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第7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迄此为止,我们一直假定,总供给即总量生产函数Y= F (K, N)为给定。这样,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国民收入(Y)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如果“有效需求” 足够大,将实现充分就业。反之,会出现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非志愿失业。总供给Y=总需求C十I十G十X-M, Y (C十S十T)= C 十I十G十(x —M。其次,我们还一直假定,物价水平是既定不变的,这样,总需求任一项目以货币表现的名义值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致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可以认为是实际的即实物量的变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进而考察以上存而不论的问题,即在考察国民收入均衡值的决定时,不再假定总供给是给定的外生变量,而是考察总需求及其变动将怎样决定着并引起总供给的变动。鉴于总供给意指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它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状况(生产函

数),另一方面取决于有关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和卖价情况,因此,所谓总供给指的是,厂商按一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假定物价指数是可以变动的,来考察以货币表现的名义总需求的变动将怎样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起物价指数和实际国民收入的

变动。为此,我们将在上一章IS —LM模型基础上,假定物价指数可以变动,推导出总量需求曲线(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简写为AD,从总量生产函数推导出总供给曲线(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写为AS,然后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考察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在相互作

用下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AD 曲线

在上一章里,我们假定物价指数是既定不变,采用表达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及表达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国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LM曲线。

考察这两个市场怎样相互作用中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现在假定物价指数是可以变化的,由此推导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物价指数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总量需求曲线AD。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表明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

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y = f (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般价格水平P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y 就减少;当一般价格水平P下降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增加, 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国民收入Y

2 、总需求曲线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

价格下降,导致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市场的利率下降,投资水平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反之亦然。如下图所示,当价格为P i时,LM 曲线为LM,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 i;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2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移至LM,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为丫2;即价格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3 (醫=諜=込》

g

LM1LM2

4-OG ftOG

价格P

IS

-------- 国民收入Y

国民收入Y

叫V := 77石=皿

2补卩卩2 4OG ¥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投资增加或储蓄减少导致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如图所示:

4、总需求曲线的数学方程

因3 = S(Y) =- a + (1 — b)Y, S 000 + (1-0, 5)Y

I —1( r) —I p—dr 1 = 2 500 —24Dr

故 IS 曲线;一1000+(1 -0.5)Y = 2 500 -240r

0. 5Y + 240r = 3 500 (1)

因H曲线:^ = k¥-hr

= 0.5Y- 260r (2)

求解(1)(2)两个联立方程即可得出表达Y与P之间的函数关系的AD曲线的数学方程:

7 婕宀门丄960

Y = $ 64。--p-

由此可见,若消酸(储蓄〉函数的赳和已知,投资函数的1护和日已知,货币需求函数的k和h已知,WP已知,那么,给定p Z 值可得出产品市场与赏币市场同时达于均衡时Y之值。同样,若M 变动(LM移动)或佃十1/变动(IS移动人我们将得出另一条表达P 与Y之间的圈数关系的AD曲线口

第二节AS曲线

一、定义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的决定的。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 )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出(或总收入)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 与产品市场的状态。

二、推导

生产函数:丫 F(K,N) F(K,N)

Y AN N

C —D生产函数: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 C.W.Cobb)

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 )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 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以美国数学家C. W .柯布和经济学家 保罗.H .道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 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 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

简称生

产函数。

丫 AK L ,其中A 为效率系数,是广义技术进步水平的反映, 参数、分别是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冈>0, 1, |0 1)

CES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en )生产函数

m

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Y A( 1K

2L ),其中A 为效率系数, 1和2为分配系数,满足1+ 2 = 1,为替代参数,m 为规模报酬参 数。(囚>0, ,0 1 11, ,0 2 11,并且满足 口+打=1 ,当|m 1( 1, 1)|时, 表明研究对象是规模报酬不变(递减、递增)的, 0 )

VES (variabl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生产函数:

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Revankar 在1971年提出的:假定

K 如果 a b -,要素比例不同,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能是不同

的。当K/L 较大时,资本替代劳动就比较困难;当 K/L 较小时,资本 替代劳动就比较容易

Sato 与Hoffman ( 1968)提出的:假定

Aexp d(K/L) K/L c( K/L a bK/L

1/a

(t) 1 (t) 1 (t)

a bt,得出|丫B( L F(1)K F)〒

如果假定要素替代弹性_为时间的线性函数,即

(t)a b t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将使得要素之间的替代变得容易

生产函数:丫 F(K,N) F(K,N)

