胃,肺寒尽可袪,肺气得其升,一切凝滞污秽之物,随肺之肃降,渐渐化归下焦决渎之处,金生而水暖,水暖而木调,务期使膀胱之气机推行无阻。【应用要点】:注1:胸闷,肺脉沉滞而紧,肺气弱,或咳或不咳,均可用此法。注2:砂仁,气味辛温而柔,理气化痰,化精输精,由上而下,由内而外,更能使精气合五脏。注3:砂仁,贡术,姜同用,通五脏,而肺、而肾、而心、而肝、而脾,皆可与营卫协合。注4:砂仁得桂枝,引太阳(肺)入太阴(脾),通达于交汇处。注5:砂仁得淫羊藿,可使阴阳携行,精气运化脏腑安和,而神气泰然。注6:细砂壳可以开上、中、

下三膈。注7:砂仁分三种:砂仁粒、带壳砂仁,西砂壳。思考题:1、砂仁、法夏、石菖蒲联合使用,为什么可以袪肺寒?其作用机理是什么?2、如何判断肺寒与肺热,各有什么脉象指征?3、肺寒会不会引起发烧?什么样的肺热不能用桂枝法?甚至下咽必死?4、假如患者不需要化痰,在无痰可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可以用法夏与砂仁,菖蒲配合袪肺寒?法夏的作用机理是什么?5、砂仁粒、带壳砂仁和砂壳,在桂枝法中的功用有什么不同?6、在什么情况下该法中楂肉应换成茴香? 15、治湿疹皮疹之法【组成】:桂枝、茅术、小茴香、甘草、生姜。蛇床子、地肤子、香白芷、花椒、茯神(苍耳子、陈艾)。【方解】:本法在桂枝基本法二(即疏肝醒脾法)基础上(未用淫羊藿),加蛇床子、地肤子、香白芷、花椒、茯神。蛇床子气平味辛,引血润燥,清肌腠中之燥湿,解皮肤之风痒。地肤子化皮肤中之垢浊,消肌腠中之凝瘀,开太阳、阳明通达之路。白芷辛香之品,入肺络而通皮毛,化清中之浊,清阴中之秽,凡气血中有留污,瘀积肌表肌腠之滞,皆可化之。三者联袂而用,开太阳阳明之道路,皮肤肌腠鬼门皆开,瘀滞肌表肌腠之邪浊污秽,随太阳而化之汗,随阳明大肠降为便而出;借花椒之开通阴阳之性,但凡内外纤维之空穴之处,其邪气污浊均经其内服外洗而消之。更借茯神宁心神而导湿浊分化,一切皮肤肌腠非常人之物皆能随阴阳运行,渐渐化为乌有矣。【应用要点】:

此法指皮疹、白屑风、湿疹及皮肤上生籽籽(痤疮),周身发痒之病。病重者,或服数剂未愈者。可加用陈艾、苍耳子。苍耳子不用多服,易令人呕吐或不适。甘草宜生用。16、去湿通经治痹法【组成】:桂枝、茅术、小茴香、炙甘草、生姜、(淫羊藿)。威灵仙、羌活、松节、茯苓、全葱。【方解】:本法在桂枝基本法二(即疏肝醒脾法)基础上,加灵仙根、松节、羌活、茯苓、全葱。威灵仙以根最佳,微苦微辛,擅于通行十二经络。与松节同用,骨节酸痛凝滞之病可解,筋脉之瘀痛可通。与羌活同用,化风湿之凝滞,脉调而筋畅,使气血交流于肌腠之间。与茯苓合,分利水湿之力,通达于十二经络内外,皆能使之随阳行而阴化。再借全葱,其青白相间,通经通络,通达内外,宣清窍,化浊阴,使九窍无阻,百脉可调,肌腠网膜得其润泽,五郁得化,并能导阴阳往来顺利,使营卫气血得调,唯助生生化化之机,一切痹阻之邪气,皆可随其通导之性而化为乌有矣。【应用要点】:此法是治疗风寒湿杂聚而为痹病的初始之法,尔后尚需附片、川乌等法,才能治痹病使之痊愈。根据病情,法中可加用生杜仲,广台乌、石楠藤、西砂仁,或益智仁。当脉紧里寒而非太阳证外邪时,方可用此法,以免引邪入里,反而加重病情。广台乌用于病疼痛,或体弱者不可用羌活者;四肢痛者加用石楠藤;腰、经络伤痛者可用杜仲。17、去瘀行血之法【组成】:桂枝、贡术、小茴香、炙甘草、生姜、淫羊藿。刺五加皮、

川芎、茯神、西砂仁。【方解】:本法在桂枝基本法二(即疏肝醒脾法)基础上,加刺五加皮、川芎、茯神、西砂仁。刺五加皮微寒微酸,有治风痹之能,去寒凝之痛,有健步强身之效。川芎得金土最富,行气化郁,通肌腠,达网膜,为内外通达之良品也。与五加皮合,血管得柔和,血脂可降,脉劲可缓。刺五加、川芎、茯神与砂仁合,正气得纳下归正,污浊随阳行阴化而消,气血畅行,神魂安宁,经脉柔和,气血运行流畅,一切都随砂仁之纳下而归正,随其升动而畅行,经络气血运行阴阳相随,元阴元阳刻刻不离,土也,金也,水也,木也,火也,五行运化皆成轻车熟路,血脉畅通元阻,瘀血污浊自无存留之机焉。【应用要点】:此法去瘀行血,对血管趋于硬化,血脂高,以及高血压,局部皮下血瘀可用。其脉滞而劲。此法可加附片。18、抽爻换象之法【组成】:桂枝尖、茅术、广皮、炙甘草、生姜。淫羊藿。【方解】:此乃为麻黄汤法未用楂肉,加淫羊藿。茅术与广皮合,分湿浊,调金木,借桂枝升达之性、透达太阳之力,使邪气从太阳皮毛而出,经润后鬼门而解;与淫羊藿合,则开合有度,随阴阳开合之性而动,使汗出不过,纳不闭汗,自然皮毛与肺之呼吸相通,一吸一呼而开合皆可成自然之机动也。桂枝得淫羊藿,一出一入,一开一合,以引阳入阴,以宣阳而化阴,使内外宣通,阴阳协合,而营能守中,卫能护外,人身内外如一,百脉畅调,周身舒达矣。【应用要点】:此方为元气将

