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群体心理

学校群体心理

学校群体心理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七章学校群体心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了解班集体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功能及进行教育管理的办法;

2.理解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从众与服从、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竞争与合作等社会心理学概念和和名词;

3.掌握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及改善和加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几个社会心理学概念;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三、教学时数

本章教学需4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内容除特殊要求外,均以讲授为主。

第一节群体的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二、班级与班集体

第二节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以学生自学为主)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与管理(以学生讨论为主)

第三节学校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本章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二、从众与服从

三、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

四、竞争与合作

第四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二、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意义(以学生讨论为主)

三、师生关系(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同学关系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一)群体

所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

(二)群体的特征

作为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共同的目标

2.共同的情感

3.共同的价值规范

4.一定的组织机构

以上是群体存在的因素和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其为群体。

(三)群体的分类

群体的类型很多,各种各样。每一种群体的性质、结构、作用和存在方式等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把群体分为若干种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按照群体内各种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等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从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把群体分为这两种。

3.大群体和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的规模来划分的,大小是相对的,心理学上以成员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个人间的接触和联系作为划分大小群体的标准。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这是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Петровский.А.В)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对群体的一种独特分类。

(四)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

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群体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1.教育功能

2.归属功能

3.认同功能

4.支持功能

二、班级与班集体

(一)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教育管理的需要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

(二)班集体及其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一所学校里有许多班级,但不一定都是已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班级。作为班集体,它需具备自己的特征: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集体主义取向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令行禁止是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彼此相悦相容是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三)班集体形成与阶段

班级从组成到变成班集体,需要一个过程。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涉及到集体目标的确定,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人际关系的建立,班级活动的开展,行为规范的内化,正确舆论的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采取正确对策,加速班集体形成的过程。

(四)班集体的类型

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聚合型

2.初具雏形型

3.理想成熟型

(五)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建设和管理班集体,是所有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方面。关于教师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人们从不同角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一个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教师在班集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履行着多种职能。

1.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教育者

2.教师是班集体管理和建设的组织者

3.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

4.教师是班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者

第二节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都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因此都具有群体的特征,但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规范、功能等具有自己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和正式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领袖人物)的权威性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一)非正式群体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二)非正式群体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三)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四)非正式群体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重情感而轻理智的特点,往往会产生不健康的、危害班集体和社会的行为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高凝聚力可能削弱正式群体,有时会使正式群体处于松散状态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核心人物(首领)的极大权威性,易造成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整体偏离和失误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冲突,产生“内耗”

(六)少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破坏性质,已构成了危害班集体、学校和整个社会的事实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以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加强教育管理,使之扬长避短,促进班集体、校风的建设。

(一)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二)区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三)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四)开展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班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尽量满

足每个学生多层次的需要

(五)重视对核心人物的转化教育,注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六)加强班集体建设,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

(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第三节学校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所谓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二、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消极方面讲,传统中的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社会不正之风也会产生压力,使人们产生从众,甚至改变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与某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保持一致。

(二)服从

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而发生的。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如学生对学校纪律的服从,另一种是对权威事物的服从。服从与从众既相似又有区别,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服从是没有选择的对命令、观念和权威的服从。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是为了消除群体压力,求得心理的平衡。

三、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

(一)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极化假设指出,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而个人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也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趋向冒险激进,这称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较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这称为谨慎偏移,群体的观点、意见和决策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

(二)去个性化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结果便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

四、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

所谓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从广泛意义上说,竞争包括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

规律。狭义的竞争,是指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合作

所谓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相互配合以实现同一目标的行为或意向。同竞争一样,合作也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合作必须具备这样三种条件:一是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有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三是行动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三)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

1.奖励

2.信息沟通

3.性格特征

4.文化背景

(四)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不仅是对称性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它也是整个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合作与竞争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相伴相随的。竞争中常常包含着合作,合作中也常常包含着竞争。

第四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

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实际上,人际关系的深度的标志,就是交往双方自我暴露的水平。可以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1.包容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交往,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控制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通过权力或权威,与他人建立、维持良好的关系。

3.情感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同情、热爱、热情、亲密、友善等。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仪表因素

个人的仪表包括长相、仪态、风度、穿着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仪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研究也表明,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双方了解的程度加深,仪表因素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人际交往的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进入人们内在的品质。

