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平面设计1

第二章平面设计1

第二章、平面设计

§2.1 概述

?线形

n 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沿线设施

路线设计:路线空间位置几何尺寸

horizontal vertical cross-section

错头和破折

直线-圆-直线:不满足第二、三条性

质,但满足第一条要求,满足了车辆的直

行和转向要求,可作为低等级山区道路采

用。

直-缓-圆-缓-直:为满足第二条要求,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引入了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使整条线形符合汽车行驶轨迹特性的第一条和二条,保持了线形的曲率连续。它不满足第三条要求,不是最理想

的,但与汽车行驶轨迹接近,国内外普遍采用。

三、道路平面线形

n 汽车行驶轨迹线曲率为0——直线曲率为常数——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缓和曲线n

导向轮车身纵轴n

零n

常数:n 变数:三要素

§2.2 直线

n1.优点:

n

n

n

n

n2.缺点

n

n单调疲倦测车间距离。

n③易超速

终点(HZ或YZ)起点(ZH或ZY)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

设计速度≥60km/h

设计速度≤40km/h

?

断背曲线。设计中

断背曲线的错觉危害:

解决办法:

v

,同

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

以km/h计)的6倍为宜。”C型

曲线

断背

曲线

?

断背曲线。设计中

Lmin≧6V

v

S

线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 题及答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μ=0.02)] -(0.035[127802 ?=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μ=0.8)] (0.15[127802 +?=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p 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π 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 -=+?+=2q 2180)2(,2tan )(00,π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 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 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选定m L R S 6530011==,,试分别确定2JD 、3JD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1) 1JD 曲线要素计算 587.024p 2s 0==R l , 487.322402q 23s =-=R l l s , 则m q P R T 63.1112tan )(1=++=α 由于1JD 与2JD 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m 360660=?,此时036063.11196.4582<--=T 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2JD 曲线拟定 由于2JD 与1JD 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m L R 803002S 2==,,则计算可得:889.0p =,40q =,m T 84.1282= 所以2JD 与1JD 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 m 49.21884.12863.11196.458=--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 ,'30291?=右α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梳理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I》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⑴、人类需要着衣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⑵、人类学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⑶、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⑷、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⑸、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⑹、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⑴、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⑵、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⑶、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⑷、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⑶、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3、技术的综合性 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

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考研笔记-复习资料完整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 前言,绪论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3)分门别类的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3.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都必须依靠脑、心和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 (2)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 (3)人类是高等精神或是“他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和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最高体现。 4.印刷术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镂空版) 5.中国的书写字体和印刷字体种类: 书写:行、草、隶、篆; 印刷:楷书、宋体、仿宋、黑体。 6.人类最早文字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共同点: 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共同点: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7.罗马字体设计的特点:出现装饰线,方形的大写字母。 8.洛可可风格艺术的特点:强调浪漫情调,从自然形态、东方装饰、中世纪和古典时代的装饰之中吸取动机,大量采用C形和S形的曲线作为装饰手段,色彩上比较柔和,广泛采用淡雅的色彩计划,比如粉红、粉蓝、粉绿等,也大量采用金色和象牙白色,设计上往往采用非对称的排列方法,与比较讲究对称、彩强烈的色彩计划的巴罗克风格形成对比。 9.18世纪法国罗可可时期平面设计与印刷的风格趋向:采用非对称布局,大量采用曲线装饰,版面华丽,字体也时常采用花哨的书法体例,花体字成为书籍封面和扉页上最常用的字体。 10.利用羊皮纸作手抄本,是中世纪的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1.真正把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的是德国人﹑来自曼兹地区的约翰?古腾堡。 12.阿伯里奇·杜勒的平面设计风格:1498年,杜勒为《启示录》一书作了15张精彩的木刻插图,描绘生动,线条丰富,黑白处理得当,构图紧凑,成为这个时期德国艺术登峰造极的代表作。杜勒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平面设计家之一。他对于美术理论,特别是美术技法理论也有相当深的造诣。杜勒关于美术基本技法﹑艺术人体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和)。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μ=0.02)] -(0.035[127802 ?=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 +=μ=0.8)] (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p 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π 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 -=+?+=2q 2180)2(,2tan )(00,π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 110.49 m 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二节

