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综述

2008年9月

第29卷第9期

i69=:-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海宁’。刁小琴1,张润光2

(1.黑龙江绥化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系,黑龙江绥化152061;

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从香精油、果胶、天然色素、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和类柠檬苦素六个方面,综述了柑橘皮中功能性活性成

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极有价值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柑橘皮;功能成分;现状;发展

THERESEARCHACrUAU’IYANDAPPLlCAⅡONPROSPECTOFCITRUSPEEL’SFUNCTIONCOMPOUNDS

GuANHai—nin91,DIAoxiao—qinl,zHANGRun—guan92

(1.DepanmentofChemistry,SuihuaCoUege,Suihua152061,Heilon舀iang,China;

2.C01legeofFoodEn百neering—NutritionalScience,Sh蛆n)【i

No咖aIUniversity,Xi,an710062,Shaa弧i,China)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关海宁(1980-),男(锡伯),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及分析检测研究和教学工作。

●_,_H●一I。●H‘啼巾■¨H●_?◆mH●qH●_-●m?●一。◆_H●{。●q_●●’◆t‘●H“●-Ⅲp●■_●叫}◆_’●Ho◆■-◆t。●__●H’●H?●’■I●H_●呻●}w‘◆q?●卜I。●州-◆舢◆●-●HI●1.●H’●H-●一-●q’●一I●■■“●一’■■do●’■1●■-

干,残渣加等量80%乙醇溶解,离心,上清液用水浴蒸干,残渣加等量流动相溶解,离心,上清液经045恤m滤膜于真空下超滤后进样。(2)绘制各有机酸的标准曲线,或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各种有机酸的回归方程。(3)取适量样品处理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出样品色谱图。(4)结果分析: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求出样品中各有机酸的含量。

2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酸乳的营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酸乳的风味、色泽、稳定性等各项指标都更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酸乳中几种常用的检测有机酸的方法及其优缺点。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分析技术.该方法高自动化、无污染、样品用量少且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在线分析,方法测定时间短,灵敏度高。离子交换色谱法可检测痕量有机酸,但有其局限。气相色谱法对设备要求不高。高效液相色谱法较方便且前处理步骤少。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参考文献:

【l】G“ardo—E靼蹦.dlaFJ'KeUyALElall咖时CMD.sen∞ryCI删Paet两8tics如dRelatedVolaIilenavorCompoundProfileBofDi如卜曲t啪of矾硼.J.蹦rySci,2005,88(8):2689—2699【2】陈智毅,陈卫东,徐玉娟.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桑椹原汁有机酸的研究们.食品科学,2007,28(3):296-298

【3】池玉梅,于生,许黎君,等.中药中有机酸成分快速甲酯化方法的研究田.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7,35(5):719—722

【4】MARTINB,BUENAVENTURAGJORDIS,eta1.Ch卸gesinOrg虮icAcidD面ngRip蚰ingofChee∞Madefmmm哪,P够t伽Ii鲍d∞Hig}I—Pre褐u孢—7I锄ledGoat8’Milk忉.Lebenm.一wiss.u—tccllrIol,2004,37(2):247—253

【5l陈永福,王记成,云振宇.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传统发酵乳中的有机酸组成【J】.中国乳品工业,200r7,35(1):54—58

【6】唐萍,田晶,苑广志,等.毛细管电泳测定乳酸发酵液中有机酸们.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3):76-78

【7】陈九武,赵素梅,胡伟,等.应用离子色谱技术分析食品中的痕量成分加.湖北工学院学报,2000,15(1):71-74

【8】李锋,华欲飞.大豆酸奶的风味物质研究们.中国乳品工业,2004,32(12):19—2l

【9】大连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Ml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9_136

【lo】宁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l:190,216—217.220

【ll】金海如.诸葛健.产甘油假丝酵母在丙三醇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种类及其变化阴.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19(3):205—208

【121史春云,田晶,马延和,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嗜碱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有机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r7,33(4):116一118【13】“inSA,G0ncS,kb啾YA.VnrialioninOrganicAc.也com∞td面IIgmpeningofPickledmliteChⅫe叨.1邮IlalofDairyScience,2002,85(7):1670_1676

收穑日期:200r7—10-13

万方数据

-==J7D

2008年9月

第29卷第9期

综述

Abstract:ThebioactiVecompoundsofthecitruspeelaresummarizedf而messentialoils,pectin,naturalcolou硌,dietaryfiber,navonoidsandlimonoids.Andtheapplicationpmspectofitsfunctionwasputforward.

Keywords:citmspeel;functioncompounds;currentstatus;development

柑橘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植物,柑橘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水果之一,因色、香、味兼备,甜酸多汁,清香爽口,风味醇厚,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据统计我国柑橘栽种面积已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柑橘总栽种面积的18%,年产量达l014余万t,占世界总产的11.79%,仅位于巴西、美国之后名列第三位。而柑橘生产加工伴随大约30%一50%的皮渣副产物的生成【ll。一方面传统加工业将这些副产物进行填埋处理或加工成动物饲料,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做为生活垃圾处理。由于柑橘皮渣极易霉变发臭,填埋处理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加工饲料通常需要干燥和粉碎处理,能源消耗过大。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柑橘副产物的加工和利用途径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

据分析这些皮渣中除了含有水分、纤维素、木质素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香精油、色素、果胶和橘皮苷等物质回。特别是橘皮苷是柑橘中主要的类黄酮,多甲氧基黄酮则是近年来柑橘中发现的具有最强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柑橘中特有的类柠檬苦素化合物亦以其强抗氧化和抗癌能力而备受关注嘲。随着诸多活性成分生理活性的发现,使得柑橘皮渣作为功能食品基料和药品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需求也将会日益增加。

l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

就目前诸多学者的研究现状而言,柑橘皮中主要的功能性成分包括香精油、橘皮色素、果胶、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类柠檬苦素等六大种类。其主要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药物合成的基料等方面,前景颇为广泛。

1.1香精油

柑橘皮香精油是一种可通过蒸馏法、浸提法、热榨法、冷榨法及超临界萃取法来制备的柑橘类芳香型挥发性油,常被应用于碳酸饮料、冰淇淋、蛋糕、香料等食品和制药工业上。谢练武等经过试验对比发现,水蒸气蒸馏的柑橘油为无色液体,出油率为1.2%.2.1%;而压榨法生产的香精油,出油率较低,为1.0%一1.6%,但气味天然,成本低,能耗少【4l,此外超临界萃取法也得到了产率较为理想的香精油。对其组成进一步分析得出: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诱人香味的萜类烯烃——柠烯,同时含有倍半烯类、高级醇类、醛类、酯类

