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纹管碟簧组件计算书

波纹管碟簧组件计算书

波纹管碟簧组件计算书
波纹管碟簧组件计算书

H47295882XHT 波纹管碟簧组件计算书

H47295882XHT 波纹管总轴向载荷在工作压力0.63MPa 时为125.687KN,正常工作轴向伸长位移量为15mm.

在波纹管法兰四角各设计一组碟簧组件,单组碟簧组件载荷31000N 时的压缩变形量为15mm ,导杆最大直径为?25mm 。

按导杆尺寸条件,在GB/T1972-2005中选取A50-1 GB1972外径D=50mm 内径d=25.4mm 的碟簧组。(以下碟簧尺寸、参数名称代号及单位均按GB/T1972-2005表1中规定)

根据GB1972-2005图C.1弹簧特性曲线图采用每一叠合组3片碟簧22组方案,校核如下: 一、 选用碟簧组数量的校核: 查GB/T1972-2005附录A 表A.2, 单片A50碟簧的负荷F=12000N,

三叠合碟簧组的负荷根据附录C 式(C.23)F z =i*F=3*12000=36000N F z =36000N >F z1=31000N,故选用三叠合碟簧组符合要求,

N n F F z 103333

3100011===

6628.025

.1559010333

25

.155902500

69.07.2991.0824000969.1688

.02

)

1()

1(])1([1

141212

4

21302===??====--+-?

=

??-=c c n c F F F d D

c c

l c c c

c K K D K t h E F π

μ 由图C.1,m m f h f

693.01.163.0,63.010

=?== 按总压缩变形量为15mm 的要求,由(C.24)式所需的叠合组数为645.21693

.01511===f f i z ,应为22组。

安装自由高度 mm t n H i H z 2.222]3)13(1.4[22])1([0=?-+?=-+= 二、疲劳次数的校核

根据GB/T1972-2005标准图C.8注中变负荷作用下的碟簧安装时必须有预变形量1f ,一般0115.0h f =~02.0h ,198.01.118.0;1.110=?==f h

75.02=f 。

m m

f m m f h f h f t h F F

F F F F N K D K t h E F C

C C 693.0,165.063.0,15.0 C.137.0663.0,165.0N 25.15590,N 1033313.255114210

2

010

2122

42

13021==========??-=所以查得:从图由所以

μ

由图C.8可查出疲劳次数破坏度关键位置为Ⅱ点,由(C.12)式计算Ⅱ点应为

])2([14302442

12

22K t f t h K K t f K D K t E --???--=μσ 由(C.3)式,69.01=K 由(C.4)式21.11

)1(62=--?=c

l c l c K n n π ( C=1.969 )

由(C.5)式1,366.11

343==-?=

K c

l c K n π 则mm f 165.01=时,

2

2

2223.248]366.1)32165.031.1(21.11[3165.015069.033.012060004mm

N =-?-?????-?-=σmm f 693.02=时,221159mm N =σ。

所以上限应力2

max 1159mm N =σ,下限应力2min 3.248mm N =σ 应力幅为2

7.9103.2481159mm N a =-=σ

由图C.10,按2min 3.248mm N =σ 查得疲劳次数N=100000次时,

2max 1390mm N =σ

2min max 7.11413.2481390mm N r r ra =-=-=σσσ

故:a ra σσ>,此弹簧疲劳寿命大于100000次。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模板

目录 一、说明 二、外板 1、船底板 2、平板龙骨 3、舭列板 4、舷侧外板 5、舷侧顶列板 三、甲板 1、强力甲板 2、其它甲板 四、单层底 1、实肋板 2、中内龙骨 3、旁内龙骨 4、舭肘板 五、双层底 1、中桁材 2、非水密旁桁材 3、水密旁桁材 4、实肋板 5、水密实肋板 6、内底板 7、货舱区舷侧底部结构 8、双底部分外底纵骨 9、双底部分内底纵骨 10、肘板 六、舷侧骨架 1、货舱区域(#34~#131) 2、机舱部分(#10~#34) 3、首尖舱

4、尾尖舱 七、甲板骨架 1、露天强力甲板计算压头 2、甲板各区域压头值 3、首楼甲板骨架计算 4、尾~#8尾楼甲板骨架 5、#8~#29尾楼甲板骨架 6、尾~#35主甲板骨架 7、#35~#134主甲板骨架 8、#134~首主甲板骨架 9、#35~#134平台骨架 10、机舱平台骨架 11、首尖舱平台骨架 12、主甲板机舱舱口纵桁 13、货舱端横梁 八、水密舱壁 1、舱壁板厚 2、扶强材 3、桁材 4、内舷板纵骨架式骨架 九、首柱 十、机座 十一、支柱 1、支柱负荷计算 2、支柱剖面积计算及支柱壁厚十二、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1、首楼后壁 2、尾楼前壁 3、首尾楼舷侧 4、甲板室 十三、货舱围板 十四、舷墙

一、说明 本船主要运输矿石及钢材,兼顾煤碳及水泥熟料等货物。航行于长江武汉至宁波中国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区。船舶结构首尾为横骨架形式,中部货舱区采用双底双舷、单甲板、纵骨架式形式,所有构件尺寸均按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要求计算。 1、主要尺度 设计水线长:L WL107.10米 计算船长:L 104.10米 型宽:B 17.5米 型深:D 7.6米 结构计算吃水:d 5.8米 2、主要尺度比 长深比:L B= 104.1 17.5= 5.95>5 宽深比:B D= 17.5 7.6= 2.30 ≤2.5 舱口宽度比:b B l= 10.4 17.5=0.594 <0.6 舱口长度比:l H l BH= 28 33.6= 0.833 >0.7 3、肋距及中剖面构件布置 尾~#10及#140~首肋距为600mm #10~#140 肋距为700mm 本船规范要求的标准肋距为: S = 0.0016L+0.5 = 0.0016×104.1+0.5 = 0.667 m (以下均同)