2.空间距离因素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在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邻近性是相互吸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3.交往频率因素

人们接触的次数称为交往频率。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感受,因而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尤其对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交往频率在形成人际关系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4.相似性因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互相吸引,产生亲密感,减少疏远感。相似性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研究表明,在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资历等方面相似的人们容易相互吸引。在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5.互补性因素

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就是互补性吸引。

6.能力因素

一个人在能力才干方面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其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他交往,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都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而不喜欢愚蠢无能的人。

7.个性品质因素

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中,个性品质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期,一个人的外表美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交往的加深,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而个性品质的影响则逐渐增大。

二、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与意义

(一)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

1.教育性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学生进行的,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首先在于它受制于教育的目标以及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实践。因此,学校人际关系的评价和调节,是以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为首要原则的。离开教育目标的实现来谈学校人际关系,就是偏离了学校教育的主题。

2.纯洁性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社会文明的炼狱。在学校里维系师生员工人际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物质利益和其他。因此,长期以来,纯洁性是学校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学校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这种单纯和圣洁,才使之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使学校的人际关系既具有了教育的特点,又具有了教育的功能;对师生员工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成长,起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3.丰富性

在学校组织中,所有成员之间都能进行直接的、频繁的、丰富多彩的交往,形成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教育活动是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特别是传统教育。在学校里,几乎全部教育活动,如思想教育工作,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等,大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信息沟通。所以,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其二,学校组织管理层次少,成员之间的时空隔离性小,交往极为方便易行。这就在客观上为人际关系的丰富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三,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所以,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学校成员的特点。

(二)学校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校每个成员,所属群体和整个组织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对学校管理活动、教育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都有较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职能和组织效能的发挥。

1.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2.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

3.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4.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利于组织巩固和发展

三、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内容。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这位教师的原因而不愿意学他所授的那门学科。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对待教师的态度,对师生关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而这些无疑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师生关系的特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三)师生关系形成的阶段

1.接触阶段

这是教师与学生开始直接交往,由不相识到相识的阶段。

2.接近阶段

这是双方经过一定的交往、接触之后,陌生感逐步消除,心理距离开始缩短,感情交流代替礼节性应酬的阶段,这时双方都形成了关于对方的大致印象,并作出了较好的评价,因此有加强交往,尽快使关系密切起来的意向。

3.亲密阶段

这是接近阶段深入发展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是双方从浅层的信息交流发展为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四)师生关系的类型

1.紧张型师生关系

2.冷漠型师生关系

3.庸俗型师生关系

4.亲密型师生关系

四、同学关系

(一)同学关系的含义。

同学之间关系,是在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是除教师之外的班级成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班级内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它既要受成人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又具有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在学校情境中,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同学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背景之一。

(二)同学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阶段的同学关系、同伴关系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像与父母、老师等成人的关系那样是一种依赖和服从的关系。所以,青少年期的同学、朋友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迅速增大,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1.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

2.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能力的获得。

3.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理解和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

4.同学关系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健康。

(三)同学关系的年龄特点及发展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主要是为了满足直接的可感性强的需要。

初中生入学之初,因人地生疏,人际关系仍有重师特点。但随着同学之间交往增多,彼此熟悉起来,开始出现同学人际关系比师生关系更重要、更复杂、更有内涵的局面。

高中时期是最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年龄阶段,其相互关系逐渐具有成人化与社会化倾向,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开始趋于稳定、深刻。

(四)同学关系的类型

1.友好型

友好关系的特点表现为双方接近、融洽、信任、亲密富有吸引力。

2.对立型

对立关系的特点表现为相互不融洽、排斥、摩擦、冲突、厌恶、嫉妒、嫌弃,甚至争斗,同学之间心理上彼此不相容,行为上不能合作,对立型的关系也有性质和程度上的区别。

3.疏远型

疏远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互不关心、互不往来、互不信任、互不吸引,同学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忽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若有若无,表现为同学之间情感淡漠,交往很少。

(五)学生个体在班级人际关系中的地位类型

一个班级建立以后,随着集体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和关系的日益深化,每个同学在班集体人际关系中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也慢慢分化。在一个班级中一般能区分出三种类型的人物,即人缘型、嫌弃型和孤独型(中间型)。