等圈。此外由于其种类繁多,每种果实所含芳香物质有所差别,故其在均具有柑橘的气味基础上又各有其不同的典型香味。在美国佛罗里达栽培的加利蒙地亚橘所产出的精油中,已检测出皮油中含56种成分;而HiroakiTakeuchi及其同事对在菲律宾种植的加利蒙地亚橘的皮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达到58种之多嗣。

从功能作用上讲,有国外文献报道柑橘香精油具有使人体中枢神经镇静的功效和减轻应激性的作用,所含的微量香豆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其抗癌机理为分解致癌物质的有毒官能团,并抑制癌变细胞的代谢活化闭。另外柑橘香精油还具有祛痰、止咳、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溶解胆结石及消炎抗菌等作用,同时香精油的美容保健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功效阎。1.2柑橘皮果胶

柑橘皮是生产果胶最为理想的原料之一,其皮质中大约含有20%一30%的果胶物质,资源丰富。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柑橘果胶作为一种良好的增稠剂与稳定剂,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医药行业内,果胶还可用来制造轻泻剂、止血剂、血浆代用品等,更重要的是重金属的解毒剂和预防剂唧。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方法大致分为酸解醇沉法、酸提盐沉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发酵法及微波萃取法5种,其中由于酸解醇沉法用料简单、工艺便捷为大家广泛使用。龚晓武flq等就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此法,得出其最适提取温度80℃一85℃,原料:盐酸(1:1)=100:3,提取时间45min,果胶得率4.82% ̄4.88%;李志洲簪“】则以此法采用正交试验,同时以果胶得率×粘度=胶凝单元数(Joilyunits)作为衡量果胶产量的综合指标,在温度为85c|C,水料比15:l,pH值1.5,时间90min时其得率可达18.62%。而臧玉红等f1珂改进了酸提盐沉法,采用铁铝混合盐,体积比2:1,沉析时间1.5h,pH为3.8时,最终平均产率7.8%;汪海波等【13】也改进了传统的实验方法,采取了提取前高压热处理、提取问匀浆分离以及活性炭与聚酰胺脱色环节,不但使其提取率增加了1.4%,而且产品质量优异,改良效果显著。此外所谓的酶法、微生物法主要是利用添加在其间的酶制剂或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来促进原果胶的分解和果胶的溶出,以达到分离提取的目的。

1.3柑橘皮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

柑橘皮膳食纤维同样包括以纤维素、半纤维素等

万方数据

综述

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

为代表非溶性部分和瓜儿胶等植物细胞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的可溶性部分。与其它的纤维资源相比.柑橘膳食纤维的优点是纤维中可溶性纤维的含量高达33%,比小麦中多26%,符合膳食纤维中可溶性纤维应达到30%一50%的平衡要求嗍。同时由于柑橘皮质中含有大量的铜、铁、锌、锰等微量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达到49.7mg,l【g,使得其膳食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旧。

在保健食品行业中,由于膳食纤维具有消毒排废、降低胆固醇的吸收以及改善心血管病发症等突出的保健功能,因而被列为第七大营养素,同时逐渐成为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及食品科学家等关注的热点。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甚多,包括化学分离法、酶一试剂法、发酵法以及膜分离法等【lq。吴丽萍,陈雪峰【11利用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在pH6.0条件下酶解2.5h,得到优质的花生膳食纤维;蒲传奋㈣等也采用理一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双酶法制备芹菜膳食纤维,结果得出含量和性能特点均优于化学法。但就柑橘皮膳食纤维来讲,近几年酶法、发酵等方法的应用少见,其生产在借鉴其他类膳食纤维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展空间广泛。

1.4柑橘皮色素

柑橘皮色素是一类性能较稳定、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代替人工合成色素用于食品着色,同时因其含有V。等多种营养因子,可防止癌细胞的生长,尤其能够治疗皮肤癌,延迟细胞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唧。此外,与果肉相比,柑橘果皮中叶黄素、玉米黄素、p一隐黄质的单位鲜重含量分别为果肉的2.5倍一15倍,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存在部位。

柑橘皮中含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天然色素物质,一类为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另一类为水溶性的黄色色素;它们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有一定的营养和生理功能调节作用。一方面保护细胞免受氧化伤害,减少一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症、癌症、关节炎等的发病率;另一方面是维生素前体。其中的番茄红素不仅具有抗氧化活性,还有研究证实加强饮食中的番茄红素用量可使罹患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的存活率增加,同时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率。此外,所含的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醇色素,也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其是在眼睛视觉斑区发现的两种类胡萝卜素之一,能够保护视觉斑降解引起的衰老,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率。

柑橘皮中色素类种类繁多因而提取方法各有不同,除高温浸提、水蒸气蒸馏、索氏抽提外,微波辐照、

17l=,超临界、凝胶层析、高速逆流色谱、大孔树脂吸附、超滤

等辅助技术也逐渐风靡起来。李建敏等【1,噪用微波辐照辅助,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5,微波功率为180W,辐照时间10min,经3次浸提过滤,滤液用无水N茚O。脱水后浓缩,浓缩液以石油醚萃取,得到醚、醇两相,最终得到水、脂溶性柑橘色素;Rosenberg通过柠檬油精提取柑橘皮中的类胡萝卜素,研究了料液比、颗粒大小和提取时间、温度,得出两步提取法,料液比l:2,每kg柑橘中可得到粗色素浓缩液4,5g,证实柑橘是提取柑橘皮色素的良好材料闭;臧玉红【21睬用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对柑橘皮色素进行纯化研究表明,经树脂处理后,色素的色价有显著的提高,增大10倍以上,有效地证实大孑L树脂在色素的纯化过程中作用重大。1.5柑橘类黄酮物质

柑橘皮浓缩液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物质,其含量在4,5m昏豫一25。7mg/l‘g之间,有学者认为存在于柑橘中的类黄酮单体约有60余种,主要包括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以及主要存在于血橙中的花青苷,其中以环烷酮的含量最为丰富,而且表现出非常重要生物活性价值阎。就黄酮类物质的普遍功能特性来讲,其具有抗肿瘤、抗病菌、抗炎、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抗过敏、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特别在抗癌方面,其几乎作用于细胞癌变的整个过程。单杨等圈就其性质研究了柑橘类黄酮的抗亚油酸氧化、抗脂质氧化以及清除OH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抗氧化性能良好,清除自由基方面要比芦丁强;黎继烈等㈣就对金柑中的黄酮建立抑制肠胃吸收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当摄人量为80mg/lcg时,可明显改善小鼠胃排空功能、小肠推进功能和吸收功能;当摄人量为160m|;,I【g时,对胃肠各项功能的影响有继续增强作用;成美英等闭对一种名日诺必擂停的柑橘类黄酮研究发现,其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有效增殖小鼠T、B淋巴细胞,同时crIL、NK细胞杀伤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有一种柑橘属的化州柚,又名化橘红,其干燥的外层果皮可治疗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和呕恶痞闷等症,经多重分析手段表明其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组分棚。

