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d、实际货币

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可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可以增加

c、价格水平

上升时,净出口可以增加d、以上几个因素都就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

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4、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弯曲

b.向右下方弯曲

c.就是一条垂线

d.就是一条水平线5、当(),古典

总供给曲线存有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不受到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a.提高价

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在高于充分就业平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减少就可以引发()a.物价水平

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b.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c.物价水平上升

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d.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8、当()时,总需求曲

线更陡峭。a.投资开支对利率变化较脆弱b.开支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很大

9、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a.价格水

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

响价格水平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10、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a.总是相

等的

b.实际gdp总是高于潜在gdpc.实际gdp总是低于潜在gdp

d.实际gdp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潜在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总是小于潜在gdp二、判断题

1、as-ad模型就是同意实际gdp和物价水平(gdpMolek指数)之间关系的模型。

2、当物价水平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实际gdp需求量也变动,这种变动用总需求

曲线的移动来表示。

3、潜在gdp不依赖于物价水平,所以长期as曲线就是潜在gdp的一条垂线。

4、劳动力市场要么实现充分就业,要么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不可能存在

大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5、潜在gdp紧紧围绕实际gdp波动。

三、计算题

1、(1)某国的消费市场需求c=100+0.8yd,(这里yd为岗位数总收入),投资市场需求i=150-6r,税收t=50,政府开支g=40,解产品市场平衡的is方程。

(2)如果某国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时,lm方

程为y=750+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

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某国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市场需求为0.2y-4r,在p=1.2时,lm方程为y=625+20r;解在此价格水平下让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至平衡的国民收

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4)如果某国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5时,lm

方程为y=500+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

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5)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上升至125和100,货币市场

和产品市场平衡有何变化?

2、如果第1题中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下降,即变为i=120-3r,is方程为:y=

1100-15r,货币市场的条件不变。

(1)解在p=l,1.2,1.5水平下的生产量与利率水平。(2)图画出来第1题中的

ad曲线和本题中的ad’,观测两者的差异。

3、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更加敏感,这时l=0.2y-10r,其他假设均如第1

题所述。(1)求解在p=l,1.2,1.5水平下的产出与利率水平。(2)同样把本题的需

求曲线画在第2题的图中,比较差异。

4、某经济存有以下经济关系:消费c=800+0.8yd,税收t=0.25y,政府开支g=200,投资i=200-50r,货币市场需求l=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900,谋:(1)总

需求函数;

(2)p=l时的收入和利率。

5、未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1)谋供需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6、设立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l=20-2r,货币市场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1)推论总需求曲线;

(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

(3)推论政府出售减少50时的ad曲线并排序价格为10和5时的ad。(4)推论货

币供给减少20时的ad曲线,排序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

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ΔC/ΔY 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其他乘数也可如此解释)亦称凯恩斯乘数,发挥总用的前提是:①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②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对立③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成熟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意向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无论在3定量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构建动态AD AS -模型 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研究产出和通货膨胀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对经济环境的外生变化作出反应的模型,强调变量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1)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程: ()t t t t Y Y r αρε=--+ 其中,t Y 表示总产出,t Y 表示经济的自然产出水平,t r 表示实际利率,t ε表示随机的需求冲击,α和ρ为大于零的参数。这个方程式说明,实际利率t r 越大,总产出就越小;自然产出水平越大,总产出就越大。 (2)实际利率和费雪方程式 实际利率的决定方程由费雪方程式得到: 1t t t t r i E π+=- 其中,1t t E π+表示时期t 形成的对时期1t +的通货膨胀的预期,这里的实际利率是事前实际利率。 (3)菲利普斯曲线 在动态模型中,通货膨胀由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扩充而得: () 1t t t t t t E Y Y v ππφ-=+-+ 其中, 1t t E π-表示前一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t v 表示外部供给冲击,φ是大于零的参数。这个方程式说明通货膨胀率t π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产出对自然水平的偏离以及外部供给冲击。 (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基于他们近来观察到的通货膨胀形成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个假设可以简化分析。适应性预期可以写成: 1t t t E ππ+= 也就是说,人们预测下一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本期相等。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测未来时会最优的使用所有可得的信息,包括过去所有的预期。 (5)货币政策规则 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方程来确定名义利率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d、实际货币 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可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可以增加 c、价格水平 上升时,净出口可以增加d、以上几个因素都就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 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4、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弯曲 b.向右下方弯曲 c.就是一条垂线 d.就是一条水平线5、当(),古典 总供给曲线存有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不受到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a.提高价 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在高于充分就业平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减少就可以引发()a.物价水平 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b.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c.物价水平上升 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d.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8、当()时,总需求曲 线更陡峭。a.投资开支对利率变化较脆弱b.开支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很大 9、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a.价格水 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 响价格水平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10、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a.总是相 等的