假定货币工资不变:

劳动市场:

S W

N S(B)

N d N d(W)

d d

W、

N N (—)

P

N d N s

N d N s

阁衡条件

N s

三、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假设条件

(1) 货币工资W 和价格P 具有“刚性” 一一不能调整。 即货 币工资不会轻易变动。

提出背景:经济大萧条,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 存在大量失业 人口和生产能力。当产量增加时,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但是货币工资 和价格水平均不发生变化。

(2) 凯恩斯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没有时间来调整货币工资和价 格。 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这表明,在既定 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 凯恩斯的 总供给曲线如下图ab 段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 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 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 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

量的劳动力。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

会随产閱匍(埶

(C)

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 动。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 隐含在凯恩斯主 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 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 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 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仅仅存在于失业较为严重时,例如,1930 年代大危机时期的情况,因此,它仅仅是一种特例。凯恩斯提出这种 观点与他的理论产生于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运用了短期分析方法 是相关的。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总供及曲线显示的是一种极端情形,那么下图 所给出的所谓古典总供给曲线则是另外一种极端情形

0 国民收入Y

图10.5占典学派总供给曲线[货匝工资可以变动

可以看出,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

线。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基于下面的假定: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咼。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护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这也就是说,因为全部劳动力都得到了就业,即使价格水平再上升,产量也无法增加,即国民收入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无法再增加了。故

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直线。

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所依赖的假设,即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受到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们的指责,但现在大多数西方学者都认为,这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可以作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于是,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以上两种特殊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在于所根据的假设不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当存在失业时,工资变动不大或根本不能变(即工资具有刚性),从而失业会持续一段时期。古典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可以适应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从而通过工资的调节可以使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多见,所以,正常的总供给曲线介于这两种特例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五、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对于总供给,西方学者大都同意存在总供给曲线的说法,但是对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都被认为是极端的情形。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现实的总供给曲线更多地表现为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状况。具体来说,当物品市场上价格上升时,厂商可以为生产要素

支付更高的报酬,从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生产更多的产品。

六、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增加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供给量减少是向左下方移动;供给的增加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相比,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里只能作简要的说明。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量的变动

第三节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一一总供给模型

2、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3、总供给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

价格P

国民收入Y 习题

考虑下面的经济模型(我们忽略G和T对需求旳作用;另外,为了简化表达,我们假设产出取决于M和P之差而不是它们的比率) :AD :Y c( M P)

AS:P P e d (Y Y n)

c 和

d 为参数

1.自然产出水平是多少?如果名义货币等于M 0 ,初始价格水平是多少?把初始价格水平记作P0 。

假设为了极力增加投资,联储决定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把名义货币存量增加1 倍:M1 2M0 。

2.求产出在短期内的均衡值。

3.投资在幕后发生了什么化?用文字解释。

4.求产出在中期的均衡值。

5.投资在中期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文字解释。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前两章我们分别对总需求与总供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第五章中,我们对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成进行了说明,但没有讨论不同条件下总供给曲线形状变化和移动方向。在第四章中,由于将讨论的主题放在乘数原理的阐述上,因此没有进一步对总需求曲线的形成与移动条件开展讨论。因此,本章将重点对总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其变化进行阐述,并进而对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假定总供给由生产函数Y=f (K, L) 给定。这样,在短期内,由于生产函数的相对稳定性,要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就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如果“有效需求”足够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反之就会出现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非自愿性失业。为此,我们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恒等式写成:Y=C+I+G+X,或C+S+T=C+I+G+(X-M)。这种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假定总供给是一种给定的外生变量。 在本章中,我们放开上述假定,考察总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其变动将怎样决定并引起总供给的变动。并且还放开物价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考察以货币表现的名义总需求的变动将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起物价指数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为理解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我们首先从总需求和总需求函数谈起。总需求即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正如第二章中所表述的那样,总需求一般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和国外需求(X)构成。当然,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政府购买、以及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指的是产量(或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特定价格水平下满足总需求所需要的收入水平。从几何图上看,总需求曲线的纵坐标为价格水平,横坐标为产出水平,它表示的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为理解如何从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我们先理解价格水平的变化是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 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 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 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 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 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 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 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 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 E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 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 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 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 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 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1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1. 总需求 2.总供给 二、判断题 1.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4.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5.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6.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7.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三、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是表明()。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垂直的直线。 3.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4.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5.常规总供给曲线表明()。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7.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宏观经济学第7章习题答案

