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 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推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 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2课论“雅而不高”

本课话题——修养

一、从课本中积累

“有道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看来,肚子里‘缺货’,学问做不成,场面上的事情也捉襟见肘。”一个人,要做到“肚中有货”,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二、从生活中积累

修养,是雨中人的彩虹,是攀援者的渴望,是跋涉者的路标……有修养之人,攀援于峭壁之上,他心中没有一失足粉身碎骨的畏惧,有的只是对顶峰绮丽景象的渴望;有修养之人,独行于漫天风沙的大漠里,而他的视野中不是露于荒野的白骨,而是通向绿洲的路标……

三、从历史中积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腐刑的折磨,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终于完成。

四、从名言中积累

1.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西塞罗

3.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

4.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波伊斯

5.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冰心

6.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

一、作者简介

时评作家——李景阳

李景阳,时评作家。早年从事美术创作,曾任社会科学院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担任16集文化专题片《走进俄罗斯》的策划人和撰稿人。代表著作是《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的实证分析》。

二、背景回放

那些不和谐的现象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论“雅

而不高”》一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时髦.(máo) (2)扭.捏(niǔ) (3)剔.牙(tī)

(4)底蕴.(yùn) (5)相形见绌.(chù) (6)恺.撒(kǎi)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臭错误!(2)曲错误!

(3)劲错误!(4)稽错误!

2.语境辨析法

(5)很多小作.(zuō)坊式工厂里,工人们不能按照国家规定作.(zuò)息。

(6)应.(yīng)届生在应.(yìng)聘时,往往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地向别人推介自己。

二、写准字形

(1)错误!(2)错误!

(3)错误!(4)错误!

(5)错误!(6)错误!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扭捏作态:言谈举止不大方,装模作样。

(2)各尽其用:都有各自的用途。

(3)口无遮拦:说话毫无顾忌。

(4)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6)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辨析正误]

他穿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还在那里扭捏作态

....,就显得更加滑稽了。

辨析:“捉襟见肘”一是形容衣服破烂,二是比喻境况困难,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二)易混辨析

1.品味VS品位

填一填

①在“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的高考作文命题大的

方针趋向不变的前提下,“品味生活”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

向。

②这次来汉挑战经典,杭越丝毫不担心武汉戏迷不买账,杭州

越剧院院长侯军说:“武汉的越剧迷很有品位。”

辨一辨

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

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2.高雅VS典雅

①水晶灯是华丽的象征,这组水晶灯奢华中又有点朴素,很适合日常的家居用,

透明的优质水晶更是高雅生活的体现。

②这款改版后的音箱采用全木质箱体设计,棕色贴皮加上网罩显得典雅复古,

整体外观设计工艺精细,箱体纹理细腻流畅。

“高雅”多指人的言谈举止或作风高尚,不粗俗。

“典雅”指艺术作品或词句优美,不粗俗。

[明大意]

全文从当前人们常讲的“高雅”说起,针对现代生活实际,提出了“雅的未必就高”的看法。然后,列举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并剖析这些社会现象的实质原因,从而揭示了“高雅”概念的真正内涵;并提出要想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首先要让我们的物质环境与思想、行为协调起来。

[理脉络]

一、阅读课文第2~6段,回答问题。

1.“硬与软‘两张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对应考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说明物质的“高雅”是外在的,里面可能暗藏着低俗的精神实质。

2.“看目下时髦男女常将‘档次’、‘品位’挂在嘴头,实则‘上档次’之类总有点扭捏作态”这个句子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应考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参考答案: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那些时髦男女的讽刺与批判,另一方面饱含着强烈的厌恶情绪。

二、阅读课文第7~8段,回答问题。

3.“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缺乏底蕴,虽作态千般仍显得俗”这两句采用整句的形式说明了什么?[对应考点:分析句式的作用]

参考答案:说明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对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导向作用。

4.“就后一种情况言,环境造得越美,丑陋人习越不堪入目;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匮乏越叫人无法忍受”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对应考点: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采用了对比与反衬的手法,说明了外部环境和人的习性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如何理解标题《论“雅而不高”》的含义?[对应考点:理解标题的含义]

参考答案:“雅”即高雅。“不高”就是不高雅,不文明,或者低俗。本文标题的含义即“论‘高雅而低俗’的现象”。

6.文章反复提到“雅”“高”“俗”,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对应考点:理解文意]

参考答案:“雅”与“高”是相应的关系,“雅”与“俗”是对立的关系,“高”与“俗”也是对立的关系。

1.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寓庄于谐

文章或以通俗口语直接入文,或引用对联、名句、小说片段,亦庄亦谐,风趣幽默。如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十分辛辣而又不失风趣地批评了缺乏学识修养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2.对比论证——相得益彰,是非自明