构件吊环计算书

淋水构件吊环计算书 吊环应设在承受弯距最小或便于吊装部位,使构件起吊平稳均匀,荷重对称,吊环材料应采用I 级钢筋,吊环设置计算如下: 1.单柱吊环埋设计算: 砼单柱截面为400×400mm ,仅取最大单柱Z-1进行计算。Z-1长12.2米,重5.441t 。施工时设2个吊钩,则每个吊钩承受的力为:5.441/2t=27.205KN 。则根据公式: A S =G/2σ得 A S =27205/(2×50)=272mm 2 则选取υ20的钢筋,A S =314mm 2,满足施工需要。 钢筋伸入砼需要长度,由公式: L=KQ/(2πd τw )得 L=4×27205/(2×3.14×20×2)=401mm ,施工取600mm ,满足施工需要。 吊钩位置根据规范需要,分别埋设在0.207L 。 2.柱子吊装验算: 柱子两个吊点平移时的吊装验算 柱身自重荷载: q=A ×γ×K 动=0.42×25×1.5=6KN/m (γ为钢筋砼重度,K 动为吊装动力系数) 吊装弯矩: M A =0.5ql 12=0.5×6×2.532=19.202KN.m M C =M A =19.202KN.m M B =ql 22/8-0.5(M A +M C ) =6×7.152 /8-0.5×(19.202+19.202) =19.14KN.m 起吊时M A 、M C 弯矩最大,验算A 、C 点处截面(A 、C 点处截面相同,只取A 点处截面进行验算)。砼C30,f cm =16.5N/mm 2,f y =310N/mm 2 因此 αs =M/(f cm bh 0)=1.2×19.202×106/(16.5×400×3002)=0.052 γs =0.5(1+√1-2αs )=0.987 l 1=0.207L l 1=0.207L

48 80 48连续梁挂篮计算书详解

6附件 6.1墩顶0#块膺架计算书 6.1.1 计算依据 《连续梁施工设计图》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桥梁工程》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兴水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6.1.2 支架结构材料参数 1) 木材(A-2红杉木): 顺纹弯应力 []13a MP σ= 弯曲剪应力 [] 2.0a MP τ= 弹性模量 4 10a E MP = 2) Q235钢材(依据现行《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取值): 拉压应力 []135a MP σ= 弯曲应力 []140a w MP σ= 剪应力 []80a MP τ= 弹性模量 5 2.110a E MP =? 6.1.3 基本资料 0#块长度12m (4.5+3.0+4.5m ),墩顶处箱梁高6.65m ,端头箱梁

高5.958m,箱梁底板宽6.7m,顶板宽12.0m, 0#块砼重192.5t,1#块分别重112.6t。0#块重约650t。 图1 0号块重量分配 6.1.4 支架结构 支架结构见下图: 6.1.5计算荷载种类及组合 (1)计算荷载种类

①新浇砼容重按26kN/m 3计算,超灌系数取1.05; ②模板、支架自重:按实际材料、尺寸计算; ③施工人员、施工料具堆放、运输荷载: 22.5/m KN ④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 22/m KN ⑤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2/m KN (2)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时:p 1= ①+②+③+④+⑤ 计算刚度时:p 2=①+② 6.1.6支架结构检算 (1)方木计算 采用红衫木,纵桥向间距45cm ,偏安全按简支梁计算,腹板下方木计算跨度L =0.3m ,底板下计算跨度L =0.5m 。 1) 腹板下方木计算 混凝土重:q 1=26×6.65×0.45×1.05=81.7kN/m 模板重:q 2=3kN/m 施工人员、运输荷载等: q 3=2.5×0.45=1.125 kN/m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 q 4=2.0×0.45=0.9 kN/m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q 5=2.0×0.45=0.9 kN/m 检算强度时:Q 1=q 1+ q 2+ q 3+ q 4+ q 5=87.6 kN/m 检算刚度时:Q 2=q 1+ q 2 =84.7 kN/m 方木截面抵抗矩: 2 23311501002501066 W bh mm ?===?

挂篮计算书

1.概述 本挂篮适用于*****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通行车辆为地铁B型车辆,四辆编组,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20KM/H;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连续梁为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梁顶U型挡板采取二次浇筑施工。箱梁顶板宽9.84米,底板宽5.84米,最大悬浇梁段长4米,0#段长度10米,合龙段长度2米。最重悬浇梁段为4#段,砼重115吨(含齿块)。挂篮总体结构见图。 图1.1 挂篮总体结构 - 1 -

图1.2 挂篮总体结构 挂篮主桁架采用菱形挂篮结构,主桁架前支点至顶横梁4.9米,距离后锚结点3.6米,结构中心线高度3.6米。底篮前后吊点采用钢板吊带,前后共设置8个吊点;外模吊点采用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底模最外侧悬吊点为行走及后退状态吊点,此吊点不参与施工状态受力计算。吊带截面规格为30×150mm钢板,材料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材质Q345B),吊杆规格为PSB785精轧螺纹钢筋。内模板采用木模板及支架施工。 2.设计依据及主要参数 2.1设计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J 946-2009) (4).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5). 《建筑施工手册》 2.2.结构参数 (1).悬臂浇筑砼箱梁最大段长度为4m。 (2).双榀桁架适用最大悬浇梁段重1170KN。 2.3.计算荷载 (1).箱梁悬臂浇筑砼结构最大重量1170KN (2).挂篮及防护网总重按照550KN(包括模板)计算 (3).人群及机具荷载取2500Pa (4).风荷载取800Pa (5).荷载参数: 1).钢筋混凝土比重取值为3 KN; ?m 26- 2).混凝土超灌系数取1.05; 3).新浇砼动力系数取1.2; 4).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小于2.2; 5).施工状态结构刚度取L/400,非施工状态临时荷载刚度取L/200. (6).最不利工况:浇筑4#梁段状态 荷载组合Ⅰ:砼重×超灌系数×动力系数+挂篮自重+人群机具+风荷载 荷载组合Ⅱ:砼重×超灌系数+挂篮自重+人群机具+风荷载 荷载组合Ⅰ用于主桁架结构强度及稳定性计算,荷载组合Ⅱ用于主桁架挠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模板

