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

一、概念的界定:

1。人们将在认识和交流中所出现的那些语言现象称为语言类型学。 2。人们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所有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形式各异的语言或方言。 3。这种语言类型学不但包括研究人类的共同语,也包括许多语言结构的细微差别,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间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那些非同寻常的相似性和区别性。 4。语言类型学所研究的对象虽然包括语言变体或语言流派(还可包括人们对

语言的共同解释)但语言类型学与所谓的“具体语言学”不同,或者

说与语文学或与社会语言学或与语言比较学或与音位学不同,前者的基本思想是尽量把各种社会现象区分为语言学上的类型;

二、语言类型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出现于15世纪到17世纪初的希腊和罗马(古典)语言学时期。这是语言类型学第一阶段,还是在实践中语言类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方法学派已具雏形。第二阶段,形成并发展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类型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具有相同语音形式的具体人工方言等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一般很细微)。其次,语言类型学已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各语言的人工标注表。第三个特点是不仅区分语言的内部差别,而且它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工方言,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范围,包括各种语言结构间的微小差别。各种依存关系。因此,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是语言类型学产生和奠基阶段。这

一形态是在多数学者对语言结构的附属结构(这种附属结构并不反映现实交际的功能,而是出于研究目的,将其整理成体系)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一点必须说明,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往往以一种狭隘的假设作为它的基础。只有在建立在本体论和方法论辩证统一基础上的语言研究,才能体现语言的社会性和内在性。

第三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末“语言是所有人类交际能力的雷同”一语言观的提出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一下就变成了语言学与人类学的并置碰撞,具有两种不同认识。后一思想最终战胜了前一思想。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也从认识事物转变为认识一个东西或一群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讲,也许对语言的认识才是完全成熟的。

语言类型学

对Greenberg45条共性的分析* 南昌大学陆丙甫 内容提要本文对Greenberg (1966)提出的45条共性,主要是蕴含共性,从功能角度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解释。蕴含共性的基本解释就是不太可能发生的现象蕴涵着更容易发生的现象。而可能性等级分“需要程度”和“处理难度”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由一些具体的动因组成,包括“语义靠近、可别度领先、经济性”等等。 关键词Greenberg,共性分析,蕴含共性,可能性等级,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 蕴含共性的形式分析 1.1 蕴含共性 Greenberg 提出的语言共性理论开创了当代语言类型学。 在研究对象方面,他的贡献是突出了语序的重要性,这跟强调形态的传统语言类型学很不一样。其实,这也是强调语言共性的必然选择,因为比起形态来,语序表现出更多的共性。有些语言有形态,有些语言几乎无形态,因此形态并不具有普遍性。而语序现象在任何语言中都存在。并且,除了“所有自然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这些明显的表层共性外,人类语言中不那么一目了然的共性中,最重要的共性大概就可以算“成分数目限制”的共性了,即组成任何语言结构体的“语序单位”不会超过“七个左右”(7±2)的“块”(chunk)。这是因为受到人类短时记忆和注意力范围的限制。虽然Greenberg 没有明确定义“块”,即“语序单位”,但是类型学家在把握“语序单位”时,几乎是没有分歧的,可见“语序单位”具有很大的直觉基础和心理现实性。 在描写方法方面,Greenberg 最大的贡献是强调了“蕴含共 性”(implicational universals)在语言分析中的运用。蕴含共性所描写的不是表面上一目了然的共性(如“任何自然语言都有元音系统”等),而是比较隐藏的相关

