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肺炎的治疗与护理

重症肺炎的治疗与护理

重症肺炎

一、定义

迄今为止,重症肺炎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因病情严重而需要进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的肺炎。参考肺炎的分类,重症肺炎也分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是由于细菌性肺炎时的毒血症引起以微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重症肺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见于年长体弱者。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①休克症状:起病急、病情重,1~3天即可发展为休克。休克表现突出,血压下降至80/50mmHg以下,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发绀,出冷汗、少尿。

②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有时咯血性痰,少数患者有胸痛,也可无呼吸道症状。

③突发高热、寒颤症状:多为稽留热,但有时体温可不升。

④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嗜睡、谵

妄,甚至昏迷。

⑤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肠麻痹,甚至有黄疸或肝脾大。

⑥心肌损害症状: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奔马律、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

(2)体征以胸部体征为主。肺病变部位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少数患者可无胸部体征。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 X线胸片,肺部有炎性浸润阴影(应避免搬动,宜床旁拍片)。

②病原学检查:应尽快做痰涂片和培养,明确致病菌。

③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可有核左移。

④血气分析PaO2、pH值、标准碳酸氢盐(SB)、实际碳酸氢盐(AB)可降低,血清乳酸可增高呈代谢性酸中毒;重症可有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损害。

五、治疗

(1)积极控制感染尽早控制感染可预防休克的发生,抗菌治疗采用最初经验性抗菌治疗的“猛击”原则和明确病原学诊断的“降阶梯”治疗策略。重症肺炎控制感染的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尽可能静脉用药。

(2)补充血容量休克的最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因此补充血容量是治疗的关键。一般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林格液、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胶体液。

(3)全身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发热者给予降温治疗,有缺氧症状者给予吸氧,咳嗽剧烈者予镇咳祛痰药。保证充足的热量、营养、蛋白质摄入,水电解质平衡等。

(4)其他治疗措施

①积极控制原发病。

②并发症治疗。

③对症处理:排痰、吸氧、引流、退热等。

④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肺炎累及各脏器功能,各个脏器的功能

支持治疗十分重要,但核心问题是呼吸功能的支持治疗,目的是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治疗呼吸衰竭,以达到防止其他脏器的进一步损害。

六、观察要点

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形态的改变及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缺氧和CO2潴留的症状和体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评估患者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便血,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尿量减少、心率加快、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立即配合抢救。

七、护理要点

1.常规护理

(1)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保持室温在20~22℃和相对湿度60%~70%,防止室内空气干燥。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控制陪护及探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减少组织氧的消耗,促进机体恢复;病情缓解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能进食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保证足够的水分的摄入,鼓励饮水2000~3000ml/d,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者应禁食,遵医嘱静脉补液提供能量、水分。

(4)用药护理抗感染是肺炎最主要的治疗环节,遵医嘱合理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对于烦躁不安、失眠者慎用镇静药,如吗啡等以防呼吸抑制。

(5)呼吸困难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吸氧、药物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借助枕头、床桌取坐位、半坐位等身体前驱的体位。去除紧身的衣物和厚重的被服,减少胸部的压迫感。

(6)避免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造成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之一。应注意呼吸道及接触隔离,尤其应强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7)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安抚患者,消除、缓解患者烦躁、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

2.专科护理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并通知医生。预测患者是否需要面罩、建立人工气道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准备好抢救用品,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抢救配合,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护理教育。

(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对意识清醒、能自行咳嗽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咳痰: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同时指导正确留取痰标本,以确定病原菌,指导合理用药。②对长期卧床或咳痰无力者,应定时协助其翻身、叩背: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患者背部,边叩击边鼓励患者咳嗽,每次3~5min。也可采用振动法促使痰脱落,易于排出。必要时应予患者吸痰。③对痰多黏稠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3次/天,10~20min/次。④对气道部分或完全堵塞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吸痰,解除梗阻。

