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市发改委科教科李彩平李建华武海萍)

《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立足吕梁,坚持走‘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发展路子,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教育为人才之本,人才为立国之本。发展教育事业,对于造就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为2743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5454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806110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6%,初中99.28%;小学五年巩固率和初中三年保留率均达到98%以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教育事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会议强调和检查考核推动,使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学校“一把手”亲自抓教学的风气日趋浓厚,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建成省级德育示范校40多所。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以“吕梁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专家组”为引领,促进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继2005年高考达线人数突破4000人大关后,2010年达到7000余人。

(二)农村教育得到切实加强

以2005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暨寄宿制学校建设动员会为标志,全市掀起了持久不息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高潮,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同时,实施了以拓宽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双百”示范校建设工程,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大减轻了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三)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原吕梁高专于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的升本评估,吕梁学院新校区如期建成并开始招生。各中等职业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在探索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模式上做出了诸多积极努力。

(四)城区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贺昌中学两校区成功合并,吕梁实验中学高初中实现分离办学。以此为推动,各县(市、区)政府将突破城区教育“瓶颈”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列入规划、提上议程、重点实施,全市先后新建、改扩建的城区学校多达70多所。城区学校班容量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二、教育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本的利用水平较低

近年来,教育为我市造就的人才资源优势虽逐步显现,但是开发利用的水平相对较低,资料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从业人员中,大学生只有占应届毕业生比例很小;且改革开放以来,仅有很少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我市就业,表明我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人才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教育结构急待调整和改革

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主要问题还是教育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偏差。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我市就业困难,但是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超过80%。这说明我市就业市场急需那些具有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专科教育水平的专门技术人才。

(三)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以上方面的不平衡,与之相关的“择校热”、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仍然薄弱,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仍未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强化政府教育投入责任。全市财政资金优先考虑教育、优先服务教育、优先帮助和解决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按规定收取的各项教育经费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同时,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教育机构,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

(二)优化教育结构,均衡发展各级教育

一是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到2015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有3—5所县级职教中心跨入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行列。

(三)启动教育重点工程,实现教育内涵发展

要全面实施德育新课程,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同时,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和队伍建设工程,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小学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增加研究生学历的人数。

(四)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大中小学教育有机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融通,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改进人才选用制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三代人的教育”访谈活动中的访谈问题,了解设计访谈 活动的初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丰富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设计访谈活动方案。

教学点评 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准确理解与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制定的“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正确解读人民版教材。据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定为本课的主题与灵魂;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从宏观角度看,能够紧扣主题,把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重点,较充分地展示了共和国在教育上的辉煌成就;从微观角度看也能化繁为简,突出主干知识,如在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以扫盲教育为突破点。本课也很好地凸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坚持以史实为基石,通过对史料(实)的精心选择与有效呈现,较好地体现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基本的学科特色。 第二,形成了较理想的基于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从知识结构看,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处理为“奠基”“挫折”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既忠于教材,又优化了教材。从教学流程看,是从请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访谈活动方案开始,到学生交流访谈方案结束,把对共和国教育史的了解与掌握作为帮助学生设计访谈方案过程中的一个知识背景环节。这样的设计是极为巧妙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看,由于是从“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开始,到“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呈现结束,这一维度的达成度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由于知识结构清晰,主干知识突出,学生应当能较好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则通过“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访谈设计、通过扫盲教育、食指的诗、高考试卷用纸的决定、教师资格证书(实物)等细节的呈现,通过“中日教育情况的比较”“为什么要考大学”等设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代中国的热点实现了无障碍沟通,不但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较高品位的情感体验,更是从深层次上打动了学生的心。总之,经过朱能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出色执教,三维目标得以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达成,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处理尤为突出,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 第三,成功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参与,不但从形式上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之所以在这方面能够成功,主要是通过了以下三个途径:民主与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对话;问题引导下的对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的研读;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习小组的探究与讨论。实际上,这些方法是老师们常用的,本节课之所以奏效,关键有二,一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师生平等意识;二是对细节的处理与把握。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新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呈现方式还是学生答问后的处理,都会对效果产生可特续影响。 第四,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只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同样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现象与乡土史均是可以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朱能老师在处理本课时,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等资料。其次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如“一家三代人都是教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习题3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教育世界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歌颂的国策是() A、一国两制 B、对外开放 C、科教兴国 D、和平共处 2、实施义务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 A、(1)(2) B、(3)(4) C、(1)(2)(3)(4) D、(1)(2)(3) 3、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孩子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义务教育法》告上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84年 B、1986年 C、1988年 D、2000年 4、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一举措是哪一部法律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00多所。到2000年,我国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 A、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B、学校数量大大增加 C、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D 、学校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虽已形成相当规模,但学科门类还不齐全 D、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 (二)综合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保护不同群体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力,尤其是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力。五十多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全国有计划分阶段地普及。小学教育已在全国占人口91%的地区普及。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的教育迅速发展,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学科的教育体系已经在中国形成,从而有利于在教育领域中跨国交流和合作。 中国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办学力量投资为辅的教育体制。当前,地方政府主要是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以兴办高等教育为主。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包括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办学力量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实施中央政府有关的法律、条例和方针政策,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办学力量和办学计划,推进和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育改革。 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教育。中国政治历来把基础教育放在发展教育事业的首位。自从1986年通过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以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普及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则已在全国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 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一个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普通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大专一般是3年制,本科大学是4年制(医学和有些工程技术专业是5年制),硕士2-3年,博士3年。五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1年,中国还制定了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制度。通过多次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人教育包括学历教育、扫盲教育和其他针对成人的各种教育。至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已办了871所成人教育学院和大学,800余个函授教育点和成人夜校。自考教育已发展到250多个专业,3000万人获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总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教育事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我们有信心建立起一个与国情相适应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体制。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能否把我县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县辖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xx 所,其中小学xx 所,初中xx 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xx所。全县现有幼儿园xx所。全县现有专任教师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人,普通高中xx人,职教中心xx人,特教学校xxx人,幼儿教师xx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xxx人,其中小学xxx人,初中xxx 人,普通高中xxx人,职业高中xxx人,在校残疾儿童少年学生xxx 人。全县在园幼儿xx人。 二、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xxx经济的战略措施,教育事业规模