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

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 罗仁地(澳洲拉筹伯大学,教授)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语言形式的研究和语言用法的研究,也就是语言类型学和语用学。语言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于这两大方面。虽然可以分为两方面,而且到一定的程度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不过,如果我们要了解语言的形式,就必须了解语言形式的来源。正如俗语所说的“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由于语言的形式和意思来源于语言的使用,那么,要了解语言形式的“所以然”,就必须先着手了解语言的使用。要了解语言的使用,就必须先了解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我们在《信息传达的性质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发展》一文中探讨了语言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作用(罗仁地、潘露莉,2002)。文中指出,语言交际(信息传达)的过程有两个环节:信息传达者的ostentiveact[显示传达信息意图的动作](包括说话;以下简称[动作])和信息接受者的inference[推测P推论]。①推测就是猜测信息传达者为什么做了该[动作]。在传达信息的时候,信息传达者总希望信息接受者能又快又准确地对自己要传达的信息做出推测,因此,信息传达者会尽量做出最适当地制约信息接受者推测过程的[动作],以帮助对方进行推测。制约信息接受者的推测过程指的是限制信息接受者在推测过程中可能想出来的推论。简单地举个例子,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我如果要太太把离我远点的餐巾递给我,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我可以就用手指着餐巾放置的方向,让她猜测我的[动作]意图,我这种[动作]对她推测我的交际意图的制约程度非常低,她必须要先知道我手指的是什么,也必须知道我在吃饭的时候有用餐巾的习惯,但是如果除了手指着餐巾以外我还同时说“餐巾”,那么这种[动作]就对她推测我的交际意图比前者有较高的制约程度(她推测出我要的是餐巾而不是茶壶就容易多了),然而我可以用更具体的[动作],除了手指着餐巾外我还可以说:“请把餐巾递给我。”这个[动作]对她推测我的交际意图的制约程度就较前两种高。[动作]越具体,推测过程的制约程度就越高。推测是双向的,信息传达者在做出[动作]前也会先对信息接受者的理解能力进行推测,以便帮助他做出适当的[动作],使对方能比较轻松、比较准确地对自己所做出的[动作]进行推测。语言在传达信息过程中的作用是作为一种制约信息接受者推测过程的工具,更具体地说,语言是因为说话者要制约听话者的推测过程而发展的。说话者如果常常用同一个语言形式来制约听话者的推测过程,该形式就可能会“习俗化”(或常规化conventionalize)而变成该语言固定的部分。比如:美国英语东南方的方言中有“y’all”(你们)这种说法,这是因为标准英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不分单数和复数,南方方言说话者为了制约听话者对数的推测就经常在第二人称代词you(你)后面加all(所有人),久而久之,这种说法就常规化而变成固定而必用的y’all。处于不同社会背景的说话者,由于其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的关系,对不同语义领域进行制约,其制约程度也不一,而且制约的手段亦有不同之处。因此,每个社会所习俗化P常规化的语言形式有它的独特性。11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包括语言描写)研究的是不同语言已经习俗化P常规化的形式及其功能,研究的目的是先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类似之处,然后,把所发现的各种不同和类似的现象归类成系统。归①信息传达不是一种编码解码的过程,而是发话人成功地让收话人推测出它所要传达的信息。语言不像电码,因为电码是一对一的输入和输出,而语言总是有歧义的,它不是一对一的。纳出来的类别反映我们对语言的了解,同时从语言比较的结果,研究者可以知道哪些语义领域常常受制约,制约程度一般如何,哪些制约手段/方式是最常见的,哪些是比较少见或根本没看到的(我们不能说某种形式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还没看到的,因为我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 1.语言类型学的发展 较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主要是分类学意义上的,她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形态类型学,当时的语言学家施列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根据语言在形态方面的特征,把语言分为附加语(affixal)和屈折语( inflectional)两种类型。后来施列格尔的兄弟奥古斯特?施列格尔(August von Schlegel)又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了第三种类型:“无结构”语(nostructure),典型的如现代汉语[2?39]。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 ilhelm von Humboldt, 1836)又在以上学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种类型:多式综合语( incor-porating language)。如北美的一些语言,把动词和它的宾语整合成一个词汇形式。多式综合语的词根上可以黏附多个语素用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一个动词词根上面可以黏附表示“时”、“体”、“态”、“式”、“人称”、“数”等各种语法意义的语素,可以构成一个结构很复杂的“词”。同样,名词的词形也有类似的语素组合形式,具有“数”、“格”等语法功能的语素与名词词根整合为一个词汇形式。实际上,奥古斯特?施列格尔的三种类型“无结构”(no structure)、“附加”(affixal)、“屈折”( inflec-tional)即相当于奥古斯特?施莱希尔的孤立语( iso-lating,例如汉语、越南语等),黏着语(agglutinative,例如蒙古语、日语、芬兰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和屈折语( inflectiona,l例如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 萨丕尔(Edward Sapir)根据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寡将语言分为“分析 语”(analytic) ,一个语素对应于一个词;“综合语”(syntheti c),少量的语素构成一个词;“多式综合语”(polysynthetic), 数量上较多的语素、一些特定词根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词。因此,后来他又根据词形的变化,将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 isolating,绝对没有词缀的);黏着语

