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罗素的历史观

论罗素的历史观

论罗素的历史观
论罗素的历史观

论罗素的历史观

摘要

罗素(1872——1970)是当代西方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最为当代中国知识界所熟悉的西方思想家之一。①(罗素《论历史》译序译者注)。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家、历史学家,罗素在逻辑实证主义学派之中是具有其特有的影响力的。罗素的历史哲学或他对历史的解说,既不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也不是分析的历史哲学。而是作为一种“反思的历史哲学在二十世纪直至今天仍有其特殊地位。

㈠历史是一门艺术或科学

19世纪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被排斥在自然科学之门之外的。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肯定说法就认为历史是一门艺术。而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改革改变了人们对科学的看法——科学至上,科学观念随之占据学术领域。这时,科学也冠到历史学上。也开始了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亦或是两者兼有的争论。罗素对此认为这样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应该清楚地是历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他的论点是历史是一门科学,并且它的科学不会减损一本艺术史著作的艺术价值②(论历史54页)。也就是出于对历史的肯定,从科学或是艺术,历史学都会有其独特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又是对于一切能对人生进行思考性的观察的人而言的。据其宣扬的纯粹是一项科学的原则和其对人性的分析,对着历史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刨开这些之外,他的历史观念是带有其特有的真实性的。因此,罗素的历史哲学被悉尼?胡克称作是“反思的历史哲学。他在追寻历史价值的过程中:他着重探讨社会与人的关系式,他以以权力欲等政治欲望奠定自己的政治理论,当然他更乐意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也许,我们可以说多元化的人性论是其在历史观念形成中更乐意去研究的,而他在历史作为一门艺术的理论成果要比科学来的更可爱一些。

⑴罗素坚持纯粹是一项科学的原则。

他认为历史学是有价值的,首先它有真实性,历史著作也应该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可以看出罗素是将真实性置于感觉和材料之中的。历史,指已经过去的事物、现象或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③《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第4页)。历史自身包含的真实性、过去发生的事物的客观性以及出于对过去的痕迹,人类行为的尊重,一些极具代表性质的历史的点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对现在、未来提供了历史的教训的,甚至于在某种时刻它是可以作为一个里程碑去为未来带来一些经典的呈现的,像方向的引领。不过,他又认为在历史学中,有那么多琐碎的,偶然性的条件都是有关的,以至于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广泛而又简单的一致性。而且历史的教训在理论上却是不健全的。历史确实是相当繁琐复杂的,有着复杂性,我们若将史拆分开来更是繁琐而又无比庞大臃肿的。所以人们对于史不可能微观到事无巨细的去记载、去给一个定论。只能从宏观上去把握一些历史的点,普遍性中的一常例。特殊性中的一个特例,以去体现某种社会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略掉那些尚未摊开的历史。而这就恰好需要我们怎样从宏观上去处理微观、怎样从微观上去把握宏观的事情了。。。

⑵天才决定论

他认为:有大型的历史学,也有小型的历史学;两者各有价值,但他们的价值不同。大型的历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怎样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小型的历史学则使我们认识有趣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推进我们有关人性的认识(论历史11)。同时他宣扬着历史学在增进我们对人性知识方面的无可估价。他期望着历史学家们能够写出伟大的历史著作,他强调着个人的作用,他他认为在人类的事务中,最值得了解和赞美的东西,必定是与个人而不是与社会有关的。(论历史66)我觉得历史学家门自己对史实、史事予以综合并加以解读。他们的史料必须是真实的,结论也是为人接受的,但解读后得的结论却是百家之言,各有侧重。不是说

他们不够严谨,而是历史本身的包罗万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免得宽泛,甚至于一个历史面就可以散出很多历史的零散点,一些点是可以找到一条线索去牵引的,然而也有少数的点就是孤单零散的存在。对于这些历史的点。历史的线、历史的面,历史学家们在客观的基础之上是携带了一些主观想象的。本来历史就是一种可以令人放大想象的艺术。他们除了保留历史的真实性外,并没有人限制他们除了综合其他历史学家的认识之外有着自己的思想气质。历史学家们自身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敬仰的态度,凭借于他们自身的史德,自然会对史学理论加以科学而严谨的处理,因为他们的责任就在于给人们,给后世展现真实存在的过去或现在。而尽责任之余,他们附加上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抛却科学或带有某种艺术色彩。毕竟一本正经的通篇罗列下来,不如捎带浪漫、诙谐的艺术气息,来的更加让人容易接受或理解。当然,前提是对史料的绝对尊重。而罗素的历史观可以说也是带了艺术思维的一个矛盾的。他不承认历史决定论,但他有对天才的个人褒奖之至。罗素认为马克思忽略了把智力当做一种原因。“从一种纯粹科学的观点来说…….伟大的事件主要过程有时候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行动的。”他屡次在自己的理论的表达之时,去宣扬、去强调着天才决定论的。这种说法其实不然,历史发展就其本身而言,即使将其置于时代的洪流下,与其他社会形态纵横交织,他仍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精神特质,抛却这个伟人,仍旧会有其他的人去顺应这种方向,去完成特定的历史使命。历史的科学性以及它和哲学、社会学的亲密关系,也不允许我们以一种天才的个人去决定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的。

