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归纳和练习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归纳和练习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归纳和练习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归纳和练习

产生卵细胞类型后代(雄性正常产生X和Y配子)雌性正常分裂X X X和X Y

雌性减一异常XX和O XX X和X O或者XX Y和Y O

雌性减二异常XX和O XX X和X O

XX Y和Y O

产生精子类型后代(雌性正常产生X配子)

雄性正常分裂X和Y X X和X Y

雄性减一异常XY和O X X Y和X O

雄性减二异常X异常则:XX和O

Y异常则:YY和O XX X和X O X YY和X O

雌异常(雄正常)雄异常(雌正常)

XXX 减一or减二减二X异常

XXY 减一or减二减一

XYY 减二Y

XO 减一or减二减一or减二

YO 减一or减二

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 1:1 B.1:2 C.1:3 D.0:4

2、【同类变式】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 0:4

3、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那么,形成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A. 22AA+XXY B.22AA+XXX

C 22AA+XXY或22AA+XXX D.22AA+XXY或22AA+XY

4、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母方减Ⅱ中B.母方减Ⅰ中C.父方减Ⅱ中D.父方减Ⅰ中

5、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6、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中有16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有一对姐妹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

细胞的几率是

A.1,2 B 0 C.1/3 D.1/4

7、某一生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个数比为1:1。则该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B)

A.一个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

B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8、某男产生的有些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b(YY),这两种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C) A.a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是由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a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是由于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a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是由于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a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是由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9、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到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为男性.是由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B 患者为男性.是由父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C.患者为女性。是由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D.患者为女性。是由父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后代的染色体情况为

A.6+X和6+Y B.6+XX和6+XY C.6+XXX和6+XXY D A和C

1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 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 ) 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aX b、Y、Y

5.人类2l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l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若女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C

A.0 B.1/4 C.1/2 D.1

叉叉叉,雄大没有叉

错错对,雄二他不对

歪歪谁最爱?雄二爱歪歪

喝酒谁最爱?大家都很爱

喝酒配什么?吃上Y头一两块

减数分裂 题型归纳 答案

有关减数分裂的常见考查题型分析 细胞减数分裂一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的遗传等相关内容紧密相联,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下面归纳了有关减数分裂的一些常见考查题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单纯考查细胞减数分裂 1、考查基本概念: 【例1】右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和2, 3和4分别互称为 ②1和2, 3和4分别构成一个 ③a与a’,b与b’,c与c’,d与d’分别互称为 ④a与b或b’、与c或c’、与d或d’互称为 ⑤1与3或4,2与3或4互称为 分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是减数分裂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细胞图相的区分与识别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掌握减数分裂知识的基础。 答案:①同源染色体②四分体③姐妹染色单体④非姐妹染色单体⑤非同源染色体2、考查染色体行为特征 【例2】下列关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含量不变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 D.⑥⑦ 【例3】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是( ) A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分析: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表现为: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表现为间期的复制,前期的联会、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 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表现为中期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后 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这之中,DNA间期的复制、中期的着丝点 排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这些都与有丝分裂相同,而联会、四分 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等,都是减数分裂所特有的。也是区 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重要的依据。 答案:【例2】C 【例3】C 3、考查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 【例4】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个性化作业①2015年10月10日编辑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例析】(2011·四川卷·31·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面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以及进化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乙细胞中,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B基因所在的打阴影部分的染色体片段来自于偃麦草,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在培育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由偃麦草的染色体转移到了它的非同源染色体即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理,丙系在培育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变异能为 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ⅠaⅡBⅡO,A 与a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而分离。F1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且A、B两基因独立遗传,所以F1自交所得F2有9 种基因型,即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 ⅡBⅡO、ⅠAⅠAⅡOⅡO、ⅠAⅠaⅡOⅡO和ⅠaⅠaⅡOⅡO。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只有ⅠaⅠaⅡBⅡB和ⅠaⅠaⅡB ⅡO两种基因型。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0ⅡO,除了I甲与I 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外,其余20对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各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有可能I甲与I丙没有平均分配到两 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而是进入到了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ⅠaEⅡ0与Ⅱ0 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也有可能I甲与I丙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

