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罗素的反战和平思想

论罗素的反战和平思想

论罗素的反战和平思想
论罗素的反战和平思想

论罗素的反战和平思想

关键词:罗素反战和平纳粹

摘要:哲学家罗素本人在早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不惜“以身试法”,坚持反战,甚至还身陷囹圄。因为在当时罗素的言行不但和英国法律背道而驰,和社会舆论也是相反的。英国全国已经陷入到了战争的狂热中

正文:

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以外都把它忘了吧!果如此,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天堂的通路。如果不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途。

──罗素《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罗素有近70年时间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他的和平运动与和平主义思想发展伴随着追求真理和信仰的过程,也同时伴随着他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因此,将罗素本人的和平主义思想置于其一生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来考察,为从思想实质而不仅仅是“道义”层次上理解罗素等一类西方学者的和平主张与和平理想提供了基础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罗素和平主义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原因和过程,会发现其和平主义思想的伦理底线——人类的生存罗素所推崇的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在遇到人类生存的最低要求时都不得不做出让步通过分析罗素哲学的主要观点并将其扩展至道德、政治等领域,可以理解罗素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并理解其晚年对人类命运的悲观预期现代和平学将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类比为人体的疾病与健康,倡导以和平方式实现和平,很大程度上有着罗素等和平主义者的思想渊源所以,罗素个人的思想与认识尽管存在偏颇与不足,却不能改变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的事实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生于英国的贵族家族,祖父约翰·罗素伯爵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1890年,罗素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逻辑学和数学,后来,成为学院的研究员并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成员。1920年,罗素曾访问中国,并在北京讲学一年。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分析哲学,并在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巨大的学术贡献。除了学术贡献外,罗素是一位积极的和平主义者,他曾反对英国参与一战而被罚款,并被解除了在剑桥的教职。1918年,他还因反战活动而被判6个月徒刑。罗素始终坚定地认为,任何战争都是罪恶的。

1954年氢弹爆破成功,罗素进一步意识到核武器将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1954年4月,罗素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号召全世界用和平手段解决任何争执。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纷纷在宣言上签字。

罗素担任“核裁军运动”执行委员会的主席时,已经86岁了。但是,高龄丝毫没有打消罗素的积极性。1958年1月28日,罗素指示执行委员会做出一系列声明,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停止进一步的核试验,保证不再制造核武器,停止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在这些行动纲领的支持下,2月27日,5000多人在伦敦中央厅举行群众集会,人群将中央厅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以至还有数千人不能挤进场所。人们举着“不要军备竞赛”等字样的标语牌,拉着“放弃核武器”等横幅,一边高歌,一边喊着口号,并向政府提交反战请愿书。

1958年底,全英国以核裁军为目的的组织超过了200个,到1960年,和平组织已达到近500个。每年复活节,民众都到奥尔德玛斯顿示威,最多人数超过10万。

1962年以后,罗素把兴趣转移到“罗素和平基金会”。两年后,科林斯也辞去核裁军运动主席,标志着战后英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以“核裁军”为手段的反战和平运动告一段落。

