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

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

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

关于《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湿免疫科是医药学行业里边兴盛的一门课程,它出現的关键目地便是科学研究及其治疗风湿类免疫疾病。尽管说风湿病类免疫疾病在国际性上出現及其发展趋势的历史时间早已有几百年了,但就在我国来讲,风湿免疫科则是在我国医药学行业最年青的一个课程,它获得迅速发展趋势的时间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风湿性疾病许多,坚信很多人多多少少的都了解一些,风湿性关节炎便是风湿性疾病里边的一种,那麼,除开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免疫科还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呢?下边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风湿性疾病是特指影响骨、骨节以及周边软组织,如肌肉、滑囊、筋腱、肌肉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病症,普遍的包含下列这几类。

1、局灶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症、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等

2、脊柱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椎炎炎、Reiter综合症、银屑病关节炎、未分裂脊柱骨关节病等

3、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有关的风湿病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等

5、和感染有关的风湿病反映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关联性风湿病

A、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等)

B、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等)

7、神经血管病症精神性骨关节病、被压迫性神经病变(外展神经受力、神经根受力等)、雷诺病等

8、骨与软骨变病骨质疏松、骨变软、肥厚性骨关节病、局灶性原发性骨肥厚型、骨炎等

9、非骨节性风湿病骨节周边变病、腰椎间盘变病、难治性腰痛、别的痛综合症(如神经性风湿病)等

10、别的有骨节病症的病症

规律性风湿热、间断性关节腔积液、药品有关的风湿病综合症、漫性活动性肝炎等。

在中国,创立风湿免疫科最开始的医院门诊便是北京协和,这所医院门诊里边在全国性都享有盛誉的权威专家许多,它创立的风湿免疫科无论是在我们國家還是国外,全是享有盛名的,因此身患风湿性疾病得话能够去北京协和开展医治。

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是医院内科学领域中的的一系列疾病,主要研究和资料风湿免疫类疾病。治疗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痛风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 风湿免疫病学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内科学中却是最年轻的一个专业学科。我国风湿免疫病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9年国家选派医生赴前苏联学习,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的风湿免疫病学在1960至1980年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医学事业出现了快速发展,风湿免疫病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对我国的风湿免疫学科的贡献尤为突出,在风湿免疫研究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风湿免疫病的病因 1. 意外创伤。人们在工作,运动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难免发生意外创伤。如工作中的腰扭伤,运动中的摔伤,老年人,小孩的意外跌倒,都可能是引发风湿病的外因。 2. 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潮湿。很多风湿病患者都曾住在地屋或潮湿的环境中,这对于体弱多病,“血沉”速度较快的人来说,只要有一点扭伤,过劳,甚至感冒都可能诱发风湿病。据专家统计,100例类风湿患者中,因居住环境潮湿诱发者占27%。所以,居住环境潮湿是诱发风湿病、类风湿病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 体弱多病。中医认为,体弱多病者免疫功能差,经常感冒,发烧,极易引起体内白细胞增加,血液检查,“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单位升高,炎性反应十分敏感。如治疗不及时,就会转为经久不愈的慢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 4. 妇女怀孕和“坐月子”常用冷水与过劳。妇女在怀孕时身体会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血容量增加和纤维蛋白原增加,二是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盆骨韧带松驰、驱干及肢体肌腱、韧带弹性下降、关节襄松驰、肌肉力量减弱,极易受到损伤。这时如过于劳累或长期使用冷水,就会形成”月子病“和”产后风寒“。妇女患风湿病多是由此而引起。 5. 长期与水打交道。长期与冷水打交道可能引发风湿病。 6. 血液质量差引起微循环障碍。由于种种原因,人体的血液会引起病变,造成血液浓度大,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血红细胞沉降速度快,极易堵塞变窄的毛细血管,引起毛细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当某关节或多个关节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堵塞的状况,关节蘘及关节周围因缺乏营养和氧气而产生无菌炎症。进而造成骨关节病变,患上风湿病。 7 .遗传因素。据风湿病专家统计:风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大致17%的风湿病患者是因为遗传而患先天性的风湿病。 8. 药物因素。是药三分毒,治疗风湿病的中、西药特别是西药有非常明显的负作用。当长期服药后,使胃部消化功能下降,各部机能下降,人的免疫力下降,体质更差,本来是急性意外

