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心理学分析

薛燕

摘要: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犯罪形成也逐步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犯罪形成、罪犯成分、犯罪容、罪犯定位都有了新的趋势。顽危罪犯就是其最突出的一种新的变化,新形式下的新的罪犯定位。顽危罪犯的形成与转化的决定因素是罪犯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主要是针对罪犯的需求、犯罪动机以及罪犯的自我意识转变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从而成功的重新培植了一颗善良的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顽危罪犯、形成原因、转化历程、心理分析

引言:服刑21年,横跨三个年代的周成祥成了省监狱系统里年龄

最“大”的“监狱人”。曾三次逃脱,两次伤害致人死亡,加刑31零6个月,后四次被评为省积极改造分子,七次减刑12年,通过自学不仅摘掉文盲帽子,还拿到四个等级证书。同样还是周成祥,他又创造了罪犯的新生神话。从一个普通人到服刑人员逐渐一步步的深陷到一名顽危犯,最后通过监狱民警使他有新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监狱人”的新生。

一、横跨三个年代的罪犯周成祥的犯罪历程及心理变化

的概述。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1985年,24岁的周成祥因盗窃罪被省利川县人民法院判刑7年。自小没认真读过几年书的他养成了偷窃的坏习惯。在被羁押期间因同室友的怂恿:关到这里的人都要挨打,有的还未判刑就被打死了,我们还是跑吧!自己又因小的时候逃学而尽受父母的打骂,那种滋味刻骨铭心。所以选择了逃跑,逃跑在外又重抄旧业,“偷了几辆自行车”没过20天被当地派出所抓获。

在被带回的路上周成祥利用民警吃饭之余再次逃跑,经一天的布控被警方送入看守所。周成祥因犯脱逃罪和盗窃罪他被加刑7年半。1986年,周成祥被从利川县看守所调到沙洋荷花垸监狱服刑。临行前室友不忘交代:监狱不看守所还黑,到那里要会耍滑头,不然会被打死。周成祥对监狱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带着恐惧来到了监狱。服刑之初,他表现的特别老实,改造中规中矩,劳动上不怕脏、不怕累,多次受到民警的好评。因表现积极,他被减刑1年零9个月。然而好景不长,经过三四年的适应,周成祥对监狱有了新的认识:监狱警官虽然不打人,但犯人之间的打架斗殴却时常发生,所以不能太老实,否则会被欺负。认识的转变让周成祥的胆子变大,他已不满意中规中矩的改造方式,周成祥不断的“变脸”,最终当起了“牢头狱霸”。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曾因积极改造的表现而取得监狱民警信任的周成祥被实批到砖瓦厂柴油室做保管工作。这在罪犯中自然是个“肥差”一部分人开始讨好周成祥,要给予某种便利;那断时期,因监狱条件不是很好,对很多罪犯没有做要穿囚服的硬性规定,所以最基层的罪犯中衣着往往代表另一种潜在的身份。有一件事让周成祥无法释怀。他本应拿到手的第四个表扬(四个表扬可以呈报减刑)只因为监区跑了人,变被取消。因此他也失去了减刑资格。胆量的增大,心理的失衡,周成祥又做了一件民警想不到的事情。1992年9月,他利用管教民警外出之机,将长里1080公斤柴油秘密卖给天门市多宝镇一位村民获得了1400元的“黑色收入”1400元。有了钱后周成祥变得“潇洒”起来。周成祥的“潇洒”引起民警的警觉。1993年8

月的一天,砖瓦厂的领导突然决定对周成祥保管的柴油进行盘查。得知消息,周成祥猛然一惊,但很快安静下来。他谎称弟弟出了车祸,生命危在旦夕,要民警带他一起去看望弟弟,代班民警没有细想,随即骑上自行车带他去医院。但民警没想到周成祥抢过民警自行车再次逃出了监狱,但不到一个月,周成祥再次被抓,次此被加刑4年半。同时,他被列为省监狱局顽危犯。在1994年和199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制造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分别伙同其他罪犯将两名罪犯体罚殴打致死。这两起事件极其恶劣,周成祥大等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处罚,分别被加刑10年。至此周成祥累计被加刑达31年零6个月,累计在禁闭室被关押达4年之久,创造了省监狱系统加刑的最高记录,同时被常年列入省监狱系统顽固犯,危险犯“黑”不足方米的禁闭室成为我的炼狱所,我到底是新生还是毁灭,随着监狱管理日益规,周成祥也开始了绝地自救。在1994到1996年期间,周成祥差不多都是在禁闭室度过的,禁闭室不足方米,除了一床外,他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唯一让周成祥感到欣慰的是,禁闭室门口有扇通向外面的小窗,除了睡觉外,周成祥大部分时间都看着这扇小窗,他心期待着他能早日归队。1996 年底,周成祥从禁闭室出来,回到当初的砖瓦厂劳动改造。十年弹指一挥间,不说砖瓦厂的变化有多大,就连负责人都换了四位。当他再次拿起熟悉的劳动工具时,觉得分外地沉重。周成祥暗自决心从头再来,但时间一长,他的“牢头狱霸”习性又蹿了上来。有一次,一名罪犯与他发生争执,这立即勾起他的“好斗”欲望,没说几句,就准备出手大人。幸好,这一幕被带班民

警发现。鉴于周成祥的黑色经历,监区领导还是不放心,有轮流安排干部负责周成祥的帮教工作。此外,砖厂领导还将周成祥的改造向监狱领导汇报,监狱长、政委也都亲自来做周成祥的帮教工作。众多的人联合帮教,渐渐把周成祥的改造又扶上了“正位”,而经历了一番曲曲折折的经历后,周成祥拥有一份难得的“感激”这心。改“归位”后,周成祥那份改造劲重新涌上来,1999年,他第三次被呈报减刑。

时间列车驶入而十一世纪,监狱工作也应来了新的曙光。虽然已取得三次减刑,但周成祥似乎还觉得缺少点什么。感觉到生活不是单纯的衣、食、住、行,而是要充实自我无论实知识,还是技能。周成祥在2001年,给家人寄去第一封家书;2002年,他自己动笔写思想汇报。见周成祥摘掉了文盲的帽子,监区民警又动起了脑筋,根据他的特长,为他呈报焊接、水电维修、汽车修理等培训班,经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周成祥在三年时间先后拿到了焊接、水电维修、汽车维修三个劳动等级证书。道2006年通过学习,他不久就可以拿到第四个证书。在学习和实践中,周成祥的特长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增长了知识,技能更增强了周成祥对生活的信心,以及对今后生活的期待。2004年监狱成立中心的押犯点,几万吨的砖碴需要从几万平方米的场地清理出来,周成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废旧板车进行改造,不仅在场地上设计了三个彩色球场,而且为监狱节约了三万多元,这让周成祥的心理不在空虚,每天忙碌的狱帮助工作让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心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此时不断的找到了

真正自我。除了自身进步外,周成祥还协助民警维护狱秩序。仅2004年,他就先后制止其他罪犯违纪8起。特别是2004年6月18日,在监狱行为矫论中的接受行为矫治的罪犯方某,趁人不注意,爬沙锅篮球架以自杀要挟民警,在危急时刻周成祥的潜意识中以有了深层的改变,不仅要求自己积极改造并帮助民警维护狱秩序,虽然只是小小的行为但这不仅可以体现出周成祥心理以彻底转变,并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价值。2005年6月,作为省监狱系统顽危犯改造标兵,周成祥出席了省第八届改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周成祥以不再是过去。而是现在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力的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新的思想心理。但余刑只有四年的他并不恐惧,通过几年时间追赶,他学到了文化,法律知识,争到“四证”最重要的是,他还培植了一颗善良的心,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这为周成祥今后在社会上立足,以做了充分的准备。周成祥说,很多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监狱里实现了。

