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方案

本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方案

本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方案
本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方案

本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方案

(试行)

为推进本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推动本市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制定本建设规划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紧紧围绕健康上海建设,构建本市医联体规划服务体系,推动三级医院落实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推进本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在本市已有的区域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的基础上,全市各区统筹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加快落实本区医联体建设规划,推进本区医联体建设。

(二)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评估工作,推动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

(三)2019年年底前,每个区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四)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本

市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得到进一步落实,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落实家庭医生团队“管健康”“管费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在本市已有的区域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的基础上,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强化各区域医联体的网格化分工。在本市市级医学中心无法覆盖、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根据区域人口规模、医疗服务需求设置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其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等综合实力,巩固其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结合本市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具备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纳入医联体网格化建设。

(二)进一步推进专科医联体建设。支持国家级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联合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形成本市若干特色专科医联体,提升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技术水平,推进各级医疗机构专科整体服务同质化水平。重点推进肿瘤、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感染性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儿科、麻醉科、病理科、精神科等短缺医疗资源的专科医联体建设,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强弱项、

补短板,促进专科整体能力提升。推进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为居民提供中医特色鲜明、疗效确切,且更为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三)进一步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鼓励本市三、二级公立医院发展面向基层、对外合作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诊断服务。充分利用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信息化手段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直接面对患者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四)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通过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家庭医生可配置利用的服务资源,提升居民签约服务获得感。医联体内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通过市、区两级预约转诊平台,为签约居民提供双向转诊服务。进一步落实“1+1+1”签约居民双向转诊实施细则。

(五)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推进上海健康信息网建设,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立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统一归口和共享机制,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六)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医疗质量监管,逐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同质

化水平。牵头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和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七)探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是在医联体的运行机制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如财政投入、医保资金支付及使用、人员编制、薪酬分配等。有意向、有条件的区可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由区向市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并报送工作方案。市卫生健康委会各相关部门统筹考虑全市医疗资源情况,并根据区报送的工作情况予以批复。对成为紧密型医联体试点的区,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各相关部门予以指导,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工作。

(八)开展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根据《本市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开展落实相关工作。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等,综合考虑上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居民健康改善情况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规范考核程序、内容和标准,保证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规范本市医联体备案程序。凡今后成立的本市各医联体,均须填写《本市医联体建设备案表》(见附件),报各办医主体初步审核后,报送至市卫生健康委。由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医联体实际运行情况予以批复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已经成立的本市各医联体,须补填《本市医联

体建设备案表》,经各办医主体报送至市卫生健康委。请于2019年3月底前完成相关补报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本市医联体名称。今后各区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的区域医联体,原则上包括本区区属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康复、老年护理等延续型医疗机构,可与市级医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各专科医联体的牵头医院需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应当向市卫生健康委备案,经备案后方可以“医联体”名义开展诊疗和宣传工作。社会办医牵头成立的医联体,由其牵头医院所在地的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后,报送至市卫生健康委。

(三)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有意向、有条件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的区,可向市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并报送工作方案。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际予以研究推进。

附件:本市医联体建设备案表

附件

本市医联体建设备案表

(样表,可续)

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一)病床每床单元设备 病床 1/床 供氧终端 1/床 吸引终端 1/床 呼叫器 1/床 床头灯 1/床 卫生间呼叫器 1/病室 床单位消毒器 1/病区 (二)基本设备 治疗车按需要配置 病历车按需要配置 抢救车按需要配置 药物振荡器按需要配置 体温计甩降器按需要配置 心电图机≥10台(功能检查室以多导心电图为宜。急诊科、监护室 必备)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1台 脑电图仪 1台 呼吸器 1台/病区(急诊科、麻醉科适当增加) 心肺复苏器 1台 洗胃机≥2台 心电除颤仪≥4台(急诊科、监护室必备) 呼吸机≥10台(急诊科、呼吸科按需配置无创呼吸机。ICU病区 每2床配置1台) 监护仪每个标准病区配置5-10台。ICU床旁监护每床配置1台 中央监护系统≥2套(急诊、ICU和全院ICU各一套) (三)专科设备 根据县(市)综合医院建设规模、专科发展及病人需求,酌情配置 心内科: CCU监护系统 1套 运动负荷测试系统 1套 电生理记录仪 1台 射频消融仪 1台

