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必考知识点

第1篇:中考必考知识点

一、病句: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上衣,一顶蓝*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考点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中考数学圆必考知识点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d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经过切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考必考知识点精讲

知识精讲

一、汉字知识

1.知识要点与复习策略

要掌握重点教读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含义、会组词。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书写汉字,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初中毕业生应认识的汉字较多,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使用率较高的字。这些字的识记和掌握,若单靠毕业前夕的总复习来巩固,搞临时突击,显然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在掌握汉字时应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汉字构字常识(主要是形声字)。(2)对任何一个汉字,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来认识。(3)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读书时要注意分辨。(4)要学会使用字典,词典,掌握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这两种方法

2.形声字

从字形上看,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大部分合体字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旁(也叫义符)和表示字的读音的声旁(也叫音符)组合而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声字的形旁只能笼统地表示事物的类别,不能表示具体的意义。有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甚至已不能准确地表示现代的读音。

3.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对于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旁来判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地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熟记每一个必考的知识点,会让你在考试中大获全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地理中考必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地理中考必考知识点(一)

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的的喀喀湖-南美洲最大淡水湖。面积8330平方公里。海拔382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航的湖泊。

“圣湖”玛旁雍错-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4588米。

加利利海—世界海拔最低的淡水湖,位于以*列。海拔-210米。

拉多加湖-欧洲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俄罗斯。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华东五湖—太湖、微山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位于长*流域平原,造就了*南方的鱼米之乡。

洞里萨湖—柬埔寨的母亲湖,东南亚的大湖。柬埔寨人口集中分布在湖边。

坦噶尼喀湖—非洲第二大湖。

马拉维湖—非洲第三大湖。

大熊湖—加拿大第一大淡水湖。

地理中考必考知识点(二)

区域界限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

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kg/m3;

4、体积约:0.05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

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

9、脚掌面积约:200-250c㎡;

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大拇指指*宽约1cm,手掌宽约1dm;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5℃(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速度约7.5m/s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中考化学必备知识点

以物质的典型*质为突破口:

这里所指的*质应具有鲜明的个*,例如:浓硫*的吸水*、脱水*、溶于水放热;固体*氧化*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铵溶于水温度下降;*气是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cuo变红(或红*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碱指示剂与**或碱*溶液的反应等等。

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特殊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氨气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火焰;白*、红*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

四*;能溶于盐*或稀hno3的白*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hno3的白*沉淀有agcl、baso4等等

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常见的元素或物质之最如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期中考必备地理知识点

1.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17.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表示平原、蓝*表示海洋、黄*表示高山高原。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大陆架。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2.各大洲中,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是*,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

3.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人种。*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人种,欧洲、*西部、非洲北部的人种主要是白*人种。

4.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欧洲最低。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北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或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之电源基础知识

关于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之电源基础知识

物理是中考中的重要学科,也是不少同学感觉到困难的学科,物理得高分就能很有利的在中考中压倒一批人了,下面我们物理网中考物理考试热点,编纂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系列,指导大家有条理的进行复习。

物理电源基础知识

说明1本知识点的重点是电源的作用。

说明2本知识点的难点是电源的作用。

说明3知道电源的作用。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电流的形成。

说明5本知识点主要讲述电源的作用,它是研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电源的概念

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这个持续电流是由干电池提供的,像干电池这样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

规则2:电源的种类

干电池是电源,实验室里用的蓄电池也是电源大量用电时的电源,是发电站里的发电机也是电源。

规则3:电源的作用

电源有两个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的。干电池和蓄电池是用化学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的。