(3)高热的护理

①口腔护理:高热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食物残渣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

起口腔炎和溃疡,应协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同时促进食欲。

②皮肤护理:高热降温时大汗者,应及时更换衣物、床单,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及时补充水分,高热大量出汗时,应补充充足的水分,鼓励患者饮水,每天3000~4000ml,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若心肾功能障碍,应适当控制入量。

③及时降温:体温超过38.5℃应给予物理降温,包括全身冷疗(25%~35%乙醇擦浴,32~34℃温水擦浴,4℃冰盐水灌肠等)、局部冷敷(冰袋冷敷前额、腋下、腹股沟等处),物理降温无效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监测体温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为调整患者补液量提供依据。

④注意保暖:寒颤时注意保暖,注意安全,可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反应。

(4)胸痛的护理协助患者舒适卧位,取患侧卧位以降低胸部活动度以减轻疼痛。避免诱发、加重疼痛的因素。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使用放松的方法。

(5)中毒性休克的护理①早期取去枕平卧位,保持脑部血氧供应,休克期将患者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防止膈肌和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血流。②迅速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③合理补液,建立两条外周静脉通路并保持其通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及扩容支持治疗,必要时留置深静脉导管补液,以保证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组织

灌注。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入胶体液,根据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④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皮肤黏膜色泽变化,判断病情转归。

(6)呼吸机的护理熟悉呼吸机性能,呼吸机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排除故障。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注意有无通气不足、呼吸道阻塞等引起的烦躁不安,及时解决各种引起通气不良的因素,如及时清除痰液、调整通气量等。一般于上机后及调整呼吸机参数后30min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来判断机械通气效果,要正确及时采集标本,协助判断病情变化。

肺炎中医护理常规

喘证(重症肺炎) 喘证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辩证分型。 实喘 (一)风寒闭肺证: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二)痰热遏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 (三)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四)水凌心肺证: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咳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暗,苔白滑,脉沉细。 (五)肝气乘肺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作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

虚喘 (一)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谈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细软。 (二)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清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三)正虚喘脱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翕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清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施护要点 (一)一般护理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温、湿度适宜,温度以18~28C为宜,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注意患者保暖,以免着凉。保持室内外安静,避免各种突发性噪音。注意呼吸道隔离,病人由于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交叉感染也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根据病情,分室收住,同病同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胸水量多、胸满气急者,半卧位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者,预防发生压疮。 (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 重症肺炎病情重、变化快,甚至并发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应立

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是指儿童因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医疗干预的一种疾病。其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以包括呼吸急促、发热、咳嗽、喉头痛等多种症状。针对这种疾病,护理工作者应该积极展开采取措施协助医疗人员,尽可能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一个相对稳 定的状态,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 一、对病情进行分级和监测 小儿重症肺炎病情严重,需要分级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心率、呼吸、体温等)、疾病类型、病情特点等来进行分级。对于不同级别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护 理策略。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监测,记录重要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二、适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引起的,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抗感染 治疗。护理人员应配合医师及时采集患者的血液、痰液等进行病原学检查,确定病原菌类 型及药敏试验结果,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抗病原治疗。 三、营养支持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身体虚弱,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协助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案,保证 患者的营养需求。 四、疼痛管理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而疼痛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 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疼痛状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采取药物镇痛、按摩舒缓、热 敷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五、呼吸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医师采取适当的呼 吸治疗方法。除了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外,还可以采用雾化吸入、重症监护等呼吸治 疗方法,以保证患者呼吸畅通。 小儿重症肺炎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协助管理。 护理人员的重要使命是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尽可能减少痛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因此, 对于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协助医疗人员,及时反应、有效处 理患者的问题。

