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种类随堂练习.docx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种类随堂练习.docx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种类随堂练习.docx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种类随堂练习.docx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种类》随堂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右图示三种花的结构,共中能结果实的是()

2.杲实屮种了的多少取决于()

A.卵细胞的数目

B.精子的数目

C.子房数目

D.胚珠数目

3.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蘇植物高大,其主要原因是()

A受精作用不受谁的限制B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叶C有根、茎、叶及输导组织

D靠种子繁殖

4.生活屮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白色玉米呆穗上夹杂着一些黄粒,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昆虫传粉

B.品种退化

C.白色玉米的花粉传到了黄色玉米上

D.黄色玉米的花粉传到了白色玉米上

5.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A.珠孔一柱头一花柱一了房

B.柱头一了房一花柱一珠孔

C.柱头一花柱一子房一珠孔

D.花柱一柱头一子房一珠被一珠孔

6.人们日常爱吃的葵花籽、南瓜籽分别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成的()

A.子房、胚珠

B.胚珠、子房

C.花药、胚珠

D.花托、子房

7.秋季小麦种子播种后,接看下了一场大雨,土壤浸水,结果,小麦很少出苗,其原因主

要是()

A. 土壤的温度过低

B. 土壤中养分流失

C. 土壤中空气不足

D. 土壤中水分不足

8.夏季即将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消凉解渴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汕瓜果实的是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

9.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

的H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

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

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10.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个土坨,其H的是()

A.保护根毛

B.保护幼嫩的茎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萎驚

11.如果在开花之前,将一棵桃树上的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

理,注意观察记录,桃树结果后,可能的结果是()

A.甲不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B.甲不结实,乙能结实,丙不结实

c?甲不结实,乙能结实,丙能结实D?甲.乙、丙都不结实

12?摘除了桃花的()后,桃花就不能发育成果实

A.花瓣

B.花药

C. ‘雄蕊

D.雌蕊

13.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

A 皿R 朋c 片冋D H冋

H.H蕨的结构比葫芦鉢的结构复杂,最突出Z处表现为

A具冇根、茎、叶、花和果实B具冇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C具冇机械组织、叶和假根D具冇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二、非选择题

I.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_____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冇影响S在实验设计上分別町选用作为实

验组和对照组。

(3)把萌发的豌豆种子种下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生物这种形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__ 控制的。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试验如下:

(甲)(乙)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

是___________ ,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_________ ,b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 ,

只有—种子萌发,该粒种子在实验中起_________ 作用。

(2)要证明温度是影响种了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

用________ 号种子进行对照实验。证明水是影响种子

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________ 号种子进行对照实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B种子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请仔细观察桃的花和果实的结构关系图,完成下列填空。

(1)形象地将花生的结构称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它们分别是

(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传粉、受精后,花瓣雄蕊等凋落,最终图中的C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育而成;

图中的A是由[] _______ 发育而成;图中的B是由[]_________ 发育而成。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子的种子包被在[〕________ 中,这样的植物称为植物。

(5)在桃树的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常会果实产量下降,主耍原因是

_____________ 。如果要提高结实率提高其产量的目的,你会怎么做?____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丽泽中学张海艳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2。 2、教材特点: 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而本课题就是一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素材。利用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较为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喜欢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也是初三学生才开始接触的新学科,所以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是起步,本节课从贴近生活的水入手,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会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一些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河水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 这项基本操作; 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 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用具: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蒸馏水、浑的水(泥水)、自来水

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低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 净 化程

2019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2019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三年级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我会判定(30分) 、描画或粘贴花样时,应注重与物品的外形相适合,要擦拭干净选用的物品() 2、下棋是一种有趣的益智活动() 3、一个画面要清晰地表现一个故事场景() 4、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 5、1985年,我国第六届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作为我国的教师节。() 二、慧眼识真(请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拓印时要在底版的()用力摩压 A正面B反面c侧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绘画的特点 A美国B中国c日本 3、把一张圆形纸剪散后可以拼摆出()图案来 A动物B人物c花卉 4、用线画发式需要()头发梳理的走向组织线条