规则4:电源的能量转化

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未完,继续阅读 >

投诉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1.物理基本概念:物质、质量、体积、密度、力、功等基本概念的理 解和运用。 2.力学基础: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有关速度、加速度、等速、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相关计算。 3.压力和浮力:压力的概念和单位、液体的压强、浮力和浮力原理等 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机械能 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5.热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量的传递、温度与温标、热膨胀、 热传导、热辐射等基础知识。 6.光学基础: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反射率、折射率等基本概念与 计算方法。 7.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欧姆定律 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等。 8.磁学基础:磁场的产生与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点,中考物理还常常涉及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验数 据的解读。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外,还要 注意提高实践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1.题型分析和解题思路:了解不同类型的物理题目的解题思路,例如 选择题、计算题、推理题等的解题方法。 2.知识点归纳总结:将各个知识点的公式、规律和定义进行分类归纳 总结,形成一份复习提纲,方便快速查找和复习。 3.常见题型的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不同题型的解 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错题总结和反思: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次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相信学生可以在中考物理中取得 理想的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是一个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而不仅仅是机械式的记忆和计算。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考数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中考数学复习重要知识点中考数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中考是每个初中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大考,而数学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对于数学的复习,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必须掌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空间图形 空间图形是数学的基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三视图画出空间图形,如如何画正方体、长方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也要了解几何体的分类及其特征。此外,还需牢记如棱台和圆台等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2. 几何运算 几何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如何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学上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相似、全等、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几何变换。 3. 三角函数和三角形 三角函数是基本的三角学知识,主要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基本公式至关重要。同时,在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我们也要了解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掌握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及周长公式,尤其需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4. 数列和函数

数列和函数是中考数学的重点内容,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数列及其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的计算方法,理解各类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别是对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重要的功能函数,要学会在图中解决实际问题。 5. 解方程和不等式 解方程和不等式是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如何变形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如何利用图像解决方程和不等式的问题。 6.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是中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了解如何收集、处理大量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计算各种基本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等。此外,还需要了解基本的概率知识,如事件的概念和概率计算公式,熟练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概率。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中考数学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当然,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反复训练和掌握,除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外,同学们还应通过大量习题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中考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最新

中考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地理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资料少,这让很多学生为自己的地理成绩感到担忧。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5篇《中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中考知识点总结篇一1. 因式分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 有“ x2+px+q 是完全平方式? ”。 2022语文中考知识点整理总结篇二变色龙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蜥蜴(xīyì)醋栗(lì)赫(hè)戳(chu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íwú)魁梧(huāngtáng)荒。唐(línglì)伶俐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无精打采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想天开 (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无缘无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 1、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热爱生命 一、重点字词 1、注音。 狼嚎(háo)苔藓(táixiǎn)咀嚼(jǔjué)巉(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骸(hái)骨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 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 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 尤其是气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 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运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视察而产生。这次作者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供大家浏览参考。 目录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 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样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别三角函数值 1.cos30°=根号3/2 。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初中英语中考必背知识点(共80个)

中考英语必背知识点 1.much,a little, even, still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可用来修饰比较级;而very, too, so, quite(表示身体健康的quiter除外)习惯上不用来修饰比较级。 2.arrive in +大地点/ arrive at +小地点= get to … = reach +… 3.Let’s +动词原形 4.长,宽,高的表达法:数字+量词+形容词。 如:20 metres wide二十米宽 5.stop doing sth 停止正在做的事情 6.stop to do sth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来做另一件事 7.stop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干某事 8.can’t stop doing sth 情不自禁干某事 9.There is +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 地点状语. 10.How many+复数名词+are there+介词短语? 11.remember to do sth 记得将要干某事(事没做) 12.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曾经做过某事(事已做) 13.在季节、月份、星期、节日、球类运动、棋类游戏的名词之前不用冠词。 14.would like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15.How about /What about doing sth ?= Why not do sth ?询问意见/建议 16.It’s time for sth 该到某事的时间了 17.It’s time to do sth该到干某事的时间了 18.have fun doing sth 很高兴干某事 19.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干某事 20.can’t afford to do sth 没有足够多钱干某事 21.can’t stand doing sth 不能忍受干某事 22.mind doing sth 介意干某事 23.try to do sth 尽力干某事 24.finish doing sth 结束干某事 25.decide to do sth 决定干某事 26.plan to do sth 计划干某事 27.It +takes +sb.+时间+to do sth 28.sb. +spend +时间+on sth (in doing sth ) 29.Can you do sth ?你可以做,,,吗 30.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干某事 31.called = named = with the name (of) 32.at the age of = when sb was/ were …. 33.because of 后面接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what从句 34.keep doing sth . 表示不间断地持续做某事或一直做某事。 35.ask sb to do sth .叫某人干某事 36.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干某事 37.There be +名词+ doing sth : 有某东西正在干某事 38..There be +名词+ to do sth : 有某东西将要干某事 39.find it adj +to do sth 40.be always doing sth 表示总是干某事, (有一种厌恶的心理) 41.fail to do sth 不能干某事 42.Be+形容词+enough+to do sth……足够做某事 43.Be+too+形容词+to do sth 太…以至于不能做某事 44.be ready +to do sth 乐意做某事 45.have a hard time(in)doing sth 干某事有困难 https://www.doczj.com/doc/6819022380.html,ed to do sth 过去经常干某事,但现在不干了

