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近绿色荧光蛋白

走近绿色荧光蛋白

走近绿色荧光蛋白

现行高中生物教科书(人教版)中,多处描述了荧光标记技术,并有有关荧光蛋白的描述,如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技术与基因定位、荧光鼠的培育等。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于是,笔者搜集并整理了有关资料,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来源、分子结构、发光机制、研究历程以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

12008年诺贝化学奖及获奖者简介

日本的下村修、美国的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于2008年10月8日,因对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历程,犹如一场接力跑:下村修发现了GFP,沙尔菲确定了它的应用价值;而钱永健则让它变得多样化。

下村修现年80岁,生于京都,长于长崎。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1962年他发现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从33岁做出重要发现,到46岁完成全部关键实验,他的研究遥遥领先,却一直默默无闻。2001年退休后,年逾七旬的下村修继续在家里的地下室潜心研究。

马丁·沙尔菲现年61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贡献。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医学院院士,2004年沃尔夫奖医学奖得主。他发明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2荧光现象

一些化学物质能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如光能、化学能、x线或

阴极射线等)而进入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再回复到基态时,过剩的能量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散失(即发光),这种现象就是荧光现象。可产生荧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而一旦停止供能,发光(荧光)现象也随之瞬间消失。

3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来源、分子结构和发光机制

绿色荧光蛋白最初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维多利亚多管水母中被发现。野生型的GFP的分子量约为27kD,单链,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GFP具典型的β桶形结构,包含β折叠和α螺旋,由周围11个β-折叠片围绕中央1个α-螺旋构成,发光中心位于中央的α-螺旋结构中,严密的桶形结构保护着发光中心,防止它被周围环境淬灭。GFP的发光中心由六肽组成,发光团是其中的Ser65-Tyr66-Gly67三个氨基酸残基经过环化、脱氢后形成的咪唑环。发光中心周围的残基与发光中心相互作用对GFP发光产生影响。GFP这种坚实的结构保证了其稳定和抗热、抗变性的特点。GFP的真正的发光部位为咪唑环上的阴离子酚,Tyr66的脱质子(酚盐)和质子化状态(羟酚基)的转换决定荧光发射。野生型GFP有2个吸收峰,主峰在395nm,次峰在470nm,两种波长的任何一种光激发均可使GFP产生509nm的绿色荧光。

尽管野生型GFP能发出很绚丽的荧光,但它还是有不少缺点,比如有两个激发峰、光稳定性不好,在37℃不能正确折叠等。研究人员通过定点或随机突变,不断地改造发光基团周围的残基,得到了多种改良型的GFP。S65T点突变获得的GFP,光谱性质显著提高,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也大大增强,激发峰转移至488nm,而发射峰仍保持在509nm,使GFP的应用潜力得到有效提高;F64L点突变获得的GFP,在37℃的折叠能力得到改善;颜色突变获得多色荧光蛋白,如蓝色荧光蛋白、青色荧光蛋白和黄色荧光蛋白;另外,还获得了对pH敏感的突变体等。目前,GFP家族已经变得绚丽多彩。

4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

GFP发光不同于萤火虫发光,萤火虫是由荧光酶催化底物分子—

—荧光素以后产生荧光;而GFP发光是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之前就有人研究生物发光现象,蛋白质本身发光的研究则源于下村修和约翰森的发现。

1955年,有人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从水母中分离生物发光蛋白——水母素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副产物——GFP,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1974年,他们得到了这种蛋白质。GFP在水母中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已知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生物中的发现。水母素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才能发光,而GFP是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下村修做GFP研究时只是对生物发光好奇,而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1992年,有人拿到了水母素和GFP的cDNA。有了基因序列,很多人尝试将GFP表达到其他生物体中,但都失败了。1994年沙尔菲利用PCR技术扩增了GFP的编码区,成功地将它克隆到大肠杆菌和线虫细胞中,通过紫外线或蓝光激发,均产生了很美妙的绿色荧光。首次证实了GFP作为发光标记物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价值,这才是GFP作为荧光指示剂的真正突破。