多道心电图机 1台 除颤监护仪 1台 呼吸科: 呼吸机 3台(部分配置无创型) 肺功能仪 1台 电子支气管镜 1台 消化科: 电子肠镜每20万门急诊量配置1台 电子胃镜每10万门急诊量配置1台 电子十二指肠镜 1台 电子胃肠镜系统≥2套 肾内科: 血液透析机每5个血透病人配置1台,不少于5台血液滤过机≥2台 神经内科: 经颅多普勒仪 1台 肌电图仪 1台 传染科:

肝病治疗仪 1台 内分泌科: 动态血糖监测仪 1台 胰岛素注射泵≥3台 普外科: 腹腔镜≥1台(手术量3-4人/日配一台)胆道镜 1台 超声刀 1台 心胸外科: 胸腔镜 1台 体外循环机 1台 骨科: 关节镜 1台 椎间盘镜 1台 神经外科: 颅内压监护仪 1台 手术显微镜 1台 电动开颅系统 1套

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精选版

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 为调整优化全县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县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为调整优化全县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县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

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落实政府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根据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统筹医联体建设与发展。 2.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进,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 3.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县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4.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3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 省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XX〕51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意见》(XX政办发〔XX〕20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我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上级关于深化医改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规范、有序推进医联体建设,不断探索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双向选择。根据XX区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指导和支持医联体健康发展,尊重兼顾已形成的合作协作或对口支援关系。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

2.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薪酬制度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3.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管理为纽带,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4.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 搭建以县级医院为核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紧密型医联体制度框架。XX 年底前,按照区域分布,充分发挥滨医XX附院、XX区中医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优势,分别同基层医疗机构构建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后,仍然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卫生院的性质、隶属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医疗装备学组2012 年工作计划,由武汉市急救中心负责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的起草工作。为此经过分析与研究现有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的现状与欧、美救护车标准及我国现有救护车标准,主要参考《BS EN 1789-2007+A1欧洲标准医疗车辆及其设备道路救护车》和《WS/T 292—2008救护车》卫生部标准中,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要求,初步拟定了《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的要求,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使用 效率。 我国救护车分类已进行多年,因未进行院前急救分级或无分级 标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此征求意见稿将救护车分为三类,需要采取院前急救分级,如英国院前急救分级标准:一级为紧急的、危及生命的;二级为紧急的、不危及生命的;三级为不需要立刻临床治疗的。可采用医疗急救优先级调度系统(MPDS对院前急救任务进行分级。对不需要医疗治疗、仅需要救护车转运的,可以医疗救护员承担。通过相关法规可使医疗救护员承担更多工作。如:德国B型救护车主要为高级医疗救护员承担。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1救护车分类 救护车应根据表1-表10中列出的项目要求,具有下列救治条件:A型(转运救护车):应具备可急救和护理的基本专业设备。 B型(急救车):应具备院前救护应用的基础治疗和监护设备。 C型(移动监护单元):应具备院前重症监护应用的高级治疗和监护设备。 2医疗设备储放 所有设备应安装在特定位置。 B型和C型救护车中气道管理和通气设备应安装在急救人员座位伸手可及的位置。 需要在救护车外应用的基本设备应存储在常用门附近。 3设备清单 为避免设备相关功能重复,以相关功能高度组合为优。 设备装备时也可由使用单位按本标准购置,表1~表10规定不同救护车类型所携带最少的设备。 大多数条目中,给出所需要的数量。栏中“选装”表示根据城市地区当地需要数量决定。条目不适用的地方,用“-”表示。设备应适用于所有年龄组的病人。清单中列出的项目按功能系统分类,重复提到的项目,不要求重复配置。病人搬运装备 病人搬运装备见表1。 表1病人搬运装备 肢体固定、上脊柱固定设备 肢体固定、上脊柱固定设备见表2 表2肢体固定、上脊柱固定设备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联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或者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第三条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实施网格化管理。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以依托学(协)会等行业组织或医疗卫生机构自主组建为主,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医联体建设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办医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联体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资金,切

