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工业大学波纹管设计计算书1(精)

南京工业大学波纹管设计计算书1(精)

南京工业大学波纹管设计计算书1(精)
南京工业大学波纹管设计计算书1(精)

波纹管设计计算书

设计者(单位: 日期:2013-4-20 项目名称: 投标编号:

膨胀节类型

单式轴向型

压力引起的应力

直边段周向薄膜应力 S1 51.82 Mpa 波纹管类型加强U 型加强套环周向薄膜应力S1’ 52.15 Mpa 设计压力 0.25 波纹管周向薄膜应力 S2 21.05

Mpa 设计温度

20

加强件周向薄膜应力S2’ 10.01 Mpa 设计位移

轴向 110 mm 紧固件周向薄膜应力S2” Mpa 横向 0 mm 波纹管经向薄膜应力

S3 4.56 Mpa 角向

0 °波纹管经向弯曲应力 S4 120.25 Mpa 单波当量轴向位移

18.33 mm 位移应力波纹管经向薄膜应力 S5 13.67 Mpa 波纹管

直径 1020 mm 波纹管经向弯曲应力 S6 1527.98 Mpa 波高 65 mm 疲劳寿命安全系数 10 波距 60 mm 波纹管许用疲劳寿命

[N c ] 1367 次波数 6 刚度单波轴向刚度 f i 3203.25 N/mm 壁厚

1.20 mm 整体轴向刚度 K x 533.87 N/mm 层数 1

整体横向刚度 K y 10498.03 N/mm 材料 0Cr18Ni9(304 整体弯曲刚度

K θ 1374.19 N.m/° 弹性模量 195000 Mpa 极限压力

柱失稳极限压力 P sc 1.4 Mpa 屈服强度 575 Mpa 平面失稳极限压力

P si

Mpa 许用应力 137 Mpa

自振频率

阶数轴向(Hz 横向(Hz 成型工艺液压一阶

19.49 139.82 材料形态成形态二阶 38.56 384.47 加强套环

材料

0Cr18Ni9(304 三阶 57.03 749.77 弹性模量 195000 Mpa 四阶 74.52 1245.85 许用应力 137 Mpa 五阶 90.63

1860.32

长度 30 mm

压力推力 F p 231.6589 KN 厚度 2.00

mm 波纹管展开长度

Lz 1086 mm 加强环

材料

0Cr18Ni9(304 波纹管有效面积 Ae 0.9266 M 2 弹性模量 195000 Mpa 波纹管重量 W 32.81 Kg 许用应力 137 Mpa 反力(矩

轴向弹性反力

Fx 58.73 KN 截面直径 20

mm

横向弹性反力 Fy 0.00 KN 紧固件

材料

角向位移反力矩M θ 0.00 N.m 弹性模量 Mpa 横向位移反力矩My

0.00 N.m 许用应力 Mpa 扭转

扭转角

φ

0.00

°截面直径

mm 扭转刚度 Kt 1328395.00

N·m/°

扭转反力矩 Mt

0.00

N.m

南京工业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路基路面工 程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路面结构与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交通1001 朱天南 一、路面结构设计 (一)沥青路面设计 1.交通组成与轴载当量计算 车辆车型与日交通量的选用如下表所示: 交通组成表 表1 设计年限末年日平均交通量为14367,符合二级公路对日平均交通量5000—15000的要求。 (1)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设计年限末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N =∑ C 1C 2K i=1 n I (P i )4.35=3663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N e =[(1+r )t ?1]×365 r ·N ·η=622.13(万次) (2)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设计年限末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N =∑ C 1′C 2′K i=1 n I (P i P )8=4665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N e =[(1+r )t ?1]×365 r ·N ·η=792.31(万次) 综上,沥青路面交通属于中等交通等级。 2. 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的选取与土基模量的确定 由于该二级公路路面属于中等交通等级,故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备选: 方案一:双层式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 方案二:单层式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垫层 由于江苏处于IV 类区划,故土基模量取36MPa 。 3. 设计弯沉值与容许拉应力的确定 路面设计弯沉值 l d 按下式计算: l d =600N e ?0.2 A C A S A B =28.9(0.01mm) 结构层容许弯拉应力 σR 按下式计算: σR = σSP S 其中,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 S =0.09N e 0.22 /A C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K S =0.35N e 0.11 /A C 对无极结合料稳定细粒土:K S =0.45N e 0.11/A C 通过查表计算得: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σR =0.47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σR =0.36MPa 水泥稳定碎石: σR =0.33MPa 4. 结构层厚度确定于结构分析 (1) 方案一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 水泥稳定碎石,如下图所示。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 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UASB的设计计算

