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现状研究-2019年文档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现状研究-2019年文档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现状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的成效

首先,教材建设成果丰硕。自2002年以来,国家着力出版了《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等书,这些教材不仅基于前沿的教学理论与理念,而且采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同步推进、优化语言输入),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这些教材的出版,不仅本身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而且其逐步投入使用,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效实施的主要标志之

一。

其次,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日益盛行。网络及多媒体课程的推行,改变了过去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利于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这也是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三,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自2002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网络英语教学、多媒体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法、交际法、功能法等教学方法已被广大英语教师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还会在课堂教学中采纳小组活动、学生展示、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成效的表现之一。

第四,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宣讲会等明显增多。例如,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修班,探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网络技术子啊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课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南京大学也多次组织了学习者策略研修班;教育部也曾组织9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家巡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共享教学改革经验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交流加快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效实施的一大体现。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教材的种类来说,可供大学英语教师选择的、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高质量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数量比较多,且各种教材配套建设比较全,除纸质教材外,还有网络课堂、光盘(视频)材料、MP3材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不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输入量,而且增加了教学材料的趣味性与便携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从教材的内容来说,课程编排不再以文本知识讲解为主,而是课前阅读、文本讲解、结构分析、词汇训练、写作技能提升等各技能并重,着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文本欣赏能力等。再次,就教学理念来说,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不再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主题是学生,而非教师;课堂教学不再沿袭传统的语法一翻译教学法,而是采用交际法、任务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四,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改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同伴互动互评、辩论、演讲、演示等多种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再乏味。教学过程在团结合作、竞争进取、互帮互助的氛围中进行,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就教材建设而言,目前针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已比较丰富,但以往的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上往往为了照顾大面积学习者,针对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甚至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尚比较少见。这些学院或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目前通用的大学外语教材对他们来说偏难,其结果是教师上课以讲解单词和句子为主、学生课下也忙于记单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虽然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但对活动布置的类型与时机尚不能完全掌握。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已对教材比较熟悉,对各种课堂活动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能力亟待提高,课文讲解与课堂活动衔接不紧密、比较生硬。

再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都没有网络课堂,也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网络练习或作业。但由于技术及人力的限制,广大教师对于学生以伺种形式(如是独立完成还是数人合作完成)、用何种方法(如有没有参考教学材料)、以什么频率(如有的学生会期末前一天将一学期的网络作业做完)完成网络作业也么根本无法控制,要么难以监控,其结果是网络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起不到应有的作业。

第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低年级阶段,对于从三年级开始的后续课程的改革力度不够。如何将后续课程的建设与学生自己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硕士阶段的学制已缩短至两年至两年半,这样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如何适应这种变换也值得研究。