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 (1)晨僵 (2)关节痛及压痛 (3)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 (5)关节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2)类风湿血管炎 (3)肺: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结节样病变及胸膜炎。 (4)心脏:最常见为心包炎,可出现少量心包积液。 (5)胃肠道:较少出现。可有上腹不适,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 (6)肾脏:较少受累。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可并发肾脏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颈椎受累,可表现双手感觉异常、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周围神经受累,可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的症状。 (8)血液系统:较多见,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9)并发干燥综合征。 【入院常规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心肌酶谱、血钙、磷、镁等 3.肝炎病毒 4.心电图 5.胸正侧位CR或肺CT 6.肝胆脾彩超 【确定诊断所需的辅助检查】 1.风湿三项、抗CCP抗体 2.血沉 3.抗核抗体谱 4.免疫球蛋白 5.补体C3、C4 6.关节X线检查: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片最有价值。 7.B超:对判定关节腔积液很有帮助 【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6周) 4.对称性关节肿(≥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有上述7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ACR/EULAR 2009年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6分可诊断)】 项目分数 关节受累情况(0-5分)1个大关节 2-10个中大关节1 1-3个小关节2 4-10个小关节3 大于10个关节(至少1个小关节)5 血清学(0-3分)RF或抗CCP抗体均阴性0 RF或抗CCP抗体至少一项低滴度阳性2 RF或抗CCP抗体至少一项高低度阳性(>3倍)3 滑膜炎的病理(0-1分)小于6周0 大于等于6周1 急性时相反应物(0-1分)CRP和ESR均正常0 CRP或ESR增高1 【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非对称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极少累及手关节。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表现。有家族史。90%以上HLA-B27阳性。血清RF阴性。 2.银屑病关节炎:多发生于皮肤银屑病变后若干年,累及远端指关节处更明显,同时可有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血清RF阴性。 3.骨性关节炎:多见于50岁以上者,以活动后痛、休息后缓解为特点。累及负重关节,手指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生和结节为特点,血清RF阴性。 【治疗方案】 1.一般性治疗: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在恢复期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理疗等。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 ①普威:每日剂量为0.2,分2次口服 ②西乐葆:每日剂量为0.4,分1~2次口服 ③双氯芬酸:每日剂量为75~100㎎,分3次服用 ④奥贝:每日剂量为100㎎,1次口服 ⑤莫比可:每日剂量为15㎎,分1~2次口服 (2)慢作用抗风湿药 ①甲氨喋硷(MTX) 每周剂量为7.5~20㎎,以口服为主(一日之内服完),亦可静注或肌注。4~6周起效,疗

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本病以45岁左右女性多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一、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二、症状护理 1.疼痛的护理 (1)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2)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2.体温过高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晨僵护理 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4.预防关节废用 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三、心理护理 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的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等原因,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时态度要真诚和蔼,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出院指导 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2.让患者了解关节运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如何锻炼各关节。原则为活动后2小时恢复体力。 ①关节疼痛时除服药外,可行热敷,局部按摩。 ②在卧床期间可采取半卧位,手掌向上用夹板或辅助物支撑以固定关节,减轻疼痛。膝盖下可长期放置枕头。加强翻身,避免压疮。 ③避免突然的移动和负重。 ④进行关节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按摩,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⑤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肢体活动。 ⑥加强叩背和扩胸运动,预防感染。⑦活动关节的方法:如织毛衣、下棋、摸高、伸腰、踢腿等。 3.指导患者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服止痛药或中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4.对于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要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5.根据医嘱,教授患者关节活动的宜忌,如急性炎症期不宜剧烈运动,患者应减少负重运动等。

