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中化学成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泥中化学成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泥中化学成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泥中化学成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评分:

《化学研究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水泥熟料中Fe2O3、Al2O3、CaO和

MgO含量的测定

班级:

姓名: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2011年 6 月20 日

水泥熟料中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在同一份试样中进行多组分测定的系统分析方法;

2、掌握难溶试样的分解方法;

3、学习复杂样品中多组分的测定方法的选择

二、原理

水泥熟料是调和生料经1400?C以上的高温煅烧而成的。通过熟

料分析,可以检验熟料质量和烧成情况的好坏,根据分析结果,可

及时调整原料的配比以控制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

成分及其控制范围,大致如下:

水泥熟料中碱性氧化物占60%以上,因此易为酸所分解.反应方程式:

2 CaO·SiO + 4 HCl == 2 CaCl2 + H2SiO

3 + H2O

3 CaO·SiO + 6 HCl == 3 CaCl2 + H2SiO3 + 2 H2O

3 CaO·Al2O3 + 12 HCl == 3 CaCl2 + 2 AlCl3 + 6 H2O

3 CaO·Al2O3·Fe2O3 + 20 HCl ==

4 CaCl2 + 2 AlCl3 + 2 FeCl3 +10 H2O

(1)溶样

酸溶:目前水泥分析中SiO2的测定常用重量法,即取一份试样与固体NH4Cl 对混匀后,再加HCl溶液,在水浴中分解,NH4Cl对硅酸溶胶起盐析作用,加热蒸发加速硅酸脱水凝聚,使SiO2沉淀完全,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在950℃灼烧成固定成分的SiO2,然后称量,计算结果(SiO2不测)。

碱溶:0.5克(准确到0.1mg)试样于银(镍)坩埚中,加6-7克即NaOH,

加盖(留缝隙),于高温炉中,从低温起,在650-700℃熔融20min,取出冷却,放入盛有100沸水的300烧杯中,盖上表面皿,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0-30ml盐酸+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冷却,转入250容量瓶,加水稀释,定容。

(2)Fe3+离子的测定

溶液酸度控制在pH=2~2.5,则溶液中共存的Al3+,Ca2+,Mg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指示剂为磺基水杨酸,其水溶液为无色,在pH=2~2.5时,与Fe3+形成的络合物为红紫色。Fe3+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是黄色,因此终点时由红紫色变为黄色。由于Fe3+与EDTA的反应速率比较慢,需要加热来加快反应速率,滴定时溶液温度以60~70℃为宜,但温度过高也会促使Al3+与EDTA反应,并会促进Fe3+离子水解,影响分析结果。反应方程式为:

滴定反应:Fe3+ + H2Y2- = FeY-(亮黄色)+ 2H+

显色反应:Fe3+ + HIn- (无色)= FeIn+ (紫红色)+ H+

终点反应:FeIn+ + H2Y2-(紫红色)= FeY- + HIn- (亮黄色)+ H+

(3)Al3+离子的测定

采用返滴定法,在滴定Fe3+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EDTA标准溶液,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4.3,将溶液煮沸,加快Al3+与EDTA络合反应,保证反应能定量完成,然后,以PAN为指示剂,用CuS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剩余的EDTA。

终点时的变色:在终点前溶液中Al-EDTA络合物是无色的,而Cu-EDTA络合物是蓝色的,PAN指示剂这时是黄色的,随着CuSO4标准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逐渐由黄变绿。当终点时,过量的Cu2+离子与PAN形成的络合物为红色,与溶液中Cu-EDTA的蓝色组成了紫色,即终点由绿色变为紫色。一般说来,在100mL 溶液中加入的0.015 mol.L-1 EDTA标准溶液以过量10mL左右为宜。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观察到的终点颜色是紫红色的。反应方程式为:

滴定前反应:Al3+ + H2Y2-(过量) = AlY-+ 2H+

返滴反应:Cu2+ + H2Y2- = CuY2-(蓝色)+ 2H+

终点反应:Cu2+ + PAN (黄色)= Cu-PAN(深红色)

(4)Ca2+离子的测定(A液)

由于Ca-EDTA络合物的lgKCaY=10.69不是很大,因此,只有在pH=8~13时,Ca2+才能定量络合。而在pH=8~9时Mg2+有干扰,故一般在pH>12.5下进行测定,此时Mg2+形成Mg(OH)2沉淀而被掩蔽。Fe3+、Al3+的干扰用三乙醇胺消除。

用于EDTA滴定Ca2+的指示剂较多,本实验采用钙指示剂,在pH>12时,钙指示剂本身纯蓝色,与Ca2+络合后呈酒红色。终点变色: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反应方程式为:

滴定反应:Ca2++ H2Y2- = CaY2- + 2H+

显色反应:Ca2++ HInd2-(纯蓝色)= CaInd-(酒红色)+ H+

终点反应:CaInd-+H2Y2- +OH-= CaY2-+HInd2- +H2O

(5)Mg2+离子的测定(A液)