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有效提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体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第五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引导医联体内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医疗联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资源结构布局,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疾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第七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制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本辖区医联体建设工作。 第二章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加强中西医协同,科学规划、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主要发挥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均含中医医院,下同)以及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医院的牵头作用。原则上,委局属(管)医院、高校附属医院、省直属医院应当与城市医疗集团形成高层次合作关系,不牵头管理城市医疗集团网格。 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医疗集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准入标准 1、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基本标准 ⑴各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相应诊疗项目。 ⑵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取得与所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相关的资质,方可上岗。 ⑶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具备适宜的房屋、水电、防护、环保等相应的基础设施。 2、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具体标准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准入标准均按医疗机构的类型,分为综合医院准入标准和专科医院准入标准(SPECT除外)。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参照专科医院准入标准执行。 ⑴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主要配置二、三级及相当规模的医疗机构。配置CT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常规X线和普通超声检查设备。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4万人次(110人次/天)以上、年住院床日2万床日(按山东省2004年医院平均住院日9.58计算,年出院病人数2100)以上、X光年摄片量1.8万张以上可配置1台,其中5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2万人次(55人次/天)以上、年住院床日1万床日以上、X光年摄片量0.9万张以上可配置1台,其中,300张床位以上的专科医院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⑵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主要配置市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区域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可以考虑配置。配置MRI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以及CT。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22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9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4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1万人次以上,可配置1台。年门急诊量44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18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8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2万人次以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1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4.5万床日以上、年住院手术量0.2万台次以上、CT年检查0.5万人次以上的肿瘤专科医院和设有肿瘤或神经专科的中医院,可配置1台MRI。 ⑶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800MA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主要配置省、市级综合医院和距中心城市较远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配置DSA的医疗机构,必须设置心脑血管内、外科,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 综合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8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10万床日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1万以上的县级及其以上的综合医院,可配置1台。年门急诊量36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20万床日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2万以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配置。 专科医院准入标准: 年门急诊量10万人次以上、年住院床日5万床日以上、心血管科年诊疗人次0.5

医疗联合体方案

XXX人民医院 医疗联合体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根据晋卫医政〔2014〕40号文件《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及XXX卫生局沁卫医〔2014〕31号文件《X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作为一所县级医疗机构,相继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以“合作单位”身份建立医疗联合体关系。与XX镇卫生院、XXX镇卫生院以“核心医院”身份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关系,为了扎实搞好“医疗联合体”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XX卫生院等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我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二、组织领导 医疗联合体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长期性工作,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动医疗合作体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副院长 副院长

成员: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院感办主任 院办室主任 农合医保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上下级医院协调沟通、签订协议、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收集工作数据、定期总结汇报等工作。 三、重点工作 医疗联合体要以管理为纽带,开展以人员、技术、专科、信息、双向转诊等多方面的广泛合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临床重点专科 根据我院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与省人民医院、市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大医院(对口帮扶神经内科)、山西省二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协商帮助我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帮扶神经内科学科、骨科、心内科、普外科建设。依托重点专科的建设,带动一般科室提升,特别是急需专业(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病理科等)以及对外转诊率较高的专科。省心血管病医院重点帮扶心内科工作,提高诊疗水平,畅通心血管疾病绿色通道,山西大医院帮扶我院神经内科专科发展,业务技术指导等。其他三级医院按照医疗联合体协议开展帮扶工作。作为“核心医院”要帮助XXX卫生、XXX镇卫生院创建“中医特色治疗康复中心”与“心脑血管疾病特色专科”,要在救治能力上进行重点扶持,逐步把“合作单位”建设成为区域专病中心,并按照医疗联合体协议逐步开展工作。 (二)城乡对口帮扶

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医疗设备配置原则与 配置标准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医疗设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 一、配置原则 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指设备从落实资金和预算,查明需要,经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再选型订货,直至设备到货为这个全过程的管理。 在考虑医院设备的装备时,有两个原则应共同遵守,一是经济原则;二是实用原则。 (一)经济原则 所谓经济原则,即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励行节约,降低成本,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为实现经济原则,关键是实行计划管理,用计划来组织、领导、监督、调节设备物资的分配供应活动。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规律,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 编制计划时,应当经常有经济核算的概念。首先考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否确实必需,是否对病人确有好处,医疗上能不能取得效果,经济上能不能取得投资的效益。经济还含有节约的意义。应尽量发挥已有设备的作用,加强使用管理和维修管理,并延长其寿命。不能由于搞大、洋、全或者管理不善造成浪费,加重病人和医院负担。要靠精打细算和增收节支来解决一部分设备购置资金问题。 (二)实用原则