⑶多元的人性论和自由主义思想

罗素的历史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式、人性置于社会形态下又是一种怎样的化学反应。他从人性出发,去和一个时代,一种社会的力量好比凝聚力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并且从中完善自己的政治观点。罗素为此勾画了一种政治心理学。他将人性分解为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和权利欲等,而这四种欲望促使人们积极地活动,去参与人的一切活动,像对政治、科学技术等的追求,其中权力欲更是一种可压倒一切的动机。这些动机也毫无疑问的刺激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去造就着一些历史事件。人自身有着对社会的诉求,而人处于一个群体,一个政治性的群体中,或许他的某些诉求有些时候是与他人,与这个群体相冲突的,自然就产生了矛盾与分歧。而这种时候,道德如果无力解决,就突显了权威的重要性。当然大多时候权威是可以解决一些事情的,就像是我们虽然知道政府除却其积极职能外,也有着其消极职能,却没有人利用这一点在一个国家里宣扬无政府那样。“在某种程度上看来是可取的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生活,要有赖于某些缓慢发展起来的观念和体制——政府、法律、个人自由和民主——的综合和平衡。”罗素毫无疑问的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要求宗教自由、言论自由以及经济上的经营自由。但他同时主张对自由的限制。“就一个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要求人们必须分出习惯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毕竟,社会秩序还尚可接受。这就体现了罗素自由主义所具有的浓厚的社会主义倾向。

㈡反思的历史哲学和马克思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关于历史观的概念是这样的一个处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他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经济生活的产物,而不是超然于他们之上的某种抽象的精神或观念的产物。而由罗素所奠定的逻辑实证主义却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归为形而上学。在罗素的历史观中,他觉得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有其缺点的,不过他并不全盘否定。他反对唯物史观永远从经济基础出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关于生产方式变革的原因最需要改变,不过他大体觉得马克思的经济史观是确实的。然而,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是可以对罗素的反思的历史哲学给予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的。罗素对历史学价值的论证,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的构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等等虽有偏颇,却也有着其可取之处。他要求

历史保留真实性,虽然他对着他所认为的伟大的历史著作有着一些狂热的情感;他的权力论或许有些反动,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自由主义的热情,也没有损失对道德与法的尊重;除却其历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权力论外,他的天才决定论以个人决定历史也是有悖于唯物史观的,的确一个开明的君主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这并不能撼动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就像二战的爆发并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结果那样。除却这些,也不能看出,罗素是主张对材料的分析为主的,而纵其历史观,这也就突出了罗素的历史观的一个缺点:过于注重分析,而且这种分析也可能是混杂的,也就缺少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所以罗素历史观的科学性是要让人打上问号的,虽然他说历史学既是一门科学有事一门艺术,我个人觉得罗素在历史学是一门艺术这方面做的要比其科学性论证的要好一些。

㈢结束语

历史观和现代社会的汇合(这里的历史观为唯物史观)

