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必备知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分布地区理想自然带现实自然带成因

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

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

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

加岛东部,澳大

利亚东北部,巴

西东南部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落基山脉、安第

斯山脉、青藏高

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

自然地带一

高山植物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

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

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

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

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

北更替,呈带

南北延伸、南北

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

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

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

南北延伸

洋流南北半球副热

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

北延伸,直逼海

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和亚

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

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

度大陆东西两

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

然带纬度分

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

较低纬延伸、西

岸向较高纬延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

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

度大陆东西两

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

然带纬度分

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

向较高纬度延

伸、西岸向较低

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

岸受寒流影响

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

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

地区

苔原带和针

叶林带

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

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

俄罗斯远东地

亚寒带针叶

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

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方法总结】

1.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其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2.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

表现举例

“缺失”如由于海陆分布差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如由于地形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南北延伸很长

“块状”如我国新疆温带荒漠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针对训练】

羌塘高原位于昆仑山以南、冈底斯山以北、喀喇昆仑山以东、唐古拉山以西。下图示意羌塘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理论雪线高度(单位:米)。据此完成1~2题。

1.羌塘高原理论雪线高度大多数高达5700米以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纬度位置较低

B. 夏季气温较低

C. 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小

D. 昼长短于同纬度低海拔地区

2.影响羌塘高原东西方向上理论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壤

B. 海拔

C. 气温

D. 降水

阴山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呈东西走向,南坡比北坡降水多。阴山的植被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东西段,而且同在南坡一侧的阳坡和阴坡也有明显差异。读阴山山脉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阴山山脉①④两地植被差异的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地形

4.与①地相比,海拔更高的②地出现森林的原因是()

A.②地海拔较高,光照更强

B.夏季风受地形抬升,②降水较丰富

C.①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

D.①地以畜牧业为主

5.与②相比,③地森林长势更好的原因是()

A.气温较高

B.土层深厚

C.风力较小

D.蒸发较弱

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三角洲,地势东高西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岛,岛上分布有浩瀚的原始森林,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岛屿西部低洼,每年雨季,半个岛屿被洪水淹没,多沼泽和热带森林;东部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图。据此完成6~7题。

6.马拉若岛植物种类居全球之冠的原因是()

A. 河网纵横交织,灌溉水源多

B. 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质地好

C. 地处中纬地带,光照条件好

D. 气候高温多雨,人类影响小

7.马拉若岛东部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纬度

D. 土壤

河谷地带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出现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据此完成第8~9题。

昌都市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

8.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与草甸

C.亚热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9.“干热河谷”的成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热岛效应

D.焚风效应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熔岩台地指火山熔岩喷出后冷却形成的阶地,其地势平坦,多发育裂隙。下图示意我国黑龙江省某典型熔岩台地。该熔岩台地形成于300年前,表面覆盖有火山灰,生长有56种草本植物,乔木发育少。研究表明,草本植物的凋落物分解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和有机酸。

(1)简述熔岩台地的形成过程。(6分)

(2)简析该熔岩台地上乔木发育少的原因。(6分)

(3)从土壤的角度分析该熔岩台地及裂隙草本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6分)

(4)简述熔岩台地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DBAD

1.A 从图中看出,图示地区纬度在32°N~34°N之间,从理论来说,纬度低,温度高,雪线比较高,羌塘高原理论雪线高度大多数高达5700米以上,是因为该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故A选项正确;夏季气温低,会导致雪线低,而图中显示理论雪线高度大多数高达5700米以上,雪线高,故B选项错误;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小不是主要因素,故C选项错误;昼长情况对雪线高低影响不大且不是主要因素,故D选项错误。

2.D 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西部距海远,深居内陆,降水少。根据相关知识,南北的变化受纬度影响,东西变化是受降水影响;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3.A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①和④都处于山脉底部区域,但①在山脉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较多,水分较多,故A正确;两者纬度相差不大,且皆是位于阳坡,因此热量和光照相差不大,故BC不选;两者都是山地地形,因此D不选。答案选择A.