5000吨江海直达船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 日期 图样标记 总面积m 2 编制 标检 校对 打字 审核 共 29 页 第 1 页 审定 批准 日期

目录 一、说明 二、外板 1、船底板 2、平板龙骨 3、舭列板 4、舷侧外板 5、舷侧顶列板 三、甲板 1、强力甲板 2、其它甲板 四、单层底 1、实肋板 2、中内龙骨 3、旁内龙骨 4、舭肘板 五、双层底 1、中桁材 2、非水密旁桁材 3、水密旁桁材 4、实肋板 5、水密实肋板 6、内底板 7、货舱区舷侧底部结构 8、双底部分外底纵骨 9、双底部分内底纵骨 10、肘板 六、舷侧骨架 1、货舱区域(#34~#131) 2、机舱部分(#10~#34) 3、首尖舱

4、尾尖舱 七、甲板骨架 1、露天强力甲板计算压头 2、甲板各区域压头值 3、首楼甲板骨架计算 4、尾~#8尾楼甲板骨架 5、#8~#29尾楼甲板骨架 6、尾~#35主甲板骨架 7、#35~#134主甲板骨架 8、#134~首主甲板骨架 9、#35~#134平台骨架 10、机舱平台骨架 11、首尖舱平台骨架 12、主甲板机舱舱口纵桁 13、货舱端横梁 八、水密舱壁 1、舱壁板厚 2、扶强材 3、桁材 4、内舷板纵骨架式骨架 九、首柱 十、机座 十一、支柱 1、支柱负荷计算 2、支柱剖面积计算及支柱壁厚十二、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1、首楼后壁 2、尾楼前壁 3、首尾楼舷侧 4、甲板室 十三、货舱围板 十四、舷墙

一、说明 本船主要运输矿石及钢材,兼顾煤碳及水泥熟料等货物。航行于长江武汉至宁波中国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区。船舶结构首尾为横骨架形式,中部货舱区采用双底双舷、单甲板、纵骨架式形式,所有构件尺寸均按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要求计算。 1、主要尺度 设计水线长:L WL107.10米 计算船长:L 104.10米 型宽:B 17.5米 型深:D 7.6米 结构计算吃水:d 5.8米 2、主要尺度比 长深比:L B= 104.1 17.5= 5.95>5 宽深比:B D= 17.5 7.6= 2.30 ≤2.5 舱口宽度比:b B l= 10.4 17.5=0.594 <0.6 舱口长度比:l H l BH= 28 33.6= 0.833 >0.7 3、肋距及中剖面构件布置 尾~#10及#140~首肋距为600mm #10~#140 肋距为700mm 本船规范要求的标准肋距为: S = 0.0016L+0.5 = 0.0016×104.1+0.5 = 0.667 m (以下均同)

XX特大桥60+100+60连续梁挂篮计算书教学提纲

60+100+60m连续梁挂篮计算 第1章设计计算说明 1.1 设计依据 1、(60+100+60)m施工图纸。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4、《桥梁工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5、《机械设计手册》; 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桥桥跨组成为60+100+60m的单箱单室双线连续梁。箱梁顶宽12m,翼缘板长2.65m,支点处梁高7.85m,跨中梁高4.85m,梁高及底板厚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100cm(支点)至60cm(跨中)折线变化,底板厚度为120cm(支点)至40cm(跨中)按直线线性变化,顶板厚度为40cm(支点)至64cm(跨中)。 箱梁0#块梁段长度为14m,合拢段长度为2.0m,边跨现浇直线段长度为9.75m;挂篮悬臂浇注箱梁最重块段为4#块,其重量为159.625吨,第一块重为154.778吨。该特大桥箱梁悬臂浇注段采用菱形挂篮施工。 1.3 挂篮设计 1.3.1 主要技术参数 ①、钢弹性模量E s=2.1×105MPa; ②、材料强度设计值:

Q235钢厚度或直径≤16mm,f=215N/mm2,f V=125 N/mm2 Q345钢厚度或直径≤16mm,f=310N/mm2,f V=180 N/mm2 厚度或直径>16~40mm,f=295N/mm2,f V=170 N/mm2 1.3.2 挂篮构造 挂篮为菱形挂篮,菱形架各杆件采用2[36b普通热轧槽钢组焊,前横梁由2HN500×200×10×16热轧H型钢组焊,底托系统前托梁由2HN450×200×9×14热轧H型钢组焊,后托梁由2HN450×200×9×14热轧H型钢组焊,底纵梁由HN400×200×8×13热轧H型钢组焊。主桁系统重13.99t、行走系统重4.33t、前横梁重4.05t、底托系统重14.73t(含底模模板重量)、内模系统重5t(内模重量估算)、内滑梁及提吊系统重10t(吊杆重量估算)、侧模重13.2t,整个挂篮系统约重65.3t。 1.3.3 挂篮计算设计荷载及组合 ①、荷载系数 考虑箱梁混凝土浇筑时胀模等系数的超载系数:1.05; 浇筑混凝土动力系数:1.2; 挂篮空载行走时的冲击系数1.3; 浇筑混凝土和挂篮行走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2.0。 恒载分项系数K1=1.2; 活载分项系数K2=1.4。 ②、作用于挂篮主桁的荷载 箱梁荷载:箱梁荷载取4#块计算。4#块段长度为3m,重量为159.625t计算; 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2.5kN/m2;