柑橘果皮黄酮类物质提取传统一般采用热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但收率均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微波、超声提取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研究的广泛开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曾超珍等哚用微波处理法,拟订正交

实验,以定量饱和Ca(OH):水溶液微波处理3min,料液比l:12,温度40cc,pH4.0,最终得率3.617m以,与传统实验方法相比不仅节省时间,同时大大提高了产率;汤建国等嘲采用超声辐射新技术来强化“碱浸酸

万方数据

_==J72

2008年9月

第29卷第9期

综述

析”的浸提效果,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30℃,超声频率25kHz,精制橙皮甙平均收率达2.32%,是常规提取法的1.61倍。

1.6类柠檬苦素

类柠檬苦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在柑橘皮中以甙元和糖甙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甙元是引起后苦味的主要原因。柠檬苦素类似物的活性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柠檬苦素类似物主体结构是抗肿瘤活性的关键。当柠檬苦素的A、B、A’环经修饰后,其抗癌活性降低,而对D环进行修饰后,活性几乎不存在变化嘲。同时有资料显示类柠檬苦素化合物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作为昆虫的杀虫剂、昆虫拒食荆、昆虫生长调节剂,另外还具有抗癌、镇痛、抗炎、抑菌等其他药理活性∞。

目前,对类柠檬苦素测定除色谱法外,通常采用戴维斯(Davis)法,其原理是根据黄烷酮苷在碱的作用下开环生成2,6一二羟基_4一环氧基苯丙酮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在二甘醇和碱性环境中生成黄色橙皮素查尔酮,与其浓度呈线形关系Ⅲ1。虽然类柠檬苦素有诸多的生理功效但由于其具备明显的苦味作用,因而会大大降低柑橘类果汁饮料的口感,因此脱苦机理的研究在食品工业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吸附剂法、添加剂抑制法、酶脱苦法、代谢脱苦法、膜技术和基因工程脱苦法,此外美国专利局报道,采用9一环糊精对柑橘汁脱苦时,其添加量为0.05% ̄0.8%时效果最好,但浓度不能超过1%,以免重新析出嘲。

2发展前景

目前,柑橘皮综合有效成分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一些类黄酮等物质典型的功能特性,使其直接人药,用于心血管、糖尿病、抗炎抑菌的辅助治疗,例如利用D一宁烯溶石作用,从而化解人体内的结石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粘稠食品添加剂应用在食品工业上,从而开发研制出新一代功能保健食品。

虽然由于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利用柑橘皮生产饲料的研究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农业部“八五”重点课题“从柑橘皮渣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和果胶的研究”,以及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香料、类黄酮等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嗍。这就是说,随着对柑橘皮中诸多功能性成分深入的认识,在现代科技手段和生物技术的支持下,传统意义上的低利用高浪费的工艺方式将逐渐被取代,全面性地围绕附产物的可持续利用率进一步展开,从功能上提取

分离香精油、果胶、香料、类黄酮等有效成分,从整体上实现柑橘皮渣饲料、柑橘皮兽药、皮渣醋、果酱及柑橘皮饮料的研发和生产,实现有效成分利用率潜力全面提升,附加值飞跃增长的科学态势。

参考文献:

【1】方政,高彦祥.柑橘加工剐产物中有效成分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们.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4):9

【2】臧玉红.柑橘皮的综合利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7):145【3】吴桂苹,苏学藐焦必宁,等.柑橘活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册.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9):116

【4】谢练武,郭亚,周春山,等.压榨法与蒸馏法提取柑橘香精油的比较研究忉.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5):15—17

【5】张彬,张志华.微波辐射法提取桔皮中香精油的研究m.广州化工,2007(6):41

【6】李庆。蒲彪,刘远鹏.柑橘果实芳香物质研究进展叨.食品工业科技。200r7(3):229—23l

忉TemeUiF,Ch吼CS,BraddockRJ.Supercritical舢dext撇tionincitmsoilp咖e%iudJ】.F捌TeclIIlology,1988(6):145

嗍苏东林,单杨.柑橘果皮中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概述【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60.262

f9】苏东林,单杨,李高阳.柑橘皮里功能性物质种类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cr7(3):90-93

【10】龚晓武,毛雁升,李炳奇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实验条件研究【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3):79—80

【ll】李志洲,代红玲.从脐橙皮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研究叨.安康师专学报,2004(8):71—74

【12】臧玉红,郭丽梅.柑橘皮中提取果胶条件的研究与探讨阴.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1):24—26

【13】汪海波,汪芳安,潘从道.柑橘皮果胶的改进提取工艺研究m.食品科学,2007(2):136_14l

【14】单杨.柑桔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明.中国食品学报,2006(1):426

【15】张石蕊,陈铁壁,金宏.柑橘加工副产品中饲料营养物质的测定硼.饲料研究,2004(1):29

【161付全意,刘冬,李坚斌.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叭.食品科技.2008(2):225—227

【17】吴丽萍,陈雪峰.酶法提取花生壳膳食纤维及其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1):194-196

【18】蒲传奋,唐文婷,陈实公.工艺研究双酶法制备芹菜IDF的工艺研究【刀.江苏食品与发酵,200r7(4):6-9

【19】李建敏,刘晓红,李安.联合提取柑桔皮中精油、色素、果胶和橙皮苷m.生物质化学工程,200r7(1):22—24

【20】方政,高彦祥.柑橘加工剐产物中有效成分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J1.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4):11

【21】臧玉红.柑橘皮连续提取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2】蓝航莲,孙树侠.柑橘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和研究进展册.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2):44..46

【23】单杨,李高阳,李忠海.柑橘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

万方数据

综述

2008年9月

第29卷第9期

i73==-

国外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炳新。马涛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综述了国外纳米技术在食品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纳米技术在包装与食品安全上的应用和纳米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未来食品工业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食品;智能包装;纳米传感器

APPLLL:A。I。lO刊ADVANCE0t’NA一0TEC:H一0LOGYI—l’00DINDUsrI’RYABROAD

SUNBing—xin,MATao

(‰dCollege,ShenyangA鲥ctl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lOl6l,“aoning,China)

Abstr舵t:ne印plicationofnanotechnologyonfbodandfoodprocessingfieldsabroadisintmducedinthispa—per,theapplicationon1.oodpackaging,fbodsaf.etyandpfocessingiselaborated.ThedeVelopingprospectofthetechnologyinfoodindustryisgiven.