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

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 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是语言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都对语言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研究方法。语言学主要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过程,而语言类型学则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本文将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涵和价值。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描写、解释和实验等,旨在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教学:通过研究语言习得和教学法,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语言使用和传承,为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语言处理: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语言类型学是研究不同语言之间共性和差异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多种语言的语法、词汇、音系等系统。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对比分析、历史比较和结构主义分析等。它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接触和传播: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传播,揭示语言的演变和扩散规律。 语言政策和规划:通过研究不同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为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效果。 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在定义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语言学更注重对单一语言的深入研究和描写,而语言类型学则更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研究方法上,语言学注重实验和解释,而语言类型学则注重对比分析和历史比较等。 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应用领域也有所不同。语言学主要应用于外语教学、语言政策和规划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而语言类型学则主要应用于语言的接触和传播、语言政策和规划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都是语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它们的应用价值广泛,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 语言类型学就是要通过语言之间的比较,从复杂的、无限的、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少量的、有限的、简单的类型,下面是一篇关于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研究的,欢迎前来阅读查看。 一、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 什么是语言类型学?Beard Comrie指出:“语言类型学是根据那些并非由于共同的亲属来源或区域性接触而共享的结构特征来给语言分类。” 伍铁平先生指出:“语言类型学研究同一语系或不同语系的语言和方言的共同特征,并据此对这些语言进行类型上的分类。” 由此,我们认为,语言类型学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比较分析,考察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共性与差异,如对汉语与藏、彝、哈尼、景颇、苗、瑶、壮、侗、布依、瑶等语言的比较研究;二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结构、形态、功能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由于认知的相似性或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相似特点,如对汉语与英、日、俄、维吾尔、蒙古、朝鲜、佤、布朗、阿眉斯等语言的比较研究。 “语言对比又称语言比较,通常是指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对比或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相对而言的,必须通过与别的事物的比较才能显示出来。孤立地看一个事物,难以说准这个事物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也不可能揭示其本质特征。对语言的认识也是如此。 1766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William Jones)通过语言比较,发现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之间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从而认识到亲属语言关系的存在,开创了语言比较研究的先河。没有语言比较,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还只能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语言上,只能是片面的、表面的。正因为如此,语言比较才受到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语言学中才有了比较语言学这一新的分支。 语言类型学就是要通过语言(包括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之间的比较,从复杂的、无限的、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少量的、有限的、简单的类型,从而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普遍性,包括语言结构、语言演变、语言认知、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比较的内容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语言比较包括横向的共时比较和纵向的历时比较两个方面。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语言。而语言又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

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 一、概念的界定: 1。人们将在认识和交流中所出现的那些语言现象称为语言类型学。 2。人们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所有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形式各异的语言或方言。 3。这种语言类型学不但包括研究人类的共同语,也包括许多语言结构的细微差别,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间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那些非同寻常的相似性和区别性。 4。语言类型学所研究的对象虽然包括语言变体或语言流派(还可包括人们对 语言的共同解释)但语言类型学与所谓的“具体语言学”不同,或者 说与语文学或与社会语言学或与语言比较学或与音位学不同,前者的基本思想是尽量把各种社会现象区分为语言学上的类型; 二、语言类型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出现于15世纪到17世纪初的希腊和罗马(古典)语言学时期。这是语言类型学第一阶段,还是在实践中语言类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方法学派已具雏形。第二阶段,形成并发展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类型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具有相同语音形式的具体人工方言等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一般很细微)。其次,语言类型学已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各语言的人工标注表。第三个特点是不仅区分语言的内部差别,而且它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工方言,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范围,包括各种语言结构间的微小差别。各种依存关系。因此,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是语言类型学产生和奠基阶段。这

一形态是在多数学者对语言结构的附属结构(这种附属结构并不反映现实交际的功能,而是出于研究目的,将其整理成体系)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一点必须说明,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往往以一种狭隘的假设作为它的基础。只有在建立在本体论和方法论辩证统一基础上的语言研究,才能体现语言的社会性和内在性。 第三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末“语言是所有人类交际能力的雷同”一语言观的提出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一下就变成了语言学与人类学的并置碰撞,具有两种不同认识。后一思想最终战胜了前一思想。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也从认识事物转变为认识一个东西或一群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讲,也许对语言的认识才是完全成熟的。