常用结构计算方法汇编之桥梁工程:吊装(预埋螺栓、吊环)计算

7 吊装(预埋螺栓、吊环) 7.1 设计原则 吊环设置均应通过计算,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 吊环采用I 级钢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以防脆断; ⑵ 作吊环计算采用容许应用值,在构件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的拉应力不大于50N/mm 2(起吊时的动力系数已考虑在内); ⑶ 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当在一个构件上设有4个吊环时,计算时仅考虑3个吊环同时发挥作用; ⑷ 吊环应尽可能按构件重心对称布置,使其受力均匀。 7.2 吊环计算 7.2.1 吊环强度计算 吊环的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nA Q =σ≤][σ (3.7-1)式中: σ —— 吊环拉应力(N/mm 2); n —— 吊环的截面个数,一个吊环时为2;二个吊环时为4;四个吊环时为6; A —— 一个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 2); Q —— 构件的重量(N); ][σ —— 吊环的允许拉应力,一般取不大于50N/mm 2(已考虑超载系数、吸附系数、 动力系数、钢筋弯折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钢筋角度影响系数等)。 一个吊环可起吊的重量可按下式计算: 2205.784 ][2d d Q ==πσ (3.7-2)除个别小型块状构件外,多数构件是用2个或4个吊环,且为对称布置,在此情况下应考虑吊绳斜角的影响,则一个吊环可起吊的重量按下式计算: αsin 5.7820d Q = (3.7-3) 式中: 0Q —— 一个吊环起吊的重量(N); d —— 吊环直径(mm); ][σ —— 吊环的允许拉应力,取50N/mm 2; α —— 吊绳起吊斜角(°)。 由式(3.7-3)算出吊环直径与构件重量的关系列于表3.7-1中,可供选用。 表3.7-1 吊环规格及可吊构件重量选用表 可吊构件重量(kN) 吊绳垂直 吊绳斜角45° 吊绳斜角60° 吊环直径d (mm) 1个吊环 2个吊环 4个吊环2个吊环4个吊环2个吊环4个吊环 吊环露出 混凝土面高度 (mm) 6 2.83 5.65 8.48 4.00 5.99 4.89 7.34 50 8 5.02 10.05 15.07 7.11 10.66 8.70 13.05 50 10 7.85 15.70 23.55 11.10 1 6.65 13.60 20.39 50 12 11.30 22.61 33.91 15.99 23.98 19.58 29.37 60 14 15.39 30.77 46.16 21.76 32.64 26.65 39.97 60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目录 1.计算说明 (3) 2.本船主尺度及计算参数 (3) 3.外板 (3) 4.甲板 (4) 5.单层底结构 (5) 6.舷侧骨架 (6) 7.甲板骨架 (7) 8.支柱 (9) 9.平面横舱壁 (10) 10.平面纵舱壁 (12) 11.浮箱结构计算 (13) 12.泵舱结构计算 (16)

1. 计算说明: 本船为无人的非自航的箱形驳船,在甲板上承载新下水船舶。并通过下潜、使新船下水。港内作业,属遮蔽航区。主船体采用纵骨架式结构,滑道部位特殊加强。浮箱采用横骨架式结构。全船结构设计依据中国船级社1996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2篇之第2章“船体结构”、第5章“油船”及第12章“驳船”部分的要求进行计算。同时,满足中国船级社1992年《浮船坞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的有关要求。 2. 本船主尺度及计算参数: 1)船长L=60 m; 2)船宽B=35 m; 3)型深D=6 m; 4)计算吃水d=4 m; 5)方形系数C b= ▽/(L*B*d)≈1; 6)L/D=10, B/D=5.83; 7)纵骨间距S=0.0016L+0.5=0.6m=600mm; 8)肋板、强横梁及强肋骨间距S=2m 。 9)甲板负荷P 及甲板计算压头h: ①一般部位:P1=10t/m2=100kP a ,h1=0.14P1+0.3=14.03m; ②滑道部位:P2=25t/m2=250KP a,h2=0.14P2+0.3=35.3m; 3. 外板 3.1船底板 3.1.1 据规范5.2.1.1,船中部0.4L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应不小于: t1=0.056sf b(L1+170)=0.056×0.6×1×(60+170) =7.728mm t2=6.4sf b d=6.4×0.6×1×6=9.41mm

预埋件和吊环

预埋件和吊环 A 预埋件 预埋件由锚板和直锚筋或锚板、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组成,见图9-42。 图9-42 预埋件的形式与构造 (a)由锚板和直锚筋组成;(b)由锚板、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组成1.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热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2.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于4层;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2根。 预埋件的锚筋应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内侧。 3.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级钢板。锚板厚度宜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b为锚筋间距)。 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锚筋的间距b、b1和锚板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和45mm。 4.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 s,且不应小于30d;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锚筋直径)。 弯折锚筋与钢板间的夹角,一般不小于15°,且不大于45°。 5.考虑地震作用的预埋件,其实配的锚筋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大25%,且应相应调整锚板厚度。在靠近锚板处,宜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封闭箍筋。 铰接排架柱顶预埋件的直锚筋:对一级抗震等级应为4根直径16mm,对二级抗震等级应为4根直径14mm。

B 吊环 1.吊环的形式与构造,见图9-43所示。图(a )为吊环用于梁、柱等截面高度较大的构件;图(b )为吊环用于截面高度较小的构件;图(c )为吊环焊在受力钢筋上,埋入深度不受限制;图(d )为吊环用于构件较薄且无焊接条件时,在吊环上压几根短钢筋或钢筋网片加固。 图9-43 吊环形式 吊环的弯心直径为2.5d (d 为吊环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60mm 。 吊环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30d ,并与主筋钩牢。埋深不够时,可焊在受力钢筋上。 吊环露出混凝土的高度,应满足穿卡环的要求;但也不宜太长,以免遭到反复弯折。其值可参考表9-22的数值选用。 2.吊环的设计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吊环应采用HPB235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2)在构件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大于50N/mm 2(已考虑超载系数、吸附系数、动力系数、钢筋弯折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钢筋角度影响系数等)。 (3)构件上设有四个吊环时,设计时仅取三个吊环进行计算。吊环的应力计算公式: s A n G ?= 9800σ (9-6) 式中 A s ——一个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 2); G ——构件重量(t ); σ——吊环的拉应力(N/mm 2); n ——吊环截面个数;2个吊环时为4,4个吊环时为6。