Keywords:舱notechnology;nanofood;smanpackaging;mnosensor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其潜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纳米技术在医药、材料、信息与通讯技术以及环保与能源开发等领域内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比如,纺织行业中的抗菌服饰、抗污纤维,汽车工业中的防刮伤油漆、具有自沽功能的车窗,文化、体育场馆的天幕等,这些产品早已经投入市场并开始了商业化的应用。而纳米技术在农业与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相对较少。直到2003年9月,纳

作者简介:孙炳新(198l一),男(汉),助教,在职研究生,从事食品包装工程教学与科研。米技术在农业与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才由美国农业部第一次提出,并且预言纳米技术将会改变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的传统方式,进而改变整个食品工业11】o

HelmutKaise咨询公司在2004年“食品及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纳米技术”报告中预言,纳米食品的市场将由2004年的26亿美元增长至20lO年的204亿美元田。报告还同时指出,拥有世界一半人口数量的亚洲将会是未来几年内最大的纳米食品市场。全球数百家企业正在研究和开发食品工业中的纳米技术,这些企业里面有像联合利华(unilever),雀巢(Nesde),克拉夫特(cEm)

●}_◆_◆■H●■H●种●pm●H‘◆一●-●一H●■H●■“●■H●一H,■-●■?◆■-●hmH■■?◆_,◆q‘●H-◆-_n●H“●1峄口H●叫。◆‘_-●HH●_-◆■’●_-●一-◆_H●H-◆‘_-◆_-●HH●_H●啼--●H‘◆舢-’●_●◆_●◆●●◆d●◆-_h●H-●舢

性研究fJ】.食品科学,200r7(8):100一103

【24】黎继烈,刘宗敏,钟海雁.金柑总黄酮对小鼠胃肠吸收功能的影响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r7(2):79—82

【25】成美英,葛慧,张洪泉.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抑制肝癌增殖的免疫学机制Ⅲ.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3):16l—164

【26】黄飞龙,马三梅.化橘红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6—28

【27】曾超珍,刘志祥,曾柏全.微波技术提取柑橘皮中的橙皮甙叨.食品科技,200r7(10):224-226

【28】汤建国,汪秋安,单杨.从柑橘皮中超声提取橙皮甙叨.精细化工,2004(3):17l一173

【29】刘亮,戚向阳,董绪燕.柑橘中柠檬苦素类似物的研究新进展【J】.农

产品加工学刊。2007(7):37—40

【30】赵雪梅,费洪荣,王桂玲.柑桔属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研究进展们.中国药房.200r7(36):2860-2862

【31】罗水忠,潘利华.柠檬苦襄类似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饮料工业,2008(1):4—7

【32】赖崇德,涂晓赞,张智平.柑橘类果汁苦味物质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r7(6):720—725

【33】方修贲,黄振东.柑橘柠烯(D-H啪nene)的应用及提取叨.浙江柑橘。

2007(4):34—36

【34】郑征雄.柑橘皮中柚皮苷的研究价值及发展前景硼.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5):7

收稿日期:2008—04_01

万方数据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综合化学实验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一、实验背景 1、柑橘皮营养价值 随着人类对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向自然、粗糙、低热值、低盐、低脂肪、符合原物、方便等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对营养食品越来越关注。关于柑桔果皮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国内外资料都有较详尽的介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国科学家在柑桔果皮的营养及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柑橘皮是柑橘果实加工后余留的最大比例副产品,其内含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磷、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其所含营养成分除氨基酸外,其余均高于果肉,尤其是富含具有一定生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等物质,使柑橘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2、设计思路 3、实验目的 (1)掌握水溶剂浸渍法提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2)掌握醇类回流法提取类黄酮成分。 (3)掌握水蒸气蒸馏提取香精油成分。 (4)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5)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离子。 (6)掌握紫外光谱法测定类黄酮含量。 (7)掌握建立G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1、柑橘皮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化学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根据天然产物中各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渗透、扩散作用下,溶剂渗透入药材组织细胞内部,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药材组织中,溶解可溶性成分,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如此反复,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完成一次提取。滤出此溶液,再加入新溶剂,使细胞内外产生新的浓度差,提取可继续进行,直至所需成分全部或大部分溶出。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溶剂,一种好的溶剂应对所提成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很小。良好溶剂的选择应遵循“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一般说来,只要溶剂的极性与化学成分的极性相似,化学成分就易被溶解。按照溶剂极性大小顺序以及溶解性能不同,可将其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三类: 水是强极性溶剂,对药材组织的穿透力大,中药中某些亲水性成分如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大多数苷类、无机盐等,都可以水为提取溶剂。柑橘皮中维C和微量元素由于其很好的水溶性,故用水作溶剂提取。 亲水性有机溶剂是指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较大且能与水相互混溶的有机溶剂,其中乙醇最为常用。柑橘皮中的类黄酮物质在醇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可用乙醇回流的方法提取。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

本文由lion089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10-01-31 23:34:06) 分类:股票财经 经过了2004 年、2005 年建设高潮之后,2006 年我国化工业仍然创造了“十一五”开局的建设热潮。不过, 2006 年中国煤化工发展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以及向理性的回归的预示: “环保风暴”唤醒了化工业对环保和安全等社会责任的重视;化石能源的紧缺,使节能降耗和替代能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煤化工”紧急叫停、全面规划初露头角;《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南》,尤其是《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为煤化工行业发展描绘出广阔的发展蓝图。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煤化工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煤化工对石油化工的替代性,深入探讨我国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确实是一件涉及煤化工发展全局的大事。本文将从宏观(世界、国家)、中观(行业)两个层面就产业特点、发展趋势等作出分析,以求对未来的产业投资、建设作出一些建议。一、宏观环境分析化学工业是国家基础行业,而石油、煤(天然气的比例较小)对化学工业具有两大功能: 燃料、化工原料。化学工业是能源大户,所以国家战略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宏观环境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煤化工的发展进程。 1、行业现状、目前全球有117 家以大型煤化工能源一体化工厂, 共有 385座大型现代气化炉,总生产能力达到45000 兆瓦,地区分布是东亚和澳洲占22%,非洲和中东占34%,欧洲占 28%,北美占 15%。气化用原料49%为煤炭,36%为石油焦。产品比例,37%为各类化工产品,36%为间接法合成油,19%用与发电。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增长率达5%,高于全球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3.6%的水平。国家厂家在近两年纷纷开始在国内物色合适的企业投资, 这主要是抓住项目建设资金大,国内企业运营经验不足的特点,而在国家开始管制之后,项目审查更为严格,这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我国煤化工行业在发展之初的规划较为完善,有效的避免了重复低效建设。2、我国能源格局、在“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化工行业要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是煤化工的发展企契机,而国家经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煤化工必然是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能源结构稳定性来看,我国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人均储量与欧美、OECD 发达国家等有相当大差距。而在储采比上,我国能源的可持续性也很差,如果在未来10 至 20 年中仍没有大 的油田被发现,石油资源瓶颈将危及国内能源安全。而煤炭资源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最为接近,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决定了我国长期依赖煤炭的能源格局,在“十一五”期间,2006 年至 2020年,我国将斥资1万亿发展煤化工,其中装备费用占50%,技术费用占10%。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 15 年将是投资的重点。方向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 3、从经济稳定性来看,国际能源署(IEA)作出的研究报告表明,石油价格每上升10 美元会、从经济稳定性来看使得下年中国的真实 GDP 下降0.8 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上升 0.8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石油能源比例不大, 但利用煤化工的替代性降低石油消耗和进口依赖度,是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环境污染、 2006 年,轰轰烈烈的“环保风暴”唤醒了企业对环保、安全的社会责任感。从环境保护来看, 使用清洁煤气化技术后, 煤化工能源一体化产业模式能有效解决常规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容量是煤化工未来发展比较关键的考虑点, 煤制油从根本上说是将一种资源转化成另外一种资源。生产一吨油品需消耗约 4 吨