历史观不仅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它也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就当下中国社会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是有着极大的意义的。1.它作为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向我们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使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可以做出有效的判断。2.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这就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认识和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以指导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并随着交往的加深和时事不断丰富我们的外交方针,要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3.它向我们解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我们妥善解决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便政府较好的解决阶级矛盾问题,使社会主义国更好的向共产主义的过渡。4.中国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并为我们不断的丰富发展,注入了属于中国国情和时代背景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已推动且在推动并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罗素论人性和政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论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On Human Nature and Politics 论人性和政治 Undoubtedly the desire for food has been, and still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great political events. But man differs from other animals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and that is that he has desires which are , so to speak, intimate, which can never be fully gratified, and which should keep him restless even in Paradise. The boa constrictor, when he had an adequate meal, goes to sleep, and does not wake until he needs another meal. Human beings, for the most not part are not like this. When the Arabs, who had been used to living sparingly on a few dates acquired the riches of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and dwelt in palaces of almost unbelievable luxury, they did not, on that account, become inactive. Hunger could no longer be a motive, for Greek slaves supplied them with exquisite viands at the slightest nod. But other desires kept them active; four in particular , which we can label acquisitiveness , rivalry, vanity and love of power.毫无疑问,占有食物的欲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导致重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使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坐立不安。巨蟒饱食后就去睡觉,直到需要再进食时它才醒来,绝大部分人不像巨蟒那样。习惯于吃几个枣充饥的阿拉伯人没有因为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财富,稍一点头,希腊奴隶就会为他们端上最精美的食物,然而是其他欲望使他们行动起来,尤其是以下四种。可以称之为: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权力欲。 Acquisitiveness-the wish to posses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goods , or the title to goods-is a motive which, I suppose, has its origin in a combination of fear with the desire for necessaries.占有欲--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产或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一个动机。我认为该动机产生于恐惧心理和拥有必需品的欲望结合之中。 I once befriended two little girls from Esthonia, who had narrowly escaped death from starvation in a famine. They lived in my family ,and of course had plenty to eat.But they spent all their leisure visiting neighbouring farms and stealing potatoes, which they hoarded . Rockfeller ,who in his infancy had experienced great poverty ,spent his adult life in a similar manner.Similarly the Arab chieftains on their silken Byzantine divans could not forget the desert ,and hoarded riches far beyond any possible physical need. But whatever the psychoanalysis of acquisitiveness, no one can deny that it is one of the great motives -especially among the more powerful, for ,as I said before, it is one of the infinite motives .However much you may acquire you will always wish to acquire more ;satiety is a dream which will always elude you.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区别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性的善与恶、法制和宗教的形成的角度分析问题。 要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制度的区别,必须从其各自的起源和衍化过程中有哪些环境的区别说起。 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后集成为宗教即基督教,经过文艺复兴后,形成了现在新教、基督教、天主教并存(基督教和天主教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而新教则与其差别甚大)。大多数认同《圣经》中人性本恶,人有原罪,所以人需要向上帝祈祷,获得宽恕,才能上天堂,如果罪恶不能得到宽恕,就下地狱。崇尚自由,但又保证他人自由,法制比较完善,主张立法、司法、行政分立(即便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亦有此趋势),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的州立立法权、司法权。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考虑,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最早形成的是商品交易经济,所以必须要求交易双方平等、自由、诚信,才能保证交易的活力,而且商品交易最核心的是契约,人们之间确立关系靠的是契约关系。夫妻之间结婚时,神父在教堂问男方,你愿意娶她为妻,成为她合法的丈夫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永远疼爱她,保证她,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男方答愿意。同样问女方你愿意嫁他为夫,成为她合法的妻子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病症还是健康,永远信任他,支持他,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吗? 女方答愿意。然后,双方带上戒指,宣布可以结婚了,建立了夫妻关系。可见,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签订契约,建立关系。而在西方,此类例子屡见不鲜,宗教是人类与上帝签订的契约,赎罪去天堂、不赎罪下地狱,法律是人与社会签订的契约,科学是人类与自然签订的契约等等。而这个最重要的契约,其实是很不容易被遵守的(相对于良知而言),在西方必须要得到保证,所以西方的法制体系很早就建立了,并且发展的很完备。而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的法律是约束“坏人”用的,是行为的底线,而人们又发现它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些人专门打擦边球、找漏洞,或者不干坏事,也不干好事,有将如何呢?于是,他们创造了宗教,用上帝、用天堂和地狱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就此观点上看西方是比东方好是要实在一点的,毕竟西方只美化了一个上帝和耶稣,而东方则美化了孔子、孟子以及各位皇帝神仙),让人们相信善,克服原罪,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还因为他们的平等、自由、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掌权者都是好人,(即使华盛顿是好人,可不见得后来者都如林肯一样),所以他们在经过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迫害之后,在文艺复兴后,坚决地把政教分开,而美国甚至达到三权分立,同时,他们仍担心他们的政府会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所以他们的州有一定立法司法权、可以和联邦抗衡。 而中国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农耕文化,后来虽然受到北方匈奴文化(匈奴、胡、突厥、辽、夏、蒙古)、西方佛教文化、岛国文化(日本)的影响,但其内核仍是农耕文化,她有法、墨、道、儒、兵、纵横等流派,与乱世,则兵、法纵横,于不乱世,则独尊儒术。她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制,而中国人多主张人性本善(趋向于孟子,虽然荀子也有人恶说),但是没有形成宗教,(虽然大多数西方人称之为儒教,但是我个人不赞同,原因:一、中国流派众多,儒教从来没有全胜过;二、儒家重在经世致用,修身制国齐家平天下,不是宗教的精神归宿;三、在大多时候,儒家只被当成工具,而不是信仰),中国自秦朝以来,虽然曾经四分五裂过,但是追求大一统,(与美国州、联邦不同),而且中国历来实行人治,有天子之说,皇帝情结,(现在也有),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但是变革不彻底,是跟日本一样的被迫式、有趋向性(向西方发展)、没有对自身进行彻底反思和批判革新。于是有了现代中国的四个无——无思想(多是老掉牙的或者人家的)、无法制(大多在只学人家的)、无道德(是非善恶荣耻不分)、无方向(不知道走向何方——也许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文化,所以最核心是与自然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与自然打交道于是有了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人打交道于是主要形成儒家的思想,仁、善。农耕文化中,人与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认为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都无法用来表示,那么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数来刻画这个问题,这样无理数便产生了,正是有这种思想,当我们将负数开方时,人们引入了虚数i(虚数的产生导致复变函数等学科的产生,并在现代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危机的真正解决在1872年德国数学家对无理数的严格定义,因为数学是很强调其严格的逻辑与推证性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无穷小量,是不是零要看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静止的,我们当然认为它可以看为零;如果是运动的,比如说1/n,我们说,但n个1/n相乘就为1,这就不是无穷小量了,当我们遇到等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洛比达法则反复求导来考查极限,也可以用Taylor展式展开后,一阶一阶的比,我们总会在有限阶比出大小。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 我从很早以前就读过“理发师悖论”,就是一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