以上案例分析如下:

二、顽危罪犯周成祥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学分析

顽危罪犯其最通俗的意思是顽固而有危险的罪犯,相对普通的罪犯改造难度大,顽危罪犯表现其形式也就其行为反应其心理,通过心理学分析不断攻破其心的复杂而又扭曲的心理。所谓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个性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形成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一)、罪犯周成祥多次脱逃行为形成原因及心理分析。

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主观因素。具体地分析有以下四方面因

素:

1、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与严格的管理发生冲突。他们的行为具有贪婪性、残忍性和疯狂性。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恶不作,过惯了放荡生活。而入监后,其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人身自由被剥夺,与社会、家庭隔离,在严格的管制和严密的监管下强迫改造,接受审查。但当这种心理超过了对短期监禁的忍耐时就会产生脱逃的念头。

2、企图逃避惩罚。在所有罪犯当中,从他们被拘押之日起,其社会地位和环境就发生根本变化。人身自由的丧失、环境的刺激、罪责感的压力、严格的管理,对前途、工作、社会地位、家庭的忧虑等,在他们身上造成孤独无援、惊恐不安、心绪紊乱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理。,逃避惩罚成为罪犯在实施犯罪到释放前各诉讼阶段始终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逃避惩罚的心理并不因罪犯的被抓获、被判处刑罚而消失,在其犯罪的主观思想未得到彻底改造之前,逃避惩罚仍然是罪犯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3、消极的意志品质。罪犯在被羁押后一般都会有脱逃的闪念。但绝大部分罪犯仅仅是一种想法,这是因为他们在分析评价主观条件、看守所安全警戒力量对比和脱逃后的被抓获的比率后而想脱逃但并不敢脱逃。而少数罪犯则将想法进一步发展为脱逃动机,难以抑制,继而千方百计付之行动。这类罪犯往往具有动摇和顽固的消极意志品质。

主观方面的因素是罪犯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客观方面的因素

则是诱发剂、催化剂,促使其将想法转化为具体行动。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监管工作有漏洞。这是促成罪犯脱逃的诱发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普遍认为看守所关押的罪犯余刑大多数只在一年以下,要在这短短的时间,矫正其犯罪心理是难度很大的。二是管理力量薄弱。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人数少,由于各看守所警力紧。另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上低,公安机关领导对看守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管理制度松懈。宽松而漏洞百出的监管环境只会成为强化罪犯脱逃动机的催化剂,客观上为罪犯脱逃创造了良好条件。

2、改造环境不良。改造环境是影响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罪犯是一个个消极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带菌者”,他们聚集在一起,就势必构成一个教育基础最差、起点最低、改造难度很大的消极群体。在这样的消极群体中,犯罪类型、方式五花八门,犯罪心理千差万别,人生观、道德观、是非观、荣辱观扭曲,真假、美丑、善恶颠倒。总之,不良的改造环境能刺激罪犯萌生脱逃思想。

3、过度重视劳动改造,忽视思想改造。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被依法确认的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经验,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监狱、看守所的显著标志。但是,一些看守所版面追求经济效益,让罪犯承担大部分的生产劳动任务。罪犯大部分的改造时间和精力都被用去参加生产劳动,无法系统地接受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

三、顽危罪犯转化历程及其心理学分析。

(一)顽违危罪犯改造态度的转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转变的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和化三个阶段。对顽危罪犯周成祥改造态度的转变也适用于这三个阶段,尽管外部环境和部条件均具有特殊性,但其一般过程仍然是这三个阶段。

首先是顺从阶段,顺从是犯罪获得某种报酬或求得安稳,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态度。周成祥在服刑之处,他表现得特别老实,改造中规中矩,劳动上不怕脏不怕累,多次受到监狱民警的好评。因表现积极,他被减刑年零9个月,然而好境不长,经过三到四年适应,周成祥逐渐融入了监狱生活,并对监狱有了重新认识;监狱警官虽然不打人,但犯人之间打架斗欧却时有发生,所以不能太老实,否则就会受欺负。直至周成祥成为‘牢头狱霸’。顺从其特点其一是违心性,即不是出自自愿,而是迫不得已;其二是表面性,即罪犯慑于刑罚,只是从表面改变自己的态度;其三是暂时性,即顺从的目的达到,或外部的压力条件一旦解除,顺从态度随之消失。顺从行为表现方式是顺从刑罚、顺从干警、顺从管制、顺从压迫劳动和强迫改造等。这是罪犯消极、错误态度的起点。

其次是同化阶段。同化是指罪犯的态度和行为向他所参照的团体即监狱规转化的过程。其特点是;1、是主动性,即同化不是屈服,而是主动调适;2、是、选择外界的信息,自己选中的信息容易同化,强制灌输的信息只能顺从;3、是配合性,即罪犯对于选中的信息,会逐渐融为自身的知识系统,也就是“同化于己”顽危犯周成祥在监区领导的联合帮教,以及对他的信任并为他指明改造方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让他学习知识和技能,逐渐的转变他的技能,充实自我增强

自信心从而达到了同化的效果。

最后是化阶段。化是指罪犯将一定的监狱规、改造目标和精神文明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其过程有三种情形;一是外部语言向部语言的转化,即体力动作向智力动作的转化;二是监狱、社会规向个体价值体系的转化,成为自己态度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态度向行为意向的转化,经过化而形成的态度最稳固、最深刻、最持久、最容易转变成行为。罪犯在化阶段,能够从心接受社会主义观念,接受陷入犯罪泥潭的教训,从而彻底改变身上缺点什么。从而通过监区领导的引导、帮助下,学到了知识,拿到了四个技能证书;最重要的是还培植了一颗善良的心,一个正确的人生。

(二)对于转化罪犯激励说。

罪犯改造的积极性离不开监区民警的激励,激励对罪犯改造成效有很大的作用。激励就是改造激发鼓动,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促使个体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激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诱因和强化观点看,激励是将外部适当的(如恰当的目标,适宜的诱因、及时的反馈)转化为部心理动机,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即增强人的积极行为,减弱人的消极行为。2、从心理的部状态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动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3、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驱动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从激励对罪犯改造的作用来说。第一是:激励可以使罪犯产生积极改造热情,罪犯入狱初期改造热情,在刺激(改造目标、)的刺激。

吸引以及自我安全需要的支配下,他们能够按照监狱机关的改造目标和要求去做。当他们这些符合监狱要求的行为受到奖励后,便会产生肯定性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他们积极改造的热情会在不断激励中愈加强烈而稳定、支配他们积极改造。第二是:激励可以提高罪犯积极改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改造性。监狱机关设置的目标应在符合法律和道德、保证罪犯改造质量的前提下,承认和尊重罪犯合理的个人利益,这种把监狱机关制定的改造目标与罪犯个人的合理要求结合起来,。增强了目标的激励作用,使罪犯更易认识和接受目标,使他们的改造方向更明确,即有自觉性。并且发挥自己的主动、改造性,在改造中更加努力。第三是:激励和、可以充分发挥罪犯的潜能,提高改造绩效。以激励理论来说:如美国心理学家[1]马斯洛(A?B?Maslaw)于1943年和954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罪犯也同样是人,因此也具各其需要层次。罪犯周成祥之所以最后能自我实现在现实中没有实现的梦想,那是离不开前面的需要说,在监狱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他完全可以满足,逐渐的消除了对监狱的恐惧心理从而感觉到监狱遇安全的以达到安全需要,与监区领导的多次交谈以及领导对他的引导和帮助找到自信,从而不自觉中社交需要与尊重需要以满足,最后通过监区领导的帮助和自己的求知欲望,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从而实现了自我实现需要,之所以周成祥最后自己能坚持改造成功是因为能正确的选择人生需要的道理。期望理论来说;如:美国心理学家[2]弗鲁姆(Y?H.?Froom)1964年在