【教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二节的内容。 从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分析,它是接着“技术与设2019年高考政治复课研讨报告会课件计的关系”展开讨论的,讲的是在设计中,需要把握好人与机的关系,阐述了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继而引入人体工程学这一个概念。它属于理解、运用、识记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掌握的,因而这一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石的,是要学生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让学生树立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设计思想 根据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从平时生活中的实例与教材相结合入手,形象,生动,直观的将人与机的关系诠释清楚;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多积极主动地思考怎么样的人机关系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从而让学生自主的掌握“以人为本”的人机关系是什么样的,有怎么样的好处,如何实现。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气氛,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为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 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通用技术,对于通用技术的不是很了解,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刚刚初步了解了技术的价值、性质、未来的革新以及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通用技术的态度和情感尚未完全建立。所以我在加强对已掌握的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本节课的内容设置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对人机关系这一概念是陌生的,但是平时使用各种各样的产品,对接触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还是比较深刻和广泛的。因此,我设计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来分析,让学生

平面设计 考题(附答案)

第二章平面设计 思考题 1.如何填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如何填制“逐桩坐标表”; 3.如何选择圆曲线最小半径; 4.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 习题 一、填空题 .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并能使其相互协调的基本要素是。 .公路平面线形是由、和三要素组合而成。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和。 .路面在平面上有三条基线,即路面未加宽时的、、。根据不同的旋转基线可以把超高缓和段分成种情况共种形式。 .公路路线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直线曲线及和两个方面。 .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缓和段有、和三种。 .平面线形中,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而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三种。 .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在两相邻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当圆曲线半径时要进行加宽。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类加宽值。.平面线形组合共有基本型、、、、和型等六种形式。 .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物高。 .《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其方程表达式为。 .行车视距分为、、三种。 .平原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越岭线中,路基型式一般为。.《设计规范》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行程规定了平曲线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应包括、和三部分距离。 .根据测定,在转角小于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公路产生急转弯。 .《技术标准》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 一、设计: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原型或模型④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二、设计的特点: (1)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要 (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 (4)设计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三、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造型、色彩、美感、人机工程学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 带、课桌角等 四、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②技术的发展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③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或原理,如飞机、汽车外型的流线型,可减少阻力。

2、实用性原则:“为我所用,服务于人,方便实用”。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 3、创新性原则:“改进变化,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可从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实现创新。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产品设计最起码的需求,如小孩玩具的棱角不能太锋利。 5、经济原则:“物美价廉”,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6、美观性原则:“喜欢舒服,爱不释手”,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7、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产品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用的同时要节能环保。 8、技术规范性原则:产品或设计要有统一的标准,达到互通互配的目的。如各种插头插座的匹配。 各种原则之间的关系: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通用技术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练习题