Ca2+、Mg2+离子总量的测定:镁的含量是采用差碱法求得,即在另一份试液中,于pH=10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再从钙、镁含量中减去钙量后,即为镁的含量。

用K-B作指示剂,终点由红变蓝。Fe3+离子的干扰需要用三乙醇胺和酒石酸钾钠联合掩蔽,因为三乙醇胺与Fe3+生成的络合物能破坏酸性铬蓝K指示剂,使萘酚绿B的绿色背景加深,易使终点提前到达。当溶液中酒石酸钾钠与三乙醇胺一起对Fe3+进行掩蔽时,上述破坏指示剂的现象可以消除,Al3+的干扰也能由三乙醇胺和酒石酸钾钠进行掩蔽。反应方程式为:

滴定反应:Ca2+/Mg2++ H2Y2-= CaY2-/ MgY2-+ 2H+

显色反应:Mg2+/Ca2+ + HInd2-(纯蓝色)= MgInd-/ CaInd- (酒红色)+ H+

终点反应:MgInd- + H2Y2- + OH- = MgY2- + HInd2- + H2O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滴定分析常规仪器;

2、EDTA标准溶液( 0.015 mol·L-1):称取2.8gEDTA,加入200mL温水中溶解,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mL,摇匀。待标定;

3、浓盐酸;

4、HCl溶液(1:1): 1体积浓盐酸溶于1体积的水中;

5、HCl溶液(3:97): 3体积浓盐酸溶于97体积的水中;

6、浓硝酸;

7、氨水(1:1):1体积浓氨水溶于1体积的水中;

8、10%的NaOH溶液:将10g NaOH溶于100mL水中;

9、固体氯化铵

10、10%NH4CNS溶液:将10gNH4CNS溶于100mL水中。

11、三乙醇胺溶液(1:1);

12、硫酸铜标准溶液(0.015 mol·L-1):将1.8726g CuSO4 .5H2O溶于水中,加入8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500mL ;

13、HAc-NaAc缓冲溶液(pH=4.3):将33.7 g无水醋酸钠溶于水中,加2~3滴1∶1 H2SO4,用水稀释至1L,摇匀;

14、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67gNH4Cl溶于适量水后,加入520mL浓氨水,稀释至1L ;

15、0.05%溴甲酚绿指示剂:将0.05g溴甲酚绿溶于100mL20%乙醇溶液中;

16、10%磺基水杨酸指示剂:将1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水中;

17、0.2%PAN指示剂:称取0.2gPAN溶于100mL乙醇中;

18、酸性铬蓝K-萘酚绿B(K-B指示剂):准确称取1g酸性铬蓝K、2.5g 萘酚绿B与50g已在105℃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

19、钙指示剂

20、10%酒石酸钾钠:将1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水中。

四、实验步骤

1.溶样:准确称取试样0.5g左右,置于干燥的50mL烧杯中,加2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合,加2mL浓HCl和1滴HNO3,充分搅拌均匀,使所有深灰色试样变为浅黄色糊状物,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近干(约10~15min),加10mL热的(3+97) HCl溶液搅拌溶解可溶性盐,趁热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

用250mL容量瓶盛接,用热的(3+97) HCl溶液洗涤烧杯5~6次后,继续用热的(3+97) HCl溶液洗涤沉淀至无Fe3+离子为止(?),冷却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后保存,作为测定铝、铁、钙、镁等含量用。

2.Fe3+的测定:吸取重量法中分离SiO2后的滤液50mL于400mL烧杯中,加75mL水,2滴0.05%溴甲酚绿指示剂(在pH<

3.8时呈黄色,pH>5.4时呈绿色),逐滴加入1∶1氨水,使之呈绿色,然后用(1+1) HCl溶液调至黄色后再过量3滴,此时溶液酸度约为pH=2,加热至60~70℃,取下,加10滴10%磺基水杨酸,以0.015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淡红紫色变为亮黄色,作为终点,记下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保存该溶液,供测定Al3+用

3.Al3+的测定:将滴定Fe3+离子后的溶液加入0.015mol.L-1EDTA标准溶液约20mL,加水稀释至约200mL,再加入15mLpH=

4.3的HAc-NaAc缓冲溶液,煮沸1~2min,取下稍冷至90℃,加入4滴0.2%PAN指示剂,以0.015 mol.L-1CuS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逐渐由黄色变蓝绿色灰绿色,加1滴CuSO4溶液突然变亮紫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4.Ca2+的测定:吸取分离SiO2后的滤液25 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加1∶1三乙醇胺4mL,充分搅拌后,加10%NaOH溶液5mL,摇匀,加入约0.01g(约药勺小头取1勺)固体钙指示剂,以0.015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纯蓝色,即为终点,所用EDTA体积为V1。

5.Mg2+的测定:吸取分离SiO2后的滤液2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加10%酒石酸钾钠溶液1mL和1∶1 三乙醇胺4mL,搅拌1min,加入5mLpH=10 的NH3-NH4Cl缓冲溶液,再加入适量K-B指示剂,用0.015mol.L-1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根据此结果计算所得为Ca2+、Mg2+离子的总量,由此减去钙量即为镁量,所用EDTA体积为V2 。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1、计算公式

?Fe2O3含量:

?Al2O3含量:?CaO含量:

s

3

2

EDTA

3

2

)

O

Fe

(

)

(

2

1

)

O

Fe

(

m

M

cV

w

?