UASB 的设计计算 6.1 UASB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包括沉淀区和反应区)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112000L mg C = ,)/(1680L mg C e =(去除率85%) V= 3028560 .585 .02.111500m N E QC v =??=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0.53d m kgCOD N v = 6.2 UASB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矩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6=则 横截面积:)(4760 .62856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7.1583 476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氺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矩形长宽比在2:1以下较合适。 设池长m l 16=,则宽m l S b i 9.916 7 .158=== ,设计中取m b 10= 单池截面积:)(16010162'm lb S i =?== (3)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5.7=,其中超高0.5m 单池总容积:)(1120)5.05.7(160'3 ' m H S V i i =-?=?= 单池有效反应容积:)(96061603 'm h S V i i =?=?=有效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m H b l 5.71016??=?? 反应器总池面积:)(48031602 '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336031120'3 m n V V i =?=?=

施工课程设计计算书讲解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目录 任务与指导书 (3) 第一章总则 (12) 第二章工程概况 (13) 第三章施工方案制定 (1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35) 第五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0) 第六章施工平面图设计 (45) 第七章施工组织措施 (46) 第八章其他管理措施 (49)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 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目的 本课程设计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对已学过的建筑施工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演练运用过程。 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设计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施工组织和管理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设计条件(即:工程概况) 1.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某省××公司的办公楼(兼单身职工宿舍),位于××市郊××公路边,总建筑面积为6262m2,平面形式为L型,南北方向长61.77m,东西方向总长为39.44m。该建筑物主体为五层,高18.95m;局部六层,高22.45m,附楼(F~M轴)带地下室,在11轴线处有一道伸缩缝,在F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其总平面、底层平面、立面示意图见附图。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庭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外,皆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埋深 1.9m,在c15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多孔砖墙承重,层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盖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实验室、厕所、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它皆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乳胶漆涂料;室外装饰以马赛克为主,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层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两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土板。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2.地质及环境条件、 根据勘测报告: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7~8m。本地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米。 建筑场地南侧为已建成建筑物;北侧和西侧为本公司地界的围墙,东面为XX公路,距道牙3米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方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通过(见总平面图)。 3.施工工期 本工程定于三月二十日开工,要求在本年十二月三十日竣工。限定总工期九个月,日历工期为286天。 4.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东,雨季为九月份,冬季为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份。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市建某公司承担,由该公司某项目经理部承包建设,可提供的施工工人有瓦工20人,木工16人以及其它辅助工种工人如钢筋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根据施工需要可以调入。装修阶段可从其他工地调入抹灰工,最多调入70人。 施工中需要的水、电均从城市供水供电网中接引。 建筑材料及予制品件均可用汽车运入工地。多孔板由市建总公司予制厂制作(运距7公