他的《工作与激励》书中,阐明了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监狱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激励理论来转化罪犯从而达到目的。可以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以及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法来激励罪犯。其中精神激励为信任激励、情感激励、参与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的方法来不断的引导罪犯走出极端转化改造动力。

(三)罪犯自我意识的转化的过程。

罪犯自我意识的转化是指由消极的自我意识转化为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罪犯的再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它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部分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度到质度的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

首先罪犯自我意识转化通过正确、成熟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到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的培养最后是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的形成这三部分组成。其次罪犯自我意识转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外在途径转化罪犯自我意识。通过阐释教育、心理示、作业反馈、角色训练等方法,从各个途径来转化罪犯的自我意识。其二是通过在途径转化罪犯自我意识。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暗示、自我调节、自我强化,最终使罪犯自我意识主动、自觉地自我转化。

(四)对顽危罪犯转化中最现实的问题是罪犯回归心理。

案例中的周成祥最后和感慨的说,很多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监狱里实现了!是因为他从潜意识中认识的重要性,人要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将来能立足于社会,因此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不再担

心回归社会的后顾之忧,共同来探讨罪犯心理的形成转变过程由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刑初期,是罪犯回归心理形成的初始阶段,虽然多数人考虑的较多的是如何适应监狱生活,然而监狱与社会是迥然不同的现实,激发着罪犯对自由的体验和向往。与此同时,他们心矛盾重要,思想动荡不安,不知路在何方,并且因各自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回归心理的特征倾向。引导罪犯明确自由与刑罚的关系,帮助罪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改造;宣传监规纪律和服刑改造的法规、政策,帮助罪犯熟悉,了解监狱环境和监管改造的措施和方法,明确改造前途和方向,帮助罪犯指定切实可行的改造目标;引导罪犯对服刑改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逐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改造。

第二阶段,服刑中期,罪犯对服刑生活有所适应,压抑的情绪开始放松,摆脱失去自由痛苦的欲望逐渐强烈而且成为现实,企盼自己的行为得到干警的肯定,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关心立功减刑的事,计算最低服刑年限,关心社会的变化,考虑刑释后的就实际利益的服刑生活倍感兴趣,为刑满释放打基础、做准备。由于罪犯思想以及心理和行为中的新与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的因素正面交锋,各种引起紧性情绪的生活事件也在这时候大量出现,罪犯处于心理激烈冲突、思想和相位动摇反复的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罪犯服刑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意识,维护和发展积极的回归心理。

第三阶段,服刑后期,罪犯面对监禁生活即将结束,获得自由的

需要即将得到满足,对刑满释放后的事考虑的更加实际、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等待与企盼、焦虑与喜悦、冲突与浮躁、自信与自卑相互交融,心理矛盾冲突明显,对刑释后生活的期待和担心程度提高并具体化,表现出强烈的回归心理倾向。即刑满释放前夕,面对回归在即,罪犯服刑改造的思想、行为容易松懈,而对重返社会后的问题考虑较多,充满幻想或顾虑重重,心理动荡不定。因此这时要针对罪犯的回归心理进行集中性的指导,与此相应,要将逆反的心理调节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即使自己有正确、切合实际的评价;不放弃最后的学习改造的机会,巩固和发展改造成果;对回归后的追求建立一个恰当的、留有余地的期望值,形成自律、自强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对回归后可能面临的问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提高抵御诱惑、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第四阶段,刑满释放后的回归心理主要表现为社会生活能否重新适应,能否成为一个守法公民的问题。此时,他们即庆幸自己重新获得了自由,但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心理压力又很大。

人是具有可造性的,人都有正常的心理需求,以及对不同事物新的认识,意识是可以转变的。对罪犯也不例外,通过干警对罪犯心理的深入探究、掌握规律。制定相关的改造策略以及对罪犯心理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改造效果,更有利于将来回归社会减少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最终达到改造目的。

注释:

1、[美]马斯洛(A?B?Maslaw)著,《动机与人格》,“需要层次理论”。

2、[美]费鲁姆(Y?H?Froom)著,《工作与激励》。

参考文献:

1、何为民:《罪犯改造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7.5出版。

2、沅浩:《罪犯矫正心理学》,—:中国法制,1998.11出版。

顽危犯论文

内容摘要:监狱工作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通过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有效实现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而如何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在现阶段,特别是被认定为顽危犯的罪犯,部分监区直接管理警察,对个案教育转化工作无法有效深入开展,一些方法难以凑效。故本文意在通过对顽危犯教育转化个案的分析,思考教育转化个案的问题,为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服务。 关键词:监狱顽危犯教育改造个案分析工作思考 一、顽危犯个案基本情况 聂犯,男,汉族,1966年6月生,吉林省镇来县人,因故意伤害、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3年12月入监。经入监教育后,聂犯分在另一监区服刑,2005年10月因殴打他犯被禁闭处罚,同年12月又因使用剪刀行凶未果被禁闭处罚。此后几乎不断给监区管教工作制造诸多麻烦,2007年4月又因多次违规被监狱确定为严管对象。鉴于聂犯自入监服刑改造以来出现诸多的违规违纪行为,监狱遂于2007年6月将其确定为监狱级顽危犯。 二、实施教育转化过程 聂犯不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监狱的安全稳定受到极大威胁。对此,监狱领导高度重视,指定成立教育转化攻坚小组。笔者接受任务后,主持攻坚小组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外围摸底 首先,从监区领导、管教股长、分监区长、直接管理警察等不同层次了解列入顽危犯的具体细节情况,以便较为客观的对聂犯作出相应的评价;其次,深入该犯周围的罪犯并对其日常行为模式调查,以掌握聂犯与周围人群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三是调阅聂犯的正、副档,通过正档切实掌握其犯罪事实、经过、案件审理及判决情况,通过副档材料初步掌握其顽危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入监改造过程全貌;四是通过服刑指导中心调取聂犯的《COPA-PI测评报告》、《COPA-犯罪心理结构变化状况测试报告》。通过外围摸底,确定首次谈话的切入点及内容。 (二)谈话摸底 外围摸底了解到聂犯曾是笔者在该监区时的管理对象,相互认识并且无冲突,于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当时聂还不是顽危犯!),专程到严管分监区找其谈话,但“专门找其谈话”的语言只字不提,也没透露那样的意思。见到聂犯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因工作关系今晚到这里看见你,顺便问问。”……“当时你的表现还不错啊,怎么在这严管呢!”切入谈话后只字不提他的服刑改造情况,而是装作仔细的“听”其“倾诉”,以避开改造与被改造之间的矛盾。谈话的当时聂犯很是诧异,说了一句:“你还记得我啊!”这让我们之间的谈话距离拉近了许多,此时,笔者借机表明自己的态度:“作为监狱警察,是改造人的人,为