宏观经济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反映了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在保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P 变动 M/P 变动 LM 移动 Y 变动 [][][] p m a y b h dk d e a h a p b h dk md e a h y e a h y b h dk p md ph m h ky r LM d y b d e a r IS ββ+=-+=+=-+++=+--+=-=--+=)1() ()1()()()1(曲线:)1(曲线: 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描述了经济社会的资源用于生产可能有的产量。 总供给曲线: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问题:长期为经济增长,短期为经济波动。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货币具有刚性,原因:工人具有货币幻觉。

(2)推导古典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价格和货币工具具有伸缩性。就业水平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

动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变动:生产函数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需求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供给的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凯恩斯萧条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古典长期稳定下的总供给曲线。

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1)凯恩斯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向右移时,产量增长,价格 水平不变。 (2)古典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3)凯恩斯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 (4)古典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对总供给方面的扰动和冲击反应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的反应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一般价格冲击的反应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与答案

1、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故总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 正确答案:√ 2、在给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 正确答案:× 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 4、若扩张总需求所带来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正确答案:√ 5、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答案:× 6、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经济体在长期内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正确答案:√ 7、利率效应是影响总需求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 8、一个经济体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将导致财富增加,由此引起的该经济体的国民产出变化是沿着现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 正确答案:× 9、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平移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正确答案:√ 10、提高企业所得税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正确答案:√

1、一个经济体发生技术进步后,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右平移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左平移 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正确答案:A 2、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 B.供给 C.工资 D.技术 正确答案:A 3、当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会使()。 A.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正确答案:D 4、对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而言,总需求增加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总供给模型 (1)长期总供给模型 在长期,价格具有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总需求的移动影响物价水平,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3-1所示。 图13-1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2)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 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都认为市场的某种不完善性使经济的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结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产出水平暂时背离其自然率。得出了相同的短期总供给方程式: (),0e Y Y P P αα=+-> 其中,Y 为产出,Y 为自然产出,P 为物价水平,e P 为预期的物价水平,参数α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这个方程式说明,当物价水平背离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 ①黏性工资模型 在黏性工资模型中,在短期内假设劳动市场失灵,名义工资具有黏性,不能随劳动的供求状况立即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上涨不会立即影响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 P )下降,更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佣更多劳动力,从而导致产出增加。如图13-2所示,图(a )表示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名义工资W 是黏住不变的,当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时,实际工 资从(1W P /)下降到(2/W P ) ,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1L 上升到2L 。图(b )表示生产函数,当劳动量从1L 上升到2L 时,产出从1Y 增加到2Y 。图(c )中的总供给曲线概括 了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的这种关系,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产出则从1Y 增加到2Y 。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一、判断 ×1、当均衡的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厂商将解雇多余的工人。名义工资的降低将把经济推回潜在产出的水平() √2、即使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可以提升通货膨胀率。() ×3、如果没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总是处于潜在产出水平。() ×4、只要我们不介意有高的通货膨胀,那么我们能够得到任意低的失业率。() ×5、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6、下面三种情况都将使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厂商增加成本定价的加成比例、预期的价水平的增加、失业补助的增加。() ×7、自然失业率水平由总供给曲线决定。() ×8、在短期内,名义货币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二、单项选择 A1、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要水平决定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D2、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当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则() A.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总供给曲线移向右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总供给曲线移向左方,且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B3、某一经济体在五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五年期间价格水平将()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D4、古典AS曲线是垂直的,因为() A.货币供给保持不变 B.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 C.失业率和产出保持不变 D.经济处于扩张的极限,即使价格上升产出也不能增加 C5、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通货膨胀下降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A6、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使() A.总需求曲线右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B.总供给曲线右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C.总需求曲线左移,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位于更高水平 D.总供给曲线左移,通货膨胀率位于更高水平,产出不变 C7、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 A.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1)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3)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称长期总供给曲线。 (4)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即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 5、用IS-LM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它与IS曲线和LM曲线构成。 (2)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3)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两条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E点是两种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5)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发生反方向变动,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 6、说明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1)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政府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商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减少个人所得税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也刺激总需求。 (4)在经济繁荣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六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第六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一、工资、价格与产出:一些事实 古典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坚持认为经济体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任何观察到的失业都纯粹是摩擦性的。果真如此吗?现实情况是经济体并非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学家们发现劳动力市场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事实:(1)失业率的波动远比所有失业均为摩擦性失业的观点所认为的要大的多;(2)工资率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似乎存在着非偶然性的联系。 (一)失业率的波动 1960-2000年美国失业率的波动图。 (二)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的关系 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发表了一篇关于1861-1957年英国工资状况的综合研究论文,其主要发现概括在图6-4之中。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失业率越高,工资膨胀率(增长率)则越低。 令w g 为工资增长率,t W 为本期工资,1t W 为下期工资,则工资增长率可定义为