?

=

s

3

2

CuSO

EDTA

3

2

)

O

Al

(

]

)

(

)

[(

2

1

)

O

Al

(4

m

M

cV

cV

w

?

-

=

s

EDTA

1

)

CaO

(

)

(

)

CaO

(

m

M

cV

w

?

=

?

MgO 含量:

2、实验结果

表1 Fe

的含量测定记录及处理

表2 Al

的含量测定记录及处理

表3 CaO 的含量测定记录及处理

s

12)

MgO (])()[()MgO (m M cV cV w EDTA EDTA ?-=

表4 MgO的含量测定记录及处理

表5 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汇总

3、结果讨论

(1)一般测定项目含量<2%时,允许误差:0.1%;测定项目含量>2%时,允许误差:0.2%。根据测定误差,讨论产生误差的原因。

(2)根据测定结果,讨论结果是否在被测成分的范围之内。

水泥助磨剂成分分析

水泥助磨剂成分分析 微谱分析指通过微观谱图(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热谱、能谱、核磁共振谱等)对产品所含有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配方分析方法。配方分析在日本,欧美应用比较广泛,而在国内,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该技术甚至是很多国家的成长途径。二战之后的日本,就走的引进技术,分析还原,消化吸收,然后技术创新的道路。韩国等国家也是如此,从欧美获取技术,学习,实践,赶超。 研制复合型助磨剂 当前很多水泥企业所用的助磨剂主要起增产作用,但随着水泥行业混合材使用量的增大,以及即将执行的国家通用水泥新标准取消普通硅酸盐32.5水泥之后,有些水泥厂生产成本将有所上升。因此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有一种即能提高磨机产量又能提高混合材含量和水泥强度的助磨剂对水泥制造企业来说非常急需。在这方面除了几家国外助磨剂生产厂家有这种产品外,而国内公司的产品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般水泥助磨剂按性能可划分为:提高产量节约能耗型;抑制水泥结块型;提高强度改善性能型;高性能型。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在以往研究使用水泥助磨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并使其产品更趋规范,性能更加优越,掺入控制更加方便、可靠,成本价格更趋合理,不少水泥厂在粉磨过程中对掺适量水泥助磨剂来提高水泥产、质量,节约能耗,防止水泥结块等越来越感兴趣。 由于水泥助磨剂是一种表面活性较高的化学物质,将适量的助磨剂掺匀在粉磨物料中,使其吸附在物料颗粒的表面上,即能降低物料颗粒的表面自由能,从而防止物料细颗粒的再聚合并使颗粒易碎性提高,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表面活性高的化学物质,可用作水泥助磨剂。但在实际生产中要达到上述目的则要进行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配比掺合试验,找出最佳配比,特别对于复合型助磨剂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求在研制这类助磨剂时,为了增强与水泥产品的广泛适应性应尽量用标准水泥熟料做试验,其标准水泥熟料的有关成分为:C3A含量为6%~8%,C3S含量为50%~55%,f- CaO含量为≤1.2%,碱含量(Na2O+0.658K2O)≤1.0%。 在复合型助磨剂的研制生产中要充分了解助磨剂在水泥粉碎过程中的助磨和水泥水化过程中提高水泥强度的双重机理,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物料颗粒受到外

水泥化学成分与用水量

引言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高低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如果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大,为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加大用水量,则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增加混凝土干缩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水泥的强度要高,同时也要求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要低,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要好。本文就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和降低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措施进行探讨。 1 熟料的影响 1.1 熟料率值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根据资料介绍,熟料中4种主要矿物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3A、C4AF、C3S、C2S。笔者就同一立窑厂熟料的率值及矿物组成与熟料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统计,见表1。 表1 熟料的化学成分、率值、矿物组成及标准稠度用水量统计 编号样品 数/ 个 化学成分/% 率值矿物组成/% 标准稠 度用水 量/% Si O2 Al2 O3 Fe2 O3 CaO M g O S O3 f C a O KH KH - n P C3 S C2 S C3 A C4A F A 39 20 .8 3 5. 64 4. 66 64.96 . 9 6 . 9 8 2 . 8 0. 91 4 0. 87 9 2 . 2 1. 21 5 . 3 2 2 . 1 7 . 1 14. 2 23.6 B 50 20 .9 6. 45 4. 00 65.47 . 8 6 . 8 9 1 . 8 2 0. 90 2 0. 87 1 2 . 1. 61 4 8 . 6 2 3 . 5 1 . 3 12. 2 25.2 C 185 20 .7 6 5. 96 4. 98 65.03 . 9 2 1 . 3 2 . 6 0. 90 7 0. 86 9 1 . 9 1. 20 4 8 . 4 2 3 . 3 7 . 4 15. 1 23.8 D 126 20 6. 5.64.88 1010.0.1 1.42715.23.8

