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柑橘皮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柑橘皮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柑橘皮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柑橘皮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题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学生姓名高换楼学号1111034082所在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1102班 指导教师季晓晖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5 年 06 月 08 日

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高换楼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工专业1102班,陕西汉中723001) 季晓晖 [摘要] 石斛为我国常用贵重药材,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石斛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利用蒽酮-硫酸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实验方案,在石斛粉碎程度为粉末、液料比为50mL/g、提取2次,每次3小时的情况下多糖提取率最高。本文的实验结果为今后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质量评价及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石斛;多糖;蒽酮-硫酸法;抗氧化性;测定; Determination of 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 content GAO Huanlou (Grade 02, Class 11, Majo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p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x, Shaanxi) Tutor: JI Xiaohui Abstract: Dendrobium is in common use in our country precious medicinal herbs, the effect of nourishing yin and clearing heat, nourishing stomach fluid, Dendrobium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ere measured, and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optimum solution is obtained. In Dendrobium degree of comminution is in the form of powder, liquid to solid ratio for 50mL/1g, extraction 2 times, every time 3 hours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future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antioxidation; determination;

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2007年第1期 3月出版 李尔春*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西安710062) 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Rsearchprogressonnaturalplant polysaccharidestructureandbiologicalactivity *李尔春,男,1984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在读生。 收稿日期:2006-12-14 LiEr-chun* (Departmentoffoodengineering,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摘要主要介绍了天然植物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功能,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疲劳、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等,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关键词 植物多糖 结构 生物活性 AbstactsThenaturalplantpolysaccharidestructureandthebiologicalactivityfunctionweremainlyintro-duced,liketheanti-tumor,theimmunoregulation,an-tifatigue,hypoglycemic,theanti-virus,antioxidationandsoon.Itsprospectsfordevelopmentwerealsoforecasted.keywordsPlantpolysaccharidesStructureBiolog-icalactivities 多糖是指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他们除了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成分外,有些植物体内的多糖类化合物还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多糖是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但由于其单糖的组成种类和连接位置多,再加上端基碳的构型等问题,使得对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难度加大,长时间以来未受到重视,发展比蛋白质和核酸晚。近年来由于多糖类化合物的特殊生理活性,使得对于糖复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 1多糖的结构与测定方法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多糖是非常复杂的大混合 物,包括生物大分子的混合、不同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或杂多糖) 的混合、同种多糖大小分 子的混合,因此必须采取适合特点的方法分离分级纯化,否则结构不易确定。同一样品采用不同分级方法,常有不同结果。植物的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其中的多糖也是各色各样的,必须分开来研究。例如人参的根、茎、叶、果中的多糖,虽都含有中性杂多糖、酸性杂多糖组分,但其组成与结构却是不同的。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也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多糖的一级结构是指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多糖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多糖的结构测定包括纯度测定、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的鉴定、糖连接位置的测定、糖链连接顺序的测定、苷键构型及氧环的测定。 多糖一级结构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三大 类, 即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学方法。①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水解法、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②仪器分析法。与化 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糖链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用于糖链结构分析的仪器方法主要有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除了传统的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仪器之间的联用,大大推动了糖链结构的研究工作。③生物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酶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食品工程FOODENGINEERING 44