厘米手绘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考研真题和复习经验

南工大艺术设计考研真题和经验 各位同学,他人的考研经验能否复制因人而异,但最终目的都是将复习效率最大化。复习效率不仅仅取决于完备的学习计划更需要以平稳的心态为基础,考研复习绝不是让自己每天在高压之下痛不欲生而是在可以承受的学习强度下让自己能够长期坚持。下面,针对工大环艺和展示考生,分为公共课、理论课、手绘和复试四部分分享干货。 公共课方面最先要强调的一点,英语分数至关重要。从今年和去年初试情况来看,英语高分同学甚至能在分数上拉开两位数的差距,总分在各专业中排名领先的同学英语单科也大概率高于60分。因此,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将英语复习作为重点。英语应试不同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多年的积淀,即使基础惨烈的同学依然可以在几个月的高效复习中得到显著提高。具体的计划因人而异,但首先一定要将核心词汇熟记,尤其是对于考英语二的同学而言,英语二在阅读题目中套路较少只要看懂文章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简单粗暴一点来说,单词过关之后研究一下近几年的真题再准备一下作文模板60分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背单词的过程比较枯燥,应该按照遗忘曲线规律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并且和做真题加以结合,对真题文章的解析也是高效积累词汇的途径。英语复习要做长线计划,越早越好。 政治方面,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高分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低也低不到哪里去。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重点把握较难理解的马哲和占分比重较大的毛中特部分,紧密关注与时政相关的考点,重点研究真题。另外,如肖四这种考前预测卷一定要背,真香!即便现在有所谓的反押题,出题组也不可能避开当年的热点话题,考研政治的目的不是为了难住考生,而是让考生接受一定的政治思想教育。 专业理论课方面,参考书目为《艺术设计十五讲》和《设计学概论》。前者以设计史为主,可读性较高但由于此书是将多次讲座内容收录而成,主线并不是非常的清晰。在学习此书的同时,强烈建议以王受之老师于汕头大学的公开课作为辅助材料。这套公开课将世界现代设计史以时间线贯穿起来,这条线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设计运动和现代设计师的发展与传承关系。在完成了设计史的线性梳理之后,对于设计史论和设计概论的理解会有如鱼得水的感受。另外王受之老师的知识面很宽,演说能力极强,视频中的很多见解都可以成为你们在大题和面试时的谈资。南工业往年真题非常宝贵,一定要将能够获取的真题牢记,极有可能再次出现。另外,南工大的理论考题试纸是没有格子的白纸,在复习阶段要适当训练一下书写,避免出现段落歪斜,影响得分。 手绘方面在练习阶段不必过于纠结风格,还是以打好基础尤其是练好线稿为主,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不能只会一味的照搬模版。在南工大具体的手绘试题中,可能会在平面布局上施加规定以制约背图照搬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考生将自己准备的效果图与具体试题相结合,在尽量不损失画面效果的情况下进行微调以符合题目,使整套方案得以自圆其说。 对于手绘的具体规划安排,我建议在参加假期的强化集训之后自己练习,可以定期将积累的问题向老师反应或者将近期的作品集中交给老师批改。手绘基础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但精益求精还是需要一个沉淀和消化的过程。因此,在平日的练习中并不一定每天要完成很大的作业量,而是要脚踏实地,将每一张图尽力画到极致。在临近考试的月份再进行整套快题的训练来提高速度,完成最后的冲刺。在此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考生强调一下,环境设计专业的考题从今年来看,初试只考查景观而复试将景观与室内在一套方案中共同考察。假如来年仍然如

厌氧塔计算手册

1. 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 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 5.0 /( 3 / ) N v kgCOD m d 进出水 COD 浓度 C 0 2000( mg / L) , E=0.70 QC 0 E 3000 20 0.70 8400m 3 3 V= 5.0 ,取为 8400 m N v 式中 Q ——设计处理流量 m 3 / d C 0——进出水 CO D 浓度 kgCOD/ 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 3 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 h 17.0m 则 横截面积: S V 有效 8400 =495(m 2 ) h 17.0 单池面积: S i S 495 165(m 2 ) n 3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 1.2 : 1 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 D 15 m ,则高 h D*1.2 15 * 1.2m 18 ,设计中取 h 18m 单池截面积: S i ' 3.14 * ( D )2 h 3.14 7.52 176.6( m 2 ) 2 设计反应器总高 H 18m ,其中超高 1.0 m 单池总容积: V i S i ' H ' 176.6 (18.0 1.0) 3000( m 3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 D H φ15m 18m 反应器总池面积: S S i ' n 176.6 3 529.8(m 2 ) 反应器总容积: V V 'i n 3000 3 9000(m 3 )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02~10年