复之际,寒气闭寒毛窍,使营卫协和之机被阻,为风寒伤及太阳阳明之界限,借仲师桂枝法,协助太阳,拨转肌腠,使太阳阳明转输有路,而营卫得以协和,寒邪可解,六气可复。此际不宜攻伐,藉此协和营卫,引通去来,不必用桂枝全方。此为抽爻换象之妙法也。

19、化气行水法【组成】:桂枝、茅术、茯神、炙甘草。枣仁、伏龙肝。【方解】:此法乃桂苓术甘汤法,加枣仁、伏龙肝用桂枝开太阳之气,使气化宣通;茯神、枣仁使心脾瘀消而正扶,水土相合;伏龙肝、炙甘草火土相合,上下相通,气血自然流畅;调通三焦,气化乃行,四旁能运转,以化气行水。【应用要点】:此法主要应用水湿弥漫中上二焦,所引起的起则头晕目眩,胃脘振水声,心神不宁,纳食不香等。

20、引通道路的先锋之法【组成】:朱茯神、西砂仁、茅术、桂枝、炙甘草、生姜。秦归、生蒲黄、杜仲、葱白。【方解】:用朱茯神拨开膻中,打开意路,君乃得明,下乃得安。秦归润木清风,使风息而木静。桂枝拨开太阳,砂仁纳气易入,阴阳乃能合和。茅术温土燥湿,使桂枝、砂仁再助化源,浊阴易消,微阳易起。蒲黄化瘀分浊,杜仲导经络,使精血容易导达,经络得其柔润。葱白通脉道,气血循行无阻。生姜拨通神明,下与相火相接,中宫得其温暖,生化循环无间。甘草奠安中土,使运化通达四旁,阴阳之往来即成轻车熟路。是为引通道路之先锋法也。【应用要点】:此法可以看成是朱

茯神为君药法,也可以看成为桂枝汤法加味而成。此法能使经络顺柔,气血循环无阻,利于以后用药。一般用于血症初始之时,包括吐血。附:桂枝法系列歌诀桂枝法系列歌诀之一: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伤风有汗用贡术,伤寒无汗苍术良;苍术配加生陈皮,卢门名曰麻黄汤;贡术配加广陈皮,无需发汗用此方;流汗不止加淫羊,勾通阴阳功能强;内外镇风加天麻,又治伤风降压良;桂枝法系列歌诀之二:基本法加茯苓神,化气行水第一方;血尿炮姜或蒲黄,蓄尿菖蒲茱萸汤;苓夏菖蒲祛痰湿,厚朴化燥嗓不痒;苍术配合骨碎补,牙龈肿痛消溃疡;肺燥咳嗽怎么办,贝母化燥紫菀帮;夏砂菖蒲祛肺寒,天明地朗肺气强;桂枝法系列歌诀之三:基本法加大麦芽,外邪脉紧建中汤;砂仁白蔻来助阵,能纳能化中宫强。头痛防风加天麻,再加白芷升清阳。鼻炎过敏花辛夷,眼睛干涩密蒙花。茯苓官桂五灵脂,再加麦芽胃肠行。桂枝综合复法好,夏砂菖蒲都用上。桂枝法系列歌诀之四:桂枝法又基本方,楂肉换成小茴香。肝腹疼痛吴茱萸,舒肝醒脾公丁香。佛手青皮舒肝气,肝气郁滞广郁金。肝区痛甚玄胡索,破坚化凝最可行。肝胃不和呕吐逆,公丁藿香吴茱萸。玄胡良姜菖蒲行,心腹急痛尽可去。桂枝法系列歌诀之五:月经腹痛脉紧滞,引血归经法来治。蒲黄青皮砂仁神,脉紧外邪法桂枝。宫寒疼甚加吴萸,味道很苦利于病。月经七八天不净,再加杜仲续断医。配加陈艾

治崩漏,生姜炮姜全都用。当归桑螵随症加,女子月信病可清。桂枝法系列歌诀之六:带症阴痒气味异,治疗化浊法来主。伴有外邪脉若紧,桂枝法里祛湿凝。桑螵配加乌贼骨,滋肝润脾气血行。檀香洁脏又去污,化精化气水气温。脉象有紧用砂仁,纳气归脏又归肾。脉象不紧益智仁,着重纳下最有神。桂枝法系列歌诀之七:肌腠皮肤有寒湿,满脸痘痘长籽籽。基本法中用苍术,再加茯神香白芷。肌腠有燥又隐疹,蛇床花椒地肤子。酌加陈艾苍耳子,多吃易吐要先知。过敏通常是阳虚,桂枝法后加附子。卢门此法太神奇,百发百中治籽籽。桂枝法系列歌诀之八:以上诸法各有功,桂枝法里真好用;桂枝法象一个筐,诸药诸病都能装;大法常法法中法,辨证对了才出方;一个禁忌三纲领,八不可汗要牢记;桂枝法后加附子,进入桂附法领地;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2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炙甘草,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但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我就是在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的基础上,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三百多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几味药物,你大胆的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它可以是一,附片,炙甘草,生姜,可以是,二,附片,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三,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砂仁,炙甘草,姜,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以上就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同宥药业有限公司赵军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和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然而,近几年中药饮片销售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假货、劣货严重充斥市场,或者是很多产品没有按照传统工艺炮制,疗效较低、毒性较大。这些现象既影响了市场秩序,又给临床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下面就本公司生产的几种扶阳要药进行简要的介绍。 附子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救逆、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扶正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 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 附子的道地产地位于四川江油。《易经》中坤应西 南,四川地属西南,属坤土最厚之地。土能藏火,能 将天道所散发的阳气,聚集给生长于此的附子之中。 江油附子的生长特性已暗合这一事实,冬至一阳生时 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 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江油附子 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但其他地方所生产的附子,其生长规律已有所不同,大多生长期延长,汉中附子在立秋(八月上旬)后才能采挖,西昌和云南的附子采挖时间更延后,要到白露(九月上