1t t w t W W g W +-= (1) 令* u 为自然失业率,我们可以将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表述为 *()w g u u =-ε- (2) 其中,参数ε用来表示工资增长率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该方程反映的思想是:当失业率超出自然失业率,即* u u >时,工资增长率为负数,表明工资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即* u u <时,工资增长率为正数,表明工资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意味着,价格和工资对总需求变化的调整时缓慢。给定原来的均衡状态,当货币存量增加时,假设价格和工资迅速调整到达新的均衡点(P 1,Y 1),但这时w g 很高,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而较低的失业率就推动工资率进一步上涨。所以(P 1,Y 1)并不是新的均衡点。与假设矛盾,所以价格与工资调整是缓慢的,有一个调整过程。 二、工资-失业的关系:为什么工资是粘性的 在新古典供给理论中,工资在瞬间进行调整以确保产量持续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可是现实中经济体的产量并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而且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工资对失业变动的反应调整相对迟缓。因此,总供给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名义工资对需求变动的调整迟缓,即为什么工资是粘性的。 工资粘性:是指工资随时间而缓慢调整,并非充分和迅速地加以伸缩以确保劳动力市场每一刻都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一)工资的缓慢调整 为进一步澄清工资粘性的现象,我们将方程(2)变换为工资变动率w g 与充分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式。令* N 为充分就业下的劳动雇佣量,N 为实际的劳动雇佣量。然后,我们定义失业率为失业人数占充分就业的劳动雇佣量* N 的比例。 ** N N u N -= (3) 将方程(3)代入方程(2)即可得到 ** w N N g N ?? -=-ε ??? (2b ) 该式表明就业水平与工资变动率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重写上述方程,可将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本期工资、下期工资和实际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

33 总需求和总供给(学生)

第3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并能够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33.1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 事实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事实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33.2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选择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物价水平和产量的调整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 提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倾斜和移动的原因与微观经济模型不同。 33.3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形状:由于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刺激了消费、投资、净出口,增加了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如:股市繁荣/大跌,消费偏好增强或变弱,增税/减税,企业购买新设备和建造新工厂,利率变动,货币政策,投资税收优惠或其他税收激励,政府的支出增加或减少,购买我们出口产品的国家经济的繁荣/衰退,外汇市场上国际投机者引起货币升值/贬值等。 33.4 总供给曲线 33.4.1 长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及生产技术。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供给不取决于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的生产水平有时被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由于这是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时的产量,这里称自然产量率。 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劳动变动,资本变动,自然资源变动,技术知识变动。 Y ,真实产量 P ,物价 水平 均衡物 价水平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支出的增加 B.物价水平下降时投资成本的下降 C.物价水平下降时赋税的减少 D.以上三个因数都正确 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 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 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 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 3.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公斤条件下,财政扩张政策都会使得() A.利率上升 B.价格上升 C.总产量上升 D.都有可能 4.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需求曲线,有() A.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 B.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 C.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 D.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减少时,劳动需求量减少 5.短期劳动供给曲线() A.斜率为正,名义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B.斜率为正,实际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C.斜率为负,名义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D.斜率为负,实际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6.古典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 三、判断题 1.支出乘数较小时,总需求曲线更加平坦。() 2.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 3.生存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给其带来的收入的大小。() 4.假如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在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的情况下减税会导致价格上升但不 影响实际产出。() 5.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提高价格 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6.劳动市场均衡由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共同决定。() 四、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2.用图形分析法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并分析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的因素。3.在什么条件下,AS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垂直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概要

西方经济学第17章(宏观第6章) (一)问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答:(1)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是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如图17-1所示: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 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推导总需求曲线的过程看到,总需求曲线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总供给