通用技术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唱片被设计出来。它采用激光束照射唱片上的音槽,不会发出摩擦声,播放的乐曲优美纯净、自然动听。并且采用激光技术后,唱片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主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D、技术进步制约设计的发展 2、帆船是借助风帆推动船只在规定距离内竞速的一项水上运动。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帆船船体大面重,随着工业的发展,造船技术与材料不断革新,玻璃钢造船技术的问世,船体也越做越轻。现代奥运会帆船比赛多数为小型级别。这个案例说明了()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3、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家可能还不了解,他在那时就已经想到了飞行器的设计并画出了效果图,可是当时的技术水平落后、科学理论落后,他的飞行的梦想没有能够实现。这说明:()。 A、设计是技术的发展的基础 B、技术是设计的平台,要依赖于已有的技术基 础 C、设计的发展超前于技术的发展 D、没有设计技术的创新就不能实现 4、塑料产品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像废纸一样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塑料,这种新型塑料的诞生,为塑料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据这个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B、技术的发展与设计没有关系 C、设计其实是不需要技术参与的 D、有了好的设计就必然产生好的技术 5、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6、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构成主要的人机关系是() A学生与电脑B学生与教室C学生与教师D学生与课本 7、易拉罐上方便拉环的设计是针对产品设计中的哪个方面( ) A.形态新颖 B. 人机关系 C. 环境因素 D. 牢固可靠 8、秦汉时期的弩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多个人合作操作,诸葛弩改进了设计,使之操作很简单,这种设计考虑了()A、人机关系因素B、环境因素C、构件牢固D、形态新颖 9、教室中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A健康目标B高效目标C舒适目标D安全目标 10、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11、我们经常看到建筑工人在建筑物外墙操作前要围上尼龙网(布),这体现了人机关系的什么目标()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高纲102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7887平面设计 江南大学编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平面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阐析现代印刷的介入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从本质上说明古典平面设计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区别;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工业革命给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印刷技术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与专论繁多的建筑设计不同,平面设计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涉及到发展历史的专著数量很少;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海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印刷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总需求量在20世纪剧增,作为战后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平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战后欧洲的平面设计也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不同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日益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兴起,到90年代掀起高潮。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 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i h 8% )的极限最小半径( 值 分 别取和)。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 B = 9m ,超高渐 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设超高时: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缓和曲线长度: L B' i 9 (8 % 2%)=135 m p 1/150 2-6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 R 4 110m 线半径R 5和缓和曲线长L s5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解得:p=1.86 m , q = 35 m , T 4 157.24 m 则 T 5 = 110.49 m 考虑JD 5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 L S 5=60 m , V =_ 127( i h ) [127 802 (0.035-=3359.58 m , V 2 127( 802 [127 (0.15 =219.1 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 ,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4 95 04'38",JD 4 至到 JD 5 的 L s4=70rr ,试定JD 5 的圆曲 I 。 24R ,m I 0 I 03 2 , 2 240R 2 l 0 ?180 6R ' T (R p)?tam, L R( 2 0) 面 2l 0 , q 2T R