A顺着B反着c不管 5、我们本册的美术学习主要是() A画画B手工制作c游戏活动 二、操作测试(70分)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留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 3、一个画面要清晰地表现一个故事场景() 4、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 5、1985年,我国第六届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作为我国的教师节。() 二、慧眼识真(请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拓印时要在底版的()用力摩压 A正面B反面c侧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绘画的特点 A美国B中国c日本 3、把一张圆形纸剪散后可以拼摆出()图案来 A动物B人物c花卉 4、用线画发式需要()头发梳理的走向组织线条 A顺着B反着c不管 5、我们本册的美术学习主要是() A画画B手工制作c游戏活动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 1.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 2.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由于含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杂质,是___________。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_________物质的一种方法。 } 3.净化水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4.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往水中加入__________后振荡,若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水就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一、水的净化 。 1.沉淀,是指在静置的条件下,水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容器的底部,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因为颗粒小、密度小悬浮在水中,此时可加入___________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净化的目的。 2.实验:过滤的基本操作 按照课本P75【实验4-1】、【实验4-2】,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并讨论过滤操作。【实验过程】 ( (1)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_______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_________,中间不要有气泡。 (2)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____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取需要过滤的液体,将烧杯_________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玻璃棒下端要_______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时液面要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 (4)过滤结束后,观察到滤纸上有不溶性的_______,而滤液是澄清的。

2016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试卷及答案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48分) 1、宇航员杨利伟于2003 年10 月15 日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 2、“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 年9 月25 日发射升空,成功实施了宇航员的空间出舱活动。“神州九号”也于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对接。 3、汉字的创意与设计可以用笔画变化、图形取代、字意联想等方法进行创意与设计。 4、常言说“一叶知秋”,人们通过自然界树木花草的形、色变化也能了解季节的变化。 5、刊头设计要围绕版面主题,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6、纸拎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用途与美观。 7、造型时,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表现,必要时可以先画构想草图。抓住表情与姿态来表现出造型的神采。 8、三间色:橙、绿、紫。三原色:红、黄、蓝。 9、创作诗意画时,可以从:主体事物、环境、色彩几个特点考虑。 10、齐白石,号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1、拼贴画是用随意剪或撕的方式创作的形象更有趣,也可以直接剪出或撕出心中的形象。 12、中国彩陶体现了实用和美观的结合。

明亮绚丽,对比强烈,后者简洁明快,色调统一。 14、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连线。(12分)将下列作品与作者连起来。 春江水暖齐白石 月落乌啼霜满天潘天寿 映日红花别样红吴冠中 清白家风图安徒生 欢舞徐英槐 山水贺天健 三、我是小画家(40分) 学了9课《四季歌》,请你以“铅笔”为主要作图工具,创作一幅季节画。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48分) 1、宇航员杨利伟于年月日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 2、“神舟七号”飞船于年月日发射升空,成功实施了宇航员的空间出舱活动。“”也于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并与“”对接。 3、汉字的创意与设计可以用、、等方法进行创意与设计。 4、常言说“一叶知秋”,人们通过自然界树木花草的、变化也能了解季节的变化。 5、刊头设计要围绕,做到、。 6、纸拎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与。 7、造型时,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必要时可以先画。抓住与来表现出造型的神采。 8、三间色:、、。三原色:、、。 9、创作诗意画时,可以从:、、几个特点考虑。 10、齐白石,号,人,在、、、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1、拼贴画是用随意或的方式创作的形象更有趣,也可以直接或心中的形象。 12、中国彩陶体现了和的结合。

微专题植被

微专题植被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 着,垂直带谱种类越多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 况,(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 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 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 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 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 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作用:降低气温 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 水文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 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 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 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 季节变化小 土壤 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 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 土的形成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 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很大。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掉。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比如,铁芒萁(qí)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

课题4、2水的净化导学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4、2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 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水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小学三年级]三年级下册美术试卷(可打印修改)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学期期末试卷 (开卷考试,4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补缺。(48分,每空4分) 1、_____、_____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节日的小彩旗》颜色怎样搭配才好看?土黄与_____、柠檬黄与____、绿与_____。 3、小雪花是________的晶体。 4、这个学期老师让你们带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美术工具。 5、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______福娃、______福娃、欢欢福娃、______福娃、______福娃。 二、我是小小画家。(52分) 1、运用点、线、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线描画。要求:内容健康、自定。(20分 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开卷考试,4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补缺。( 48分,每空4分) 1、 _____、_____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节日的小彩旗》颜色怎样搭配才好看?土黄与_____、柠檬黄与____、绿与_____。 3、小雪花是________的晶体。 4、这个学期老师让你们带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美术工具。 5、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______福娃、______福娃、欢欢福娃、______福娃、______福娃。 二、我是小小画家。( 52分) 1、运用点、线、面的方法来完成一幅线描画。要求:内容健康、自定。(20分) 美术期末测试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一.目的: 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美术表现方法,掌握正确的绘画技能的情况。 二.内容: 1.基本物象:人物,动物,景物,学习生活用品。 2.绘画要素:点,线,面的认识与表现。 3.基本平面几何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运用。