一、是非题 3. 2 3T图中的临界冷却速度大,则意味着容易形成玻璃,而析晶困难。 3.2 3T图中的临界冷却速度越大,则意味着熔体越容易形成玻璃。 BL.2鲍林规则适用于共价键的晶体结构。 BL.2鲍林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晶体结构。 BL.2玻璃在常温下能长期稳定存在,因而它是热力学稳定态。 CV. 2 CVD法制备的非晶态硅也具有玻璃的四个通性。 CZ.1存在4根3次轴的晶体必定属于立方晶系。 DD. 1大多数固相反应是由扩散速度所控制的。 DD.2大多数固相反应是由界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所控制的。 DJ.1低价阳离子饱和的粘土,其δ一电位高于高价阳离子饱和的粘土。 DY. 2对于相同的体系,非均匀成核速率≤均匀成核速率。 DZ. 1等轴晶系的对称特点是具有4根3次轴。 FH.2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结构缺陷也是一种杂质缺陷。 FK.1菲克定律是从宏观统计的角度,定量描述了质点的扩散行为。 FK.2菲克扩散定律是根据微观扩散特点与规律而总结得出的。 GR.2固溶体是一种溶解了杂质组分的非晶态固体。 GS.2硅酸盐晶体结构中,按硅氧四面体排列方式的变化,桥氧数可由1~4变化。GS.2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GX.2固相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HX.2化学组成不同的晶体其结构也一定不同。 JG. 2金刚石结构是立方面心格子,所以金刚石中的碳是按立方密堆形式排列的。JL.2晶粒生长与再结晶过程与烧结过程(即烧结一开始)是同时进行的。 JM.1晶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之比一定为一简单的整数比。 JP.1晶胚的临界半径r k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 JT. 2晶体中的热缺陷只有当温度高于某个值时才能形成。 KS.2扩散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LW.1螺位错的位错线平行于滑移方向。 NT.1粘土泥浆的触变性是由于粘土泥浆中存在不完全胶溶。 RW.1刃位错的位错线垂直于滑移方向。 SJ.2烧结过程的推动力是晶界能大于表面能。 SJ.2烧结是一个包含了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SY.2三元相图中的三元无变量点都有可能成为析晶结束点。 TX.2体系中的质点发生扩散时,质点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WG.1微观对称要素的核心是平移轴。 XB.1相变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XT.1相图表示的是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YB.1一般能够实际进行的纯固相反应是放热的。 YD.1杨德尔方程比金斯特林格方程的适用范围小。 YD.2杨德尔方程比金斯特林格方程的适用范围大。 YX.2有序一无序转变是指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转变。 YY.2有液相存在的烧结过程称为液相烧结。 ZD.2在低温时,一般固体材料中发生的扩散是本征扩散。 ZE. 2在二元系统相图中至少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 ZG. 1在各种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中,其晶胞参数a0和b0的值大致相同。 ZG.2在固液界面的润湿中,增加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就一定有利于润湿。 ZH. 1在宏观晶体中所存在的对称要素都必定通过晶体的中心。 ZH. 2在宏观上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晶体的本质。 ZH.1在宏观晶体中进行对称操作时晶体的中心点是不动的。 ZH.1在宏观晶体中只存在32种不同的对称型。

厌氧塔试水方案

厌氧塔试水方案 厌氧塔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充水检验是否有渗漏点及基础沉降观测,以保证投入运行时能够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厌氧系统设备按照下列标准执行,工艺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1)《苏州科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企业标准》SP-037 2)《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4735-97 1、前期准备 1.1塔体制作安装完毕,塔体焊接的所有构件及附件应全部完工, 达到验收标准。塔内废铁、焊条以及废物清理干净,封门前请甲方、监理验收,形成验收文件。 1.2试水应有各个工种配合,具体要求铆焊、管道、电气、机装人 员协调处理。 2、试水步骤 2.1试水前测量塔体垂直度(取4监测点)及圆度(取4监测点) 并通过业主确认记录监测数据。 2.2 先向塔体内充水到1/4水位处,观察24小时后塔体垂直度及圆 度,无异常变化后充水到1/2处,同样观察。24小时,无异常变化后充水到3/4处,再观察24小时,无异常变化后将塔体充满水,再观察24小时。 2.3 充水过程中观察塔体是否存在渗漏、异常变形现象,如有异常 现象出现,应立即停止注水,检查并排除异常现象后恢复试水工