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多样、复杂的变化,同样罪犯的构成和改造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涉枪、涉爆、涉黑、涉毒等暴力犯罪和高智商犯罪增多,罪犯顽危抗改、不服管教增多,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但监狱广大民警认真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信念,坚持用耐心、爱心、恒心在教育挽救一个个失落的灵魂,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干警,我多次负责教育转化顽危犯的攻坚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教育转化顽危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将对教育转化顽危犯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向领导和同志们进行汇报,请予批评。 罪犯张某某,初中文化,因抢劫罪被判刑11年。刚下队,该犯就与他犯关系不融洽,一言不合就动手,不服管教,和干警唱反调。在劳动改造中,一贯偷懒耍滑、软磨硬泡,组长安排任务时对组长指指点点,说话含沙射影,组长向干警正常汇报工作,该犯就对别的犯人说组长打小报告,陷害他,弄得干警看见就烦,组长不敢管,其他罪犯不敢惹。干警与他谈话是一谈好几天,一天不谈就出事。为此,该犯多次受到监区的批评和处分,但该犯依然如故,不知悔改。面对这样一名破罐子破摔的顽危分子,我感到如果不处理好张某的抗改抗劳问题,将会对分监区的教育改

造工作带来极恶劣的影响。 一、搜集犯情材料,探究抗改缘由。 我认真研究,了解该犯的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性心理特征、抗改历史和改造表现等档案资料,认真做好对张某的个案分析,寻找张某的抗改原由,并寻找适当的交谈突破口。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该犯刚与其家人接见后的一天晚上,我找其进行了2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初步弄清了形成目前这种改造现状的原因:家庭条件差,改造信心不足;人际关系紧张,犯人不理睬,家人不理睬;心理不健全,心态失衡,行为偏执等等,这为展开工作走出了第一步。 二、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 分析了解到张某的改造现状、心理态势后,我从对张犯加大从严管理的力度入手,在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及日常活动中,都对其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同时认真落实对其的包夹控制措施,并定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潜伏的不良思想苗头,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大量的个别教育谈话。为了促使张犯思想转变,坚持每周固定与张犯谈话一次,利用调查接触、算账对比、批评劝诫、启迪引导、表扬鼓励、角色换位等方法加大教育力度和深度,从而消除了该犯与干警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打破了张犯长期以来反抗的心理定势,有了想改造的心理趋向。 三、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罪犯。 顽危犯的教育需要多种教育形式,强化亲情感召氛围,可以

教育转化监狱顽危罪犯的几点思考

教育转化监狱顽危罪犯的几点思考 做好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维护狱良好的改造秩序,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整体改造质量,切实落实“首要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顽危犯在狱押犯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对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潜在的危害之大,在犯群中的负面影响之深,却绝不可小视。只有牢牢抓住重点;扎实做好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才能更好地掌握教育改造工作的主动权,从而在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刻认识监狱形势,健全机制是前提 直面监狱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准原因,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进一步做好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一是罪犯脱逃、挟持人质等影响监狱安全的潜在危险性依然存在。当前,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凸现、刑事案件持续上升、罪犯构成日趋复杂的形势,给监管安全和教育转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形成了新的压力。有的罪犯企图采取袭警、挟持人质等手段强行脱逃,有的较深地稳藏了罪恶本性,骗取干警任,伺机报复社会等等,这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在狱一刻也没有停息。有些是因为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防,使其没有了滋长的温床,更没有显山露水的机会;有些是因为经过有效地打击和管制后,未造成后果。诸如此类,更加有力地证明改造与反改造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二是罪犯自杀,影响监管改造秩序的良好运行。特别

是罪犯自杀后,其亲属到监狱无理取闹,向监狱提出不合理要求,达不到目的,就到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缠访,并向不明真相的群众散布谣言,诋毁监狱,有的甚至冲击监狱,大造声势,故意扩大事态。一些别有用心的罪犯也借机以保护罪犯的生存权为幌子,散布反改造言论,在犯群中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连锁反应,成为引发各种矛盾的诱因,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三是罪犯行凶斗殴现象屡禁不止。监狱是关押改造罪犯的场所,若大的一个特殊群体,相互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矛盾,进而拳脚相加,实属难免。但如果打架斗殴频发,且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就必然会极危及监狱的安全稳定。在斗殴中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罪犯亲属会以监狱的监管不力,干警不作为为由,向监狱施压,引发派生各种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这也是监狱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四是监管改造任务艰巨,狱反改造倾向呈日益突出的趋势。有的罪 犯在犯群中散布反改造言论,蛊惑人心;有的维权意识过度膨胀,乃至于无理取闹;有的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便顶撞、甚至辱骂干警,扬言要制造事端或以自杀相要挟,严重影响了监狱的监管秩序,干扰了监狱的正常执法。 监狱目前面临的上述四个突出问题,既是监管工作必须重点应对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造工作亟须解决的中心课题。我们要直面当前监狱工作中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犯情狱情的复杂性、艰巨性,加深对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做好此项工作夯实强有力的基础。“凡事预则立,

顽危犯张某转化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一名顽固犯的咨询转化手记 服刑指导中心叶宏 在服刑人员中提起张某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短短一年时间,情绪无常,因多次寻衅闹事,无理纠缠,散布反改造言论,顶撞警察,拒不参加生产劳动等,二次严管,二次禁闭,先后调换三个监区。就是这样一块“顽石”,在监狱警察不离不弃的教育转化下,脱胎换骨,思想态度发生了彻底转变,投入到积极改造当中。 斑斑劣迹 张某,男,汉族,1974年出生,甘肃省渭源县人。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2010年1月从北京调入白银监狱八监区服刑改造。在他的档案中,清晰地记录了其入监以来的斑斑劣迹。 入监后,张某以干活辛苦为由拒不参加劳动,挑衅管理,并在犯人当中散布反改造言论,顶撞警察。被处严管集训三个月。解除严管后,调入十一监区服刑,他还是老样子,拒绝参加劳动,民警找其谈话时,装聋卖傻,问啥要么说“不知道”要么一言不发。 2010年9月,张某因与他犯发生口角,民警对其进行谈话教育时,张某态度恶劣,辱骂顶撞警察,动手拉扯监区干警,又一次被处严管集训三个月。严管集训结束后,因其

毫无转变迹象,且无理取闹,拒不接受集训教育和训练,经监狱研究批准,对张犯实施禁闭反省。 此外,消极怠工,干扰同犯正常劳动,随意离开劳动岗位,溜出车间等违规违纪行为更是张犯的“家常便饭”。在2010年3月至11月的“罪犯考核处罚登记表”上,张某每月的考核结论均是“本月未完成改造任务”。 坚冰渐融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经深入分析认为张某的表现如此顽固,抗拒改造,必有深层次的原因。监区民警找其谈话已无济于事。要找到症结,只有发挥心理咨询员的优势找出突破口,才能对症下药。于是在严管期间监区安排张某咨询。下面是张某的咨询历程。 2011年1月12日,张某第一次来到咨询室。从视频中看到张某表情木然,不正面看视频,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我试探着问:“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没有。”他回答的很直接。 咨:“那你叫什么名字?”答:“我叫张某某,今年36岁,其他情况我档案上有。” 再无论如何引导,张某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然后他对着视频里的自己欣赏起来。至于你再问什么,张某紧闭心门,咨询无法进行,只好草草结束。 一周后,第二次咨询。张某端坐在电脑前,从表情上看,