公理集合论

1 公理集合论 公理集合论把一些符号组成的表达式称为集合,是一种纯粹形式化的理论,彻底摆脱了集合直观语义的束缚。公理集合论建立在若干公理组成的公理系统之上。最著名的集合论公理系统是由德国逻辑学家Zermelo 和Frankel 等人提出的ZFC 公理系统。它包含10组公理,一部分公理规定集合应当具有的几个简明性质,另外一部分公理定义了可称为集合的表达式。本讲我们先了解公理集合论的渊源,然后重点学习ZFC 公理系统。 1. 康托的朴素集合论和罗素悖论 在思考和表达时,我们会把一些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并称之为 某某类(class )或者某某集合(set )。例如,所有的实数构成一个 类,实数类又可划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等两个类。这些概念的出现 显然是我们对于思考对象进行分类的自然结果,并非人为定义的。 因此,古代数学中就出现了这个概念(古希腊?)。18世纪的数学 家欧拉和19世纪的数学家布尔都分别用这个概念论证亚里士多德 逻辑学中的推理模式的正确性。而对于集合的研究始于19世纪德 国数学家康托(Cantor )。 当戴德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实数时, 康托把实数集合作为研究对象。他证明了实数集合的无穷大比自然 数集合的无穷大更大。这个有趣的发现促使他研究更多更大的无穷 集合,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颖的关于无穷集合的性质。这些结果发 表在1874年的一篇论文中,开创了集合论这门新的数学分支。康 托在这篇文章中对集合的定义如下(翻译为英文): A set is a gathering together into a whole of definite, distinct objects of our perception or of 显然,这是关于集合的直觉概念,并不是严格的定义(formal definition ),我们称之为集合概念的朴素定义(na?ve definition )。事实上,并非任何对象的全体都可以称为集合。例如,所有集合的全体,若称为集合则导致矛盾。康托本人在18世纪末就发现了这个矛盾,但是没有声张。后来英国数学家罗素在1902年发现了另外一个矛盾,表述如下:令T 是所有不是自己的成员的集合全体,即 {|}x T x x =? 若T 是集合,则T 是自己的成员当且仅当T 不是自己的成员。这个矛盾在 数学史上称为罗素悖论(Russell ’s Paradox )。罗素 自己解决不了这个悖论,就写信告诉了德国的弗 雷格 (Frege) 。弗雷格是一阶逻辑的创始人,他致 力于用其所创的一阶逻辑语言表达和分析人类的