语言知识学习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语言的结构类型 ?(一)从词法角度分类 1.孤立语 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词类缺乏形态标志,构词主要采用词根或词根加词根的形式。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词序和虚词的语法手段来表达。 汉藏语系的大多数语言属于孤立语。 ?2.屈折语 屈折语在构词方面有两个特点: ⑴用内部屈折手段构词。 ⑵屈折语也用附加语素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与粘着语的附加语素有别: 一是屈折语中的附加语素可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同一个语法意义也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 二是屈折语的词根与附加语素常结合得比较紧密。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属于屈折语,但英法语的词形变化已经大大简化。 日语例子 土耳其语例子:

(二)从句法角度分类 三、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类型学主要就研究语言的普遍特征 ?(1)条件从句在所有语言中以前置于主句为正常语序(G r e e n b e r g)(与语言的时间顺序象似性有关) ?(2)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3)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 第四章语言的发展与分化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原因 ?1、社会原因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网络—网络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须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社会的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 ?2、语言系统各因素的相互影响也会引起语言的发展。 语言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连锁的反应。作为一个系统,语言要素的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这同社会系统中的因素的相互影响变化没有什么两样。 ?语音、词汇、语法相互影响的例子。

从语言类型学看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句式分布

从语言类型学看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句式分布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其句法分布,比较了日语和英语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汉语主要用语气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日语主要用终助词、助动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为补充;英语中主要使用情态动词、副词等手段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 标签:语言类型学语气助词“啊” 情态语义对比 一、引言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方面构成: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汉语属于语气助词比较丰富的语言。其中的语气助词“啊”在现代汉语中用法非常广泛。语气词虽然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不过,从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助词的功能方面,其中国内方梅(1994)、储诚志(1994)、齐沪扬(2002)、徐晶凝(1998、2000、2003)等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关注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贡献以及“啊”的语法分布。“啊”的主要功能在于参与句子的情态表达,对它意义的归纳或描写应该以它的情态表达作为依托。本文结合“啊”的实际用例,以及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研究“啊”的情态意义及句法分布。 二、“啊”的情态意义 (一)汉语中“啊”的情态语义 情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看法和态度,一方面是说话者对命题所描写的情景(situation)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听话人的考虑。印欧系语言情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情态动词(modal verb)为载体的“可能性”(probability)与“必然性”(necessity)、知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与义务情态(deontic modality)的研究上。 对于汉语来说,情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气(口语中一般称“口气”),语气助词是它的主要语法表达手段。储诚志(1994)认为,所有含有“啊”的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气义素——缓和。我们认为,这一概括基本上能反映出“啊”的语义,但是不够全面。如在很多含有“啊”的感叹句中,虽然比不含“啊”的相同句子增添了舒缓的语气,但加“啊”的句子在感叹句中,其主要目的是感叹而非舒缓语气。例如: (1)a:我多么高兴啊,昨天我见到邓颖超夫人了。

语言类型学简介

语言类型学 typological linguistics 又称语言类型学 (linguistic typology)。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类型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区别。学者们比较语言特征往往抱有不同的目的。 第 1种是追溯历史渊源,其方法是比较各语言的语法结构和最古老的基本词汇的语音和语义,发现这些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 第2种是建立人类语言类型体系,其方法是按某些特征把语言分类, 如把汉语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萨摩亚语都归入孤立型语言(虽然二者并无亲属关系)。 第 3种是寻找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或近乎普遍的现象,其方法是考察某一特征存在于多少种语言之中。这样做,同样不问所研究的语言是否有亲属关系。 由于目的不同,第1 种比较工作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事情,第2、第3种才是类型语言学家的事情。 在语言类型研究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是德国的W.F.洪堡特,美国的E.萨丕尔、R.雅柯布逊和J.H.格林伯格,英国的S.乌尔曼(1914~1976)等。 按特征对语言进行分类远在19世纪初期,德国语言学家 F.von施列格尔(1772~1829)就把世界诸语言分为3大类型,即孤立型、粘着型和屈折型。后来洪堡特又增加了编插语或称多式综合语。 汉语单词"信"不分单复数,可指一封信或几封信;②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表明,如"我写信"不能改为"我信写"或 "信写我"。 尤其是后面有一串表示语法关系的词缀,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每个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表示,词缀同词缀之间在语音上界限分明,不融合在一起。如土耳其语 odalarimdan〔从我的(一些)房间里〕是一个词,其中词根 oda(房间)后面有后缀-lar(表示复数),-im(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领属关系,相当于汉语"我的"),-dan(表示离格)等。 且往往一个词尾表示几个语法意义,如拉丁语am-o(我爱)中词尾-o同时表示现在时、主动态、第一人称、单数、陈述语气等5项。 上述语言类型的三分法是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出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但这只是大体的划分,并不是十分严密和准确的。同一类型的语言,其间也还有许多差异。有的语言还兼有几种类型的特征,如英语的有些动词一个词形表示多种语法意义(He go-es表示陈述语气、现在时、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类似屈折型;英语词序比较固定,类似孤立型;但它的有些词根前后可能有几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每个词缀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词缀同词缀在语音上不融合在一起,界线分明,又类似粘着型,如英语的un-affect-edly(不矫揉造作地)中的un-表示否定,-ed表示形容词后缀,-ly表示副词后缀,用粘着方式串联在一起;所以有人说,英语是由屈折型走向孤立型的语言。