主要根据医院的任务、规模、人员技术水平和技术条件的现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而定仪器装备标准。要本着医学技术全面发展,重点提高的精神,从需要和可能出发,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地更新设备,逐步充实配套。 要从实用的原则出发,应注意到下列几个方面问题: 1、优先考虑基本设备,其次再考虑高、尖、精的设备。基本设备是诊断上和治疗上经常地大量地使用的设备,或称常规设备。譬如说显微镜或者光分析仪器还没有,就不必忙于装备自动化实验诊断仪器;如果心电图机还没有装备,则不必忙于装备多导生理记录仪。至于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二者孰先孰后,一般可先考虑诊断设备。 2、要立足于国产仪器,适当引进国外新设备。如果国产设备的质量性能已符合目前的要求,应首先考虑装备国产仪器,这样一可以节省外汇和资金,二维修方便,三有利于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 3、目前引进设备应以提高“技术精度”的关键性设备为主,而不宜追求减少“劳动密度”的设备。所谓“技术精度”指这种设备可以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质量上提到另一个高度。所谓“劳动密度”指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譬如一套自动化输送系统固然方便迅速,而且可以节省人力,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还不到投入大量资金去解决节省

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

武清区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天津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5-2017)》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区医院为依托、各基层医疗单位为基础,医联体内部各基层医疗单位的主体地位与隶属关系不变。 (二)医联体内部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创建新的联动机制,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三)合作目标以提高社区慢性疾病诊疗、管理水平为主,在方便社区居民就医的基础上,医联体内部各合作单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合作目标 通过建立医联体服务模式,争取达到以下目标: (一)、政府满意:落实国家医改和区政府工作要求,以及天津市卫计委和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5-2017)》的具体要求,使医联体内部各单位服务定位清晰,减少医疗设备重复投入,规范管理服务。 (二)、基层医疗单位满意: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各基层医疗单位按照我院一个科室的形式实现内网互通,实现我院与各基层医疗单位之间医疗资源和信息

的互通共享,强化我院对各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的带教指导,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基层单位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三级医院满意:缓解我院就诊压力,提高我院的服务保障能力,更好的发挥我院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我院的医疗专家可以更专注于治疗疑难、危重疾病,提高我院的医疗水平。并且通过对口帮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扩大我院的服务范围,提升患者的就医忠诚度。 (四)、患者满意:通过医联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使我院的就医环境更加有序,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疾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逐步降低患者医疗支出,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三、主要工作 (一)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功能 将各基层单位建设成我院一个科室的形式,实现内网互通,从而达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信息共享,并实现远程会诊功能,争取尽快实现高效的双向转诊功能。 1.根据基层医院需求,每周定期派出2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业务骨干,对各基层医院进行对口帮扶服务,包括门诊坐诊、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业务培训等内容; 2.对于基层不能完成的检验和检查项目,由基层医院医生与我院便民服务中心人员联系并开出检查(检验)申请单,连同标本送至我院便民服务中心,由我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目录 一、临床科室 (3) (一)病房基本设备 (3) (二)中医诊疗设备 (4) (三)各科设备 (5) 1、急诊科 (5) 2、重症监护室(ICU) (6) 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 (7) 4、内科 (8) 心内科 (8) 肺病科 (8) 脾胃病科 (9) 肝病科 (9) 肾病科 (9) 内分泌科 (9) 脑病科 (10) 风湿免疫科 (10) 肿瘤科 (10) 血液科 (11) 老年病科 (11) 5、外科 (11) 普外科 (11) 骨科 (12) 肛肠科 (12) 周围血管科 (13) 皮肤科 (13) 4、妇产科 (14) 妇科 (14) 产科 (14) 5、儿科 (15) 新生儿科 (15) 小儿科 (16) 6、针推康复科 (16) 针灸科 (16) 推拿科 (17) 康复科 (17) 7、五官科 (18) 眼科 (18) 耳鼻喉科 (18) 口腔科 (20)