铁皮石斛多糖的功效

铁皮石斛多糖的功效 了解过铁皮石斛的朋友,都知道铁皮石斛的功效卓著,可以滋养阴津、提高免疫、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降低血糖、抑制肿瘤、明亮眼目、滋养肌肤、延年益寿等等令人诱惑的功效。 很多朋友也听说过,铁皮石斛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功效,是因为含有石斛多糖。 糖? 最近不是报道说,糖不利身体健康吗?! 此多糖,非彼糖。 糖尿病的人不可以吃糖,但是可以吃石斛多糖。 石斛多糖属于活性多糖的一种。在国内,活性多糖的提法比较新,应用也很少。但在国外,特别是日本,普遍多了。活性多糖是功能性食品的一种,在保健范畴之内。 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 (一)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是大多数活性多糖的共同作用,也是它们发挥其他生理和/或药理作用(抗肿瘤)的基础。活性多糖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大量免疫实验证明,活性多糖不仅能激活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还能活化补体,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二)抗肿瘤的功能 据文献报道,已有50个属178种的提取物都具有抑制S-180肉瘤及艾氏腹水瘤等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及骨髓造血功能,促进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三)活性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在细胞分裂时,由于遗传因素或非遗传因素的作用,会产生转基因突变。突变是癌变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突变都会导致癌变,只有那些导致癌细胞产生恶性行为的突变才会引起癌变,但可以肯定,抑制突变的发生有利于癌症的预防。多种活性多糖表现出较强的抗突变作用。(四)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 冬虫夏草多糖对心律失常、房性早博有疗效;灵芝多糖对心血管系统具调节作用,可强心、降血压、降低胆固酵、降血糖等。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茵多糖(AMP)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能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研究也发现,蘑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和滑菇等13种食用茵的子实体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其中尤以金针菇为最强。腹腔给予虫草多糖,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小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云芝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等也具降血糖或降血脂等活性。活性多糖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 (五)活性多糖对多种病毒,如艾滋病毒(HIV-1)、单纯泡疹病毒(HSVl,HSV-2)、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VSV)、劳斯肉瘤病毒(RSV)和反转录病毒等有抑制作用。香菇多糖对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脑炎有治疗作用,对阿拉伯耳氏病毒和十二型腺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六)活性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已发现许多活性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七)活性多糖的其它功能 除具有上述生理功能外,活性多糖还具有抗辐射、抗溃疡和抗衰老等功能。具有抗辐射作用的活性多糖有灵芝多糖、猴头多糖等。具有抗溃疡作用的活性多糖有猴头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活性多糖有香菇多糖、铁皮石斛多糖、虫草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和猴头菌多糖等。

几种市售枫斗的多糖含量测定

几种市售枫斗的多糖含量测定 .烈斗 浙江省医学科学琏1999年9月(邑弟39期 , 多 .j 几种市售枫斗的多糖含 药帕研究所(3l0013)兰李亚芳 中药枫斗是以石斛属多种植物的茎经过 特殊加工制成的干燥品,亦称耳环石斛.传统 认为质重,嚼之粘牙,无渣者为优,老药工凭 此来判断枫斗的优劣,但无内在的质量评价 标准.近年来,石斛多糖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 视,并证明石斛多糖是评价枫斗的重要生理 活性物质之一ll.J.我们于l997年2月~ l999年6月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r 几种市售枫斗的多糖含量. 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样品:铁皮枫斗1(福建),铁皮枫斗2 (福建),枫斗1(云南),枫斗2(云南),小环叉 直条枫斗(云南),野生枫斗(云南),野生紫皮 扭斗(云南),儿洲牌铁皮枫斗(广西): 2仪器:723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 仪器厂)

3试剂:苯酚试剂:苯酚(分析纯)l0 加水l50g混匀,溶解即得,置淙色瓶内,冰箱'巾备用;其它试剂(无水乙醇,硫酸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二)方法: 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参照文献方法i 二,结果 (一)葡萄糖标准液吸光度测定结果:标 准品浓度在495,9.90,1485,1980,2475 297O,3465,396O时,吸光度分别为o069, O135,0203,0287,0366,0428,0500 0.587,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A=一0010536+0.Ol4923C.r= 25 量测定 z,7/ 丁委静张治国户.f 09994 (二)换算因素 塑重量—— 多糖液葡萄糖浓度(g/m])×多糖稀释因素结果:f为1504. (三)几种市售枫斗多糖含量见表1. 表1几种枫斗的多糖含量 三,讨论 ()结果表明,不同种石斛加工成的枫 斗.多糖含差别很大,已测的几个样品中多糖含最高低相差约4倍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单糖缩合成的多聚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从20世纪50年代对真菌多糖抗癌效果的发现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多糖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系列的研究。目前已有报道的天然多糖化合物约有300多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近年来,由于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毒副作用小和不易造成残留等优点[1-2],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开发利用植物多糖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目前,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作用等方面,而对植物多糖进一步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在食品、农业、工业方面的开发应用等研究工作较少。笔者参阅了部分资料,对植物多糖的结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今后中国植物多糖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糖;功能;提取纯化 1 植物多糖的组成和结构 多糖是由超过10个以上、通常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糖苷键分为α型和β型2种。植物多糖的糖链结合以β-1,3或β-1,6键为主,有的多糖还带有分支,带有分支链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而α型连接的多糖生理活性较弱。但有研究表明[3],α型连接的多糖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二级结构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三级和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研究表明,同是β-1,3连接的多糖即使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但由于二级和三级结构不同,其生理活性差异也很大[4-5]。因此,多糖的活性与其高级结构密切相关。 2 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2.1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2.1.1水煎煮法 水煎煮法是多糖提取的传统方法,是用水作为溶剂煎煮提取多糖。因为多糖在冷水中溶解度较低,一般要在70-90热水中回流提取2~3h,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后加入乙醇将多糖析出。目前多数国内文献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多糖,如盛家荣等[6]采用此法从板蓝根中提取多糖,李志洲等[7]采用该法提取大枣多糖。该法

