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二、内容结构

三、重点和难点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以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和IS—LM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人(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

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量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但是,由于西方学者各自依据的假设条件不同,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存在不同看法。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物价有完全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的或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具有完全的向上伸缩性,从而提出了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这条曲线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则成为一条垂线。在得到向上倾斜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将该曲线进一步简化,即把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该曲线赖以建立的假设前提一是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率具有刚性;二是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一个常数。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工资粘性假设代替了工资刚性假说,提出了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对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修正和发展。理性预期学派用信息不完全理论提供了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另一种解释。

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把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国

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表示当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因此,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如前所述,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当分别引进总需求曲线后,相应地,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在古典的AS—AD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因此,总需求曲线移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变动,而对国民收入不发生影响。在凯恩斯反L形的AS—AD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在未充分就业时是一条水平线,表示国民收入只取

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但不会引起价格水平提高;当充分就业时,总供给曲线就成为一条垂直线,这时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提高,而不会引起实际产量增加。在修正的凯恩斯AS—AD模型中,如果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部分相交,则总需求增加会使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提高。当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并不会提高收入水平,而只能提高价格水平。在新凯恩斯主义的ES—AD模型中引人了包括时间因素的动态分析,分析了当经济中发生某种变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在理性预期下的ES—AD模型中,理性预期学派把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ES和总需求曲线AD结合起来,说明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由于理性预期学派把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分为意料内因素和意料外因素,所以理性预期下的ES—AD模型也不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意料内因素改变,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使实际价格发生变动,而不能导致国民收入的改变。意料外因素

会导致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但这种波动是不能使用经济政策来稳定的。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2.总需求函数

3.总供给4.供给函数

5.利率效应6.实际余额效应

7.潜在就业量8.潜在产量

9.长期总供给曲线10.衰退性缺口

11.膨胀性缺口

(二)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丁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

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井使LM曲线左移

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

2.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小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不敏感B.支出乘数较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

5.关于总需求曲线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汇率上升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798-4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1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2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A.20单位B.400单位C.200单位D.80单位

9.当(),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价水平与货币工资率同水平上升,潜在GDP不变,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B.货币工资率上升,潜在GDP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发生移动

C.物价水平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实际GDP增长,经济沿着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D.货币工资率上升,潜在GDP减少,长期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11.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2.与11题中假定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

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

13. 与11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

14.与11题中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水平下降

15.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16.与15题中假定相同,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A.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

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D.以上都可能

17.与15题中假定相同,总需求曲线向右移会增加()。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18.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

A.总是相等B.实际GDP总是低于潜在GDP

C.实际GDP总是高于潜在GDP

D.实际GDP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潜在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 小于潜在GDP

1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

A.增加B.不变C.减少D.难以确定20.若预期未来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

A.增加B.不变C.减少D.难以确定

21.若汇率增加或者国外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A.增加B.不变C.减少D.难以确定

22.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不正确23.不属于长期宏观经济均衡出现的条件的选项为()。

A名义GDP需求量等于名义GDP供给量

B.实际GDP需求量等于实际GDP供给量

C.实际GDP等于潜在GDP D.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2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的原因在于()。

A.供给总是趋于过剩的B.需求的限制

C.产出不取决于物价水平

D.由价格、资本和劳动力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

25.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A物价水平B.预期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D.技术进步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宏观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就是微观的供给需求的量的加总

B.总供给就是实际GDP的供给量

C.总需求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外国人计划购买的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D.总需求就是实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

(三)判断题

1.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是决定实际GDP和物价水平(GDP平减指数)之间关系的模型。( )

2.在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中,实际假定总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如果有效需求足够大,将实现充分就业。( ) 3.预期未来收入的上升能够带来总需求的增加。( )

4.汇率上升能够带来总需求的增加。( )

5.当物价水平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实际GDP需求量也变动,这种变动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来表示。( )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财产效应和替代效应。( )

7.世界经济也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动,主要的因素是汇率和国外收入。( ) 8.潜在GDP不取决于物价水平,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潜在GDP的一条垂线。( )

9.劳动力市场要么实现充分就业,要么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不可能存在大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

10.人们在学校或者通过在职培训所获得的技能的数量越大,潜在GDP就越大。( )

11.经济增长是潜在GDP的长期增长。( )

12.潜在GDP围绕实际GDP波动。( )

13.如果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右移大于总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就发生了通货膨胀。( )

14.长期均衡的实现是因为工资率的调整。( )

(四)问答题

1.试用作图和文字同时解释物价水平变动是怎样引起宏观经济失衡再恢复均衡的调整过程。

2.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与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

3.试推导总供给曲线,并对曲线的移动给出相关的解释。

4.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如果物价水平上升,而且,如果货币工资率也以相同的百分比上升,实际GDP供给量会发生什么变化?经济沿着哪一条总供给曲线移动?