对比论证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文章中用对比的方法列举了不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选超市明示不许品尝与有人偏下手抓,封闭空调车与车上抽烟或摆弄臭脚,住公寓楼与在楼道内大吼大叫,出行乘自家轿车与一路车笛长啸,档次品位常挂嘴边与洋话国骂各尽其用,遮口剔牙与烟雾喷人,雅兴高歌与粗话迭出等。除现实中的事例外,还把《儒林外史》中“雅得太俗”的矫揉造作之徒和推行白话文而成“俗中大雅”的胡适进行对比。这些对比在论证“雅而不高”的实质原因过程中充当了有力的论据,使作者有理有据地展开分析;同时一正一反地举例,对照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善恶自知,美丑自明。

[写法指导]

如何运用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

运用对比论证时要注意:

1.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2.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3.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

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针对练笔]

以“纳谏”为主题,运用横向比较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段。

答:

参考答案: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健康地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入畅销书之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时,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了迷惘的一代?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魂兮,归来。

[佳作赏析]

这是一篇善于独立思考,有着独特见解的文章。作者透过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的迷雾和平庸、浮躁的暗流造成的喧嚣,看到了流行文化造成了我们精神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的缺失的严重后果。试想,一个没有犀利的目光,没有受过较好的传统文化滋养,没有高雅文化的嗅觉和敏感的人,能够思考得这样深入,看得这样深透吗?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反问句的使用。从第二自然段开始,作者连用反问句,把流行文化得以流行,流行文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分析得中肯而透辟。

(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

一、语言表达专练(30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1)广东人特别看重传统,不管是在海外的,还是离家乡不远的人们,每年清明都要赶回老家,与父老乡亲一起去祭拜先人。

(2)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减压寻美食已为越来越多时尚游人竞相追逐,美食成了出游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3)《视野》拒绝无聊的风月、虚假的温情和的感动,而是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

A.风俗品味浮浅B.风俗品位肤浅

C.风尚品味肤浅D.风尚品位浮浅

解析:选A“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尚”是褒义词,“风俗”是中性词。“品味”是动词,指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肤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侧重于不多、不深。“浮浅”指

浅薄,肤浅;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侧重于指人的态度浮躁、思

想浅薄、缺乏修养。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

....,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意。

②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③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

....,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④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

淡经营

...了整整12年之久。

⑤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表示,要和伊斯兰世界开诚布公

....地对话,寻找共同价值,支持穆斯林,并决心用美国的力量来解决最困扰伊斯兰世界的问题。

⑥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

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

A.①④⑤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⑥

解析:选A①矫揉造作:比喻过分做作,不自然。符合语境。②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用于形容衣服很不合身,不合语境。③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④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符合语境。⑤开诚布公:指诚心待人,坦白无私。符合语境。

⑥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者局势危急。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

B.“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通过“创文”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C.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作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D.“雅”和“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文学界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理不清这个关系,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取向,又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

解析:选D A项,语序不当,“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中的“令我”位置不当,应调至“感伤”前(或删除“令我”);B项,成分残缺,“通过‘创文’活动”中的“通过”一词,使后句缺主语,应删除“通过”;C项,成分赘余,“唯一”与“仅存”重复。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倏忽间,林木疏朗处突然闪过一泓澄澈,溪床细沙乱石,纤尘不染,水底的树叶纹脉,清晰可辨,那汩汩的水声好像响在别处。风过树林,树叶哗哗作响,茂密的枝叶丛里又显出一汪清泉,,奔突的水声也愈发大了。

A.如一位美丽的姑娘脸上的一抹青黛,溪流异常清冽

B.溪流异常清冽,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眨着眼睛

C.溪流异常清冽,如一位美丽的姑娘脸上的一抹青黛

D.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眨着眼睛,溪流异常清冽

解析:选D“一抹青黛”是写形,而“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眨着眼睛”是比喻泉的清亮。把“一汪清泉”比喻为“美丽的姑娘脸上的一抹青黛”不恰当。这样可排除A、C两项。“奔突的水声也愈发大了”是写溪流,应紧接“溪流”一句,故可排除B项。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面对发红包带来的各种烦恼与压力,特别是辛辛苦苦赚一年钱,回家过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专家表示,春节发红包要量力而行,①,切勿为了面子,逞一时之快。另外,不少人的春节账单中,孝敬父母占很大比重,这包含着自己常年在外对父母亲情上的亏欠,②。建议年轻人平时多关心家人,将过年红包分多次化整为零给父母,尽量常回家看看,③。

答:①

参考答案:①要与自己的收入匹配②也有些是为了面子上好看③免得春节时压力太大

6.解说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40字)并概括其寓意。(不超过20字)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6分)

画面内容:

寓意: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图画描述的主体,一是理解图画

体现的意义。这幅图画是两格图画,第一格描绘了笼子、瘦鸟、食物;第二格描绘了笼子、肥鸟。对比两格图画发现,区别是第一格画里鸟是瘦鸟,第二格画里瘦鸟吃了食物变成肥鸟;而笼子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就是禁锢、关闭等。由此可以得出图画的寓意是:接受了某些有诱惑的东西就会失去自由。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此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去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寓意: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7.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时的行为,往往很随意,有失高雅。假如你在家中做了一件错事,又不好意思当面向亲人表达歉意,请写一封道歉信。要求叙述清楚,语言得体,格式规范,不超过100字。(6分)

答:

参考答案:

爸:

您好!