8、男科 (21) 9、心身医学科 (21) 10、麻醉科(含手术室) (21) 11、血液透析室 (23) 12、高压氧舱室 (24) 二、医技科室 (24) 放射科 (24) 检验科 (25) 超声诊断室 (27) 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 (27) 肺功能室 (28) 脑电图室 (28) 肌电图室 (28) 内窥镜室 (29) 导管室 (29)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一、临床科室 (一)病房基本设备 设备名称配置备注吸引设备√ 供氧设备√ 监护设备√ 呼叫系统√ 心脏除颤器√ 呼吸机√ 简易呼吸器√ 心电图机√ 多功能抢救床√ 抢救车√ 换药车√ 转运床选配 快速血糖仪√ 微量泵√ 输液泵√ 营养输注泵选配 气管插管设备√ 防褥疮气垫√ 医用冰箱√

2020年最新医院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 (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可修改编辑)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及周边地区卫生事业平衡发展、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根据《xx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推开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现将医联体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建立对区域内需要加强科室的帮扶机制 根据区域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业务特点和需要,我院与成员单位选择部分科室形成一对一对口支援关系。区域内成员单位科室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可与电话方式直接与我院相关科室专家进行沟通,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二、建立业务指导和义诊机制 根据区域内成员单位业务需要,由我院通过专项讲座(讲座时间会另行电话通知)、查房等形式对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关系,建立和完善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定期到协助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义诊。我院可根据协作医院需求安排相对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定期到协作医院查房、出诊、带教和会诊。 三、建立医联体内免费进修和培训机制 区域内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到我院进修和培训享受优先和免费待遇。根据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计划需求,我院要有计划地、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安排免费进修和专业技术培训,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的医护人员,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水平。 四、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根据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结合专科会诊意见,建立会、转诊档案,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持续治疗、安全便当和尽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试行) 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三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基本原则。 公益导向,服务大局。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经过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推动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起引导公立医院主动下沉资源、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的机制。

科学评价,客观公正。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等,综合考虑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居民健康改进情况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规范考核程序、内容和标准,保证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激励约束,有效引导。加强考核结果利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有效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组织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制订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相关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相关制度,组织对各地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组建专家组,细化具体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程序与工作安排,对区域内医联体建设推进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定期报告工作进展。各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本区域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

医疗联合体章程

*****医疗联合体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经县政府和县卫计局批准,*****与*****成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为规范医联体运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需求,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医联体组建的原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层首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共同发展。 第三条医联体组建的目标: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 第四条 *****医疗联合体初期由*****和*****组成紧密型医疗机构,运作成熟后再逐步接纳*****行政区域内其他乡镇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室等成员,新成员由松散型医疗联合体逐步过渡到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第五条医联体总部设在*****,以*****为核心,依托其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以管理、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发展。医联体可根据政府政策要求和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吸收新的成员。 第二章医联体管理机构 第六条成立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医联体管理层与县人民医院管理层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员单位法人代表参与管理层。医联体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以管委会为核心的法

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组织原则。 第七条医联体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做为其内设办事机构,负责具体协调实施医联体管委会的各项决定。 第八条医联体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医联体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二)制定并在医联体各医疗机构推行统一标准的运营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 (三)科学合理地确定医联体内各紧密型医疗机构的规模、布局和功能。 (四)建立医联体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制定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差异化服务、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五)制定医联体紧密型医疗机构管理层的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各医疗机构管理层由人医集团聘任,推进各医疗机构管理层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六)对医联体紧密型医疗机构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七)对医联体紧密型医疗机构资金、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八)建立医联体各医疗机构物资统一配送体系,实现后勤保障系统资源共享。 (九)统筹医联体内各紧密型医疗机构的专业学科发展、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及重要人才的引进。 (十)统一组织科研项目以及重大技术项目的攻关。

医疗联合体新实施方案

医疗联合体新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探索构建以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打破机制体制壁垒,不断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Z效率和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xx年,在每个城区都建立1―2个医疗联合体,力争xx年实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全覆盖。 三、工作原则 (一)“落实功能、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落实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注重责权一致,统筹兼顾医联体内的实际利益,实现双赢。医联体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的隶属关系与投入渠道保持不变,双方在卫