医学知识:风湿性疾病

医学知识: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临床症候群。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病因 风湿性疾病是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1)类风湿关节炎。 (2)幼年型关节炎。 (3)红斑狼疮 1)盘状; 2)系统性。 (4)硬皮病 1)局部型①线状;②斑状。 2)系统性硬化症①弥漫型硬皮病;②CREST综合征;③化学物(或药物)所致。 (5)弥漫性筋膜炎 弥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6)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①多发性肌炎;②皮肌炎; ③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④儿童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相关。 (7)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类型的血管病变 1)结节性多动脉炎。 2)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 3)超敏性血管炎①血清病;②过敏性紫癜;③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④恶性肿瘤所致;⑤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动脉炎①韦格纳肉芽肿;②巨细胞(颞)动脉炎伴或不伴风湿性多肌痛;③大动脉炎。 5)川崎(Kawasaki)病。 6)贝赫切特综合征。 (8)干燥综合征。 (9)重叠综合征。 (10)其他①风湿性多肌痛;②复发性脂膜炎;③复发性多软骨炎;④结节红斑。 2.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强直性脊柱炎。 (2)Reiter综合征。 (3)银屑病关节炎。 (4)炎性肠病关节炎。 3.骨性关节炎。 4.感染性关节炎。 5.代谢和内分泌病所致的关节病 (1)晶体诱导的关节炎 ①尿酸钠结晶所致(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所致(假性痛风、软骨钙化病);③碱性磷酸钙结晶所致(羟基磷灰石)。 (2)其他生化异常 1)淀粉样变①原发性;②继发性。 2)血管病。 3)其他先天性疾病①Marf an综合征;②Ehlers-Danlos综合征;③成骨不全。 4)内分泌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 5)免疫缺陷病①低丙球蛋白血症;②lgA缺乏症;③补体缺乏症。 (3)遗传性疾病①先天性多关节弯曲;②过动综合征;③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6.肿瘤性风湿病

风湿病相关资料

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久性的炎性疾病,要紧碍事全身关节。局部病者其他的器官如眼、皮肤、肺、肺膜、心包膜和血管等都可能受碍事。尽管此疾病差不多过长时刻研究,其真正起因,至今仍未明确。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多个关节会红肿、发热及疼痛。受碍事的关节多是对称性。手指、手腕、足趾、膝关节等根基上较普遍受碍事的部位。患者在早晨时会觉得关节及躯体稍为僵硬,严重者会历时数小时。较严重的病人,会有发烧、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现象。大局部患者的病情比立反复,时好时坏的交替着。 长时刻关节发炎可导致关节变形、腱带断裂、肌肉萎缩及神经受压,从而引致关节活动能力受阻,碍事日常工作。 二、类风湿因子阳性确实是根基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它不仅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可见于以下情况: (1)2%一5%的正常人及10%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等。 (3)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其他风湿性疾病:枯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寄生虫感染:疟疾等。 (6)其他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取决于检测方法及划分阴性、阳性的标准。类风湿因子阳性不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唯一标准。然而,要是患者类风湿因子屡次连续检测阳性,或多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且滴度较高,现在尽管其他诊断条件尚不充分,也应紧密随访,以免漏诊。 三、类风湿关节炎要做哪些检查? 传统的“风湿三项〞是指: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RF〕。RF在类风湿关节炎阳性率为50%-70%左右,持续高滴度RF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骨侵蚀发生率高,预后不行。 目前多家医院开展了“新三项〞检查即: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其中抗CCP抗体诊断RA特异性显著高于RF。新三项检查能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 血沉、C-反响蛋白、血小板、免疫球蛋白的上下均为判定病情是否活动的指标。 X线检查能显示关节病变程度。 四、如何样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要紧是一个临床诊断,大夫一般使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建议作标准,假设符合以下四个或以上条件便可达成诊断: 1、晨醒关节僵硬 2、三个或以上关节发炎 3、手指关节发炎 4、对称性关节发炎 5、风湿性小结 6、血清风湿抗体呈阳性反响 7、X光关节病变 五、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哪些? 治疗目的:操纵和预防关节破坏、功能丧失,减轻病症,提高生活质量〔200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治疗指南〕。 治疗的原那么是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联合用药、坚持长期治疗。