但是,反战和平运动却带来巨大影响。在英国国内,支持核裁军的工党赢得了大选,而英国“核裁军运动”等许多当时建立的民间反战和平组织迄今一直存在,成为当前反战的核心力量。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 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答案 C 解析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故选C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也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这些都是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 3.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答案 D 解析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由罗素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将美国总统等人列入战犯名单。 4.“(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所说的这场战争是( ) A.太平洋战争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海湾战争 答案 C 解析越南战争将美国拖入泥潭,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引起了国内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核军备竞赛,这说明D项说法错误。 6.二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 A.《人类的危机》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答案 B 解析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罗素论人性和政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论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On Human Nature and Politics 论人性和政治 Undoubtedly the desire for food has been, and still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great political events. But man differs from other animals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and that is that he has desires which are , so to speak, intimate, which can never be fully gratified, and which should keep him restless even in Paradise. The boa constrictor, when he had an adequate meal, goes to sleep, and does not wake until he needs another meal. Human beings, for the most not part are not like this. When the Arabs, who had been used to living sparingly on a few dates acquired the riches of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and dwelt in palaces of almost unbelievable luxury, they did not, on that account, become inactive. Hunger could no longer be a motive, for Greek slaves supplied them with exquisite viands at the slightest nod. But other desires kept them active; four in particular , which we can label acquisitiveness , rivalry, vanity and love of power.毫无疑问,占有食物的欲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导致重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使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坐立不安。巨蟒饱食后就去睡觉,直到需要再进食时它才醒来,绝大部分人不像巨蟒那样。习惯于吃几个枣充饥的阿拉伯人没有因为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财富,稍一点头,希腊奴隶就会为他们端上最精美的食物,然而是其他欲望使他们行动起来,尤其是以下四种。可以称之为: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权力欲。 Acquisitiveness-the wish to posses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goods , or the title to goods-is a motive which, I suppose, has its origin in a combination of fear with the desire for necessaries.占有欲--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产或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一个动机。我认为该动机产生于恐惧心理和拥有必需品的欲望结合之中。 I once befriended two little girls from Esthonia, who had narrowly escaped death from starvation in a famine. They lived in my family ,and of course had plenty to eat.But they spent all their leisure visiting neighbouring farms and stealing potatoes, which they hoarded . Rockfeller ,who in his infancy had experienced great poverty ,spent his adult life in a similar manner.Similarly the Arab chieftains on their silken Byzantine divans could not forget the desert ,and hoarded riches far beyond any possible physical need. But whatever the psychoanalysis of acquisitiveness, no one can deny that it is one of the great motives -especially among the more powerful, for ,as I said before, it is one of the infinite motives .However much you may acquire you will always wish to acquire more ;satiety is a dream which will always elude you.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认为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都无法用来表示,那么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数来刻画这个问题,这样无理数便产生了,正是有这种思想,当我们将负数开方时,人们引入了虚数i(虚数的产生导致复变函数等学科的产生,并在现代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危机的真正解决在1872年德国数学家对无理数的严格定义,因为数学是很强调其严格的逻辑与推证性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无穷小量,是不是零要看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静止的,我们当然认为它可以看为零;如果是运动的,比如说1/n,我们说,但n个1/n相乘就为1,这就不是无穷小量了,当我们遇到等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洛比达法则反复求导来考查极限,也可以用Taylor展式展开后,一阶一阶的比,我们总会在有限阶比出大小。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 我从很早以前就读过“理发师悖论”,就是一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

公理集合论

1 公理集合论 公理集合论把一些符号组成的表达式称为集合,是一种纯粹形式化的理论,彻底摆脱了集合直观语义的束缚。公理集合论建立在若干公理组成的公理系统之上。最著名的集合论公理系统是由德国逻辑学家Zermelo 和Frankel 等人提出的ZFC 公理系统。它包含10组公理,一部分公理规定集合应当具有的几个简明性质,另外一部分公理定义了可称为集合的表达式。本讲我们先了解公理集合论的渊源,然后重点学习ZFC 公理系统。 1. 康托的朴素集合论和罗素悖论 在思考和表达时,我们会把一些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并称之为 某某类(class )或者某某集合(set )。例如,所有的实数构成一个 类,实数类又可划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等两个类。这些概念的出现 显然是我们对于思考对象进行分类的自然结果,并非人为定义的。 因此,古代数学中就出现了这个概念(古希腊?)。18世纪的数学 家欧拉和19世纪的数学家布尔都分别用这个概念论证亚里士多德 逻辑学中的推理模式的正确性。而对于集合的研究始于19世纪德 国数学家康托(Cantor )。 当戴德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实数时, 康托把实数集合作为研究对象。他证明了实数集合的无穷大比自然 数集合的无穷大更大。这个有趣的发现促使他研究更多更大的无穷 集合,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颖的关于无穷集合的性质。这些结果发 表在1874年的一篇论文中,开创了集合论这门新的数学分支。康 托在这篇文章中对集合的定义如下(翻译为英文): A set is a gathering together into a whole of definite, distinct objects of our perception or of 显然,这是关于集合的直觉概念,并不是严格的定义(formal definition ),我们称之为集合概念的朴素定义(na?ve definition )。事实上,并非任何对象的全体都可以称为集合。例如,所有集合的全体,若称为集合则导致矛盾。康托本人在18世纪末就发现了这个矛盾,但是没有声张。后来英国数学家罗素在1902年发现了另外一个矛盾,表述如下:令T 是所有不是自己的成员的集合全体,即 {|}x T x x =? 若T 是集合,则T 是自己的成员当且仅当T 不是自己的成员。这个矛盾在 数学史上称为罗素悖论(Russell ’s Paradox )。罗素 自己解决不了这个悖论,就写信告诉了德国的弗 雷格 (Frege) 。弗雷格是一阶逻辑的创始人,他致 力于用其所创的一阶逻辑语言表达和分析人类的