水泥多元素分析

丹东东方测控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一、产品简介 DF-5701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图1-1)是跨皮带式水泥物料在线检测装置。用于料堆管理、生料配料过程中元素成分的在线检测。 DF-5701的装置为模块化结构,不需切割皮带,可绕皮带安装。DF-5701运行时,皮带从测量装置内托槽上滑过,对流经的所有物料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不接触物料,不影响皮带运行。DF-5701每分钟给出一次检测结果,精确分析出各元素含量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参数。根据分析仪实时检测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改良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图1-1DF-5701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装置

二、产品结构 DF-5701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由测量装置、中子源、探测器、信号处理柜以及主机五个部分构成。(图2-1) 图2-1DF-5701结构图 1.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采用模块式框架结构。包含支持测量过程中核相互作用的关键部件,同时对射线进行辐射防护,使装置周围剂量率达到辐射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中子源 中子源安装于测量装置的下部,位于物料皮带的正下方,内部装有一个或多个不锈钢封装的252Cf源芯。252Cf的半衰期为2.6年,放射性活度随着持续发射中子减小,约二年半时间,需补充新的中子源芯达到初始源强度。 3.探测器 探测器安装于测量装置的上部,位于物料皮带的正上方,用于接收物料被中子作用后发出的射线。探测器外包有射线抑制体和恒温部件。其中,射线抑制体用于抑制干扰射线,并由恒温部件对探测器进行恒温。 4.信号处理柜 信号处理柜内有探测器外围部件,电子信号处理部件和温度控制部件。探测器外围部件为探测器运行提供高、低压电源。电子信号处理部件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探测器的模拟信号,通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温度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探测器温度和柜内温度。信号处理柜可以安装在墙上或支架上,与探测器相连接的电缆线长度标准为25米。 5.主机 主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主要采集来自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的数字信号,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解析,计算出元素成分含量及相关的质量控制参数,指导和控制水泥生产。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 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实验原理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胶砂的制备: (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

水泥成分

烧制水泥熟料的原料有:钙质原料(如石灰石)、硅质原料(如砂岩、硅石)、铝质原料(如粉煤灰、铝矾土)及铁质原料(如铁矿石、硫酸渣、铜渣)。 制水泥的原料还有:熟料、石膏、混合材(如矿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工业废渣等等)。 生产设备比较多:主要有原料磨、回转窑、煤磨、水泥磨,还有破碎机、皮带机、皮带秤、电机、风机、预热器、分解炉、冷却机、螺栓输送机、收尘器、均化库、选粉机、辊压机、提升机、喷煤管、回转下料器、堆料机、取料机、链式输送机等等。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2、Al2O3、Fe2O3。还有MgO、K2O、Na2O、SO3等等。其含量大约为:CaO=64~67%,SiO2=20~23%,Al2O3=4~8%,Fe2O3=3~6%。 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3简写成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成C2S)、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成C4AF)、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成C3A)。含量大约为C3S=52~60%,C2S=22~28%,C3A=4~15%,C4AF=4~15%)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物。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一种棕色水泥,称罗马水泥或天然 水泥。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成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了专利权。20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在不断改进波特兰水泥的同时,研制成功一批适用于特殊建筑工程的水泥,如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水泥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 水泥窑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窑筒体卧置(略带斜度),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也称旋窑);另一类窑筒体是立置不转动的称为立窑。水泥回转窑的类型即特点: 水泥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生产方法和不同类型的回转窑,按生料制备的方法可分为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与生产方法相适应的回转窑分为干法回转窑和湿发回转窑两类。由于窑内窑尾热交换装置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窑。回转窑的分类大致如下: 1、湿法回转窑的类型: 用于湿法生产中的水泥窑称湿法窑,湿法生产是将生料制成含水为32%~40%的料浆。由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所以各原料之间混合好,生料成分均匀,使烧成的熟料质量高,这是湿法生产的主要优点。 2、干法回转窑的类型: 干法回转窑与湿法回转窑相比优缺点正好相反。干法将生料制成生料干粉,水分一般小于1%,因此它比湿法减少了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中空式窑由于废气温度高,所以热耗不低。干法生产将生料制成干粉,其流动性比泥浆差。所以原料混合不好,成分不均匀。 水泥立窑的类型即特点 我国目前使用的立窑有两种类型:普通立窑和机械立窑。 普通立窑是人工加料和人工卸料或机械加料,人工卸料;机械立窑是机械加料和机械卸料。机械立窑是连续操作的,它的产、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都比普通立窑高。根据建材技术政策要求,小型水泥厂应用机械化立窑,逐步取代普通立窑。 水泥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及标准 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主机设备—窑、磨在指标控制范围内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是管理好各种库,原料、煤、生料、熟料、水泥各库内物料的数量与质量,掌握进库与出库,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确定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从本厂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方案,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

水泥的化学分析技巧及要领.