旬)才能采挖。 江油虽为附子的道地之地,这个曾经的附子最大种植地(据有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前,江油附子的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亩以上,最高年产量3000多吨)已经沦落为全国附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多。经我们统计,2009年江油附子的产量为800吨左右。 导致江油附子产量连年萎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道地附子的价格竞争不过非道地产地的附子。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中药材又缺乏严格的质量等级标准下,价格代替道地成了竞争的唯一标准,道地药材的式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世纪60年代从江油引种附子的凉山州西昌市布托县,靠价格竞争优势,迅速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9000亩(据好医生集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dc10777816.html,/),成为全国最大的附子种植基地,年产附子2000吨以上,并且布托县政府已提出:“一定要将布拖县打造成全国附子第一大县”。 云南禄劝县种植面积约2000多亩,年产附子1000吨。(云南附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dc10777816.html,/cn/Introduction.php) 由于在整个江油附子的采收和炮制阶段,我公司技术总监都会常驻江油,同行之间情况也非常了解,并且江油附子加工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销定产,所以我们对今年江油附子产业的整个产销情况大致总结如下:在江油附子800吨产量中,其中70%(500多吨)全部被“三九药业”收购来生产“参附注射液”等针剂;100吨制成了生附片,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50吨生产出刨附片,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和广东一带;65吨用来生产胆黑片(含胆的黑附片),主要销往广东;30吨做成了盐附子,主要出口到韩国。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 【导读】很多人看到小道经方中经常写一些四逆辈的方子,推荐的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一直有不解和质疑~为什么总是以四逆汤打底开方?为什么总是推荐这些丸药呢?其实,背后的秘密是因为“阳气”,万病损于阳,小编带您解开这个秘密~阳气今日小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因此,固护一身之阳气,可葆生命活力。现代人尽管病情不一样,但是一摸脉象,很多都是沉细无力,有的还伴有胸闷、手脚冰凉、气短等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内经》上说”阳主阴从“,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阳气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例如,想把煤炭中的能量利用,需要一把火将其燃烧,这把火就是阳气的力量。放到人体也一样,能量需要阳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应用。扶阳方法今日小满、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①艾灸扶阳的重要穴位,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

增加身体的气化能力。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古人说的灼艾,实际上是瘢痕灸,但是现代人很少采用此法,平时大家可以在用随身灸或者悬灸即可,每天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艾灸前后一定多注意补充津液,多喝粥、汤类。②丹药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服用生硫黄来回阳,他认为生硫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硫磺(药用)可以补命门火,在医师指导下。一般可以每天服用10g-15g左右。③附子东汉的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创立了很多带附子的汤药,像附肾气丸、附子汤、四逆汤等方剂。一般来说,生附子有入里,破里寒的功效,炮附子能走表,这是二者的区别。经典方剂中用的是生附子,恢复的是在里的功能。在服用四逆汤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瞑眩反应“,排病反应,这些反应使得很多不明白真正医理的人感到恐慌,也使得很多中医师不敢给病人开四逆汤。其实,这些反应都是有效反应,不会真正的开好四逆汤,也是失去了治病的一大利器。扶阳方法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在想,小道经方难道是火神派的?其实不然,小道经方认为,阳气固然重要,但是在扶阳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了对津液的固护。一个人生病了,好比是一个穷人,阳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莫某,女,87岁,有骨质增生病史,腰痛十余年,一直服用中西药治疗。病家于08年五月开始出现咳嗽,身体消瘦。于7月25日,于西医诊断为肺结核,8月7日入某医院住院治疗,9月4日拍片检查,发现左肺大面积发白,左肺功能丧失,疑为肺癌。病家于9月18号、21号、27 号三次收到病危通知单,诊断为:肺结核、肺炎、急性心衰、肺癌待排。21日出现呼吸急促,神智模糊。27日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医嘱以可能需要安排后事。病家于9月27日下午出院。卧床在家,保守治疗。 病家于06年时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就诊,诸证平稳。于今岁7月25日发现结核又于师处就诊,症见咳嗽,痰粘,难咳,背痛、神疲。舌淡暗苔白,左脉偏大。处方紫菀15克,生白术15克,云苓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浙贝15克,桔梗15克,生姜30克,炙甘草5克,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五剂。之后采用西医治疗,未来就诊。