浅论罗素的摹状词

浅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哲学的本质工作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的分析能够看出是否是真正的逻辑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罗素的摹状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罗素开拓了摹状词理论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且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创造的摹状词理论对之后的摹状词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一律失效,排中律失效,存在悖论这三者是哲学史上的三大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难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直到罗素开创了摹状词理论,这三个悬而为解的难题才得到最终解决。与此同时,“语言学转向”的出现也推动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而在罗素之后,多位哲学家对他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摹状词理论的见解,由此可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利于于后世哲学家的研究并且影响范围广,影响深度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学转向”就是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的,这个转向就是指哲学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主体转向语言本身,一片研究语言的热潮为罗素提供了研究背景,他针对德国哲学家麦农的对象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指的并且所指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而哲学三大难题也促进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 第一个哲学难题是“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比如,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瓦利弗》的作者,当司各特是《瓦利弗》的作者时,可以将“司各特”替换成“《瓦利弗》的作者”,于是,我们得到“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司各特”。这句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而,同一律失效。第二个哲学难题是排中律失效。排中律表明,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存在非真非假的情况。“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两者都是假的,因为法国没有国王,因而,排中律在此处是失效的。第三个哲学难题是存在悖论。“这座金山不存在”。当这个语句为真的时候,“金山”这个词没有指称对象,当这个语句为假的时候,语句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由此表明,这个语句不可能既是真的,同时又是有意义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破解这三大哲学难题时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被称为“哲学典范”。 罗素最初在《论指谓》中系统的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之后对此思想不断的进行充实扩展,最终形成为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罗素强调不能把专名和摹状词混为一谈,“关于限定摹状词,首先一点要弄清的,就是它不是一个名字。”专名是简单符号,而摹状词是复合符号。在罗素看来,任何专名都是有所指的,专名的意义就是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埃菲尔铁塔。专名最终是要通过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才能完成指称,因此,名称必须是要有含义的。而摹状词与之不同,摹状词是不具有饱和性与唯一性的,它只有在命题使用中才有意义。因而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到命题的真正形式,并且消除摹状词的存在,哲学三大难题才会得到解决。 摹状词的类型主要是两种类型,不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是没有限定的,比如一个人,一棵树等,这种“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不定摹状词,它具有不定性。限定摹状词与之相反,比如,这个人,这棵树,那个人,那棵树等,这种“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限定摹状词,它与不定摹状词相比较具有唯一性。罗素认为,如果要消除不定摹状词的话,必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学生姓名:王慧文指导教师:岳进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著名的“二分法”,其结论的荒谬性不言而喻,可是对他的论证我们 似乎很难找出毛病,好像是可以接受的。其结论之所以不可以接受,源于在他的论证中隐藏着一些 谬论。在极限方面过程中把带有统一度量单位的“无穷”混为一谈。在哲学方面违反了辩证法的客观 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对立统一性原则;但芝诺悖论的提出,对辩证法的方法,以及运动过程中诸 要素的多种矛盾,通过逻辑运算对芝诺悖论的荒谬性进行反驳,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本文利用数学求极限的方法,通过逻辑运算,揭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结论的错误。 关键词:悖论;无穷与有穷;运动与静止;连续与间断 引言: 数学悖论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存在形态,它是数学体系中出现的一种尖锐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的处理与研究,丰富了数学的内容,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芝诺是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二分法”悖论是说,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穿过无穷的点。在你穿过一定的距离的全部之前,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做下去就会陷入无止境,所以在任何一定的空间中都有无穷个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一个接一个地接触无穷个点。运动只是假象,不动不变才是真实。假如承认有运动,就得承认速度最快的赶不上速度最慢的”,即快的“只能无限地接近但永远不能赶上”慢的。因为,快的要追上慢的,总要到达慢的所处,的所经过的每个出发点,而当它到达第一个出发点时,慢的已经往前走了“一段,即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赛跑。 芝诺的哲学观点虽然不对,但是,他如此尖锐地提出了空间和时间是连续还是离散的问题,引起人们长期的讨论和发展,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贡献。本论文就是通过极限与哲学的分析,对芝诺悖论进行剖析。 1、悖论对数学产生的作用 1.1从悖论说起 什么是悖论?它既属于逻辑矛盾、语义矛盾,也属于思想方法上的矛盾。简单地说,悖论一般表现为这样的命题:如果你认为它真,则可以推出它为假;如果你认为它假,则可以推出它为真[1]。悖论往往以逻辑推理为手段,深入到原理论的基础之中深刻地揭露出该理论体系中的无法回避的矛