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

2.结合班集体建设实际,分析说明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3.简析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及其功能,谈谈如何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

4.联系实际,分析说明研究和改善学校人际关系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5.什么是师生关系?简析师生关系形成的阶段及特点。

6.同学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有何表现?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学校中的群体心理)【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 第13章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1.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和从众,你能以切身的经历说明这两种现象吗? 答:(1)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量或增质的现象。从众是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舆论压力而在认知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2)比如男生在女生面前会干活更卖力,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就称为社会助长;比如在韩版服饰流行时,很多人不分合不合适就跟着买,这就称为从众。 2.试用社会测量法到中小学做一次人际关系的测查,就一个问题画出靶形图和矩形图,并跟班主任一同分析其结果。 答:略。 3.请运用第四节的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你所在的班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1)存在的问题:班级里死气沉沉,学生都较沉闷。 (2)解决方法: ①指定集体目标 集体目标是否为成员所理解并成为真正的动力因人而异。为使这一客观存在的目标成为集体自觉的目标,首先教师充分理解这个集体目标,接着通过开展各种符合学生需要的集体活动,使他们在实现具体而有意义的集体目标中体会到集体协作的必要性和乐趣,而后逐渐

明确班集体的总目标及其社会价值。 ②建立正确的舆论与规范 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它与一定的社会规范相联系,并且也总是后者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舆论与规范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合理的规范与舆论促使人向上并做出有益的行为;不合理的规范与舆论则阻碍人进步或诱迫人产生有害的行为。教师只有努力规范班级里的舆论才能发挥舆论的作用。 ③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集体的凝聚性是指一个集体具有使其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吸引力,使他们以集体为自豪、有共同的看法、有“我们”的感情、有统一的步调,表现出对集体的忠诚。凝聚性高的集体,其成员之间互有吸引力,交往频繁,努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工作效率高。否则,集体就会显得松散无力、离心离德,直到分崩离析。因此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会使班里的一切活动更顺利。 ④提高心理气氛与士气 “心理气氛”是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当团体成员去完成共同任务时常常会显示出积极的态度与高涨的情绪,由这种精神状态所构成的总气氛,通常被称为做“士气”。这种气氛也许是和谐、欢乐、严肃、紧张而有秩序的,但也可能是充满着敌意、喧嚣、苦恼、烦闷而杂乱无章的。它们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条件影响着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提高班级体的士气有利于班级体每个人的心理气氛。 ⑤利用教育期望与“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集体成员的期望往往会变成现实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作为组织者、教育者是班集体中很有影响力的一员,这种影响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可以

第七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第七章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 1、何谓消费者群体? 消费者群体是指具有某些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所组成的群体。 2、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提供适宜的生活方式 2)形成共同的消费习惯 3)促使成员行为的一致化 3、决定消费者群体影响力的因素 1)消费者群体特征。消费者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回报性等方面。一般来说,群体的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回报性越强,则该群体的影响力越大。 2)消费者个性特征。与群体影响力关系密切的消费者个性特征主要包括个性倾向、依赖性、服从性、自信心、领导能力等方面。一般而言,性格外向的、依赖性强的、服从性强的、缺乏自信心的、领导能力弱的消费者易于受群体影响与制约。 3)商品的特点。商品对群体影响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品种和商品品牌两个方面。一般有四种表现:对于公开性耐用品的影响力;对于公开性必需品的影响力;对于隐蔽性耐用品的影响力和对于隐蔽性必需品的影响力。 4)信息沟通状况

4、现代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 1)家庭消费的广泛性 2)家庭消费的阶段性 3)家庭消费的差异性 4)家庭消费的相对稳定性 5、少年儿童消费心理与行为基本特征 1)经历着从生理需求向社会需求的过渡时期2)独立消费意识逐渐成熟 3)所受影响日趋更广泛 4)群体意识逐渐形成 6、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1)注重科学,追求时尚 2)强调个性与自我表现 3)冲动性购买行为较多 4)消费欲望强烈 7、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1)注重商品外观与情感特征 2)注重对商品实用性的周密比较 3)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4)具有较强的时尚消费心理