浅析顽危罪犯的转化个案4

目录 一、罪犯基本情况 (2) (一)家庭情况 (2) (二)主要简历 (2) (三)犯罪事实 (3) 二、犯罪行为表现分析及改造情况 (3) (一)认识扭曲,行为表现为抗拒改造 (3) (二)自我封闭,不适应监内生活 (3) (三)具有悲观情绪,并且放任自流 (3) (四)情绪不稳定,导致存在危险 (4) 三、转化顽危犯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一)充分了解犯情 (4) (二)细致入微、持之以恒 (4)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5) 四、顽危犯转化的基本方法 (5) (一)化解对立局面,与其沟通 (5) (二)加强认罪服法教育,树立悔过之心 (6) (三)消除自卑心理,增强改造积极性 (6) (四)摒弃恶习,培养劳动能力 (7) (五)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巩固改造成果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浅析顽危罪犯的转化个案 张婷 指导老师李静实践指导老师卢春娥 【摘要】监狱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中心工作就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而其中对顽固危险罪犯的教育改造是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以理服人,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是教育转化顽危罪犯的必经之路。通过民警对一个顽危犯的成功转化,“解剖麻雀”,力求探索一些转化顽危犯的基本规律,总结出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转化体系,以期在实践中得到启示,为教育改造工作指明方向,提高教育改造效率。 【关键词】顽危犯转化个案教育改造 一、罪犯基本情况 张犯,女,现年40岁,贵州兴义人,初中文化程度,已婚,无政治宗教信仰。该犯于2009年11月因故意杀人、放火罪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一)家庭情况: (二)主要简历:

顽危犯的心理矫治

顽危犯心理矫治的探讨 文章摘要:近年来,监狱系统对服刑罪犯,尤其是顽危犯的心理改造越来越重视。本文从顽危犯的心理特点为切入点,认为顽危犯具有主观恶习深,反社会、反改造心理强烈,反改造活动明显并且持续,抗改或者是丰富的作案经验等特点。根据顽危犯的特点,文章浅谈了顽危犯心理矫治手段。 关键词:监狱顽危犯心理矫治改造心理健康教育 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第七章中的第七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十年来,监狱系统越来越重视对犯罪分子的心理改造,监狱中已经开始普遍引进心理矫治的手段。现阶段的实践证明,心理矫治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尤其是对顽危犯的转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心理矫治概述 心理矫治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两个基本概念,“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它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含义 罪犯的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犯人的工作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

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罪犯劳教人员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其主要目标是关注罪犯复杂的个性心理需求,激发罪犯的内在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内容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我们要根据其特殊的心理特点,来制定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相关研究表明,监狱罪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水平低,认知失调,较多的消极情绪以及不良的生活及行为习惯等等。 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增强罪犯的思想认识水平;②帮助罪犯改变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首先使罪犯增强对自己心理及行为的了解,正确认识到他们的性格特点、社会性质和产生原因;其次要帮助罪犯改变不正确的认识观念和不恰当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而且也要使罪犯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③疏导罪犯的消极情绪。通过心理矫治活动,对罪犯进行适当的疏导,帮助罪犯消除疑虑、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现象,宣泄罪犯消极情绪,恢复情绪平衡,并在过程中帮助罪犯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④培养罪犯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相应的疏导,促使罪犯学会

监狱危机预警管理模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监狱危机预警模型之研究 【摘要】监狱危机的预警管理是监狱危机管理的重点内容。本课题在分析监狱危机预警模型指标选取策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业人员结合监狱工作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初步建立监狱危机预警管理量化模型。以此为起点,借鉴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的相关研究,确定监狱危机预警模型的触发条件,并结合实例说明确定各检测点数值的具体方法及该模型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监狱危机管理预警模型 一、前言 监狱危机管理是目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集约问题之一。建立有效的监狱危机预测和报警系统,加强监狱危机管理能力,是监狱危机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监狱危机管理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监狱押犯构成日益复杂,执法要求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各种意识形态对行刑的冲击,给监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闽西监狱“5.21”罪犯杀警脱逃案、郴州监狱“5.6”罪犯杀害警察脱逃案、呼二监“10.17”等案件,因为危机管理的缺失,给监狱工作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强化监狱危机管理已刻不容缓。 目前,已有的监狱危机研究文献以阐明危机管理的内容、监狱危机管理必要性、监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措施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而对影响监狱危机发生的因素分析、危机管理的量化分析,特别是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管理危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分析监狱危机内涵与发展周期的基础上,结合某监狱2006——2009年发生的20起严重违规事件的分析,确定影响监狱危机发生的三大因素和十二项指标,运用技术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数值、权重,借鉴企业管理中危机触发机制的相关研究,建构监狱危机管理预警模型。

二、危机、监狱危机与危机管理 (一)危机的内涵 1、危机释意。“危机”的英文是“Crisis”或”Crises”,其英文解释是“A turning point in illness,life,history,etc;time of difficulty,danger of anxiety about the future”。根据百度百科,危机是指令人感到危险的;指一种危险的;或者是严重困难的紧要关头。《辞源》中对“危机”的解释是:潜伏的祸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危机”为危险的祸根,或是严重困难的关头。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危机”进行了阐述:危机是威胁到决策主题优先目标的一种情境(赫尔曼,1972);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巴顿,1993);危机是一个更好的或更坏的转折点,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一段至关重要的时刻,而后一个达到危急关头的情景(韦伯斯特,1961);危机的真正含义在于,它意味着做决定的那一点或那一刹那,即人们熟知的转折点或决定性时刻(帕里,1991);危机是指事件即将发生决定性变化的一段不稳定的时间,或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芬克,1986);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斯格,1998);危机就是一个能够对组织的整体产生影响,或有潜在影响的事件;危机是发展过程中因若干方面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一种非常规性的状态(何苏湘,1998)认为;危机是一种组织对于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重大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刘刚2004);① 在这里,我同意危机的下述概念:“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