集合论的发展史

集合论的发展史 集合是什么,通俗地说它是一些元素组成的集体,是一些确定而又可分的“物”的集体。集合并不指具体的“物”,而是由物的集体所组成的新对象。20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不仅微积分的基础——实数理论奠定在集合论的基础上,而且各种复杂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用“集合”概念定义出来,而各种数学理论又都可以“嵌入”集合论之内。因此,集合论就成了全部数学的基础,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现代数学几乎所有的分支都会用到集合这个概念。集合论最重要的创建者是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在19世纪人们很少怀疑微积分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严密的实数理论上,而严密的实数理论可以由集合论推出。但是微积分本质上是一种“无限数学”。那么无限集合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否具备有限集合所具有的性质? 从19世纪60年代起,法国数学家康托尔承担了这一工作,他清楚地看到以往数学基础中的问题,都与无穷集合有关。康托尔的集合论的建立,不仅是数学发展史上一座高耸的里程碑,甚至还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努力,终于基本上弄清了无限的性质,找到了制服无限“妖怪”的法宝。苏联著名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说:“康托尔的不朽功绩在于向无限冒险迈进。”德国数学大师伯特赞扬康托尔的理论是“数学思想最惊人的产物,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中人类活动最美的表现之一”。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顺利的。1900年左右,正当康托尔的思想逐渐被人接受,并成功地把集合论应用到了许多别的数学领域中去,大家认为数学的“绝对严格性”有了保证的时候,一系列完全没有想到的逻辑矛盾,在集合论的边缘被发现了。开始,人们并不直接称之为矛盾,而是只把它们看成数学中的奇特现象。1903年英国哲学家兼数学家罗素(Russell, B.A.W,1872—1970)提出了一个悖论,“一切不包含自身的集合所形成的集合是否包含自身?”答案如果说是,即包含自身,属于这个集合,那么它就不包含自身;如果说否,它不包含自身,那么它理应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即包含自身。 可能有人看不懂罗素悖论,没关系,罗素本人就用通俗的“理发师悖论”作了比喻;理发师自称,他给所有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但不给任何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试问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从来不给自己刮胡子,就属于“自己不刮胡子的人”。根据他的自称,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但是,一旦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成了“自己刮胡子的人”了。还是根据他的自称,他就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所以不管理发师的胡子由谁来刮,都会产生矛盾。罗素悖论以其简单、明确震动了整个西方数学界和逻辑学界,逻辑学家费雷格收到罗素的信之后,在他刚要出版的《算术基础法则》第二卷末尾写道:“一位科学家不会碰到比这更难甚的事情了,即在工作完成之时,它的基础垮掉了。当这本书等待付印的时候,罗素先生的一封信把我置于这种境地。”弗雷格对罗素悖论的迅速反应是惊恐地感到:“算术开始受难。” 数学史上第三次危机来临了,数学王国的居民们惶惶不安,因为数学家们一贯追求严密性,一旦发现他们自称绝对严密的数学的基础——集合论并不严密,竟然出现了“悖论”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可以想像,他们是多么震惊。震惊之余,数学家们意识到,应当建立某种公理系统来对集合论作出必要的规定,以排除“罗素悖论”和其他有关的“悖论”。现在,各种成功地解决悖论的方案都对集合的“无限扩张”进行了限制,因此现在任何一种形式的集合论,实质上都包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 摘要: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理想的智力教育需要一些智力美德——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罗素提倡要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产生一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罗素的这些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对于我们当前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素;智力教育观;科学态度 一、智力教育与智力美德 根据罗素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品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应着重在孩子6岁之前进行。罗素认为:“有文化的个体是指一位获得能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具有能和同事协调相处的行为习惯的人。在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中不起作用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以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教他认字、学算术,而不考虑为社会服务、与同事协调相处的问题。 关于智力教育,他认为美好的品德是智力教育的基础。如果方法得当,智力教育也可以产生美好的智力美德。这些智力美德包括: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进行智力教育,必须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任何难度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来获得。 在这些智力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罗素认为,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部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部分地给予他们需要的某种技巧,以便他们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对一种富有成效的好奇心进行激励,即使好奇心全部是在学校课程之外,也不能使好奇心受挫。因为,“没有单纯的好奇心,许多最有价值的知识就绝不可能被发现”。我们的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被我们激活了,又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在家里和学校得到了满足,我们大人教给了孩子多少能够满足好奇心的技巧? 虚心这种品质表达了真诚追求知识的愿望。因此,“虚心的品质在没有任何信念的幼年时期比在以后生活中更为普遍。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以开明的心态看待每一个问题,能够丢弃那些经过争论证明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大人、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首先应该以开明的态度看待事物,避免主观主义的发生。 按照罗素的观点,理想的集中注意力具有三种特征:即强烈性、持续性和意志控制性。“要取得一项不易取得的成就,甚至对任何复杂的或者奥妙的主题的理解,能够在同一事物上集中注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会自然地越来越集中,而且对事物自发而浓厚的兴趣也会产生这一效果。但是,要真正使其有价值,集中注意力必须是在意志的控制之