6.如果价格水平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实际GDP供给量会发生什么变动?经济沿着哪一条总供给曲线变动?

7.如果货币工资率上升而潜在GDP保持不变,总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是沿着长期总供给曲线变动还是移动?

8.根据总供给理论,乘数理论是否需要进行修正?

9.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如何将总供给曲线与厂商的供给曲线联系在一起?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1.为什么劳动力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当工作的负效用减少时,或者在有更多的人进人就业队伍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会如何变化?

12.影响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13.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价格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有何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什么含义?

14.考虑一个厂商在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时所面临的问题,该厂商将以下面一个预期为依据,重新安排生产计划。

(1)预期它支付的工资和投人品的价格将不上升;

(2)预期它支付的工资和投人品的价格将以与产品价格同样的幅度上升,但这要花几年时间;

(3)预期它支付的工资和投人品的价格将很快以与产品价格同样的幅度上升。

根据上述哪种预期,厂商将对供给数量作很小变动?较大变动?什么时候这种变动是暂时的?

15.为什么名义工资不会经常变动?

16.如果没有工资刚性的假设,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效应将如何?

17.政府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对利息率有怎样的影响?

18.工资变化(例如下降)是影响总供给、还是影响总需求?

19.在长期中价格是有伸缩性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短期中,价格是刚性的,总供给曲线是平坦的,经济如何从短期转向长期?

20.简单描述AD曲线的经济含义。

21.考虑两种政策——仅持续1年的减税和预期为持久的减税。哪一种政策将刺激消费者更多支出?哪一种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试解释之。

(五)计算题

1.(1)Mainland的消费需求C=100+0.8Y d,(这里Y 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 x=50,政府支出G=40,求解产品市场均衡的IS 方程。

(2)如果Mainland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 1时,LM方程为Y=750+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Mainland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2时,LM方程为Y=625+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4)如果Mainland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1.5时,LM方程为Y=500+20r;求解在此价格水平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5)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有何变化?

2.如果第1题中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下降,即变为1=120-3r,IS方程为:Y=1100-15r,货币市场的条件不变。

(1)求解在P=l,1.2,1.5水平下的产出与利率水平。

(2)画出第1题中的AD曲线和本题中的AD’,观察两者的差异。

3.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更加敏感,这时实际货币需求为0.2Y-10r,其他假设均如第1题所述。

(1)求解在P=l,1.2,1.5水平下的产出与利率水平。

(2)同样把本题的需求曲线画在第2题的图中,比较差异。

4.Mainland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产出函数为14N-0.04N2,这里的N是劳动力投人量。

(1)当P=l,单位劳动的名义工资为4、3、2、1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为多少?

(2)给出劳动力需求方程;

(3)当P=2时,在名义工资分别为4、3、2、1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各为多少?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对劳动力的需求影响有多大?

5.Maindland产品市场上的消费C=90+0.80Y d,投资I=150-6r,税收T x=100,政府支出G=100;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M=16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函数为0.2Y-4r。劳动力市场的假设经济劳动力需求函数是N 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是N s=70+5(W/P);古典总供给曲线为Y =14N-0.04N2。求:

(1)当P=1时,均衡产出Y,利率r,就业量N及名义工资w水平。

(2)在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时,增税20美元,货币与产品市场的均衡如何变化?

(3)计算由于增税引起的价格水平的变化,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

(4)计算税率水平的变化。

(5)比较在不同价格水平下C、I、G在国民收入的构成。

(6)求解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名义和实际工资。

6.某经济存在以下经济关系:

消费:C=800+0.8Y d税收:T=0.25Y 投资:I=200-50r 政府支出:G=200 货币需求:Md/P=0.4Y—100r

名义货币供给:M s= 900,求:

(1)总需求函数;

(2)P=l时的收入和利率。

7.已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平衡点。

(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平衡点。

8.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l=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 -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

(1)推导总需求曲线;

(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

(3)推导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

(4)推导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曲线,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