则有:p ^6—, m 60 30 , 5 69 20'28"解得 R5 115.227m 24R5 2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佑29 30', 2右32 54'00" , 3右 4 3000' , JD i 至JD2、JD2 到JD3距离分别 为458.96 m、560.54 m。选定尺300, L S1 65m,试分别确定JD2、JD3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 (1) JD1曲线要素计算 P0 2;R°.587,q 2s l s332 .487, 240 R2 则T1(R P)ta q 111.63m 由于JD1与JD2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 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60 6 360m,此时T2458.96 111.63 360 0 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JD2曲线拟定 由于JD2与JD1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R2 300,L S2 80m , 则计算可得:p 0.889 ,q 40,T2128.84m 所以JD2与J0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458.96 111.63 128.84 218.49m 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 (3)JD3曲线拟定 由于JD3是小偏角,根据《规范》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 L min 700 700155.555m,则切线长T3 - 77.7m 4.5 2 JD2与JD3为反向曲线,由《规范》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2倍,即120m, 则有560.54-128.84 -77.7 354m,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 按L min反算半径:R L min 180 1980.59m,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 1》知识点汇集 》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一、基本概念: “技术”“科学”“设计”“创新”“发明”“革新” 、 、 、 、 、 二、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了许多。因此,最早期的技术是没有依靠科学的。而当今,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互 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创新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3)设计是技术的关键。设计要依靠技术来实现。 (4)发明和革新组成了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三、各节知识内容: (一)技术的性质及作用: 1.技术与人: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人类需求孕育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保护人]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既包括生理上的保护,也包括心理上的 保护。(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利用、保护、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 在探究技术、 使用技术过程中, 人的精神和智力得到发展, 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 [发展人] 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例:爱迪生、袁隆平) 3.了解技术的性质:实践性(两面性) 、综合性、创新性、目的性、专利性、相关性、价值性、保密性 4.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参照笔记记忆) 5.能从技术的两面性角度分析技术的影响(如:试分析“火药技术”“农药技术”“核技术”“克隆技术” 、 、 、 等的影响。可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 (二)技术发展的源泉——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1.理解发明、革新、创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个基本原理“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并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总结。 3.记忆并理解相关结论: (1)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2)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3)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4)创新的具体表征:创新是发明与革新的成果。 (5)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4.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2)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著作权、 著作权 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3)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 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 趋向良性循环 (4)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独占性、时间性、 独占性 (5)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提交申请阶段→ 提交申请阶段 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 (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1.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为设计的创新提供条件。 2.理解设计需要多种知识并需要不断创新,并能对日常生活中“改进设计”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 (建议从网 上或图书室阅读查找相关知识,以扩充知识面)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考试科目性质和特点 《世界平面设计史》是高等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科目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考试科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理解各个阶段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平面设计运动、平面设计现象和平面设计流派的形式与风格; 3.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大师和作品,并能对相关作品进行平面设计语言的分析; 4.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设计大师作品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二、考试科目内容与考试目标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 走进技术的世界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走进技术的世界 简答题 1、在上个世纪后期,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能够生产出微型的芯片,这些成果使得手机的个头不断变小,变得更加方便携带和功能强大。但在手机个头变小、功能变多的同时,手机更需要能源充足的电池和低能耗的部件,以延长待机时间,于是便产生了高性能的电池和节能的显示屏。试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分析上面这段话? 2.请大家根据下边这段话的内容,从中找出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至少四种) 上课铃响了,老师面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他走上讲台台阶,从讲台上拿起一支红色粉笔,在黑板上用苍劲的字体写下一行大大的粉笔字“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学习进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春节的到来!” 3.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包括哪些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 仔细观察下图(技术与设计1第43页第2题图),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至少3处) 5.现代汽车普遍采用了高靠背座椅,座椅靠背的角度可以调节,座椅上配有安全带,通道两边座椅的扶手可翻转以方便旅客进出。请从人机关系的角度评价分析(08年10月高考题):(1)哪些设计体现了高效目标?。 (2)哪些设计体现了舒适目标? (3)哪些设计体现了安全目标? 6、在技术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你在生活中接触了哪些技术试验?请举两例说明。 7.李琳准备在房间里放置一个落地式书架,可利用的空间尺寸为长1000mm、宽500mm、高2800mm。请用已刨削的杉木板为主要原料,为李琳设计、制造一个书架。在不借助任何工具和设备的情况下,设计一个技术试验方案,测试其稳定性。 8.试验题:雨伞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品(如图所示),但雨伞的种类多,质量与价值也各不相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试验方案,检测雨伞的性能。请完成以下技术试验方案,在有 “”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试验名称:雨伞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试验准备:待测雨伞、水、水盆等 试验方法: ①抗风性能试验: ②防水性能试验: 简答题答案: 1、答:(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如在手机个头变小、功能变多的同时,手机更需要能源充足的电池和低能耗的部件,以延长待机时间,于是便产生了高性能的电池和节能的显示屏。 (2)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如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能够生产出微型的芯片,这些成果使得手机的个头不断变小,变得更加方便携带和功能强大。 2、答:教师与教室门;老师考讲台;老师与粉笔;老师与黑板 3、答: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 因素和技术指标。要注意处理以下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 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 4、答:较为主要的:教学楼不该靠路边(环境太嘈杂、不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自行车棚距离校门太远(不方便学生,而且容易造成学校内交通拥挤,效率低); 小卖部应靠外一点;公用电话亭应靠外一点;人行横道离学校大门太远;红绿灯位置不对。 较为次要的:实验楼离左边教学楼较远;建议小树林应种植在路边,起到隔音作用。 5、答:通道两边座椅的扶手可翻转,方便旅客进出,体现了高效目标 答:高靠背使人不易疲劳,靠背角度可调,可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调节,体现了舒适目标。 答:座椅上配备了安全带,体现了安全目标。 6、答: (1)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2)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例如:技术试验卫星;打青霉素之前做皮试;汽车碰撞试验 7、答:书架结构造型与稳定性的关系的试验报告探究书架的结构造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将书本叠放在书架上部隔板的左侧或右侧,用手左、右方向稍用力摇晃,书架应无明显晃动 书架下部柜里不装书,上面的隔板上摆满书,前、后稍用力摇晃,书架应无明显晃动。 8、答:试验目的:测试雨伞性能 试验方法: 抗风性能试验:撑开雨伞,握住伞柄,举高后用力快速向下拉,观察雨伞是否翻转或变形,并作记录。 防水性能试验:撑开雨伞,在雨伞伞面上泼大量的水,或者在大雨下撑伞,观察雨伞是否漏水,并作记录。