检测与监理广东建材2009年第3期 水泥的化学分析技巧及要领 廖映华 摘 (潮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要:本文通过介绍水泥化学分析中几个强制性检测项目的分析技巧及要领,希望能帮助各检测 机构提高对这几个项目的检测能力。 关键词:水泥;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 误差,也称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 值所得的差。测量结果是人们认识的结果,不仅与量的本身有关,而且与测量程序、测量仪器、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有关。所以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 以防止水泥中挥发性物质(如碱、氯化物、硫化物等等)因急剧受热,猛烈排出而使水泥样飞溅,造成结果偏低。 同时一定要确保灼烧温度控制在950~1000℃之间。 ⑸灼烧完毕坩埚盖打开后应及时将样品放在干燥 标准中的程序进行操作,还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器中密封保存,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测量环境的控制,及一些人为的误差。这样才能确保检使测试结果偏高。测的准确性,杜绝不合格品的使用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⑹瓷坩埚的标识不能象我们标识玻璃器皿,用蜡质量;同时不致于把合格品检测成不合格品,造成生产厂家的损失。 检测机构对水泥化学分析的强制性检测项目,主要有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等,下面就来谈一谈本人在检测这几个项目时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便大家减少检测误差并且对这几个项目的检测能力有所提高。 笔,因为蜡在高温下会熔化,所以我们要用能耐高温950~1000℃的物质。可用小刀在坩埚上划出数字再用三氯化铁来着色,其颜色经950~1000℃灼烧后能永久保留。 2不溶物(IR) 不溶物的测定是先以盐酸溶液处理,滤出的不溶残渣再以氢氧化钠处理,经盐酸中和、过滤后,残渣在高温950℃下灼烧至恒量,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算出不溶物 它的测定结果与的质量百分数。不溶物不是化学成分, 试验条件密切相关,所以在测定过程应注意:

水泥成分测定报告

实验题目: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MgO含量测定一、摘要 本实验测定硅酸盐水泥中SiO 2、Fe 2 O 3 、Al 2 O 3 、CaO、MgO的含量。实验采用 重量分析法测定SiO 2 的百分含量,试样经过溶解、沉淀、陈化、过滤和洗涤、 烘干、碳化、灰化最后灼烧至恒重得到SiO 2的质量。测定试样中Fe 2 O 3 、CaO、MgO 的含量均采用EDTA直接滴定,采用返滴定法测定Al 2O 3 的含量,先加入过量EDTA 溶液,用CuSO 4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二、前言 水泥主要由硅酸盐组成,按我国规定,分成硅酸盐水泥(纯熟料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煤灰水泥)等。水泥熟料是由水泥生料经1400 o C以上高温煅烧而成。硅酸盐水泥由熟料加入适量石膏,其成分均与水泥熟料相似,可按水泥熟料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 三、实验原理 SiO 2 的测定可分为容量法和重量法,重量法又因使硅酸凝聚所用物质的不同分为盐酸干涸法、动物胶法、氯化铵法等,本实验采用氯化铵法将试样与7-8 倍固体NH 4Cl混匀后,再加HCl溶解分解试样,HNO 3 氧化Fe2+为Fe3+经沉淀分离、 过滤、洗涤后的SiO 2·nH 2 O在瓷坩埚中于950o C灼烧至恒重。 如果不测定SiO 2,则试样经HCl溶液分解、HNO 3 氧化后,用均匀沉淀法使 Fe(OH) 3、Al(OH) 3 与Ca2+、Mg2+分离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Fe, 以PAN为指示剂,用CuSO 4 标准溶液返滴定法测定Al,Fe、Al含量高时,对Ca2+、 Mg2+的测定有干扰,用尿素分离Fe、Al后,Ca2+、Mg2+是以GBHA或铬黑T为指示 剂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若试样中含Ti时,则CuSO 4 回滴定法测得的实际上 是Al和Ti的含量,若要测定TiO 2 的含量可加入苦杏仁酸解蔽剂,TiY可成为 Ti4+,再用标准CuSO 4 滴定释放的EDTA,如Ti含量较低时可用比色法测定。 滤液中Ca2+、Mg2+按常法在pH = 10时用EDTA滴定,测得Ca2+、Mg2+含量;再在pH = 12时,用EDTA滴定,测得CaO的含量,用差减法计算MgO的含量。生产上通常未经上述沉淀分离,加入三乙醇胺、氟化钾等作掩蔽剂,直接用EDTA 进行滴定。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