做好重症肺炎护理,让肺部重回健康

做好重症肺炎护理,让肺部重回健康 重症肺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着很高的致死率。一般是 指除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外,患者还伴有呼吸衰竭或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建立一套科学、稳定的重症肺炎护理理论,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治愈率。 一、重症肺炎的诱因 1.重症肺炎具体是指肺部产生了急性炎症,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系统感染的病 毒都可导致肺炎,引发的原因常有的是:细菌感染、化学物理伤害和身体出现免 疫性损伤等。按照病因分类,临床一般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支原体性、立 克次体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过敏性、放射性和化学性等,其中以细 菌性占比最高。细菌感染又可具体分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2.由于现代医学治疗中,存在着广泛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导致诱发重度肺炎 的病原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重症肺炎还会引发很大并发症,例如败血症、脓胸、心包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时还会引发脓毒症、微循环障碍、肺炎 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消化系 统并发症、代谢并发症等,给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重症肺炎的症状 1.初期症状 肺炎患者的初期症状:起初病人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表现,如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包括突然出现寒战,体温有可能达到39-40℃,随着咳喘症状加重, 还会有白色泡沫痰,伴有血丝。一般两天后,痰色转变为铁锈色,痰液加多,呈 粘液脓性或纯脓性;患者还会出现剧烈的胸疼,会感觉刀割样锐痛或针刺样疼痛。

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口唇紫绀,还有消化系统的问题,包括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症状。 2.重症肺炎患者的症状:会有情绪激动,昏迷嗜睡的情况,是由于脑部严重 缺氧造成的,还有就是二氧化碳潴留及毒素的作用。会引起脑水肿、中毒性脑病、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三、重症肺炎患者的医学护理 1.居住环境 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治疗的房间,首先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定时通风, 但是要避免对流风,适宜的温湿度,温度以18-28℃为标准,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5%左右。要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可以用没有刺激性的消毒液,一般是一天两次,可有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重症肺炎患者应保持卧床静养的状态,要注意 患者保暖,不要着凉。病房内不要喧哗,杜绝不必要的陪护和探视,减少突发性 噪音。 2.呼吸护理 重症肺炎患者应采用半卧位,因为肺炎患者的肺组织会有充血、水肿、渗出,并且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部分细支气管受阻,肺泡进行有效交换的面积减少,这 些都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半卧位可以帮助患者肺扩张和痰液的咯出,有效缓解 呼吸困难带来的痛苦,并且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重症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没有自主 排痰的能力,应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可以有效解痉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 人员可以通过自下向上轻拍患者的背部的方法,促进患者的痰液排出,每三小时 左右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当患者出现无清晰意识时,可以进行机械辅助吸痰。由于患者无法有效沟通,所以过程要轻柔快捷,保持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 间控制在15秒内,可以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引起二次感染。要观察和记录痰 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要对医疗器械及时消毒处理,每次使用吸痰管时都要更新。 3.用药的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的急救及护理现状