中印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印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摘要:中国、印度世界上发展最有潜力和活力的国家,既想相互亲近,又心存 芥蒂。他们有放不下的过去,又有必须面对的现在,还有可以展望的美好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很好地表达出中印之间的关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中,双方都有收获,并找到一种默契,为两个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和人民继续前行!放下过去,做好现在,憧憬未来,一心一意为本国人民,为亚洲人民,为世界人民,不谋求霸权才是印度的首选,有中国这样的近邻是他的福气!印度真正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自己,如果一味为了迎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而围堵中国,印度必将自食其果! 关键词:边界问题;中美俄博弈;军事竞赛;政治交流;中印贸易。 正文: 中印关系大致经过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低潮时期。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至现在,中印关系继续发展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80%以上。特别是最近两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翻一番,突破了500亿美元,双向投资增长了10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然而中印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总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引起纠纷。 一、边界问题 历史上,中印边界原本没有什么争议,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天然屏障,中印历史上的习惯边界就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二十世纪以前,这一段边界从来没有明确划定过,也没有一块界碑,双方以模糊形态按照传统进行实际控制,甚至有双方都不管的地段。两国边界的长度也一直没有准确测量,大约有1700—2000公里。一直到英国占领印度,并不断实施侵占西藏的阴谋,才给日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

功能性低聚糖

┊┊┊┊┊┊┊┊┊┊┊┊┊装┊┊┊┊┊订┊┊┊┊┊线┊┊┊┊┊┊┊┊┊┊┊┊┊ 摘要 功能性低聚糖属于寡糖,主要包括水苏糖、棉籽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壳聚糖等。由于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这种特性使得它们可以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并阐述了其功能。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双歧杆菌,保健作用。

┊┊┊┊┊┊┊┊┊┊┊┊┊装┊┊┊┊┊订┊┊┊┊┊线┊┊┊┊┊┊┊┊┊┊┊┊┊ 目录 引言 (3) 1功能低聚糖 (3) 1.1低聚异麦芽糖 (3) 1.2低聚半乳糖 (4) 1.3低聚果糖 (4) 1.4低聚木糖 (4) 1.5大豆低聚糖 (5) 2功能性低聚糖的直接功能 (5) 2.1抗龋齿 (5) 2.2降血脂、降胆固醇 (5) 2.3增殖双歧杆茵、优化肠道茵群 (6) 3功能性低聚糖由双歧杆菌引起的间接功能 (6) 3.1生物屏障作用与抗衰老功能性低聚糖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6) 3.2 营养作用 (6) 3.3防止便秘功能 (6) 结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装┊┊┊┊┊订┊┊┊┊┊线┊┊┊┊┊┊┊┊┊┊┊┊┊引言 低聚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功效食品。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有规模化生产,我国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起于90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迅猛。低聚糖(oligosaccharide)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子量约为300—2000,可分类为普通性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两大类。普通性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酸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壳聚糖、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因在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的酶系统,不能被人体胃酸和胃酶所降解,故不能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小肠内为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对人体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本文主要是就功能性低聚糖做一个介绍,下面先来介绍一些功能性低聚糖。 1功能低聚糖 1.1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是指葡萄糖基以a一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它是一种支链、非发酵性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或称寡聚葡萄糖,其英文缩写为IMO。低聚异麦芽糖的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四糖占总糖的50%以上。低聚异麦芽糖分子中含有a一1,4键及a一1,6键,以及少量a一1,3键和a一1,2键。低聚异麦芽糖在酱油、清酒、酱类、蜂蜜及果葡糖浆中有少量存在,广泛存在于大麦、小麦和马铃薯等植物性饲料中,极少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 IMO的甜度温和,为蔗糖的45%~50%,可代替部分蔗糖以降低食品甜度及改善食品风味。异麦芽三糖、四糖、五糖等随着聚合度的增加,甜度降低甚至消失。其黏度介于相同浓度的蔗糖与麦芽糖之间。其黏度比蔗糖高,更易于保持结构稳定;其黏度比麦芽糖低,食品加工时操作方便,且对糖果、糕点等的组织与物理性质无不良影响。同时,低聚异麦芽糖对酸和热的稳定性极强。将IMO添加到饮料、罐头及高温处理或低pH值食品中,其特性和生理功能不受影响。IMO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对各种食品的湿润和品质的维持有较好的效果。它还能抑制蔗糖的结晶,防止淀粉类食品的回生,从而延长货架期。分子末端有还原基团,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共热会发生美拉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综合化学实验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3、实验目的 (1)掌握水溶剂浸渍法提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2)掌握醇类回流法提取类黄酮成分。 (3)掌握水蒸气蒸馏提取香精油成分。 (4)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5)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离子。 (6)掌握紫外光谱法测定类黄酮含量。 (7)掌握建立G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1、柑橘皮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化学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