总之,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施效率、课程教学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努力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课时缩减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课时缩减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大学英语课时缩减的趋势和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当前社会对于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善于交际的基本型人才,也需要英语功底好的各领域专业性人才。英语学习者不但需要有很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熟知相应的英美文化和习俗。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人在经历长时间盲目学习英语的热潮后,开始反思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和方法,各大高校开始大幅度调整课程设置,从强调“花时间学”到强调“有效率地学”,在这一转变中,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普遍被大幅削减。许多学校的英语课时从300左右下降到200左右,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第四学期的英语,毫无疑问这样大幅度的改革给教学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学必须结合院校和专业方向,转变教学方式,制定“弹性化”课时安排,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时缩减给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冲击 1.学生学习英语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法”被广泛采用,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将单词、句法、语法。课堂互动仅限于简单的翻译课文和课后练习。启发性的问题很少被问到,更缺乏有深度的英语对话练习或小组探讨。而且,虽然市场上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上来说,都呈现出教材内容可读性差、时代性差、内容结构老套等缺点,学生普遍从不知道怎么学到没有兴趣学。现在英语课时出现缩减趋势,更有学生误以为是英语的重要性降低,觉得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学英语。还有的学生认为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视为最终目标,学习英语已不是为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而是单纯为获得证书而学习。为了短期内能通过考试,他们不断寻求所谓的应试技巧,忽略了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根据07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根据南昌工程学院对入学新生的英语能力测试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仅以词汇量为例,中学6年的英语学习最后要求掌握3000英语词汇量,实际很多学生是不达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要求“大学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现状研究-2019年文档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现状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的成效 首先,教材建设成果丰硕。自2002年以来,国家着力出版了《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等书,这些教材不仅基于前沿的教学理论与理念,而且采用了先进的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同步推进、优化语言输入),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这些教材的出版,不仅本身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而且其逐步投入使用,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效实施的主要标志之 一。 其次,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日益盛行。网络及多媒体课程的推行,改变了过去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利于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这也是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三,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自2002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网络英语教学、多媒体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法、交际法、功能法等教学方法已被广大英语教师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还会在课堂教学中采纳小组活动、学生展示、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成效的表现之一。 第四,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宣讲会等明显增多。例如,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修班,探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网络技术子啊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课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南京大学也多次组织了学习者策略研修班;教育部也曾组织9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家巡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共享教学改革经验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交流加快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效实施的一大体现。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 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满足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 必须转变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认真反思,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项目:202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22AYY007) 一、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根本变革,高校教师要立足树人育德,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以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被认为是思政 老师的职责,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主要针对英语素质的拓展与培养;新时代大学 外语教学的改革是要通过课程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选转变观念,有意识 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之中。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 德树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 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遵循“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职责的理念,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以德施教,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此外,大学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英语本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从教学评估的 角度来看,“应试”强调“能力”。改变社会、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评价,把“应试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模式转化。在教学方式上,应注意方法 的选取和综合应用。在不同的班级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对网络媒介的高效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 体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视野。在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望会被充

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全文)

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 展望(全文) 摘要:通过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2004—2022年间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表现在论文数量众多、研究方法多样和研究主题广泛等方面。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应更多学习课程规划和评估对课程实施的调节机制以及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进行跨学科、综合化研究。 关键词:课程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H319.3A1001-5795(2022)0343075-0006 自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课程要求》)(2007年修订后正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学者们(夏纪梅,2005;陈坚林、谷志忠,2008等)对两版《课程要求》进行解读,并以不同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适时回顾《课程要求》颁布以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描绘相关领域研究全貌。根据Cooper(2010)对研究综述的分类,笔者认为近年来涌现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综述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综述”,对涉及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和分析,如姜秋霞等(2022)通过对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

结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赵庆红等(2022)统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文献后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的成效和弊端;另一类是“小综述”,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诸要素的研究进行微观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学界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集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听力(如:程京艳,2009)、口语(如:蒋超等,2009)、阅读(如:方英,2008)、写作(如:秦朝霞,2009)、词汇(如:徐密娥等,2007)和文化(如:苗丽霞,2007)等;针对其他教学要素的研究综述较少,张森等(2022)综述了有关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文秋芳等(2010)针对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唐进(2022)的综述有关自主学习研究,曹超(2009)的综述是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此外还有黄建滨等(2009)和蒋显菊(2007)分别针对教材和测试研究进行了综述。阅读、分析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一般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为视角探讨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但缺乏对各类主题研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要详尽描绘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脉络,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整体把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1调查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依据中国知“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语言学外语类期刊的论文数据。首先,查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22—2022)收录来源期刊目录》确定语言学外语类期刊共计11 种(见表1)。其次,分别以“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

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精选教育文档

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而这一问题在地方院校尤其显得重要。这类院校招生质量较以前有一定的欠缺,学生进校成绩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其中‘大学英语’教学更为突出,教师感到教学难度加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听不懂、开不了口、翻译不出来、读写能力差,如何突破这个困局,则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改革的契机,在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评价体系确立、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搭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学管理与层次革新和特点创建方面进行大量的改革。 一、转变认识,创新教育理念:新升本的地方院校,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大学英语教学‘新路径’,是创新的关键。要想改变目前的大英教学困局,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没有鲜明的理念,必将被困住手脚。因此根据地方院校发展的态势,提出符合实情的教学思路,确立适度保持大学英语的知识结构,但重点突出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观点,把教学重点放到听说和写的能力培养上来,树立切实改变、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理念,利用‘新’的教育技术,全方位地创设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在用英语,而不仅仅是在学英语,即把教学内容从语言