挂篮计算书示例

第一章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JTGD60-200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4) 二、计算参数

挂篮主要结构材料表 3、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Ⅰ:砼重量+动力附加荷载+挂篮自重+人群和施工机具重+超载;

荷载组合Ⅱ:砼重量+挂篮自重+风载+超载; 荷载组合Ⅲ:砼重量+挂篮自重+人群和施工机具重; 荷载组合Ⅳ:挂篮自重+冲击附加荷载+风载; 荷载组合I~Ⅱ用于挂篮主桁承重系统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荷载组合Ⅲ用于刚度计算,荷载组合Ⅳ用于挂篮行走验算。 三、荷载计算 根据设计图纸,各梁段控制砼重综合考虑,取最大梁段荷载节段重量,即1050KN,挂篮自重按50吨计,施工荷载取2.5KN/m2吨。 T1=1050×1.05+500+12.5×5×2.5=1665(KN) 3 T2:风荷载 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JTG D60-2004)),结合工程实际地形有:

四、挂篮计算 1、外导梁

1)、左侧 翼板重:0.877*25*4.5=98.66KN 侧板重5.446*10=54.46KN 外模导梁受力 =98.66*1.05+54.46+4.5*2.681*2.5=188.2KN/4.5=41.83KN/m 6 计算模型 x 1 23 456( 1 ) ( 2 )( 3 ) ( 4 )( 5 )88.2188.21 -100.02 -100.02 剪力图 x 1 23456 ( 1 ) ( 2 )( 3 ) ( 4 )( 5 )84.59 58.01 177.1958.01 弯矩图 力计算 杆端力值 ( 乘子 = 1) ---------------------------------------------------------------------------------------------- 杆端 1 杆端 2 ---------------------------------------- ------------------------------------------ 单元码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

挂篮设计计算书

挂篮设计计算书 一、以悬浇段7#块腹板为荷载进行下纵梁设计。 通过分析中间板带受力最大,因此以0.9m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进行下纵梁设计。 (一)设计荷载: 1.砼自重:q1=γ(b1·h+b2·b) =26×(0.2×1.777+0.138×0.9)=12.46 KN/m 2.施工荷载:q2=P1·b=2.5×0.9=2.25KN/m 3.模板荷载:q3=P2·b=2.5×0.9=2.25KN /m 4.砼振捣荷载:q4=P3·b=2.0×0.9=1.80KN /m 则:q = q1+q2+q3+q4=18.76 KN /m 说明:γ—砼容重;b1—腹板厚度;h—腹板高度;b2—底板厚度; b—板带宽度取0.9m;P1—施工荷载取2.5kn/m2; P2—模板荷载取2.5kn/m2; P3—砼振捣产生的竖向荷载取2.0kn/m2 (二)下纵梁按简支梁计算,受力如图1所示 图1 下纵梁计算简图

M max=qa×(2l-a)/8=18.76×2.7×(3.7×2-2.7)/8=29.76KN?m 型钢选择: W=M max/〔σ〕=29.76×106/170=175.1 cm3 选用I20a型钢:查表I20a型钢截面抵抗矩W x=236.9 cm3 截面惯性矩I x=2369.0 cm4 型钢刚度验算: f =qa3b(1-3a/l)/24EI=18.76×27003×1000×(1-3×2700/3700)/(24×2.1×105×2369×104)=3.7mm<3700/400=9.25 满足要求。说明:E—弹性模量取2.1×105Mpa 〔σ〕—允许应力取170kn/m2 二、前后下横梁计算: (一)荷载 1.砼荷载=V·γ/(l砼·2)=10.43×26/(6.36×2)=21.32 KN /m 2.模板荷载=P2·b1/2=2.5× 3.0/2=3.75 KN /m 3.施工荷载=P1·b1/2=2.5×3.0/2=3.75 KN /m 4.振捣荷载=P3·b1/2=2.0×3.0/2=3.00 KN /m Σ=31.82 KN /m 说明:V—砼体积;γ—砼容重取26kn/m3; l砼—砼构件宽度;

钢筋吊环计算

预制构件吊装应力计算及吊环设计计算 一、预制构件吊装应力计算 构件的吊点位置一般与构件实际工作的支点位置是不重合的,一般吊点比支点位置像跨中靠近一些。如果吊点与支点重合,那么吊装时候的跨中弯矩比工作状态下支点的跨中弯矩要大20%,此时,可能造成吊装应力大于规范允许值,这是因为构件吊装时,内力要乘以动力系数,规范规定动力系数为1.2,故要进行吊装计算。 实例说明,跨径16m低高度箱梁,如下图 已知条件:箱梁的恒载集度q=11.339KN/m,材料:C50砼(500号砼) 1、截面的抵抗惯性矩 见下表1

2、构件吊装时应力计算,见表 2 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筋放张时,构件砼的强度为设计值的80%(即放张、起吊),构件设计强度为C50砼(500号砼),放张时为大于C40砼,此时砼允许压应力为 2/1.22875.0σcm KN ha =×=大于设计值2.033KN/cm 2(跨中截面) 砼允许拉应力2/182.082.1267.0σcm KN MPa ha ==×==设计值(吊环截面上缘) 计算满足规范要求,既设计选定的砼标号、预应力钢筋放张时砼要达到的强度,都是合适的。 二、吊环设计计算 1、 吊环采用R235制作,Rg=240MPa=24KN/cm 2(fsk=235MPa ), 应采用50号砼与