2013-高三-一轮-减数分裂--学案--题型

2013-高三-一轮-减数分裂--学案--题型

第二单元第1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纲要求】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知识分解】 一、减数分裂概念: (1)范围:进行生殖的生物 (2)产生: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次,细胞分裂次。 (4)结果:染色体和DNA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数目。 (5)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动物的和; 植物的和 (一)精子形成过程: 1.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中原始雄性生殖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其增殖方式为分裂2.过程:见下页表格(例:2N=4,基因型为AaBb) - 2 -

- 3 -

2、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的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 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随着细胞的分 裂进入两个子细胞。 思考: 1)减数分裂过程中减一的任务是分开,、 减二的任务是分开。 2)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方,一条来自方,相同的染色体。 1对同源染色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3)联会:染色体的现象 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4 -

同源染色体一定联会吗? 间期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4)四分体: 1个四分体数= 个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DNA= 条脱氧核苷酸链 判断:人体有丝分裂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23个四分体() 5)交叉互换发生在什么时期? 什么结构之间? 6)根据下图举例说明下列名词: 染色体、染色单 体、 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 单体,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 体, 四分体个、交叉互换 - 5 -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道南中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Ⅰ、基于标准的学习目标分析高三年级上册 2019年1月11日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设计人李俊丽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 b:时期 c、特点 d、结果); ②说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a: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 (2)能力培养 ①通过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和绘制减I、减II中后期图的能力; ②通过课前制作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贴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协作的能力; (3)情感培养 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Ⅱ、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设计

邀请每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组的减数分裂过程贴图,其他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练习1:(1)该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 。 (2)一个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3)1号和2号染色体在联会前相同位置上携带一对等位基因,在联会后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是否肯定 相同?为什么? 通过ppt 展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师生共同总结: 精子是在雄性动物的睾丸内形成的 减I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4 3 1 2

(完整版)减数分裂经典练习题1

习题(八)——减数分裂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A.精子细胞 B.卵细胞 C.精子 D.配子 2、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3、联会是指() A.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B.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的细胞 C.一个配对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联会时 C.四分体时期 D.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过程之间 5、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出现四分体的个数是() A.46 B.16 C.23 D.64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A.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 D.相同的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红细胞 8、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为()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9、具有24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其生长点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A.96 B.48 C.24 D.12 10、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它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11、下列细胞中,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受精卵 D.初级卵母细胞 12、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 A.46 B.23 C.92 D.184 13、蟾蜍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4条,其精子中染色体数是() A.11个 B.22个 C.33个 D.44个 14、一雌蛙产1000粒卵,一雄蛙产100万个精子,那么形成这些卵和精子的雌蛙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数目 及雄蛙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分别为() A.250个和250万个 B.1000个和25万个 C.1000个和100万个 D.250个和100万个 1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16、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

×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1. 染色体及染色体形态类型 2. 减数分裂的概念。 3. 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过程。 4.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 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重点导学 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染色体及其形态类型 1.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 染色体结构:着丝粒、长臂、短臂 3. 染色体类型: ①端着丝粒染色体 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③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4. 常见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知识点2:减数分裂的概念 有性生殖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如果有性生殖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那么合子中的染色体数将会是多少?能否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包括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两个时期。 知识点3:精子的形成过程 1. 形成的场所:精巢中 睾丸中的曲细精管精原细胞精子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2. 形成的过程: (1)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间期) 注意:①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染色体呈现染色质形态 ③复制后DNA数量加倍,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数目不变。

(2)初级精母细胞 A. 前期I ①每条染色体都有2个DNA,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 ③配对的这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注意观察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④配对的这一对染色体由于有四条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⑤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思考: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吗?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吗?出不出现配对的现象? ②人总共有46条染色体,那么同源染色体有多少对?能理解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吗?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吗? B. 中期I 特点: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思考: 这样排列有什么样的生物学意义? C. 后期I 特点:纺锤丝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大题题型归纳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及染色体变异 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4.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9 2 C.5/9 5、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 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6、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中占的比例为1/16 7、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基因组合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③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④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⑤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核内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了解染色体的类型,识记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量。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3.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数量、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4.通过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在制作过程中设计构思、查阅资料、寻找实验材料、探索发现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应变化规律,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的联系明确探究性思维,在生物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