沙尔菲的研究立即引起轰动,许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研究对象。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但很少有人注意。在1974年以后的后继工作,主要是跟风研究,其中例外的是钱永健的工作。

1994年,钱永健通过定点或随机突变,首次完成对GFP发光基团周围残基的重大改造,从而改进了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使GFP家族变得绚丽多彩。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荧光蛋白大多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他发明了更多应用方法,阐明了发光原理。

5应用与展望

GFP在多种条件下稳定,分子量小;GFP基因序列较短,可以与其他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进行高效转化;GFP基因没有物种特异性,

在原核、酵母、植物以及动物细胞中都获得了成功表达,大量表达对细胞没有毒性;GFP荧光稳定,适用于定量测定与分析。GFP荧光是生物细胞的自主功能,荧光的产生不需要任何外源反应底物,通过常规的基因操纵手段,用荧光蛋白来标记目标蛋白,可跟踪和判断生物细胞的分子变化。因此人们将绿色荧光蛋白喻为生物化学中的“北斗星”。21世纪初,在它的指引下,人们深入到大片未知的科学处女地,看到了以前所不能见的新世

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5.1目标蛋白的位置及动态变化的观察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与GFP基因构成融合基因,转入合适的细胞进行表达,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借助闪闪发光的标签工具(GFP)便能观察到令人感兴趣的、通常肉眼看不见的蛋白的运动、定位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利用这项技术科学家已经加深了对细胞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和分裂,发育和信号转导等过程的了解。其中,做得最漂亮的当属“脑虹”实验,即对3种不同颜色的GFP加以调配,变成6种颜色,然后将它们分别“转移”给不同神经细胞,用以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一些实验室甚至“生产”出了可人为控制颜色的荧光鱼、荧光鼠、荧光猪等。

5.2细胞器的标记

GFP在接上各种细胞内定位序列后,在活体中可直接观察各种亚细胞结构及其生活状态。已有大量实验报道表明GFP可定位到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质膜及核膜孔等。各种基因突变体的产生也使得定位在很小区域内的GFP能很灵敏地被检测到。同样,利用GFP 能在各种亚细胞结构中表达的特性可以研究某些序列的定位特性及分析定位序列的结构特征等。

5.3DNA标记

GFP除了可标记蛋白质外,也可用于标记DNA。细菌lae阻遏蛋白(laeI)能与它的目标DNA(lae操纵子,lacO)紧密和特异结合,用GFP 与laeI可构建产生laeI-GFP,将laeO序列插入到细胞的基因组中,

然后在活细胞中可直接观察laeI-GFP与laeO的共定位地点,利用这种技术已成功地在哺乳动物细胞、酵母及细菌中活体标记了DNA序列。

5.4分析病原物与宿主关系

传统方法必须在分析前对组织进行处理,但这样就阻止了感染的继续进行。GFP的出现可有效地克服这一弊端。研究表明,移动蛋白MP对病毒的细胞间移动是绝对必需的。将GFP与TMV(烟草花叶病毒)的MP融合,可用来跟踪MP在亚细胞间的移动、监测MP分子与宿主蛋白的关系及分离与之相互作用的成分等。运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跟踪病原物对宿主的感染途径,研究病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药物的作用情况等。

5.5药物筛选

新发展的光学分析方法已经开始利用活体细胞来进行药物筛选,这一技术能从数量众多的化合物中快速筛选出科学家所感兴趣的药物。在细胞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其中很多涉及到信号分子与某受体结合后的迁移,而这一迁移过程通常与细胞的某生理功能有关。因而,这些受体常常被用作药物筛选的目标,若某一药物具有与信号分子类似的功能,那么该药物即具有潜在的医药价值。利用GFP荧光探针,将很容易从数量众多的化合物中判断哪些化合物具有与信号分子相似的功能,且这一筛选过程简单方便,所需成本也很低。