光圆钢筋的握裹力,{c}=16.5kg/cm=0.165KN/cm 2,每侧梁端个设一对吊环,每个吊环双肢。 梁的自重反力为:KN p 052.912 06 .16339.11=×= 考虑动力系数后,梁的自重应力KN P 263.109052.912.1'=×= 假设用28υ钢筋,4肢钢筋的面积为263.24158.64cm Fa =×=,吊环安全系数取K=4 2、考虑安全系数后,钢筋的强度为'≥4p Fa Rg 所以 KN KN 263.109781.1474 63 .2424>=×,选择的钢筋满足要求。 3、吊环的锚固长度计算 C50砼与光圆钢筋的允许粘结力为{C}=0.165KN/cm 2 摩阻力cm KN /4514.1π8.2165.0τ=××=,锚固长度:cm L 686.974514 .1781 .141== 吊环在砼中埋置深度为cm 923152060=++60+20+15-3=92cm,2肢埋置深度 cm cm 7.97184292>=×。如下图 构件必须采用R235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每个吊环按两肢界面计算,在构件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的拉应力不应大于50Mpa,一个构件设置有4吊环时,仅考虑3个吊环同时发挥作用。吊环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35倍钢筋直径,端部做成180°弯钩,且应与构件内钢筋焊接或者绑扎,吊环内直径不应小于三倍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0mm.

桥梁挂篮强度验算计算书资料

合口澧水大桥挂篮强度验算计算书 一、计算说明 1、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1.1《常德临澧县合口澧水大桥工程招标文件第四卷设计图表桥梁、涵 洞第二册》 1.2《挂蓝施工设计图》 1.3《悬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基本参数 2.1钢筋混凝土密度取 2..5t/m3,钢材密度取7.85t/m,钢材弹性模量 E=2.1x105Mpa。 [τ=85Mpa;Q420钢 2.2Q235钢弯曲容许应力] [σ=145Mpa;剪切容许应力] (贝雷插销)抗剪强度设计值[fv]=195Mpa;贝雷梁Q34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310Mpa,抗剪强度设计值[fv]=180Mpa,容许弯矩[M]=900KN.M;φ25、φ32精轧螺纹钢筋(吊杆和锚杆)采用785级,按两倍安全系数控制拉应力不大于390Mpa。 3、计算方法和内容 3.1计算工况:根据设计图纸,本桥箱梁梁段长度有3.5m和 4.0m两种, 取3.5m和4.0m长度的梁段,即最重的1#和5#梁段进行计算。

3.2荷载施加: 混凝土浇筑时,箱梁腹板及底板混凝土自重荷载作用在挂篮底模面板上;顶板混凝土及内模自重作用在挂篮内模走行梁上;翼板混凝土和外模自重作用在外模;挂篮其他结构在计算模型中以自重形式施加;各部分混凝土方量均按1#和5#梁段后端进行计算; 主要计算内容:挂篮主体结构的总体强度和刚度。 4、荷载传递路径 翼板荷载 外模行走梁 已浇梁段翼板 顶板、底板、腹板荷载 底模纵梁 底模前横梁 前吊横梁 底模后横梁 已浇梁段 二、 荷载计算 单个挂蓝构件重量明细表 主桁架

船舶结构设计基础作业1

1波浪包括哪些要素?并叙述在实际计算时各个波浪要素的选取方法。 答:波浪要素包括波形、波长与波高。 在实际计算时,波形为坦谷波, 取计算波长等于船长,波高随船长变化,并且规定按波峰在船舯和波谷在船舯两种典型状态进行计算。 2试简述浮力曲线的绘制方法 答:浮力曲线是指船舶在某一装载状态下(一般为正常排水量状态),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浮力曲线的纵坐标表示作用在船体梁上单位长度的浮力值,其与纵向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作用在船体上的浮力,该面积的形心纵向坐标即为浮心的纵向位置。通常根据邦戎曲线求得浮力曲线。下图为邦戎曲线及获得的浮力曲线. 船舶在波浪中有可能发生倾斜,若浮心与重心的纵向坐标之差不超过船长的0.05%~0.1%,则可认为船舶已处于平衡状态,否则须进行纵倾调整。 浮态第一次近似计算 根据静水力曲线去确定相应与给定排水量时的平均吃水dm、浮心纵向坐标xb、水线面漂心坐标xf 以及纵稳心半径R。 由于实船的R远大于KC,所以 确定了首尾吃水之后,利用邦戎曲线求出对应于该吃水线时的浮力分布,同时计算出总浮力及浮心纵向坐标。如果求得的这两个数值不满足精度要求,则应作第2次近似计算。 浮态第二次近似计算 A-水线面面积 若浮心与重心的纵向坐标之差不超过船长L的0.1%,排水量与给定的船舶重量之差不超过排水量 ,应根据最后一次确定的首尾吃水求出浮的0.5%,则认为调整好了,由此产生的误差不超过5%M max 力分布曲线。 3若被换算构件的剖面积为ai,其应力为σi,弹性模量为Ei;与其等效的基本材料的应力为σ,弹性模量为E,根据变形相等且承受同样的力P,则与其等效的基本材料的剖面积为a为多少?