8、何谓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期望其成员遵循的活动规范或行为准则。 9、何谓消费习俗?消费习俗的特点 消费习俗是指世代相传而形成的消费习惯。是社会风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各方面原因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消费习俗的一般性特征是: 1)独特性 2)社会性 3)非强制性 4)长期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_第11章_学校群体心理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群体与群体规 一、群体的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单独活动的个人是个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就群体规模来看,群体可以小到同居一室的两个人,也可以大到民族、国家。 群体一旦形成,大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并要遵守相同的群体规,这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就构成了群体心理。学校里的班风、校风往往就是学校群体心理的表现。 (二)群体的特征 群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1.目标与规 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是使群体成员产生共趣和愿望,从而联系在一起的基础。规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成员在活动和认识上必须遵守这些规,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基本的教育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校纪校规就是属于群体规性质的东西。 2.组织与沟通 群体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有首领,有成员,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和信息沟通网络。沟通是群体产生后的一个自然结果,也是群体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3.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任何群体都有一种反映群体目标和群体多数人价值观的心理和舆论倾向,正是这种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作用,使群体各成员形成归属感和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的成员区别于其他成员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心理功能 群体的心理功能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群体的目标、规、舆论、风气等对个体心理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功能 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儿童和青少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渴望进入学校、参加同龄人的组织并和他们一起活动的需要。在他们进入学校和自己的班级后,就感到踏实、感到温暖,甚至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 2.认同功能 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所喜欢和崇拜的对象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赞同和模仿。当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和所属的群体时,会因认同而与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相应的,学校群体对学生所具有的认同作用就明显,个体就愿意接受学校的影响并与学校群体融为一体。认同功能不仅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在的整体性,而且也使学校更容易实现其教育人、塑

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七章学校群体心理 一、填空题 1.作为群体应该具备的四个特征是:共同的,共同的,共同的和一定的组织机构。 2.按照群体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和。 3.按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和。 4.按群体,可以以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又称。 5.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把群体划分为、和。 6.学生班级按群体目的和性质划分属于群体,按群体存在方式划分属于群体,按群体规模划分属于群体。 7.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包括:功能、归属功能、功能和支持功能。 8.学校群体与社会中其他群体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功能。 9.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特征,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10.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初具雏形型和。 11.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形象地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现象。 12.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任务时,不如单干时出力多,这种现象称为,也称。 13.“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类成语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现象。 14.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趋向冒险激进;相反,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这是种效应。前后者分别称为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中的和。 15.“法不责众”同时是社会心理中现象和现象的原因。 16.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关系或距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7.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洽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为、和三种水平或状态。 18.根据交往双方的水平和水平的不同,可将人际交往分为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19.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需求及其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为。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案例一: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紧握我的手(游戏活动) 又名盲行、信任之旅。 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也有人把帮助他人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自己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帮助人和被人帮助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让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围成一大圈,按照1212报数;请报1的同学向前迈一步,然后向后转,再向右一步,与一个报2的同学组成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内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

第七章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的群体心理,指社会中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二是集群心理。临时聚集的人群看做一个群体,考察这个集群的心态过程时,我们称做一种集群心理;三是民族心理,它限定为一个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但由于民族心理涉及的文化因素较多,因而另立一章。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定义和特征。 1、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的定义: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 互依赖、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2、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家庭、 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群体;(2)群体存在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二)群体的分类。 研究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目前较有影响的分类,有这样几种: 1、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存在而划分。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不存在的群体,为了统计的方便把具

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合起来。例如大于65岁的称为老年组。而实际群体是实际存在的,有明显的界限和实际交往的。以下所述都是实际群体。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 划分。 (1)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如政府、机关、学校、班级。(2)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3、大群体和小群体。根据群体的规模划分。 (1)所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一种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如阶级和民族。另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听众。(1)所谓小群体,指人数较少,成员间有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成员间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集中在3到20个人的小群体之中。象观众、听众、民族、阶级等大群体则不是研究范围。而家庭、陪审团等则是研究的领域。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7页文档资料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相较于无求学机会的高考落榜生而言,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他们带着消极情绪进入大学,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果这一原本优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和引导,不仅是对“优势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校园和谐环境的威胁。如何让此类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认同具体指大学生对所属学校学生身份的知悉、情感上的接纳,而且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状态、情感体验、评价方式做出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对于进入大学的高考失利生而言,这类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校认识上的冲突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会出现对现有高校身份的排斥,设法去避开这一社会角色。培养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提高自信、自尊和责任感,并且认同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相处和校园课余生活等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1] 一、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困境及异化行为 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是高考失利生刻骨铭心的痛,懊恼、自责、沮丧等消极情绪都会涌上心头,不少进入非理想院校的大学生会一直徘徊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由于对现处高校的不认同,进而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情绪。 (一)心理迷惘,否定自我的价值