5.6融合抗体

近20年来,抗体生成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已经从细胞工程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发展到了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融合抗体属基因工程抗体,它具有与抗原结合及发射荧光两种特性,由于技术上的的原因,一般融合抗体均置于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中表达。若能成功解决其表达问题,则融合抗体将在免疫染色及肿瘤检测这一领域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5.7生物传感器

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一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分子识别位点的分

子结合到另一分子上可以设计生物感受器。绿色荧光蛋白以其独特的光信号传导机制,以及在表达后易被周围化学环境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的特性,因而极适于用做活细胞体内的光学感受器。第一个基于GFP的生物感受器为Ca2感受器,原理是利用钙调蛋白结合钙离子后引起的空间构象变化导致两种GFP突变体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但是由于大多数蛋白不能像钙调蛋白那样承受较大的空间构象变化,为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开始提出利用基因融合技术将一新的分子识别位点结合到GFP上以构建新的分子感受器。将受体蛋白插入到GFP表面的技术已经成为构建分子感受器的有力工具。将来,GFP感受器能被用来检测多种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激素、药物、金属及其他的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等,其潜在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不过荧光蛋白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GFP从表达到成为具有荧光活性形式的过程比较慢,因而对某些细胞动力学过程不能实时监测,检测的灵敏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某些细胞的萤光背景会影响GFP的检测。但随着对GFP研究的深入,预计将会有更多突变改进型的GFP出现,可以逐步克服上述的一些缺点,推动GFP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更广泛的应用。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在绿色荧光蛋白与其他技术变革的共同推动下,这个预言将真正有可能成为现实。

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每年的10月都值得期待,一个象征世界顶级科技和人文奖励的最终结果陆续揭晓。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或生理学界有最重大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还有一份是增设的经济科学奖。让我们走近这些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获奖名单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一西诺和吕克?蒙塔尼。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美藉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 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克莱齐奥。 2008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学者保罗?克鲁格曼。 2008度诺贝尔和平奖: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2008度诺贝尔化学奖:美藉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 人物素材 1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一生只钻研一件事 诺贝尔委员会用“标新立异”作为对他的评价,然而这四个字显然不能概括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科研生涯中所经历过的孤独和失望。 1974年,豪森博士去美国佛罗里达参加一个关于疱疹病毒的会议。如同一名不速之客,他在会议上毫不留情地报道了一系列结果,证明疱疹病毒同宫颈癌无关。同时,他列出文献上一些关于HP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疑点,呼吁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这个陌生的敌人。 报告中全场一片沉寂,他的观点也被忽视。更为残酷的是,之后很长时间内,从癌细胞中寻找HPV的所有尝试均无功而返,豪森博士的研究小组拿不出一份像样的答卷。那时的实验室无法培养HPV病毒,实验人员必须从病人的癌细胞中慢慢寻找病毒存在的线索。 10年之后,转机出现。豪森博士将HPV16和HPV18呈现给世人。 然而当时的研究仍举步维艰:美国财政部门驳回了他的基金申请,制药公司也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中止了对HPV疫苗研究的投资。有些人称豪森博士“一生只钻研一件事是愚蠢的”,一些早期同他并肩作战的同行纷纷离去。 然而,时间终究证明真相。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验证了HPV病毒对宫颈癌的直接作用,人们对HPV病毒的态度由试探为肯定。 分析: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说,研究成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是可怕的。但只要认准了方向,毫不犹豫地做下去,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肯定。 2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寻找艾滋病改变她的一生 巴尔-西诺西的生活分成两段:一段是1983年以前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的关系;一段是1983年之后,参与蒙塔尼领导的小组,寻找艾滋病原因,而后者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1983年,蒙塔尼和巴尔-西诺西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发现之后,巴尔-西诺西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全奉献给了抗击艾滋病。她说,研究艾滋病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心酸。刚分离出艾滋病毒之时,她“幼稚”地以为,这一发现能很快阻止艾滋病流行;但直到现在,艾滋病疫苗研究只能说是“一连串失败”。 巴尔-西诺西工作极为刻苦:她是超过200份科研论文的合著者,目前领导着研究所一个重要研究小组,专