第19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总供给生产函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的AD-AS模型理性预期劳动市场均衡 二.判断题 1.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并不影响就业水平和实际工资率。 2.在古典模型中,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只在于适应产出的变化。 3在古典模型中,劳动力需求仅仅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4.实际工资率的提高将诱导工人延长工作时间并享用更多的空闲时间。 5.在古典模型中,所有的失业都是自愿的,因为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市场的工资水平。 6.凯恩斯认为,工资在上升或下降两个方向都是富有弹性的。 7.凯恩斯认为.工人们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的下阵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8.在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模型中、所有的失业部是自愿的。 9.综合意义上的总供给曲线出三部分组成:水平部分,向上倾斜部分和垂直部分。 10.价格水平的下降一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 1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总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价格水平的下降。 13.总需求和总供给同时减少对均衡价格水平变化方向的影响无法确定。 14.在长期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5.在存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经济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 三、单项选择(选择一项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1.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下面哪个变量的影响是不存在的() A投资支出B政府支出C.答案A和BD以上都不对 2.下面哪一种效应使价格水平的变化对投资支出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A利率效应B信贷约束效应C.厂商财富效应D.以上都对 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一个因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支出减少B净出口减少C所得税率提高D.投资增加 4.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所以变得陡峭,因为() A.价格水平的上升难以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 B价格水平的上升易于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 C格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减少 D.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增加 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个因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风调而顺 B.厂商敢于冒投资的风险 C.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D.资源利用效应上升 6.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A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时增加 B总供给减少而总需求增加 C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时减少

第7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教学)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迄此为止,我们一直假定,总供给即总量生产函数Y=F(K,N)为给定。这样,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国民收入(Y)的大小,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如果“有效需求”足够大,将实现充分就业。反之,会出现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非志愿失业。总供给Y=总需求C十I十G十X-M,Y(C十S十T)=C 十I十G十(x—M)。其次,我们还一直假定,物价水平是既定不变的,这样,总需求任一项目以货币表现的名义值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致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可以认为是实际的即实物量的变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进而考察以上存而不论的问题,即在考察国民收入均衡值的决定时,不再假定总供给是给定的外生变量,而是考察总需求及其变动将怎样决定着并引起总供给的变动。鉴于总供给意指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它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状况(生产函数),另一方面取决于有关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和卖价情况,因此,所谓总供给指的是,厂商按一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假定物价指数是可以变动的,来考察以货币表现的名义总需求的变动将怎样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起物价指数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为此,我们将在上一章IS—LM模型基础上,假定物价指数可以变动,推导出总量需求曲线(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简写为AD),从总量生产函数推导出总供给曲线(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写为AS),然后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考察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在相互作用下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AD曲线 在上一章里,我们假定物价指数是既定不变,采用表达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及表达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国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LM曲线。考察这两个市场怎样相互作用中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现在假定物价指数是可以变化的,由此推导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物价指数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总量需求曲线AD。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 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y = f(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般价格水平P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减少;当一般价格水平P下降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增加,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研究当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实现均衡时,价格总水平与国民收入关系的模型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简称“AS-AD”模型。把劳动市场的均衡结合到IS-LM模型中来,研究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和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AD”曲线的推导 1.含义 总需求曲线表明了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时物价总水平与国民收入或产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负相关) 从IS和LM方程可以看出:P的变动不改变IS曲线,而影响LM 曲线。这是因为M/P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如名义货币量发生变动,则实际货币供给量也发生变动。 两种解释: 1)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 ? ↓↓?↓?↑??<↓?↑??↑↑?↑?↓??<↑?↓??Y AD I r M L P M P M Y AD I r M L P M P M S S 价格和总需求Y 反方向变动。 2)庇古财富效应: 2、推导 把2式代入1式可求出总收入水平,考虑物价总水平可得出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函数式。

A kb h h Y M kb h b P P M kb h b A kb k h Y M kb h b A kb h h Y ?+-?+=? +++=+++=) (0 αααααααα ααα