作。 3、基础沉降观测 在筒体下部取4个观测点,塔体充水到1/2高度时,进行一次观测,并与充水前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在充水至3/4高度时,进行一次测量,若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至最高液位,48小时后,进行观测,当沉降无明显变化时,即为合格。当沉降有明显变化时,则保持最高液位,每天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4、技术要求 4.1 塔注水到最高液位并保持24小时后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4.2 如有渗漏时应将塔内水放至适当高度,将渗漏处返修补焊,再 重新进行盛水试验,直到不渗漏为止。 4.3 如在充水过程中发现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 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4.4 充水时应有人在现场值班,发异常情况应停止充水,并报告技 术负责人。 5、安全保证措施 5.1 充水时的操作人员在高空进行开阀门时,应系好安全带、防滑 保证措施。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006年修订)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学生论文撰写更加规范化,对2003年制订的《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予以修订。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纪录; 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技术报告(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 6.毕业设计(论文)进程记录; 7.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 8.工程图纸、程序及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和封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 (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装订成册后与任务书、开题报告、评语、答辩记录、进程记录、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工程图纸、程序及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院系。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封面: 由学校统一印刷,按要求填写。 2.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3.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样式见附录1、2)

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0.70 V= 3 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 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2 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 m n S S i ==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2: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 .714.3)2 ( *14.32 2 2'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1.0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 ' 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 '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 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2430002 3h m m S Q V r =??=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 3 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1.7.2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 3 ' 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0)./(2 3 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 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 ' m l b ==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1142 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 31m h b === α )(04.198.020.32 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2016 届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题目 专业:专业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起讫日期:2015.12-2016.5 2016年 05 月

目录 摘要【7.1-2 中文摘要摘要文字】 ....................................................................... I Abstract使用样式【7.2-2 英文摘要摘要】 ............................................................ II 第一章说在前面 (1) 1.1 关于这个模板 (1) 第二章使用样式【1.1 一级标题】(自动编号)(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居中) (2) 2.1 使用样式【1.2 二级标题】(二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居左) (2) 2.2 (二级节与节之间空一行) (2) 2.2.1 三级标题使用样式【1.3 三级标题】(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居左): (2) 第三章学校的规范要求 (3) 3.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没什么卵用) (3) 3.1.1 书写 (3) 3.1.2 标点符号 (3) 3.1.3 名词、名称 (3) 3.1.4 量和单位 (3) 3.1.5 数字 (3) 3.1.6 标题层次 (3) 3.1.7 注释 (4) 3.1.8 公式 (4) 3.1.9 表格 (4) 3.1.10 插图 (4) 3.1.11 参考文献 (4) 3.1.12 页眉和页脚(见附录6) (5) 第四章模板使用说明 (6) 4.1 总则 (6) 4.2 二级标题 (6) 4.2.1 三级标题 (6) 4.3 关于表格题注的说明 (6)