中国学生一直接受的是成功教育,持有一种考上大学就是成功者,反之就是失败者的错误观念。加之当代现实社会中劳动人事制度,大部分学生将考上本科大学作为唯一目标,坚信“一卷定终身”。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固然是人之所愿,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当高考分数达不到理想院校录取线时,难免产生失望、沮丧情绪。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很容易否定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觉得大学生活跟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始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消极应考等非常态行为。他们一方面不愿意面对现实,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差的专业学习成绩,在不断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中,更觉得未来一片茫然。与高中他人眼中的优秀自我相比,大学中的他们时常被妄自菲薄、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困扰。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个别意志脆弱者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觉得人生都不再有意义,从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二)心理愧疚,逃避与家人的相处 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期盼子女“成龙变凤”的父母们,为了保证孩子能够顺利考取高层次大学,对于子女在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需求,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费尽心血地给予全方位服务。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如此大的经济负担,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从孩子上学开始,父母便一直省吃俭用地供子女上学,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子女的“金榜题名”上。然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子女高考失利的局面,父母为了不刺激子女的情绪,他们沉默不语,但不经意溢于言表的失望之情,往往会让高考失利生内心感到愧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煎熬中,因此背起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身在农村的考生,他们进入大学后,不愿和家人过

第九章 学校中的班集体心理(教育心理学·小学)

第九章学校中的班集体心理 一、学校中的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和集体 1.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群体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和心理依附关系。 群体的特征: (1)群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有自己的规范和准则,并由群体每个成员所共同遵守。 (2)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在心理上能彼此呼应、相互依存,在行为上互相影响、互相联系。 (3)群体成员怀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并合作实现共同的目的。 (4)每个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并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执行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5)群体成员之间均进行观念、思想、情感等信息交流。(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2.集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集体是为了实现社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约束力和凝聚力的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成员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活动目标和利益,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心理相容性,集体成员能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本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 集体的特征: (1)集体是为了达到社会赞许的某个目标而形成的联合体。 (2)集体总是作为有组织、有职能分工、有一定领导和管理机构的某种活动体系而表现出来的。 (3)集体是成员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 (二)学校中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按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