法,根据天然产物中各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渗透、扩散作用下,溶剂渗透入药材组织细胞内部,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药材组织中,溶解可溶性成分,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如此反复,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完成一次提取。滤出此溶液,再加入新溶剂,使细胞内外产生新的浓度差,提取可继续进行,直至所需成分全部或大部分溶出。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溶剂,一种好的溶剂应对所提成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很小。良好溶剂的选择应遵循“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一般说来,只要溶剂的极性与化学成分的极性相似,化学成分就易被溶解。按照溶剂极性大小顺序以及溶解性能不同,可将其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三类: 水是强极性溶剂,对药材组织的穿透力大,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98394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摘要:本文就中国能源建设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对国内外煤炭储量、产量及市场现状进行了较详尽的调研,对煤化工技术进展及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前寻找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产品,指出了煤化工产业将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预见,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将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必由之路,现代煤化工在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1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统计,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总体上看,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 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大约70个,其中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波兰和南非地区,它们的储量总和占世界的88%。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三、四位。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和巴西占据第五到第十位。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摘要]中印关系源远流长,二者在亚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国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从中印关系现状入手,阐述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希望中印两国能在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以推动亚洲的腾飞。 [关键词]中印关系;问题;原因;前景 中印作为相邻的两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0年4月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如今中印关系已经走过了60年,在这60多年中,中印两国一路风雨走来,有过共同抵抗霸权主义的黄金时期,也有相互仇视甚至发生军事摩擦的紧张时期,从总体来看,中印关系一直处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之中,但是近来中印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 当前中印关系面临的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和一些周边国家之间摩擦和矛盾上升,特别是2010年9月7日,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撞击我国渔船并非法扣押我国渔民之后,两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外交领域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望风而动。而10月24日至27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积极与日本联合构筑反华阵线,此举得到一些印度媒体与官员的支持。10月25日印度的官方喉舌《印度时报》在报道中说道:“现在是印度将东京建成防止中国扩张堤防的最有利时机。”另外,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称,“印度应趁目前的‘最好时机’与日本共筑一道障壁,以制约中国的发展,把中国‘将死’”。印度在中日关系十分敏感的时候与日本共同联手遏制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印度国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一直以来借以遏制中国发展的论调,它们便不厌其烦地大肆热炒,过分强调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印度则一直是“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近来印度的很多官方人员极力鼓吹中国要入侵印度。印度的前国防部长穆拉亚姆•辛格•亚达夫宣称确信中国很快进攻印度,并警告印度政府不要轻视中国的威胁。据2010年11月11日环球时报报道,在亚达夫等人的推动下11月9日召开的印度议会中“印度人民院同意就中国入侵话题展开讨论”。印度的议会作为印度的立法机构,做如此毫无根据的讨论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 印度还以中国的威胁为借口加大军备投入,对中国的安全形成威胁。据2010

功能性低聚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功能性低聚糖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特性,而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功能性低聚糖酶 系统,也不被人体胃酸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双歧杆菌(Longus Bifidobacteria)增殖因子。以低聚木 糖、大豆低聚糖为例,重点阐述了其化学结构、特点.综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效和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生理功效 前言:目前,功能性低聚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型食品基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在国外,功能性低聚糖已被广泛制成各种营养疗效滋补剂和高级糖果饮料。更被大量的作为医药制剂和含流汁病人的能源。日本已有l0多家公司生产含功能性低聚糖的保健食品。美、英、法等国也都大量生产低聚糖饮料、食品。目前, 我国也陆续有了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批量生产[4]。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功能性低聚糖的基本概念及市场发展 低聚糖又称为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如水果、牛奶、蜂蜜、蔬菜等。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性低聚糖, 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低聚糖才称为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可分类为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s)两大类。普通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酸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壳聚糖、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因在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的酶系统,不能被人体胃酸和胃酶所降解,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在人体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他们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 功能性低聚糖首先由日本传入我国,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其被列入了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2492-2000。其中的许多产品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目前,中国功能性低聚糖的产能约12万吨,实际产能只有7万吨左右,国内市场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世界需求量却高达135万吨。 2.低聚木糖 2.1低聚木糖的结构与加工特性 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又称木寡糖,是由2~7个木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构成的低聚糖,其组成又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1]。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论文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论文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级:化工09* 学号:0908***** 学生姓名: ********* 2012 年05月16日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 彭启亮 (贵州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91) 摘要: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短缺。大力发展煤化工行业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化工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煤的洁净化、高效燃烧、联合循环发电、干熄焦、炼焦过程自动化、煤炭气化以及环保型洁净能源为主的煤化工能源技术等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因此,发展新型煤化工对煤炭、冶金、城市建设和煤化工行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字:煤化工化工工艺化工产品节能减排发展煤、石油、天燃气等既是化学工业的能源,又是化学工业的原料。该两项加起来占成品成本的25%--40%,在氮肥工业达70%-80%,因此广义化学工业是工业部门第一用能大户。这一特点使节能工作在化学工业中有及其重要意义,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是我国化学工业不同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化学工业的一个特点。【1】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十分重视煤化工技术的开发, 相继推出、实施了一揽子洁净煤深加工计划。涉及通过煤炭液化技术生产石油、醇类等液体燃料, 通过煤炭气化技术合成天然气, 开发煤氢转化技术以及开发碳捕收技术等等【2-3】。“十一五”期间, 我国煤化工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升, 传统煤化工产品焦炭、电石、煤制氮肥和煤制甲醇的产量产能稳居世界第一。总体上, 我国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尚处于示范建设阶段【4】,煤化工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亟待国产化, 产业投资面临极大的风险。今后一段时间内,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是积极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5】。 煤化工【6】是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和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以煤为原料的合成燃料工业,在煤的各种加工过程中,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然重要的方法,目的是制取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煤焦油。电石化学是煤化工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用电石发生乙炔,生产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和炭黑。煤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在煤气化主要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各种工业用燃料气,也用于生产合成气制取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通过煤的液化和气化成产各种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利用碳一化学技术合成各种化工产品,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煤气化技术的改进,煤化工有具广阔的前景。 煤化工主要原料就是煤,而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在煤化工工艺生产中,主要生产成品有煤气化、煤焦油、生产天然气、尿素、甲基萘等化工产品。 一、煤气化【7】

柑橘皮中精油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柑橘皮中精油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让学生了解橘皮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提取精油成分的主要方法。 2. 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加强物质结构综合分析能力。 3. 掌握水蒸气蒸馏等提纯方法。 4. 了解GC法测定精油成分的原理。 5. 了解LC-MS法分析原理。 二、实验原理 1、柑橘皮有效成分 柑橘种类很多,广植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橘与橙的异名也称为柑,柑橘的皮色由红到黄深浅不一,内面为白色,油性大,香气浓郁。柑橘精油是天然香料精油中的一大类,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柑橘精油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溶解胆结石、抗菌消炎和去除自由基等作用,是饮料、啤酒、糕点的矫味剂、赋香剂,在花露水、香水、香酯、牙膏、香皂等日用品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柑橘类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C5H8)n、倍半萜烯类以及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组成的含氧化合物, 其中90%以上是萜烯类和倍半萜烯,如柠檬烯,beta-蒎烯等和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组成的含氧化合物组成。这些成分不溶于水,沸点较高,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常用水蒸气蒸馏提取。 表一、柑橘皮精油中的主要成分