例题一: 又解:

hr kY P M r I Y S -==) ()( 图示推导: A kb h h Y M kb h b P P M kb h b A kb k h Y M kb h b A kb h h Y ?+-?+=? +++=+++=) (0 αααααααα ααα 这里货币供给:M/P ,指实际货币供给量 联立消去r ,得到P 与Y 的总需求函数式。 ???? ?? ?=-=-=+=500 )40002.0(20007209.080M P r Y L r I Y C 由S I =,也可得Y=C+I Y= 80++720-2000r 或2000 1.0800Y r -= 由M L =得:r Y P 40002.0500-=

33 总需求和总供给(学生)

第3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并能够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33.1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 事实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事实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33.2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物价水平和产量的调整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 提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倾斜和移动的原因与微观经济模型不同。 33.3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形状:由于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刺激了消费、投资、净出口,增加了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如:股市繁荣/大跌,消费偏好增强或变弱,增税/减税,企业购买新设备和建造新工厂,利率变动,货币政策,投资税收优惠或其他税收激励,政府的支出增加或减少,购买我们出口产品的国家经济的繁荣/衰退,外汇市场上国际投机者引起货币升值/贬值等。 33.4 总供给曲线 33.4.1 长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及生产技术。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不取决于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的生产水平有时被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由于这是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时的产量,这里称自然产量率。 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劳动变动,资本变动,自然资源变动,技术知识变动。 Y ,真实产量 P ,物价 水平 均衡物 价水平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价格因素都是 2、当()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 A. 提高加工人水平和实际产出 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 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4、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 A. 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 B. 提高利率水平 C. 增加名义工资10% 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 5、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总需求曲线向右移会() A. 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 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 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 D. 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6、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A. 供给 B. 需求 C. 产出 D. 以上均不正确 7、不属于长期宏观经济均衡出现的条件的选项为() A. 名义GDP需求量等于名义GDP供给量 B. 实际GDP需求量等于实际GDP供给量 C. 实际GDP等于潜在GDP D. 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 8、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的原因在于() A. 供给总是趋于过剩的 B. 需求的限制 C. 产出不取决于物价水平 D. 由价格、资本和劳动力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 9、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A. 物价水平 B. 预期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 技术进步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宏观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就是微观的供给需求的量的加总 B. 总供给就是实际GDP的供给量 C. 总需求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外国人计划购买的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D. 总需求就是实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

西方经济学1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IS —LM 模型讨论收入决定的三点不足: 第一,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收入; 第二,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 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2.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引进一般价格水平与劳动市场,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三市场中,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研究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 先考察总需求,然后考察总供给,最后将总需求和总供给联系起来,构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 3.名义变量值和实际变量值的区别 在没有引入价格水平之前,所有变量都可以看成是实际变量。一旦引进价格水平,变量就有名义变量值和实际变量值之区分。实际变量值= 一般价格水平 名义变量值。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含义 1.总需求定义:总需求(AD )是指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对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构成: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M X G I C AD -+++=。 3.关于总需求的假定 (1)单市场中的均衡收入与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都可以叫做总需求。因为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收入=总需求,因此,均衡收入≡AD 。 (2)由于对收入决定的研究已进入到三市场之中,为了思路的连贯起见,在以后的分析中,假定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即IS 曲线与LM 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叫做总需求。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1.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需求的机制:财富效应与利率效应 (1)财富效应(庇古效应) 财富效应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进而影响消费,最终影响总需求: P ↓→财富的实际价值↑→人们不急于增加储蓄→C ↑→总需求↑ (2)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与投资,最终影响总需求: ↑↑→↓→↑→↓→ d Y I r P M P 0

西方经济学重点难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辅导 1.总需求 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如前所述,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需求公式分别为:Y=C+I;Y=C+I+G;Y=C+I+G+X。从上式可看出,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社会总需求除受价格水平影响外,还受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只考察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AD=f(P) 第一,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可称为利率效应。 第二,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可称财富效应。 第三,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 分析表明,价格水平上升,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必然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

7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幻灯片1 第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AD-AS 模型) 本章内容 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长期、短期、凯恩斯总供给线及其推导; AD—AS模型的含义。 注意:本章将前面章节中价格总水平放开作为一个变量,研究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幻灯片2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 nd,简称AD 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用收入水平来表示。总需求是在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条件下,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净需求构成。即 总需求(AD二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 )+ 政府需求(G)+净出口需求(NX 其中消费需求(C)是指国内居民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投资需求(I )是指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