9.设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曲线为Y=667+1.11G+1.11M/P,价格调整曲线为∏=(Y-1—1500)1500+∏e,政府支出G=200,货币供给M=550。若预期的诵货膨胀率πe始终等于0,求经济从P0=1.4开始的运行路径;GDP达到与潜在GDP相差2%还要多少年?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前两章我们分别对总需求与总供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第五章中,我们对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成进行了说明,但没有讨论不同条件下总供给曲线形状变化和移动方向。在第四章中,由于将讨论的主题放在乘数原理的阐述上,因此没有进一步对总需求曲线的形成与移动条件开展讨论。因此,本章将重点对总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其变化进行阐述,并进而对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假定总供给由生产函数Y=f (K, L) 给定。这样,在短期内,由于生产函数的相对稳定性,要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就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如果“有效需求”足够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反之就会出现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非自愿性失业。为此,我们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恒等式写成:Y=C+I+G+X,或C+S+T=C+I+G+(X-M)。这种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假定总供给是一种给定的外生变量。 在本章中,我们放开上述假定,考察总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其变动将怎样决定并引起总供给的变动。并且还放开物价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考察以货币表现的名义总需求的变动将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起物价指数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为理解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我们首先从总需求和总需求函数谈起。总需求即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正如第二章中所表述的那样,总需求一般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需求(G)和国外需求(X)构成。当然,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政府购买、以及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指的是产量(或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特定价格水平下满足总需求所需要的收入水平。从几何图上看,总需求曲线的纵坐标为价格水平,横坐标为产出水平,它表示的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为理解如何从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我们先理解价格水平的变化是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二、内容结构 三、重点和难点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以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和IS—LM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人(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

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量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但是,由于西方学者各自依据的假设条件不同,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存在不同看法。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物价有完全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的或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具有完全的向上伸缩性,从而提出了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这条曲线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则成为一条垂线。在得到向上倾斜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将该曲线进一步简化,即把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该曲线赖以建立的假设前提一是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率具有刚性;二是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一个常数。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工资粘性假设代替了工资刚性假说,提出了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对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修正和发展。理性预期学派用信息不完全理论提供了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另一种解释。 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把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国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 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 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 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 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 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 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 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 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 E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 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 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 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 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 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d、实际货币 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可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可以增加 c、价格水平 上升时,净出口可以增加d、以上几个因素都就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 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4、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弯曲 b.向右下方弯曲 c.就是一条垂线 d.就是一条水平线5、当(),古典 总供给曲线存有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不受到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a.提高价 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在高于充分就业平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减少就可以引发()a.物价水平 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b.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c.物价水平上升 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d.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8、当()时,总需求曲 线更陡峭。a.投资开支对利率变化较脆弱b.开支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很大 9、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a.价格水 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 响价格水平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10、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a.总是相 等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目与任务 本门课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经济学科。它研究一国(或一个经济体)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物价水平、汇率、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探讨经济增长、波动、通货膨胀原因以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它是所有经济学相关专业重要必修课程。本课程将从开放经济视角介绍当代宏观经济学最新理论,强调掌握当代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现状应用,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学课程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进一步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弄清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不同模型与现实经济发展联系,研究和解释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培养学生用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宏观经济问题。 四、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概念和研究对象,了解宏观经济学产生及发展过程。理解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及发展萨伊定律利率灵活变动性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国民收入核算 难点: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及发展几个重要国民收入概念之间关系 教学主要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2、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3、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二、宏观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1、萨伊定律 2、利率灵活变动性 3、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4、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 5、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成 6、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 三、国民收入核算 1、国民生产总值 2、核算国民收入两种方法 3、几个重要国民收入概念 4、国民收入基本公式 5、名义GNP和实际GNP 习题与作业: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2、请简单介绍一下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3、请简述GDP与GNP之间关系,并回答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 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4、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个指标间关系是什么? 5、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理解乘数原理 重点:国民收入决定、乘数 难点: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模型 教学主要内容: 一、均衡产出 二、消费函数 1、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3、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4、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5、影响消费其他因素 三、国民收入决定 四、简单收入决定动态模型 五、乘数论

05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重点提示: 前面有关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在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且不论社会总需求如何变动,只会引起产量、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这样也就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然而长期中,价格是可以灵活调整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均衡的。本章在IS-LM模型中放宽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引进劳动力市场,把总需求分析和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来分析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简称AD)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每一物价水平下,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通常以总支出这一统计指标表示。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可表示为: AD=C+I+G+(X-M) (5.1) 其中,C代表消费需求,指国内居民对产品的需求;I代表投资需求,指企业对资本品的需求;G代表政府需求,指政府采购产品的需求。(X-M)代表净出口。因此,总需求这一概念描述了经济消费方的行为,它是总支出,也是GDP。 总需求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它揭示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我们称之为总需求函数。以表示使得 经济处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P表示价格水平,则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