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高度重视,积极担负县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县切实将教育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规划,研究措施。坚持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视、同期部署、同步考核。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组织专项督导,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县教育工作。 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充分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教育人事调配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县教育支付中心统一管理。严格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县、乡政府抓投入、抓建设、抓硬件;教育局及各学校抓管理、抓质量、上水平。为促进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亲自调研,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确保全县教育工作健康、优质运行。 2、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我县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校舍建设进程。一是xxx迁建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占地xxx亩,目前已经完成立项、选址、土地预审、设计与勘察招标等前期手续,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是城区xxxx小学新建项目。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融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重视教 育发展的措施有 哪些?取得了哪 些成就?“文 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 和破坏?科教兴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作用: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第二框题“文化的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1、表现; (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490-25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发展环境、战略重点和战略主题 (一)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 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科学发 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党 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各条战线更加支持教育,教 育系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发展 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 遇,为“xx”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全面实现了 规划目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全面实施科教兴 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城乡教 育统筹发展。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双高普九”

和“教育强县”创建走在全省前列。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学生“蛋奶工程”,率先建立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的历史征程。 (二)战略重点。“xx”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兴市、教育立市战略,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更好的为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崛起服务,是“xx”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案例

导入:新闻链接 2006年9月起,宁波市采取“两免一补助”政策,全免学杂费、住宿费、补助书费,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这也是宁波教育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件事。这彰显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回首历史我们看到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的都是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之路。 讲授新课: 一、 出示图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拉开了序幕。这是摄于当时的一张照片解读并结合教材指出它反映了当时教育的哪一个特点?(从照片所传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中引导学生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建国后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等,得出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这就是有别于旧中国新型的教育。)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 然而随着1966年政治寒潮席卷大地,教育成为重灾区之一。此前,我让我们同学走访了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录音,让我们来听听历史留给老人的记忆。 出示声音文件(资料来源于“三代人眼中教育”调查) 老人直白、朴实的话给了我们很大震撼,我想最有感受的应该是采访他的同学,下面我们请他来谈谈自己的感触。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春天在哪里呢?借用艾青的诗“去问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吧!”文革结束就犹如解冻的河流,开花的大地,给教育带来了生机。三、 小组讨论:结合身边的例子,讲讲改革开放教育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实惠? 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四、 新中国的教育从起步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在我们的父辈、兄长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挥之不去的烙印,也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而曾几何时“知识越多越反动”成为风行一时的口号。今天,教育被提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杠杆。 一起来看几段材料: 经济进步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而这个要通过教育起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祈祷了很大作用。教育推动、促进了人以及社会发展。正所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也正是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同学们我们一定已经感到教育沉甸甸的分量了吧!这还不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的动力吗?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创造财富。可是我们也听见了教育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请看来自中日夏令营的报道: 透过夏令营的较量,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当真正做到了教育就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质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理想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 自1978年以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98年全国教育投入2949.0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2.45亿元,1565.59亿元属于严格的国家预算拨款。