政府需求(G)是指政府米购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净出口需求(NX是指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净需求。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主体的总支出,总需求四个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总支出四个组成部分。 幻灯片3 二、函数式推导: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function )表示产品市场与货 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函数式为Y=f( P )。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总需求函数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中得到。以两部门经济为例,IS曲线方程为: LM方程为: 两方程联立解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国 民收入为: kY - hr

丫= (a e)h dM 『 (1 b)h dk (1 b)h dk P 幻灯片4 例题:假设某经济存在下列关系式:消费函数为 投资函数为 , 名义货币 。解上述方程,得到总需求函数: 1400, 0.8T 200 50r ,货币需求为 供给为 ,求总需求函数。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当产品市场均衡时, IS 曲线的方程为: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 LM 曲线的方程为: M d P 二 0.4Y - 100r M s T000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4.总需求曲线表明()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A.消费增加B.税收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D.投资减少 6.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D.消费的减少 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D.消费的增加 8.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 A.政府支出B.投资 C.净出口D.税收 9.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 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 1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 一、经济萧条与繁荣分析 西方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据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其与总需求曲线的相互关系对经济波动做出如下的解释: 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变动来看,总需求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经济的萧条和繁荣状态下的均衡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在图中,Y*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在此点垂直的曲线LAS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S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AD为总需求曲线。假设经济的初始均衡状态为E点,即AD与SAS的交点,这时国民收入为OY,价格水平为OP,显而易见,国民收入OY小于充分就业的产量Y*。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但是,如果政府采取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则AD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在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短期均衡点,比如随着AD 曲线的右移会使SAS、LAS、AD三条曲线相交于同一点,即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点。如果在政府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市场上另有强烈刺激总需求扩张的因素,则AD曲线有可能移动到充分就业的Y*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右方的某一点与SAS曲线相交于E点,这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OY,大于OY*点。表示经济处于过热的繁荣状态。这说明引起国民经济由E点移动到E'点的原因是需求的变动方面。这时市场价格上升到OP点,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出现的状况。总之,经济的总需求的扩张可以使社会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提高,但经济扩张一旦超过潜在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则会产生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编辑] 二、经济滞胀分析 下面考察总供给曲线变动,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在短期内,如果AD不变,AS曲线发生位移,则会产生市场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运动。如果AS的水平下降,市场价格会上升,而国民收入则下降,产生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共生的“滞胀”现象。如图6-7所示: 图2

宏观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AD)曲线 一、总需求(AS,Aggregate Demand) 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 在封闭经济中AD=C+I+G 二、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函数:产量和价格水平间的关系。 2、价格对收入的影响 (1)利率效应 价格上升,在交易量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所需的货币量增加,若货币供给量不变,则利率上升,使投资水平下降,进而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由于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2)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人们的实际财富减少,消费和投资水平就会下降;价格下降了,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上升,人们的实际财富增加,消费和投资水平就会上升,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3)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名义货币收入增加,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和投资水平下降。 (4)进出口的影响 物价水平上升,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出口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 物价水平上升,本国生产成本上升,如外国物价未上涨,则到外国投资比较合算,因而到国外投资增加,国内投资减少,使国内需求减少。 三、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 是指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价格和实际的国民收入间的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总供给(AS)的一般说明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在长期生产函数中,包括生产函数中的三个主要自变量在内的一切自变量都可以改变。 ▪首先,技术水平可以有很大进步,存在着足够的改善技术的时间。 ▪其次,人口的增长能够影响充分就业的劳动者的数量。 ▪最后,资本的存量也会随着积累的增加有着很大的变化。 ▪长期生产函数可以用 y※=F※(N※,K※) ▪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 K※为各期的资本量。 二、劳动市场 1、劳动市场 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时劳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的就业量。 2、劳动市场的两点说明: 一是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立即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在宏观经济学中称为充分就业的状态; 二是资本存量不变。

0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0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幻灯片1 内容回顾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假设价格、利率不变,考察投资、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简单凯恩斯模型; 引入利率因素,考察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IS-LM模型; 引入价格因素,考察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幻灯片2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幻灯片3 主要内容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幻灯片4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或收

均衡的影响 Y d c d e C r --+=1 ● IS 函数: ● LM 函数: h m Y h k r -= P M m = 幻灯片7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而价格 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为什么?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 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被称为利率效应。 幻灯片8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 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们变得相对富有,这又会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这 会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并使人们的税负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需求。 幻灯片9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r LM0