石斛的多糖提取及其多酚物质的抗氧化性研究

目录 1、综述 (2) 1.1 铁皮石斛简介 (2) 1.2 铁皮石斛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3) 1.3 铁皮石斛的育种与繁殖 (4)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5) 2、铁皮石斛的水分测定及其多糖的提取 (5) 2.1水分的测定 (5) 2.2多糖的提取 (6) 3、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多酚物质抗氧化性的研究 (6) 3.1 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母液及浓度梯度的配制 (6) 3.2 实验测定原理及方法 (8) 3.2.1 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测定 (8) 3.2.2 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测定 (8) -)的测定 3.2.3 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 (9) 3.2.4 铁皮石斛乙酸乙酯萃取物还原能力的测定 (10) 4、结果与讨论 (10) 4.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0) 4.2 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 (11) -)的清除能力 (12) 4.3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 4.3 还原能力的测定 (13) 5、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铁皮石斛的多糖提取及其多酚物质的抗氧化性研究 专业:环境科学学号:200911201066 姓名:许永佳指导老师:苏小建 内容摘要:石斛多达五十余种,是市场上常见的名贵中草药和保健品。研究表明,植物的多糖及多酚含量很大程度决定了它的功效。本次实验,我们主要用铁皮石斛为主原料,选取水提醇沉法来提取它的多糖并测其含量。然后用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来萃取获得多酚物质,通过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其还原能力的测定,探讨铁皮石斛多酚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并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石斛的多糖含量为4.73%,它的多酚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优于合成物BHT。 关键词:铁皮石斛;多糖;抗氧化性;自由基; BHT 1、综述 1.1 铁皮石斛简介 铁皮石斛[D-officinale],俗称吊兰,是兰科石斛属植物。茎,直立,圆柱形,节间披有白色的膜质鞘;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尖端钝并钩转,基部有抱茎的鞘;花,白色,生于老茎上部节间,唇瓣菱形,喉部有一紫红色的斑块。铁皮石斛为名贵草药,药名为黑节草,拥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明目清热、增强免疫力、医治失音沙哑、抗衰老等功效。野生铁皮石斛生于海拔100——3000米之间的山地半阴湿岩石、树皮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湿的环境,不耐寒。铁皮石斛的鲜茎可直接食用,可炖汤,可泡茶,可浸酒[1],通常加工成制成药品或饮料,如铁皮枫斗、铁皮石斛功能性饮料等。近年来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高级保健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沿海发达地区。 早在14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和400多年前的《本草纲目》等古典中药书籍中,就将铁皮石斛列为药材中的上品。《道藏》则称:“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肉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由于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特殊及其自身繁殖慢等原因,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稀缺。目前铁皮石斛主要生长于在中国安徽西南部(大别山)、浙江东部(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宁化)、广西西北部(天峨)、四川、云南东南部(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