UASB的设计计算书

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进展 摘要: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中,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在单相反应器内完成厌氧消化的全过程,由于二菌种的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无法使二者都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影响了反应器的效率。1971年Ghosh和Poland提出了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它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了生物相的分离,即通过调控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反应器的运行控制参数,使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成为两个独立的处理单元,各自形成产酸发酵微生物和产甲烷发酵微生物的最佳生态条件,实现完整的厌氧发酵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和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 (1)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反应器内,并为它们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Yeoh对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和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率为0.168m3CH4/(KgCOD Cr?d)明显高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率0.055m3CH4/(KgCOD cr?d)。 (2) 反应器的分工明确,产酸反应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不仅为产甲烷反应器提供 了更适宜的基质,还能够解除或降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硫酸根、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结构,减少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和影响,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 产酸相的有机负荷率高,缓冲能力较强,因而冲击负荷造成的酸积累不会对产 酸相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后续的产甲烷相造成危害,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能 力。 (4) 产酸菌的世代时间远远短于产甲烷菌,产酸菌的产酸速度高于产甲烷菌降解酸的速率[4,5],产酸反应器的体积总是小于产甲烷反应器的体积。 (5) 两相厌氧工艺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和污泥。 2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现状 2. 1反应器类型 从国内外的两相厌氧系统研究所采用的工艺形式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两相均采用同一类型的反应器,如UASB反应器,UBF反应器,ASBR反应器,其中UASB 反应器较常用。第二种是称作Anodek的工艺,其特点是产酸相为接触式反应器 (即完全式反应器后设沉淀池,同时进行污泥回流),产甲烷相则采用其它类型的反应器⑹。 王子波、封克、张键采用两相UASB反应器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黑液,酸化相为8.87L的普通升流式反应器,甲烷相为28.75L的UASB反应器,系统温度 (35 ±)C。当酸化相进水COD 为(6.771 ?11.057)g/ L ,SO42-为(5.648?8.669) g/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一门以物理、化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从分子、原子、电子等 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与规律,致力于先进材料与相关器件研究开发的学 科。 材料学以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着重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转变规律,以及他们与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材料性能,研制新型材料,发展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探索从基本理论出发进行材料设计,着重现代物理和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材料加工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原理、工艺学,先进复合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型技术、原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原理,先进的聚合物加工设备设计学,弹性体配合与改性科学,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技术、原理,高分子材料改性科学与技术等方面。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学(160)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清华大学A+ 1 2 四川大学 A 2 3 燕山大学 A 2 西北工业大学A+ 1 3 山东大学 A 2 4 吉林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A+ 1 4 武汉理工大学 A 2 5 上海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A+ 1 5 西安交通大学 A 2 6 重庆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 6 北京化工大学 A 2 7 大连理工大学 A 6 同济大学A+ 1 7 北京工业大学 A 2 8 湖南大学 A 7 东北大学A+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9 华中科技大学 A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9 天津大学 A 30 昆明理工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20 东华大学 A 31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华南理工大学 A 21 南京理工大学 A 32 武汉科技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22 合肥工业大学 A B+等(48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project2温度计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习报告(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project2 班级:电子1401 学号:1402140112 姓名:董路 指导教师:方强,武晓光 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章:详细描述课题功能要求和指标,介绍课题系统的设计框图 (1) 第二章:硬件介绍 (1) 实验设计思路 (1) 显示模块 (2) AD转换模块 (4) 检测电路: (6) 键盘模块: (6) 第三章:代码介绍 (7) 流程图: (9) 第四章:测试与总结 (9) 电路图: (11)

第一章:详细描述课题功能要求和指标,介绍课题系统的设 计框图 设计温度采样电路,显示现在温度。并包括报警电路,键盘输入温度限制模块,ad转换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样电路。 使用文档:channel可以选择使用哪一路ad转换得知,按键键盘第一行最后一个按键是设置最高温度限制,第三行是设置最低温度限制,例如(按下最高温度设置按钮后,在按下两位数字,最高温度设置就完成了),当被测温度超过设置温度就会导致蜂鸣器报警,温度测量围是0—100℃,具有工业利用价值。 1. 1 1. 2 第二章:硬件介绍 实验设计思路

温度计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温度采集 2.温度元素和相关元素的转换 3.Ad转换模块 4.数据收集和处理 5.输出模块 2. 1 对于数字温度计,温度采集模块使用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通过ad转换模块将电压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传递给cpu来处理相关数据,最后将处理出来的温度信号在数码管显示出来。 ●温度采集和数据转换: 元器件选择RTD-PT100(PT100温度参数:当在20℃在50℃之间时,电阻值大概是100Ω到120Ω之间) 恒流源产生1mA的恒定电流,PT100的电压值大概是100mV到120mV,由于tlc1543是10位的ad转换,所以最小的采样间隔是5000/1024≈4.88mV,而相应的pt100在20到50℃,变化一度欧姆相应大概变化0.385Ω,所以通过放大器放大到合适的倍数,从而使精度达到要求。 ●数据手机和处理: 由于TLC1543是10位串行输出,所以要将TLC1543和MCU相连,这次我选择使用80c51,因为c51使我们已经使用过的芯片比较容易掌握,通过c51来控制TLC1543的哪一路收集信号,同时来采集TLC1543发送过来的数据,通过算法将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温度的数据。 ●显示: 将c51和LCD相连从而显示出相应的温度。 ●按键输入上下限: 通过按键设置温度上下限从而使温度超过时候报警。 硬件相关: ●显示模块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12分) 1. 网络形成体 2. 烧结 3. 一级相变 4. 弗仑克尔缺陷 5. 反尖晶石结构 6. 萤石结构 二. 填空:(28分) 1. 1. 空间群为Fm3m的晶体结构属于晶族,晶系。 2. 2. 晶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硅酸盐晶体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此分类法可将硅酸盐矿物分为:结构、结构、结构和结构。 4. 4. 当12mol%的MgO加入到UO2 晶格中形成置换型固溶体,试写出其缺陷反应方程式,其固溶式为。 5. 5. 由于的结果,必然会在晶体结构中产生“组分缺陷”,组分缺陷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和。 6. 6. 在玻璃性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上有二个特征温度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与这二个特征温度相对应的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 7. 玻璃具有下列通性:、、 和。 8. 8. 粘土荷电的主要原因有:、 和。 9. 9.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 10.本征扩散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质点迁移,本征扩