二轮复习微专题--46:植被与环境

微专题46--植被与环境 见微知著高考必赢! 【真题链接】 (2017·新课标1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解析: 23.B材料中提到,“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拍摄日期为3月25日。这个日期新叶发芽,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B.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有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排除C.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排除D。 24.D绿化隔离带两侧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景观不同只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根据生活常识,可能是因为行政管辖不同,不同的园林部门对绿化隔离带的维护工作质量不同。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居民爱好并不能影响公共植被的种类,排除B.按常识推测,道路两侧不可能规划不同的植被。而且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

C。 25.A 根据题意,“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说明该植被适应范围较广,我国南、北方与东、西部的“光照”与“土壤”差异较大,故“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不是C、D 选项;降水条件在全国差异较大,但降水较少地区的城市可以通过灌溉来满足植被的需水要求,故排除B 选项;因为该植被为“常绿灌木”,气温是制约其栽种范围 的主要自然因素,故A 选项正确。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精讲】 一、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 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 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 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 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 (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 植被相对稀疏 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 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 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答案)(20200606210719)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学案(有 答案) 课题2水的净化 一、学习目标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 初步掌握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技能。 二、课堂引入 【引入】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缤纷的世界,但 是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 了。这杯水就是污染之后的水,非常浑浊。那么我们经过怎 样的处理才能使这杯水变澄清呢? 三、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55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观看图片】 一、水的净化 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静置沉淀法 吸附沉淀法: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 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⑴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 ⑵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⑶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 取水2、加明矾吸附3、过滤 思考交流: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 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 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大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有白色物质产生。 结论: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 二、硬水和软水 【自主阅读】课本56页第二段,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硬水检验 加肥皂水 【实验3-3】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多,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无疑就是____________。 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 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课本56页第四段,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

第三单元课题三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活动与探究 槐树关中学潘小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净化方式,掌握过滤、蒸馏操作技能。 2.了解纯净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掌握过滤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蒸馏的操作。 道德情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重点:过滤实验操作,硬水、软水的区别方式 难点:过滤装置的安装。 [情景设置:] 一场暴雨后,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如何将这种浊水变得清澈透明?清澈透明的水中是否还有杂质?如何将天然水变为纯水?[活动过程:] 一:水净化中过滤操作: 1.提出问题: 浊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如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2.设计方案: 学生观察茶杯中茶网分离茶叶与茶水的现象,根据已学过的过滤原理,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讨论归纳出过滤中所需仪器,进行仪器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图:

3.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过滤操作,静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并进行实验记录。 4.得出结论: 过滤操作能将水中的固体不溶性杂质除去? 5.合作交流: 讨论“过滤得到的滤液若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此问题讨论,结合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得出过滤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滤纸的四周,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滤纸与漏斗壁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间渗出。 “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着烧杯内壁流下;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的末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 二:硬水、软水的区别。 学生思考“过滤后的水清澈透明,其是否是纯水?”结合烧