9月14日又诊,其后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诊治,刘师出差期间,于唐农院长处,刘师之学生黄靖处调治。刻下病人未至,家属代诉病情,咳嗽,痰少,偶发热,纳不佳,呕吐,下利,舌脉未察,处以方一:桂枝15克,生苍术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云苓15克,南山楂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30克,炙甘草6克,广藿香15克,三剂,先服。方二: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30克,生姜30克,党参30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三剂 9月27日二诊,家属代诉仍咳,痰粘而少,难咳,纳少,胃脘时痛,下利溏薄,日八九次,低热,神疲倦怠,舌脉未察,处以制附片90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80克,砂仁15克,高丽参15克,油桂15克,云苓15克,炙甘草15克,五剂。其间未诊,病家自主服用本方六剂。 10月7日三诊,家属代诉,药后症缓,神较旺,难入眠,于10月5日服西药易蒙停止泻,便次减少,守上方加生龙牡各30克,。三剂。

扶阳 维护增强调理阳气功能

扶阳维护增强调理阳气功能 *导读:扶阳当理解为维护、增强、调理阳气的功能。是针对纠正阳气在量上的不足及质(功能)上的不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法的统称;它是在审证求…… 扶阳当理解为维护、增强、调理阳气的功能。是针对纠正阳气在量上的不足及质(功能)上的不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法的统称;它是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治法,以恢复阳气正常气化功能的方法。 阳气是水肿发生与否以及发展转归之关键,阳虚则温煦气化无权,水液泛溢为肿。寒者温之,阳气得盛,水湿乃化。故仲景临证善用温扶脏腑阳气的办法治疗水肿,这亦是三阴病的主要治疗法则,是仲景扶阳法的重点体现。 中医学认为阴阳乃人之根本,而阳的作用尤为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阳气有如红日温暖大地般温煦着机体,阳气旺盛则形与神俱,阳气衰耗则折寿不彰。故临床当在辨证基础上重视扶助阳气,阳存则生,阳亡则死。 张仲景对机体阳气受损之病变机理、发展转归有着深刻的认识。对阳气虚损原因之论述,或因外感阴寒,损伤阳气;或素体阳虚,内生虚寒;或失治误治,耗损阳气。在治疗上,仲景多以通扶阳气以助其功,或温扶阳气以助其用。这种扶助阳气的思想

贯穿仲景学说之始终。 《伤寒论》398条中因汗、吐、下等法误治者共123条,其中明显伤阳的就有75条,运用附子达23方(次)。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其本质便是一套以阳气之虚实盛衰来定立六经之传变与否、发展规律以及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故有学者认为六经辨证可以看成一套完整的保护阳气的辨证理论。在此,笔者仅就仲景运用扶阳法辨治水肿病进行探讨分析。 阳气与水肿病关系 仲景谓水肿为水气,在《金匮要略》中设水气病专篇。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四肢头面肿,久不愈等,描述了水肿的症状。且水气病既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之分,又有五脏水之别;同时根据水与气、血的关系,又有气分、水分,血分之类。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仲景法崇《内经》,认为水不自行,赖以气行,水肿是全身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的一种病理表现。水肿病产生的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转输不利,膀胱气化不行,而水湿潴留、泛溢周身。 诚如《景岳全书肿胀》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盖水为阴邪,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