关于一些柑桔类果实果皮精油、果核的抗氧化活性最近已有报道, Chio等人研究了34种柑桔精油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发现所有的精油对自由基有清除效果。Bocco等人研究了7种柑桔果实果核和整个果皮的甲醇提取物在香茅醛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 发现桔、甜橙和柚果核的甲醇提取物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全世界一年柑橘类香精油的需求量约为18000吨,其中60%~70%供食品工业使用, 其余则用于化妆品、芳香清洁剂和杀虫剂。目前柑橘类精油的提取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 2、水蒸气蒸馏 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常用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某些沸点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常压下蒸馏虽可与副产品分离,但易被破坏;②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都难于分离;③从较多固体反应物中分离出被吸附的液体。使用水蒸气蒸馏这种分离方法是有条件限制的,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不溶或难溶于水;②与沸水长时间共存而不发生化学反应;③在100℃左右必须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一般不小于1.33 kPa)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水蒸气发生装置、T型管、弹簧夹、分液漏斗、量筒、三口烧瓶(250mL)、玻璃塞、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接液管、磨口锥形瓶(圆底烧瓶)、烧杯、橡皮管等。 试剂:橘皮、无水乙醚、无水硫酸钠、氯化钠等。 图一、水蒸汽蒸馏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 称取30.0g橙皮切成4mm的小块,置于250mL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与3% NaCl固体,

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及市场发展分析(龙力)

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及市场发展分析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功能性低聚糖,是指对机体健康具有一定改善效果的功能性糖类,多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性低聚糖, 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低聚糖才称为功能性低聚糖, 他们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主要包括: 低聚木糖(木寡糖)、低聚果糖(果寡糖)、低聚异麦芽糖、水苏糖、低聚半乳糖等。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追求,功能性低聚糖也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食品、保健品、饲料、医药和植物调节等行业中。 功能性低聚糖首先由日本传入我国,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其被列入了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2492-2000。其中的许多产品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目前,中国功能性低聚糖的产能约12万吨,实际产能只有7万吨左右,国内市场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世界需求量却高达135万吨。国内市场上的功能性聚合糖主要以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为主,占到低聚糖市场份额的70%左右。现将主要功能性低聚糖的产业及市场发展情况简介如下: 1 低聚木糖 低聚木糖,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连接,并以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其以玉米芯、甘蔗渣、秸秆等为原料,经酶解、纳滤等先进工艺精制而成。低聚木糖区别于其他低聚糖具有四大特性:①高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②很难为人体消化酶系统所分解,③酸、热稳定性好,④有效摄入量少等,适合于与

所有食品、保健品、医药等产品配伍。日本SUNTORY公司早于1989年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我国于2000年研制成功,并于200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03年,日本又将其批准为保健品食品之一。2007年低聚木糖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批准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低聚木糖的有效用量仅为0.7g/d;相对与其他产品来说,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其功效是其他低聚糖产品的10-20倍。随着其宣传力度的增加,以及其应用范围为,低聚木糖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低聚木糖产品是SUNTORY公司酶法生产的低聚木糖,有以下4种产品形式:70%低聚木糖糖浆;35%低聚木糖粉末;20%低聚木糖粉末(其中数字表示低聚木糖对总糖含量百分数);片剂等且已经应用于饮料和调味醋等产品。在我国,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低聚木糖最大的生产厂家,其产品规格有95%低聚木糖(糖浆、粉末),70%低聚木糖(糖浆、粉末),35%低聚木糖粉末,20%低聚木糖粉末等。其已成功在醋饮品、口香糖、口服液、胶囊以及各类调节肠道菌群的中、高值产品中应用。例如:与中草药辅配的保护胃粘膜类的无限极牌常欣卫口服液、卫奥开牌海参壳聚糖胶囊;调节肠道菌群的尝如意牌低聚木糖胶囊、昂立1号R优菌多颗粒(女士型)、复临畅欣牌低聚木糖片等;辅助降血脂类的华雨牌清清口服液、龙力牌唐亿康胶囊等。低聚木糖在饲料中的使用也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在各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低聚木糖,可以有效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类由肠道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促进机体钙吸收、提高机体的生长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从而增加利润值。另外,低聚木

实验1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

实验1柑橘皮化学成 分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711827067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实验11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溶性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2.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3.掌握建立HPL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4.掌握建立G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柑橘皮是柑橘果实加工后余留的最大比例副产品,其内含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磷、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中医观点认为:柑橘皮味辛、苦、性温,其功能主要为化痰止咳、理气止痛,可入药。其所含营养成分除氨基酸外,其余均高于果肉,尤其是富含具有一定生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物质,使柑橘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滴定法是维生素C 含量测定最主要的方法,滴定法主要有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和碘量法,前者更加简便。染料2,6-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柑橘皮中的微量金属元素主要有钾、钙、铁、锌等,这些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定可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待测的柑橘皮的提取液在空气-乙炔火焰中原子化,在光路中分别测定钾、钙、铁、锌等对特定波长谱线的吸收。含量计算需要先建立各个金属的标准工作曲线。在测定钙离子时,需要加入镧作释放剂,以消除磷酸等的干扰。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C6一C3一C6 结构的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目前已从柑橘中鉴定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6O余种,最常见的为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芸香苷等二氢黄酮类。橙皮苷是目前柑橘属黄酮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橙皮苷(又称陈皮苷或桔皮苷)为二氢黄酮苷类化合物,是橙皮素与葡萄糖和鼠李糖结合形成的苷类。由于橙皮苷和Al(NO3)3溶液在80℃反应15min后能形成黄色络合物,通过波长扫描,可测其420nm有最大吸收,通过橙皮苷对照品的系列溶液得到工作曲线后,进行样品中橙皮苷含量的测定。 柑橘皮中含有多种香精油,其中含量最大的4种香精油分别是:柠檬烯,beta-蒎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这四种成分沸点不高,受热基本稳定,可用GC进行含量测定。

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与其应用展望

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与其应用展望 摘要: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低聚糖的结构,讨论了功能性低聚糖的双歧因子、低热量、抗龋齿等主要功能,对低聚糖的开发应用作了探讨及展望,提出低聚糖将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在功能性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发应用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字:低聚糖生物学意义应用 研究背景 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低聚糖又称寡糖,其分子量约为300~2000,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精等属于普通低聚糖,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等。[1]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即通常所说的双歧因子。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 (1) 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 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 胃酸、胃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 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现在世界上主要研究和生产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低聚麦芽糖等。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人乳、大豆、棉籽、桉树、甜菜、龙胆属植物根及淀粉的酶水解物中。因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它们的酶系统,所以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肠道内为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功能性低聚糖因具独特的生理功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1、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