IS0 LM1 E0 r0

宏观经济学-总需—总供给模型_真题-无答案

宏观经济学-总需—总供给模型 (总分100.5,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潜在就业量和潜在产量 2. 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 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 货币中性 5. 滞胀 6. 货币流通速度 7.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8. 自然失业率 9. 货币数量论 10.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11.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 12. 短期总供给曲线 13. 滞胀 14. 财富效应 15. 总需求曲线 二、简答题 1. 解释为什么古典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古典情况下,保证持续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机制是什么? 2. 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为此提供直观的理由吗? 3.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是否其中一种的阐释比另一种更贴切?请做出解释,注意要指明你的回答所适用的时间范围。 4.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5. 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如图1所示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和价格P。处达到均衡。试问: 图1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提高税收,会对IS、LM和AD曲线如何影响? (2)解释价格水平是如何调整出增税所引起的非均衡?

6.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7.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8.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负斜率的? 9. 说明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当总需求变动时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10. 请用经济理论判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的正负号。请说明理由。 11. 作图说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Y=αG(A-bi);M/p=ky-hi; 12. 说明总供给曲线(AS曲线)的含义及对其原因的解释。 13. 请推导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函数,说明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14. 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 15. 请运用IS—LM和AS—AD模型,简述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产出、物价和利率水平的影响机制。 三、计算题 1. 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者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 已知某宏观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y=KαNβ,α+β=1,K和N分别为两个生产要素,它们相应的价格分别为C和W,产出y的价格为P。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劳动需求函数; (2)写出总供给函数; (3)设α=β=0.5,K=500,W=25,(W/P)=l,写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3. 已知某宏观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y=KαLβ,α+β=1,K和L分别为两个生产要素,它们相应的价格分别为C和W。产出Y的价格为P。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7章 商业周期和总需求理论)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版) 第章商业周期和总需求理论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商业周期波动 .商业周期 商业周期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产出、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就业的波动构成了商业周期,商业周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商业周期的特点 经济学家们一般将商业周期划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即衰退和扩张。“峰”和“谷”代表的是周期的转折点。图显示了商业周期先后继起的各个阶段。衰退是商业周期的下降期,一般 图商业周期 定义是实际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以经济中许多部门广泛的紧缩为标志。萧条指的是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商业周期的形式是不规则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商业周期,也没有精确公式可用来预测商业周期的发生日期和持续时间。商业周期是经济活动的不规则的扩张和收缩。 .商业周期中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 ()通常,投资在衰退中急剧下降。由于金融危机和美联储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首先开始下降。消费者购买也会急剧下降。由于厂商会对此做出压缩产量的反应,所以实际会下降。 ()就业通常在衰退初期就会急剧下降。但其恢复有时却要慢于经济,即所谓的“没有就业机会的复苏”。 ()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导致其价格跌落。工资和服务的价格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在经济衰退期它们的增长趋势会放慢。 ()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由于预期到这种情况,普通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会下跌。同时,由于对贷款的需求减少,利率在衰退时期一般也会下降。 扩张阶段的情景与衰退时相反,上述所有特征都正好呈现相反方向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第七章 总需求(Ⅰ)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IS-LM 模型: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P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把IS 曲线和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 模型。 2、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是由表示计划支出的曲线和表示实际支出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其中计划支出(E )是内生变量收入(Y )和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水平(I )及财政政策变量(G 和T )的函数,用式子表示为:E=C (Y-T )+I +G 。用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曲线代表经济所有的均衡点。如图7-2-1所示,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当前经济的均衡。凯恩期交叉图的均衡在A 点,这时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决定了均衡收入。 G 与T 为既定时,收入Y 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当这些外生变量中的一种变量改变时,收入Y 将如何变动。通过凯恩斯主义交叉图和投资函数可以推导出IS 曲线。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 表示)的比率,此时指的是税收总量的变化而不是税率的变化。税收乘数用△Y/△T 表示,△Y/△T=-MPC/(1-MPC ),其中MPC 是边际消费倾向。 税收乘数说明,税收减少1美元会引起收入增加MPC/(1-MPC ),收入的增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1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曲线宏观生产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凯恩斯的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二、判断题(F,T) 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25.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 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 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