(1)正式群体:建立在某种章程或文件基础上的群体。群体中有固定的成员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和行为准则。如学校班级、教研室、行政组织。 (2)非正式群体:在相互好感和共同兴趣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以共同的利益、爱好以及友谊、地缘等为基础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它没有明确的章程,也没有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成员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如球友、同乡会、兴趣活动小组。 2.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按成员对群体规范的态度)。 (1)参照群体(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该群体的规范和目标能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成为努力照办的准则,个人会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照,如果不符合则会自觉改正。如先进集体。参照群体是人们效仿的榜样,对引导人们的行为会起较大的作用。 (2)一般群体:相对于参照群体而言,主要指那些存在但其标准和目标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的群体。 3.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按群体发展的水平)。 (1)松散群体:人们仅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并没有活动的共同内容、目的和意义。如同一病房里的病人、同一车厢里的乘客、刚建立的班级。 (2)联合群体:松散群体的进一步发展,其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但活动结果的个人意义较多,群体活动的成功或失败都直接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 (3)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水平。它是有组织的团结的群体,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如先进团支部、党小组。 (三)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四个阶段) 1.探索期。形式上属于一个团体,但彼此间还不了解,相互间的交往带有某种相互探索的性质,不会很快地袒露真实的心理。 2.同化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对周围的人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互间有了较密切的交往和一些共同的语言。 3.形核期。在同化的基础上,一些有才干的人开始崭露头角,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取得大多数人的信任与拥护,成为集体的核心层,他们对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有关群体的基本理论;掌握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与建设途径;初 步学会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本章重点:有关群体的理论、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本章难点:有效的课堂管理 第一节群体心理的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是与个体相对而言的,个体指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能单独活动的有个性的主体,简言之即指具体个人。群体概念P260。 教材所言“一切人类的聚集体”不是正确,并非若干个体结合而合的人群就能称为群体。如中央台的观众等不能归为群体,因其成员间不存在依附关系,不发生互动。作为群体应具有以下特点: 1、由多个个体组成、至少为两个以上。 2、有共同的社会目标。成员存在共同的社会需要,目标或利益,并愿为此努力。 3、群体规范存在一种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可能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制定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如俗话所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种规范与群体成员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是其行为准则,往往据此对其其成员的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一旦违反则会受到孤立或惩罚。 4、某种组织结构与形式群体存在一定的结构,每一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往往存在占据领导地位的核心成员。 二、群体的分类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前者又称统计群体,指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如八十年代生人,年薪十万者等,后者指实际存在的群体,成员间有实在的联系或相互关系,有共同的目标与任务。 2、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是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划分,松散群体成员间缺少联系,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如电影院里的观众、公交车上的乘客,有可能通过共同活动逐渐凝聚成为有结构的组织,建立起成员间的各种人际关系,认识到彼此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联合群体,群体发展的最高阶级是集体,是为特定的目的联合起来,具有结性与整体性。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前者根据成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建立,成员的地位、角色、权利、义务明确、相互之间有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如科室、车间、班级等。 后者指自发产生、无明确规章成员权利义务不确定的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紧握我的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他们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他们把帮助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按照小队集合,一个小队为一组,两个同桌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怎样做才能配合得更好,更默契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一下。” (7)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游戏活动。但这次活动允许引导者开口说话,提示、引导被助者越过各种障碍,到达终点。 3.讨论。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两次活动,哪次更顺利?为什么?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游戏是做完了,但是我们从这个游戏中所获得的体验,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七章学校群体心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了解班集体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功能及进行教育管理的办法; 2.理解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从众与服从、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竞争与合作等社会心理学概念和和名词; 3.掌握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及改善和加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几个社会心理学概念;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三、教学时数 本章教学需4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内容除特殊要求外,均以讲授为主。 第一节群体的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二、班级与班集体 第二节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以学生自学为主)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与管理(以学生讨论为主) 第三节学校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本章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为主)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二、从众与服从 三、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 四、竞争与合作 第四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二、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意义(以学生讨论为主) 三、师生关系(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同学关系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一)群体 所谓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 (二)群体的特征 作为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共同的目标 2.共同的情感 3.共同的价值规范 4.一定的组织机构