质疑精神。 3.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和构建模型的能力。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在于揭示生命延续体会的生物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章“染色体与遗传”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基础,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第一章孟德尔定律,重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要从遗传学上理解孟德尔定律必须系统的学习“染色体与遗传”。这一模块的其他内容与本章息息相关,如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同时本章还是选修模块的知识前提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 只有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才能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与其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为以后的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总之,“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是“遗传与变异”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各个阶段染色体行为、数量、特征的变化。 难点:掌握各阶段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特点;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专题 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相同。) (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 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 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 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 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如图 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 ④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

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 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 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⑥DNA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 若无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⑦.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 三、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1、减数分裂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4n 4n 2n 2n 染色体 n n 精原细胞初级精次级精精子细胞精原细胞初级

减数分裂题型总结

减数分裂题型总结(一) 一、【基础知识】 1. 人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具有的分裂方式可能有( ) A.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 如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 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 .肝细 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第一极体 D .卵细胞 3. 某动物有两对 同源染色体,下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 其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次序是( 5 ?下列是具有二 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二、【区分减数 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 6 ?下图是动物不同细胞分裂阶段的 图像, (1)指出图中各图像所代 表的细胞 分裂方式及所处 的分裂时期; (2)图像中表示动物的体 细胞的有 ______________ ,表 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_______________ ,表示次级 精母细胞的有 ⑶图A 中的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4)图B 中有 _________ 四分体,该图与图 A 、图C 若表示同一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 个DNA 分子。 则三图表示细 A .①②③④⑤ 4 ?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五个细胞。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③⑤①④ 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 ) 1 A B C D E ) 请据图回答: C E H G

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以染色体组合种类为标准,具有图B表示的那种细胞的动物,其减数分裂能生成 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 7.右图是两个处于某种分裂状态的细胞图。据图判断它们所处的分裂时期最可能是( ) A .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甲、乙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甲、乙都为有丝分裂后期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 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时期。 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期。 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时期。 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1) (2) (3) (4)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9 .如图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 (假定只含 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 ? e ? 甲乙丙丁 (1)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o 个DNA分子。 单体, 10.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减数分裂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人版高中生物减数分裂题型总结

减数分裂题型总结(一) 一、【基础知识】 1.人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具有的分裂方式可能有()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如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3.某动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按其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次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D.②③⑤①④ 4.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五个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5.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二、【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 6.下图是动物不同细胞分裂阶段的图 像,请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各图像所代表的细胞分 裂方式及所处的分裂时期; (2)图像中表示动物的体细胞的有 __________,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____________,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 有_________________; (3)图A中的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个DNA分子。 (4)图B中有________四分体,该图与图A、图C若表示同一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则三图表 示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染色体组合种类为标准,具有图B表示的那种细胞的动物,其减数分裂能生成 __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 7.右图是两个处于某种分裂状态的细胞图。据图判断它们所处的分裂时 期最可能是() A.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甲、乙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甲、乙都为有丝分裂后期 8.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 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时期。 (2)乙图表示期。 (3)丙图表示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9.如图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分裂的 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 __________。 (2)甲图表示分裂 期。判断的依据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3)乙图表示分裂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4)丙图表示分裂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个DNA分子。 (5)丁图表示分裂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 10.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③所示细胞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合 C.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 现以上细胞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 体的是①②③ 三、【减数分裂的曲线】 11.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减数分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不.相同的是( ) A.精原细胞 B.体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次级卵母细胞2.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概率是() A.0B.1/2 C.1/3 D.1/4 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的比由1∶2 变为1∶1 D.此期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 4.A和A′,B和B′分别代表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一组精子是() A.AB、A′B、AB′、A′B′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发生在() A.2~3,5~6 B.6~7,5~6 C.2~3和6~7,5~6 D.5~6和2~3,6~7 6. 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7.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的细胞质 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C.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10. 如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 D.雄配子 8.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10—6μ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 A.5.6×10-6、5.6×10-6和2.8×10-6μg B.5.6×10-6、0和2.8×10-6μg C.2.8×10-6、5.6×10-6和5.6×10-6μg D.11.2×10-6、0和5.6×10-6μg