顽危犯转化经验介绍材料

顽危犯转化经验介绍材料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是监狱召开对2009年我监顽危犯转化工作情况的总结及表彰大会~回顾过去的一年~监狱党委对顽危犯转化工作极度重视~制定出台了《四会监狱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试行办法》~在对顽危犯的转化工作中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工作指引及强大的工作鼓励。我监区在去年认定并成功转化了两名顽危犯~进一步加大了对顽危犯的转化力度~在顽危犯转化工作中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对稳定监管秩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与学习我监区在转化顽危犯工作的一些做法及经验~主要谈谈以下四点,四个关键,。 一、顽危犯转化工作关键在于监区的组织与领导~是顽危犯转化工作的关键所在。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组织领导~领导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含有进攻性质的教育转化工作不能单打独斗~更是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必须精心组织~完善教育转化工作的组织机制。监区对顽危犯转化工作高度重视~监区领导班子一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顽危犯转化工作作为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监区成立由监区长任组长的教育转化领导小组~各分管业务副监区长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对教育转化工作的组织、部署、监督和考核~同时吸收业务素质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干警为小组成员~负责对顽危犯的个案分析、具体指导、实施转化工作。 二、顽危犯转化关键在于认真做好顽危犯的个案分析~认定其顽危情形~认清其症结所在~是顽危犯转化工作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认真做好顽危犯的个案分析~就是对顽危犯的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出身历史、个性心理特征、抗改历史和改造表现等资料~综合分析~探究其抗改心理~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为下一步对顽危犯选择怎么样的教育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作好个案分析工作~平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对一例顽危罪犯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心理学分析 薛燕 摘要: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犯罪形成也逐步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犯罪形成、罪犯成分、犯罪内容、罪犯定位都有了新的趋势。顽危罪犯就是其最突出的一种新的变化,新形式下的新的罪犯定位。顽危罪犯的形成与转化的决定因素是罪犯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主要是针对罪犯的需求、犯罪动机以及罪犯的自我意识转变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从而成功的重新培植了一颗善良的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顽危罪犯、形成原因、转化历程、心理分析 引言:服刑21年,横跨三个年代的周成祥成了湖北省监狱系统里 年龄最“大”的“监狱人”。曾三次逃脱,两次伤害致人死亡,加刑31零6个月,后四次被评为省积极改造分子,七次减刑12年,通过自学不仅摘掉文盲帽子,还拿到四个等级证书。同样还是周成祥,他又创造了罪犯的新生神话。从一个普通人到服刑人员逐渐一步步的深陷到一名顽危犯,最后通过监狱民警使他有新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监狱人”的新生。 一、横跨三个年代的罪犯周成祥的犯罪历程及心理变化 的概述。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1985年,24岁的周成祥因盗窃罪被湖北省利川县人民法院判刑7年。自小没认真读过几年书的他养成了偷窃的坏习惯。在被羁押期间因同室友的怂恿:关到这里的人都要挨打,有的还未判刑就被打死了,我们还是跑吧!自己又因小的时候逃学而尽受父母的打骂,那种滋味刻骨铭心。所以选择了逃跑,逃跑在外又重抄旧业,“偷了几辆自行车”没过20天被当地派出所

抓获。在被带回的路上周成祥利用民警吃饭之余再次逃跑,经一天的布控被警方送入看守所。周成祥因犯脱逃罪和盗窃罪他被加刑7年半。1986年,周成祥被从利川县看守所调到沙洋荷花垸监狱服刑。临行前室友不忘交代:监狱不看守所还黑,到那里要会耍滑头,不然会被打死。周成祥对监狱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带着恐惧来到了监狱。服刑之初,他表现的特别老实,改造中规中矩,劳动上不怕脏、不怕累,多次受到民警的好评。因表现积极,他被减刑1年零9个月。然而好景不长,经过三四年的适应,周成祥对监狱有了新的认识:监狱警官虽然不打人,但犯人之间的打架斗殴却时常发生,所以不能太老实,否则会被欺负。认识的转变让周成祥的胆子变大,他已不满意中规中矩的改造方式,周成祥不断的“变脸”,最终当起了“牢头狱霸”。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曾因积极改造的表现而取得监狱民警信任的周成祥被实批到砖瓦厂柴油室做保管工作。这在罪犯中自然是个“肥差”一部分人开始讨好周成祥,要给予某种便利;那断时期,因监狱条件不是很好,对很多罪犯没有做要穿囚服的硬性规定,所以最基层的罪犯中衣着往往代表另一种潜在的身份。有一件事让周成祥无法释怀。他本应拿到手的第四个表扬(四个表扬可以呈报减刑)只因为监区跑了人,变被取消。因此他也失去了减刑资格。胆量的增大,心理的失衡,周成祥又做了一件民警想不到的事情。1992年9月,他利用管教民警外出之机,将长里1080公斤柴油秘密卖给天门市多宝镇一位村民获得了1400元的“黑色收入”1400元。有了钱后周成祥变得“潇洒”起来。周成祥的“潇洒”引起民警的警觉。1993年8

顽危犯教育转化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顽危犯教育转化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顽危犯教育转化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内容摘要:监狱工作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通过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有效实现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而如何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在现阶段,特别是被认定为顽危犯的罪犯,部分监区直接管理警察,对个案教育转化工作无法有效深入开展,一些方法难以凑效。故本文意在通过对顽危犯教育转化个案的分析,思考教育转化个案的问题,为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服务。 关键词:监狱顽危犯教育改造个案分析工作思考 一、顽危犯个案基本情况 聂犯,男,汉族,1966年6月生,吉林省镇来县人,因故意伤害、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3年12月入监。经入监教育后,聂犯分在另一监区服刑,2005年10月因殴打他犯被禁闭处罚,同年12月又因使用剪刀行凶未果被禁闭处罚。此后几乎不断给监区管教工作制造诸多麻烦,2007年4月又因多次违规被监狱确定为严管对象。鉴于聂犯自入监服刑改

造以来出现诸多的违规违纪行为,监狱遂于2007年6月将其确定为监狱级顽危犯。 二、实施教育转化过程 聂犯不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监狱的安全稳定受到极大威胁。对此,监狱领导高度重视,指定成立教育转化攻坚小组。笔者接受任务后,主持攻坚小组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外围摸底 首先,从监区领导、管教股长、分监区长、直接管理警察等不同层次了解列入顽危犯的具体细节情况,以便较为客观的对聂犯作出相应的评价;其次,深入该犯周围的罪犯并对其日常行为模式调查,以掌握聂犯与周围人群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三是调阅聂犯的正、副档,通过正档切实掌握其犯罪事实、经过、案件审理及判决情况,通过副档材料初步掌握其顽危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入监改造过程全貌;四是通过服刑指导中心调取聂犯的《COPA-PI测评报告》、《COPA-犯罪心理结构变化状况测试报告》。通过外围摸底,确定首次谈话的切入点及内容。 (二)谈话摸底 外围摸底了解到聂犯曾是笔者在该监区时的管理对象,相互认识并且无冲突,于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当时聂还不是顽危犯!),专程到严管分监区找其谈话,但“专门找其谈

顽危犯管理教育-推荐下载

顽危犯管理教育 一、建立顽危犯档案。 危险分子档案由《划定危险分子呈报表》、《综合分析》、《控教措施》、《体貌特征》《出身历史登记》、《详细历史》、《家庭人口》、《社会关系》、《控教变动表》、《危险分子月考核表》组成。填写要详细认真并附近期免冠照片。 顽固犯档案即现在的三类罪犯档案。 二、顽危犯管理: 危险分子: 1.危险分子管理实行分监区、监区、监狱职能部门三级承包,并签定《危险分子联合承包责任状》一式三份,签字生效。 2.危险分子由分监区具体负责考核,要做到详细反映出危险分子的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和教育、管理、控制对策、措施。并要保持考核的连续性,要注明所处的危险程度,即缓解期、潜伏期、活动期、即发期。要求分监区长每月谈话不少于两次;三包监区长每月谈话至少一次,并要有记录。每月按规定时间将考核表报狱侦部门。 3.不准危险分子在要害部位、重要岗位和外役现场从事劳动,不准加夜班或从事零星分散劳动; 4.对危险性较大,不易控制的,可履行手续送矫治

队或禁闭室进行严格管束和特殊控制,必要时可加戴戒具,以防意外; 5.对已确定的危险分子监区要安排“两明一暗”的控制力量进行监控,要将危险分子的一举一动纳入视线,真正做到全天候控制,秘密控制力量必须是控制耳目,由监区掌握,两明控制力量由分监区长进行布置,控制力量更换要及时报狱侦部门。 6.对危险分子实行“四固定”即三包干警固定,监控力量固定,劳动岗位和活动范围固定,睡觉铺位固定。 7.认真细致地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对确有悔改表现,危险性已消除的,经半年以上考察后,经监区呈报,狱侦部门审核,主管监狱长批准方可撤消,并填写《撤销危险分子审批表》存档和备查; 8.分监区每周、监区每半月召开一次对危险分子分析会,及时分析“会诊”,制定有效对策; 9.监狱负责对监区的危险分子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和转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因工作失误而导致危险分子出现事故的,监狱将按有关规定迸行处罚。 顽固犯: 顽固犯(三类犯)由分监区具体负责考核,要做到详细反映出顽固犯的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和教育、管理、控制