描述总需求函数 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 线,如图5.1。把对 应于每一物价水平的 所有产出总量描绘在 以物价水平为纵轴, 产出总量(国民收入) 为横轴的坐标图上就 得到总需求曲线。它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价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总需求下降。即总需求量同物价水平负相关。 二、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为什么物价与总需求负相关?从总支出角度对总需求的定义看,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都对物品与劳务总需求作出了贡献。假定政府支出因政策因素给定,其它三项支出水平与物价总水平都存在联系。 第一是庇古财富效应(Pigou ’s wealth effect )。物价水平上升导致消费者的实际财富“缩水”,人们变得比较“穷”,结果减少了对产品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减少导致产品市场的总支出减少,进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反之亦然。 第二是货币供给效应(money supply effect )。给定名义货币供给,物价上升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导致企业投资需求减少,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减少使产品市场的总支出减少,使得产品市场在较低的位置实现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物价水平上升还会产生凯恩斯利率效应(Keynes ’ interest-Rate effect )。物价上升使货币交易需求上升,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国民收入随之减少。当然,一般认为凯恩斯利率效应因其他因素的抵消,作用不是很显著。 第三是实际汇率效应(Real exchange-Rate effect )。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上升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昂贵,替代作用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Y P 图5.1 总需求曲线(直线) 图示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研究当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实现均衡时,价格总水平与国民收入关系的模型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简称“AS-AD”模型。把劳动市场的均衡结合到IS-LM模型中来,研究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和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AD”曲线的推导 1.含义 总需求曲线表明了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时物价总水平与国民收入或产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负相关) 从IS和LM方程可以看出:P的变动不改变IS曲线,而影响LM 曲线。这是因为M/P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如名义货币量发生变动,则实际货币供给量也发生变动。 两种解释: 1)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 ? ↓↓?↓?↑??<↓?↑??↑↑?↑?↓??<↑?↓??Y AD I r M L P M P M Y AD I r M L P M P M S S 价格和总需求Y 反方向变动。 2)庇古财富效应: 2、推导 把2式代入1式可求出总收入水平,考虑物价总水平可得出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函数式。

A kb h h Y M kb h b P P M kb h b A kb k h Y M kb h b A kb h h Y ?+-?+=? +++=+++=) (0 αααααααα ααα

例题一: 又解:

hr kY P M r I Y S -==) ()( 图示推导: A kb h h Y M kb h b P P M kb h b A kb k h Y M kb h b A kb h h Y ?+-?+=? +++=+++=) (0 αααααααα ααα 这里货币供给:M/P ,指实际货币供给量 联立消去r ,得到P 与Y 的总需求函数式。 ???? ?? ?=-=-=+=500 )40002.0(20007209.080M P r Y L r I Y C 由S I =,也可得Y=C+I Y= 80++720-2000r 或2000 1.0800Y r -= 由M L =得:r Y P 40002.0500-=

西方经济学1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IS —LM 模型讨论收入决定的三点不足: 第一,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收入; 第二,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 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2.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引进一般价格水平与劳动市场,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三市场中,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研究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 先考察总需求,然后考察总供给,最后将总需求和总供给联系起来,构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一般价格水平和收入的决定。 3.名义变量值和实际变量值的区别 在没有引入价格水平之前,所有变量都可以看成是实际变量。一旦引进价格水平,变量就有名义变量值和实际变量值之区分。实际变量值= 一般价格水平 名义变量值。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含义 1.总需求定义:总需求(AD )是指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对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构成: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M X G I C AD -+++=。 3.关于总需求的假定 (1)单市场中的均衡收入与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都可以叫做总需求。因为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收入=总需求,因此,均衡收入≡AD 。 (2)由于对收入决定的研究已进入到三市场之中,为了思路的连贯起见,在以后的分析中,假定两市场中的均衡收入,即IS 曲线与LM 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叫做总需求。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1.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需求的机制:财富效应与利率效应 (1)财富效应(庇古效应) 财富效应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财富的实际价值,进而影响消费,最终影响总需求: P ↓→财富的实际价值↑→人们不急于增加储蓄→C ↑→总需求↑ (2)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实际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与投资,最终影响总需求: ↑↑→↓→↑→↓→ d Y I r P M P 0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6.1考点难点归纳 1.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y 为总产出;N 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 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 ),(K N f y = 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6-1所示。 ) ,(K N f y =