语言学家的语言类型学

语言学家的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语言内部的结构和规律。本文将介绍语言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语言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语言类型学是研究语言分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不同语言的共性和差异。语言类型学家通过比较语言的音系、词汇、句法等要素,将语言分为不同的类型。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无论是已知的语言还是濒危的语言,都可以成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言类型学的分类方法 语言类型学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基于语法结构的分类方法、基于音系的分类方法和基于语义的分类方法等。 1. 基于语法结构的分类方法 基于语法结构的分类方法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它将语言分为屈折语、语素语和分析语等不同类型。屈折语是指单词内部通过词缀变化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如拉丁语和俄语;语素语是指通过词序和功能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如中文和英语;分析语是指通过

词序和功能词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如越南语和印尼语。 2. 基于音系的分类方法 基于音系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语言的音素和音节结构来进行分类的。音素是语言中的最小音位单位,而音节是由音素组成的更大的音位单位。基于音系的分类方法将语言分为辅音语言和元音语言两种类型。辅音语言以辅音为主要特点,如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元音语言以元音为主要特点,如斯瓦希里语和泰语。 3. 基于语义的分类方法 基于语义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义结构来进行分类的。语义是研究词义和词汇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词汇的意义和搭配。基于语义的分类方法将语言分为形态语言和词序语言两种类型。形态语言通过词缀变化来表示词义关系,如日语和芬兰语;词序语言则通过词序来表示词义关系,如英语和法语。 三、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内容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分类、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化等方面。语言分类是语言类型学的基本任务,它通过比较语言的音系、词汇和句法等要素,将语言归类为不同类型。语言接触是指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影响,它研究的是语言接触对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的影响。语言演化是指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和发展,它研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的SVO和SOV之争

【标题】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的SVO和SOV之争 【正文】 描写语言学(结构主义)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对语言的结构进行了详尽的、穷极的分类和描写。经过检 验,它对词的形态、词的顺序及其组合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语法学中的线性结构分析与层次的认定 就建立在这一描写的基础之上。描写——结构的理论把语言研究推向了言语的解剖台。 被人们称之为描写语言学的反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或乔姆斯基理论)有它自己的种种特点。但无 法否认的是,它仍然以结构主义的方法所形成的语言诸要素、诸成分、诸单位作为操作对象并将其进一步抽 象化和符号化。 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及其对现代汉语研究的影响 美国的Joseph H. Greenberg是当代描写语言学派中的重要学者。他的有关人类语言共性的研究蜚声语言 学界。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他的分析语言类型学的重要论文《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1〕将 人类诸语言的基本语序类型作了分类。从逻辑分析出发,他把绝大多数语言的语序整理归纳为6种可能出现 的类型。这6种语序是: ①SOV(主·宾·谓)②SVO(主·谓·宾)③VSO(谓·主·宾) ④VOS(谓·宾·主)⑤OVS(宾·谓·主)⑥OSV(宾·主·谓)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可是,在对不同语言间的差异进行的研究中却能够导出对语言共性的研 究。每种语言中的词在进入句子之前,仅仅是一个语言单位,而在进入言语之后,则同时还是一个句子成分 。句中的语言单位不再是词的随意排列而是有规则、有顺序的组合。线性句子的产生实际上就是说话人(或 写作者)对词(成分)的排序行为。 SVO这三种句子成分的不同排列产生出6种句子类型。世界上多数语言的语序,都不外这几种类型。英语 、泰语的名词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并使用前置词。所以,它们是SVO型的语言。日语、土耳其语的宾语放在 动词前面,并使用后置词,所以,它们是SOV型。 除了句子这三种主要成分的语序之外,语言类型学还提出了另外的几个参数或标度。〔2〕 ①VSO/Pr/NG/NA ②SVO/Pr/NG/NA ③SOV/Po/GN/AN ④SOV/Po/GN/NA 这些符号的意思是:Pr=前置的地位词;Po=后置的地位词;N =中心名词;G=所有者;A=形容词。 这就成为:

[类型学,基数,中英]语言类型学视野中的中英韩基数词文化对比分析

语言类型学视野中的中英韩基数词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英韩基数词文化概述 基数词是人们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其作用不只是简单地计数,还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基数词文化的独特性不容忽视。基数词表示数量的多少,是数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词。基数词主要包括系数词(零、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半等),位数词(十、百、千、万、亿)以及两者组成的复合数词。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数词系统,不同语言中基数词的构成和应用也不尽相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韩国与我国是邻国,两国的各种交流不断,因此,文章选取中英韩三国语言的基数词进行对比。 (一)汉语基数词 零在汉语中表示少和细碎,如零钱零星;汉语中的一有着特殊含义,人们很早便已经意识到,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一开始的,一出现时便与哲学思想相联系,同时,一也是中国道教教义的核心理念。用于最大、最初、全部等表示抽象的含义。人们崇尚第一,在汉语中,由一开头的成语最多。汉语中的二充满着褒义色彩,人们把偶数视为吉祥的数字,一直都有好事成双之说,双在汉语中蕴含有吉祥幸福的文化涵义,人们尚对偶,凡事要求成双成对,讲求对称。不过二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数词,许多含二的词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二货二流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以三为多,三人成众,在成语三番五次举一反三中都可见三表达多之义;四象征着周全、平稳、完整、安定等意,如四平八稳四世同堂。不过四也是一个禁忌数字,因为四与死谐音,在人们看来是一个十分不吉利的字眼;五在中华文化中是和谐圆满的象征,从五行五味五谷等词汇中可见一斑;数词六在中华文化中是顺利的象征,因六与禄音相似,因而被赋予了吉祥顺利的含义;七在中国古代被看作是至大的极限数,不过由于七与悼念亡灵的祭祀活动有关,因此嫁娶事宜都会避开七,以求吉利;八是很受人欢迎的数词,因其与发谐音,象征着喜庆富贵;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九作为最大的单位数,有无限大的含义,也象征着至高无上,如成语九五之尊。又由于九与久同音,预示着长长久久,因此九从古至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十象征着完美圆满,十全十美十佳青年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十的喜爱。位数词百千万亿在汉语表达中一般是用于夸张,表示数目多,如百家姓千家万户亿万富翁等,一般来说它们表达的并非一个确指的数,而是带有夸张或者列举之意。 (二)英语基数词 零在英语中表示起点,也有无意义、没价值的含义;一是万物之源,由它派生出了整个世界,一象征着优秀和有胆识,如第一名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可见在英语中一格外受到推崇。在英语中二被看作是一个倒霉的数字,十分忌讳二这个数字。三在英语中是一个幸运数字,甚至具备某种神性,不过三也并非完全褒义,在《圣经》中邪恶的三位一体,直接攻击圣洁的三一真神,所以三也受到敬畏。在英语中四褒贬参半,既被推崇为正义公平的象征,又存在一些庸俗下流的不好含义。五在现代英文中含有一些不好的含义,如第五纵队黑色星期五。在英语中六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尽量避开六。七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寓意着吉祥,这种象征意义与基督教的信仰有关,另外,七的读音与天堂相近,因此七被赋予了神秘之意,如七大奇迹七宗罪。八代表着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 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学的一门“显学”,但目前还不能说已是汉语语言学中的“显学”。单从语言学理念来看,类型学应当比形式学派甚至功能学派更具有与汉语语言学的亲和力。形式学派从语法能力的先天性假说出发,通过假设、演绎和母语者的语感测试来寻求生与俱来的普遍语法。功能学派则抱有与之对立的基本信念,认为语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满足交际或认知功能的需要,于是以此为出发点,致力从语言的使用或理解规则中去解释语言的结构及其演变。两者不同程度地带有从假设出发、“主题先行”的特点。语言类型学则更多保留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的特性,注重材料、讲究实证、主张旁征博引、提倡归纳推理,力求以事实说话,在调查之前不假设任何东西。这本是最容易为中国的语言学家认可的研究方法。然而事实上,在形式、功能、类型三大当代“显学”中,偏偏是类型学在中国国内最少为人了解。怪也不怪,这与中国学术界的另一些“国情”有深刻的关系。中国的传统学术包括语言文字之学,素有尊夏贬