浅谈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浅谈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做好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维护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整体改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顽危犯是指经常监管改造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其他罪犯的正常改造,危害性极强的一类罪犯。该类罪犯在狱内押犯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对监管场所完全稳定潜在的危害之大,在犯群中负面影响之深,却不可小视。一直以来,顽危犯的管理、教育转化工作都是监狱刑罚执行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对于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本人有以下几点经验之谈,在此与同事们探讨研究。 一、循序渐进,耐心细致是关键 由于每一个顽危犯的成长经历、思想认识、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反映出的危险形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摸排出的顽危犯的个体状况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分析掌握罪犯思想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循序渐进,抓住其“危、顽”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一是要制定详细的短、中、长期教育矫治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罪犯实施个别教育。二是对个别教育中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期教育矫治目标的罪犯,要成立集体攻坚的个案小组,群策群力,进行集体教育矫治。三是科学地认识罪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四是增加教育改造的亲和力。所谓亲和力就是监狱警察以自身好的执法形象、执法行为和人格魅力,对罪犯施以潜移默化的导向影响和榜样示范。这是做好教育改造转化工作的必要条件。五是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理智处事,冷静思考,遇到难题不急躁,面对矛盾不冲动。六是根据顽危犯在转化中反复性较大,情绪易波动,思想易发生矛盾冲突,心理不稳定等表现,允许渐进过度,逐步反省。七是做到耐心细致,反复揣摩,做好每一次谈话的准备工作,做到知己知彼,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严格管理,宽严相济是保障 对顽危犯教育转化中,我们要牢记一个宗旨:“教育人、挽救人”,还要善于把握一个度:宽严相济、恩威并施。我们在对顽危犯进行教育转化过程中,提倡“亲和性”,是文明管理罪犯的一种体现,是对监狱人民警察文明执法的一种要求,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严不过人”的限度。而我们在讲究工作的亲和性时,又要牢记他们是触犯刑法受到法律制裁的特殊群体,有些甚至是极度危险的特殊个体,在教育转化中要牢记“宽不过囚”的行刑理念,如果一味强调从严管理而

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记十四监区分监区长田华个人事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多样、复杂的变化,同样罪犯的构成和改造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涉枪、涉爆、涉黑、涉毒等暴力犯罪和高智商犯罪增多,罪犯顽危抗改、不服管教增多,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但监狱广大民警认真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信念,坚持用耐心、爱心、恒心在教育挽救一个个失落的灵魂,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干警又兼任本监区的通讯报道员,我多次观察到了同事们负责教育转化顽危犯的攻坚任务,怎么样取得了绩,积累了经验,在此通过对教育转化顽危犯深刻的认识,我把同志们教育转化顽危犯的一些事迹和经验向领导和同志们进行讲述,今天我重点要讲述的是十四监区后勤分监区长田华的个人事迹。 罪犯张某某,小学文化,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刑20年。典型的罪重刑长的犯罪分子,该犯是从其他监狱转监过来的,罪犯档案里有多个禁闭处分。刚下队,该犯就与他犯关系不融洽,一言不合就动手,不服管教,和干警唱反调。在劳动改造中,一贯偷懒耍滑、软磨硬泡,组长安排任务时对组长指指点点,说话含沙射影,组长向干警正常汇报工作,该犯就对别的犯人说组长打小报告,陷害他,弄得干警看见就烦,组长不敢管,其他罪犯不敢惹。干警与他谈话是一谈好几天,一天不谈就出事。为此,该犯多次受到监区的批评和处分,但该犯依然如故,不知悔改。多个生产中队觉得此人不方便控制,最后将其转调到后勤分监区进行管理。面对这样一名破罐子破摔的顽危分子,分监区长田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处理好张某的抗改抗劳问题,将会对分监区的教育改造工作带来极恶劣的影响,更有可能影响他犯的改造情绪。为此田华做了多项的工作,希望能将其成功转化。 首先,田华搜集犯情材料,探究抗改缘由。经过认真研究,了解了该犯的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性心理特征、抗改历史和改造表现等档案资料,认真做好对张某的个案分析,寻找张某的抗改原由,并寻找适当的交谈突破口。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田华觉得是时候跟该犯进行一下长谈,一日,在犯人改善伙食之后,该犯心情颇为良好,田华主动将其叫到办公室,像唠家常一样和该犯进行了沟通,该犯被队长的温情所打动,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抵触和抗拒,说出了他的一些实际情况,田华初步弄清了形成目前这种改造现状的原因:家庭条件差,改造信心不足;人际关系紧张,犯人不理睬,家人不理睬;心理不健全,心态失衡,行为偏执,曾经有过自杀行为,身上的禁闭处分过多,实在是没有好好改造的信心了,通过这些了解,为展开工作走出了第一步。 其次,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 分析了解到张某的改造现状、心理态势后,田华从对张犯的管理上入手,在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及日常活动中,都对其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同时认真落实对其的包夹控制措施,并定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潜伏的不良思想苗头,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大量的个别教育谈话。为了促使张犯思想转变,田华坚持每周固定与张犯谈话一次,利用调查接触、算账对比、批评劝诫、启迪引导、表扬鼓励、角色换位等方法加大教育力度和深度,从而消除了该犯与干警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打破了张犯

浅论教育改造顽危犯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浅议教育改造顽危犯的思考与对策 (内容提要) 顽危犯,作为特殊的犯罪群体,散布于整体押犯之中,他们不仅自己抗拒改造,而且危及其他服刑人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煽动性,因此,教育改造转化这类罪犯是监狱管理机关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三年的函授学习,就教育改造顽危犯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顽危犯的特征与分类 1、思想特征的“四无”。 2、行为特征的“五性”。 3、顽危犯的主要类型。 二、顽危犯的成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2、客观方面的原因: 三、对顽危犯的教育、改造对策 1、“强化式”管理。 2、集中式管理,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罪犯行为矫治进一步细化奖惩制度。 3、包夹式管理。

4、加强监管控制,健全监管制度。 5、加强监管教育工作的向外延伸,充分利用社会帮教,促进顽危犯的改造。 6、体现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解决一些能解决的实际困难。

浅论教育改造顽危犯几个问题的 思考与对策 何谓顽危犯?简而言之,即反抗改造的顽固犯与危险犯;具体讲,一是顽固犯,主要是在思想上顽固坚持反动观念和犯罪立场的罪犯,包括:犯罪恶习深,固执地坚持原有犯罪立场和观点,抗拒改造的;或者反社会意识和抗改造情绪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的。二是危险犯,主要是行动上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罪犯,如:企图自杀、行凶、策划或煽动斗殴、哄监、暴狱、纠集抗改造集团、脱逃或组织逃跑的罪犯。顽固犯和危险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罪犯可能两种情况兼有,我们简称为顽危犯。根据全国监狱机关2001年大量调查统计数字显示,顽危犯占在押犯总数的 2.5—5%,这些罪犯作为特殊的犯罪群体,散存于整体押犯之中,他们不仅自己抗拒改造,而且危及其他服刑人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一定的煽动性。因此,教育、改造、转化这类罪犯,是监狱管理机关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三年的函授学习,就教育改造顽危犯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顽危犯的特征与分类: 顽危犯的特征表现为:“四无”和“五性”。思想特征