罗素+哲学问题+各章概要

罗素《哲学问题》各章概要 在本书导言中,罗素强调要说一些有关物理客体sitive and constructive的东西,因为negative criticism是不适当的。全书的目的在于确定知识的有效性。这一点和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的意图多少有几分相似,即两者都是一种划界的努力。然而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出于其哲学品味,很讨厌罗素的这本书。因此,罗素的《哲学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很可以形成一个对比。总体来看,罗素虽然在方法上(摹状论)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语言不清晰这一缺陷,但在根本上还是没有跳出传统范畴的论域。相比之下,维特根斯坦的革命性要远远大于罗素。不过也正因如此,罗素的《哲学问题》相比于《逻辑哲学论》更适合作为哲学入门的教本。其价值在我看来,更多是作为一个进入哲学的过程的描述。一般的哲学史,往往流于观点的罗列,往往一个人可以饱读哲学史,但仍未真正进入哲学。原因就在于哲学不仅仅是对哲学哲学史的论述,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操作。罗素这部作品,很典型地体现了罗素思维方式的特点。层层剥离,由表及里,思路清晰无比;从怀疑走向确定,再从确定走向批判,从而完成哲学在人类认知中的使命。 本书的在知识论上所占篇幅比形而上学更多。大体算来,整本书可以如此划分:第一章到第五章为准备性的介绍,提出物质的存在和性质问题,驳斥唯心主义,引入罗素本人主张的摹状论;第六章到第十一章讲归纳原则为代表的普遍原则,普遍原则所依赖的共相问题,先验知识以及同先验知识对应的直观的知识。第十二章到十四章讲真理与虚妄的标准,真理的获得及哲学的知识的界限。第十五章独立出来,算是对全书体现的哲学精神的总结,论述哲学对人生的价值。 我的评注放在【】中。第十五章我不做总结。我以为,这是属于不可说的部分。 第一章现象与实在 问题的提出——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区分——现象(感觉材料)背后是否还有实在(物质),若有,其性质是什么?引出贝克莱(idea说)和莱布尼茨(mind说) 第二章物质的存在 感觉材料是存在的,而物质的存在不能证明,而只能通过本能信仰( instinctive belief)。哲学的使命就是为本能信仰区分层次。一切知识都以本能信仰为为基础建立起来,只要最后采取的形式是和谐的,就可以认为是可接受的。虽然一切真理都有错误的可能,但我们不能由此出发,为了怀疑而怀疑。因为怀疑一种信仰必须以另一种信仰为根据,否则就成为无内容的怀疑。而所建立的体系的可能性可以经过在默认之前的检查而减少。然而,关于宇宙的整体性知识任然是不能获得的。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 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虽然不能绝对相同,但多少有几分相似 第四章唯心主义——驳贝克莱 贝克莱的论证,关键的问题在语言的模糊性,论证的过程中偷换了概念。 对idea这个词的分析:可以直接认识的东西被贝克莱成为idea。Idea不限于感觉材料,也包含记忆。 Idea在心内,但这个“内”也是模糊的。我看到一棵树,这棵树的观念在我心中,但我的心中不能长树。 观念的性质上要区分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感觉材料是主观的,但不等于idea。可被认知者在心内,前提是可被认知者是精神性的。贝克莱自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这里要区分:认识的对象(the thing apprehended)和认知行为(the act of apprehension)。贝克莱的论证可以概括为: 1 act 属于idea 2 act=thing 3 thing 属于idea 中间有偷换概念(unconscious equivocation) 我们不能知道未能不知道的东西是否存在。(we cannot know that anything exists which we do not know.) 这句话看似自明,但其实有歧义。 关键在于后面一个“知道”的两种意思: 如果意为“知其为真”——在know it to be true的意义上,则是重言式。 如果意为“亲知”——在acquaint的意义上,则纯属错误。