齿瓣石斛多糖含量测定比较

齿瓣石斛多糖含量测定比较 石斛是中国名贵中药材,多糖是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测定了不同产地,种植方式以及不同部位的齿瓣石斛多糖含量,对齿瓣石斛栽培应用有重要意义。 标签:齿瓣石斛多糖;含量测定;比较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第二大属,全球约有1500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1]。石斛为我国名贵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等功效。齿瓣石斛化学成分类型多样,其中糖类也是重要化学成分,广西的加工品一级枫斗含量高达45.89%[2]。本文对不同齿瓣石斛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比较。 1仪器和试药 1.1仪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电子天平;分析天平(FA200413)。 1.2试药对照品:D-无水葡萄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33-201205)。 1.3试剂双蒸水:自制;无水乙醇,95%乙醇,苯酚。 1.4药材见表1。 2实验方法 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斛多糖含量[3]。 2.1.1对照品溶液的配置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 ml含94.66ug的溶液,即得。 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石斛鲜品茎约60 g,精密称定,置于九阳豆浆机中,选择五谷模式榨汁,加水定容至1000ml,混匀,离心(转速为4000转/min)20min,上清液稀释8倍,精密量取2ml置10ml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10ml,摇匀,冷藏1 h,离心,弃上清,加80%乙醇洗涤2次,每次8ml,离心,弃上清,沉淀用热水溶解,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2.1.3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4、0.6、0.8、1.0ml,分别置10 mL具塞棕色试管中,加水补至1.0 ml,加5%苯酚溶液(临用时配)1.0 ml,摇匀,迅速加入浓硫酸5.0mL,置沸水浴加热20min,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5 min后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8nm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08级2班杜长蔓 摘要: 就微生物多糖的种类,生物合成、提取与纯化、实现了工业化的微生物多糖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望了微生物多糖开发利用的前景。微生物多糖主要指大部分细菌、少量的真菌和藻类产生的多糖。微生物多糖由于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理化特性独特等优点而使其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备受关注,尤其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生物多糖在细胞内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 ①黏附在细胞表面上,即胞壁多糖; ②分泌到培养基中,即胞外多糖; ③构成微生物细胞的成分,即胞内多糖。而其中的胞外多糖具有产生量大、易于与菌体分离、可通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一般微生物多糖的生产主要是利用淀粉为碳源,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进行生产,也有通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制成的。能够产生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但是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已进行或接近工业化生产的仅十几种。近几年,随着对微生物多糖研究的深入,世界上微生物多糖的产量和年增长量在10 %以上,而一些新兴多糖年增长量在30 %以上。到目前为止,已大量投产的微生物胞外多糖有黄原胶(Xant han gum) 、结冷胶( Gellan gum) 、小核菌葡聚糖(Scleeroglucan) 、短梗霉多糖( Pullulan) 、热凝多糖(Curdlan) 等。微生物多糖和植物多糖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①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地域、病虫害等条件的限制; 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③应用广泛,例如已作为胶凝剂、成膜剂、保鲜剂、乳化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微生物多糖年加工业产值可达80 亿左右。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生物合成; 提取与纯化;开发应用 0引言 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大分子化合物,来源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海藻、真菌及高等植物中尤为丰富。它是由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聚合物,作为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同维持生命体机能密切相关,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根据多糖在微生物细胞内的位置,可分为胞内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人们对多糖的初始研究可追溯到1936 年Shear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发现, 但微生物多糖倍受关注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 20 世纪50 年代, J eanes等人筛选、获得了许多黄原胶(Xan than gum ) 的产生菌. 1964 年, 原田等人从土壤中分离到产凝结多糖(Cu rdlan, 又称热凝多糖) 的细菌, 后发现农杆菌(A grobacterium sp. ) 也可以产生该多糖. 1978 年,美国人生产制造了产生于少动鞘脂类单胞菌(S p hing om onas p aucim obilis, 旧称伊乐藻假单胞菌) 的结冷胶(Gellan gum , 又称胶联多糖). 随后, 小核菌葡聚糖(Scleeroglucan)、短梗霉多糖(Pu llu lan, 又称普蓝)、透明质酸( Hyalu ron ic acid)、壳聚糖(Ch i2tasan) 等微生物多糖又相继被人们发现.近年来又兴起一些新型微生物多糖如海藻糖、透明质酸、壳聚糖等的研究。微生物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已作为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悬浮剂、润滑剂、食品添药品等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疗、制药保健等多个领域[1 ]. 为了不断开发微生物多糖的潜能, 仍然需要筛选、分离新的多糖产生菌, 了解多糖的生物合成, 研究它们的结构、理化学特性,进一步拓展它们的应用领域. 1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 多糖有的合成于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 有的合成于对数生长后期, 而有的则合成于静止期. 它们种类繁多, 可分为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 都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单糖或者和其它基团在特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11食品科学余勇 11720525 摘要: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方法及其主要生物活性,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生物活性 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根据单糖的组成可分为同多糖和杂多糖。同多糖指由相同单糖构成的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杂多糖由不同的单糖组成,结构上还可能与蛋白质或者核酸等结合形成结合型多糖。植物多糖是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多糖在早期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因活性不明显,常作为无效成分弃去。由于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自2O世纪8O年代来,人们对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有了新的认识。科学实验研究显示,植物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医药保健品行业热门领域。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已在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其他一些植物多糖正在深入研究,如桑黄多糖、猪苓多糖、人参多糖、枸杞多糖等。 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1 植物多糖的提取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所以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一般采用不同温度的水稀碱或稀盐溶液提取。由于水提时间长且效率低,酸碱提易破坏多糖的立体结构及活性。因此,发展高效,维持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方法至关重要。涂国云等采用酶法提取多糖,即采用复合酶一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复合酶多采用一定的果胶酶、纤维素酶及中性蛋白酶,此法具有条件温和、杂质易除和提高效率等优点。同一原料,分别用水、酸、碱、盐或酶法提取,所得多糖往往是不同的。 1.2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利用不同多糖分子大小和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常用季铵盐沉淀法和有机溶剂沉淀法。如安络小皮伞粗多糖的纯化方法,在多糖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得到多个多糖;还可用葡聚凝胶(Sephadex)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和缓冲溶液作为脱色剂,采用凝胶柱层析法使不同大小的多糖分子得到分离纯化,但该方法不适宜粘多糖分离。