点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交际能力的培养;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要注重文化导入,既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又重视流利。在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处理好两对“关系”,即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前者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是目的的思想,后者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李建玲2005)。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途径,利用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汲取,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知识水平。具体操作方法:“分类课堂”与“开放课堂”相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进校成绩有较大差异,如果一刀切,就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因此,虽是同一教材,但设立不同的起点,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这样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利用声、影讯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有效刺激,加深学生学习记忆效果;网络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ESP),使学生可以利用英语汲取自己的专业知识,既巩固了英语语言,又获得了丰富的科普知识,使学生英语学习走上‘个性化’方向。从而达到“营造全方位外语环境,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根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等方面。无

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的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精选教育文档

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的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一、引言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基础阶段最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力。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实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识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实力。《综合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综合英语课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学问(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育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实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育逻辑思维实力……在非英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课堂中必需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练习,为高年级阶段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接着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学问面,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力。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学问和相关专业学问三种类型。综合英语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范畴。它熔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培育于一炉,在课程设置中处于重中之重,起着主导性作用。 二、综合英语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综合英语的前身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精读课程,主要以讲为主,对精读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具体分析、讲解,并借助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词语发音的精确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这些词语的实力,并提高学生对篇章结构分析的实力和对文章的文体、修辞等的鉴赏实力。80年头末,精读课程演化成了综合英语课,它更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对专业基础课程的一个综合,将听力、口语、阅读、语音等课程有机的综合起来,避开了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研究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研究 作者:李云 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英语也成为了各个国家沟通交流的语言,以至于西方各个行业文化、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也慢慢融入到我国教育中,给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望能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思政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对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必须要借助课堂教学的这个渠道,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中,使思政教育能够与其他任何学科同向同行,相互辅助。 一、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弱化的因素 1.教学主体对思政教育的忽视 在以往的教学中,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如今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针对上述主张,不论对与错,都是想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共同努力、碰撞思维、一起进步的方式。对此,想要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育人成效,关键在于教与学双方是否都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会不自觉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上,但却并没有真正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较为薄弱、肤浅,认为自身的工作只是传授学生知识、传播文化即可,至于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并不在自身的工作范围之内,从而将其认为是专业思政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的任务。事实上英语课程思政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素养。其次,也有一部分教师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但由于自身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也比较繁重,便一拖再拖,毫无起色;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立场、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可能一些意识不坚定的学生难免会受到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将英语作为毕业找工作的敲门石,把思政教育作为简单的思想教育理论学习。而这也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和对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自主性。