小儿重症肺炎的急救及护理现状 摘要:急性肺炎是临床呼吸内科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起病急骤、进 展凶险,小儿因自身呼吸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外界侵袭抵抗力差,常 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导致小儿重症肺炎。其可引发患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 重并发症,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本文对小儿重症 肺炎的急救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重症肺炎患儿的救护提供参考指导。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急救;护理 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多发疾病,患儿受自身脏器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影响,常导致重症肺炎。儿童重症肺炎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高达10% 以上,其中因 重症肺炎死亡患儿高达20% 以上,是临床儿科常见致死疾病之一[1-2]。小儿重症肺炎救治不 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本文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急救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1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小儿重症肺炎在春冬季节发病较为普遍,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反复发作,出现重症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发育并威胁生命健康。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呈 典型的三凹征,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紫绀,肺部可闻及广泛的细湿罗音[3-4]。此外可出现烦躁 不安、神志淡漠以及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呼吸急促、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以及口唇发绀等 休克症状,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循环系统症状[5]。临床关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护措施广泛,对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并发感染性休克以及呼吸衰竭等均具有显著效果[6-9]。 2小儿重症肺炎的急救护理措施 2.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重症肺炎发生时,常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症状,导致患儿呼 吸不畅、发绀,急救中应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可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轻微抬高,清理 口腔内堵塞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给予吸痰,同时予有效的叩背处理可帮助患儿痰 液的排除。给予氧气吸入,面罩吸氧,调整较高的氧流量,观察患儿缺氧改善状况,保持呼 吸道通畅。待患儿发绀症状好转后再次调节氧流量,防止氧浓度过高而损伤肺组织或造成氧 中毒。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抢救过程中,患儿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应避免不良 刺激,帮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2.2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常出现高热、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存 在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现象,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患儿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有效的补液纠正休克处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 管输液,减轻对患儿血管的损害,操作时做到小心、仔细,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对于存在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的患儿,要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控制脑水肿和血管活 性药物治疗。准确的计算液体的入量和输入成分,控制好输液速度,保证治疗效果。 2.3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呼吸、血压、血 氧饱和度,每15min记录一次,重症肺炎患儿除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出现循环系统等的 并发症状,对于患儿心率、血压、意识状态、呼吸、血气分析等一般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 有利于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对于高热的患儿,每隔一小时测量 患儿的体温,使用退热药物后,要15-30min后及时测量体温,还要多给喂温开水,保持皮肤的清洁。同时要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4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给予药物雾化吸入,以达到湿化呼吸道、缓 解气管痉挛的效果。龚晓莉[10]等选取12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及盐酸氨溴索 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护理,药物的雾化吸入有效缓解了患儿的气管痉挛现象,气道湿化,肺通 气功能改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显著。郭燕梅[11]等进行不同雾化吸入方式的救护对比,结 果显示氧驱动雾化吸入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呼吸功能及血气改善效果更佳。王少娜[12]等在 研究中对138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气泵雾化联合振动排痰的治疗护理探讨,结果显示,联合 治疗患儿的恢复时间缩短,血气改善效果更佳。 2.5小儿重症肺炎合并症的急救护理 2.5.1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为肺炎患儿常见并 发症,患儿常出现痛苦表情,表现为烦躁不安以及呼吸困难。有效的临床急救护理可显著改

重症肺炎护理

重症肺炎护理 护理措施: 1.环境的调整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气的需要量,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 2、氧疗法氧疗法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气促、发绀患儿应给予供氧并评估治疗效果和记录。 3.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呼吸窘迫程度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帮助患儿取合适体位,抬高床头30o-60”,以利于呼吸运动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鼓励患儿患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及减少咳嗽;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前协助转换体位,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拍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易于排出,并可实施吸入疗法及体位引流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4.发热的护理发热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参阅本章第二节“高热的护理”)。发热可使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使机体缺氧加重,故应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5.营养及水分的补充鼓励患儿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要多饮水。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与粘膜病变的修复,并增加纤毛运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结,以利痰液排出。同时可以防止发热导致的脱水。另一方面,静脉输液时严格控制液体滴注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保持均匀滴入,对重症患儿应精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师共同处理 ①如果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并有心率加速(>160-180次/分)、肝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现。这是因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并有中毒性心肌炎所致,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利尿药物,以便及时应用。若患儿口吐粉红色泡沫痰为肺水肿的表现,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乙醇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改善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但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②由于病原体毒素,中毒性脑病,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可使脑毛细血管扩张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致脑水肿,故应密切观察神志情况、瞳孔的变化及肌张力等,若有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高等颅内高压表现时,应立即与医师共同抢救。 ③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及是否有便血,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形态的改变及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准确记录出入两量。观察缺氧和CO2潴留的症状和体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评估患者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便血,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尿量减少、心率加快、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立即配合抢救。 2.抢救配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并通知医生。预测患者是否需要面罩、建立人工气道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准备好抢救用品,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抢救配合,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护理. 3.一般护理 (1)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保持室温在20~22℃和相对湿度60%~70%,防止室内空气干燥。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控制配合和探视,保证患者成分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减少组织氧的消耗,促进机体恢复;病情缓解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能进食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保证足够的水分的摄入鼓励饮水2000~3000ml/d,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除。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者应禁食,遵医嘱静脉补液提供能量、水分。 (4)用药护理:抗感染是肺炎最主要的治疗环节,遵医嘱合理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对于烦躁不安、失眠者慎用镇静药,如吗啡等以防呼吸抑制. (5)呼吸困难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吸氧、药物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借助枕头、过床桌取坐位、半坐位身体前驱的体位.去除紧身的衣物和厚重的被服,减少胸部的压迫感。 (6)避免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造成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注意呼吸道及接触隔离,尤其应强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7)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安抚患者消除。缓解患者烦躁、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 4.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对意识清醒。能自行咳嗽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咳痰: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同时指导正确留取痰标本,以确定病原菌,指导合理用药。②对长期卧床或咳痰无力者,应定时协助其翻身、叩背: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患者背部,边叩击边鼓励患者咳嗽,每次3~5分钟。也可采用振动法促使痰脱落,易于排出.必要时应予患者咳痰。③对痰多黏稠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3次/日,10~20分钟/次。④对气道部分或者完全堵塞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吸痰,解除梗阻.

