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的修正_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

对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的修正_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

对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的修正_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
对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的修正_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

·专论·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曾赟,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犯罪问题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法学博士。

对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的修正

——

—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曾赟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构成了犯罪原因理论的两极。犯罪学者要么坚持前者,反对

后者;要么坚持后者,反对前者。然而无论是自由意志论,

还是因果决定论,其均未对“社会中人为什么犯罪”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犯罪原因兼容论,认为犯罪是人基于主体的反思性监控而形成的一种例行化了的行动方式,是行动者基于犯罪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而产生的行动的意外后果。“反思性监控”是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核心概念,犯罪原因兼容论有其基本命题,犯罪原因兼容

论解释了犯罪原因的动力机制、

促发机制与诱导机制,从而消解了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之间两极主张,继而为“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满意的回答。

关键词:犯罪原因;自由意志论;因果决定论;兼容论;反思性监控

中图分类号:D F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2(2009)03-0106-10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的对立一直是社会科学认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犯罪学对于犯

罪原因理论的建构基本上沿着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两条不同的路径渐次展开。

自由意志论将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置于边缘地位,认为犯罪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理性选择。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作为主体的行动者的理由,回答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将行动理性化。因果决定论坚持人的行为完全受制于因果法则的支配,因而犯罪是人对社会因果律的被动反映。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发现决定社会行动的基本规律,回答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将社会行动结构—功能化。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之间的对决使得犯罪原因理论在回答“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时走向了两极。犯罪学学者要么坚持自由意志论,从而否定社会环境对人的行动的影响;要么主张因果决定论,从而否定人的主体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笔者试图建构起一种兼容理论来解释犯罪的原因,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基于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思性监控而实施的例行化的行动方式。质言之,犯罪既非完全出于人的自由意志,亦非完全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是行动着的个体基于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reflexivemonitoring)而作出的例行化行为。

一、对自由意志论的修正

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犯罪原因理论关注犯罪行为产生的主观意图,寻求对犯罪行为意义的说明性理解。因此,要解释这个人为什么犯罪,就必须根据个体对犯罪行为所赋予的意义来理解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质言之,要了解犯罪行为的原因,就必须探求行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尽管自由意志论在理解犯罪的原因时,强调不应只根据行动者的主观意图及动机来进行解释,而106

是还要关注独特的个人环境对个体行动的影响,但行动者最终选择犯罪仍出于其自由意志的理性选择。换言之,尽管自由意志论认为,行为人受社会环境、个体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自由选择的能力有所减低,但行为人最终选择犯罪行为并不由社会环境、个体环境及自身素质所决定,而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自由意志论始终坚持,行动者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个体环境以及自身素质与犯罪行为之间并无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仅仅具有一种亲和关系,行动者最终选择犯罪乃由于行动者的理性行动所致(图1)。

图1:自由意志论犯罪原因理论框架图示

自由意志犯罪原因理论的主要立论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的最终决策乃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非本能的欲望或先天的需求。原罪的故事把人展示为生来就为一种有自由选择能力的生物。人类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从而违反了上帝的意志,犯下了原罪。上帝同时通过让人自己决定,承认或违反禁令,给了他自由的礼物。不管一个人行善,还是行恶,均源于先天的需求或利益的考量;然而,无论合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的最终实施,亦无法逃离行为人的自由选择。行为人之所以实施犯罪行为,是由于其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换言之,在直观上,虽然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外在诱因与内在驱力的影响,但人类的心灵仍拥有最终的决策权,从而足以自由地选择做什么事情。1第二,功利原则是解释行为人之所以犯罪的一个主要法则。贝卡利亚与边沁将犯罪行为归因于犯罪所带来的快乐或好处与当时的环境所引起的麻烦与危险之间的比值。质言之,功利原则预设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理性选择论的代表英国犯罪学家德里克·科尼什(DerekB.Cor-nish)认为,犯罪人的所有决定都是根据期待要花费的精力和可从犯罪中得到的回报,与被抓、被判刑的轻重所比较、平衡后而作出的。2“情景犯罪预防”概念的首倡者、美国犯罪学家罗纳德·克拉克(NonaldV.Clarke)以人的理性为假定,认为人在作出决定时,都会考量以最小代价来获取

“刑罚的对象正是最大的利益。第三,道德责任论是行为人承当刑事责任的基础。贝卡利亚指出:

它自己造成的犯罪”。3正是由于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意志,在面对抉择情景时可以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自由地选择,人在作出错误选择时才自己承当责任;正如由于人具有选择的意志,在内心本能欲望的驱力下才可作出合法行为,而一旦他作出犯罪的选择,则行为人不得不自食其刑罚后果。因此,责任归责的基础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即个体的行动被理解为有计划的、至少是能够预测的、对环境的建构,而不是把它理解为命运,即不是把它理解为对不可避免的东西的实施。4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不是受一种“神秘的、不可预测的力量”支配,而是受个体的自由意志支配的。

自由意志犯罪原因理论以人的理性行动为核心概念来寻求对犯罪原因的解释。自由意志犯罪原因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解释个体犯罪的主观意义,甚至还可以说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但却无法解释同样具有策略行动的个体为什么这个人犯罪,而那个人没有犯罪。同样存在问题的是,自由意志犯罪原因理论亦无从解释如下问题,即行动着的个体出于对传统的尊奉而为的行为有时候却恰恰被视为犯罪。例如,行动人个体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一传统,结果其行为却构成犯罪。对于此种情形下的犯罪,我们很难说,其犯罪的原因是出于行动者的理性计算。事实上,不受外界影响的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绝对的自由意志亦只能是一种幻想。因此,笔者建议适度修正自由意志论,以的人的反思性监控能力来取代自由意志论之于主体的独霸地位。

107

二、对因果决定论的修正

以因果决定论为前提的犯罪原因理论关注个体素质、个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与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决定论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展开犯罪原因理论的构架:一是从个体的生理—心理异常特征以及个体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发现犯罪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二是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深层结构,包括文化、历史因素、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发现犯罪现象的原因。个体环境决定论认为,犯罪人之所以犯罪要么是由个体生理—心理的异常特征决定的,要么是由个体所处的特定环境决定的。首先,个体环境决定论在构架起犯罪原因理论时区分了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按照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亲密接触程度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的强弱,以及群体成员数量的多寡,可将个人所处的特定环境区分为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前者是指群体各成员之间来往密切、沟通全面、富有情感的人际组合,诸如家庭、同辈团体、伴侣、邻里皆是,首属群体成员的数量较少;后者是指为某一特定目标,或为追求同一方向而设立的社会组织,组织成员之间通常借助传媒进行交往,成员之间情感淡薄,诸如学校、政党、医院、工会、企业、大都市均为次属群体,次属群体成员数量较多。其次,个体环境决定论将个体之所以犯罪的原因归结于首属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模仿。美国犯罪学家艾克斯(RonaldLAkers)认为,犯罪一开始是由于模仿而产生的,但行为人是否继续从事犯罪则取决于行为获得奖惩结果的比例,即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因犯罪而获得奖赏与避免惩罚的作用不断增强所导致的。换言之,亚群体成员之间的不良行为互动模式因交往而不断得到强化,而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则正是由于不良行为模式不断得以强化的结果。英国学者莫里森指出:

“这种理论版本比萨瑟兰自己的社会学理论更具有决定论色彩和实证主义特点。不过,正是由于萨瑟兰的理论具有决定论倾向,才允许进行这样的修改。”5个体环境决定论对自由意志犯罪原因论持否定态度,始终坚持个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所决定。以少年犯罪为例,对个人之所以犯罪的个体环境决定作用作如下图示(图2)。

图2:个人环境决定论犯罪原因理论构架图示

社会环境决定论,更多的是从结构—功能的视角来探求社会变迁的原动力的,以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与历史因素所决定的生活世界,以及由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世界为界面来发现犯罪现象的原因。格尔茨指出,人是生活在由其自己编辑的文化之网的动物。6同辈伙伴互动所给出的意义,曾经生活在世的先辈所给出的意义,将要生活在世上的人所给出的意义以及整个人类所给出的意义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每一个体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深层结构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结构。正是由于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在同一文化结构下,我们常常会对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作出习惯性的回应,而很少批判地提问我们为什么共同信守这一习惯。社会中的各系统通过交换彼此间进行协调,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环境决定论看来,这些社会中的结构与系统就如同模具一般制约着我们的行为,一旦系统与系统之间失调,犯罪等不道德行为就会显著增加(图3)。

108

图3:社会环境决定论犯罪现象原因理论构架图示

因果决定论注重发现犯罪原因的因果规律。据此,犯罪原因决定论沿着个体素质与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展开其论述,因而能客观地发现导致犯罪的因果法则与犯罪规律。但因果决定论对主体能动性的消解却剔除了人类道德责任的基础,从而导致人类道德责任的虚无。若从因果决定论的一元论路径出发,完全否定个人的自由意志,则不仅个人的主体能动性地位完全消解于环境决定论的大海汪洋,因而人也就与动物无异,而且个体的道德责任基础将面临瓦解,刑罚的正当性基础亦将丧失殆尽。因此,笔者试图适度修正因果决定论的一元路径,以人的反思性监控能力的有限性来取代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制约的独占地位。

三、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提出

犯罪原因兼容论从二元论视角来寻求对“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的合理解释。犯罪原因兼容论认为,人具有反思监控的能力,因而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但人的反思监控能力又不是无限的,它既受到来自主体无意识这一主观因素的限制,同时又受到环境资源供给能力方面的制约。因此,犯罪原因兼容论是二元结构的,它既关注犯罪结构的能动性,又关注犯罪结构对于行动者的制约。人之所以犯罪是人基于主体的反思性监控而形成了的一种行为的例行化方式,是行动者基于犯罪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而产生的行动的意外后果。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构架犯

—反思性监控,使之成为连接自由意志论罪原因兼容论的基本框架:一是构建一个核心概念——

与因果决定论的纽带;二是提出犯罪原因兼容论的三个基本命题;三是构建一个回答“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的解释框架。

(一)犯罪原因兼容论的核心概念

反思性监控(reflexivemonitoring)是犯罪原因理论的核心概念,此有别于自由意志论的“理性行动”概念与因果决定论的“结构—功能”概念。一般地,所谓“反思性”一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来凸显出当有人对特定事作出说明时,这些说明既是对事件的描述,又是事件的一部分;二是用来指涉自我批判的距离化立场,如从批判态度来检验自己所参照的其他理论。7反思性监控根植于行动者对人们所呈现的或期望他人即将呈现的行动的连续监测之中。8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受实践意识(practicalconsciousness)与话语意识(discursiveconsciousness)的影响。行动者经过实践意识可以不加太多的思考就能处理事务,通过话语意识可以用语言的形式说出行动的理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将实践意识界定为,行动者认识到社会条件,尤其是自己行动的条件,但又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意识,实践意识有别于维护本体安全的无意识。9同时,他将话语意识界定为,行动者对社会条件,尤其是自己行动的条件能够以言语清楚表达的意识。10换言之,行动者的实践意识大都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话语意识既可意会,又可言传。

个体的实践意识与话语意识强调了行动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人的反思监控能力又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制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才会出现行动的意外后果,这些行动的意外后果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反过来,行动者通过反思监控将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例行化,以维护一种无意识的本体安全感(图4)。行动者反思性监控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他们留意、记录、计算和估计行为的结果,从而使得一种例行化的行为方式得以形成,而社会系统也因

109

此得以整合。反思性监控这一核心概念消解了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之间的二元对立,它既强调了行动着的个体的有目的的创造行动,同时又关注社会结构对主体能动性的约制,即行动者不能任意地选择如何创造社会世界。详言之,反思性监控这一核心概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消解自由意志与因果决定论之间的二元对立。

首先,反思性监控这一核心概念赋予行动者主体地位。行动的反思性监控与行动的理性化紧密相连,行动者通过实践意识达致行动的理性化,通过话语意识给出行动者行动的理由。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赋予行动以主观意义,行动着的个体根据所处的特定情景来选择合适的行动,此意味着一种积极主动地构建社会世界的理性行动便由此产生。因此,行动者经过反思性监控而实施的理性行动就有了自由意志论的颗粒。然而自由意志论者将行动的理性化仅仅视为话语意识的构成要素,从而排除了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也因此排除了行动的意外后果产生的可能性。与之相反,行动的反思性监控则将实践意识与话语均视为其构成要素,从而将行动的意外后果包含其中。

其次,反思性监控这一核心概念关注行动者自主行动的有限性。行动者反思监控的能力又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制于环境因素的制约。由于行动者反思监控能力的有限性,便产生了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而这些未认识到的条件又制约着行动者的反思监控能力,因此,反思监控

“行动的理性化与行又同因果决定论发生了联系。正如考夫·巴切尔(GeoffBoucher)所指出的:

动的反思性监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分析性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话语意识的一个要素,而后者则既是话语意识,又是实践意识的组成部分。”11制约行动者反思监控能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微观层面上的行动者的生平遭遇,以及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无论是制约个体行动者行动的生平遭遇,还是制约社会行动的社会结构,其均可视为行动者在跨越时空的“互动情景”中所利用的规则与资源。所谓规则,在吉登斯那里指的是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的程序”,即一套方法论或技术。它包括了规范性规则(合法化)与解释性规则(意义),前者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创造来实现合法化,后者则通过意义的创造提供人们看待和解释事件的方式。所谓资源指的是行动者处理事务的能力,由行动主体在行动过程中利用和创造,即便行动者用规则来指导行动,也还需要处理事物的能力。它包括了权威性资源与配置性资源,前者是指在一个情境下,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的组织能力;后者是指在一个情境下,在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中对物质特征、人工制品以及物品的使用。12

再次,行动者通过反思性监控生产与再生产生平遭遇或社会结构,反过来,生平遭遇或社会结构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的条件。行动的反思性监控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行动,即“分析行动者在行事时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为何如此,尤其是当他们没有自觉意识到(即可以借助话语形式给出)自己对行事缘由的了解,或是在其他情境下缺乏这样的意识时,情况更是如此”。13在吉登斯看来,行动者的行动与动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很多情形下,行动根本没有动机,而是根据对环境的监控所作出的反应,亦即一种无意图导向的行动。这种无意图导向的行动可能产生行动的意外后果,而这一后果反过来又成为未被行动者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从而限制了行动者行动的边界,人类行动就是在这样一种约制当中发生的。我们可以一个吉登斯曾列举过的关于贫困循环的例子来对此予以说明,例如,由于孩子时期遭遇物质剥夺,从而可能导致低层次教育和就业,而低层次的教育和就业又可能成为未来进一步遭遇物质剥夺的条件,这一过程可描述为:物质剥夺(孩子)→恶劣的教育→低层次的就业→物质剥夺(成年)。行动者的反思监控能力生产与再生产了生平遭遇或社会结构,由此,人具有了自由意志选择的能力;同时,生平遭遇或社会结构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从而对行动具有了制约作用。由此,反思性监控这一概念完成了对自由意志论与因果决定论两极主张的修正,一种二元论主张的犯罪原因兼容理论由此得以建构。

110

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行动的意外后果

↑↓

通过话语意识达到例行化

↑↓

通过实践话语实现理解

↑↓

无意识的本体安全感

图4:行动者反思性监控的行动模态14

(二)犯罪原因兼容论的三个命题

反思性监控化解了自由意志犯罪原因理论与因果决定论犯罪原因理论的二元对立,适度修正两者的两极主张,从而为“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答案,也因而成为犯罪兼容论的立论基础。犯罪原因兼容论认为,要解释犯罪的原因就必须解构行为人的生平遭遇,从行为人所处的个人环境与社会环境客观地理解其对于生平遭遇所赋予的主观意义;与此同时,回答“人为什么犯罪”这一问题还需犯罪学者发现制约与影响行动者的生平遭遇与社会结构的基本规律。前者可谓对自由意志论的适度修正,后者可谓对因果决定论的适度修正,犯罪原因兼容论正是通过人的反思性监控这一核心概念来完成理论建构的二元论模型。行动者通过反思性监控生产与再生产解释自我越轨行为的解释性规则,通过不良行为的差别强化生产与生产亚文化规则;反过来,行动者未认识到的生平遭遇与社会结构又进一步成为其实施犯罪与偏差行为的条件。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犯罪原因兼容论的三个命题。

第一,犯罪行为并不常常是受因果法则支配的,也不总是基于行为人的自由意志而实施的;相反,它是基于行动者本体安全感的驱动,通过行动者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而实施的无意图导向的行动。质言之,犯罪与偏差行为是由行动者无意图的行动而产生的意外后果,而这一意外后果反过来又成为犯罪或偏差行为产生的条件。例如,少年时期的偏差行为导致行为人差劲的学习成绩,而这一意外结果又成为低劣教育程度与就业的条件;而低劣教育程度与就业又可能成为青年时期进一步实施犯罪与偏差行为的条件。

第二,犯罪是行动者基于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思性监控而实施的例行化的行动方式。由于行动依赖于行动者对先存状态或事件过程制造差别的能力,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亦不得不依赖于这样一种能力,因此,行动者为获得自我安全感而实施的行为不得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例行化的行动方式越稳定,个体的安全感就越高;反之,例行化的行动方式越低,个体安全感就越低。因此,出于获得安全感的行动者基于实现目标之手段缺乏的考量而生产与在生产解释自我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而这样一种沟通方式使得犯罪亚文化的不良行为互动例行化与模式化。反过来,这样一种例行化的亚文化生活方式又进一步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实施犯罪与偏差行为的条件。例如,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功能缺失而使得自我安全感降低,他们为获得自我安全感则生产与再生产一种亚文化犯罪结构,而这一犯罪亚文化结构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实施犯罪与偏差行为的条件。这一过程可简单作如下图示: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孩子)→自我安全感降低→偏差行为的例行化→犯罪亚文化结构的形成→获得来自亚群体的信任→犯罪与偏差行为(青少年)。

第三,犯罪率的升降与社会变迁频率以及环境变化速度所引起的结构矛盾相关。社会变迁的频率越高,环境变化的速度越快,其所引起的结构矛盾就越激化,犯罪率也就高;反之,社会变迁的频率越低,环境变化的速度越快,其所能引起的结构矛盾就越为相对稳定,犯罪率也就越低。描述社会变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具体的含义上,社会变迁意味着为数众多的人投身于集体行动和关系,这些集体行动和关系不同于他们或他们的父母以往某个时候所投入过的,它意味着人们工作、养家、教育孩子、自我管理以及寻求最终的生活意义等方式上的改变。许

111

多社会学家将社会变迁描述为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和功能运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的变迁。15为客观描述一种宏观的犯罪现象,犯罪学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与功能运行中的变迁状况上。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转换、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冲突的无所不在、政治与经济结构的不断分化瓦解、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破坏了结构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相应社会结构的持续变迁。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持续加剧,社会结构矛盾不断激化,从而导致了高速增长的犯罪态势。犯罪率的急剧上升是由于以下因素或其相互作用所导致: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短缺和就业压力;社会竞争可能带来的分配不均;社会期望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加剧;社会失范可能带来的价值观念紊乱;政治经济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贫富差异等。