盖板吊环

宣宁杭高速公路宣城至宁国段XN-04标预制盖板(吊装)施工方案 编制:校核:审批: 编制单位:巢湖市路桥公司宣宁高速XN-04标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三号

宣宁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四标段 预制盖板(吊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盖板采用集中预制,考虑到预制厂制板数量、使用时间和周期性的要求,选在砼拌合站附近,做到经济、合理、整齐、有序,形成标准化施工的要求。我标段共有盖板涵5道、通道6道,小型预制盖板共378片;预制盖板几何尺寸2400mm×990mm、3400mm×990mm、7000mm×990mm等多种尺寸,盖板重量约在1.5t~8.5t之间。 二、盖板吊环的安装及受力计算 预制盖板混凝土标号为C30。其中 机通盖板尺寸为7000mm×990mm×400mm,每块盖板配有钢筋445.23kg,C30混凝土2.77m3。 盖板涵盖板尺寸为3400mm×990mm×300mm(360mm),每块盖板配有钢筋约104.47kg,C30混凝土约1.11m3。 预制盖板吊环的形式与构造,见下图所示。

按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9-2-9-2中吊环设计的各项要求,吊环的弯心直径为2.5d,(d为吊环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60mm。 吊环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30d,并与主筋钩牢。埋入深度不够时,可焊在受力钢筋上。 吊环露出混凝土的高度,应满足穿卡环的要求;但也不宜超过100mm,以免遭到反复弯折。 在构件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大于50N/mm2(已考虑超载系数、吸附系数、动力系数、钢筋弯折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钢筋角度影响系数等)。 现场盖板的吊环施工我项目部全部采用φ20的一级钢制作吊环,现就我标段盖板几何尺寸分类情况来看,在此处仅对以下两种盖板作吊环的应力验算,便于安全施工。 1:7000mm×990mm×400mm盖板吊环的应力验算计算公式:δS=9800G/2m×A s =9800×7.77/{6×(3.14×202) /4} =76146/1884 =40.42N/mm2≤50N/mm2 式中δS—【规范】规定δS=50(N/mm2); As —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2); G —构件重量(t),机通盖板混凝土每块方量约为

高速铁路连续梁挂篮设计计算书

48+80+48挂篮设计计算书 一、挂篮设计主要参数选取 1、挂篮结构型式 挂篮的主体结构为菱形桁架结构。每台挂篮有两片主桁架,主桁架除销子为40Cr 钢外,其余均由普通型钢及钢板组焊而成。该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主桁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走行系统,除内模为钢木组合结构外,其余均为钢结构。 2、工程数量 制造4台挂篮,应用于济青高铁48m+80m+48m联系梁悬臂施工。 3、挂篮自重 (1)、挂篮桁架及附件—380KN/台; (2)、挂篮模板(含内、外模板、底板钢模)重量—230KN/台; (3)、精轧螺纹吊杆及其他锚固设备—20KN/台; 4、挂篮的主要性能参数 (1)适应最大梁段重量:1259KN; (2)适应最大梁段长:4.0m; (3)适应梁高的变化范围:3.6m~6.4m; (7)挂篮自重(630KN)与最大梁段重量(1259KN)之比为0.5,小于设计要求的700KN。 5、主要材料 (1)钢板及型钢:采用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符合国家标准(GB/T709—1998)、(GB/T706—1988)和(GB/T707—1988)的有关规定。屈服强度为235MPa,设计弹性模量E=2.1×105MPa,[σ]=215MPa,[σw]=215MPa,[τ]=125MPa(注:钢材的容许应力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选用)。 (2)直径32mm精轧螺纹粗钢筋:符合国家标准(GB/T20065—2006)的有关规定。屈服强度为930MPa,设计控制应力采用屈服强度的0.9倍,设计控制拉力673KN,设计弹性模量E=2.0×105MPa。相应锚具采用JLM型。 (3)销子:采用40Cr钢,符合国家标准(GB/T3077—1999)的有关规定。屈服强度]=785MPa,设计弹性模量E=2.1×105MPa,许用应力[σ]=[σ[σ s s]/1.5=785/1.5=523MPa,[τ]=[σ]/1.5/√3=302MPa(注:按<<机械设计手册>>选用)。(4)螺栓:采用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符合国家标准(GB1228—84)的有关规定。 6、挂篮设计荷载 根据《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48+80+48)m》计算各梁段的重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吊耳计算书

吊耳及吊具计算书 1.钢筋吊环计算 σ=9807*G/n.A≤[σ] σ:吊环承受拉应力 n:吊环的截面个数:1个吊环2,2个吊环为4,4个吊环为6。 A:一个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2。 G:构件重量(t)。 9807:(t)吨换算成牛顿(N)。 [σ]:吊环的允许拉应力,取50N/mm2,(考虑动力系数、钢筋弯折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钢筋角度影响系数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1).类型1:4个Φ16吊环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G max=6*2.011*102*50/9807=6.15 t (2).类型1:4个Φ20吊环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G max=6*3.14*102*50/9807=9.5t (3).类型2:4个Φ22吊环能承受的最在重量: G max=6*3.801*102*50/9807=11.6 t (4).类型2:4个Φ25吊环能承受的最在重量: G max=6*4.906*102*50/9807=15.0 t (5).类型3:4个Φ28吊环能承受的最在重量: G max=6*6.1544*102*50/9807=18.7t (6).类型3:4个Φ32吊环能承受的最在重量: G max=6*8.0384*102*50/9807=24.5t 2、钢板吊耳计算 a.按钢板容许拉应力计算 σ=9807*K*G/n*A≤[σ] σ:吊耳承受拉应力。 K:动力系数,取1.5。 n:吊耳的截面个数:1个吊耳2,2个吊耳为4,4个吊耳为6。 A:一个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2。 G:构件重量(t)。 9807:(t)吨换算成牛顿(N)。 [σ]:钢板容许拉应力,取80N/mm2 b.按钢板局部承压计算 σ’=9807*K*G/n*A≤[σ] σ’:吊耳钢板承受压应力。 K:动力系数,取1.5。 n:吊环数量:1个吊耳1,2个吊耳为2,4个吊耳为3。 A:一个吊环的钢筋截面面积(mm)2。 G:构件重量(t)。 9807:(t)吨换算成牛顿(N)。 [σ]:吊环的容许压应力,取215N/mm2 c.按板板承受剪应力计算 τ=9807*K*G/n*A≤[σ] τ:吊耳承受剪应力。