昨天我吃完西瓜后把瓜皮从阳台扔到了楼下。您批评了我不文明的行为,我粗暴地跟您顶嘴。经过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文明、不礼貌的错误。我向您真诚道歉,并努力改正这类错误。

某某

某月某日

二、阅读理解专练(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

8.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解析:选B B项“俗”只是“在一定语境中”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9.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则是面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

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则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解析:选D A项,“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错。B项,“‘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片面。C项,“‘雅’则是……书面约定”没有依据。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雅”与“俗”是相对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因此,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解析:选A B项,“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文中无依据。C项,风俗“受人的好恶的制约”错。D项,“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文中无依据。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冰心:巴金这个人……Word版含解析

第 2 课冰心:巴金这个人 [学生用书 P5] ◎诗海拾贝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想新奇,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 节。首句写迷茫的烟雨笼盖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望无际的愁网。夜雨增加了萧瑟的秋意,也 衬着出离其他黯淡氛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安稳绵延,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 眠的情形也可想而知。“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别之景和孤单之情,一个“孤”字好像 感情的引线,自但是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嘱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句自比冰壶,表达作者爽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委婉蕴藉,神韵无量。 ◎语林撷英 巴金名言 1.朋友是永久的,并无结束的时候。 2.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计有了一点点光 彩。 3.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 4.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崇奉。他能够忍耐全部困难难过,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5.爱真谛,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饶恕,对自己 忠实,对他人也忠实,你就能够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6.“死”的迫近令人更可贵“生”,更可贵活着所能办理的岁月。人理解自己随时都会 逝世,他更不愿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7.青春开朗的心,决不作悲痛的留滞。 [学生用书P6] ◎作者卡片

姓名吴泰昌 出生年1937 年 籍贯安徽当涂 今世作家、学者,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声誉委员。 有关资料作品有《文苑漫笔》《吴泰昌散文》《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旧事》 《我认识的钱钟书》等 ◎背景表现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诞辰而写的暖寿文章。冰心和巴金同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在 长久的工作与交往中成立了深沉的友谊。两位世纪老人,一位被人称为文学祖母,五四运动 的最后一位元老;一位被人尊为文学大师,伟大的作家。从上世纪 30 年月认识, 60 余年以来,他们向来以姐弟相当,巴金是冰心的“老弟”,冰心是巴金的“大姐”。在八九十岁高龄时,他们仍相互鼓舞,患病笔耕,并肩作战,写出很多富裕激情和思想锋利的文章。 ◎知识链接 冰心 (1900 - 1999)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现代有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小孩文学家。曾任中公民主促使会中央声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声誉主席、顾问,中国 翻译工作者协会声誉理事等职。代表作有《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 巴金 (1904 - 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是20 世纪中国优异的文学大师、 中国今世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随想录》等。 1.字音辨别 (1)单音字 敬佩 (qīn). 领衔 (xi án) . 笃厚 ( dǔ). (2)多音字 应酬.(chou) 大姊 (zǐ) . 病榻.(t à) 滞留 (zh ì) . 吸取 (j )í . 画轴 zh óu 轴. 压轴戏zhòu . 号召 yù 吁. 率 倡 爽快 . 效率 . 提议 . shu ài lǜ chàng 长吁短叹 xū . 2.字形辨识倡优 .chāng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一单元 第2课 瓦尔登湖(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黄山记》 ◎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第3课《巩乃斯的马》

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 本课话题——自然 一、从课本中积累 “或许上溯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时,那个春天的早晨,瓦尔登湖已经存在于天地间,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清晨,随着飘拂而来的蒙蒙细雾和习习南风,撒落下一阵金色的春雨,打破了宁静的湖面。成群结队的野鸭和天鹅在湖上遨游,它们并不知晓被撵出乐园这件小事,它们只是沉醉于这纯净的湖水。” 《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热爱那纯净的湖水,热爱那柔和的春雨,热爱那在湖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鸭和天鹅,热爱那里的一草一木,这份热爱是对大自然万物的纯情,背后是梭罗热爱生命本真,追求自然之美的一种高尚情怀! 二、从生活中积累 昆明西山经历了30多年的毁林开矿、取土采砂采石,使滇池丧失了自然净化的水功能,湖底污染物淤积、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暴发成灾、大量水生野生动植物灭绝,滇池变成水质恶化的重度污染湖泊。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张正祥为国保环境、为民保家园:他与盗伐森林的山贼搏斗,左腿被砍成重伤;在治理和消灭蓝藻的科学试验中,他将自己承包的14亩荒滩和水淹田,变成了《A系统多功能高快循环灭藻工程新技术》项目研究试验基地;他多次同手握权利、疯狂毁林的不良村官和老板们做斗争,浑身伤痕累累,家里的承包田也被没收……在国务院总理批示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建设部的全力支持下,滇池、西山风景名胜区和滇池自然保护区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被全面取缔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现在,张正祥仍天天在滇池沿岸巡逻,肩负着保卫滇池的神圣职责。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奏响了热爱自然、追求本真之歌。 三、从名言中积累 1.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塞·约翰逊2.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3.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西塞罗 4.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辛尼加