三年级美术测试题答案学习资料.doc

三年级美术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2、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就会形成图案。 3、优美的曲线条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挺拔的直线条会给我们(明快)、(简介)、(力量)的感觉。 4、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案、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案、色彩虽然不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是(均衡)。 5、甜蜜的梦一课是在(蜡纸)上刮去蜡层,表现梦境。 6、我们把用三原色调出的颜色叫(间色)。 7、你知道的棋的种类有(象棋)、(跳棋)、( 围棋)等。 8、利用纸盒的形状组拼汽车的车身,再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车窗、车门、车轮、车灯等部件。 9、红色、黄色、蓝色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原色)。 10、中国画所需要的材料(即文房四宝)有( 笔)、( 墨)、( 纸)、(砚)。 11、漫画最主要的表现技法是(夸张、比喻、象征、寓意)。 12、你能调出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颜色吗?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13、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荷兰)国家,山湖远望作者是(东山魁夷)(日本)国家。 14、吉祥物的设计通常选择(动物)、( 植物)或( 童话人物)为素材,运用(添加)、( 简化)或( 夸张)的方法创作出可爱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卡通形象。 15、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墨色的(浓淡干湿),线的(粗细变化)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 16、游戏棋盘的设计,少了( 起点)、( 终点)、( 关卡)和(路线)设置可不行。 二、选择 1、一个人的表情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A ) A五官B身体C四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B)绘画的特点。 A美国B中国C日本 3、恐龙的主要特征。(C) A可怕B凶猛C巨大 4、在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要挂彩灯?(D) A、中秋 B、春节C、端午D、元宵 5、大阿福产地是(A)。 A江苏无锡B山东临沂C甘肃庆阳6、套娃的产地是(C)。 A北京B美国C俄罗斯 7、《小鸡》的作者是(B)。 A徐悲鸿B齐白石C张大千 8、《镜前少女》作者是(B)。 A塞尚B毕加索C凡高 9、通过对五官的(A),能设计出许多造型各异的怪脸。 A 夸张和变形B绘制和修改C揉捏和镶嵌 10、橙色的画给人(B)感受。 A、寒冷,清爽 B、温馨,明快 C、神秘,高贵 11、把一张圆形纸剪散后可以拼摆出(C)图案来。 A动物B人物C花卉 12、用线画发式需要(A)头发梳理的走向组织线条。 A顺着B反着C不管 13、各种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让人感觉温暖的颜色是(A ),使人感觉寒冷的颜色是(B ) A 红色B蓝色 14、(B )色给人热烈和喜庆的感受? A绿色B红色C蓝色 15、三原色是:红色、黄色和(C )。 A黑色B白色C蓝色 16、黄色加上(A)色,调配一起是橙色。 A 红色 B 黑色 C 白色 17、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称为(A) A 写生 B 临摹 18、请你选出左右对称的物体(A) A蝴蝶蜻蜓 B 一条小河 19、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C ) A 《大闹天宫》B《阿凡提的故事》 C 《小蝌蚪找妈妈》 20、《机器猫》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C ) A、中国 B 、美国C、日本 21 、《阿凡提的故事》这部动画片属于(A ) A 木偶动画片 B 剪纸动画片 C 水墨动画片 22、下面是中国动画片的有(B ) A 狮子王 B 黑猫警长C白雪公主 三、判断 课件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考 试试卷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三年级美术期中考试试卷 二、慧眼识真(请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拓印时要在底版的()用力摩压? A正面 B反面 C侧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绘画的特点?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3、把一张圆形纸剪散后可以拼摆出()图案来? A动物 B人物 C花卉? 4、用线画发式需要()头发梳理的走向组织线条? A顺着 B反着 C不管? 5、我们本册的美术学习主要是()? A画画 B手工制作 C游戏活动? 二、操作测试(70分)?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留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 3、一个画面要清晰地表现一个故事场景()? 4、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 二、慧眼识真(请把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拓印时要在底版的()用力摩压? A正面 B反面 C侧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绘画的特点?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3、把一张圆形纸剪散后可以拼摆出()图案来? A动物 B人物 C花卉? 4、用线画发式需要()头发梳理的走向组织线条? A顺着 B反着 C不管? 5、我们本册的美术学习主要是()? A画画 B手工制作 C游戏活动? 一、填空(30分) 1、红橙黄绿蓝紫是最鲜艳纯净的色彩。 2、色彩纯净的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 3、纯度高的颜色加入了由黑色和白色调成灰色或对比色,它的纯度就降低了,逐渐地加入,形成了色彩的纯度渐变。 4、风的作者是(),()国家,山湖远望作者是()()国家。 5、约一千年多前在苏州、无锡先后出现了彩塑泥玩具。 6、色彩三原色是()()( ) 7、两千年前的汉代,我国就有了元宵节看花灯的习俗。花灯要经过选材、编扎、裱糊、绘制、剪贴和刺绣等工艺才能完成。 8、二千多年前楚汉相争时,风筝已经用于战事,甚至可以载人飞行,是人数最早的飞行器。到了宋代,风筝成为儿童玩具。 9、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学案