浅论罗素的摹状词

浅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哲学的本质工作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的分析能够看出是否是真正的逻辑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罗素的摹状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罗素开拓了摹状词理论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且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创造的摹状词理论对之后的摹状词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一律失效,排中律失效,存在悖论这三者是哲学史上的三大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难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直到罗素开创了摹状词理论,这三个悬而为解的难题才得到最终解决。与此同时,“语言学转向”的出现也推动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而在罗素之后,多位哲学家对他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摹状词理论的见解,由此可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利于于后世哲学家的研究并且影响范围广,影响深度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学转向”就是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的,这个转向就是指哲学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主体转向语言本身,一片研究语言的热潮为罗素提供了研究背景,他针对德国哲学家麦农的对象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指的并且所指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而哲学三大难题也促进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 第一个哲学难题是“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比如,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瓦利弗》的作者,当司各特是《瓦利弗》的作者时,可以将“司各特”替换成“《瓦利弗》的作者”,于是,我们得到“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司各特”。这句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而,同一律失效。第二个哲学难题是排中律失效。排中律表明,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存在非真非假的情况。“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两者都是假的,因为法国没有国王,因而,排中律在此处是失效的。第三个哲学难题是存在悖论。“这座金山不存在”。当这个语句为真的时候,“金山”这个词没有指称对象,当这个语句为假的时候,语句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由此表明,这个语句不可能既是真的,同时又是有意义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破解这三大哲学难题时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被称为“哲学典范”。 罗素最初在《论指谓》中系统的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之后对此思想不断的进行充实扩展,最终形成为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罗素强调不能把专名和摹状词混为一谈,“关于限定摹状词,首先一点要弄清的,就是它不是一个名字。”专名是简单符号,而摹状词是复合符号。在罗素看来,任何专名都是有所指的,专名的意义就是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埃菲尔铁塔。专名最终是要通过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才能完成指称,因此,名称必须是要有含义的。而摹状词与之不同,摹状词是不具有饱和性与唯一性的,它只有在命题使用中才有意义。因而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到命题的真正形式,并且消除摹状词的存在,哲学三大难题才会得到解决。 摹状词的类型主要是两种类型,不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是没有限定的,比如一个人,一棵树等,这种“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不定摹状词,它具有不定性。限定摹状词与之相反,比如,这个人,这棵树,那个人,那棵树等,这种“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限定摹状词,它与不定摹状词相比较具有唯一性。罗素认为,如果要消除不定摹状词的话,必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学生姓名:王慧文指导教师:岳进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著名的“二分法”,其结论的荒谬性不言而喻,可是对他的论证我们 似乎很难找出毛病,好像是可以接受的。其结论之所以不可以接受,源于在他的论证中隐藏着一些 谬论。在极限方面过程中把带有统一度量单位的“无穷”混为一谈。在哲学方面违反了辩证法的客观 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对立统一性原则;但芝诺悖论的提出,对辩证法的方法,以及运动过程中诸 要素的多种矛盾,通过逻辑运算对芝诺悖论的荒谬性进行反驳,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本文利用数学求极限的方法,通过逻辑运算,揭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结论的错误。 关键词:悖论;无穷与有穷;运动与静止;连续与间断 引言: 数学悖论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存在形态,它是数学体系中出现的一种尖锐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的处理与研究,丰富了数学的内容,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芝诺是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二分法”悖论是说,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穿过无穷的点。在你穿过一定的距离的全部之前,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做下去就会陷入无止境,所以在任何一定的空间中都有无穷个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一个接一个地接触无穷个点。运动只是假象,不动不变才是真实。假如承认有运动,就得承认速度最快的赶不上速度最慢的”,即快的“只能无限地接近但永远不能赶上”慢的。因为,快的要追上慢的,总要到达慢的所处,的所经过的每个出发点,而当它到达第一个出发点时,慢的已经往前走了“一段,即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赛跑。 芝诺的哲学观点虽然不对,但是,他如此尖锐地提出了空间和时间是连续还是离散的问题,引起人们长期的讨论和发展,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贡献。本论文就是通过极限与哲学的分析,对芝诺悖论进行剖析。 1、悖论对数学产生的作用 1.1从悖论说起 什么是悖论?它既属于逻辑矛盾、语义矛盾,也属于思想方法上的矛盾。简单地说,悖论一般表现为这样的命题:如果你认为它真,则可以推出它为假;如果你认为它假,则可以推出它为真[1]。悖论往往以逻辑推理为手段,深入到原理论的基础之中深刻地揭露出该理论体系中的无法回避的矛