高考作文素材-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高考作文素材 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每年的10月都值得期待,一个象征世界顶级科技和人文奖励的最终结果陆续揭晓。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或生理学界有最重大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还有一份是增设的经济科学奖。让我们走近这些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获奖名单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一西诺和吕克·蒙塔尼。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美藉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 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克莱齐奥。 2008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学者保罗·克鲁格曼。 2008度诺贝尔和平奖: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2008度诺贝尔化学奖:美藉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 人物素材 1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一生只钻研一件事 诺贝尔委员会用“标新立异”作为对他的评价,然而这四个字显然不能概括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科研生涯中所经历过的孤独和失望。 1974年,豪森博士去美国佛罗里达参加一个关于疱疹病毒的会议。如同一名不速之客,他在会议上毫不留情地报道了一系列结果,证明疱疹病毒同宫颈癌无关。同时,他列出文献上一些关于HP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疑点,呼吁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这个陌生的敌人。 报告中全场一片沉寂,他的观点也被忽视。更为残酷的是,之后很长时间内,从癌细胞中寻找HPV的所有尝试均无功而返,豪森博士的研究小组拿不出一份像样的答卷。那时的实验室无法培养HPV病毒,实验人员必须从病人的癌细胞中慢慢寻找病毒存在的线索。 10年之后,转机出现。豪森博士将HPV16和HPV18呈现给世人。 然而当时的研究仍举步维艰:美国财政部门驳回了他的基金申请,制药公司也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中止了对HPV疫苗研究的投资。有些人称豪森博士“一生只钻研一件事是愚蠢的”,一些早期同他并肩作战的同行纷纷离去。 然而,时间终究证明真相。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验证了HPV 病毒对宫颈癌的直接作用,人们对HPV病毒的态度由试探为肯定。 分析: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说,研究成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是可怕的。但只要认准了方向,毫不犹豫地做下去,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肯定。 2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寻找艾滋病改变她的一生 巴尔-西诺西的生活分成两段:一段是1983年以前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的关系;一段是1983年之后,参与蒙塔尼领导的小组,寻找艾滋病原因,而后者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走近绿色荧光蛋白

走近绿色荧光蛋白 现行高中生物教科书(人教版)中,多处描述了荧光标记技术,并有有关荧光蛋白的描述,如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技术与基因定位、荧光鼠的培育等。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于是,笔者搜集并整理了有关资料,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来源、分子结构、发光机制、研究历程以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 12008年诺贝化学奖及获奖者简介 日本的下村修、美国的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于2008年10月8日,因对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历程,犹如一场接力跑:下村修发现了GFP,沙尔菲确定了它的应用价值;而钱永健则让它变得多样化。 下村修现年80岁,生于京都,长于长崎。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1962年他发现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从33岁做出重要发现,到46岁完成全部关键实验,他的研究遥遥领先,却一直默默无闻。2001年退休后,年逾七旬的下村修继续在家里的地下室潜心研究。 马丁·沙尔菲现年61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贡献。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医学院院士,2004年沃尔夫奖医学奖得主。他发明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2荧光现象 一些化学物质能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如光能、化学能、x线或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课时)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编制:王曼 审核:张统省 校对:王曼 学案编号:03 【考纲要求】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 )。 【回顾基础】 课前准备 一、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1.种类 :在生物体内约有 种。其种类是由 基决定的。 2.分类:① :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8种(婴儿9种)。② :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12种。 3.结构通式: 4.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 和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 上。 如果狼的体内有m 种氨基酸,兔的体内有n 种氨基酸,那么狼吃掉兔后,体内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种?(m 、n 、m +n 、20) 二、多肽 1.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方式为: 。 2.场所: 。 3.形成二肽的过程: 4.肽键的结构表示为: 。 如果有甲、乙、丙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的二肽种类最多有几种?(3种、6种、9种) 三、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1.结构层次:氨基酸排列顺序、多肽链折叠和盘绕、蛋白质分子天然折叠、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2.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加以理解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2)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3)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 —○—□—○—□—○— (4)空间结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 3.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1)构成 的重要物质,称为 蛋白,如羽毛、蛛丝等。 (2)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 作用,如酶。 (3)具有 功能,如血红蛋白。 (4)起 作用,能够 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 (5)具有 作用,如抗体。 4.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 的主要承担者。 5.蛋白质鉴定:蛋白质与 呈现紫色。 【思考】人体肌肉、毛发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吗? 答案 是 基础导学 1.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____以上。 2.结构 元素组成:________等,有的含S 、P 及微量元素Fe 等 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 想一想 (1)脱下的H 2O 中H 来自氨基,O 来自羧基吗? (2)多肽的多样性和蛋白质多样性有何不同? 3.蛋白质的功能 连一连 绘一绘 酶(a)、激素(b)与蛋白质(c)的关系 1.与生活的联系: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区别。 2.理解蛋白质形成过程,尤其注意多肽与蛋白质的区别。 3.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蛋白质变性与复性及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了解变性的因素。 知识网络