4.B 观察图中信息可知,①地和②地属于同一位置,即使②地海拔较高,但此处南方无山脉等阻挡,因此光照几乎一致,故A不选;由于②地海拔较高,在夏季风来临之际,受地形影响,气流逐渐抬升,大致在②区域内降温幅度大,形成的降水量较多,故B正确;①地位于迎风坡,故C错;畜牧业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但不能影响植被的分布类型,故D错。答案选择B。

5.D 观察图中信息,②地和③地相比较,③地位落叶阔叶林带,属于阴坡,温度较②地低,蒸发量弱,因此水分流失少,故植被长势较好,反观②地,虽然降水量较多,但是光照强烈,蒸发量较大,故水分在枯水季节较少,故A错误,D正确;②地海拔较③地低,在土壤厚度上,②地可能较厚,故B错误;夏季风力③地确实小于②地,但冬季风更大,风力对植被的影响较小,故C不符合。答案选择D。

6.D 6.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组合状况分析(如水热组合好,植被多);人为原因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

7.B 据图中洋流信息和图例信息可知,马拉若岛东部沿岸寒流流经,有一定的降温减湿作用,使该岛东部未形成热带雨林,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故选:B。

8.A 图中的河谷地带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应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D 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谷处在季风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干旱少雨。

10.(1)火山喷发,大量熔岩溢出;熔岩冷却后形成台地。

(2)熔岩台地多裂隙发育,水分易流失;熔岩台地形成时间短,土层浅薄,不利于乔木扎根生长;熔岩演化时间短,分解程度不足,为土地提供的养分较少,土壤较贫瘠,难以发育乔木。

(3)该熔岩台地多发育裂隙,台地裂隙有利于水分汇集,无机盐与凋落物聚集,土层薄,不适合乔木生长;不同裂隙水分汇集情况不同,凋落物分解程度不同,土壤酸碱程度不同;各裂隙深浅程度不一,土壤水分差异大;火山灰有机质分布差异大,土壤养分条件不一。

(4)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熔岩台地内生态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土壤的形成,减弱熔岩台地的水土流失。

【分析】本大题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材料,涉及熔岩台地的形成、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距今约300年),由地壳物质循环知识可知,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会沿岩浆通道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形成大规模熔岩流,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熔岩覆盖了流经地区的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即熔岩台地。

(2)火山熔岩台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很多植物难以在此生存。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母质形成条件差,因此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层较薄;新期火山在喷发过程中,对原生植被的破坏作用较强,原生植被被破坏,土壤的有机质较少,不利于森林植物的生长;还有熔岩台地多发育裂隙、裂缝、降水渗流大,水分易流失等原因也不利于乔木发育。

(3)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土壤贫瘠,水分缺乏,土壤和水分成为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导因素。该熔岩台地表面覆盖有火山灰,多发育裂隙、裂缝和岩坑,这类微环境有利于土壤、水分和凋落物的聚集,土层薄,不利于乔木生长;不同裂隙土壤水分、养分、酸碱度等差异大,适合不同草本植物生长,因此草本植物种类丰富。

(4)从环境整体性分析,植物可以促进岩石风化,给土壤提供有机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植物本身形成食物链,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熔岩台地内生态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植物可以涵养水源,减弱熔岩台地的水土流失;还能调节气候等等。