浅谈“扶阳”的价值

浅谈“扶阳”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3-12-11T15:27:05.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杨起1 田鲲鹏 2 李群涛2 [导读] 、“扶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杨起1 田鲲鹏 2 李群涛2 (1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710001)【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426-02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经典,“扶阳”理念更是《内经》中重要的理论之一,“阳化气”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本文主要论述“扶阳”理念的形成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关键词】扶阳阳化气温补养生命门“阳”是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是体现功能的物质,其与“阴”是互根互用的,纵观《内经》全文,对“护阳”的关注明显高于“养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处充分说明了“阳”在延长寿命中的重要价值。阳的主要功能是气化,万物之始皆源于气化,只有“阳气化”的功能才能保证生命的正常进行。后世医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多以扶持和保护阳气作为养生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如明?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 一息真阳”,由此可见“扶阳”的形成是源于《内经》。 1、“扶阳”理论探析“扶阳”思想的根源在于《内经》,《内经》中多处对“阳”进行了论述,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此处虽言“阴阳”,实是以“阳”为本,“阴”为从之义。“阳”的气化功能是“阴”产生的动力,无阳之始就没有阴之成,可见在阴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阳”,譬如人死,则气去形存,气为“阳”,形为“阴”,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阳易伤亡,阴易偏盛。“扶阳”中的“扶”字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从“阳为主”的角度来看,“阳化气”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着人体内“阴成形”状态,气化正常则津液输布正常,达于四肢百合,润养五脏六腑,维持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阳化气”不行,则气的运行障碍导致津液输布不能正常,容易产生瘀滞,进而引起其他不可预测的不正常现象,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扶阳”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后世医家对这一理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衍生出了“命门学说”,极大的拓展了“扶阳”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其中较为杰出的代表是以张景岳为鼻祖的“温补学派”,以李东垣为鼻祖的“脾胃学派”和以郑钦安为鼻祖的“火神派”。 2、“扶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受到《内经》的“扶阳”思想的影响,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著述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寒邪伤阳的一系列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发展过程,创新性的提出了“六经辨证”,其理论中多处强调了保护脾胃和温养阳气的重要性,譬如麻、桂、小建中、四逆汤的运用都是其“扶阳”理念的体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是以倡导阳气学说为主要思想的医家,其提出了“阴火”理论亦是“扶阳”理论的又一个分支,认为“阴火”的产生不是由于外邪侵袭,而是因为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脾胃,中焦枢纽壅滞,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阳气郁结而发热,此时的发热不是实热,实是阳气虚不能升达而引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创制了“甘温除大热”的大法,用辛甘温升散之法,以升阳、散火、盛湿、疏肝的补中益气汤治疗因为劳者、损者而发热的情况,实乃对内伤发热的一个创举。[1]然此法在临床中使用时,一定要辩证准确,因其临床表现与“白虎证”有相似,不要犯虚虚实实之错。明朝时期的张景岳,他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命门学说”的发展中有着重大贡献,他认为元阴元阳是人生存的根本所在,寄藏于命门之中,二者相互依存,统称为“真阳”,并且提出了“阳非有余”的观点,认为人的身体保持温暖状态,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都是阳气的作用。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知觉尽失,形存而气去,这种“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的情况,正是说明阳易耗散,阴易停留的特点。在临床中创制了右归丸补先天之阳,在临床的治疗中时刻都不忘温阳养阴,特别推崇补正祛邪的理念。明朝时期的赵献可,极大的推崇“命门”,认为元阴元阳寄藏于“命门”之中,其是生命维续的“原动力”,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喜用八味丸来恢复“阳化气”的功能,从而来保持五脏六腑的正常温养和运行。当代医家“火神派”的代表之一卢崇汉,在对疾病的认识上,继承郑氏的学术思想,以“阳气”为根本,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人体的生命维续,依靠的是阳气,阳气的盛衰关系到机体生命的强弱存亡,在临床治疗中,秉承“火神派”的用药方法,以温热性的姜、附为代表药物。 3、“扶阳”在治疗疾病中的运用3.1 在脾胃疾病中的运用脾胃皆属土,位于中焦,“脾升清,胃降浊”构成了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土属于足太阴,主运化,为生血之本,性喜温燥;胃土属于手阳明,主收纳,为生气之源,性喜凉润。脾以土湿主令,胃从燥金从令,从令不如主令强,故脾病常见[2]。脾为湿土,最恶湿邪,得湿则中焦气滞,碍脾之运化,从而引起生化气血不足,津液输布障碍,脏腑、五官失于濡养,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腹部胀满,面色不荣等表现,此时应该“温阳健脾”为先要务,常常选用健脾、理气、化湿的药物,如参、苓、术、陈皮、半夏等,方剂如补中益气、参苓白术、四君之类。 3.2 在癌病中的运用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指人体正气虚损,有的医家认为此处多因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过旺导致,标实是指痰邪和瘀滞。前贤多把其认为是“癥瘕”或“积聚”。[3]因为疾病的性质是本虚,即“阳化气”不足,“阴成形”过盛所致,此时应该扶阳增强“阳化气”的效果。上面提及本病的产生是因为“阳化气”的减弱,所以此处的扶正应该是扶助命门元阳之气,阳温则寒去,正如王冰所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至于祛痰,化瘀则伤及根本阳气,应该斟酌使用。依照卢崇汉先生的选药方法,以填补真阴,护阳全形为原则,用术、附、枸杞、菟丝子之类,选方如卢氏扶阳、八味丸之类。 3.3 在慢性肾炎的运用

刘力红讲桂枝法

刘力红讲桂枝法——第二届扶阳论坛发言整理 我们知道,师父经常提到的两法,一个四逆法之外,还有一个桂枝法,桂枝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们谈到四逆法的时候,钦安祖师论述姜有宣导之力,以为前驱。钦安祖师把四逆进行化解了。在三书里面,我们只看到桂枝汤,完全没有桂枝法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卢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提出了桂枝法,桂枝法是了不起的研发。这也是跟师以后,我经常很感动的一个法。我理解实际上这就是把钦安祖师所论的宣导、前驱的作用移出来了,另外成立了一个桂枝法,桂枝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这个前驱的作用,就是这个宣导的作用,所以说起来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这个就更加令人赞叹。 那么卢门别立的这个桂枝法,她的作用在很大程度就是起这个宣导涤荡的作用,就是为迎阳归舍做前驱的准备,或者说就是为了四逆做准备。《扶阳讲记》里面实际上也谈

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可能我今天会更直接,因为跟师的过程,就是师父一点一滴在指导,这个时候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所以这是一线贯穿的,不是一个方怎么怎么用。很多人提出要开一个方要看一个病,我是很抱歉,也勉为其难,可能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但是师父很慈悲,来者不拒。我认为不是一个方的问题,因为在师父这里从来没有说一方治一病的。然而这也是大家误解卢门,误解钦安的地方,一看方好象没什么差别,不过如此。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过如此,那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师父和我虽然不是朝夕相处,但每一个病师父都手把手的来教,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还是糊涂的,都还不是十分明了,比如为什么要加这味药,为什么要减这味药?如果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我想这就不称为学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讲理?因为惟有在理上先贯通,我们这条线才能走,才能串起来。我们才能够理解桂枝、四逆,虽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坎离二卦,虽然是两卦,其实是一卦。钦安祖师反复这样说,我想他的研究

扶阳八大穴位

扶阳八大穴位 人体除了十二正经外,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十二经脉之气犹如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需要存储起来,生命力才持久,人才会长寿,八脉就是存储人体元气的大药库。有人会说,这么多脉络,怎么找到它呢,其实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古人留下一首诗“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呲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呲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这把句话讲了八个穴,疾病与奇经八脉的微妙之处在我们身上的映像比比皆是,奇经八脉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如光照耀着整个身体。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经常按摩此穴克缓解痛经、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疾患有辅助疗效。适合痛经的的女性,经常有不明的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此穴是脾经的络穴,与冲脉相通。脾主土,在人体的正中央,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冲脉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灵枢经》说“冲脉乃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 痛经是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病种,这种病大多为后天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痛经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治疗,只能靠一些止痛药来缓解,不仅不能根治疾病,还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造成伤害。如果在年轻时得不到很好的调养,那么很有可能对怀孕生子带来一个很大的隐患。道家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是应该首先调理脾胃,脾统血,主运化,痛经时血色发暗,并伴有血块,两三天血块排出后,疼痛的症状就会减轻,但每月都会复发,小腹受凉或贪吃冷饮导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导致痛经,有时还会伴有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 为什么按摩公孙穴有神奇的功效呢?公孙穴通冲脉,督脉、任脉、冲脉三脉起于胞宫,其中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的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建议有痛经的女性,多点揉公孙穴,再喝一点女儿红(红糖5克、姜粉5克、胡椒粉2克,泡温开水喝酒可以,主治小腹发凉、全身怕冷、手脚冰凉型痛经)。 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位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的功效。适合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按揉此穴克缓解打嗝、手心发热、皱襞疼痛腋下红肿等现象,主治孕吐、晕车、腹泻;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很多女性在40到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在医院检查时,各项指标又基本正常,查不出什么病,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 (2020-1-2整理) 序言 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 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