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_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_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 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答案: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2.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分别位 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实验根据是() 答案: CH2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3.最近,医学家们通过用放射性14C原子标记的C60示踪发现,C60的一种 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AIDS)病毒。其中,关于放射性14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 与12C互为同位素 4.放射性同位素能被用作示踪原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 放射性同位素容易制造 5.如果让一株C3植物在含有C18O2的环境中生长,则最先结合有放射性的 氧元素的物质是() 答案: 三碳化合物

6.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答案: 天然放射现象 7.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一个基于()实验现象的核结构模型,被认为是物 理学中最美丽的实验之一 答案: α粒子散射 8.欧内斯特.卢瑟福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答案: 1908 9.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答案: 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的一个电子 10.镭的所有同位素中,不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是() 答案: 镭227 11.世界防治疟疾日 (World Malaria Day),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 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你知道世界防治疟疾日是几号吗?()

团结作文之团结就是力量作文结尾

团结就是力量作文结尾 【篇一: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文】 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文 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文(一) 你知道狮子的分工么?那些威风凛凛、雄踞草原的百兽之王,却不 似深山中的那些老虎独来独往,而是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联合在 一起捕猎,具有系统合理的分工协作,从而在草原上所向披靡。 这就是合作。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世界上名目繁多的 学科就如同一片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在这些科学领域上,能够 傲视群峰的伟大学者,没有一个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他的壮举。也只是凭着他们的团结与智慧,他们才能在科学领域,攀登到这样 的高度。比如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由华裔美籍、日裔美籍和美籍三 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绿色荧光蛋白研究项目。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合作。 合作是物种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的过程中所慢慢形成的最基础的本能。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都是不同的——譬 如本届化学奖得主三人,一名生物学家、两名化学家。鉴于个人的 生活、学习以及文化环境的差异,每一个人的思想、学识与逻辑思 路的积淀都迥然不同;而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中,没有人能够凭 借个人独立的努力轻松地解决问题。所以,团结协作是一种的能力。只要你学会合作,那你就能真正体会到合作的魅力! 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文(二) “团结力量大”,这是影响我们世世代代的一句话。俗话也有说“一 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不易断。”团结是一个团体必不可少的。 上学期,我们班在接力比赛中就显示出团结的力量,因为接力比赛 绝对是靠团结,不团结,没有默契就等于失去了第一。所以我们一 直都非常团结、非常努力的去完成比赛,最终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生活中团结的影子无处不在:蚂蚁虽小,但团结起来力量大得惊人;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是许多微弱的力量聚在一起,积少成多,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滴晶莹的 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暴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 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的路更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走进诺贝尔化学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南民族大学