2019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第2课论“雅而不高”含答案

◆2 论“雅而不高”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 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 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

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微感言: 1.不学礼,无以立也。——《论语》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一、作者视窗 李景阳,《人民日报》著名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辉煌”在哪里》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2003年8月29日《人民日报》。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不健康、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顺应时代变化,及时地揭示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雅”现象,鲜明地指出在物质富有的环境下,应怎样搞好精神软件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杜甫诗五首 对应学生用书P9 杜甫 (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杜甫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脱险后,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做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 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 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著名的诗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月夜》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诗人身陷敌营,失去了自由,一方面心念君王,另一方面心悬妻孥。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哀江头》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

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蜀相》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浣花溪畔,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定。在这期间杜甫仍怀有“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但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杜甫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倍加敬重。定居后的第二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又呈吴郎》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瀼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这年的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州,这首诗就是诗人登岳阳楼时所写。此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诗人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关心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 关于“沉郁顿挫” 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义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对应学生用书P9

高一语文分层训练:第1单元 第2课《论“雅而不高”》(粤教版必修4)含答案

◆2 论“雅而不高” (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剔.牙(tī)破绽.(zhàn)捉襟.见肘(jìn) B.底蕴.(wēn) 匮.乏(kuì) 矫.揉造作(jiāo) C.扭捏.(nie) 时髦.(mǎo) 相形见绌.(zhuō) D.斑秃.(tū) 滑稽.(jī) 雅气四溢.(y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9”这个数字因为和汉字“久”谐音而备受青睐,最讲究“久”的婚姻自然也与“9”结下了不. 解之缘 ...。因此,一入9月,深圳各大论坛上就掀起了一股追捧“999”结婚的概念潮。 B.W API接入速度更快,而且刚开始使用都可能是免费,相比之下现在实行的3G上网更加 相形见绌 ....,降低3G资费势在必行。 C.近日,华声论坛网友“封伤柯”在“混在长沙”版块发布一组图片,图片显示众多网友在某 网吧里酣睡的情形、动作千奇百怪,甚至有一些不堪入目 ....。 D.著名女作家棉棉在谈起与王啸坤的合作时称,王啸坤是她非常欣赏的歌手,不矫揉造作 ....,不粉饰性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虽然他的言辞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讲义:13 棋王(节选) Word版含答案

13棋王(节选) 诗海拾贝 弈棋二首呈任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注]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湘东一目:据《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 【赏析】这是一首写下棋的诗,前两句介绍下棋背景。颔联用蛛丝作喻,写精神和灵魂如同轻盈的蛛丝悠悠飘荡在碧空中,喻下棋之殚精竭虑;又用《庄子》中丈人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的典故,喻下棋者精力集中,已达忘我境界。颈联描绘弈者的斗志坚韧,精心运筹,希望平分天下。结尾用平淡之笔表明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竟然因下棋连星沉月落也忘却了。这首诗源于作者的弈棋经验,也得力于其诗文构思和禅悟的触类旁通。 语林撷英 阿城经典语录 1.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 2.大乱里总是有小静。 3.如果凤凰五百年是寂寞,那么在浴火重生五百年之后,依然是寂寞。 4.世俗既无悲观,亦无乐观,它其实是无观的自在。 5.世俗间颓丧的多是男子,女子少有颓丧。 6.艺术首先是自我催眠,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再催眠阅读者。 7.圣人就是俗人的典范,样板,可学。英雄是不可学的,是世俗的心中“魔”。 8.要知道,人吃饭,不但是肚子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需要。 9.科学造成的“信”与宗教的“信”,不是同一个“信”。 10.老老实实地飞奔,这才是体育运动。

作者卡片 姓名阿城 出生年1949年 籍贯重庆江津(原属四川) 相关资料当代著名作家。本名钟阿城,出生在北京。处女作《棋王》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背景呈现 “文化大革命”犹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它曾那样地震撼过中国乃至世界。这场运动在文学上先后反映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寻根”所体现的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分析,是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以及人在这种灾难中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根”的内在动因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状况的质疑,同时也是对“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的文化原因的尝试性追溯。阿城的《棋王》正是“寻根小说”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被人称为“集儒与道于一体”的“文化寻根上乘之作”。阿城的《棋王》和随后一气写下的《树王》《孩子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但无论在主题意旨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与通常的知青小说有很大不同。阿城无意去描绘一种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也避免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他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述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知识链接 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帜,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4碗花糕+Word版含答案