新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改革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应用型、创新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英语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身发展,对于英语学科教育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但是,传统教学体系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存在多方面限制,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更多接受的是认知能力的训练,而缺乏应用素养、创新素养以及跨文化素养的渗透。对此,教育教学机构应兼顾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是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语言,因此,加强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始终是我国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进入新时代,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政策,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合作。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市场中自然产生了英语人才的需求缺口,因此,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英语人才,则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信息化背景下,引入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已经成为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在“互联网+”发展计划的推动下,学校传统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而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构建翻转课堂、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精细化设计、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方式,在传统教学体系中敲开了一道缝隙,让英语教学在时间与空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由此引发的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也纳入教学改革之中。因此,顺应教育信息化也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教育部门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于2019年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中对于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教师团队培养、教学保障等环节进行宏观阐述,为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学校应深入解读《意见》精神,结合时代背景,找准英语课程教学定位,明确教学改革目标,确保教学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一)明确人才发展需求,确定教学改革目标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要,英语人才培养应更加强在国际交流背景下的综合发展。学校在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时,应多方调研、深入分析,把握国际化职场对于学生英语素养提出的要求,并围绕学生主体,将人才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应具备的英语素养纳入课程中来,即培养学生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与沟通能力,营造国际化的职场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及专业深造学习奠定基础,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方案。 (二)调整英语教学内容,推动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是教学实践的载体,因此,加强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围绕英语人才培养目标,重置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发展,并依据语言和学习规律,形成课程模块,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中,英语课程改革应包含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网络教学三个模块,并科学选择教材,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其中理论课程包括通识必修课程与拓展选修课程。前者可以包含分级英语基础课程、商务应用课程、考研英语课程,后者可以有ESP课程、文化类课程、出国英语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发展与考研、出国深造等职业规划做出不同选择。实践课程包括文化类活动,如英语角、多元文化角、英语电影展播与欣赏;竞赛类活动,如演讲比赛、口语挑战赛、外国电影配音大赛、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职场招聘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如国外游学、国际交流夏令营、进入国际化企业实习、参加国际化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英语,接受英语文化熏陶,从而培养实践素养。网络教学包括搭建网络平台与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实现在线学习、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依托。在英语课程推进中,学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出细致安排。要求学生按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2019年精选文档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都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虽然也包含素质教育,但是主要强调的还是专业素质教育。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重视专业素质,更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在200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七大报告里又再次作出了强调。个人和社会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受到广泛关注,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逐步开始有机相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成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趣味式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者。 (一)更新教育观念 英语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结合起来,注重传统知识,语法,词汇等基本内容教学的同时,更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最新技术新知识结合好,让学生了解综合人文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与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讲解大学英语课文时,将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背景知识,中英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准备,用课前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分享自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丰富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英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分组系统进行集体备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明确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每年新生在圣诞节期间,都会准备圣诞PARTY,师生

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 革和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融入高校不同学科教 育已成为一种常态。《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中的一门学科,以其为载体落 实立德树人是现阶段英语专业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课程思政 的特点,并结合《综合英语》课程详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力求落实立 德树人指导目标,坚定学生远大理想,促进其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引言: 课程思政是本世纪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其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 政教育理念的实施致使所有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培养人才的专业 性与综合性具有一定的辅助性。英语是高校较为重要的专业,在英语专业中的 《综合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又能树立其 正确三观,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一)学生崇尚真善美 现阶段,学生在一些正能量的引领下,审美能力与价值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 有所提升,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一些优秀电视剧的收视率可以看出,如《长津湖》《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等等,这些影视获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可,足以证 明现阶段年轻人已经开始崇尚一些真善美的内容。基于学生主观意识的认可,英 语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尝试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相关元素, 寻找突破口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个教育工作必须做到恰到好处,避免出现 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教学现象。

(二)课程思政不可喧宾夺主 课程思政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课程占据主力,思想政治需结合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多,但是英语教师在融入相关内容时,必须在其中甄选 材料,挖掘与课程教育存在相似性的元素,并结合元素内容适当拓展,上升至思 想政治教育层面[1]。只有科学合理的引入才能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假设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过量的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 学生在后期践行其中精神。适当的借助多媒体平台融入,在《综合英语》课程教 学中适当渗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中的必修课,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课程, 在时间与课程内容方面安排较为充足,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具有可行性。故此,接 下来重点与这一课程内容为主,详细论述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英语专业能力的情况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内容充分融合 课程内容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教师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其中有关于思想政治元素,尝试以此为抓手融入教学[2]。如部分英语内容 中涉及中国节日文化,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并为学生创造 相关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传统文化节日风俗,在节日中引入一些具 有爱国情怀、艰苦奋斗品质的人物事迹。如此既能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内容的掌握,还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一些思想政治相内容。又如部分内容中涉及风景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讲述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部分内容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开发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尝试以 背景为抓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这一教育和《综合英语》课程紧密关联,既能 开发课程的教育价值,又能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英语专业的课程并非每 一节内容都能和思想政治紧密关联,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分析课程实际情况,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与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