江苏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精练含解析

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备考篇提纲挈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 要素的相互关 系;自然地理 环境整体性的 表现与意义 命题情境以世界或我国某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或林线、 雪线、垂直带谱分布为主, 考查频率较高,难度适中;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 也有考查,主要考查地域分 异规律,尤其是垂直地域分 异规律的相关知识,突出对 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复习备考时 联系生活或 时事地理,注 意结合气候 等其他自然 环境特征分 析地域分异 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陆地自然带; 水平地域分异 与非地带性现 象;垂直地域 分异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朝正西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区行道树多以耐旱、耐寒的法国梧桐为主,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可变性 答案A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图中()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答案C 3.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答案B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能力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解析】选D。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位于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其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因此为灌丛荒漠带。 2.(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1)选B,(2)选D,(3)选A。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拍摄照片时间是2017年3月25日,是春分日过后,此时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故该城市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而常绿阔叶林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植被没有常绿硬叶林。第(2)题,由材料可知,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是数年前按同一标准栽种的常绿灌木,“灌木修剪齐整”一侧说明定期管理,“杂树丛生,灌木零乱”说明无人管理,故造成该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行政管辖不同;道路两侧都是绿化隔离带,用地类型、景观规划应相同;栽种标准一致,并非是居民爱好差异造成的。第(3)题,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故气温(热量)条件影响植被栽种的范围,在降水少的城市通过浇灌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生长状况,不影响植物的类型;土壤影响植物的长势,不影响植物的类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必备知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因 素 分布地区理想自然带现实自然带成因 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 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 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 加岛东部,澳大 利亚东北部,巴 西东南部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 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落基山脉、安第 斯山脉、青藏高 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 自然地带一 致 高山植物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 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 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 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 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 北更替,呈带 状 南北延伸、南北 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 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 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 南北延伸 洋流南北半球副热 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 北延伸,直逼海 岸 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和亚 寒带针叶林 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 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 度大陆东西两 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 然带纬度分 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 较低纬延伸、西 岸向较高纬延 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 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 度大陆东西两 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 然带纬度分 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 向较高纬度延 伸、西岸向较低 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 岸受寒流影响 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 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 地区 苔原带和针 叶林带 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 部 落叶阔叶林 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 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 俄罗斯远东地 区 亚寒带针叶 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 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非地带性现象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非地带性现象分析 (2019·长沙市第一中学模拟)天岳幕阜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峰峦延绵湘鄂赣三省,最高峰海拔1 596米,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右图),是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的一部分。湖南省地处亚热带,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是:石山—苔藓地衣—草本—灌丛—针叶林—落叶林—常绿林。据此完成1~2题。 1.天岳幕阜山出现草山草坡属于() A.纬度地带性的表现B.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C.垂直地带性的表现D.非地带性的表现 2.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2020·四川成都月考)下图为“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②地相比,③地() A.夏季气温较低B.夏季水源紧缺 C.森林覆盖率较高D.冬季气温更低 4.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 A.出现缺失B.发生改变 C.分布受限D.东西展宽 (2019·湖南长郡中学测试)下图为“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形剖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地点降水最丰富的是() A.贡山B.德钦 C.奔子栏D.香格里拉 6.科研工作者在贡山自然保护区北纬25°19′,海拔1 300米至1 500米范围内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这一现象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7.这一片新的热带雨林形成的可能原因() ①西南季风②东南季风③河谷地形④盆地地形⑤全球变暖 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⑤ 8.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以及差异性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规律,也有非地带性分异。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相同,简析其原因。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 答案) 一、选择题 (一)草皮屋,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留存于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下图为挪威南部某地草皮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人们最初在屋顶上种植草皮的主要目的是 A. 美化居住环境 B. 减轻屋顶压力 C. 加强御寒保暖 D. 削弱太阳辐射 2.该草皮屋所处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1---2、C A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草皮屋,是在北欧地区,纬度高寒冷期长,在屋顶种植草皮可加强御寒保暖,纬度高,太阳辐射弱,不可能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C正确,D错误;美化居住环境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屋顶上种植草皮会增加屋顶压力,B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草皮屋,是在北欧地区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该地区地处欧洲西部沿海,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水热条件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广,所以选D。第2题,森林分布主要受水分影响,地势较高区域,气温低,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河谷和平地有冻土发育不利于树木生长,所以选C。 答案:D.C (三)如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3题。