3.3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硬水软化的方法 (1)生活中:采用法 (2)实验室:采用法。 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 凝成水。 ②实验时应注意: 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二、精讲点拨 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 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 (1) “二低” (2) (3) “三靠“ (4) (5) (6) 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 问题讨论: (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 (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 2、水的净化方法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013年生物中考复习专题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项选择题 1.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 ) A.被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掉 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C.被胚根吸收掉 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 2.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关于玉米和大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叶 D.玉米和大豆的胚的组成是一样的 3.(2011年浙江湖州)早春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湿度 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 D.减少氧气 4.(2011年河南济源)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5.(2011年甘肃兰州)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条件,霉烂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 ) A.缺水 B.温度低 C.缺空气 D.胚不完整 6.某同学依照图3-13将同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植物干种子分别置于①空气中、②水面可以接触空气的位置、③水中,结果只有种子②能萌发,该实验可证明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 图3-13 A.空气和水分 B.水分和适宜温度 C.阳光和空气 D.阳光和水分 7.(2011年湖北孝感)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 B.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C.呼吸作用比萌发前明显增强 D.种子内有机物的总量明显增加

初中化学_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生观看“荒野求生”视频,引发学生寻找野外水源。 学生观看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引出实验室过滤 展示过滤过的“水”发现问题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设计问题,学生讨论:吸附过的水,聪明的贝尔会去直接喝吗?从而引出杀菌消毒。 设问:贝尔在野外生存时可能不会带杀菌消毒剂,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现场摸一摸烧天然水很久的水壶的内壁,引出硬水和软水。孤僻的海岛上,贝尔如何得到淡水? 学生分组活动,完善某地区自来水水厂的净水过程。 展示交流。认识到自来水生产的复杂性。 升华主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生活用水来自 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2、对于水质和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生活中净化水 的方法。 3、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过滤,但不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 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标分析 1.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自来水生产工艺,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制取蒸馏水。 4.通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 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 2、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 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重点

三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卷(通用版)

3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填空题,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1.标志形象简练,色彩明快,易于识别。可用具象形、抽象形以及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创意设计。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工具和材料。 3.墨分五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写√,错误的写×。(每题2分,共20分) 1.曲线给人简洁、有力的感觉,直线给人柔和、轻快的感觉。() 2.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在创作时不能混为一谈。() 3.在用线描作画时,轮廓线要简练,关节处的衣褶线条要增多。() 4.动物身上的斑纹不是起保护作用,就是起警戒作用。() 5.写生时,应按照眼前景物的实际情况描摹,避免增删景物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6.电脑美术会阻碍我们绘画技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自觉抵制。() 7.羊驼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8.图形标志必须要有文字,避免产生歧义。() 9.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是一幅均衡形式的美术作品。() 10.泰山皮影戏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美术具有借鉴意义。() 三、综合题,根据题意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对称与均衡有什么区别?分别给你什么感觉?说说生活中的对称与均衡的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美术试卷

1、《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三们年》作者级是上法国册画家美雷诺阿术的作试品,卷1878年完成的作品,该画描 绘了夏邦蒂埃夫人和她的女儿和儿子在一起的情景. 2、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 3、欣赏和制作面具,不但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 艺术.面具的共同特点是手法夸张、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4、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是三原色,三原色包括红、黄、蓝,红色给 人热烈、喜庆、吉祥、奔放的感觉,黄色给人温暖、温馨、明亮的感觉,蓝色给人们凉 爽、清静的感觉. 5、《格尔尼卡》的作者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描绘的是战争的题材.这幅作品被西班牙设计师 装饰在一双高档的高跟鞋上. 6、植物籽粒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形状.可先设计图稿,再涂胶水,最后选择植物籽粒制作成图案. 7、用水彩和墨在宣纸上作画时,随着水分的多少、用笔和墨色的变化,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 果.水分越多,颜色越浓,水分越少,颜色越淡.中国画的工具有毛笔、颜色、宣纸、墨. 8、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画一画,压一压,经过对印,经过添加,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画. 9、《怪兽》中选取的怪兽都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面塑或泥塑的方法是:揉、捏、搓、剪、挑、压、粘、贴. 11、《我的小天地》是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或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出你最 喜欢的居室. 12、童年时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阶段,是许多艺术家喜欢表现的题材. 13、电脑美术包括:电脑绘画、电脑图形图像处理、电脑动画制作、电脑三维立体设计 等. 14、我们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和设计有关.有了设计,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世界才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三年级上学期美术试题 1、作者是画家的作品,1878 年完成的作品,该画描绘了夏邦蒂埃夫人和她的 女儿和儿子在一起的情景. 2、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于一身,适于装饰佩戴的艺术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 3、和面具,不但能激发我们的,而且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与.面具的共同特点是、、富有.