第一章测试 1.伯纳德·L·费林加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 A:合成氨的发现 B:高聚物化学和技术领域的发现 C:设计和合成了分子机器 D:发现了准晶体 答案:C 2.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的是() A:草酸 B:甘氨酸 C:丙氨酸 D:冰醋酸 答案:C 3.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 是?( ) A:CH3Cl 只有1种 B:CH4 中的键角和键长都相等 C:CH2Cl2只有1种 D:CHCl3只有1种 答案:C 4.尿素在尿素酶催化下可分解成() A:α酮戊二酸 B:NH3 C:NH3+CO2 D:丙氨酸 答案:C 5.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 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D: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答案:D 6.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A:紫外线波段 B:X光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红外线波段 答案:C

7.弗里茨.哈伯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 A:1919 B:1918 C:1916 D:1917 答案:B 8.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 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们三人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 奖.生物大分子中,核心元素是() A:N B:C C:O D:H 答案:B 9.下面科学家中哪一个不是富勒烯的发现者() A:哈罗德.克罗托 B:罗伯特.柯尔 C:弗里茨.哈伯 D:理查德.斯莫利 答案:C 10.放射性同位素能被用作示踪原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短得多 B: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C:放射性同位素容易制造 D:放射性同位素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答案:C 11.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是() A:伊伦.约里奥.居里 B:弗朗西斯.阿诺德 C:玛丽.居里 D: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答案:C 12.谢德曼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发现了() A:富勒烯 B:结晶酶 C:钋和镭 D:准晶体 答案:D 13.阿诺德首次进行酶的定向进化是在()年。 A:1964

高中语文 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 诺贝尔情结导写及例文

话题作文“诺贝尔情结”导写及例文 【话题聚集】 诺贝尔奖设立已有百余年,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都圆了,但国人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面对新一轮诺奖的揭晓,内心酸涩的国人早已习惯从名单中尽可能梳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更有一些中国文人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认为中国人不能过分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这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科学评价活动。 事实上,国人向来不缺对诺贝尔奖的热情。这些年,关于国人与诺贝尔奖发生联系的新闻或者说小道消息,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从鲁迅到王蒙,再至安徽省诗人叶世斌的自娱自乐,似乎诺奖尤其文学奖总是与国人擦肩而过。 如何缩小我们与诺奖之间的差距,中国人何时才能走近诺贝尔奖?面对国人情深似海的“诺贝尔情结”和难以掩饰的尴尬,你的看法如何?请你以“诺贝尔情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个思辨性极强的话题,写作时要先梳理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诺贝尔奖不只具有荣誉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科技实力的反映,因此对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以此淡化诺贝尔奖的科学意义显然无济于事,我们更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文环境。在当今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是不可能培养出大师的。真正的大师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更需要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科学可以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国人难以言说的“诺贝尔情结”,另一方面更需要优化育人环境,奋起直追,不断创新,勇攀世界科学高峰。这些都是对诺贝尔奖的基本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深入剖析即可。 【素材放送】 一、诺贝尔及诺奖获得者语录 1.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瑞典)诺贝尔 2.人间最可怕的是一知半解而又以通达自居。 ——(奥地利)罗伯特·巴雷尼,1914年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3.不要死读书,要把握住一点学术心得,终身研究。 ——(美籍德国)詹姆斯·弗兰克,1925年物理奖获得者4.搞科学的人,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学无止境。 ——英国约翰·道格拉斯·科克罗夫特,1951年物理奖获得者5.一般的推测,并非研究者唯一可行的的道路。以自己的行动去开发脑子才更为有趣而且有益。 ——(瑞典)特斯坦·威塞尔,1981年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6.我不知道是否会得诺贝尔奖,但我知道我要公开说些什么。我想提出杀害儿童的战争。我认为这是我们时代最可怕的事情。文学也是一种提示这个悲剧的手段,将其置于舞台的前方。在巴黎,人们最近将妇女雕像掩盖,以谴责对阿富汗妇女的自由权利的践踏。这很好。也可以在所有的儿童雕像的心上画上一个大红点,提醒大家在巴勒斯坦、在拉丁美洲、在非洲某地,一个儿童被子弹打死了。而大家对此都默不作声! ——(法)克莱齐奥,2008年文学奖获得者 二、事件速览 1.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其实早在1927年,瑞典人就打算提名鲁迅,鲁迅干脆说了句不配:“……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点滴感悟: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看着诺贝尔奖名单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我们似乎还有咀嚼往事的荣耀:不是要不到,而是不想要!不过鲁迅的谦虚态度还是让我们意识到自身底气的不足,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2.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和钱永健。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