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 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 早期并失眠案 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证属阳虚郁滞、经络不通,治宜扶阳抑阴、温肝通络,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木瓜20g,炙甘草15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瓦楞子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木瓜。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瓦楞子+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木瓜),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温坎水,以配全前面形成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态势;瓦楞子+柏子仁加化痰制酸、安神棕魄;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二:硃茯神30g,琥珀15g,砂仁15g,藿香15g,青皮15g,厚朴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苍术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山萸肉20g,党参15g,鹿角霜30g。5付。 处方排序: 硃茯神+琥珀、砂仁、藿香、青皮、厚朴、淫羊藿、炙甘草、苍术。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党参+山萸肉+鹿角霜。

高允旺扶阳法治脑病经验(1-36)

高允旺扶阳法治脑病经验(1) 瘀无热不散 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发生脑中风呢?气血本来循着经络脉道而行,周流不止,循环往复,就像地上的河水沿着河道畅流一样,因为寒气会使物质黏稠凝结,当寒气侵袭,血流就会运行缓慢,甚至瘀堵不通,如果脑脉络不通,就发生了瘀堵,这时候机体就会不断地调动能量(阳气),试着打通瘀堵,就像河道有瘀塞,后继的河水不断冲击瘀堵,越积越多,如脉络一样堵塞,脉络支撑不住就破裂而出血,瘀血阻络是脑梗死的根本因素。 笔者认为,脑中风是内虚引起的,内虚的条件是阳虚,因为阳是动力,阴是物质,瘀是物质,之所以会有瘀血,那就是缺乏阳气的动力而造成瘀的存在,尤其是肾阳虚。为什么这样说呢?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肾藏精以化气,元气为脏腑机能活动、气血运行之原动力,正如《医林改错》所谓:元气即虚,阳气运血无力,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占为瘀,肾精不足,精不化血,则血少,血脉不足,血行缓慢而瘀。 清代王清任大医家认为血瘀才是诸病发生的原因,创立了五个逐瘀汤,特别是针对脑病的方药中,他提出,半身不遂、偏瘫麻木是气虚血瘀的结果,提出补阳还五汤,这是治疗脑病划时代的进步,提高了脑中风的治疗效果。 当然,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量很大,在一个处方中黄芪用量达240克,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对脑中风病情的缓解并不十分明显。我们发现,益气不温阳,达不到通经活络、化瘀行血的目的,只有在益气的基础上加温热药如麻黄、附子、细辛等,效果才明显。 如果治以益气活血法,不加热药,那么脑病患者常出现血流缓慢,肢体发凉,曲屈不能伸,容易遗留挎栏臂、划圈腿、失语等后遗症。如果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用人参、附子、麻黄、细辛等药,疗效明显提高。 我们通过彩超观察,单纯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血流黏稠度,或颈动脉内斑块的消失情况,与补阳还五汤加用附子、麻黄、细辛等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其指标改变有明显的差别,可见用温热药

医学讲授-桂枝法系列分类

1、(桂枝法)桂枝法中基本法是有汗无汗,有汗用白术加淫羊藿,无汗用苍术加陈皮 2、(桂楂法)桂枝法用山楂肉变化,桂枝法加山楂肉 3、(桂楂麦法)建中汤法:桂枝法加大麦芽,作用:补脾胃之虚,助消化,建中宫,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同时可治心悸、心烦。此法不用饴糖,因呕家、酒家不适合饴糖。此法适用范围广泛,凡胃弱饮食不消,完谷不化,久病体弱加黄芪,若阳虚加附子,扶阳、建中、理中。大麦芽气平微甘,富生生之能,肝之本谷,疏肝理脾。与楂肉合,化气滞,行血瘀,消肉食,通肠胃,有生生之能。 4、(桂楂苓法)桂楂法加茯苓(茯神),化气行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气则头眩,脉滞紧可服。湿重,无汗用苍术,但体弱、年老、易汗用白术。治血尿,加生蒲黄,蓄尿加吴茱萸、石菖蒲。 5、(桂楂麻法)祛外风镇内风法:桂枝法加天麻 6、祛痰法:桂枝法加法石神:石菖蒲通心窍,入水底而引微阳上升。得茯神,行浊水升清,得半夏,清浊可分,哮喘可定。得桂枝白术,行气化水,祛痰。 7、祛肺寒助肺气之法:桂枝法加法西石,西砂仁开上中下三膈,喉部干燥用油厚朴。 8、洁净肠胃之法:桂楂麦法加五灵脂官桂茯苓。 9、肝区:小茴香、公丁香、吴茱萸(镇痛,化凝聚痞块),元胡(肝区痛,加吴茱萸,痛彻背,加元胡。)脾区:白术、茯苓、大麦芽、楂肉、五灵脂、石菖蒲、法半夏、西砂仁、藿香;肾区:附子、淫羊藿、砂仁;肺区:半夏、石菖蒲、三子,心区:茯苓、茯神; 10、痛经:肝脾肾同调:桂枝法加肝(小茴香、青皮)加生蒲黄;月经时间长,上法加杜仲续断桑螵蛸陈艾,轻易不要用伸筋草、舒筋草,(当归活血,经量少可以用)。 11、皮肤病很难治,就用白檀香。 12、治皮肤燥、寒、湿、湿疹,桂枝法加小茴香加蛇床子、地肤子、白芷、花椒、苍耳子、陈艾。