散的活化能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1. 11.熔体的析晶过程分二步完成,先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___过程。均匀成核的成核速率Iυ由_________________因子和_________________因子所决定的。 12. 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这四种传质过程的坯体线收缩ΔL/L与烧结时间的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 选择题:(20分) 1. 1. 晶体结构中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 a.对称型 b.点群 c.微观对称的要素的集合 d.空间群 2. 2. 在ABO3(钙铁矿)型结构中,B离子占有________。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晶体 3. 3.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Cd1+xO,由于在化学组成上偏离化学计量而产生的晶格缺陷是()。 a.阴离子空位 b.阳离子空位 c.阴离子填隙 d.阳离子填隙 4. 4. 粘土泥浆胶溶必须使介质呈()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5. 5. 对于下列化合物表面能最小的是() a. CaF2 b. PbF2 c. PbI2 d. BaSO4 e. SrSO4 6. 6. 在下列几类晶体中,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次序是()。 a. 沸石>CaF2>TiO2>MgO b. MgO>TiO2>CaF2>沸石 c. CaF2>TiO2>MgO>沸石 d. TiO2>MgO>CaF2>沸石 7. 7. 在CaO—Al2O3—SiO2系相图中,有低共熔点8个、双升点7个、鞍形点9个,按相平衡规律该系统可划分成()分三角形。 a. 8个 b. 7个 c. 9个 d. 15个 e. 22个 8. 8. 在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关系中,称为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在非理想混合体系中: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17011001XX 所在学院: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Y&Y台湾便当”VI设计 指导教师: XXX 2013年11月18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Y&Y台湾便当”系列设计 摘要 Y&Y台湾便当VI设计是包含点餐册、外卖卡、宣传招贴、外卖包装等内容在内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Y&Y台湾便当VI设计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Y&Y台湾便当利用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Y&Y台湾便当VI设计充分体现“对一切美好的坚持热情,相信自己一直年轻并有不可估计的能量”这一设计内涵。Y&Y的意思为yummy and young ,即美味与年轻。Y&Y台湾便当VI设计通过一定创意设计和图像设计试图提醒每个人享受美味餐饮的同时享受人生,享受生活。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VI设计;餐饮;Y&Y台湾便当 前言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孕育了快餐文化的产生,同时也促进了快餐事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快餐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餐饮时尚。“‘Y&Y台湾便当’VI设计”就是一个紧贴时尚,关注社会的真实课题。 民以食为天,任何人都离不开饮食。美味的食品、精致的摆盘、独特的包装是我们都不会拒绝的东西。美食常常可以牵动我们内心最细腻的那根弦,通过品尝美食的过程得到心底的满足。但美食的诱惑力并不是我们单单用文字话语就能够完全表达清楚的。美食需要创意,美食需要灵动。现实中快餐遍布各地,市场上出现了中式快餐、美式快餐、日式快餐、韩式快餐等众多风格快餐。而使Y&Y台湾便当在众多的快餐店脱颖而出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我选择做“Y&Y台湾便当”VI设计,也是希望通过独特的设计来表达出快餐不仅只是填饱肚皮的东西也还可以是灵动的,也是可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人们体会一丝温暖这个深层的含义。缓解现代都市人充满压力的生活,给人一

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 V= 3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714.3)2 ( *14.3222 '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 '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 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h m m S Q V r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 3 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 3 ' 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 3 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m l b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1142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 31m h b === α )(04.198.020.32 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