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又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又移动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 D.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2.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 B.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 D.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 3.研究发现,β-1,3-D-葡聚糖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和TNF(肿瘤坏死因子)分泌,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诱导

肿瘤细胞加速死亡以达到强烈的抗肿瘤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ax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和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减少有利于抗肿瘤 B.上述机制导致肿瘤细胞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β-1,3-D-葡聚糖能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 D.β3-1,3-D-葡聚糖通过引起基因突变发挥抗肿瘤作用 4.已知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B、Ab、ab、ab。下列示意图能解释这一结果的是() A.B.C.D. 5.下列有关颤藻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C.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6.细胞吸收某些离子,最终使其在细胞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浓度的现象称为积累,积累率以某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ci)与其胞外浓度(co)的比值即[ci/ co]来表示。下表为玉米根细胞对部分离子的吸收情况,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离子co /mol·L-1ci /mol·L-1ci/ co K+0.14 160 1142.86 Na+0.51 0.6 1.18 NO3-0.13 38 292.31 SO42-0.61 14 22.95 A.根细胞积累的上述元素均为大量元素 B.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根细胞吸收K+和NO3-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根细胞吸收离子的量与细胞外液中离子的量不成比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精神疾病。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有关。NE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

我发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文

篇一:《团结就是力量(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团结就是力量(700字)作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偶然读到《论语》的这一句,我忽然想到我们小组中的成员。这几位朋友不仅是我身边的良师益友,也是他们让我们这个团队变得越发具有强劲的战斗力。说道“友直”,就不得不提及汪颖杰。别看他平时疯疯癫癫的,他可是我们组里最正直的人了!有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呆呆的看着那几道题,想破头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订正。正在懊恼沮丧之际,汪颖杰碰了我一下,并传了张纸条给我:陈昊,我错的有道题我看到你好像是对的,我们能不能到后面去,你帮我讲讲;你错的我有些是对的,我们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于是我们请示了值日班长,到后面去订正。汪颖杰教得很尽责,给我讲得很仔细,当然我也很认真的在听。“终于订正好了。”我向汪颖杰真挚地道了声谢。汪颖杰笑笑说:“我们在一个组嘛,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你也教了我题目,多谢啊。”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成长在这样的小组真是很美好! 小组中还有一位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并且他是可以归为“有多闻”一类的,这就是我们班的好学生——金业人。作为我们班的班长,虽然他总会有很多事,各种忙碌,但我们都知道,在他的字典里是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的,他总是能很好的平衡好学习和工作,我也总是能看到他和金莹讨论题目的身影。他的作业总是不折不扣的完成,然后按时上交,他的作文也经常引经据典。作为我们组的组长大人,他总是带领着我们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着我们整个团队的力量。也许他最喜欢那个“一根筷子马上就折断了,而十根筷子的就不再那么容易折断”的故事,他相信着它,并践行着它。歌曲里唱“团结就是力量”。的确,只要所有人团结一心,努力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取长补短,那么团队就会变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相信我们小组是最棒的! 篇一:团结就是力量作文 团结就是力量 作为一名学生,班级就是我们的 了,脸也涨得像个红苹果似的。可光凭我的力量,只能保持绳子不动。双方进入僵持的状态,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此时,我们班都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个脸都涨红了,汗水在不停的往下滑落着,手在不停地颤抖,龇着牙,咧着嘴的在于“敌人”较量着。眼珠直盯着麻绳,队长高声呐喊道:“不能让对方胜利,一起拔!”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我们个个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团结一致。最终以“团结”的信念战胜了对方。 “篇二:2008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团结就是力量 读罢三则材料的故事,不由得想起另外两个俗语“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好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初次听说,觉得有些稀奇,“三个臭皮匠”就能“顶个诸葛亮”,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吃”了呢?后来仔细