真理-绕不开的哲学问题

真理:绕不开的哲学问题 真理概念是哲学研究中绕不开的主题。从认识论真理到本体论真理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必然,但两者都有合理和欠缺之处,合理的真理观应该是两者的融合和互补。 标签:认识论真理观;本体论真理观;合理真理观 真理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赫拉克利特曾宣称:“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1〕真理性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内在特性,也是哲学绕不开的主题。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诠释学的兴盛,与真理密切相连的客观性概念遭到质疑,于是真理问题被凸显,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理解。 一、传统真理观:认识论中的真理 众所周知,科学真理观主要有三种形态: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首先,我们要与一种古老的思想传统相遇——符合论真理观,它主张真理性在于与现实相符合,表达的是一种认识与对象、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契合关系。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从符合论的立场对真理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他说:“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2〕在亚氏看来,作为理性的人,具有将事物的形式和质料综合统一为认识对象的能力。人通过感官获得经验材料,同时又能通过思维把握形式或共相,认识事物或实体。思维与对象相符合,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两者的统一就是真理。亚氏解决真理客观性的努力所蕴含的思想在于:强调命题或判断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命题或判断的真假取决于是否如实描述了客观事物。后来,罗素、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基本上持符合论立场,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到达认识的基础层次,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其次,我们回顾一下哲学史上融贯论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黑格尔,他认为:“真理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真理的特性之一就在于“真理是全体”,这就否定了亚氏“真理是对个别事实的简单判断”的思想。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他在工作等等,简洁的结论本身不是真理,真不等于真理。真理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知识只有作为科学或体系才是现实的才可以被陈述出来”。〔3〕后来的维也纳小组的意义理论,因的整体主义真理观在很大程度上是融贯论的一种变体。这种真理论的本质在于:真理是人的主观认识内部在逻辑上的自我融贯性。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对融贯论也提出了质疑。最后,说说实用论真理观。这种真理观是把真理理解为能带来实效的认识,以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传统持这一立场。这种真理观肯定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主张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然而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这种观点随着实用主义的衰落也黯然沉寂了。 人们对真理问题的探讨和争论,表现了人类对真理性知识的追求。在传统的真理观视野中,传统真理观在符合说的意义上来理解真理,仅将真理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视域,面临着来自感觉经验和理论逻辑两个方面的诘难,诘难使传统真理观陷入理论困境,同样,用此种真理观指导实践,也会造成现实困境。可见,认识的真理性

集合论的发展史

集合论的发展史 集合是什么,通俗地说它是一些元素组成的集体,是一些确定而又可分的“物”的集体。集合并不指具体的“物”,而是由物的集体所组成的新对象。20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不仅微积分的基础——实数理论奠定在集合论的基础上,而且各种复杂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用“集合”概念定义出来,而各种数学理论又都可以“嵌入”集合论之内。因此,集合论就成了全部数学的基础,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现代数学几乎所有的分支都会用到集合这个概念。集合论最重要的创建者是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在19世纪人们很少怀疑微积分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严密的实数理论上,而严密的实数理论可以由集合论推出。但是微积分本质上是一种“无限数学”。那么无限集合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否具备有限集合所具有的性质? 从19世纪60年代起,法国数学家康托尔承担了这一工作,他清楚地看到以往数学基础中的问题,都与无穷集合有关。康托尔的集合论的建立,不仅是数学发展史上一座高耸的里程碑,甚至还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努力,终于基本上弄清了无限的性质,找到了制服无限“妖怪”的法宝。苏联著名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说:“康托尔的不朽功绩在于向无限冒险迈进。”德国数学大师伯特赞扬康托尔的理论是“数学思想最惊人的产物,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中人类活动最美的表现之一”。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顺利的。1900年左右,正当康托尔的思想逐渐被人接受,并成功地把集合论应用到了许多别的数学领域中去,大家认为数学的“绝对严格性”有了保证的时候,一系列完全没有想到的逻辑矛盾,在集合论的边缘被发现了。开始,人们并不直接称之为矛盾,而是只把它们看成数学中的奇特现象。1903年英国哲学家兼数学家罗素(Russell, B.A.W,1872—1970)提出了一个悖论,“一切不包含自身的集合所形成的集合是否包含自身?”答案如果说是,即包含自身,属于这个集合,那么它就不包含自身;如果说否,它不包含自身,那么它理应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即包含自身。 可能有人看不懂罗素悖论,没关系,罗素本人就用通俗的“理发师悖论”作了比喻;理发师自称,他给所有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但不给任何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试问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从来不给自己刮胡子,就属于“自己不刮胡子的人”。根据他的自称,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但是,一旦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成了“自己刮胡子的人”了。还是根据他的自称,他就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所以不管理发师的胡子由谁来刮,都会产生矛盾。罗素悖论以其简单、明确震动了整个西方数学界和逻辑学界,逻辑学家费雷格收到罗素的信之后,在他刚要出版的《算术基础法则》第二卷末尾写道:“一位科学家不会碰到比这更难甚的事情了,即在工作完成之时,它的基础垮掉了。当这本书等待付印的时候,罗素先生的一封信把我置于这种境地。”弗雷格对罗素悖论的迅速反应是惊恐地感到:“算术开始受难。” 数学史上第三次危机来临了,数学王国的居民们惶惶不安,因为数学家们一贯追求严密性,一旦发现他们自称绝对严密的数学的基础——集合论并不严密,竟然出现了“悖论”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可以想像,他们是多么震惊。震惊之余,数学家们意识到,应当建立某种公理系统来对集合论作出必要的规定,以排除“罗素悖论”和其他有关的“悖论”。现在,各种成功地解决悖论的方案都对集合的“无限扩张”进行了限制,因此现在任何一种形式的集合论,实质上都包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2002年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02 (总第152期)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152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y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 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及其所蕴含的/主 客二分0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即由把 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关键词:实用主义;真理;效用论;符合论 中图分类号:B02313;B0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4-0091-07 依照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的自述,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0。[1](P36-37)在关于真理的/符合论0(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融贯论0(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及/效用论0(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三大基本理论学说中,唯/效用论0 (通常译为/实用论0)是直接以一个哲学流派即实用主义的名字命名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理问题在实用主义中的中心位置及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独树一帜之处。就效用论真理观是实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理论主张而言,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 /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真理理论0。[2](P18)(引文中的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 作为西方哲学中具有革命性意识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真理观与传统真理论存在挑战性的对话关系,而在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语境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亦存在思想对话关系。1本文试图在上述双重对话关系的语境中,对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较为细致的学理分析。 y收稿日期:2002-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99BZX024) 作者简介:周建漳(1954-),男,江苏沭阳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与实用主义者存在时间上的重合(皮尔士于1914年才去世,詹姆斯于1898年明确提出/实用主义0一词,而列宁的5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6发表于1909年),但我们在其著作中却未见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只言片语。因此,这里所谓的对话关系属于解释学式的思想对话而非现实意义上的实际对话。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摘要: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理想的智力教育需要一些智力美德——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罗素提倡要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产生一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罗素的这些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对于我们当前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素;智力教育观;科学态度 一、智力教育与智力美德 根据罗素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品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应着重在孩子6岁之前进行。罗素认为:“有文化的个体是指一位获得能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具有能和同事协调相处的行为习惯的人。在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中不起作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以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学算术,而不考虑为社会服务、与同事协调相处的问题。 关于智力教育,他认为美好的品德是智力教育的基础。如果方法得当,智力教育也可以产生美好的智力美德。这些智力美德包括: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进行智力教育,必须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任何难度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来获得。 在这些智力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罗素认为,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部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部分地给予他们需要的某种技巧,以便他们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对一种富有成效的好奇心进行激励,即使好奇心全部是在学校课程之外,也不能使好奇心受挫。因为,“没有单纯的好奇心,许多最有价值的知识就绝不可能被发现”。我们的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被我们激活了,又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在家里和学校得到了满足,我们大人教给了孩子多少能够满足好奇心的技巧? 虚心这种品质表达了真诚追求知识的愿望。因此,“虚心的品质在没有任何信念的幼年时期比在以后生活中更为普遍。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以开明的心态看待每一个问题,能够丢弃那些经过争论证明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大人、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首先应该以开明的态度看待事物,避免主观主义的发生。 按照罗素的观点,理想的集中注意力具有三种特征:即强烈性、持续性和意志控制性。“要取得一项不易取得的成就,甚至对任何复杂的或者奥妙的主题的理解,能够在同一事物上集中注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会自然地越来越集中,而且对事物自发而浓厚的兴趣也会产生这一效果。但是,要真正使其有价值,集中注意力必须是在意志的控制之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浅析谎言悖论