4 碗花糕 他是一位炉火纯青的文体作家。他是真正把散文当作纯粹艺术性的美文来写的。这里有着巨大的困难,绝不是寻常高手能够驾轻就熟的。他的散文创作最为全面和典型地代表了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文体风格特征及其突出的典范性成就。如果不算太轻率、唐突的话,那么,我以为是可以将余秋雨和王充闾分别视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南北两大家的。 我的故乡在辽西的医巫闾山东面一个名叫“大荒”的村落里。当时的环境,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日本“皇军”和伪保安队不敢露面,那里便成了一处“化外”荒原,学校不要说兴办,当地人见都没有见过。说到条件,就要提到我的一位外号“魔怔”的族叔。 他很有学问,但由于性格骨鲠,不行于时;靠着家里的一些资产,刚到四十岁便过上了乡

攸畏,属耳垣墙”这句话。他从”是古时的一种轻车,“易”就是“轻易”的意思。

王充闾临帖 学写楷书,本来应该严格按照摹书与临书的次序进行。就是,先要把“仿影”铺在薄纸下面,一笔一笔地描红,熟练了之后,再进入临帖阶段。由于我们都具备了一定的书写基础,先生就从临帖教起。事先,他给我们写好了两张楷书的范字,记得是这样几句古文:“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性。”“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嘱咐我们,不要忙着动笔,先要用心琢磨,反复审视,(他把这称作“读帖”,)待到谙熟于心,再比照着范字,在旁边一一去临写。他说,临帖与摹帖不同,摹帖是简单的模仿,临帖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必须做到眼摹、心悟、手追。练习书法的诀窍在于心悟,读帖是实现心悟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临帖上下过很大工夫。先是“对临”,就是对着字帖临写。对临以形为主,先生强调掌握运笔技巧,注意用笔的起止、转折、顿挫,以及章法、结构。然后实行“背临”,就是脱离字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去临写。背临以意为主,届时尽力追忆读帖时留下的印象,加上自己的理解与领悟。尔后,他又从书局为我们选购了一些古人的碑帖范本,供我们临摹、欣赏。他说,先一后众,博观约取,学书、学诗、作文都应该这样。 王充闾学对句 老师说对句最能显示中国诗文的特点,有助于分别平仄声、虚实字,丰富语藏,扩展思路,这是诗文写作的基本功。他找出来明末清初李渔的《笠翁对韵》和康熙年间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反复进行比较,最后确定讲授李氏的《对韵》。这样,书窗里就不时地传出“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诵读声。 他还给我们讲,对句讲究虚字、实字。按传统说法,名词算实字,一部分动词、形容词也可以算是实字,其余的就算虚字。这种界限往往不是很分明的。一句诗里多用实字,显得凝重,但过多则流于沉闷;多用虚字,显得飘逸,过多则流于浮滑。唐代诗人在这方面处理得最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单元-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时髦.(máo)烙.印(lào) 扰.民(rǎo) 相形见绌.(zhuō) B.桑梓.(zǐ) 剔.牙(tī) 皈.依(ɡuī) 阖.家欢乐(hé) C.底蕴.(yùn) 匮.乏(kuì) 隽.永(jùn) 捉襟见肘.(zhǒu) D.动辄.(zhé) 逾.越(yú) 氛.围(fèn) 不落窠.臼(kē) 答案 B 解析A项“绌”读chù。C项“隽”读juàn。D项“氛”读fē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 实匪夷所思 ....。 B.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无所适从 ....。 C.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 D.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 ....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答案 C 解析“相形见绌”和“与……相比”语义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高雅的人、雅致的气势、潇洒的行为在你身边出现时,你觉得平静、平和、不躁动、不起伏。B.雅行中时而露出低俗破绽,盖因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持所造成的。 C.如今送礼成风,佳节来临,有的人希望通过送礼借此表达一份人情,疏通一下关系,月饼便成为适时出现的最佳礼品。 D.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匪夷所思,而且有点眼花缭乱。 答案 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去掉“所造成的”。C项“通过送礼”与“借此”语义重复。D项语序不当,应将“匪夷所思”和“眼花缭乱”颠倒过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②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的③与

2020版语文新步步高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含答案解析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1.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 古义:至,到;于,介词。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 古义:一一指着数出来,形容清楚了然。 今义:数字。 (3)将何往而非病.。 古义:忧愁、不快乐。 今义:疾病。 (4)窃会计..之余功。 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事。 今义: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账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2.一词多义 (1)当⎩⎪⎨⎪ ⎧ 王披襟当.之:迎着木兰当. 户织:对着有积石横当. 其垠:阻挡 (2)胜⎩⎪⎨⎪ ⎧ 以览观江流之胜.:美好的景色……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 者:禁得住,忍得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 (3)所以⎩⎪⎨⎪ ⎧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表原因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 悲伤憔悴而不能 胜者:用来……的(景象)