生物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和联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充分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就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考点整合一: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术语的理解 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例1. (天津)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变式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2. 与染色体相关的概念辨析 (1)染色体与染色质 (2)染色体与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4)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5)四分体 (6)染色体组 例2.对图1—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⑧,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 物细胞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 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 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变式2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二轮复习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题复习 考纲分析:本节课复习所涉及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考纲上的要求均为Ⅱ层次,这一层次的要求为“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命题方向:(1)集中在有丝分裂、减Ⅰ、减Ⅱ分裂方式及图像的辨别;(2)减数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DNA、染色体变化曲线的比较。(3)还与遗传规律和变异章节结合考查。1.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B) 2.图1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④⑧和⑨四个时期 B.图1中只有③⑥⑦和⑨四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C.图2中与图1中a段对应的细胞是B和B′,与图1中b段对应的细胞是C和C′ D.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A′、B′、C、C′、D 3.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并且其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基因型至少有三种,并且分别是ABe aBe AbE C.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可以是来自基因突变,可以是来自基因重组 4. 图甲中,①~④代表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 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 图乙为该生物五个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重点题型研析4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综合题

重点题型研析4——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综合题 典例剖析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如图为该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 为。 (2)若图中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 变异属于。 (3)如果①处的基因为a,则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或在 时期出现了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析(1)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3)由于该细胞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分开,①处基因应与其所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相同,如果①处的基因为a,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1)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染色体结构变异(3)基因突变四分体 技法点拨 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各种原因(物理、化学等因素)会使DNA复制过程出现差 错,导致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产生基因突变,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 换而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 也随之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配子, 通过配子将这些变异传递给下一代,如人类性染色体异常病中出现的XXY型、XXX型、XYY型等,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可能是形

减数分裂异常

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 1、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后,正常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在分裂前,首先要进行DNA的复制,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 分子均有一条单链被标记,而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原来没有被标记,所以复制后还是没有标记物。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被标记过DNA的染色体,另一个不含,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含有标记DNA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产生两个精子,这两个精子中的对应染色体是原来含有标记物的两个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因此这两个精子中均含有15N。而另外两个子细胞由于原来DNA就没有被标记过,因此也就不含15N。总体来说就是4个精子中,两个含有15N,两个不含,比例为1/2。 拓展1: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均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本拓展题与上一题不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DNA分子均被标记,因此产生的4个精子均被标记过,因此比例为100%。 拓展2:假设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两次有丝分裂呢?___________。 本拓展题目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一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均含有15N,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均有1个含15N 的DNA分子,所以比例为100%,而第二次复制时,由于含15N 的DNA分子两条链中只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单链没有,复制后产生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含有15N,另外一个没有。因此两次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有两个含有15N,另外两个没有,比例为50%。 2、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要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X b 的精子,则发生异常的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后期,A和a都进入同一极,而Xb和Y则分向两极,X b与Aa在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Y进入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aX b 的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该两极均含有AaXb,但是含有A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进入两个子细胞,而是进入了同一个子细胞中,这样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为AAaX b,另一个为aX b,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产生两个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 拓展: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正常进行分裂,在次极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拓展题讨论的是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两个次极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X b、aY或aX b、AY,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染色体,因此其染色体组成为:AAX b X b和aaYY或aaX b X b和AAYY。 3、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产生的可能原 因:。 解析:出现XXY异常,可能的原因是XX+Y,也可能是X+XY。如是XX+Y,则是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常。卵细胞形成过程一种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 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题型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练习 1、(全国课标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 2、(浙江卷)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 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 期 B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 .G 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 含量已增加一倍 D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3、(江苏生物卷)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江苏生物卷)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 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5、(江苏生物卷)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 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6、(海南生物卷)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 .有丝分裂间期DNA 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C .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 .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7、(安徽卷)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 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 .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