(三)犯罪原因兼容论的解释框架

犯罪原因兼容论通过行动者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强调了主体的自主地位与能动性,但行动者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又不是无限的,它既受制于维护自我安全感的无意识动机这一主观因素;同时又受制于环境所能提供的行动者实现目标能力这一客观因素。在这里,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将社会结构与行动者的无意识动机连接起来,从而既强调社会结构的使动性,即社会结构是受行为人无意识动机的驱动经由反思性监控而出现的行动的意外后果;又强调了社会结构的制约性,即社会结构这一行动的意外后果反过来经由反思性监控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的行动条件。质言之,行动的意外后果生产与在生产一种例行化与区域化的行动方式,从而个体获得自我安全感,而这种例行化与区域化的生活方式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的行动条件(图5)。16

生平遭遇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犯罪亚文化结构

↑↓

通过话语意识达到例行化

↑↓

通过实践话语实现理解

↑↓

无意识的本体安全感

图5:犯罪产生的行动模态

犯罪原因兼容论主要解释了犯罪发生的动力机制、促发机制与诱导机制(图6)。犯罪的动力机制是指源于本体安全感的无意识动机,它既包括了本体所固有的本能欲望,也包括了本体所固有的基本需求。所谓本体所固有的欲望是指人类避苦求乐、不劳而获的原始冲动;所谓本体所固有的基本需求包括马斯洛所论及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类型。一般地,行动者通过实践意识来解释他们行动的意义,通过话语意识使行动例行化,从而形成一种例行化的生活方式的互动。这种例行化的生活方式的互动使个体获得了一种信任感,从而满足了人的无意识动机对本体安全的需求。推动行动者行动的基本力量就是这一连串的无意识过程,因此,尽管行动者试图通过话语意识将动机与行为一一对应起来以解释他们的行动,但很多行为甚至根本没有动机,而仅仅是根据对环境的监控所作出的反应。换言之,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也非完全出于行为人的理性计算;多数情况下,是行为人出于获得本体安全的无意识动机,根据对环境的监控所作出的反应。用以测量本体安全感的核心概念是信任,因为信任将个人对环境的反思监控联系起来,生产与再生产了一种例行化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了个体的焦虑,满足了个人维护本体安全的无意识动机。

笔者将行为人关于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意义)与规范性规则(犯罪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视为犯罪的促发发机制。如上文所述,个人的本体安全感往往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需要通过一种例行化了的生活方式的互动来转化成实践意识与话语意识。那么,究竟是什么阻

112

碍了行为人这种维护本体安全感的无意识转化为意识呢?一是行为人孩童时期、少年时期的生平遭遇阻碍了这种无意识成为实践意识与话语意识,从而形成一种无意识压力。为释放压力、减

少焦虑、

获得信任,行为人通过实践意识寻求对意义的理解,通过话语意识使行动理性化,经由行动者对个人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反思监控生产与再生产解释自己行为意义的行动结构———生平遭遇,以及赋予行动理性化的规范性规则———犯罪亚文化。反过来,行动者的生平遭遇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而犯罪亚文化又是行动者无目的的行动结果。例如犯罪行为的成因可以描述为:生平遭遇→通过行为方式的例行化与区域化生产与再生产亚文化规则(行动的意外后果)→表现仇恨社会的行动(未认识到的行动的条件)→通过实践意识与话语意识生产与再生产关于生平遭遇(少年)的解释性规则→犯罪与偏差行为(青少年)。犯罪的促发机制用以解释犯罪成因的核心概念是行为人的生平遭遇、关于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与亚文化规则、亚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模式。

笔者将环境对行动者行动的约制称为犯罪发生的诱导机制。由于行为人的生平遭遇压抑了个体获得本体安全的无意识成为意识,因此,行为人必须经由对环境的反思监控才能使得这种无意识进入意识。在这里,反思性监控将行动者的无意识动机与个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连接起来。环境为行动者提供资源(权威性资源与配置性资源)的能力既依赖于规则的解释框架与对于亚群体成员权利义务的规制,同时环境本身对于行动者又具有约制作用。质言之,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是行动者对于环境进行反思监控的结果,是内在于行动的无意识与意识之中的,从而体现了行动者的自由意

志;反过来,环境又成为行动者行动的条件,从而体现了环境对行动者行动的约制。例如,

由于贫穷而导致辍学,辍学又成为行动者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从而导致失业,而失业又导致了犯罪与偏差行为这一行动的意外后果。其过程就是:贫穷→辍学→失业→犯罪与偏差行为→更加贫穷。犯罪诱导机制用以解释犯罪原因的概念是个人环境与社会环境,前者主要包括了社区、村落、社会群体、家庭、

学校、婚姻、职业等;后者包括了城市、农村、社会意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行动者对于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亚文化规则以及环境构成了解释犯罪成因的犯罪结构图景,它们内生于行动者的意识与无意识之中,同时又限制了行动者的反思监控能力,从而对行动者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经由行动者的反思监控,它们又相互生成,互为条件。对于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经实践意识可化约为行动者解释行动的基本框架,例如,行动者将遭遇父母离异

的生平遭遇定义为

“世界原本没有爱”。在社会互动的层面上,持“世界原本没有爱”的行动者彼此进行沟通,生产与再生产

“世界原本没有爱”的行为互动模式,例如,打架、逃学、抽烟、醉酒等。犯罪亚文化结构经由行为人的话语意识可化约为一套关于亚群体成员权利义务的制度框架,在

社会互动的层面则产生对违反亚文化规则成员进行制裁这一互动模式。

环境经由行为人的反思性监控可以化约为行动者利用资源的能力,在社会互动层面上则表现为权力。行动彼此沟通的行为互动模式、制裁与权力三者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

图6:犯罪行为发生机制图示

解释性原则生平遭遇犯罪亚文化规

沟通权力制裁解释框架实现目标的工

具(能力)亚群体的权利与义务

犯罪结构(模态)互动113

犯罪原因兼容论据以解释犯罪与偏差行为的关键概念是个人环境、生平遭遇、不良行为互动及犯罪与偏差行为的例行化与区域化。生平遭遇在解释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犯罪学者可以从行为人的生平遭遇来发现行为人之所以犯罪的动力机制、促发机制与诱导机制。个人的生平遭遇,尤其是孩童与少年时期的生平遭遇是行为人内心紧张的渊源。行为人的生平遭遇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行为人自身实现社会文化目标的经济条件、社会声誉、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遭遇;二是行为人所经历的家庭、学校、社区、朋辈团体结构剧变方面的遭遇;三是行为人所遭受的来自于家庭、学校、社区、朋辈团体的不公平事件方面的遭遇。由于行为人的生平遭遇深深烙印于内心,从而形成内心紧张,并衍生出挫折失落感;行为人为减轻不断加重的心理负荷,不得已采取犯罪行为来进行调适。