第二章 平面设计习题

第二章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和()。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和()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米。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园曲线半径小于(),应设缓和曲线。但()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其方程表达式为()。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米时,应在平曲线()设置加宽。 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类加宽值。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米,物高()米。 16、行车视距分为()、()、()、()等四种。 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和()等三部分距离。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二、 三、四级公路应保证()视距的要求。 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另一是()。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直线的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铁锹的作业效率体现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中的()。 A、高效 B、健康 C、舒适 D、安全 2、2000年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奖,授予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解决世界上人口与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还是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解决粮食问题。这一案例说明()。 A、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D、技术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在繁华的商业中心的地下通道中设计肓道,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方面的关系。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C、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D、信息交互 4、对大坝进行水利试验采用了技术试验中的()法。 A、优先试验 B、模拟试验 C、强化试验 D、移植试验 5、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为目标。 A、可持续发展 B、快速发展 C、稳步发展 D、缓慢发展 6、下列不能 ..体现技术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事例是( ) A、清洁工艺 B、都江堰 C、阿斯旺水坝 D、荷兰风车 7、给书包换上一条宽一点的背带,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8、在电视机生产中的抽样试验:开机启动直到电视机自然老化停机,来测试电视机的使用寿命,这里用到的试验方法是()。 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9、某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高性能自动钓鱼机,可是未能被广泛地应用,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成本高 B、效率太高 C、使用不方便 D、钓鱼活动的主体是人 10、艺术设计侧重()。 A、功能 B、结构 C、材料 D、审美 11、近年来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液晶显示器不仅反应时间越来越快,从以前的40ms到现在的2ms,而且尺寸逐渐增大。说明了技术的()。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2、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有人幻想设计“永动机”,以提供“没有本钱的能源”。“永动机”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无论是从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样的设计失败的原因是()。 A、它们不符合技术的目的性 B、它们不符合技术的创新性 C、它们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D、它们没有技术专利 13、生产常用的安全帽一般应经过()试验。 A、高温 B、低温 C、弯曲 D、冲击 14、19世纪80年代,人们成功地将用汽油作燃烧的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方便和改善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状况,但同时也产生了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的不良后果。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2.1概述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它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等所组成的线形构造物。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 路线的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曲线构成。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为方便设计,路线设计分解为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和路线横断 面设计,三者既相互配合,同时更要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 直线具有距离短、方向明确、线形易于布的优点,可作为平原区的主要线形要素。但过长的直线又易引起驾驶员的单调和疲劳,出现过高的车速,因此有必要避免使用过长的直线, 并注意与地形、地物、环境相适应。 在平面线形上,圆曲线是使用最多的基本线形。圆曲线在现场容易设置,可以自然地表 明方向的变化。采用平缓而适当的圆曲线,即可引起司机的注意,又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圆曲线具有一定的半径,在透视图中的形状为椭圆。 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在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采用曲率半径不断变化的缓和曲线以适应汽车驶轨迹。缓和曲线的作用是缓和人体感到的离心加速度的急剧变化,且使驾驶 员容易做到均匀的操作方向盘,提高视觉的平顺度及线形的连续性。缓和曲线的曲率从为零 渐渐地向某一定值变化,使圆曲线与直线平顺地衔接。 五洲大道立交设计平面图见图2-1 图2-1