(4)以⎩⎪⎨⎪⎧ 不以.物伤性:因为今张君不以. 谪为患:把照之以. 明月:用穷耳目之胜以. 自适也:来 3.词类活用 (1)名.之曰“快哉”: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西. 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往西。 (3)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用法,使……称快。 (4)蓬.户瓮.牖: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5)穷.耳目之胜:使动用法,使……尽情(享受)。 (6)动.心骇.目: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7)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成行。 4.文言句式 (1)谪居齐安:省略句,谪居(于)齐安。 (2)振之以清风:状语后置,以清风振之。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4)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何往”即“往何”,到哪里。 5.翻译下列句子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译文: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子前出没,夜里能听见鱼龙在亭子下面悲鸣,景象变化迅疾,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译文:往西望见武昌的群山,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每当烟雾消尽日光泻出,渔夫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着数出来。 一、结构图解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讲义:第一单元 第2课 论“雅而不高”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时评两篇 ◎第2课论“雅而不高”◎第3课呼唤生命教育

第2课论“雅而不高” 本课话题——修养 一、从课本中积累 “有道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看来,肚子里‘缺货’,学问做不成,场面上的事情也捉襟见肘。”一个人,要做到“肚中有货”,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二、从生活中积累 修养,是雨中人的彩虹,是攀援者的渴望,是跋涉者的路标……有修养之人,攀援于峭壁之上,他心中没有一失足粉身碎骨的畏惧,有的只是对顶峰绮丽景象的渴望;有修养之人,独行于漫天风沙的大漠里,而他的视野中不是露于荒野的白骨,而是通向绿洲的路标…… 三、从历史中积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腐刑的折磨,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终于完成。 四、从名言中积累 1.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西塞罗 3.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 4.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波伊斯 5.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冰心 6.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

一、作者简介 时评作家——李景阳 李景阳,时评作家。早年从事美术创作,曾任社会科学院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担任16集文化专题片《走进俄罗斯》的策划人和撰稿人。代表著作是《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的实证分析》。 二、背景回放 那些不和谐的现象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论 “雅而不高”》一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时髦.(m áo ) (2)扭.捏(ni ǔ) (3)剔.牙(t ī) (4)底蕴.(y ùn ) (5)相形见绌.(ch ù) (6)恺.撒(k ǎi )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臭⎩⎪⎨⎪⎧ 铜臭. (xi ù) 臭.脚(ch òu ) (2)曲⎩⎪⎨⎪⎧ 曲. 折(q ū)歌曲.(q ǔ) (3)劲⎩⎪⎨⎪⎧ 劲.敌(j ìng ) 劲. 头(j ìn ) (4)稽⎩⎪⎨⎪⎧ 稽.查(j ī)稽. 首(q ǐ) 2.语境辨析法 (5)很多小作.(zu ō)坊式工厂里,工人们不能按照国家规定作. (zu ò)息。 (6)应.(y īng )届生在应.(y ìng )聘时,往往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地向别人推介自己。 二、写准字形 (1)⎩ ⎪⎨⎪⎧ 高y ǎ(雅) 幼zh ì(稚) (2)⎩ ⎪⎨⎪⎧ ji ǎo (矫)健 ji āo (娇)气 (3)⎩⎪⎨⎪ ⎧ y ì(溢)出狭ài (隘)sh ì(谥)号 (4)⎩⎪⎨⎪ ⎧ 破zh àn (绽)纱d ìn ɡ(锭)沉di àn (淀)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文档:第一单元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2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听,风声飒飒,水声激越;看,断崖巍峨,江流汹涌。在长江之滨,汉水以北,有一座快哉亭,与山水相映成趣。人处其中,可抚竹、赏月、听水、观天。清风阵阵,皎月朗朗,人自成趣。 是谁在吟唱,唱尽千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唱尽神州山峦穹庐大江野水。超然物外,遗世独立,这是苏辙的人生信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被贬官,也悠然游然,寄情山水,游吟于江滨,览物之旷达。快哉亭的美景与苏辙的旷达交相辉映,果然旷达。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苏辙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砭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 二、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监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两人手足情深,又同为逐客,时有书简往来,诗文唱酬。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作记以志纪念。 文白对照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长江流出西陵峡,便开始进入平旷地带。长江水流奔腾阔大,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拿来主义 学习重点1.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2.分析破立结合的论证技巧,明确作者的观点。 作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自诩()②譬如()③蹩进() ④吝啬() ⑤国粹() ⑥残羹冷炙() ⑦冠冕() ⑧脑髓() (2)多音字

①与⎩⎪⎨⎪⎧ 给与()参与()②度⎩ ⎪⎨⎪⎧ 大度()忖度() ③孱⎩⎪⎨⎪⎧ 孱头()孱弱()④便⎩⎪⎨⎪⎧ 顺便()大腹便便() ⑤冠⎩⎪⎨⎪⎧ 冠心病()冠军() 2.辨形组词 (1)⎩⎪⎨⎪⎧ 诩()栩()(2)⎩ ⎪⎨⎪⎧ 磕()溘() (3)⎩⎪⎨⎪⎧ 掘()崛()(4)⎩⎪⎨⎪⎧ 博()搏() 3.理解词义 (1)自诩: (2)孱头: (3)玄虚: (4)国粹: (5)礼尚往来: (6)冠冕堂皇:

(7)残羹冷炙: (8)故弄玄虚: 4.选词填空 (1)误解·曲解 ①同学之间的________需要用真诚去化解。 ②日本教科书经常________侵华历史,掩盖真相。 (2)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①领导干部要少说些________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②经过几番较量,他终于________地登上总经理的宝座。 阅读课文,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4段): 第二部分(5~9段):

2020春语文必修4(粤教版)课后检测:12 失街亭 Word版含解析

12失街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美字 古人言曰,置之死地而后生。 体 赏美文 谁晓鹤氅不胜寒 潘绮红 一片清冷冷的月光落在三国时的蜀道上,落在蜀水中,千百盏孔明灯在清冷冷的水上仿佛是诸葛先生的魂魄飘悠悠。归去来兮!叶间黄鹂的挽歌凝在锦官城上空,八百里蜀地百姓的心被揪起来了。田园将芜胡不归啊!先生,你的鹤氅可胜今夜的霜寒? 惊才绝伦的先生,温文儒雅的先生,满腹经纶的先生,我的魂魄被一声声莺啼牵到你隐居的隆中田间,你一心所系的巴山蜀水间。你身披的雪白鹤氅,是运筹帷幄者从容大度的象征;你手中轻摇的羽扇,是决胜于千里之外者自信不凡的号令。周公瑾配得上“羽扇纶巾”这一称号?是苏学士看走了眼吧。你羽扇一摇,东风招之即来,曹军挥之则去。满江号称无懈可击的连环船一夜间烟焰冲天,没有你不会有此辉煌战绩。容我化作长风拉起你的鹤氅,拂动你志得意满的微笑啊,

先生。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是你,辅主成就三国鼎立之势的是你,两朝开济匡扶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的也是你。今朝蜀地月光下,仿佛有你披着雪白的鹤氅在烛光下审批文书的身影,秋风中仿佛有你对幼主怒其不争的绵绵长叹。我可以化作一支流着蜡泪的烛吗?让你秉烛夜游。不是仙鹤的闲游,是去视察将士们是否经得起霜冻,粮仓里的贮粮是否足够来月之资。然而你单薄的鹤氅,经得起隆冬的飞霜吗?卧龙若非潜行,一旦一飞冲天,经行于世,即与社稷、忧患结缘。有时我为你生一份怅惆,一份惋惜,如果当初你不是有感于刘备不能复汉室匡大道而发出的一番隆中对,大概就不会事必躬亲,鞠躬尽瘁,到后来经历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坎坷曲折了。 先生,在第六次出师祁山,殁于军中时,你可曾像那在你面前黯然失色的周公瑾悲叹“既生瑜,何生亮”一样,慨叹“既生亮,何生懿”呢?不,能够志存高远、义忠汉室的先生,心胸当然广阔,肚量更可撑船。你只会叹息误用马谡,只会遗憾失街亭。可是红巾翠袖,谁揾英雄泪?我的先生啊,卧龙一出即预示其悲剧命运,不能附有大智之主,最后惨淡经营,英雄泪谁人晓?正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少陵言,信然!先生啊,你的鹤氅可耐得住今夜的霜寒? 1.失街亭,失去的是“街亭”,得到的应该是许多反思。街亭之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3这思考的窑洞+Word版含答案.doc

3 这思考的窑洞 他们深挖着黄土,垒、砌,厚墩的穹顶。 他们深挖着革命,奔、走,中国的前程。 窑洞,自有其精神,以山形为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它们是黄土高原上深挖出的洞天神府。它们是我们于土地抒发的拳拳热爱。 那一群革命人,他们给窑洞更添着一股精气神儿。而窑洞,同样给予他们最深的庇护,困境中它们为他们扛起风雨,抖落尘土,紧紧包裹,冬暖夏凉,深深呵护。黄土坚实,同样绵软。 一张旧木床,一杯苦茶,一盏油灯,四壁黄土,窑洞熏黑。 一群思想者,一段征程,一路峥嵘,四处集结,精神洞明。 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