(整理)风湿性疾病

风湿病 风湿病全称为“风湿性疾病”。凡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于风湿病范畴。因此风湿病实际上是一组疾病,这组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在已知有近200种不同的疾病。 风湿病学经历了古老而漫长的发展阶段。“风湿”(Rheuma)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Hippocratic Corpus)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当时认为人体生命决定于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平衡。如果冷湿粘液下注于内脏、四肢,则会引起疼痛等病变。当时风湿病仅是一种病理概念。直至16~17世纪,Baillou等才将风湿病概念应用到临床疾病或症候群与某些综合征上。 在19世纪以前,西医学对关节炎和风湿病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例如风湿热和痛风,虽然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Hippocrates即对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有过扼要的记载,然而直到2 000余年后的1676年,Sydenham才对这两种疾病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据记载其对痛风之所以能够生动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Sydenham本人是一名痛风病患者。 19世纪,风湿病学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人们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检查等多方面仔细观察,对体液病理学说及“所有关节炎都是痛风的变种的学说”提出了怀疑。如Garrod 发现在痛风病人的血液中尿酸盐过多,而且这些尿酸盐以结晶形式还可在关节内沉积下来,这对痛风的病因病理有了本质的认识,从而使该病与其他关节炎有了清楚的区别。1800年,巴黎医生Landre—Beauvais首次对类风湿关节炎作出了详细的描述。1858年,英国医生G arrod第一次提出将该病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命名,使类风湿关节炎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1857年Adams在Heberden氏(1710~1801)发现骨性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Heberden氏结节的基础上,将骨性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分开。 19世纪风湿病学的另一进步是一些医生开始探索以手术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 类疾病。早在1887年,Schuller即开始应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虽然手术方法尚有缺陷,手术后关节功能也不甚满意,但这一大胆的探索无疑为风湿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为当今关节炎外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的风湿类疾病为人们所认识,如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Sjogren 报道了原因不明的表现如干燥性角膜炎、口腔干燥,并大部分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组病例,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干燥性角膜结膜炎,而且还注意到唾液腺、口腔及呼吸道粘液腺分泌减少和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等全身的症状表现,此后即将此病称为Sjogren氏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1937年土耳其皮肤病医生Behcet报道了以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和外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并称之为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synd rome)。这些病名一直沿用至今。

风湿性疾病病人护理知识

风湿性疾病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风湿性疾病定义、特点。掌握风湿性疾病常见病症体征的护理措施及药物护理。 2熟悉风湿性疾病常见病症护理评估。 3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一、概述 1、概念 风湿性疾病,即风湿病,主要侵犯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部位的疾病,多以内科治疗为主。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2、分类 类别主要病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枯燥综合症、系统性 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血管炎 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 病关节炎 退型性病骨性关节炎 内分泌代谢病痛风 感染因子相关性反响性关节炎、风湿热 其它纤维肌痛、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 3、※临床特点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现病史 主诉多为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 既往史中的药物史 心理状况 生活史与工作史:寒冷、潮湿的环境;饮食情况 2、身体评估 视诊:皮肤情况、骨骼形态、步态 触诊:关节活动、感觉情况及有无触痛 肌力检查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C反响蛋白〔CRP〕、RF因子、抗核抗体〔ANA〕 关节穿刺检查关节滑液:RA细胞、LE细胞 关节腔镜 X线 三、常见病症体征护理 〔一〕关节疼痛、肿胀 最常见的首发病症 不同疾病关节疼痛的特点不一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肿胀护理措施〔重点〕 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加强休息,但不能绝对卧床休息,否那么会促进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保持各关节功能位,必要时候予以固定。 2、缓解疼痛 舒适的环境 非药物性止痛 药物应用 〔二〕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病变的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至少1小时〕的僵硬。〔晨僵Morning Stiffness〕 ※晨僵护理措施〔重点〕 1、夜间睡眠对病变关节进行保暖,预防晨僵 2、急性期限制活动。可行热水浴浸泡、理疗、按摩僵硬关节。 3、缓解期病人要进行功能锻炼、理疗、按摩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鼓励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与活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防止出现长期不活动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功能。 〔三〕皮肤受损 皮损常由血管炎性反响引起。 ※皮肤受损护理措施〔重点〕 1、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用温水洗浴,禁忌使用刺激性肥皂、洗浴用品和化装品。 2、防止紫外线照射,外出使用遮阳帽,夏日外出穿长衣长裤,以免加重皮疹。 3、皮肤可外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勿抓挠皮肤引起损伤。 〔四〕类风湿性疾病常用药物 1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 1〕作用机制:NSAID 环氧化酶〔COX〕有两种异构酶