2020秋高一地理1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填一填)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热量. 3.分异规律:中纬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4.分异表现错误!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原因:海陆分布。 2.形成基础:水分变化。 3.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4.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分异,规律错误! (看一看) [教材P93~94活动] 1.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 2.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 500~4 800米之间,在北坡位于4 000~4 800米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3.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做一做) 1.判断题 (1)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2)“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选择题 造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出现的基础是(B) A.海陆分布B.太阳辐射 C.海拔D.地形 解析: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导致不同纬度热量条件

第20讲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讲义)-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0讲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高考真题】 考题分值考点题型命题情景2022年山东卷-4 3 地方性的分异规律选择题野外调查 2022年浙江卷 15-16 4 地域分异规律选择题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2022年浙江卷 11-12 4 自然带的分布; 地域分异规律 选择题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2021年高考广东卷 -11 3 自然带的分布选择题我国火箭发射场所所在的自然带2021年高考湖南卷 -6 3 自然带的分布选择题蒙古东部地区野火燃烧的植被类型 2021年高考山东卷 5-6 6 山地自然带的分布 及形成原因 选择题 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洪积扇的植被垂 直分布 【课堂目标】 1.知道地域差异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特点及其分异规律; 3.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成因及垂直带谱规律; 4.能从小尺度角度分析地方性地域分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地域差异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地域差异主要是地域特征的差异。 1.地域特征的形成 2.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因素 地带性因素:导致地表自然地理现象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的因素 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的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环流和洋流、水分变化、岩性、局部地热异常、人类活动等。地形是非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3.地域差异的空间尺度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带是地域分异的直观体现。 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2.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特点: 3.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非地带性

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归纳整合

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归纳整合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植被分布特征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环境的演化特点,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复习时应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透彻的理解,对地形、地貌与植被等地理要素的关联程度深入挖掘。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构建知识因果链条,理顺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在复习时可以适当进行微专题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气候→地形,地形→河流等。 ★★重难点突破★★ 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考向透析] 此考点的考题往往涉及两种问题,一是直接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区域地理要素的区域特征,或某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地理要素或其他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二是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评价某项人类活动是否合理。试题载体往往涉及到区域图、景观图、人们的地理实践活动等。 [学法指导] 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区域整体性和区域要素进行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结合各种区域图、景观图,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特点。从地理位置出发,结合地形,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多方面解析分析描述。 (2)分析地理环境变化: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产生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分析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找出哪一要素是联系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纽带,分析这一问题在两个不同区域产生的“因”和“果”。通常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通过地理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析。 (4)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会导致地理环境要素某一要素甚至多个要素发生变化,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前就必须作出综合评价,并提前做好应对策略。如西气东输留下的野生动物通道,三峡水利工程预留的排沙通道,建立稀有鱼类人工繁殖基地。 一、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与表现 1.形成原因: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表现: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5讲 含解析

[最新考纲]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解读] [思维导图] 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 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 关系。 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 其成因.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示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区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 海 思维建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安徽文 综,23 2015·天津文综,5 2015·广东文综,3 2014·大纲全国文综,4~5该考点往往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或相关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及其分布规律. 考向一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讲)(含解析)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2.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知识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 (1)形成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特别提醒】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条件发生变化。 (2)常见自然带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3)山体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影响山地某一自然分布带海拔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海拔越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1)基本因素 (2)拓展因素

【特别提醒】同一座山脉影响雪线的因素中,温度和降水的作用结果相矛盾时,降水起主导作用。 知识点三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及其成因 (1)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 (2)洋流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地方性分异因素干扰明显的有() ①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④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现象 3.自然带②向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马达加斯加岛沿20°S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甲地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 5.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 A.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7.图中①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地方性 库尔勒市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绿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周围相比,绿洲的分布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9.改革开放之后,该城市快速发展是因为() A.位于古丝路枢纽 B.油气的开发 C.属于畜牧基地 D.影视文化的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差异性》导学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差异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熟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要素,能运用图表材料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近年考情分析】 【总结】 高考试题的考查形 式主要以区域图表或 垂直带谱为载体,考 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前预习与探究预习案 结合气候分布,回顾并识记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尝试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以前的笔记按要求完成预习案;对简单的地理图像加以分析。 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表(标注纬度和各自然带名称) 2、地域分异规律