(完整版)中考生物专题练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含解析)

2019中考生物专题练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以下植物分别属于植物界中最低等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的是() A. 海带与苹果树 B. 地钱和花生 C. 满江红和桑 树 D. 银杏与大豆 2.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 煤炭主要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遗体逐渐形成的 C. 人参属于被子植物,其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 D.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果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B.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 具有根、茎、叶等器官 D. 比蕨类植物要低等 4.美国转基因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A. 胚 芽 B. 胚 轴 C. 胚 乳 D. 子叶 5.同学们在秋游时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6.将浸泡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胚 根 B. 胚 芽 C. 胚 轴

D. 胚乳 7.玉米胚芽油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发育成玉米胚芽的结构是() A. 受精 卵 B. 受精极 核 C. 子 房 D. 珠被 8.花生油和面粉分别从花生和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的? A. 子叶、胚乳 B. 子叶、胚 C. 胚乳、子叶 D. 胚、子叶 9.如图为菜豆种子的纵剖面结构模式图,①﹣⑤中,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形成新个体组织及器官等结构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关于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 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叶绿 体 B. 真 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C. 真菌和藻类是寄生关

三年级下册美术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试卷 一、填空题: 1、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______ 程度。 2、色彩的明度渐变是在纯色中逐渐加入_______ 色或_____ 色。 3、绘画的三原色是、_和__________ 。 4、_____ 是绘画最主要语言之一。 5、中国画家在创作时非常讲究墨色变化,墨色可分为_______ 、_ ___ 、、________ 在动笔中可分为 _____ 、等形式。 6、____ 、—、—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 7、多数飞机是由、________ 、、___________ 等组成的。 8常用破墨法有:、。 9、卡通漫画的家庭成员可多了,—、—和___________ 都是其中的主要成员。 10、目前是世界上最咼最长的城市围墙是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下列色彩中全是暖色调的是() A红色、橙色、黄色B 绿色、蓝色、黑色 C灰色、紫色、白色 D 红色、橙色、紫色 2、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叶浅予 B 丁聪C华君 武D张乐平 3、“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4、泥塑的基本技法。() A、揉、搓、捏、压B 、剪、卷、刻、切 5、下面那个作品是凡?高的。() A《睡莲》B、《包厢》C、《卧室》D、《红屋顶》 三、连线题 1、红+黄紫 红+蓝绿 黄+蓝橙 2、《卧室》唐代 《小鸭子》凡?高 《说唱俑》东汉 《武士俑》陈子庄 四、判断 1、红黄蓝,橙绿紫都是最鲜艳纯净的色彩。() 2、纹样是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图案的构成要素之一 3、鸟的纹样是以花卉为造型题材的纹样。() 4、用浓墨加在未干的淡墨上叫淡破浓。() 5、八大山人是画家朱耷的号。() 6、点、线、面是美术的三元素。() 五、简答题 什么是色彩的明度?如何使色彩明度发生渐变?

课题3水的净化倪海英教案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软化。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1、过滤实验操作; 2、水的净化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案 仪器药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剪刀 蒸馏水自来水泥水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关于水的风景图片 (提问)关于水的有关知识 新课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 一纯水和天然水 1、纯水 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属于纯净物 2、天然水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 等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 杂质,常呈浑浊。 属于混合物 (提问)这些天然水能直接饮用吗? 怎样才能净化它们呢? (学生讨论)

展示图片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讲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学生活动)找出净水方法 板书 二、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沉淀法 过滤法 吸附法 引导学生分析每种净化方法 (演示实验)水的过滤 (学生活动)找出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讨论并交流 板书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屏幕展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展示)过滤后的水 小结过滤成功的标志 (提问)过滤不成功是怎样的? 找出过滤不成功原因? (学生活动)找出过滤不成功原因 讨论并交流 (屏幕展示)过滤不成功原因 (1)滤纸破损 (2)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提问)这样得到的水是纯水吗? (分析原因)含可溶解的杂质 引出硬水的概念 板书硬水和软水 (演示实验)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找出硬水和软水危害和软化方法 (屏幕展示)1、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2、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 钙、镁合物的水叫软水。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1) 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2)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4、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引出蒸馏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蒸馏的原理 分析比较几种净水方法的净化程度 (板书)净水方法沉淀低 过滤净化程度 吸附 蒸馏高 (提问)饮用蒸馏水好吗? (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归纳 教师总结所学知识并归纳 (屏幕展示)知识归纳 练习 当堂反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