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 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019年精选文档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外,还需要大量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新《大纲》)对目前情况下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基础英语教学作为英语专业教育的主要环节,应该重新进行教学定位和思考,以体现该课程的新思维、新理念及新方法。 一、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 新《大纲》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描述是:“作为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要求。”可见,基础英语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包括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前,作为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要达到新《大纲》的要求还是

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首先,近年的高校教育改革中,降低总学时以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成为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环节。其次,作为省属农业院校,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生源英语听说能力同其他同等院校存在差距。第三,虽然近年来教学界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改革,但始终都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似乎仍处于换汤不换药的尴尬局面(陆明,丁万江,2002)。在此情况下,基础英语教学如何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计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统筹兼顾,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我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具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方法,测试环节,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了原来纸质教学和文本 教学的传统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活动相接合的复合式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赋予教师角色新内涵。在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创新型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ESP教学现状与英语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

高校ESP教学现状与英语教学改革 回顾了国内外ESP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重点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ESP教学存在的问题:ESP认识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尽合理、ESP教学模式较为落后、ESP教材使用混乱等,并尝试提出明确ESP课程定位、加快ESP教材开发、强化ESP师资培训等应对策略。 ESP教学现状应对策略根据大学教育的非基础性和语言的社会性,大学英语教学必然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联系。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ESP就应运而生了。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Special Purposes”的缩写,指“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是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由于它目标明确,针对性、实用性强,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大受欢迎。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其作为一种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法已经过50年的发展,但部分高校的ESP教学实践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ESP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 英语是大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高21世纪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关键。但是,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对专业英语缺乏统一的认识,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并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甚至认为,ESP课程教学可有可无,因

而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学分计算、考试成绩诸方面不甚重视。 2.ESP教学手段单一,教法陈旧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多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教学法,老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是单调的纯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多少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保持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这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ESP教材编制困难重重 教材编写和选定难以规范。很多专业很难找到相关的教材和书籍。这就导致了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覆盖面不平均。而且由于ESP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其教材的编写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了有些专业的教材之间在内容和教学目标上都相差甚远,给教材的选定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ESP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ESP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专业要精深,还要求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合格的ESP教师应当充当五种角色:一是合格的英语教师;二是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三是既为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四是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五是教师应该精通ESP的测试与评估,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分析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基础英语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基础英语教学改革 一、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创新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面对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现实,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其次还必须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本质上说,创新型英语人才是一种改造性人才,他们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些特征使得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都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采取更加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二、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而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此,把创新型英语人才作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即理所应当,又任重道远。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显现出多元化、多规格、多层次的趋势,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样也需要理论型人才、通用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通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等是互相联系的,他们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而产生的不同概念。无论哪种人才,都需要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创新能力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创新型人才以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复合的知识构架为内核,以超常高效的实践能力为行动。这些判定标准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基础英语课程的定位与功能 基础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英语课,由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学习者人格个性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它不是纯语言知识技能课,而是一门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通识课程,是一门集英语知识技能发展与知识拓展、方法论学习、思维能力锻造、创造能力开发、人格个性培养、人文精神孕育为一体的英语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它通过学生对人文、社科、自然学科等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与思辨,使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框架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及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和人文精神,并同时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及其运用能力在知识、智能、人格个性培养之中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由纯语言技能课转换为通识课程,并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它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符合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顺应