水泥代号及种类

水泥概述: 1、水泥历史不长,只10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惊人 2、水泥品种 1)按化学成分为: ①硅酸盐类水泥有六大类: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②铝酸盐类水泥 ③无熟料(少熟料)类水泥 2)按用途分为: ①普通水泥 ②特殊水泥 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 定义: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的波特兰水泥Portlandcement分为不掺混合材料PI和掺不超过5%混合材料PII不合格品水泥: 细度,终凝,不溶物,烧失量及混合料过多,强度过低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一)定义: 为改善硅酸盐水泥的某些性能,增加水泥品种,扩大水泥使用范围,并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目的,可以在硬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适量的混合

料,与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不同品种的硅酸盐水泥,称为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简称混合水泥。 (二)、混合材料的类型 1、活性混合料,分为: 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 2、非活性混合料(又称填充性混合材料),如: 石英砂、石灰石、粘土等,以及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及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三)混合水泥种类 1、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为矿渣硅酸盐水泥。 2、火山灰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即为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水泥的性能及应用 1)、粉煤灰水泥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甚至赶上或明显地超过硅酸盐水泥。 2)、粉煤灰内比表面积较小,吸附水的能力小,因而这种水泥干缩性小,抗裂性较强。

水泥全分析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与建筑材料检验综合报告 水泥全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第一篇水泥分析简介 (2) 1 资料查阅 (2) 1.1水泥组成、分类、用途 (2) 1.2水泥生产简介 (2) 1.3水泥检测项目与控制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文献综述 (3) 2.1水泥检测意义 (3) 2.2拟定预做实验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篇实验部分 . (4) 1检测项目一水泥中硅含量的测定 (4) 1.1测定意义 (4) 1.2测定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仪器及工作参数 (4) 1.4试剂 (4) 1.5工作程序 (4) 1.6结果与讨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检测项目二水泥中铁、铝含量的测定 . (6) 1.1测定意义 (6) 1.2测定方法 (6) 1.3仪器及工作参数 (7) 1.4试剂 (7) 1.5工作程序 (7) 1.6结果与讨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部分常用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1 《信息来源:无缝钢管》

水泥主要化学成分与塌落度的关系

水泥中矿物主要成分 与混凝土塌落度的关系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水泥熟料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酸三钙3CaO.SiO2,(C3S),约占35-60%之间。硅酸二钙2CaO.SiO2(C3S),约占15-37%,以上成分约占75%以上.称为硅酸盐矿物。铝酸三钙3CaO.Ai2O3,约占7-15之间,铁铝三四钙4CaO.Ai2O3.Fe2O3(C4AF),10-18之间,以上成分在22%左右,称为溶剂矿物。熟料化学分析报告中总量小于99%。熟料质量好坏主要看硅酸盐矿物含量的多少,含量越高越好,其次要看fCaO含量,越低越好。应小于1%.熟料中氧化镁含量当然也是含量越低越好,氧化镁水化后,体积增大倍数大约是200%,普通硅酸盐水泥中MgO小于或等于5%,水泥中影响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游离钙,MgO,和水泥中SO3含量,熟料在1250℃时候产生液相,开始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矿物组成成分是很复杂的。游离钙主要是小于这个温度介面或低温时,产生欠烧游离钙,熟料卸料冷却不良时,或在还原气氛中,产生二次游离钙,由三钙分解而形成,其水化速度较慢。试饼无弯曲、无裂缝、无透光,即为安定性合格。 二.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中,应重视溶剂矿物的组成。特别是C3A 的含量,不宜大于11%,水泥矿物对外加剂吸附性能顺序是:C3A.C4AF.C3S.C2S,与水泥矿物水化速度顺序相同,C3A,根据自己经验,其强度大约3d内亦表现完,水泥强度倒缩现象与溶剂

矿物含量高,有直接的关系。溶剂矿物含量高,与外加剂适应性就变差,水泥净浆流动度也变差,当然,与水泥中其它矿物组成含量、含碱量、混合材品种.种类.掺量、石膏的种类.掺量、细度、以及水泥放置时间、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塌落度与溶剂矿物的关系:我们在适配混凝土时,水泥加水搅拌后,减水剂很快被溶剂矿物吸附到表面,等到硅酸盐矿物开始水化时,液相中外加剂的浓度已经变得很低,且随着水化时间增加,水泥颗粒状表面的电动电位值(我理解为电荷值)的减小,因此,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塌落度、流动度也随之下降。 华昌混凝土有限公司 2015.9.14. 注:老树有时间时,再写点文章,助您早日事业有成。 QQ:1164010054 如有错误之处,望指导。