那么,根据上述犯罪原因兼容论的解释框架,应采用什么样的路线图谱来解释或发现犯罪发生的原因呢?首先,需启动行为人获得本体安全的无意识,以发现行为人的生平遭遇;其次,从家庭、学校、社区、村落、婚姻、职业等个人连接社会纽带的强弱来客观分析行为人的生平遭遇;再次,从特定情景中通过话语意识来客观理解行为人对于其生平遭遇所赋予的主观意义,通过理论意识来客观解释行为人于特定情境中的理性化行动,以创造性地发现行为人内心的紧张渊源;最后,从行为人对其生平遭遇的解释性规则来发现行为不良行为的互动模式,从犯罪与偏差行为的例行化与区域化来发现犯罪亚文化结构。犯罪率的高低与环境变迁速度的快慢所引起的结构矛盾成正相关,后者变迁的速度越快,则结构性矛盾就愈激烈,犯罪率也就愈高;反之亦然。

犯罪原因兼容论将自由意志犯罪原因论与因果决定犯罪原因论辩证地统一起来,吸收两者的两极主张,融合了理性选择犯罪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紧张理论、差别接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冲突理论、犯罪亚文化理论等诸学说,从而能很好地解释与发现犯罪的原因。为清楚说明行为人生平遭遇诸要素,以有助于解释与发现犯罪原因,特作如下犯罪原因分析图谱(图7)。

图7:犯罪原因分析图谱

114

注:

1自由意志这一哲学论题涉及决定论、非决定论、道德责任论等哲学问题,物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等科学学科,以及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基督教相信人有自由意志,并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最终归结为亚当与夏娃违背上帝意志而偷食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所致。因此,人性虽因犯罪而完全堕落,但人的意志还是自由的,可凭借自由的意志归向神,藉着信心而终得以救恩。

2DerekB.Cornish,NonaldV.Clarke,eds.TheReasoningCriminal:RationalChoicePerspectivesonOf-fending,.NewYork:Spinger-Verlag.Costello,BarbaraJ.andPaulR.Vowell,1986.转引自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3[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4[德]京特·雅客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冯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6页。

5[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刘仁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6[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7VivienBurr:Whatdodiscourseanalystsdo?InVivienBurr.AnIntroductiontoSocia:Construction-ism,LondonandNewyork,p.159-183(1995).

8[英]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载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诸理论》,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8页。

9Giddens,A.,TheConstitutionofSociety,PolityPress,p.375(1984).为便于读者理解,文中“维护本体安全”的表述是作者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所增加的,如果理解有误原文作者的意图,责任由本文作者承担。

10Giddens,A.,TheConstitutionofSociety,PolityPress,p.374(1984).

11GeoffBoucher,TheTheoryofStructurationandthePoliticsoftheThirdWay,http://www.ethicalpol-itics.org/geoff-boucher/index.htm,2008年12月8日访问。

1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52-453页。

1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

14吉登斯在论述其结构二重性理论时将行动者的行动路线绘制成行动者模型,且其绘制的行动者模型图示中间未有双线箭头(Giddens,A.,TheConstitutionofSociety,PolityPress,p.5(1984));本文在绘制二元论行动路线时添加了双线箭头,且将行动者的反思监控能力视为理论的核心的概念,从而将经改造的图示称之为“行动者反思监控的行动模态”。

15[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16所谓例行化是指行动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因而行动的例行化使行为具有可预见性,由此产生本体安全感。所谓区域化是指通过将行动者安置在与他人相互关联的空间,限制他们如何表现自己和行动来固定空间的行为。参见[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50页。

(责任编辑:文武)

115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 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 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

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 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 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 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 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 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 “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 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 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 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 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

论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关系

论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的关系 伍松2009111134 应本09级一班 摘要:本文先救共同犯罪和单位分别依据我国现行《刑法》对其进行分别介绍,再依次就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犯罪事实,自首,刑事处罚四个大的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的一些规定,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犯罪认定刑事处罚 依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但是有一个特例,在交通肇事罪中,某自然人指使行为人逃逸或者其他行为共同参与的,也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这也是唯一一个过失犯罪可以作为共同犯罪的特例。《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共同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之间的关系。 共同犯罪主体为二人以上的自然人,我国对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认定其是否犯罪采用“部分共同说”,即“一部行为,全部责任”,具体要点是:①如果犯罪性质完全相同,成立共犯;②如果犯罪性质部分相同,就共同部分承担责任;③在犯罪性质不共同部分不成立共犯。单位犯罪的主体为单位、主管责任人员、直接责任人员,但有些特殊情况例外:①为犯罪而成立的单位,不以单位犯罪论处;②个人独资企

业犯罪,且犯罪为个人所得,不以单位犯罪论处;③盗用单位名义,非法所得为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④法律未规定的其他行为。确定单位犯罪“责任人员”(应对单位犯罪负责的自然人)应依据如下四条原则:①法定性原则;②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原则;③犯罪行为与犯罪意志的关联性原则;④特定性原则。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各自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一)法定性,都需依据《刑法》,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而确定。(二)主体为二人以上,一个自然人成立的犯罪不能作为共同犯罪。如甲,18岁,乙,13岁,共同故意杀害丙,其中乙不符合刑事责任年龄,不以犯罪论处,甲、乙就不能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一个人成立只有一个人的单位,也不能以单位犯罪论处,原因上文已阐述。(三)主体都包括自然人,一般情况下,共同犯罪的自然人范围大于单位犯罪的自然人范围。 二、共同犯罪的法律事实和单位犯罪的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 犯罪事实是指法律事实中有关犯罪人具体实行犯罪行为的部分,是犯罪认定的关键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事实包括犯罪整个部分,只要参与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就可以构成共犯,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可作为我们判断的标准;共谋(有意思联络)、共同(无意思联络)、组织(行为的组织者)、实行、帮助、教唆。对于单位犯罪事实,主观上,其行为满足了单位的利益(或单位的全体成员的利益,或者单位的绝大多数的利益);客观上,犯罪结果为,非法利益为单位所有(但不排除以各种理由将非法所得分配给单位全体成员享有。例如,刑法第三百九