A .水平 B .上倾 10、价格水平下降,则( A •产出增加利息率提高 C • 产出减少利息率提高 三、多项选择题: B )。 B. 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 D .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 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BCD ) 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息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E .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 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BCE )。 A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C •垂直的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判断题: 1、若自发性支出增加,则有效需求增加。 ( 对 ) 2、若扩张性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说明总供给曲线是上倾的。 3、在极度萧条时期,供给价格弹性是无穷大的。 ( 对) 4、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减少。 ( 错 ) 5、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是小于 1 的 错) 错) 、单项选择题: 1、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 D ) A .右移 B .左移 2、扩张货币的效应是( C A •价格提高 C •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增加 3、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A •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 C •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 C .不变 D .不确定 )。 B .总需求增加 D .价格下降总需求增加 B )。 B •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最大 D •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最大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 不确定 5、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A )。 A .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穷大 6、 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C )。 A .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穷大 7、 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D )。 ) A . 增加 B .减少 C . 不变 D . 不确定 4、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劳动需求( A ) 8、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 A ) A .水平 B .上倾 C .垂直 D .不确定 9、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 C ) C .垂直 D .不确定

宏观经济学试题第六章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 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 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货币供给量增加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4、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5、当(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 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 ,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8、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f(N,K)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 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6-1所示。 4.潜在就业量与潜在产量 潜在就业量即充分就业量,此时的失业率不为零,而是处于自然失业率。在短期,可以认为潜在就业量为一个外生变量,长期它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长。而潜在产量就是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5.劳动市场 总供给由总就业水平决定,而总就业水平又由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即:N d=N s。而N d=N d(W/P),其中W/P为实际工资,N d与W/P成反向变动关系,即劳动需求函数向右下方倾斜;N s=N s(W/P),劳动供给函数为W/P的增函数。 6.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又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根据西方经济学,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即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劳动的供求主要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将引起实际工资变动,从而导致劳动市场非均衡;或劳动供大于求、或劳动求大于供。由于充分竞争性,非均衡将导致名义工资变动,直至重新回到均衡位置。如图6-2所示。 7.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两个假设为:(1)货币工资刚性,只能升不能降;(2)人们有“货币幻觉”,只注意货币的票面价值,而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理解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应该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 一、经济萧条与繁荣分析 西方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据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其与总需求曲线的相互关系对经济波动做出如下的解释: 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变动来看,总需求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经济的萧条和繁荣状态下的均衡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在图中,Y*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在此点垂直的曲线LAS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S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AD为总需求曲线。假设经济的初始均衡状态为E点,即AD 与SAS的交点,这时国民收入为OY,价格水平为OP,显而易见,国民收入OY小于充分就业的产量Y*。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但是,如果政府采取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则AD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在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短期均衡点,比如随着AD 曲线的右移会使SAS、LAS、AD三条曲线相交于同一点,即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点。如果在政府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市场上另有强烈刺激总需求扩张的因素,则AD曲线有可能移动到充分就业的Y*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右方的某一点与SAS曲线相交于E点,这时,均衡的国民收入为OY,大于OY*点。表示经济处于过热的繁荣状态。这说明引起国民经济由E点移动到E'点的原因是需求的变动方面。这时市场价格上升到OP点,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出现的状况。总之,经济的总需求的扩张可以使社会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提高,但经济扩张一旦超过潜在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则会产生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编辑] 二、经济滞胀分析 下面考察总供给曲线变动,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在短期内,如果AD不变,AS曲线发生位移,则会产生市场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运动。如果AS的水平下降,市场价格会上升,而国民收入则下降,产生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共生的“滞胀”现象。如图6-7所示: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需求为中心 2、工资、价格刚性 3、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XXX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XXX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一 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 )。 A.技术水平 B.资本存量 C.人口增长 D.就业量 2.短期劳动力供给曲线( )。 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3.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它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A.投资由利率决定 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C.价格不变 D.充分就业 4、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变得陡峭,是因为( )。 A.价格水平的上升难以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 B.价格水平的上升易于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 C.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减少 D.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增加 5.假定总供给曲线为水平,边际储蓄倾向为025,那么自主性支出增加10亿美元将使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A.25亿美元 B.10亿美元 C.250亿美元 D.40亿美元 6.上升的物价水平和下降的实际国民收入是由以下哪一项引起的( )。 A.总需求曲线在给定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动 B.通货紧缩的自动调节机制 C.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 D.短期总供给曲线沿着不变的总需求曲线左移

7.其他条件不变,技术的改进使得实际总供给曲线( )。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先向左后向右 D.先向右后向左 8.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 A.政府支出减少导致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会影响产量但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但不影响产量 9.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 B. 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 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 10.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不敏感 B.支出乘数较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11.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 )。 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 12.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将类似于 ( )。 A.利息率越高 B.凯恩斯情形 C.向右上方倾斜 D.向右下方倾斜 1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一个因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支出减少 B.净出口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 D.投资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