水泥化学分析常规项目测定方法及要领

水泥化学分析常规项目测定方法及要领 纪红梅 引言 水泥,粉状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成浆体后能在空气中或水中硬化,用它将砂、石等散粒材料胶结成砂浆或混泥土。水泥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和砂浆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在GB 175--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对各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指标,括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等有明确的限量规定,在GB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规定了各成分测定的允许误差。在进行化学分析时,即使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实验仪器和检测环境均符合标准要求,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检测水平,应充分了解各成分的测定原理,掌握可能引起实验误差的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减少测定误差。 1 烧失量的测定——灼烧差减法 烧失量的测定就是把试样在950℃左右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量,(即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计算灼烧掉物质的质量百分数。 烧失量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存在的人为误差比其它项目要少得多。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把误差降到最小: (1)每次测定前都要把测定用瓷坩埚洗净后,预先在950℃下灼烧至恒量。 (2)2N热应使用电阻丝高温炉而不应使用硅碳棒电炉,并应将坩埚放在高温炉的恒温区,保证温度波动不大。高温炉的炉门处温度最低,而炉壁附近

处温度最高,注意不要放在这些位置上。 (3)应定期计量高温炉上的温度控制器。以确保温度的准确性,防止温度偏低。 (4)灼烧时高温炉温度应从低温(低于400℃)升起,以防止水泥中挥发性物质(如碱、氯化物、硫化物等等)因急剧受热,猛烈排出而使水泥样飞溅,造成结果偏低。 (5)灼烧完毕坩埚盖打开后应及时将样品放在干燥器中密封保存,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使测试结果偏高。 (6)瓷坩埚的标识不能象我们标识玻璃器皿,用蜡笔,因为蜡在高温下会熔化,所以我们要用能耐高温950~1000℃的物质。 2 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基准法) 三氧化硫的测定是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沉淀、过滤、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再换算为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要溶解完全,并除去酸不溶物和可能形成的硅酸凝胶。 (2)控制好氯化钡溶液的滴加速度。滤液及洗液收集于烧杯内,并用水稀释至约250 ml,在滴加氯化钡溶液前将试液煮沸,氯化钡溶液也应加热后使用。 (3)控制好沉淀BaSO。时试液的酸度。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应继续煮沸3~5 rain,以使沉淀更好地形成,此时溶液的体积约在200 ml,溶液的酸度在0.25~0.30 mol/L之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BaSO。的溶解度,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利于生成大颗粒的沉淀。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实验2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 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 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 <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2)磷 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 P <0.025%;优质钢: P<0.04%;

水泥分类及特点

一、硅酸盐水泥 PI PII 成分: 1. 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I 型) 2. 水泥熟料、5%以下混合材料、适量石膏(II 型)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高 2. 水化热高 3. 耐冻性好 4. 耐热性差 5. 耐腐蚀性差 6. 干缩较小 适用范围: 1. 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受循环冻融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2. 配制建筑砂浆 不适用处: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二、普通水泥(P.O)成分: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 6~15%或非活性混合材料 10%以下。 主要特征: 1. 早强 2. 水化热较高 3. 耐冻性较好 4. 耐热性较差5. 耐腐蚀性较差 6. 干缩较小适用范围: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不适用处:同硅酸盐水泥 三、矿渣水泥(P.S)成分: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 200~70%的粒化高炉矿渣。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 水化热较低 3. 耐热性较好 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抵抗力和抗水性较好 5. 抗冻性较差 6.干缩较大 7.抗渗性差 8.抗碳化能力低 适用范围 1. 大体积工程 2. 高温车间和有耐热耐火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3. 蒸汽养护的构件 4. 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5.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 6. 配建筑砂浆 不适用处 1.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过程 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四、火山灰水泥(P.P)成分: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 20~5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 水化热较低 3. 耐热性较差 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抵抗力和抗水性较好 5.抗冻性较差 6.干缩较大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 (1)石灰质原料: 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料,是水泥熟料中CaO的主要来源。如石灰石、白垩、石灰质泥灰岩、贝壳等。一吨熟料约需~吨石灰质干原料,在生料中约占80%左右。 石灰质原料的质量要求 品位 CaO(%) MgO(%) R2O(%) SO3(%)燧石或石英(%) 一级品>48 <<<< 二级品 45~48 <<<< (2)粘土质原料: 含碱和碱土的铝硅酸盐,主要成分为SiO2,其次为AI2O3,少量Fe2O3,是水泥熟料中SiO2、AI2O3、Fe2O3的主要来源。粘土质原料主要有黄土、粘土、页岩、泥岩、粉砂岩及河泥等。一吨熟料约需~吨粘土质原料,在生料中约占11~17%。 粘土质原料的质量要求 品位硅酸率铁率 MgO(%) R2O(%) SO3(%)塑性指数 一级品~~<<<>12 二级品~或~不限<<<>12 一般情况下SiO2含量60~67%,AI2O3含量14~18%。 (3)主要原料中的有害成分 ① MgO:影响水泥的安定性。水泥熟料中要求MgO<5%,原料中要求MgO<3%。 ②碱含量(K2O、Na2O):对正常生产和熟料质量有不利影响。水泥熟料中要求R2O<%,原料中要求R2O<4%。 ③ P2O5:水泥熟料中含少量的P2O5对水泥的水化和硬化有益。当水泥熟料中P2O5含量在%时,效果最好,但超过1%时,熟料强度便显着下降。P2O5含量应限制。 ④ TiO2:水泥熟料中含有适量的TiO2,对水泥的硬化过程有强化作用。当TiO2含量达~%,强化作用最显着,超过3%时,水泥强度就要降低。如果含量继续增加,水泥就会溃裂。因此在石灰石原料中应控制TiO2<%。 3.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辅助原料 (1)校正原料 ①铁质校正原料:补充生料中Fe2O3的不足,主要为硫铁矿渣和铅矿渣等。 ②硅质校正原料:补充生料中SiO2的不足,主要有硅藻土等。 ③铝质校正原料:补充生料中AI2O3的不足,主要有铝钒土、煤矸石、铁钒土等。 校正原料的质量要求 硅质原料硅率 SiO2(%) R2O(%) > 70~90 < 铁质原料 Fe2O3>40% 铝质原料 AI2O3>30% (2)缓凝剂:以天然石膏和磷石膏为主。掺加量3~5%。 4.工业废渣的利用 ①赤泥: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排出的赤色废渣,以CaO、SiO2为主。掺加石灰质原料可配制成生料。 ②电石渣:以CaO为主。可替代部分石灰石生产水泥。 ③煤矸石:以SiO2、AI2O3为主。可替代粘土生产水泥。 ④粉煤灰:以SiO2、AI2O3为主。可替代粘土配制生料,也可作混合材料。 ⑤石煤:以SiO2、AI2O3为主。可作不粘土质原料,也可作燃料。