中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掌握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于中考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达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一、语文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是中考常考的题型,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2、古诗文阅读:中考经常会出现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同学们需要熟悉古诗文的常见题材,如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思乡等。 3、常见字词用法:包括词语的义项辨析、词语的搭配用法等,同学们应该掌握常见的字词用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数学 1、数学公式和定理:掌握重要的数学公式和定理是中考数学题的基础。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 2、运算技巧:中考数学中,计算题占据一定的比重,同学们需要掌握运算技巧,如分数四则运算、平方根的计算等。 3、代数表达式的化简与因式分解:了解常见的代数表达式的化简和因式分解规则,便于简化计算和解题。 三、英语

1、词汇积累:中考英语的词汇量相对较大,同学们需要掌握常见 的单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到句子和阅读理解中。 2、基本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被动语 态等,能够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避免语法错误。 3、阅读理解:中考英语中,阅读理解题型占据较大的比重,同学 们需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掌握理解题常 见的解题技巧。 四、物理 1、运动学基本公式:掌握运动学中的基本公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 2、电路基础知识:了解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元件,如电流、电压、电阻等,能够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和实际应用。 3、力学知识:学习和理解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如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能够应用到力学问题的解答中。 五、化学 1、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上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 原子量,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了解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常见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其平衡方法。

七年级中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作为初中学业的重要节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着较高要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七年级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请你仔细阅 读以下内容,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数与代数 1. 自然数与整数 在七年级的数与代数知识中,自然数与整数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你需要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以及阶梯式运算等。 2. 有理数 了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包括: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大小顺序的 性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等。 3. 一元一次方程与应用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 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二、几何 1. 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七年级中的几何知识重点在于图形的认识,包括:点、线、面的概 念与性质,各种常见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2.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包括角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还需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解决 实际问题。 三、数据与概率 1.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制作频数表、统计图表等,并能够对数据进行 分析与解读。 2. 概率的初步认识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事件与样本空间的关系,能够计算简单 的概率。 四、函数与图像 学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能够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并解读相关信息。 五、实数基本性质 学习实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实数的分类、大小关系、运算法则等。 六、运算与应用 1.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百分数与利率

了解百分数与利率的概念,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 互转化,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以上就是七年级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相信你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你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 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祝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必备必背过关知识点

中考必备必背过关知识点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4、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5、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2023中考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语文(最新)

2023中考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语文(最新) 2023中考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语文(最新) 近日根据整理,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五个方面:词语、阅读、作文、文言文和修辞。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3中考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语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语文1 第一,词语 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又包含了词的意思、用法和构成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小编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多阅读,熟悉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章,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于解决中考阅读理解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作文 作文是重要的语文考察形式,而且其分值较高,同学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其中,基本的作文结构、写作技巧和常见问题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第四,文言文 文言文不仅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在高中和大学时期也会经常涉及到。小编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复习和理解文言文的句子和意思,由浅入深,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五,修辞 修辞是语言表达的关键部分,小编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对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2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

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中考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3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中考学习技巧 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

中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方式,其考试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知识点。在备考中,了解并掌握中考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中考的各个学科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 语文知识点: 1. 词语辨析: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谚语、成语等的辨析和运用。 2. 语法知识:句子的成分、句子的结构、主谓一致、动宾结构等。 3. 阅读理解: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文言文、现代文、世界名著等,并进行理解和分析。 4. 写作技巧: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要求。 数学知识点: 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整数的运算。 2. 代数知识:代数式的简化、方程的解法、函数的概念和运算等。 3. 几何知识:线段、角、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等。