刑法因果关系学说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学说 因果关系一词本是哲学概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被广泛使用,刑法上也使用这一概念,但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其定型性,它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刑法因果关系,中外学者发表了诸多的专著和论文,然而至今为止,有关刑法因果关系的纷争并未停止,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在中国第一考“司法考试”还是审判时间中遇到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大家总是迷惑不解,其实在应用中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本文作者就是想通过对中外各界对刑法因过关系判断标准的阐述中为大家理出一条思路。 刑法因果关系不是笼统的概念,它是指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为了对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我们必须确立判断刑事个案中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外学者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事实上都是为了明确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本文作者就从中国刑法学界、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阐述: 一、中国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由于受前苏联理论研究的影响,形成了同前苏联相类似的以哲学因果关系作指导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偶然因果关系说。 (一)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没有偶然因果关系。如果某人的行为在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下,不是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时候,那么,尽管这个人的行为表面上与所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也不能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就不能使行为人对这一结果负刑事责任。仅考虑英国关系的必然性势必有放纵罪犯的可能性,不符合一般的社会认知,也不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1储怀植。刑事一体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7] (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论者说:”必然性是事物内部的、根本的原因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务外部的非根本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根据与它们的辩证统一形成的结果分别联系起来,就自然得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这两种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偶然性已过关系理论虽然在理论上纠正了必然性因果关系的局限性,但是也有扩大因果关系范围的弊端。必然性因果关系论和偶然性因果关系论的共同点是都注意到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这也为两种理论的并存和博弈打下了基础。[2李光灿,张文,龚明礼。刑法因果关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二、大陆法系刑法学界因果关系理论 (一)条件说 条件说亦称条件即原因说、同等说或等价说、共同原因说。该说主张,一切行为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发生结果的条件,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条件说求证的方法是”排除思维法”,设想该事实不存在时,结果是否会同样发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该事实是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可能将该事实排除于原因之外。 由于这一学说认为所有的条件关系都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导致处罚范围广成为其特色。但条件说也对条件进行了一些限制,例如,条件说所说的结果,只限于现实产生的结果,等等。尽管如此,条件说还是由于其不完善之处受到广泛批判。 (二)原因说 原因说又称差别原因说、个别观察说、限制条件说、原因条件区别说或个别化说。该说主张,在先行的众多事实之中,存在原因与条件的区别,前者即原因,对后行事实的发生有原因力,从而与后行事实有因果关系。反之,后者即条件,与后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在原因说内,根据以何种标准区别原因与条件,又分为最有利条件说、优势条件说、最终条件说、离规条件说、必要条件说等。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 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此统称为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经济秩序。因此,严厉打击单位犯罪已是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笔者认为,刑法这一规定只是界定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强调了罪刑法定原则,并没有揭示出单位犯罪的本质属性,实践中很难把握。对此,笔者就有关单位犯罪的认定谈谈自己的看法。 ;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 何为单位犯罪,理论界有很多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① ;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② ; 3、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行为。③ ; 4、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

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故意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过失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④ 上述单位犯罪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一定属性,但都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1、概念中未将单位犯罪的特有属性——单位整体意志体现出来。如第1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即构成单位犯罪,而不论是否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都将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作为单位犯罪来处理。显然这太宽泛了,假如单位成员个人以单位名义或者假借单位名义实施了犯罪,难道就可以作为单位犯罪来处理吗?那无疑是混淆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2、概念中没有把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显示出来。如第1、2、3种观点均存在这方面的不足,这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的谋利性和整体意志具有故意性质,追求利益的目的只能是故意形式而不可能是过失形式,将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仅局限于故意犯罪,否定单位有过失犯罪。按照这种观点,即使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犯罪行为也不能受到追究。笔者认为,单位犯罪主观罪过中虽包含着为本单位谋利益的目的,含有故意成份,但其实施的行为结果有故意也有过失。如有的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明知行为的实施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单位决策机构或者单位负责人仍决定实施,追求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单位故意犯罪。而有的则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在决定实施某行为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因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关系,一直都是刑法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定,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刑法因果关系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中,中断和介入是最复杂的问题,怎样在刑事案件中准确判断介入后的因果关系,是刑事案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解决了介入因素这个环节,才能正确认定刑事责任中的是非问题。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因果关系概述(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存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只能对自身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以及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种因果关系成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责的必要条件。(二)相关因果关系学说 因果关系学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不同法系之间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学说主要包括: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而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学说主要包括近因说和预见说。两个法系对因果关系的研究都各有长处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剖析[1]。 二、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一)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一因一果和多因一果两种形式。相对于单一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在刑事案件中更加常见。《犯罪通论》的观点认为,可以中断原先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介入另一个确实存在与危害结果性质相同的原因,及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存在这同一性;二是阻断原先因果关系的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三是介入的因素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合乎规律的。而介入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自然因素、可能是第三人、甚至可能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2]。(二)介入因素的分类 因果关系的介入主要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类型,自然因素的介入比较简单,在此主要分析人为因素的介入。 人为因素阻断因果关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个环节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第三人的介入 第三人故意行为的介入。若第三人的故意介入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而之前实行人的危害行为只能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存在,是第三人的行为介入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情况下应当认定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则不存在因果关系[3]。另一种情况,即行为人的实行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人的介入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时,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还是成立因果关系。 第三人过失或无过错行为的介入。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出现了第三人过失或者无过错行为介入的情形下,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该实行行为包含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时,即使是第三人的介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直接发生,也应成立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河南科技大学 阶段论文 题目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姓名__胡世豪__ 院系__法学院__ 专业__法学__ 指导教师__张胜全__ 2011年6月10日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ANALYSE THE CAUSALITY OF CRIMIANL LAW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由于各种相关事实因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任何理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亦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条件说随会导致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范围不当扩大,但在我国的犯罪成立体系下,可以通过实行行为、危害结果、主观罪过有无的判断来合理限缩刑事责任的范围. 关键词:我国的学说;评价;支持条件说的理由 Abstract: Causality of criminal law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riminal law. but in practice ,any doctrine is both reasonable and defective Condition-theory expands the scop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ut in our criminal law system ,we can limit the range of criminal liability by dangerous act , dangerous result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Key words:Domestic schools; Evaluation ;Advocacy of condition theory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b1406929.html,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作者:郭振宇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9期 摘要:单位犯罪一直是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源也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单位犯罪背后的归责问题入手,通过比较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的主要学说,得出组织体刑事责任理论应是当下研究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主要学说,并从单位犯罪的认定,单位与其内部成员的关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确定以及单位处罚模式的完善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组织体刑事责任论,同时依据组织体刑事责任论对单位处罚的归责问题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双罚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7b1406929.html,ki.1672-3198.2020.19.067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历来是刑法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单位犯罪核心的问题便是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问题,同自然人犯罪一样,没有刑事责任,刑事处罚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刑事责任是犯罪论与刑罚论的中间桥梁。所以理清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对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也就能更好的处理司法实践中的单位犯罪问题。自单位犯罪概念出现后,理论界一直对单位犯罪应该存在与否进行了较为激烈的争论,自1997年刑法修订后,单位犯罪作为一种法定形式被确定下来,单位犯罪的肯定说也逐渐成为主流观点,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争议的焦点,那就是单位犯罪的追责根源,也可以说是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问题,近些年来,以自然人犯罪为单位犯罪归责根源的学说逐渐受到质疑,单位作为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究竟有没有自己独立的可归责模式?同时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目前有观点认为存在单罚制和双罚制,这里特别要说明的就是单罚制,该观点所认为的单罚制是不处罚单位,仅处罚单位自然人的制度。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的单位处罚模式只有双罚制。无论是双罚制也好,单罚制也罢,不能不提的就是这背后刑事责任的规则根源,从处罚模式上我们会问,为什么单位犯罪要处罚单位的内部责任人员,又为什么在某些单位犯罪情况下不处罚单位却处罚单位内部的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下单位和其内部责任人员究竟是何种关系?这些问题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问题。 2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争议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篇一:2017考研政治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 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 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辨证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 决定论并非是对世界发展的唯一解释,与决定论相对立的有(目的论和非决定论)。 目的论认为,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帝”、“天意”、“天命”的摆布,目的论实际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有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承认世界的决定过程,但它们又认为决定过程是由绝对精神、理念等规定的,因而只是一种“观念决定论”。与“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种“非决定论”。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西方某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无机自然界是受决定论约束的,而生物的发展、生理心理的变化不服从决定论原则。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决定论只在宏观世界起作用,在微观世界就失去了效用:“非决定论”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它认为既然社会生活都是由有意志的人参与的,那么人的意志,尤其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历史活动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根本没有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可循。“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是20世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热点,它对现代科学和现代思维方式起着导向作用。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刑法上偶然的因果关系?是否所有存在条件联系的事物关系都可能被认定为偶然因果关系?是否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必须被归责?笔者认为,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并没有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理由是:1、从哲学概念上来讲,不能混淆因果性与必然性。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否则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争于无形中变成了不同的哲学观之争,使因果关系研究误入歧途。因果关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而不是“同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是必然性趋势的具体化;原因引起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不能仅仅看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看不到偶然联系。2、从结果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现象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或然结果。事物外部、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产生了某现象,就是偶然性;没有产生另现象时,就是必然性。3、从原因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也是不同的。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4、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必要划分偶然必然因果关系。如果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补充)