浅析谎言悖论

浅析说谎者悖论 摘要:如今,解决悖论成了逻辑学界的一大热门课题。本文将追本溯源,对悖论及说谎者悖论作简要分析及说明,说谎者悖论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悖论,又是最典型的语义悖论。历史上学者们提出很多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的都是不成功的,本文将针对说谎者悖论的实质作简要探讨。 关键字:谎言悖论,悖论,说谎者悖论 一谎言悖论的现象 1引言 大多数人一天要遭遇将近两百个谎言。谎言的无处不在或已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人们说谎的动机至少有九种。概括为进攻性和防御性动机,如为自身谋求优势,保护隐私等。谎言的无处不在引起我的好奇,进而激起我想一探究竟的欲望。然而谎言本身是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知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谎言悖论这种奇奇怪怪的知识。 2对悖论的说明 悖论是英文paradox或antinomy的中译。它来自希腊文的“para”和“doxa”,意思是“难以置信”。从字面上理解,悖论指的是荒谬的理论或者自相矛盾的语句或命题。《中国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悖论”的定义是:“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这类命题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A蕴涵非A,同时非A蕴涵A,A与自身的否定非等值。”《辞海》对“悖论”的定义是:“一命题B,如果承认B,又推得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推得B,则称命题B为——悖论。” 3对谎言悖论的界定 “谎言悖论”的表述形式,是要求断定语句“这句话是谎言”的“真”、“假”。而你只要试图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矛盾怪圈:假如你断定该句为“真”,那便会推出该句是“假”;而倘若你断定该句为“假”,那便会据此推出该剧是“真”。