学扶阳医学 循火神之路 中

学扶阳医学,循火神之路(中)(接上篇) 三、医易互通学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指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岂非医易互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从中可知,医易是互通的,从《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如何应用易医互通经典的着作,从《内经》降世以来,除《伤寒论》曾经融汇了易医互通为一体之外,后世的医着虽然大量的谈到了医易互通之理,但在用的方面,却缺乏行之有效的紧密结合,使中医学的“道”与“术”无法紧密地结合起来,更无法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就连张景岳这样的临床大家,也无法完成这一系列的临床应用思路,后世医家虽然探索者不乏名仁志士,但多数医易互通结合者多处于水火难于交融汇合一起,仅仅是在理论上说说而已,而在用上更是无从下手,也不谈不上结合与系统的临床运用。在前面我们讲过,扶阳医学在她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站在道术合一、医易互通的支点上,指导着扶阳医学道术合一的学术思想体系,即医易互通方面理论与应用实践,并形成独特的脉法药三位一体治病风格,且回归到了仲景时代思维思想的原点。这我们从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就能知道了,其首篇文章就指出“乾坤大旨”,告诉我们扶阳医学是一门医易互通的应用实践学,把道与术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门扶阳医学,即医易互通学。扶阳医学是怎样医易互通的呢?这我们要从中华文化哲学思想探求天地人自然观点上,认识我们人类自身上开始。我们来看看郑钦安始祖《医理真传》卷一的坎离卦解,就可以清楚的认识这种思路。郑钦安认为:“人秉在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极也”(《医理真传·乾坤大旨》)。他的这些观念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他的老师刘沅刘芷唐的槐轩学说,因为“乾为性,坤为命,得

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导读: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笔者读《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及扶阳三法,颇有所体会:第一法是灼艾,用艾条熏小腹关元穴,因为 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笔者读《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及扶阳三法,颇有所体会: 第一法是灼艾,用艾条熏小腹关元穴,因为关元穴是男性藏精、女性藏血之处。点燃艾条熏关元穴15分钟,至皮肤表层映现红晕即可,每日1次。这是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最佳窍门,也是道家的养命心法之一。 第二法是用丹药,以硫磺为主,这点《扁鹊心书》亦有记载,可用硫磺回阳祛湿。民国初年的名医张锡纯对西医药有一定的认识,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两录》大力推荐服用生硫

磺来回阳,他说:生硫磺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不要以为连蛇都望之生畏的硫磺就是毒物,硫磺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虚喘,虚寒便秘,外用可解毒杀虫疗疮,多人丸散。而金、银、铜、铁都有安神、镇静的疗效,用于小儿抽筋、癫痫、急惊风。 第三法是巧用附子。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提及以附子扶阳的方剂颇多。附子毒性甚强,其毒性在煮煎一个小时后可水解至千分之一。附子能强心,乃大热之药,这味热药配合另一热药干姜(生姜利于发散去寒)便能驱风散寒,回阳救逆。对于真寒假热,寒热交进、阴阳两虚、上热下寒的复杂病情,附子能直攻要害,迅速引火归元。名医张景岳认为药中有四稚,它们分别是附子、大黄、人参、熟地;另一名医师陆懋修认为有四种起死回生药,它们是人参、附子、大黄、石膏。 (吕传彬) 血府逐瘀汤与复元活血汤之比较 两方均有当归、桃仁、红花、柴胡、甘草,都有活血祛瘀、

行气舒肝止痛作用,均能治疗胸胁瘀血疼痛。但复元活血汤又配伍了大黄、瓜蒌根,其攻逐败血、消瘀散结之力较好,以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疼不可忍者为主。而血府逐瘀汤则配伍了桔梗、枳壳、芍药以开胸行气,用以治疗血瘀气滞,留结于胸中为主者。

法药专

法药专 火神门微信系列讲座~专药法的临床应用(扶阳禅群20161012) 发表于2016-10-12 主讲人:火神门 火神门,男,1964年生,中华中医药学会扶阳医学传承基地,执行主任。 师承郑卢扶阳医学第四代传人彭重善,《扶阳医学讲义》、《火神门》期刊总编辑。 展开 主讲内容(99) (50'5'') 火神门 王献民,号“洄溪堂主”,河南西平人,中医世家,悬壶问世四十余载,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酷爱中医药学及书画艺术,现开办有“洄溪堂”中医诊所。 王先生传承发扬中医药文明,以“救死扶伤”及减轻、解除病难疾痛为己任,潜心钻研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精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易经》、《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等经典,并精研各家学说,善以中华传统文明阐释现代医学病理。