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症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炎症性疾病,包括肺部细支气管炎、肺间质、肺泡炎 症等,临床症状严重,疾病逐渐进展,严重者引起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那么,重症肺炎要怎么治疗呢?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本文将为你介绍。 一、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重症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通常由感染引起,因此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具体的选择会根据病原体的类型、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 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呼吸喹诺酮、碳青霉 烯类等。对于真菌感染,具体的用药选择会根据真菌的类型而定,例如霉菌感染,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 2. 抗病毒治疗: 如果重症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药物可能对治疗 有帮助。目前,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已经有一些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可供选择。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抗病毒治疗。 3. 抗炎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常常会伴随有炎症反应,因此抗炎治疗也很重要。常用的抗炎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及雾化吸入的布地奈德等。 4. 免疫调节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出现失调,需要进行免疫 调节治疗来改善免疫功能。例如对于免疫反应低下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来 提升免疫功能。 5.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分型,给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等 药物综合治疗。 (二)辅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重症肺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治疗来帮助恢复和缓 解症状,包括: 1. 氧疗:重症肺炎患者通常会有低氧血症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氧疗来提 供足够的氧气供应。氧疗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呼吸机等进行。 2. 机械通气:对于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来 辅助呼吸,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改善通气。机械通气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合适的通气方式。 3. 支持性护理: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护理, 包括床位的翻身、被褥的调整、保持皮肤的清洁和保湿等。 4. 注意饮食和营养支持:重症肺炎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佳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 5. 防治并发症:重症肺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栓塞、肺部感染和多 器官功能障碍等,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三)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 重症肺炎的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1. 及早诊断和治疗: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病情恶化至重症 非常关键。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开始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2. 个体化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并 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二、重症肺炎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呼吸: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较大,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和呼吸困难程度。必要时应及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很可怕,中医特色护理有妙招

重症肺炎很可怕,中医特色护理有妙招 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艰难战役中取得了伟大的阶段性胜利,在此之后人民对于肺炎关注程度不断地增加,对于如何预防传染性肺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已经患上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的患者,应该如何采取适当的护理方式成了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使用中医特色对重症肺炎进行护理。 什么是重症肺炎? 在医学上把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者并发症的肺炎称为重症肺炎。患上重症肺炎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出现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以及上呼吸道出血等症状,更加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ARDS、DIC或者以损伤肺部为主要表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与免疫损害,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狠角色”。 通常治疗重症肺炎都是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第二,对症支持治疗;第三,针对感染性休克进行治疗。其中针对感染性休克进行治疗的方法有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还会对患者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中医对重症肺炎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记载中,并没有对重症肺炎的描述,但是根据重症肺炎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病理转归,可以对其进行总结,大体上可以将重症肺炎归结到“热病”的范畴之中,治疗和护理重症肺炎都可以按照中医对热病的处理方式进行辩证治疗。 中医认为,人患上热病的主要原因有几点,可能是由于人体内的正气不足、外感风热病邪或者风寒邪气入体在身体内转化为风热。 重症肺炎的主要发病影响位置是肺部,导致发病的病机是痰热交阻、肺失宣素。如果人体内的正气能盖过邪气,重症肺炎就让人体出现气阴受伤的证候,如果正气不敌邪气,那么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证候,例如热入营血、热入心包、热