初中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20题) 1、(3分)请将有关染色体知识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2、(9分)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鹰抓鼠的画面,据图回答问题。 (1)鹰和鼠的身体都是由构成的。 (2)小鼠长成大鼠的生命现象叫;鹰产卵的生命现象叫。 (3)鹰生鹰,鼠生鼠,这种生命现象叫;一窝小鼠里有白色的和黑色的,这种生命现象叫。 (4)下面是孙悟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概念图,但不小心撕掉了一部分,请你将撕掉的部分补充完整。

3、(6分)2012年3月19日,一只狼在袭击了山东滕州两名村民后,被当地警方击毙。几天后,山东滕州警方又活捉了一只“白色母狼”。但有网友见到该动物的新闻照片后,发帖称是他家丢失的宠物狗。到底是狼还是狗?一时众说纷纭。 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区别呢?嘉明同学决定通过上网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寻找答案。他检索到以下资料,请你分析: 资料1:狗(家犬)和狼的分类地位: 中文学 家犬狼 名 纲哺乳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食肉目 科犬科犬科 属犬属犬属 种狼狼 亚种家犬 资料2:①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②现已发现的狼化石最早可追溯到40万年前。③狗起源于狼。④通过对狗和狼的基因检测发现,中东地区狼和狗的基因组成相似度最高。 (1)(多项选择题)根据资料1可以推测,狗和狼隶属于同一个()。 A.纲 B.科 C.种 D.亚种 (2)资料2中,属于事实的有_______,属于观点的是______。(请填编号) (3)狼的体细胞内有39对染色体,如果这只“白色母狼”被确认为家犬,则它的染色体数目是()。 A.39条 B.78条 C.78对 D.无法判断

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示为果蝇的精原细胞中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只显示两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A/a与基因D/d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行自由组合 B.如果产生ABd精子,一定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C.基因D/d的分开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检测基因D/d分子结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都是不同的 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由小变大、由青变红相关的激素是生长素和脱落酸 B.赤霉素与生长素起协同作用,可促进细胞分裂,使作物茎秆纤维增加 C.不同浓度的2,4-D对插枝生根的调节效果可能相同 D.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时,为避免内源激素的干扰作用,应选择不带芽的插条 4.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更是北京市市花,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经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园艺品种,这体现了() A.生物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中考语文精选作文素材,考试必备

作文素材(四部分) 作文素材一: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典作文素材 每年的10月都值得期待,一个象征世界顶级科技和人文奖励的最终结果陆续揭晓。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或生理学界有最重大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还有一份是增设的经济科学奖。让我们走近这些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200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获奖名单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一西诺和吕克。蒙塔尼。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美藉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 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克莱齐奥。 2008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学者保罗。克鲁格曼。 2008度诺贝尔和平奖: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2008度诺贝尔化学奖:美藉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 1.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一生只钻研一件事 诺贝尔委员会用“标新立异”作为对他的评价,然而这四个字显然不能概括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科研生涯中所经历过的孤独和失望。 1974年,豪森博士去美国佛罗里达参加一个关于疱疹病毒的会议。如同一名不速之客,他在会议上毫不留情地报道了一系列结果,证明疱疹病毒同宫颈癌无关。同时,他列出文献上一些关于HP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疑点,呼吁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这个陌生的敌人。 报告中全场一片沉寂,他的观点也被忽视。更为残酷的是,之后很长时间内,从癌细胞中寻找HPV的所有尝试均无功而返,豪森博士的研究小组拿不出一份像样的答卷。那时的实验室无法培养HPV病毒,实验人员必须从病人的癌细胞中慢慢寻找病毒存在的线索。 10年之后,转机出现。豪森博士将HPV16和HPV18呈现给世人。 然而当时的研究仍举步维艰:美国财政部门驳回了他的基金申请,制药公司也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中止了对HPV疫苗研究的投资。有些人称豪森博士“一生只钻研一件事是愚蠢的”,一些早期同他并肩作战的同行纷纷离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