浅析说谎者悖论 摘要:如今,解决悖论成了逻辑学界的一大热门课题。本文将追本溯源,对悖论及说谎者悖论作简要分析及说明,说谎者悖论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悖论,又是最典型的语义悖论。历史上学者们提出很多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的都是不成功的,本文将针对说谎者悖论的实质作简要探讨。 关键字:谎言悖论,悖论,说谎者悖论 一谎言悖论的现象 1引言 大多数人一天要遭遇将近两百个谎言。谎言的无处不在或已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人们说谎的动机至少有九种。概括为进攻性和防御性动机,如为自身谋求优势,保护隐私等。谎言的无处不在引起我的好奇,进而激起我想一探究竟的欲望。然而谎言本身是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知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谎言悖论这种奇奇怪怪的知识。 2对悖论的说明 悖论是英文paradox或antinomy的中译。它来自希腊文的“para”和“doxa”,意思是“难以置信”。从字面上理解,悖论指的是荒谬的理论或者自相矛盾的语句或命题。《中国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悖论”的定义是:“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这类命题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A蕴涵非A,同时非A蕴涵A,A与自身的否定非等值。”《辞海》对“悖论”的定义是:“一命题B,如果承认B,又推得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推得B,则称命题B为——悖论。” 3对谎言悖论的界定 “谎言悖论”的表述形式,是要求断定语句“这句话是谎言”的“真”、“假”。而你只要试图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矛盾怪圈:假如你断定该句为“真”,那便会推出该句是“假”;而倘若你断定该句为“假”,那便会据此推出该剧是“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