补充: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一、条件说 一般而言,条件关系是否存在是容易判断的。但是,是否存在条件关系,也不是没有争议。 1、假定的因果关系。在行为人“故意地”实施危害行为的场合,假设没有类似行为,结果也会发生的,一般作为刑法上的“假定因果关系”问题加以讨论。例如:将一座处于烈火中的建筑物的未烧毁部分纵火予以烧毁,仍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即使大火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烧毁一切。又如,精神病医生通过药物杀害了某一名病人,假设医生不杀他,其长期饱受折磨的家属也会实施类似的杀害行为。 A将一块石头砸向B家花园中的郁金香。正当石头砸到郁金香时,石头遇到天上下降的冰雹,而该冰雹若没有因被撞击而改变方向的话,那么本也会和石头一样损坏郁金香。 因果关系需要考虑的只是事实上存在的、对于因果地解释结果的发生不可或缺的那些情况,根本未实现的那些情况,在因果的解释中也是不需要考的。 2、择一的竞合(替代的因果关系、双重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发生了结果。例甲乙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分别在丙的杯子里投放了致死量的毒药,并在同一时间产生作用而致丙死亡。 在这种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形中,如果除去一个条件结果仍会发生,但除去所有条件之后,结果将不发生,因而所有行为同结果之间都具有条件关系。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应当依照规范化世界的标准进行解释归属:在考察A的归属问题时,应当认定B是合法行事和没有在S 的汤中下毒;在考察B时,则应当假定A是合法行事的。 不存在双重因果关系:人们无法获知,两个潜在引发结果的条件中,哪一个在事实上可以认定成为原因。例如C和D分别独立地朝Q射击。在这两枪(枪枪致命的)射击中,有一枪是先射出的。但是现在无法查清,Q是谁射杀的。因为只有一粒子弹真实地命中受害人并引发死亡,这粒命中的子弹导致了围绕另一粒子弹而产生的因果流程的中断。“疑罪从无”,均为未遂。 3、重叠(累积)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合并后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例如甲乙没有意思联络而分别向丙的杯子各投放50%的毒药,致丙死亡,一般承认甲乙的行为同死亡结果之间都存在条件关系。 4、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理论。在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公害犯罪

试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者之确定

一、引言:单位犯罪概说 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大多数国家,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单位(法人)[外国中通称是法人犯罪,我国则常称为单位犯罪。关于这一点,可以单独一篇论文来阐述,本文不探讨。在此说明一下,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单位犯罪与法人犯罪外延是同一的,而在第二、三、四部分中,单位的外延比法人要宽,既包括法人单位,也包括非法人的分支机构,以及某些非法人的经济组织、非法人团体。]都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变多的变化过程。例如英美法系的国家早期就并未规定单位(法人)犯罪。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企业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法人的活动同民众的生活、健康和福利的关系日益密切,同时法人的非法活动对社会及大众造成的损害的危险性和可能性也日益增长。基于这种危险性和可能性,严格的民事责任不足以起到调整、保护社会及大众利益的作用,为此,国家把法人的重大义务制定为刑法规范,这就形成了法人犯罪的概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逐步确立了法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观点,并在立法上加以规定。经过发展,目前,在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中,除了诸如重婚、强奸等只能基于个体身份实施的少数犯罪法人不能犯之外,其他的绝大多数犯罪都可以由单位实施。又如大陆法系的国家,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受罗马法“社团不能犯罪”的原则的影响,一向以个人责任原则为依据,否认法人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但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英美法系国家相同的,大陆法系国家中也开始规定法人犯罪并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对单位(法人)犯罪经过的从无到有、从少变多的这个变化过程,正是反映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中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论断。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历史更短。清代之前都没有出现单位(法人)这一主体。1949年之前国民党的民法中有法人制度的规定,但在其刑法中并无专门的规定。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刑法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是从80年代才开始的。最早在立法上明确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是1987年1月2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随后又先后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等一系列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1997年,我国对1979年的刑法典进行了修订,总结了我国关于单位犯罪的刑法理论、司法实践以及立法经验,对单位犯罪在刑法典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如上所述,我国的单位犯罪,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其发展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因此,纵使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但在理论界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比如单位犯罪的主体问题:单位犯罪涉及两种犯罪人,一种是单位,一个是自然人,存在如何确认的问题。又比如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本质问题,即单位究竟是因为自己固有的原因而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对其组成人员的犯罪行为负连带责任的问题,历来是单位犯罪研究中的难题。再比如单位犯罪在诉讼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而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却没有作出专门的规定。这些问题,都是理论界中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其中的刑事责任承担者之确定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者之确定应遵循的原则 如上所述,我国是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中规定单位犯罪的,规定比较笼统。而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是每个案件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法律的适用上,操作起来有些困难。这种情况,在1999年最高法院法释[1999]14号司法解释出来之前,非常明显。该解释出来