王先生创造性地使用传统中医药学的五运六气理论、天人相应理论,根据六经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等,在病情诊断、病理论证以及用药之法上有独到论解,对治疗当今环境下形成的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痛风、类风湿、风湿,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和老年人疾病等尤为擅长,对现代病理疑难杂症和青壮年亚健康调理等研究颇深。其在祖传药方基础上,实践总结及改进的治疗原发性癫痫、肾病综合症、哮喘、口腔溃疡、鼻炎、痔疮、白癜风及牛皮癣等皮肤病,以及骨质增生、腰椎尖盘凸出、不孕不育、婴幼儿积食等300多个经验方,有药到病除之效。 王先生早年扎根基层当过赤脚医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多年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个机构,从事医药教学实践和医药研究,其在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较高成就,被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认定为非常有实力的中医药学专家。 王先生以医交友,广结书画大家、名家,并在一些知名书画大师指导下,工作暇余鉴赏或摹王、欧、柳及怀素等名帖,得到中国著名书画家周凤池、刘岭安、任伟全先生室传,深谙书家用笔、用墨、用水、运气之道,其书法作品风格独具。

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 的应用探讨

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 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5-10-15T16:03:35.66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刘慧 [导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方,结合ARDS的中医症候研究分析,认为破格救心汤可以应用与ARDS,拓展中医治疗ARDS的临床思路。 刘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0360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西医治疗多是采取的针对性和支持治疗,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方,结合ARDS的中医症候研究分析,认为破格救心汤可以应用与ARDS,拓展中医治疗ARDS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破格救心汤;ARDS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02-01 扶阳理论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的,其哲学基础是“阳主阴从”,极为重视扶助人体阳气,自郑钦安之后,关于扶阳法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以阳为主导,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认为阳气的正常运行与气化对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后来张仲景受《黄帝内经》理论的影响,亦重视阳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支配作用,认为存之则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功能旺盛,亡之则功能衰竭,故顾护阳气在治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伤寒论》中有大量的应用辛温扶阳药物,选方用药多以温补阳气为主,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用药则多为附子、干姜、肉桂等,并尊附子为“百药之长”,此为重视阳气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扶阳观点对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影响,总结其扶阳意义在于:可通过扶助阳气而祛邪:阳气不足则抗病能力减弱,故扶阳气能增加抗病能力,更好的祛邪,再者扶助阳气达到扶阳生津,阴阳互根互用,阳虚阴不足之证,扶助阳气使津液自生;另外通过扶助阳气可平衡阴阳,达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之功等作用[1]。 应用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基于“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的理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危重病症,更重视固护阳气,回阳救逆。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的经典临床经验方。李可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擅长救治重危急症。破格救心汤中重用附子固护阳气,回阳救逆,另加入山萸肉,麝香、龙牡、磁石更使本方具备了扶正固脱,活血化瘀,开窍醒脑,救治呼吸循环衰竭,纠正全身衰竭状态,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可挽垂绝之阳,并可救暴脱之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以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随着现代医学对本病认识的增加及不断改进的治疗方式,但仍保持者较高的死亡率。而且目前对于西医的药物治疗也存在各种争议,ARD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威胁者人们的健康。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特异性的改善ARDS的预后。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急救医疗经验,然而目前还没有对该病形成统一的病因病机认识,而且缺乏疗效可靠的药物及协定方剂。 ARDS可属于中医学“喘证”范畴,晚期多为“喘脱证”。粟氏对于ARDS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中发现,ARDS病性方面,热证、瘀证在疾病先兆期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在ARDS 典型的发病过程中,早期即开始逐渐出现脏腑虚损,随着肺损伤程度的加重,肺虚致脾失健运, 肺脾两虚,肺虚及肾, 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肺虚日久, 病势深入,肾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行血必致血脉瘀阻;或痰郁阻肺, 可使肺失宣降, 不能助心治节,瘀血内生, 可阻于血脉;气虚日久及阳,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出现脾肾两亏,阴阳两虚,阳微欲绝,或内闭外脱等危证,终致喘脱而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ARDS的整个病机发展中,故ARDS 先兆期病性要素主要以实证为主,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多种虚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 [2]。结合我们扶阳理论,此时应急予扶阳回阳,以挽垂绝之阳,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以更好的祛邪,再者通过扶助阳气达到生阴,以期通过回阳以救暴脱之阴。 现代医学对于破格救心汤中的部分药物研究也对其治疗ARDS提供了药理研究的支持。如附子具有抑制血小板、抗凝和钙拮抗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气道阻力,可改善氧合。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抗应激、氧化和心肌缺血等作用,能消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和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3]。干姜的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镇静及抗缺氧的作用,干姜水提物、挥发油可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延迟实验性血栓形成[4]。《中药大辞典》载:“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小量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均有兴奋作用。对心衰、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均有可靠疗效。炙甘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体外实验也发现甘草酸是通过抑制MUC5AC 基因转录,抑制黏液过度产生和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5]。且研究证实甘草总黄酮能够有效对抗脂多糖诱发的肺炎,并能够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有效肺保护作用[6]。这些研究为破格救心汤在治疗ARDS上的提供了药理研究的支持依据。 ARDS发病的关键是致病因子激活了细胞和体液因素,引起炎症的放大和损伤,从而出现 ARDS 的炎症瀑布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亦有研究用“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方法治疗脓毒症取得了疗效的报道,认为平衡阴阳可能是调整SIRS/CARS失衡的有效方法。如艾氏等人在临床上运用“益气扶阳”的方法成功截断和扭转严重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虽然未得到明显降低死亡率的结果,但可以为患者感染的控制及组织脏器功能恢复赢得宝贵时间。这为我们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也提供了临床的依据[7]。 张景岳曾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体的阳气,具有抗御外邪、护卫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人体阳气充足,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阳气一虚则百病丛生。故基于扶阳理论的破格救心汤治疗ARDS,希望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临床及实验方面研究的取得更多的支持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 提供新的途径,增加ARDS临床救治率,减少死亡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方统念. 浅谈《伤寒论》中的“扶阳法"[J].光明中医,2012, 27(8),1509-1510; [2] 粟艳茹.ARDS的中医证候要素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