3.影响非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 地形: 洋流: 海陆分布: 课堂突破与演练课堂案 明确高考试题考查方向,掌握解题技巧及方法 以高考试题涉及到的考查点为依据,教师指导总结知识体系及答题方法。 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读、分析 【典型例题1】(2013上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和乙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典型例题2】(2013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5.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限时训练】 1.(2013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 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 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 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 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2-3题。 2.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3.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 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4、在左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 明显的是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 是,丁地所处的自然带 是。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 反映了地带性差异。 2、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讲义)(解析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历年考情: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1.自然带的形成: 整体性的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受不同气候影响,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植被和土壤类型不同,构成了不同的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 自然带受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其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注意:1.沙漠气候对应的是荒漠带;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分布。主要有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但受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自然带也呈现出非地带性,简言之,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在该出现的地方没有出现。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热量】 自然带的更替: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水分】

自然带的更替:森林——草原——荒漠。【中纬度陆地最明显】 (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的形成基础:由于海拔的差异,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变化而形成 【在低纬度的高山分异明显】 2.自然带的分布: (1)分布规律:垂直带谱变化(海拔由低到高)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一般来说山地自然带的更替顺序为:冰川积雪带——荒漠带——高山草甸带——**(森林带变化)——基带(海拔从高到低)。 (2)基带:山麓所在的自然带,由当地的纬度决定; (3)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①温度因素: 同一高度的山体,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②降水因素: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③地形因素: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4)林线: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 a.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 b.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五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版含解析)

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2、3、5、6、7、8、9、11、12、13 非地带性现象4、10、11、14 一、选择题 (2019·天津模拟)2018年寒假,爱好旅行的韩同学从Moshi镇出发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山。下图为小韩在登山过程中手绘的该山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信息显示() A.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B.M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C.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 D.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 解析:B Moshi镇海拔在950米,往上就是热带稀树草原,说明当地热量较好,但水分并不是很充足,登山线路起点不可能为热带雨林带,A 错;M地以下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随着海拔升高,自然植被可能是常

绿阔叶林,B对;从山麓到山顶,图中出现了“香蕉和咖啡”,是热带植物,“雨林”说明了水分充足,可以看出热量和水分条件并不是逐渐变差,C错;在海拔1 500米处出现了咖啡与香蕉种植园,可看出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于海拔低的热带稀树草原,D错。 (2019·陕西西安模拟)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 2.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 C.海拔 D.坡向 3.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范围较广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 D.温带针阔混交林 4.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地() A.降水量最大 B.土壤肥力最高 C.气候最适宜 D.应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2.D 3.C 4.D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东西方向有明显不同,图中显示该山体东西两侧纬度接近、海拔接近、坡度差距小,但东西坡向不同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

2021高考地理(新课标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差异性 一、选择题 [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下面是珀斯位置简图和2018年暑假我国某学生在该市临近海边某停车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形成的。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 B.表面有蜡质层 C.呈针状 D.叶片大而厚 2.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大风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湟鱼),近年来其水位有所上升。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1000—2000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读图完成3—5题。 3.1400—1500年青海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是() A.升高湖面结冰期延长 B.降低利于湖面结冰 C.升高裸鲤数量减少 D.降低水生浮游植物增加 4.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流域内蒸发量减小 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 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

5.青海湖进入结冰期后() ①湖区水禽减少②水生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③鱼类缺氧大量死亡④湖水变得混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土壤形成过程深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它们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甲、乙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A.东西 B.南北 C.西东 D.北南 7.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浙闽丘陵 C.四川盆地 D.关中平原 8.图中山地草甸土() ①有机质含量高②微生物分解快③土壤相对湿度大④冰川侵蚀作用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四川绵阳一诊]山地林线指高山针叶林分布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界线,其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中的曲线示意横断山区28°N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东坡林线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高山针叶林带之上的自然带是() A.冰雪荒漠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灌丛草甸带 D.针阔混交林带 10.P、R、M、N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 A.P地 B.R地 C.M地 D.N地 11.导致横断山区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海拔 C.气温 D.风力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2.[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1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 mm之间,灌溉农业较为发达。下图为H河流域区域简图和1981—2005年H河断流天数曲线图。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作业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题组层级快练(十六) (2017·南京二模)2016年是红军长征成功八十周年。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表示图,回答1、2题。 1.红军长征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的地区分异规律主假如 (