夷、厚古薄今、重文轻语的传统。虽然华夏-汉民族数千年来就在众多民族部族的大交融中产生发展,中国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在汗牛充栋的传统中文典籍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对汉语以外语言文字的记述,更遑论研究了。不要说非汉族语言,即使是各地的方言,除了作为“匡谬正俗”的对象偶尔一现,也很难引起历朝历代学者们的关注。也就是说,正统的学术向来缺少对异族语言的兴趣,更没有进行语言比较的传统。进入现代以来,外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都获得了强大了推动力,这本是孕育跨语言比较的很好时机。可是,50年代过于追求专业分工的前苏联式教育科研体系,以及语言研究队伍和学术兴趣向普通话的高度集中,又强化固化了不同语种研究队伍间的壁垒,形成了纯粹语种导向的语言研究体系。不要说汉语、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三大队伍很少有切实的交流,即使在古今汉语之间、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也缺少实质性的沟通,更谈不上在跨语言基础上对语言共性的追求了。这种学术格局下,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甚至生成语法都有一定的机会被引进过来成为汉语研究的利器,甚至发展成主流,唯独语言类

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互补与融合

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互补 与融合 一、引言 20世纪代之后,现代语言类型学(下称语言类型学)是以探究语言的共性为目的,以语序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局部分类为主要研究方法,强调从功能角度对语言现象予以解释的语言学分支或流派。语言学家刘丹青认为语言类型学有自己的语言学理念、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从而区别于其他主要的语言学流派。语言类型学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揭示表面千差万别的人类语言背后所隐藏的共性和规则。随着国外相关研究的推进,语言类型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以龚群虎、金立鑫、陆丙甫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在翻译和介绍国外相关研究的同时,已开始结合汉语实际对国外相关研究结论进行考察并适时修正。在学者一致努力下,汉语类型学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使语言类型学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与此同时,在众多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理论演绎与描写分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自然语言分析与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 狭义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都属于功能主义阵营,二者都运用感知、认知或其它语言系统之外的功能范畴解释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其间存在必然的互补和融合(fusion)。方面,前者认知语言学不再满足于对单一语言的穷尽研究,其视角逐渐转向通过双语或多语的对比考察以获得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以其独特的眼光对其作出概括解释,通过这一途径,逐步展现其理论普适性。另一方面,与认知语言学一

样,现代语言类型学也不再满足于其传统的、仅依赖少量语言事实、按单一参项便对人类语言作出总体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方法。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等方面重新探讨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之间的异同,重点阐明其异同决定二者在理论导向和技术支持、跨语言佐证和学科划分等方面具有必然的互补性,进而阐释这种互补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融合,二者互补和融合之后便产生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范式——,认知类型学。 二、理论、方法及其互补 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但差异并不就意味着相悖,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借用,加强互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理论背景 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可视作当代语言学两大主流范式。各学派所持语言哲学观的不同决定其语言研究目的的差异。语言研究目的催生新的语言理论,而语言理论又进一步决定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上世纪中叶以来的语言研究范式大多产生于与形式学派 (如TG语法)的比较过程之中。功能学派和形式学派在语言哲学(即对语言本质,尤其是语法本质的理解)上形成鲜明的对立,而语言类型学在语言哲学方面较为谨慎,属于功能主义的温和派。一方面,语言类型学并不是不关心语言形式,只是在语言观上它和认知语言学有更多相似互补之处。二者都不承认“语言自治观”。另一方面,语言类型学的哲学倾向决定其研究方法与形式学派也存在本质的不同。作为两大主流范式中素有“语言观的革命”之称的乔氏语言观直接影响了形式学派研究语言的具体方法和成果。形式学派的学者大都不做直接调查工作,多依赖自己的语感,通过内省来发现规律。因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