感悟延安精神 王凤英 盛夏时节,一走进延安,我们立即就感受到那方土地的厚重质朴。 脚踏黄里泛白的土地,污浊之气刹那间被荡涤殆尽。我们徜徉在杨家岭、枣园,仰视沉稳矗立的宝塔山,凝视五大书记雕塑,抚摸根须深深扎入黄土、枝干挺直坚硬的枣树,参观每个窑洞里简单的设置,听着商铺里竞相播放的革命歌曲,我们一行顷刻拘束起来,放纵、浮躁随即被谨慎、严肃、毕恭毕敬所取代,仿佛稍有嬉笑就亵渎了那方水土的神圣。 脚踏延安黄土地,我的思绪随着延河水静静地流淌。 延安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显赫,只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瞩目的地方。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这里树起了不朽的旗帜——延安精神。凝聚着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精神的延安精神,诠释它的每一个词汇都铿锵有力,振聋发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红军选择延安是在长征中走投无路时的被动选择。进入延安的起初,革命到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从大生产到整风,从强党到强军,从抗日战争到谋求解放,先立稳脚跟,再发展壮大,先面对现实,再改变现实,既要争取支持,又要独立自主,一点点地积蓄力量,一步步地反败为胜。我们的党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写下了一部值得万世借鉴的史书。 毛泽东旧居里的那盏油灯,让我睹物思人,想到了那位蓄着长发、目光深邃、大气如虹却又心细如丝、乐观沉默的大人物。周恩来旧居里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故居里沉静的纺车,领袖们劳动过的每一块菜地,里面记载的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让泪水润湿双眼。 延安时期,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之一。干部与群众一道劳动,同甘共苦。领导干部经常到老百姓家中坐坐,普通百姓也常到首长办公室说说,恰似鱼水深情,可谓血肉相连。 一九四三年的秋天,从重庆回来不久的周恩来和任弼时参加了纺纱竞赛。别看他们一个右臂骨折,一个患高血压,但他俩互相鼓励、毫不示弱,右手紧紧地摇,左手均匀地拽,一团团雪白

2019-2020学年同步导学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一单元 第1课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答

姓名,年级: 时间:

第1课论 雅俗共赏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以及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3.了解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他的理性的认识。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垮.台()②李翊.() ③柳耆.卿( ) ④两橛.( ) ⑤诲.盗()⑥迁.就( ) ⑦绅.士( )⑧虚妄.()⑨譬.如( ) (2)多音字 ①供错误!②禅错误! ③差错误!④参错误! 答案(1)①kuǎ②yì③qí④jué⑤huì⑥qiān⑦shēn⑧wànɡ⑨pì(2)①ɡōnɡɡònɡ②chán shàn③cīchàchāchāi④cēn cān shēn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蜂峰(2)错误! (3)错误!(4)错误! 答案(1)蜂拥峰峦(2)辨别辩论辫子(3)寒碜凄惨(4)教诲晦涩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差错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奇制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盛言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语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打成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2)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3)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4)感情充沛,语言就会合宜。 (5)一句话就说明关键。 (6)合为一个整体(多指思想感情融洽)。 (7)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 ....的唐诗选集。() (2)校园里有池塘五六亩,周围杨柳依依,乔木灌木参差错落 ....,还有亭榭舟桥,环境很美.() (3)某演员在广州进行新片路演时,被一位身穿红格子衬衫的疯狂男子扑倒,这个出奇制胜 ....的行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含答案

它是诗,记载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它是歌,唱出了古老的爱情悲欢;它是画,描绘了早期文明的真实图景。穿越三千年的时空隧道,它流淌到了我们身边。此刻,就让我们沿着《诗经》的河流,去采撷那风雅颂的芬芳吧。 恩爱的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只能苦苦相望;一代枭雄曹操极尽委婉恳求之意,以图招揽天下英才;误入尘网的陶渊明终于回归故里,在人世社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人向往的“桃花源”。我们将从东汉的幽幽怨情出发,体会三国的英雄豪情,再到晋代的田园风光。 披发抚剑,你独立在夕阳残照里;仰天长啸,你苦吟于凄风苦雨的湘水边。声声啼血,你哀叹的是危难的祖国;字字流泪,你悲吟的是受难的苍生!汨罗江水,能够夺走你的生命;滚滚浊流,熄灭不了你生命的火焰。捧读《离骚》,透过遥远的时空,我们看到一座顶天立地的精神丰碑——这就是你啊,屈原! 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她是徘徊的孔雀,是衷情的鸳鸯,为爱情敢于冲破黑暗的囚笼,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漫漫长夜,寂寂笙箫,当轻灵的身姿划过一道凄美的弧线,那层层的涟漪满是爱情的美好,这不是死亡而是凤凰涅槃!她用勇敢的行动告诉世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愿她在天堂和仲卿永远美好。 世间有一种最美妙不过的事情,那就是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一旦他们遇合,碧水青山将成为激发诗人创作激情和灵感的绝好对象,而天才诗人也将以慧眼灵心和生花妙笔

发现并生动地描绘出碧水青山的绝世风姿。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姝.( ) (2)俟.( ) (3)城隅.( ) (4)踟蹰 ..( ) (5)娈.( ) (6)说怿 ..( ) (7)归荑 ..( ) (8)氓.( ) (9)蚩.蚩( ) (10)愆.期( ) (11)将.之无怒( ) (12)垝垣 ..( ) (13)卜筮.( ) (14)桑葚.( ) (15)汤.汤( ) (16)咥.笑( ) (17)隰.( )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搔首踟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匪我愆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乘.彼垝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