) ①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区分异 ②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区分异 ③山地垂直地区分异 ④非地带性地区分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红军长征过程中走过的水草地,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修养水源②防风固沙③保持水土 ④调理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分析第1题,红军长征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双方面,一 是自然景观的南北变化,从亚热带到温带,表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 域分异;二是翻越雪山,表现了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第2题,红军长 征过程中走过的水草地主要为沼泽地,主要生态功能是修养水源和调 节径流,防风固沙主要表此刻干旱地区,保持水土主要表此刻水土流 失显然的地区。 (2017·绍兴模拟)以以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种类散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达成3、4题。 3.对图示自然植被散布规律影响因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沿X方向热量增添B.沿X方向降水增添 C.沿Y方向热量增添D.沿Y方向降水增添 4.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种类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答案 分析第3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情况能够判断:沿X方向 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添。第4题,联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

散布情况可推测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大高加索山脉,全长约1200km,最宽处达200km,山势陡峻, 拥有圆满的垂直景观带谱。最顶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m)是欧 洲第一顶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3°21,′东经 42°26。′据此达成5、6题。 5.大高加索山脉从基带开始的 3个垂直自然带挨次是() A.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顶峰灌丛带 B.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顶峰灌丛带—顶峰草甸带 D.针叶林带—顶峰草原带—顶峰草甸带 6.厄尔布鲁士山顶峰冰川带的散布近似于 () 答案 分析第5题,大高加索山脉基带主要位于温带草原天气地区,自然 带为温带草原带。随海拔高升,气温降落,降水先增添后减少,有向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顶峰草甸—顶峰苔原带—顶峰冰雪带的变化 过程。第6题,厄尔布鲁士山西坡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好多、雪 线较低。 (2016·江苏)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观察,他在日志中写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__掌握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__ 1.成因: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1.(江苏高考)如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解析:选 C 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 (2020·宁夏银川二中模拟)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如枯叶、枯枝、果实等),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乙树种分布地区在欧洲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甲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 A.藏北高原B.大兴安岭北部 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解析:2。A 3。C 第2题,图中乙树种在秋季凋落量大,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其分布地区在欧洲对应的气候类型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树种凋落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第3题,由图可知,甲树种全年都有凋落物,说明全年有生长凋落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

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一、单选题 (2022·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模拟预测)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④、⑧两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D.热带稀树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图中⑥自然带地区农业生产宜() A.种植春小麦B.扩种阔叶林C.保护性耕作D.缩短作物熟制 【答案】1.D 2.C 【解析】 1.图中④处的自然带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距离海洋有一段距离,其北侧是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④处的自然带是热带稀树草原带;①处自然带位于回归线大陆西岸,是热带荒漠带,⑧处的自然带位于①处自然带南部,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图中⑥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小麦一般种植在热量条件较差的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不适合种春小麦,A错误。扩种阔叶林会导致农业品种单一,不利于农业稳定发展,且该地带位置优越,应该发展单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B错误。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

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图中⑥自然带地区是主要农业区,农业生产宜保护性耕作,C正确。作物熟制是有气候条件决定,人为难以干预改变,D错误。故选C。 【点睛】南美洲气候 (2022·浙江浙江·高三阶段练习)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地质学家称,这里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塔状尖峰是在板块运动、外界营力和山体岩性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山地从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下左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塔状尖峰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巴塔哥尼亚山脉上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和差异性 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材回顾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

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 “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 答案:(1)生物 (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 表现举例说明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 身”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 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 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