大学英语在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究

大学英语在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朝鲁门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24期 文/朝鲁门 【摘要】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它主要利用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和无限移动通信 网络技术来获取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和教育服务。移动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用任何方式,在任 何时间和地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与其它的学习形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教学方式个性化、 学习过程便捷性、交互内容丰富性和情境创设相关性等特征,移动学习比较适应于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教学改革;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朝鲁门(1984.04-),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大学英语日常教 学中,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目前。移动学习成为国内和国外教育研究的重 要话题。随着移动学习功能的不断丰富,研究群体的不断扩大,移动学习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移动学习理论是必然趋势,也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早在2000年,移动学习模式被提出,并且得到我国教育者的重点关注。很多开发商和相关的运营机构将这项研究成果加入到了应用软件中,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 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是以数字化学习为基础和前提,它不仅包含数字化学习的特点,而且有效的打破了学生学习的局限性,在一种小型的移动终端上就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 相关知识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小型移动终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同时,这种移动终端设备所要求的条件不高,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零碎 的时间和等待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不耽误使用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可以充分缓解使用者 的学习压力和焦急等待的情绪。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通过基础英语的学习有利于掌握这门 应用性的学科,并且提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重 视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有效的利用移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自由 的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和知识,并且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现状 1.课程要求高,课时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校会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压缩到 每周4至6节课时。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 能力、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规定的课时内,学生要学习和听懂一些生活题材,能够进行减短的对话或者进行相关的报告,对社会生活遇到的问题能够简单的发言,具备一定 的翻译能力,在译文中不要出现重大语法错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要 求较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现状综述 摘要:本文结合以产出导向法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对产出 导向法的理论内涵和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运用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 础上整理出产出导向法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优化 措施指明方向。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引言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由教师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主体,采用教师灌输 学生被动听的方式。课堂上学生语言练习和使用机会少,导致口语和书面表达能 力较弱,出现学用不匹配矛盾。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学方法较为简单,缺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满足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改 变传统教学中学习与实践的分离,必须推进和应用产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以产 出导向法为教学理论基础,分析其应用的具体环节和效果,验证产出导向法教学 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用性。 一、产出导向法的内涵和价值 近年来,围绕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课题越来越受欢迎,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截止2022年10月,以中国知网为例,CNKI收录了超98000条关于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和教学改革的期刊论文,例如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教学模式 都有优缺点,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学校学习条件的教学方法;强 调坚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科学理念,不断构建完善大学英语综合评价体系;这 些研究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但都是宏观的,对于存在的问题,各种改革建议和举措有些抽象,难以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把握,因此产出导向法 就是具体可操作的的方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重要作用[1]。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9年教育文档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认为,中国现在不是面向世界,而是融人世界。?一背景对我们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原先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将英语视为一种交流工具,而“英语教育”则是从文化、人文、育人的角度看待英语学科,国际化人才就是指他的语言水平能达到双语、双母语的程度,可以同时用中文和英文来思维,这样的人才需要高校英语翻译教师要在培养翻译人才创新性思维方面下工夫。 目前,高校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不相符,课程结构比例失衡、互不关联,专业知识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数量不足,毕业沦文形式单一、脱离现实需求和专业实际等问题,因此,如果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创新能力,英语类专业课程就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性建设展开,突破“技能本位”的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提升英语翻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英语翻译教学要有的放矢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之中,只有抓住关键,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划分英语长难句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许多大学生一看到长句就恐慌,再加上几个不认识的单词,就束手无策了。如果要正确翻译出一篇具有内涵性

的英文,就要对英语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领悟,而且还要把语言表达得符合语法。这两者之间,正确把握原文是是关键。因此,翻译教学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尤其是英语句型结构知识和正确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 再如:英语翻译中常遇见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对于英译汉中的每一个词语的翻译都需要科学把握。因为在翻译一个词时,大学生不但要知道这个词的本身,而且要考虑它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差异。因为没有文化的语言是没有灵魂的语言。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校英语翻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 区域特色经济的高度上,大胆进行转型升级的试点教学改革,以提升应用型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地方特色、课程设置、师资发展等课题的改革探索,在“符合规定、满足需要、加强建设、严格管理”的专业建设方向下,以地方经济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大胆探索更有效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与行业的特色需求,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外语人才支撑。 三、科学实施项目教学法 对于英语翻译教育来说,实施项目教学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