决定论

决定论 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非决定论则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的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不可预测的、事物内在的“自由意志”决定的。 决定论(Determinism) 心理学中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个体的目的所决定的,个体有选择的自由,个体的选择、意向、决定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决定论的直觉观念可以这样概括,即世界就像一部影片:正在放映的影片或者剧照是现在,影片已放映过的那些部分构成过去,尚未放映的那些部分构成未来。在影片中,未来和过去并存;在和过去完全相同的意义上,未来是确定的。尽管观众可能不知道未来,每一个未来事件原则上却毫无例外地是确然一定的,恰如过去一样,因为未来“存在”的意义与过去“存在”的意义相同。实际上,制片人――造物主-如果存在的话-会知道未来。 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 决定论概念含有这样的基本要素:有其因必有其果。这一观点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因为它肯定:假如人们了解了所有涉及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可以精确地预测到这一事件;或者相反,如果发生了某个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永远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这种自然规律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揭示的。 多种途径 揭示规律有多种途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这一步骤是:先观察,然后推理,也就是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对它进行分类,把它归到一定的范

浅谈自由意志

浅谈自由意志 ———读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有感 10029010 庄莹盈自由意志的提出,首先我们应明确其概念。自由意志(free will)是一个哲学信条,它认为我们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通俗的说就是人不完全由大脑控制,人的自由意志拥有对人自身的最高管理权限,超过大脑。构成自由意志的主要架构包括宗教、伦理、心理、科学等方面,举例而言,在宗教范畴,自由意志可能意味全能的神并不以其力量掌控个人的意志和选择;在伦理学,自由意志可能意味个人在道义上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心理学,这意味心灵控制身体的部分动作;在科学领域,自由意志可能意味身体的动作,包括大脑在内,不全由物理因果所决定。 显然通过以上定义,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依然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但又很难将这个概念准确的描述清楚,只能说它来自于一种强烈的直觉。如果尽可能粗略的表述自由意志论的观点,那就是: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完全是自由的,不被某种力量所约束,也不可能被预测。 根据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查阅,在粗略阅读奥古斯丁的《论自由意志》一书后,仅就个人观点分析,所谓“自由意志”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1.人的动机或行为不受任何物理定律所约束 现在有个人说:“我每天大约睡觉8小时。”其实这句很寻常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违背了该层自由意志论。也就是说,既然人的行为不受任何“物理定律”所约束,可当事人却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一条有章可循的“规律”——每天睡觉约8小时。在生活中,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你告诉别人:我喜欢吃苹果。其实就是等于用一条不算太严谨的“物理规律”,框住了自己的“自由意志”。 但是,假如一个人的行为是高度随机的,几乎找不到决定式的规律可言呢?比如街头有一个酩酊大醉的酒鬼,摇摇晃晃东倒西歪,你无法知道他下一步迈向哪里。但此时有一个好事的统计学家路过,发现这个酒鬼随机行走的步伐符合某种正态分布,甚至还可以计算出酒鬼步长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现在即便一个人的行为是高度随机的,其实还是可以给出一种统计式的“物理规律”来描述他的行

论单位犯罪及其特征

论单位犯罪及其特征 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此统称为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经济秩序。因此,严厉打击单位犯罪已是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刑法这一规定只是界定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强调了罪刑法定原则,并没有揭示出单位犯罪的本质属性,实践中很难把握。 本文试图从单位犯罪主客观特征方面的认定进行分析,以求正确把握单位犯罪并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这对惩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犯罪,保护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何为单位犯罪,理论界有很多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1]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 3、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行为。[3] 4、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故意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过失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4] 上述单位犯罪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一定属性,但都存在不足之处。不是所有单位都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那些不具有独立性,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没有独立决策权的单位或部门则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例如检察院内设的机构和部门,如反贪局,因它不具有独立性,对外不能单独以反贪局名义活动,不能单独承担民事责任,故它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如果它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得到检察院负责人许可,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只能是检察院,而非反贪局。 综上本文认为,单位犯罪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阐释单位犯罪概念应立足于立法原意、刑法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国情、现实社会实际情况,同时体现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形态、特点、内涵,考虑到单位犯罪的主体、罪过,综合评述,才能得出符合我国刑法体系上切合实际的单位犯罪的概念。由此,笔者认为单位犯罪概念应为: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其他合法组织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单位犯罪的特征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一样,具有犯罪的本质属性,即单位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然而,单位毕竟是不同于自然人的法律关系主体,正如美国学者赖斯所说“要理解法人的不法行为,首先要停止把法人类推为人的作法,而按照法人本来面目,即一个复杂的组织体来分析法人的行为。”[5]单位(法人)是民法上所拟制的权利义务主体,是自然人和财产的集合体,单位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通过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实施,而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都具有双重人格,既是单位的组成人员,受制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专题《因果关系》

李文华:司法考试刑法:最新专题《因果关系》

————————————————————————————————作者:————————————————————————————————日期: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认定因果关系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例如,甲骗乙钱财,乙识破但基于怜悯给甲5000元,甲成立诈骗罪未遂。因为甲取得财物和诈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过失行为就不能成立犯罪。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例如,甲只想伤害乙,致乙轻伤,又送乙去医院,途中第三人车祸致乙死亡。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只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司法考试坚持的学说: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 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一)条件因果关系说 ①条件关系的限定(刑法上因果关系与生活中因果关系的区别)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因果关系是日常生活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危害行为是指对法益产生危险或实害的行为。如果对法益不创设任何危险,则属于日常生活行为。注意:日常生活行为偶然产生的危害结果,不属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很重要的考点。 例1,甲劝说乙自驾车旅游,希望乙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后来乙果真死于交通事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例2,乙很想让王某死亡,便劝其坐飞机,心想:如果飞机坠毁,王某必然死亡。王某便去坐飞机。飞机竟真的坠毁,王某死亡。乙的劝说行为属于日常生活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3,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聊天行为不会给黄某的生命创设危险,与其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4,丈夫赌博后回家,妻子不开门,丈夫在门外站一夜被冻死。妻子的行为与丈夫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例5,甲为了逗乙,向湖中扔三百元,乙跳入湖中去捡,被湖水淹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②条件关系的特殊情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