二、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业生升学率达到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6.44万所,招生数2183.44万人;在校生5811.6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1

万所,招生数396.32万人,在校生1049.71万人。1998年职业中学10074所,招生217.6万人,在校生541.6万人。 1999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1520所,在校生3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 年 1999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3962所,在校生515.50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8317所,招生数160.38万人,在校生443.84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4098所,招生数51.55万人,在校生156.05万人。

学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心得体会

学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8日,在XX市XX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深入学习了陈宝生同志的报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我们教育人是鼓舞,也是鞭策,它将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有了更清晰的时代感,更明确的奋斗方向,更深沉的历史担当。 陈宝生同志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成就。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党中央在十八大和十九大中对教育提出的明确目标是如此的相辅相成,如此的高瞻远瞩。比如,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明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十九大报告言简意赅地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政治主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得改善民生水平,而改善民生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奠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必 要前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保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将有助于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强化了党对教育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责任与要求。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爱岗敬业,服务学生,让孩子真正的快乐起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让师生和谐之花开满美丽的校园。 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引路人,提升自身的素质,勤学勤练,师生共同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的课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给予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更大的 支持与更规范的要求。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壮大为人民不断增长的幸福需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可能,是解决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有力补充。同时,也为社会力量办学开拓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景,那就是要严格遵循规范、执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形成秩序,秩序促进发展。有了十九大报告指明的方向和政策保障,社会力量办学就有了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xx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泽普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与全县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居地区前列,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xx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xx 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

【教学设计】《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版)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 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 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 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 利用视频片段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会从电视剧等中提取正确 的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具体 历史事实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他们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1)按《共同纲领》规定,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2)改革学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2.人民教育方针的制订及实践: (1)制订: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教育改革实践:刘少奇倡导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与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在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取得成就: (1)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案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 学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一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17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资料回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所有学校进行的一系列做法。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一目,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具体的经过只需要依据教材阐述即可,在阐述时,可以借助一些图片、文字或影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补充资料重点讲解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例如:河北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学生做根雕、山东平度山区的希望小学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图片展示等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 教学过程: 阅读思考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取得哪些成就? 2、“文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 “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2016—2020年) 为适应安溪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闽政[2015]46号)以及《福建省〈职业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第一部分基础与现状 一、基本情况 学校创办于1991年,是县政府主办、县教育局主管的一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7亩。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副高以上职称17人,占14.5%;现开设专业9个,在籍学生近2200人(含非全日制学生)。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完善,办学条件良好,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具备竹藤麻草制品加工工、电工、钳工、汽车维修工、装饰美工、保育员、计算机操作员、车工、制图员等相关工种的鉴定资格。 为了拓展办学层次,满足学员需要,服务社会,学校还

长期开办各种形式的领训班,主要面向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和农村青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年培训各类人员超1500人次以上。学校还与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开展专科、本科函授班和中职大专衔接班。 二、主要建设成果: 2011年1月,学校创办城关校区。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600万元建设的实训综合楼,以及多渠道筹资的实训中心,综合大楼、学生宿舍楼已投入使用。机电技术应用、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先后被市教育局评为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 ——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就业有渠道、创业有基础、升学有希望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校企互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更加清晰。 ——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与各专业基本相适应的实践场所,实现学生宿舍全部有热水供应系统,对部分学生公寓进行维修改造。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附属幼儿园,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日益改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足度逐年提高。生源结构不断优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高职班上线率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如学音乐、学美术、学舞蹈等等。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人们的意识在提高,教育是我国的百年大计,是国家的希望所在,理应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作为教师当然无能为力,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办法,那就是承认差异,给这些所谓的“差生”,一点点表扬和激励,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易如反掌,但对学生来说也许会改写他们的人生,其实这些学生也确实有很多优点,只是没人发现,没人关心,希望老师们能拿起表扬的武器,用赞许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孩子们,而不是挑刺、训斥的眼神,关于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表扬的魅力不可低估。 我是农村的美术教师,也有十年的教龄了,长期的和孩子们打交道,也多多少少有了一点教育经验,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孩子们都喜欢听老师的表扬,真的是魅力无穷。这是我这么多年从教学工作中感受最深的。近几年随着美术高考事业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术学习和教育。这对那些有着绘画天赋和爱好美术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机会。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高年级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太差,他们走文化课这条路希望不大才选择学习美术的。这些学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太低,往往坐在班级最后一排,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老师眼里关注的只是那些坐在班级前面的“尖子生”,所以这些学生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也习以为常了。但是我发现这些学生虽然很调皮,但是都很聪明,尤其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们心里是美滋滋的,而且很快就会把老师的表扬化为学习的动力,只要你再给他们加点劲,即再给他们以适当的表扬,用赞许的、发展的眼光去关注他们,你就会看到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个体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差异,甚至出现很大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素质;同一名学生在同一时间有不同的爱好和优势;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兴趣有不同的特点;在班与班、校与校之间还会出现群体间的差异,针对这些有差异的教育对象,因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上闪现的可圈点的光芒,包括说的和做的,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并毫不吝惜地给予微笑和赞语,任何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和激励,当老师用惊喜的语调,授予学生各种荣誉称号来表扬学生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了,他们会被作为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而受到尊重,会自觉地沿着不同的成长轨迹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这些教师应该给他们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充满自信,早日成材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朱王堡明德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我对教育的认识