以上是群体存在的因素和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其为群体。 (三)群体的分类 群体的类型很多,各种各样。每一种群体的性质、结构、作用和存在方式等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把群体分为若干种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按照群体内各种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等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从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把群体分为这两种。 3.大群体和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的规模来划分的,大小是相对的,心理学上以成员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个人间的接触和联系作为划分大小群体的标准。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这是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Петровский.А.В)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对群体的一种独特分类。 (四)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 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群体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1.教育功能 2.归属功能 3.认同功能 4.支持功能 二、班级与班集体 (一)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教育管理的需要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 (二)班集体及其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一所学校里有许多班级,但不一定都是已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班级。作为班集体,它需具备自己的特征: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集体主义取向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令行禁止是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彼此相悦相容是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三)班集体形成与阶段 班级从组成到变成班集体,需要一个过程。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涉及到集体目标的确定,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人际关系的建立,班级活动的开展,行为规范的内化,正确舆论的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采取正确对策,加速班集体形成的过程。 (四)班集体的类型 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聚合型 2.初具雏形型 3.理想成熟型 (五)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大全(珍藏版)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单元一环境适应篇第1章有缘相识第2章寻人行动第3章个性名片第4章“松鼠”搬家第5章多元排队第6章体验放松第7章“蜈蚣”翻身第8章寻找归属单元二沟通交往篇第1章“变形虫 第2章我说你画第3章“盲人”旅行第4章最佳配图第5章我说你剪第6章风雨同行第7章找“领袖”第8章人体“拷贝”单元三竞争合作篇 第l章“啄木鸟”行动 第2章广告设计 第3章圈之魅力 第4章解开“手链” 第5章同舟共济 第6章造“房子” 第7章巧渡“小河” 第8章穿越“沼泽地” 单元四自我意识篇 第1章画“自画像” 第2章百花园 第3章音乐与意象 第4章我要 第5章留舍最爱 第6章价值拍卖 第7章背后留言 第8章目标搜索 单元五创新实践篇 第1章卖梳子 第2章遵从指导 第3章心中的塔 第4章传球夺秒 第5章比比谁高 第6章高空飞蛋 第7章畅想拼图 第8章平面魔方 单元六意志责任篇 第1章举手仪式 第2章突出重围 第3章护蛋行动 第4章手指的力量 第5章祝福花篮 第6章接受现实 第7章承担责任 第8章信任后仰 单元七学习管理篇 第1章时间分割 第2章于无声处 第3章时装秀 第4章用途无限 第5章资源共享 第6章寻找变化 第7章一分钟价值 第8章集思广益 单元八心灵成长篇 第l章走出“舒服圈” 第2章收获“糖弹” 第3章看我“走过来” 第4章规则的意义 第5章寻宝记 第6章心灵电报 第7章感恩父母 第8童命运之牌 单元一环境适应篇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物竞天演,适者生存”,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此时,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扶持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青春期发育的出现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许多同学进入新的学校后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情况,出现了适应不良的表现。一些社交活动能力较差的同学甚至在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与班里其他同学相熟。由于彼此不了解,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重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帮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这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的成长乃至日后的成才,甚至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可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意识到了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单元中几个团体心理游戏是针对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际交往而设计的。“有缘相识”、“请你签名”、“个性名片”几个游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通过交换彼此的信息,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松鼠搬家”、“蜈蚣翻身”两个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竞争与合作的压力与快乐;“多元排队”、“寻找归属”让学生对自己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体验放松”则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松弛的坦然,学会克服交往中的紧张与羞怯。 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都非常简单,易操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较快地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环境。 第1章有缘相识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2.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20分钟。 三、活动道具 多种颜色的小方形纸若干,每张纸分别剪成四小块彼此能相互锲合的形状。 选择欢快的乐曲做背景音乐。 四、活动场地 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在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主持人要求每个参与者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2.根据自己所选纸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锲合的“有缘人”。 3.找到了“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相互介绍自己,通过交谈找出彼此间三个以上的共同点。 4.全班交流分享。 六、注意事项 1.此游戏比较适合于一个相互陌生的群体。 2.纸片设计时可以4张相互锲合拼成一个正方形,就会出现一人同时可以与两人相锲合的情况。主持人可以要求第一个图形锲合的人为“有缘人”,也可以要求只要是图形能锲合的人都为“有缘人”。 3.有缘人可以是颜色相同形状锲合,也可以是颜色不同但形状锲合的人,由学生自己理解决定。 4.游戏还可以继续深入,在两个“有缘人”的基础上接