4. 数据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频数、频率、平均数等统计指标的计算。 英语知识点: 1. 词汇:掌握常用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和拼写。 2. 语法知识:句型转换、时态、语态、从句等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 阅读理解:理解不同文章类型,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4.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表达技巧,能够写出简单的英文作文。 物理知识点: 1. 力学:质量、力、加速度、重力等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2.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知识的掌握。 3. 电学: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热学: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等基本热学知识的了解。 化学知识点: 1. 物质和反应: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中考各科知识点总结

中考各科知识点总结 中考各科知识点总结 中考是中国学生所参加的一种全国性教育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课程。以下是对中考各科知识点的总结: 语文: 语文是中考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语文的重点是阅读理解、写作和应用文。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主题、观点和细节;写作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应用文要求学生能够写作图表、书信、邀请函等实用文体。 数学: 数学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数学的主要考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代数与函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其中,代数与函数的考点较多,要求学生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画直线图、认识二次函数等。 英语: 英语是中考的外语科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考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规则,并用正确的语法结构组成句子。同时,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并回答问题,对短文进行阅读和理解,以及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物理: 物理是一门有关自然界各种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和物理过程等的科学。中考物理的考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质量、速度、加速度、力的概念,学会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运动定律、动量定律解题。 化学: 化学是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中考化学主要考点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计算、酸碱和溶液等。学生需要了解常见化学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化合价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并了解酸碱和溶液的基本性质。 生物: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中考生物的考点主要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生物常识、生物的生活应用等。学生需要掌握细胞的结构、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等基础知识,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结构等。 地理: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中考地理的考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自转与公转等基础知识,学习地图上的查找、测量和判断,以及认识各大洲、国家的位置和特征。 历史: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中考历史的考点包括古

九年级中考常考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中考常考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中考即将来临,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常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九年级中考常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有一个清晰的考试复习方向。 一、语文 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古代文言文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3. 写作技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4. 古诗词鉴赏:掌握古诗词的背景知识、鉴赏方法和基本的格律要求。 二、数学

1.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时对账本式的问题进行解答。 2. 几何形状与运算:计算圆、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形状的面积、周长,同时会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操作。 3. 数据统计与图表: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能够读懂各类统计图表。 4. 分式与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分式的值,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英语 1. 语法知识: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特别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同时能够正确使用代词、冠词和数词等。 2. 阅读能力:阅读理解题要求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并能够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等。

3. 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四、物理 1. 机械基础:了解力、质量、加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能够解决与机械有关的问题。 2. 光学基础: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基础知识,能够解决与光学有关的问题。 3. 电学基础: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概念,能够解决与电学有关的问题。 五、化学 1. 元素与化合物: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了解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及性质。

中考知识点总结(15篇)

中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总结(1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知识点总结1 一、光现象的相关内容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3、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

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二、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光路图: 1、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初中中考各科知识点大全

初中中考各科知识点大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与物理相似,两者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而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会发生三种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口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化学变化引起的。 我国的一些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氧气和氮气分别占空气的21%和78%。其他成分包括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杂质。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属于物理性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用红磷燃烧,观察白烟生成和钟罩内水面上升的情况。如果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可能 是由于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或者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水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水的污染主要来自 工厂生产中的废弃物、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等。预防和消除水源污染需要加强监测、处理工业废水、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措施。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2的反应生成CO2,是一种燃烧反应,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 ②在生物呼吸和燃烧过程中,氧气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

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的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的知识点总结1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中考的知识点总结2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n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a10(1≤a<10,n是整数),有效数字。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1)常见的非负数有: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3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a29.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算术平方根:a(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平方根: 11.(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n13.指数:n个a连乘的式子记为(其中a称底数,na称指数,称作幂。)an。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bpapanbnn;⑤an14.幂的运算性质:①aman=am+n;②am÷an=am- n;③(am)n=amn;④(ab)n(=a()())nabbbbbmbbb15.分式的基本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