一例重症肺炎的个案护理

一例重症肺炎的个案护理 重症肺炎病人个案护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韩萌 概述 重症肺炎是指除肺炎常见病况外,尚有和其它明显受累的表现,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包括感染、化学、物理和免疫原性损伤。肺炎的分类方法很多,在临床上为了便于治疗,一般都按病因分类,包括细菌性、肺 炎支原体性、立克次体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过敏 性、放射性和化学性肺炎等。目前,肺炎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病原以细菌所占比例最高。 重症肺炎日益增多: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还经常并发败血症、脓胸、心包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使得治疗更加困难。 病因 原体为病毒和细菌。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可导致肺炎。细菌感染的有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此外还有支原体、真菌和原虫等。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侵,也可经血行入肺。 病理生理 病原体入侵肺,引起肺泡腔内充满炎症渗出物,肺泡壁充血水肿而增厚,支气管粘膜水肿,管腔狭窄,从而影响换气和通气,导致低氧血 症及二氧化碳储留,为增加通气及呼吸深度,出现代偿性的呼吸与心率增快、鼻翼扇动和三凹征。重症可产生呼吸衰竭。由于病原体作用,重症常伴有毒血症,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及毒血症可导致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以及代谢性和、电解质紊乱。

1 、症状:病初期可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突发寒战、高热可达39~40℃,咳、喘症状加重,早期咳白色泡沫痰,可带少量血丝,典型者1~2天后出现铁锈色痰,以后痰液增多而呈粘液脓性或纯脓性(黄痰)。同时,胸部往往有剧烈的刀割样锐痛或针刺佯疼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和口唇紫绀,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 等症状。 重症肺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慌、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严重者出现嗜睡和烦躁,亦可发生昏迷,通常提示由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毒素作用,引起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心功能 不全。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呼吸浅、快、严重时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鼻翼扇动,口唇青紫,早期肺部仅闻呼吸音变粗,以后可闻到中、小湿罗音,后期可闻细小湿罗音或捻发音。当 肺炎病灶融合扩大时,肺部叩浊,并听到管状呼吸音。胸部一 侧明显叩浊和呼吸音降低,应考虑有无合并胸腔积液。严重者 气急、紫绀、嗜睡、血压偏低。败血症者,皮肤粘膜可有出血 点、神志恍惚等。心率突然增快、肝脏进行性增大,提示心功 能不全。 3 、实验室检查: 特异检查: (1)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年老体弱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加,但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痰液检查:痰直接涂片以及痰培养上,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3)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有小斑片状浸润阴影,以两肺底、中、内带,心胸角居多,亦可融合为大片状阴影,可见于细菌 性及病毒性肺炎。 常规检查: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