(40+56+40)m连续梁三角形挂篮计算书

(40+56+40)m连续梁 三角形挂篮计算书 兰州华丰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2016年05月

1.三角形挂篮结构形式,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 1.1.挂篮总体结构 挂篮由三角形主桁架、底模平台、模板系统、悬吊系统、锚固系统及走行系统六大部分组成。 图1挂篮总体结构 主桁架: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由2榀三角主桁架、横向联结系组成。2榀主桁架中

心间距为6.22米,每榀桁架前后节点间距分别为4.85m、4.1m,总长9.67m,主桁架杆件采用槽钢焊接的格构式,节点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联结。横向联结系设于两榀主桁架的竖杆上,其作用是保证主桁架的横向稳定,并在走行状态悬吊底模平台后横梁。 图2 主桁架 底模平台:底模平台直接承受梁段混凝土重量,并为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提供操作场地。其由底模板、纵梁和前后横梁组成。底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其中纵梁采用双[32槽钢和单I32工字钢,横梁采用双[36b槽钢,前后横梁中心距为5.1m,纵梁与横梁螺栓联接。

图3 底模平台 模板系统:外侧模的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组,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组。外模板长度为4.3m。内模板为抽屉式结构,可采用手拉葫芦从前一梁段沿内模走行梁整体滑移就位。 图4 外侧模

图5 内模 悬吊系统:悬吊系统用于悬吊底模平台、外模和内模。并将底模平台、外模、内模的自重、梁段混凝土重量及其它施工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已成梁段上。悬吊系统包括底模平台前后吊杆、外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内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垫梁、扁担梁及螺旋千斤顶。底模前后横梁各设4个吊点,采用双Φ25精轧螺纹钢筋。底模平台前端悬吊在挂篮前上横梁上,前上横梁上设有由垫梁、扁担梁和螺旋千斤顶组成的调节装置,可任意调整底模标高。底模平台后端悬吊在已成梁段的底板上和翼缘板上。外模走行梁和内模走行梁的前后吊杆均采用单根Φ25精轧螺纹钢筋。其中外模走行梁前吊点与走行梁销接,以避免吊杆产生弯曲次应力。 锚固系统:锚固系统设在2榀主桁架的后节点上,共2组,每组锚固系统包括2根后锚扁担梁、2根后锚横梁、6根后锚杆。其作用是平衡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倾覆力矩,确保挂篮施工安全。锚固系统的传力途径为主桁架后节点→后锚横梁→后锚上扁担梁→后锚杆→箱梁顶板、翼板。 图6 主桁架后锚 走行系统: 走行系统包括垫枕、轨道、前支座、后支座、内外走行梁、滚轮架、牵引设备。挂篮走行时前支座在轨道顶面滑行,联结于主构架后节点的后支座反扣在轨道翼缘下并沿翼缘行走。挂篮走行由2台YCL60型千斤顶牵引主桁架并带动底模平台和外侧模一同前移就位。走行过程中的抗倾覆力传力途径为主桁架后节点→后支座→轨道→垫枕→竖向预应力钢筋。 内模在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手拉葫芦沿内模走行梁滑移就位。

深茂铁路32 48 32m连续梁三角形挂篮设计计算书(手算版)方案

深茂铁路32 48 32m连续梁三角形挂篮设计计算书(手算版)方案

深茂铁路32+48+32m连续梁挂篮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桥梁施工图设计 2、《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3、《钢结构设计手册》、《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4、《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指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交通出版社) 5、砼容重取2.65t/m3,模板外侧模、底模板自重100kg/m^2,内模及端头模80kg/m2,涨模系数取1.05,冲击系数取1.1,底模平台两侧操作平台人员及施工荷载取5KN/m2,其他操作平台人员及施工荷载取2KN/m2。 6、材料力学性能

精轧螺纹钢强度设计值 二、挂篮底模平台及吊杆 底篮承受重量为箱梁腹板、底板砼重量及底篮自重。 1、纵梁验算 纵梁布置示意图 ⑴1#块为最重梁段,以1#段重量施加荷载计算纵梁的刚度强度 砼荷载:36.1m3×2.65t/m^3×1.05×1.1=145.348t=1104.9KN。 底模及端头模自重荷载:76.7KN+10.8m2×80kg/m2=85.34KN。 砼荷载按0#断面面积进行荷载分配,腹板及底板断面面积总和为11.2m2;模板荷

载按底板线性分配在纵梁上。 a 、①号纵梁上的荷载 腹板的断面面积为0.78m 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78*3*26.5+100kg/m^2*0.93=62.1KN 。 ①号纵梁(I32b 工字钢)的荷载为:62.1KN 。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30.1KN 、32.0KN 。 b 、②号纵梁上的荷载 ②纵梁与③号纵梁间的断面面积为0.74m 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74*3*26.5+100*1.04=58.97KN 。 ②号纵梁(I32b 工字钢)的荷载为:58.97KN 。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28.58KN 、30.39KN 。 c 、③号纵梁上的荷载 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47m 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47*3*26.5+100*2.44=39.81KN 。 ③号纵梁上的荷载为:39.81KN 。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19.29KN 、20.52KN 。 d 、④号纵梁上的荷载 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51m 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51*3*26.5+100*3.7=44.25KN 。 ④号纵梁上的荷载为:44.25KN 。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21.44KN 、22.81KN 。 e 、⑤号纵梁上的荷载 底板的断面面积为0.42m 2,其砼及模板荷载为: 0.42*3*26.5+100*3.1=36.49KN 。 ⑤号纵梁上的荷载为:44.25KN 。通过静力平衡法可计算得前、后下横梁上的集中力分别为17.68KN 、18.81KN 。 f 、以荷载较大的①号进行纵梁内力计算,荷载集度 q=62.1KN/3m=20.7KN/m 。 20.7KN/m 30 300 130 标注单位:cm 荷载布置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