2.2五洲互通立交主线设计 互通式立交范围内有较多的出入口,主线应有足够的视距,以保证驾驶员作 出准确的反应和判断,确保行车安全,为此,立交范围内主线的平曲线半径、竖 曲线半径、最大纵坡较主线标准段有更高要求。 1. 平曲线半径 互通式立交范围的主线平曲线半径如果太小,设在曲线外侧的匝道出入口,以及加减速车道与主线的横坡值相差较大,影响驶出驶入车辆的安全,超高过渡 设置也有困难。因此,互通式立交的主线横坡应尽量控制在3%以下。设计车速 比较低时(50km/h或60km/h ),可适当放大到4%-5%,并据此计算平曲线半径的允许值。 2. 竖曲线半径 互通式立交全部设在主线的大半径凹形竖曲线半径之内时,驾驶员可清晰的 辨认出立交位置,作出操纵判断。当立交设在主线小半径的凸形竖曲线之内或以后时,立交就可能全部或部分被遮挡,因此,立交范围内凸形竖曲线半径应达到一定值,以保证足够的视距。 3. 最大纵坡 交通事故与主线的纵坡有很大关系,立交范围内主线纵坡过大,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互通式立交下坡坡度较大时,对驶出互通式立交的汽车减速不利,其结果将由于车速过大,车辆在驶出主线时易失去控制和稳定性;上坡坡度较大时,驶入主线的汽车不易加速,这不仅要延长加速车道的长度,而且即使加速车道长度得到保证,当大型车速还未增加到规定速度就与主线汇流,也会造成交通事故,因此主线的最大纵坡应规定在适当范围内。 4. 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主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主线技术指标采用如表2-1所示。

技术与设计1之第二章和第三章练习题

技术与设计1之第二章和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作为一个设计者,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应始终以()为根本原则。 A发明性 B科学性 C创新性 D实用性 2.设计的核心是() A 安全 B实用 C革新 D创新 3.技术与设计的结合点是()。 A团队精神B实践C发明D创新 4.设计定位的实质是()。 A创新思维B明确设计要求C发现人们需求D提出设计课题 5.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收集和处理信息指的是()。 A人们的需求B类似产品的信息C限制条件的信息D具有创新思维的信息。 6.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7.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似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8.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须刀。这一设计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的发展与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的丰富内涵 9.以下侧重于艺术设计范畴的是( ) A.电饭煲的设计 B.候车亭的设计 C.风扇的设计 D.雕像的设计 10.艺术设计侧重() A.功能 B.形状 C.材料 D.欣赏、审美 11.技术设计侧重于() A.欣赏 B.审美 C.感觉 D.功能、结构、工艺等 12.美国人泰勒进行的“铁锹作业试验”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目标。 A.健康 B.舒适 C.高效 D.安全 13.汽车的安全带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个目标?()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14.作业时总喜欢带上手套,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15.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 )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16.在人行天桥的设计中,通常都要在阶梯的两边安排一定宽度的斜面通道,这是为了() A.美观 B.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强度 D.节省建筑材料 17. 在一些大客车座椅,或者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来的凸包。从设计上来说,这道凸包本来是 用来垫靠颈部的凹处,使人的头颈更舒服的。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些座椅的设计和生产直接从国外引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