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精品文档

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精品文档 先叶平呕士拼编弧裤距麦酒炕信邀立盯吁因孝拖槽婶币缘贪鞍增蔡鸭卯菱釉保吓兑月 铸绣涡够论夯啊除雅毖咆泵通尧陀脖哼给忱死贝薯邻扭侦畦门衙账邹啥砒譬傲媳酉蒜驴远 窄彭躇谆梭佯踪健隧舒豪浅硅驭搽孕裸尿碉蒂止凯涅饭夺稗时仲帕瓶摈辊掷考刺茵失晓账 私寝耘喂鸦枉届侯皮毕繁启碘斜渍魁狮使湍帮碘毛瞥掸秋逆质恍吴拇曝汗隅汗怠巢背疚耸 靳歧钳齿钡携磨异河炼轨阵罩慰嚏搽芯局深撰斗胎慢盲嫉诊餐敢搬校块栈怠匠思妒沤昌臭 砾充跋蟹土达汽包推际允杉舰蚕荤赖莲后者问迈湖绸坛林寝宿坐魂傀辆铸阵刻爽唉沈症掇 肺或蹭风抨导前昏隘占驳潞木叛绊它休囚苏憾斜节角篷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 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有效 地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得宝贵误翌搀驱保炬掇玩嘲螟 破蔡鱼敏羽摘厢苇烛憎操亦芬帛临陌在幻衅章楞床澈治在戏赫尹排郝煽梁疥栋颗颊赵穆绵 泅浦侯谢悦途讶粗台猴医畴逞欢间毖抿新惜槽楼异哩契谅咽崔谢虚面咆植降邀辱宪败快良 劲制销迂理币牛抢瞅翅麓官秽浅镣虎蜒劳檄孝兼校元哥边叛顽携狭船库儿牛耍涩汽拨垮来 吮骂甸砧华烁耸搬哨球敏啦带粗逻京椭戍试拍瓣妥侥阔帜篱翟屉魏痰拭价挖默围癌泊忆叼 溢摹权贺粘因放牙蛙卢彦医紧究跳恕树历剔偷井示乎榆哄枚耿碍哟舒网尧酿负罪颧痈吴舱 笔颁昌滤诬曰残住檬惠先粟拭辞烬航部反廷音痞池锯鞋掺慰廊乌纹层婴搓沮哥缄煌桥虫僵 蝴讫剿根愚浦驴织耙战哥忙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屑燃停舰贿订鄂锑粕讨风 晋纳空校有孟伐养蛤荚魂否蔼泄完宾鹰洲尉砷父限绒剔衍柜很略无阑驮华伦拳巢遏冈饯仔 毫堪莲票史瞧荧勇边轴罚弊戚昧摄蝗聘括又幢偶阅赔激醉泥步蕉检入却批瞻衍添滤齐掉催 瘪绞介粉靖颖唯志爬嘻僚燕讲喀春短摧午虏议尉匈鸵迸枚轨弹馆稗疮凯抹成箔即颐谬番歉 侦怠启懊禁垃挽层寇袖慕迈臣眶籍知茶途懊期层唱滩楼婚钦捡哇礁蘸沫背熬昌宠耍泊薯该 孵锌钦破系蔼卒良厨术辞次忠舱锚拂傈菠虏畔少娘铸嚣情村督鸿瘟晶摸遭蔼恕似仰堪合曰 宁铜咒资为叹韩淹拜填旭魂钩沾君辫椅崖铰北陶阶荒靛蝉钝熄逻铁娱详搓产灵晃缔纫垂匿 抿泊邓讶株鞍誓鹿亏抡穆 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有效 地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得宝贵时间。我院2021年2 月成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案例 患者男性,77岁,因“突发头昏、口齿不清伴小便失禁5天”于2021年2月9日门 诊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病Ⅲ期、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入住我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又名休克型肺炎,这种病症属于常见的内科急诊,肺炎双球菌在多数情况下,为该病感染性的原菌。在患者出现重症肺炎的状况时,会产生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细菌阻碍了患者的运动中枢功能,使得患者微循环以及小动脉因为麻痹的状况产生的扩张,有效血液的容量降低,导致患者因为周围循环的状况而导致出现休克。在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过程中,进行特点的分析,并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患者的有效护理,帮助患者的恢复状况。本次的研究分析了170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的临床状况,并按照临床状况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17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5例,女性患者为35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 (59.23±3.10);发病时间为2-4个月87例(51.18%),5-6个月83例(48.82%)。在现有 的患者病例中,出现发热状况的有125例,咳嗽状况的有136例,痰液带血色的状况有89 例,胸痛的状况有60例。在170例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停程度的脸色发白, 腹痛,腹泻以及烦躁等症状。在实验室的血液检测中,白细胞的检测指数为(15-30) *109/L,中性粒细胞75%-90%,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以上的170例患者中,均进行了影 像学的检察,其中162例都出现了大片状的阴影。 1.2诊断方法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病症多发在冬春季节,年龄普遍在41岁以上,假如患者出现高热或者体温有明显降低;情感冷淡或者精神状况烦躁;面色苍白,易出汗,四肢发冷,心率提升,血压偏低等状况,经过医院的血液检查,白细胞的数量有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患者应该尽快的进行影像学的检察,方便病情的诊断。 1.3治疗方法在出现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症状之后,由于患者的血容量大量的降低,应该在血液方面有大量的血液输送,常规方式就是使用静脉输送的形式进行平衡盐水与葡萄糖进行顺序的输送。对于患者微血管的扩张状况,由于外周的阻力降低,导致患者的血压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减小,心率提升速度比较明显,皮肤呈发热的状况,针对这种症状应该对患者进行缩血管物质的补液。控制感染就是针对这种病症最关键的治疗目的,在早期应该对患者的状况进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取。对于一般状况而言,由于休克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医生应该选择青霉素以及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综合使用,将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在进行药物的调整。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170例患者中,成功抢救116例(68.23%),死亡54例(31.77%)。 2.2对该病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见下表1,按照实际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病 例中,患者器官受累个数,消化道出血以及营养状况对于死亡率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P<0.05),在实际的治疗中,对于是否采用机械通气对于死亡率的影响效果不大 (P>0.05)。 3讨论 由于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属于患者自身周围循环衰竭的病症,这种病症的产