我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 【论文概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探索,关于对教育的认识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通过自己的这几年的任教,我将从教育的来源、影响因素、分类来认识教育,并谈谈我对教育如何发展的想法。 【关键词】:教育教育来源因素分类发展习惯培养 【引言】: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从古到今,我们不停 的对教育进行探索,可是对教育理解,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解释。我想我们并不能明确的去规定什么是教育,我们只能说自己对教育有着什么样的认识。通过当老师这几年的学习,我也想谈谈我对教育的认识。 【正文】: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习惯、得体的处事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每位从事教育行业的任务。 叶圣陶说:“什么事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单单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下面就谈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的阅读习惯吧。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阅读习惯。得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指导,阅读时引导学生学会圈画。 (二)、教育的起源。 恩格斯有句至理名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人的来源,也从本质上回答了教育是怎样的产生的这个问题。在原始阶段,人类通过劳动积累了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传承这些生存之道。而这种传承的方式,我们可以看成是教育。只不过那时的教育只是简单的口头相授,它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中,这使得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使得经济基础转向私有制,社会阶层阶级化,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不公平的社会关系必然导致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分为对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离培养。这也充分说明了教育开始与生产相分离。在奴隶时期,“学在官府”就是教育的典型代表,奴隶主注重对后代继承者的培养,垄断了整个教育。而奴隶却没有机会享受教育,他们只能通过生产过程进行经验的传授。随着社会生产的再次发展,私有制的崩溃,文化下移,私学得到发展。教育的作用开始受到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始鼎盛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积极进取不懈追求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水东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慧 李慧,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桐木溪中学任副教导主任,龙王江中学任教导主任等职,2009年9月调入小横垅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2010年9月任副校长,2012年9月调入水东镇中心小学任副校长。十多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热爱,务实进取,在教育这块净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尤其近几年来,踩着现实的支撑点,靠着沉潜下来的心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让风帆扬起于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 一、潜心学习,率先垂范 身为学校领导,我积极带头学习提高,贯彻“教到老,学到老”等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作风扎实细腻、勇于创新,且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校教师共同做好工作。大到一学期全校各项教学工作总体部署安排,小到一个班的一节课的调整……我都会亲自过问,主动参与指导工作。始终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上尽善尽美,用负责的精神,积极、热情的态度、严格的管理,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为学校教师做出了表率,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教育教学,追求高效 调入水东镇中心小学工作后,我主抓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督导室

工作,同时还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我自费订阅了《科学教学参考》等5种教学杂志,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确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形成最优的教学特色。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愈加成熟丰富,我任教的六年级三班的数学,两学期考试平均分、优秀率均排在水东片区前列。 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为教师们起好示范和带头作用。作为学校领导,我为了提高全校各科目的教学质量,指导教导处通过组织教学研讨课、听评课活动、各类座谈会和各类质量分析手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精心组织各类考试,从试题质量、监考要求、批卷过程、试卷讲评等方面层层把关,考试结束后,及时召开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会。针对成绩较好和较差的两头学生,指导教导处制定切实措施,积极指导各教研组开展辅导、提优、补差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率。同时,我经常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困难,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提出的作业太多,各科之间不平衡等问题,我及时召开教研组、年级组组长会议,要求各组精选题目,使学生能精做精练,提高效率。 四、热心服务,甘做人梯 作为学校一名班子成员,我从不以为自己较之每一位教师同事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