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张云丽)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及其运用 摘要:植物多酚( 植物单宁)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天然产物,叙述了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多酚在国内外食品工业、医药保健、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展望了多酚在国际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又名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植物多酚(polyphenol)是多羟基苯,如苯二酚、苯三酚等。植物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1】酚类化合物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主要有黄酮类、多 酚类、多糖类和维生素类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农业、食品工业副产品(如茶叶、花生壳、柑橘类果皮、果汁残渣等)的提取物中也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其中有些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很高。因此来自农业和食品工业副产品的植物多酚将成为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点开发研究对象【2-3】。 一、植物多酚研究利用的化学基础 人类最初对植物中所含多酚类化合物的利用, 是将其用于鞣制皮革, 并将这类化合物称为植物单宁( vegetable tannins)。按照White和Bate-Smith 的定义, 植物单宁是指分子量在500—3000 范围内的具有鞣性的多元酚。1981年,Haslam 提出了植物多酚这一术语,它包括单宁及相关化合物( 如单宁的前体化合物和单宁的聚合物)。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地概括这类天然产物的特点, 也符合各学科领域的实际研究情况,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植物多酚的化学研究始于18世纪末。其结构复杂, 化学性质活泼,并且常以大量性质相似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因此本世纪30 年代以前,多酚化学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植物多酚的科学分类方法直到1920 年才由Freudenberg 提出,即根据化学结构不同,植物多酚分为水解单宁( 酸酯类多酚) 和缩合单宁( 黄烷醇类多酚或原花色素)。前者主要是酸及其衍生物与多元醇以酯键或甙键形成,可细分为单宁和鞣花单宁两类。后者主要是羟基黄烷醇类单体的缩合物, 单体间以C—C 键相连如图1所示。[4]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_张卫国