【社会课件】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doc

第七章学校群体心理 —、填空题 1?作为群体应该具备的四个特征是:共同的______ ,共同的 _______ ,共同的______和一定的纽织机构。 2.按照群体内冬种因索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_______ 和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群休是否真实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__________ 按群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以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乂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把群体划分 为_____ 、______ 和 ____ 0 6.学生班级按群体目的和性质划分属于_____ 群体,按群体存在方式划分属于________ 群体, 按群体规模划分属于_____ 群体。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包括:功能、归属功能、功能和支持功能。 8.学校群体与社会屮其他群体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_______ 功能。 9.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_____ 特征,_______ 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休分为以下儿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初具雏形型和______ o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形象地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任务时,不如单干时出力多,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__ ,也 称_____ O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类成语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14.如果群体成员屮冒险激进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趋向冒险激进; 相反,如果群体成员屮谨慎保守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这是种______ 效应。前后者分别称为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中的_______ 和______ 。 15?“法不责众”同时是社会心理屮_________ 现象和 ______ 现象的原因。 16.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______ 关系或距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 关系。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洽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_ 三种水平或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07 NO.11 World Health Digest 136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 本的研究中,Muehlenkamp等人(2004)发现自我伤害者和企图自杀者在抑郁水平、自杀构思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也有研究表明当自我伤害者企图自杀时,他们会选择与自我伤害不同的方式(Stanleyetal , 2001)。 参 考 文 献 [1] Matthew K. Nock,Mitchell J. Prinstein,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Vol. 72,No.5,885-890 [2] Margaret S Andover, Carolyn M Pepper, Brandon E Gibb,Self-Mutil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a College Sample,Suicide & Life - Threatening Behavior, New York: Apr 2007. Vol.37, Iss. 2; pg. 238, 6 pgs [3] Richard A Chefetz,A 27-year-old Woman Evaluated for Self-mutilation Psychiatric Annals. Thorofare: Aug 2005. Vol.35, Iss. 8; pg. 626, 4 pgs [4] Shana Ross, Nancy Lee Heath, Two models of adolescent self-mutilation Suicide & Life - Threatening Behavior. New York: Fall 2003. Vol.33, Iss. 3; pg. 277 [5] Ulrich Sachsse, Susanne Von Der Heyde, Gerald Huether,Stress regulation and self-mutil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Washington: Apr 2002. Vol.159, Iss. 4; pg. 672, 1 pgs [6] 谭友果,自伤行为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4卷第2期,1997 [7] Daphne Simeon & Eric Hollander著 唐子俊, 郭敏慧 译 .自我伤害的评估与治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 2001年第一版 1,6-7 [8] 赵祖安, 周晴晴,自伤狂,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3.7 第15卷第7期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周 丹,刘志宏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心理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正式被介绍到我国,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并有所实践,将其理论与技术应用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本文对心理剧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这对心理剧的进一步应用将起到促进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 1 引言 和谐社会的育人机制是在培养人才、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也就是说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新途径,其中校园心理剧不乏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2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升学、择业、就业等问题,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两种基本形式。个体辅导是一对一的直接面谈,分析问题、提供帮助。而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为目的。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开始主要是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信息与指导。但在指导过程中,自觉的与咨询挂钩,帮助当事人解决各种问题,使当事人更好的适应社会。二次大战之后,随着行为治疗团体与个人中心团体的兴起,团体心理辅导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目前在美国、西欧及日本,各种心理辅导团体广为流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教育、职业训练等众多领域[1]。 团体心理辅导有别于个体辅导 ,可使人感受到团体氛围,学习模仿他人,提供人际互助场合等等,对社交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咨询中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针对于目前心理学专业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多快好省地解决学生的共同问题、 实现教育目的,且能培养信任感、归属感。 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多样,有心理卫生讲座、座谈讨论、头脑风暴法、难题解决办法、心理剧、行为训练法、影视欣赏、参观访问、演讲报告会等。校园心理剧作为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一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种新颖的形式。 3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 校园心理剧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心理剧是由莫雷诺(Moreno)于1921年所创建的,最初是一种团体治疗方法,来访者通过在剧中扮演过去、现在或未来生活情境中的角色,获得对自身问题更加深刻的体验,得到情绪上的宣泄并且逐渐掌握一些行为上的技巧[2]。校园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通常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相应的情感。它作为一种心理教育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动形象,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3]。 校园心理剧对于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既可以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是作为辅助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其他心理辅导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心理剧能够清晰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秘密,使来访者的感情在一定的情境下得到发泄,从而达到某些治疗效果。其次,来访者可以体会不同角色的感情和思想,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的角色扮演中,能做到使来访者者与其他角色一起获得了体验和感悟,使大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情,调动了来访者的参与性,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状态。 校园心理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学生内心冲突和情绪波动,生动、有趣、渗透性强,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学生将生活经历在舞台中再现出来,根据自己的体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着重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和自我感受。这样的来自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校园心理剧保留了心理剧的最初的自发性,针对生活中的问题,演员即时的挑战自我、重新思考、重新评价,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走下舞台所引起的是一种态度的转变。演员通过舞台与更多的学生分享其成长体验,观众通过观看,联系自身经历,间接为其提供了帮助,达到了受益面广的效果。 校园心理剧分为暖身阶段、演出阶段和分享阶段[4]。剧本是建立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加工和艺术创作,包括主题的确立、大致剧情和人物安排。暖身的作用是用来激发创造性的潜能,同时营造一个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