生行政部门主导下,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赋予牵头医院对二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开展纵向合作。 (二)“因地制宜、多元探索”的原则。根据自身医疗资源配Z现状,兼顾历史上已形成的合作关系基础,各单位按照就近及属地原则,开展松散型和紧密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集团化、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医联体。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主要以合作为纽带,以章程为规范,以管理为手段,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点促面、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四、组建及管理 (一)总体布局。根据行政区划,结合医疗资源分布及百姓就医习惯,在每个区县建立1至2个医联体。在城六区主要组建由综合型三级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在郊县区继续推行县、镇、村一体化和区域信息协同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院专科优势,形成具有儿科、眼科、妇产科、中医科、骨科等专科特色的医疗联合体。各三级医院可因地制宜,优先结合本单位卫生支 农对象和行政区划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有能力的三级医院可跨区组建医疗联合体。首批组建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2020年7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20〕13号,以下简称《办法》),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办法》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出台《办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将医疗联合体建设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在全国118个城市、567个县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截至2019年底,全国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40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3346个,跨区域专科联盟3924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3542个,另有7840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据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双向转诊患者中,46.9%为医联体内转诊,高于其他转诊方式。牵头医院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计15656项,较2018年末增长34.5%。牵头医院向基层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78万人次,较2018年末增长28.0%。 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浙江湖州、山东日照、广州花都、辽宁大连推进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内资源共享。浙江德清、福建尤溪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梳理了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提炼各地典型经验,形成医联体管理规范性文件,对于推动医联体持续规范发展、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联体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实施网格化管理。二是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三是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引导医联体内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疾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三、网格化布局管理医联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施网格化布局管理,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加以规划、布局、建设。发挥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以及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医院的牵头作用,同时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 四、如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医联体如何实现“分区包段”管理 设区的地市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区域医联体建设规划,根据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医联体。

县综合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一)病床每床单元设备 病床 1/床 供氧终端 1/床 吸引终端 1/床 呼叫器 1/床 床头灯 1/床 卫生间呼叫器 1/病室 床单位消毒器 1/病区 (二)基本设备 治疗车按需要配置 病历车按需要配置 抢救车按需要配置 药物振荡器按需要配置 体温计甩降器按需要配置 心电图机≥10台(功能检查室以多导心电图为宜。急诊科、监护室 必备)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1台 脑电图仪 1台 呼吸器 1台/病区(急诊科、麻醉科适当增加) 心肺复苏器 1台 洗胃机≥2台 心电除颤仪≥4台(急诊科、监护室必备) 呼吸机≥10台(急诊科、呼吸科按需配置无创呼吸机。ICU病区 每2床配置1台) 监护仪每个标准病区配置5-10台。ICU床旁监护每床配置1台中央监护系统≥2套(急诊、ICU和全院ICU各一套) (三)专科设备 根据县(市)综合医院建设规模、专科发展及病人需求,酌情配置 心内科: CCU监护系统 1套

运动负荷测试系统 1套 电生理记录仪 1台 射频消融仪 1台 多道心电图机 1台 除颤监护仪 1台 呼吸科: 呼吸机 3台(部分配置无创型) 肺功能仪 1台 电子支气管镜 1台 消化科: 电子肠镜每20万门急诊量配置1台 电子胃镜每10万门急诊量配置1台 电子十二指肠镜 1台 电子胃肠镜系统≥2套 肾内科: 血液透析机每5个血透病人配置1台,不少于5台血液滤过机≥2台 神经内科: 经颅多普勒仪 1台 肌电图仪 1台 传染科: 肝病治疗仪 1台 内分泌科: 动态血糖监测仪 1台 胰岛素注射泵≥3台 普外科: 腹腔镜≥1台(手术量3-4人/日配一台) 胆道镜 1台 超声刀 1台 心胸外科: 胸腔镜 1台 体外循环机 1台 骨科:

阳江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方案

阳江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7]49号),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7年底,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阳江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继续加强和完善医联体建设,阳江市中医医院牵头建成一个具有中医服务特色的医联体(医院集团)。市区其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待条件成熟后再参加医院集团或独立组建医联体。阳西县组建以阳西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镇村一体化的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阳东区、阳春市各构建一个医共体试点。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充分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增加建设好一到两个医联体(医院集团),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全市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二、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 (一)城市医联体(医院集团)。继续加强和完善阳江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通过对江城区人民医院进行托管,对双捷镇卫生院、埠场镇卫生院进行集团化管理,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形成松散型合作,并扩大帮扶、支持的业务内容和力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待条件成熟后,可在医院集团内对江城区人民医院、双捷镇卫生院、埠场镇卫生院进行完全托管,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组建成紧密型医联体。阳江市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一个具有中医服务特色的医联体(医院集团)。市区其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待条件成熟后再参加医院集团或独立组建医联体。 (二)县域医共体。重点探索实行以县级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阳西县政府以阳西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将县级3家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进行资源横向优化整合,成立阳西县医院集团。县医院集团与8家镇卫生院纵向联合,

北京医疗联合体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 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京卫医字(2013)182 号 各区县卫生局、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各三级医院: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 康复、护理有序 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 加强社区 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 双向转诊的诊疗 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 保局、市中医局 等共 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 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突出政府主导,注重顶层设计 各区县要把医联体建设工作,作为新的医疗制度加以推进。 区居民分布情况,由区县政府统筹, 区卫生局与区发展改革委、 配合,统筹规划,有序建立。各三级医院应积极参加,争取承担核心医院。 二、要强调规范诊疗,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医联体管理体系及管理机制的建立中, 要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无论 是多点执业,还是技术指导、进修培训,都应依法执业,严格按有关管理规范开展诊疗活动。 三、要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医联体的建立和运行是一项全局性、 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各级医疗机构一把手应亲自抓, 负总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应全力支持,通力协作,确保各类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要着眼长远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情况看, 仍然存在着合作不够紧密, 转诊不够顺畅,制度 不够完善等问题。各单位应从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医疗的要求, 把医联体工作做为可持续发展 的医疗卫生服务工程,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五、要敢于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医联体服务模式 各医联体要在医保付费方式、药品保障、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医务人员交流管理等方面 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区内卫生局、 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等各有关 部门要积极沟通,形成共识,对能在本级解决的问题,应在本级解决。对本级解决有困难的, 受到政策制约的问题,应认真研究,提 。现印发给你们,并注意 建立医联体的数量应根据辖 人力社保局等有关部门协同

医疗联合体申请书

侯马市人民医院 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申请书 临汾市卫生局、山西省卫生计生委: 我院为贯彻落实省卫计委《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开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和规范县级医院、城乡医院以及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需求。我院拟与周边县级医院及我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现申请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工作,恳请批准。 附件:1.侯马市人民医院基本情况 2.与我院签署医疗联合体建设协议书的医疗机构名单 侯马市人民医院 2015年8月14日 附件一侯马市人民医院简介 我院是三级综合医院,设置临床、医技、行政后勤职能科室65

个,其中有24个临床科室,分别是: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消化内分泌科、血液风湿肾病科、肿瘤一科、肿瘤二科、儿科、感染科、急诊科、普外科、胸外泌尿科、骨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产科、麻醉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有12个医技科室,分别是:综合检查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胃镜室、中心血库、血液透析中心、体检科、同位素科、高压氧科、远程会诊中心、手术室,拥有美国GE128层CT、东芝16层CT、美国GE 磁共振、东芝DR、东芝数字胃肠机、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芬兰数字化全景牙科X线机、日本富士能电子内窥镜、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血液透析装置、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系统、眼底造影机、脑部手术显微镜、关节腔镜、椎间盘镜、山东新华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 侯马市人民医院以显著的医疗特色和医、教、研、防科技实力成为侯马市及周边县区医疗行业的医疗中心。肾病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呼吸科等科室作为市、县重点专科以及血液透析中心、内窥镜中心、核医学检测与治疗等特色医疗项目在晋南地区享有较高盛誉。2012年卫生部确定为山西省县级综合性医院中唯一一所腹膜透析试点医院,晋南唯一一所开展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医院,多次接受周边医疗机构的参观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