集合论的创立与发展

三次数学危机与集合论的创立 一、 前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己的历史。数学,常被认为是一门完善的自然学科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同一切事物一样,数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次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概念还是体系,内容还是方法,理论还是应用,都是伴随着各种问题的斗争和解决而进步和发展的。比如无理数,连续,无穷等概念的出现,没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刺激着数学的发展。 1、数学危机 虽然总是不断的有新问题的出现,但是就数学的整个历史发展历程来说,曾遇到过三次数学危机。第一次危机是由无理数的发现引发的;第二次危机是由于无穷小量引发的;第三次危机则是由罗素悖论产生的。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猛烈冲击着原有的理论体系,都是对原有理论体系内在矛盾的揭示,通过对其中逻辑矛盾的发现,启发人们对原有理论的缺陷或局限性进行思考。 危机的出现刺激着人们更加深入的研究,而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是对科学的进一步的改正、完善、补充和促进,对数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推动数学的快速发展。正如人们常说,“危机是一种激化了的非解决不可的矛盾冲突,每一次危机都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2、集合论简介 集合论作为整个现代数学的基础,是数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集合论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G.Cantor 1845 - 1918创立的。集合论到现在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科学领域,并成为了数学的基础,产生了很多数学分科。 3、集合论与数学危机的联系 集合论的出现,使得第一第二次数学危机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成为了其理论基础。而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出现对作为根基的集合论提出了矛盾,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危机。 二、 三次数学危机 1、 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数学危机是由希泊索斯(Hippasis )对无理数的发现而引发的。 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当时“万物皆数”是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信条。他们认为一切都可以归结到整数或整数比,也就是说世上只有有理数。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一大贡献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然而希泊索斯发现了不可公度性的两条线段——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与斜边,致使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理论体系中产生了矛盾。 假设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a b =,而其斜长c 为有理数。 反证法:可知,2222 2c a b a =+=。不妨设a 和c 互素,则可以知道 c 为偶数,必有a 为奇数。取2c p =,得到222a p =,a 为偶数。得到矛盾。 对于第一次危机的研究,人们把几何建立在古典逻辑的基础上,不再把几何与数密切联系起来(数形分离),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对于这个危机要么勾股定理不对,要么就承认有理数的不完备,进而预示着无理数的存在。 2、 第二次数学危机 (1)危机产生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二:谈谈方法读后感】

最新人教版选修3《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教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教案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分析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重点:罗素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难点: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和反思。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通过非常形象而贴切的内容指引主题——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创作的宣传画——和平鸽,通过对和平鸽内涵的说明体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讲授新课】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主题:40、50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一个高潮 (一)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大事件: 1、第1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巴黎和布拉格——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派代表徐悲鸿参加了1949年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第2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华沙——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1955年——指出核战争的危险;倡导和平解决争

端。 【探究学习】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伯兰特·阿瑟·罗素逝世。 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中完成了40多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罗素的首要事业和建树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罗素的趣闻轶事:报复记者。 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可到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后,他拒绝任何报人的采访,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后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息。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他。作为报复,罗素让他的秘书给每个记者分发印好的字条,纸上写着:“由于罗素先生已死,他无法接受采访。”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年2月中,爱因斯坦收到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信,告诉他由于制造核武器的竞赛,人类的前途实在令人担心,希望以爱因斯坦为首团结几个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宣言避免毁灭人类战争发生。 爱因斯坦在收到信后马上回信表示:“你熟悉这些组织的工作。你是将军我是小兵。你只要发出命令,我就随后跟从。”于是出现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二)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二战劫难的影响;核武器阴影的笼罩;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影响:推动了50年代的和平运动;推动科学家投身运动。 二、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主题: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二次高潮,中心在美国(一)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大事件: 1、由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开始 2、多种多样的反战形式——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等 3、特点——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二)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罗素论教育 《论教育》是罗素自选文集中的一章,节选自《人类为何战斗》。罗素的这篇论文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甚杂甚广,难以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地讨论。今天我就先记录一下他对于教育的宗旨的观念。在我看来,罗素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于人类思想的讴歌。在他看来,教育显然不应该仅仅只是教会孩子一门谋生的技能,而更应该因材施教,令有智慧兴趣的孩子们能够在不断的追问中,在不断的对于世界的探索中,培养出思考的能力,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兴趣。“或多或少把思考的欢愉带给所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这乃是可贵的精神教育的最高宗旨”照他的描述,其实他所生活的年代的英国教育与现在的中国教育也相去不 远“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教育应带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这岂不就是中国教育 活生生的写照么!那么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接着阐述“正是信条把人们团结在战斗的集体(宗教、国家、政党)之中。正是信条中凝聚的信仰产生了战斗力,使胜利归属于那