中图分类号:R979.1 R730.53;文献标识号:A ;文章篇号:1007-2764(2003)03-0036-85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张卫国1 刘欣2 陈永泉2  (1韶关大学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韶关 512005)(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广州510642) 摘 要: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含有的一种高分子活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其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发酵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多糖;生理功能;结构;发酵    Research advance of G.japonicum polysaccharide Zhang Weiguo1, Liuxin 2, Chen Yongquan2 (1 Food Department ,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2 Food college, South-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Abtract: G.japonicum Polysaccharide is a high-molecule active material that has many functions. Its research has done wide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reviews its function, structure and fermenting production.。 Key words: polysaccharide; function; structure; fermentation   1 灵芝及其医疗保健作用  灵芝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大型担子菌。目前已知灵芝属约有100多种,其中以赤芝和紫芝的药理价值最高,临床上主要也是使用这两种灵芝[1]。我国是灵芝真菌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们多生长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海南等地区,紫芝是中国特有的灵芝种类[2]。灵芝含有有机锗、高分子多糖、灵芝酸及腺嘌呤核苷等生物活性成分。 灵芝与人类健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关于灵芝的药效作用,历代本草学家都有所论述,早在2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列御寇中云“朽壤之一,有菌之者”,并总结当时利于灵芝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芳,饮之明目,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3]。 最早的药学著作《专著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其“久味苦平,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灵芝药性和功效作了详尽的记述: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收稿日期:2003-5-2 气、补中、增智慧、不忘;紫芝,甘温无毒,好颜色、治虚劳、治痔[4]。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和临床上都已证明:灵芝可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故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有延缓衰老之功效,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炎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血脂、降血糖等药效[6]。 2 活性多糖的研究概述 活性多糖是一种具有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按照来源分类,活性多糖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微生物多糖再分为细菌多糖和真菌多糖等。按照化学结构分类,多糖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7]。活性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六十年代后,活性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8]。八十年代又发现活性多糖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9]。近年来,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多糖复合物疫苗等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85

多糖类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多糖类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 functional food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健康。但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环境恶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从而对于供能食品来调节机体有了确切的渴望。本文通过阐述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现状,多糖的功能特性以及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功能性食品。 关键词:多糖;功能性食品;前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y diet.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lead to people's body appear all sorts of chronic disease,affected the people healthy body,the lower the quality of life,thus to supply food to regulate the body had a definite desi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al food and functional food current situation,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olysaccharides are introduced in several aspects,such as functional food. Key words:Polysaccharide;Functional food;Outlook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多糖类;植物,药用;生物类 多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种生物体中,尤其是动物细胞膜、植物细胞壁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一类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分子基础之一。多糖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以及微生物多糖3类[1]。自I960年以来,人们陆续发现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不仅可以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以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抗辐射等方面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2拟.7]。迄今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其中从植物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8]。因为它药理活性强,来源广泛,细胞毒性低,安全性强,毒副作用较小,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1植物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1.1免疫调节作用Yang等研究发现,在针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当归多糖均可显著提高一氧化氮(NO )生成

量, 提高细胞溶酶体酶活性[9]。另外,他们还发现L拟硝基拟精氨酸甲酯(NG A nitro 拟L拟arginine methyl ester , L拟NAME)即一种诱导 型NC合酶(iNOS)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中当归多糖诱导的NO 的增殖,说明当归多糖是在iNOS基因表达的诱导下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Cheung等从冬虫夏草中提取得到虫草多糖(UST2000)并对产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和体外药理活性研究[10]。虫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比例为 2.4 : 2 : 1;体外试验中,虫草多 糖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的分泌;另外,虫草多糖可短暂诱导胞外信号调控酶的磷酸化而使其激活、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并提高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虫草多糖在触发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抗肿瘤活性自从1950年发现酵母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研究人员已分离出许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植物多糖。Lins等经 过血液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得知,在体外实验中,红藻硫酸多糖无显著细胞毒性,但体内实验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以增强5拟氟尿嘧啶诱发的免疫应答,说明红藻硫酸多糖由于它的免疫学性质而具有抗肿瘤活性[11]。Yamasaki等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发现,云芝多糖可增强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扩散能力,从而发挥抗肿瘤功效[12]。 1.3抗菌抗病毒活性Wang等研究发现,匍扇藻粗多糖具有显著抗I