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扬 能源1201,2012011427 [摘要]由于石油的短期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石油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时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就初见端倪,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视,转而寻求解决能源危机的新出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煤化工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现状发展趋势 [Keywords]New coal chemical industry ; present situation ; trend of development 0.引言 新型煤化工是未来煤化工发展主要方向。煤化工产业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多种技术应用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能、电力等产品的产业。相对以产能过剩的合成氨、电石、焦炭等为主要产品传统煤化工行业而言,现代新型煤化工是指以煤气化为核心技术,通过优化整合先进化工生产技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兴产业,并以天然气、烯烃、石油等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能源、化工原料为主要终端产品。无论从产品需求性还是从技术适用性、能耗、环保、水资源消耗等维度来分析,除甲醇外的传统煤化工行业均缺乏大规模发展空间,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将主要依托于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 1.世界能源结构现状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石油消费占30-32%,天然气消费占17%-19%,煤消费占27%-28%,其余为原子能、水能、风能消费等。根据化石能源的蕴藏量以及开 采情况,许多专家预计, 21世纪中叶,石油消 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基本持平。总的能源形势将从石油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天然气为主,进而发展为以煤炭为主。 2.煤化工的发展历史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中国是使用煤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就用煤冶炼铜矿石、烧陶瓷,至明代已用焦炭冶铁。但煤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并逐步形成工业体系,则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煤中有机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芳香族稠环为核心,周围连有杂环及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见煤化学)。这种特定的分子结构使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能获得固体产品,如焦炭或半焦。同时,还可得到大量的煤气(包括合成气),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如烃类、醇类、氨、苯、甲苯、二甲苯、萘、酚、吡啶、蒽、菲、咔唑等)。因此,煤化工的发展包含着能源和化学品生产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促进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2.1 初创时期 :主要为冶金用焦和煤气的生产。18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英国对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关于《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传统能源与矿产资源供给,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中国必须从现在起就着眼于未来二十年,布好与世界主要资源竞争国的这个局,对印度的长期战略关系安排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下载论文网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或许将接替美国的地位走向世界顶峰。要实现这一点,中国和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必须处理好,那就是日本和印度。中印的海外资源主要来自中东与非洲,而印度的地理位置又方便他获取海外资源并控制中国的海上通道,所以若印度成为中国的敌人,或者被利用成为中国的敌人,都会阻碍中国顺利获取海外资源而完成现代化。这些因素决定着中国必须在深刻了解印度的基础上,在战略与策略上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存在资源竞争关系 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将有持续的高增长,但中国自身的资源无法支撑这么高的增长速度,需要大量进口。印度是世界第

二人口大国,对资源的进口需求同样旺盛,不可避免地将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 首先,中国进口石油有80%取道印度洋。10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全部石油需求的比例仅6%,现在已经过半,到2030年预期将有80%的石油来自进口。中国石油进口中80%以上要经过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航线。过去我们由于与南海部分国家有些矛盾,因此比较注意马六甲海峡通航的安全问题,也产生了许多设想,比如从中国西南方向通过缅甸或巴基斯坦寻找新出海口,以绕过马六甲海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绕过了马六甲,也绕不过印度洋,因此对中国海上通道真正的挑战可能不仅在南海,更在印度洋。 其次,围绕资源需求,中印存在潜在矛盾。未来20年,中国将依靠内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仍可能在9%左右。发达国家也会逐渐从危机中走出来,出现新的全球经济增长过程,全球资源的需求就会恢复,并且逐渐超过危机前水平。这一状况在未来5到10年之间很可能会出现,届时,资源的争夺比现在要激烈得多。 印度与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印度走向工业化,中国与印度就必然有资源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能给中国提供资源和资源通道的国家可能将成为朋友,而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的国家和地区,或许将成为竞争者。那么,中国潜在的资源竞争者是谁?一个是欧盟,一个就是印度。日本作为发达国家,

煤化工行业现状

中国煤化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07-12-24 14:58:31| 分类:化工|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经过了2004年、2005年建设高潮之后,2006年我国化工业仍然创造了“十一五”开局的建设热潮。不过,2006年中国煤化工发展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以及向理性的回归的预示:“环保风暴”唤醒了化工业对环保和安全等社会责任的重视;化石能源的紧缺,使节能降耗和替代能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煤化工”紧急叫停、全面规划初露头角;《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南》,尤其是《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为煤化工行业发展描绘出广阔的发展蓝图。 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煤化工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煤化工对石油化工的替代性,深入探讨我国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确实是一件涉及煤化工发展全局的大事。本文将从宏观(世界、国家)、中观(行业)两个层面就产业特点、发展趋势等作出分析,以求对未来的产业投资、建设作出一些建议。 一、宏观环境分析 化学工业是国家基础行业,而石油、煤(天然气的比例较小)对化学工业具有两大功能:燃料、化工原料。化学工业是能源大户,所以国家战略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宏观环境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煤化工的发展进程。 1、行业现状 目前全球有117家以大型煤化工能源一体化工厂,共有385座大型现代气化炉,总生产能力达到45000兆瓦,地区分布是东亚和澳洲占22%,非洲和中东占34%,欧洲占28%,北美占15%。气化用原料49%为煤炭,36%为石油焦。产品比例,37%为各类化工产品,36%为间接法合成油,19%用与发电。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增长率达5%,高于全球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3.6%的水平。国家厂家在近两年纷纷开始在国内物色合适的企业投资,这主要是抓住项目建设资金大,国内企业运营经验不足的特点,而在国家开始管制之后,项目审查更为严格,这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我国煤化工行业在发展之初的规划较为完善,有效的避免了重复低效建设。 2、我国能源格局 在“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化工行业要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是煤化工的发展企契机,而国家经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煤化工必然是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能源结构稳定性来看,我国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人均储量与欧美、OECD发达国家等有相当大差距。而在储采比上,我国能源的可持续性也很差,如果在未来10至20年中仍没有大的油田被发现,石油资源瓶颈将危及国内能源安全。而煤炭资源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最为接近,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决定了我国长期依赖煤炭的能源格局,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20年,我国将斥资1万亿发展煤化工,其中装备费用占50%,技术费用占10%。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15年将是投资的重点。方向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 从经济稳定性来看,国际能源署(IEA)作出的研究报告表明,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会使得下年中国的真实GDP下降0.8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上升0.8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石油能源比例不大,但利用煤化工的替代性降低石油消耗和进口依赖度,是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环境污染 2006年,轰轰烈烈的“环保风暴”唤醒了企业对环保、安全的社会责任感。从环境保护来看,使用清洁煤气化技术后,煤化工能源一体化产业模式能有效解决常规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容量是煤化工未来发展比较关键的考虑点,煤制油从根本上说是将一种资源转化成另外一种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