些对可疑之事抱定最坚定信念的人们。而实际上,对可疑之事投以疑问才是理智的态度。”很明白,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想当年,民国的宽松空气鼓舞了青年人去主动思考,去追求各种信仰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正确答案”,到最后,胜出的可不就是那群信仰最坚定的人么?但是信仰坚定与理 性思考,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概念。一时的武力的胜利,并不能说明有坚定的信仰就要比有理性的充满怀疑的思维的 要强;毕竟,斯巴达可以用坚强的纪律打败雅典,但是雅典的公民精神,理性的论辩,自由的思维发展所结出的精神之花才是能永世让后人向往的。那么在理想状态下,教育的目的就很明白了,而且为何理想的教育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行也变得很显然。政党,当权者,既得利益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希望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重复性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他们的思考能力,毕竟,有思考能力的奴隶最危险。成年人最想塑造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会坚决执行的机器。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只是让孩子们学会一样谋生的本领,甚至也不是让孩子们学会更宽泛的“谋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让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命,了解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整个大自然,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会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问,探索,思考,并接过接力棒,将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研究性课题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一些现象,看着貌似是对的,但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它是错的,我们把这一类问题叫做悖论问题。 悖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其中充满着许多数学乐趣,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悖论问题。 一.悖论问题的原理及解悖的方法 首先,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且深刻,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数学、逻辑学、语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而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其次,就是悖论的解决办法,一般而言,只要运用对称逻辑,没有一个悖论无解。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例如,用对称逻辑思维层次法解"说谎者悖论",这个悖论即"我在说谎"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悖论。这个悖论表面上由"我在说谎"和"我说实话"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组成,实际上这两个"命题"并不等价--前一个命题包含思维内容,后一个"命题"只是前一个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因此后一个"命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把其看成悖论,是由于把两个"命题"看成等价,即都是思维内容和语言表达式统一的命题。只要把思维的两大层次:命题的思维内容和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区别开来,"我在说谎"这个悖论即可化解。 二.数学界典型的悖论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

中西文明比较

中西文明比较 中西文明比较是一个很庞大复杂的论题,中国的陈独秀、鲁迅、梁漱溟、林语堂、李敖、柏杨、孙隆基、赵鑫珊以及英国的伯特兰·罗素等都曾对之进行过研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罗素在《东西方文明比较》中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品质上的明显差别表现在:西方人生性好战喜欢竞争与崇尚变革,爱钱,重视人际交往的直率,办事倾向彻底,中国人气质平和而安于现状,爱权,讲究人际交往的客套,办事喜欢妥协。 从文化性质来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在《红楼梦》与《神曲》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上可以看出中西文学的相同与不同点。两位作者在爱情观念上迥异其趣。《红楼梦》可说是一以贯之的女神、女性至上以及爱情至上;灵界的神明是女娲,梦境的引领是警幻仙姑,情爱主角是草木人儿林黛玉;褒扬颂赞,一目了然。而但丁却一面把他人的爱情打入地狱,一面又让自己的心上人将他牵引去天堂。《红楼梦》犹如一曲爱情礼赞,而《神曲》却在

排除了人间情爱的同时,悄悄地为自己保留了爱的一席之地。 《红楼梦》所聚焦的叙事对象是当下的人生、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世界;《神曲》所关注的是被文字所现成化了的历史和人物,从而以审判的方式而不是描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宗教立场和审美情趣。从《红楼梦》灵、梦、情的叙事结构里,读者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悲悯。而《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的叙事结构,却充满着一种审判的严厉。 在所有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经典的人物造型之中,与贾宝玉形象最为对称的,恐怕当数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哈姆雷特。一者是拒绝任何义务和担当的多情公子,一者是承担了义务和责任而放弃了爱情的复仇王子。多情公子为情而生,因情而去;复仇王子因为复仇而弃爱弃生,因为复仇而与仇敌同归于尽。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一者美在拒绝,一者美在担当。倘若说拒绝是由重而轻的飘然出世,那么担当则是由轻入重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或者说,生命因为拒绝而飞升,因为担当而下沉。飞升并非虚无飘渺,而是决绝;下沉并非坠落成泥,而是沉入海底复归于死亡的宁静。 在中西方传统爱情观的比较下,爱情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很低.被认为是次要的。由于深受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的功能被单一化.仅仅起繁衍后代的作用。爱情和婚姻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目的性和功利性都很强。西方人认为爱情本身是一种价值.持“爱情至上”的观点。他们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生命,不懂爱就不懂生活。罗密欧与朱丽叶不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