石斛总多糖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

石斛总多糖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23T14:12:36.3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7期作者:许磊 [导读] 确定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实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为指标 许磊 (天津民祥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确定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实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石斛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石斛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2h、料液比为5:4。结论:该工艺简单、方便、快捷,可用于不同品种石斛总多糖的提取。 【关键词】石斛;总多糖;单因素;正交试验;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368-02 石斛为兰科植物马鞭石斛、铁皮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被称为“九大仙草”之首,为珍稀、名贵、道地中草药,当下多以其总多糖含量的高低来判断石斛品质的优劣。本研究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并最终确定了石斛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期为石斛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材料与试剂 石斛采自安徽省霍山县,无水葡糖糖、苯酚、硫酸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级,实验用水均为Milli-Q超纯水机制备(密理博(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LC-4016型低速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双层铁皮电炉(上海日用电炉厂)。 2.方法与结果 2.1 石斛中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90μg/mL的溶液,即得对照品储备液。 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石斛粉末(过三号筛)约0.12g,精密称定,加水80mL,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转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5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10mL,摇匀,冷藏1h,取出,离心(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20min,弃去上清液(必要时滤过),沉淀加80%乙醇洗涤2次,每次8mL,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加热水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2.1.3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5% 苯酚溶液 1mL,摇匀,再精密加硫酸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分钟,取出,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5药典通则0401),在488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无水葡萄糖的量,计算,即得。 总多糖提取率=总多糖质量/原药材的干品重量×100%。 2.1.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各加水补至1.0mL,振摇,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l.0mL(现配现用,注意避光),摇匀,再精密加硫酸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分钟,取出,置冰水浴中冷却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5药典通则0401),在488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9.016~90.16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y=0.00881x+0.11252,R2=0.99904)。 2.1.5精密度实验 按标准曲线确定的范围内,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6份,各1mL,按照2.1.3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RSD=2.4%,精密度良好,符合方法学要求。 2.1.6稳定性实验 在标准曲线确定的范围内,精密吸取2.1.2项下制备的供试品1mL,分别于0h,2h,4h,6h按照2.1.3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其RSD=0.88%,稳定性良好,符合方法学要求。 2.1.7重复性实验 在标准曲线确定的范围内,精密量取2.1.2项下制备的供试品1mL,按照2.1.3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6次,计算RSD=3.2%,重复性良好,符合方法学要求。 2.1.8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含量的石斛粉末100mg,精密称定,共六份,分别加入适量的对照品溶液,按照2.1.3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提取回收率,RSD=3.4%,加样回收率合格,符合方法学要求。 2.2 石斛总多糖提取工艺考察 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表1)。进而得到石斛总多糖加热回流提取的最优条件。石斛总多糖最佳提取条件正交实验表见表2。

植物多酚

植物多酚的分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现代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医学研究者发现,植物多酚对此类病症有良好治疗和预防效果,因此,植物多酚的研究引起全球极大的关注。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茶多酚、葡萄多酚、苹果多酚、石榴多酚等。植物多酚是指来源于莽草酸途径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化合物,它具有芳环结构并结合有1个或多个羟基。植物多酚又称植物单宇,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抵御紫外线的辐射和病原体的侵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果实、皮、根和叶中。 1 植物多酚分类 人们最初研究的植物多酚是单宁。1920年K·Frendenberg按照单宁的化学结构特征,将单宁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大类,这类方法得到公认并一直沿用至今。按照多酚来源的不同,也有人将其分为茶多酚、葡萄多酚、苹果多酚、石榴多酚等。此外,按照酚环的数量以及其他环结合的结合元素的作用不同分成酚酸、类黄酮、木聚素和木酚素等,还有人将植物多酚按照其化学结构中碳原子的骨架结构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一目了然,使人很容易掌握植物多酚的结构。 植物多酚的主要类别见表1。

表1 植物多酚的主要类别 2植物多酚生物活性 多酚是重要的风味物质和呈色物质,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可调节大部分酶和细胞接收器的活性,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组织退化具有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2.1抗氧化合清除自由基作用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日趋深入和发展,研究者通过动物模型验证了植物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体现在:①通过还原反应降低环境中的氧含量;②作为氢供体释放出氢与环境中的自由基结合,中止自由基引发的连锁反应,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的继续进行。同时,植物多酚能有效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自由基诱发的生物大分子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减缓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 2.2抑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能力,且在相应的抑制浓度下不影响动物的生长。苹果多酚可有效地防止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和其他疾病,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临界生长用药质量浓度分别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