对一例顽危罪犯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心理学分析-陈琛

对一例顽危罪犯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 心理学分析 陈琛 内容提要:顽危犯,是顽固罪犯和危险罪犯的总称。在实践中,我们把那些有行凶、脱逃、自杀动向的罪犯称作危险罪犯;把那些一贯不服从管理,逃避学习,不守纪律,消极怠工,严重抗拒改造的罪犯称作顽固罪犯。一般来说,顽危犯都是主观恶习深,反社会、反改造心理强烈,反改造活动明显而持续,富有抗改或作案经验,胆大妄为,铤而走险的罪犯。虽然人数不多但破坏性、危害性极大。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场所,引入心理学等手段来促使顽危犯转化思想和消除危险因素,加速其的转化进程和提高转化质量,对于维护监管安全、推进心理矫治工作、稳定狱内改造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顽危犯作为监狱监管、教育改造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其转化过程是一个极其细致、极其复杂,多层次、多方位,周期长、动态性的过程。在转化顽危犯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她们看成罪恶的化身,而是应该把她们看成善恶兼具的正常人。在掌握顽危犯心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认真、严肃和郑重的态度做好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正。下面笔者就针对在自我工作实践中的一例较典型的顽危犯案例的形成原因以及转化历程进行心理学分析,以期能抛砖引玉。一.罪犯的基本情况以及改造表现 唐犯,44岁,离异,育有一女,捕前系福建某出入境中介服务有限公司国际交流部经理,该犯因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于2009年1月送至监狱服刑。唐犯入监时患有慢性糜烂性胃炎、甲亢、功能性双下肢无力,心脏病、骨质增生、脊椎

无力,在看守所关押期间曾被送至建新医院进行长达484天治疗,入监13天后又再次入住建新医院治疗42天,但均无明显治疗成效。 回到中队后,唐犯抗拒改造,思想情绪波动大,主要表现为:(一)不服二审判决,不认罪悔罪,抗拒改造,且善于狡辩,一直强调客观因素,认为自己才是被害者,真正的罪犯正在逍遥法外,并准备申诉;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我当时提供办理学生入菲律宾籍的材料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假,是提供证件的人更改了材料,这事与我无关,我也是受害者,我何罪之有。” (二)罪犯身份意识不强,顽固不化,角色落差调整不到位,对民警以及她犯的戒心重,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真正想法,难以适应监狱的服刑改造生活。 (三)生活无法自理却不肯投入康复锻炼,畏难情绪重,对生活、改造失去信心,认为反正自己身体这样,不可能有好的改造成绩,更不可能获得减刑,就破罐子破摔,情绪波动大且不易平复。 (四)受过高等教育,极善于投机取巧和伪装,不安份守已,多次企图利用时机来达到自身目的。 通过对该犯的心理测评结果反映出该犯表现为高智商、高怀疑、高焦虑、低自律的个性障碍,表现出焦虑、悲观、消极、苦恼、多疑、敌意、不信任、情绪紧张、对生活无信心,内心抵触,戒备心理强烈,与她人保持心理上的距离。 二、顽危犯的形成原因分析

浅析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浅析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转化顽危犯应遵循的原则 监狱法第61条规定:“教育改造罪犯实行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这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总原则,针对顽危犯所固有的特性,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化原则。首先是对顽危犯的各类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和分析要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其次是对顽危犯的包夹监控、包教育包转化的工作要有系统地进行,做到时间上的连惯性和空间上的整体性,纵向的一致性和横向的协调性,干警配备的稳定性等。 (二)、冷处理原则。遇事不能急躁,处理问题不能偏急,要全面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多找旁证,兼听则明,防止偏差。对方情绪激动时,不要上火浇油,要心平气和进行冷处理,预防发生“顶牛”或把事件扩大化和僵化,贻误教育良机。 (三)、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用什么眼光去看待。顽危犯并非“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也是有“闪光点”和可供改造的一面的。 (四)、否定之否定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观点,正确对待顽危犯在改造过程中的反复现象,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

抓重点,重点抓,促其从强迫改造到半强迫、半自觉改造,直至自觉改造。 转化顽危犯的组织形式 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精心组织,以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组织形式来实施。 一种形式是监区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其他民警协助。实行三包,即包控制、包教育、包转化。 一种形式是挂牌攻坚(招标)。体现能者为之、分层分级、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 一种形式是集中管理。将所有顽危犯集中在一起,监狱成立顽危犯监区(分监区),集中优势力量,挑选精兵强将,专门从事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转化顽危犯的方法: 顽危犯是扰乱监管秩序的害群之马,是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做好这些人的转化工作,对稳定监管秩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监狱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教育改造罪犯,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对所有罪犯进行施教的方法总论,对顽危犯进行教育改造,则必须结合其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俗云:“一步错满盘输。”教育转化顽危犯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转化工作的成败,是短兵相接的较量,既考验你的智慧,

浅析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浅析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顽危犯的转化工作转化顽危犯应遵循的原则 监狱法第61条规定:“教育改造罪犯实行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这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总原则,针对顽危犯所固有的特性,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化原则。首先是对顽危犯的各类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和分析要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其次是对顽危犯的包夹监控、包教育包转化的工作要有系统地进行,做到时间上的连惯性和空间上的整体性,纵向的一致性和横向的协调性,干警配备的稳定性等。 (二)、冷处理原则。遇事不能急躁,处理问题不能偏急,要全面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多找旁证,兼听则明,防止偏差。对方情绪激动时,不要上火浇油,要心平气和进行冷处理,预防发生“顶牛”或把事件扩大化和僵化,贻误教育良机。 (三)、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用什么眼光去看待。顽危犯并非“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也是有“闪光点”和可供改造的一面的。 (四)、否定之否定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观点,正确对待顽危犯在改造过程中的反复现象,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重点抓,促其从强迫改造到半强迫、半自觉改造,直至自觉改造。 转化顽危犯的组织形式 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精心组织,以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组织形式来实施。

一种形式是监区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其他民警协助。实行三包,即包控制、包教育、包转化。 一种形式是挂牌攻坚(招标)。体现能者为之、分层分级、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 一种形式是集中管理。将所有顽危犯集中在一起,监狱成立顽危犯监区(分监区),集中优势力量,挑选精兵强将,专门从事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转化顽危犯的方法: 顽危犯是扰乱监管秩序的害群之马,是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做好这些人的转化工作,对稳定监管秩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监狱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教育改造罪犯,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对所有罪犯进行施教的方法总论,对顽危犯进行教育改造,则必须结合其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俗云:“一步错满盘输。”教育转化顽危犯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转化工作的成败,是短兵相接的较量,既考验你的智慧,又考验你的耐力。据实践,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施教。 (一)、严管法。这是改造顽危犯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可以分两种情况实施:一是在本队实施严管,就是教育、要求、约束、控制、规定、处罚一切从严,使之处于严格的管束,严明的要求,严密的监视之中,稍有违规,动辄必究。二是送禁闭室或严管队实施严管。使之同外界隔离,进行全天候的政治学习,纪律约束的养成教育,实施最严格的军事化管制,强化其行为的心理的矫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