各种材质的化学成份全解

AL5052-H32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具有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抗蚀性、焊接性,中等强度,用于制造 飞机油箱、油管、以及交通车辆、船舶的钣金件,仪表、街灯支架与铆钉、五金制品、电器外壳等。 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s wt%) CuSiFeMnMgZnCrTiPb.BiAl 余量/0.250.40.12.2-2.80.10.15-0.35/0.1 典型合金5052-H32机械和物理性能(Typical Mechanical&Physical Properties)电导率20℃密度耐蚀性切削性焊接性)(68℉(20℃)(g/cm3) (%IACS) 2.68很好30-40一般很好 延伸率硬度最大剪应力抗拉强度屈服强度(25°C厚力1.6mm(1/16in)500kg (25°C MPaMPa)MPa)度球10mm 2301019514060 .性质差不多SPHC,为热轧.日本的含碳量为0.05,对应还有SPCC宝钢有生产,宝钢牌号应该是402SPCC.含碳量为0.10,)优质碳素结构钢。GB/T13237-199108AL(SPCD—相当于中国 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表示铁;第FerrumFS(Steel)表示钢,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最 低,K(Kogu)TubeP(Plate)表示板,)表示管T(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 ,整体表示抗拉400MPa为下限抗拉强度),400S表示“结构”抗拉强度。如:(StructureSS400——第一个S 表示钢(Steel),第二个的普通结构钢。400MPa强度为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Commercial为商业CH为热Heat的缩写,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2、SPHC轧钢板及钢带。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SPHD——3、表示深冲用热轧钢板及钢带。SPHE——4、的缩写。需保证抗拉试验为冷ColdC Q195-215A牌号。其中第三个字母5、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SPCCT为时,在牌号末尾加T)优质碳素结构钢。GB/T13237-199108AL(6、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为N SC1(GB5213-2001)深冲钢。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7、SPCE——表面加工代。2,硬为1,硬为41/2硬为ASPCEN。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标准调质为S,1/8硬为8,1/4。B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如SPCC-SD碳素薄板。:表示渗碳:表示碳K100×表示,字母C+、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8。0.18-0.23%其含碳量为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 SP C Mn 以下以下0.0500.60以下0.100SPCC0.15以下 SUS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红色字体,在提交报告时全部需要删除) 专业统统用小四号宋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员由于组员较多,字体可以小一点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 年月日 1

目录 (目录页码需要标上,包括每一页下面都需要添加页码,封面和目录无页码) 一、水泥技术性能实验······································································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 四、混凝土强度实验········································································· 五、骨料实验·················································································· 六、钢筋实验·················································································· 七、实验心得 ····················································································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范文写作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 ⑤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为何不用普通砂,而用标准砂?所用标准砂必须有一定的级配要求,为什么? 篇二:硅酸盐水泥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