西方经济学重点难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辅导 1.总需求 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如前所述,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需求公式分别为:Y=C+I;Y=C+I+G;Y=C+I+G+X。从上式可看出,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社会总需求除受价格水平影响外,还受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只考察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AD=f(P) 第一,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可称为利率效应。 第二,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可称财富效应。 第三,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 分析表明,价格水平上升,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必然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

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总供给

A .水平 B .上倾 10、价格水平下降,则( A •产出增加利息率提高 C • 产出减少利息率提高 三、多项选择题: B )。 B. 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 D .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 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BCD ) 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息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E .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 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BCE )。 A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 •水平的直线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C •垂直的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判断题: 1、若自发性支出增加,则有效需求增加。 ( 对 ) 2、若扩张性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说明总供给曲线是上倾的。 3、在极度萧条时期,供给价格弹性是无穷大的。 ( 对) 4、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减少。 ( 错 ) 5、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是小于 1 的 错) 错) 、单项选择题: 1、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 D ) A .右移 B .左移 2、扩张货币的效应是( C A •价格提高 C •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增加 3、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A •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 C •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 C .不变 D .不确定 )。 B .总需求增加 D .价格下降总需求增加 B )。 B •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最大 D •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最大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 不确定 5、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A )。 A .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穷大 6、 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C )。 A .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 等于零 D . 无穷大 7、 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D )。 ) A . 增加 B .减少 C . 不变 D . 不确定 4、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劳动需求( A ) 8、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 A ) A .水平 B .上倾 C .垂直 D .不确定 9、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 C ) C .垂直 D .不确定

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总供给

————————————————————————————————作者: ————————————————————————————————日期: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判断题: 1、若自发性支出增加,则有效需求增加。( 对) 2、若扩张性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说明总供给曲线是上倾的。(错 ) 3、在极度萧条时期,供给价格弹性是无穷大的。( 对) 4、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减少。( 错 ) 5、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是小于1的。( 错 ) 二、单项选择题: 1、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D)。 A.右移B.左移C.不变D.不确定 2、扩张货币的效应是( C)。 A.价格提高 B.总需求增加 C.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增加D.价格下降总需求增加 3、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B)。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最大 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最大 4、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劳动需求(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 D.不确定 5、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A )。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穷大 6、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C )。 A.大于零B.小于零 C.等于零D.无穷大 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D)。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确定 8、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A)。 A.水平B.上倾C.垂直D.不确定 9、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 C )。 A.水平B.上倾 C.垂直 D.不确定 10、价格水平下降,则( B )。 A.产出增加利息率提高B.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 C.产出减少利息率提高D.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CD )。 A.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息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E.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BCE )。 A.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配伍题最全

1.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2.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4.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6.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7.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8.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9.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10.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2.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13.蛛网理论: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4.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15.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16.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基数效用: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3.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6.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7.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8.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10.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作者: ————————————————————————————————日期:

幻灯片1 内容回顾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假设价格、利率不变,考察投资、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简单凯恩斯模型; 引入利率因素,考察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IS-LM 模型; 引入价格因素,考察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幻灯片2 第 五 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幻灯片3 主要内容 ● 总需求曲线; ● 总供给曲线;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幻灯片4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 gregate demand)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或收入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出的需求。 总需求曲线则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幻灯片5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总需求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有关。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利用IS-LM 模型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 问题: 价格水平的变动将会对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产生何种影响? 幻灯片6 价格水平变动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 Y d c d e C r --+=1 ● IS 函数: ● LM 函数:

h m Y h k r -= P M m = 幻灯片7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 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而价格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为什么? ● 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 情况,被称为利率效应。 幻灯片8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们变得相对富有,这又会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这会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并使人们的税负减 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需求。 幻灯片9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r LM0 IS0

宏观经济学试题第六章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 B、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 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货币供给量增加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4、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5、当(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 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7、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 ,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8、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曲线宏观生产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凯恩斯的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二、判断题(F,T) 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25.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 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 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

第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 2、总需求函数; 3、总供给; 4、总供给函数; 5、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6、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7、利率效应; 8、总生产函数; 9、潜在就业量;10、潜在产出; 二、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上升时,将()。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 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将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将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将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5、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 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4.总需求曲线表明()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A.消费增加B.税收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D.投资减少 6.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D.消费的减少 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D.消费的增加 8.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 A.政府支出B.投资 C.净出口D.税收 9.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B.加上净出口 C.减去净出口D.加上出口和进口 1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