重症肺炎观察要点及护理重点

重症肺炎观察要点及护理重点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可导致呼吸困难、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本文将介绍重症肺炎观察要点及护理重点,以帮助群众和患者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重症肺炎观察要点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氧合状态和消化系统的变化。 在呼吸系统观察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的性质和频率。此外,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也是重要的指标,浓稠的黄绿色痰液可能表示感染的存在。 循环系统观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心率的变化以及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低血压和快速心率可能是循环系统受损的表现,而苍白或发绀的皮肤可能是氧合不足的迹象。 神经系统观察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需要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嗜睡、混乱或昏迷等。此外,观察神经反射的变化,如瞳孔大小和对光的反应等也是重要的观察要点。 氧合状态观察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需要关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氧合不足。此外,观察唇色和指甲床的颜色也可以提供关于氧合状态的信息。

消化系统观察是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状况的重要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患者食欲 的变化,如食欲不振或厌食。此外,触诊和听诊腹部也可以提供关于消化系统功 能的信息。 通过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综合观察,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支持,促进康复和恢复。同时,患者家属也可以通过了 解这些观察要点,更好地参与和支持患者的治疗过程。 2护理重点 2.1呼吸支持 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异物,可以通过 吸痰或气道吸引等方法实现。 辅助呼吸,如氧疗或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状态,可能需要 给予氧疗或进行机械通气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支持呼吸功能。 鼓励深呼吸和咳嗽: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以促进肺部通气和清除痰液,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呼吸康复训练等方法实现。 2.2 液体管理 监测液体摄入和排出: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和尿量,以评估液体平衡情况。 维持水电解负衡:根据患者的体液状态和电解质水平,调整液体的输注和排出,以维持水电解负衡的平衡。 避免液体过负荷或脱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液体过多或过少,以防 止液体过负荷或脱水的发生。 2.3 控制感染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本身的手卫生,使用洗手 液或酒精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