风湿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八节风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一)概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中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我国患病率为~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出现多系统损害症状,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加重和缓解交替进行。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皮肤改变。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避免安排在阳光直射的房间,窗帘遮挡。病房温、湿度适宜,定期通风。 2.饮食护理鼓励进食高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宜软食,戒烟酒和禁饮咖啡,忌食芹菜、无花果、蘑菇、烟熏食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合并肾脏损害时,遵医嘱给予低盐或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 3.活动病情活动期宜卧床休息,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尽可能保持关节功能位置。缓解期可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病情观察 (1)发热、疲倦、乏力、关节痛。 (2)皮肤、黏膜:皮疹、溃疡、结节、红斑。 (3)肾脏:水肿情况、出入量等。 (4)血液系统:贫血及出血症状。 (5)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器质性脑病综合征、情感障碍、神经症反应、头痛、肢体活动情况。 (6)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等。 (7)心血管系统: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8)呼吸系统:气促、干咳、咯血、呼吸困难等。 5.症状护理 (1)高热: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给予头敷冰袋、温水擦浴物理或药物降温等,避免酒精擦浴。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保证出入量平衡。 (2)皮肤、黏膜:①保持口腔清洁,口腔黏膜破损时,加强漱口;有口腔溃疡者,遵医嘱给予口腔涂药;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碳酸氢钠漱口及制霉菌素涂口腔。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忌用碱性肥皂。③有皮疹、红斑、或光过敏者,指导病人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裸露皮肤,忌日光浴。皮疹或红斑处可遵医嘱治疗,避免抓挠,做好局部清创换药处理;④避免接触刺

风湿性免疫病概述

最近我接连遇到很多来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诉说:“原来我真不知道这些症状应找你们风湿免疫科大夫来看!”;“我原来得过风湿病,现新出现的症状竟然也与这种病有关!”;“如果我早找你们看,我的病就不会耽误了”等等。由此可见,很多老百姓对风湿免疫病的认识还很不够。对这类疾病的深入了解需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起码需了解的是哪些临床表现应该去找风湿免疫科大夫看病。因此,我特意列举以下风湿免疫病方面的常见症状供大家参考。 1.关节肿痛或疼痛:多数的风湿免疫病表现有关节症状,可轻可重,可持续时间短,也可持续时间长,可同时伴局部发红发热,也可以仅表现为疼痛。可为游走性或固定性,也可呈发作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关节明显的肿胀,非得看病不可了。 2.肌痛肌无力:如皮肌炎、多肌炎、代谢性肌病及肿瘤诱发的肌病等可出现这种表现。 3.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就是遇冷或情绪改变时出现双手或双足变白,得暖或情绪稳定后变红,最后转为正常颜色。很多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出现这种现象。 4.口眼干燥:口眼干燥不仅可见于糖尿病、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及尿崩症,更多地见于原发或继发性干燥综合症。 5.下背疼痛和交替性臀部疼痛: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患者可出现这些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尤其是下半夜背部疼痛而醒,伴晨僵感,活动后症状可得到改善。 6.足跟痛或其他肌腱端部位疼痛:很多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出现这些表现。 7.多系统或脏器损害:多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均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或系统。 8.不明原因的发热:对于长期发热,经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无效,并排除肿瘤者,一定要考虑风湿免疫病的可能。 9.复发性眼炎、外生殖器溃疡和口腔溃疡:白塞病可出现这种表现。 10.易感冒: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可出现容易感冒。

风湿免疫学知识点

风湿免疫学知识点 风湿免疫学是研究风湿性疾病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免疫学机制和疾病发展过程。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风湿免疫学相关的核心知识点,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慢性关节炎症,常见于手、腕、膝等关节。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炎症和破坏。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受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炎、肾脏损害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自身抗原的损伤。 3.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和周围组织。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包括自身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关节滑膜的破坏和关节畸形。 二、免疫反应与疾病发展 1. 免疫球蛋白(Ig)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五种类型的免疫球 蛋白:IgG、IgA、IgM、IgE和IgD。这些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反应中起 到不同的作用,如IgG参与体液免疫,IgA参与黏膜免疫。 2.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 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而细胞毒性T细胞则可以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3.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调节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和抗炎性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 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组织损伤。 三、诊断与治疗 1. 临床表现与检查 风湿免疫学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 的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自身抗体水平、炎症指标、影像 检查等,有助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活动程度。 2. 药物治疗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常用的药物 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 针对机制和作用靶点。

风湿免疫科自我鉴定

风湿免疫科自我鉴定 风湿免疫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与风湿病和免疫系统相关 的疾病。通过此篇文章,我想引导你进行风湿免疫科的自我鉴定,并 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来帮助你了解这个领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风湿疾病。风湿疾病是一类引起疼痛、 肿胀和运动受限的疾病,常见的风湿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 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组 织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身体发生炎症和损害。 了解风湿疾病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开始自我鉴定。首先,你是 否有过关节疼痛或运动受限的经历?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你可 能需要考虑风湿疾病的可能性。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红斑、局部温度升高等。另外,你是否感到疲劳或出现急性发热?这 些都可能是风湿疾病的表现之一。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风湿疾病,那么你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 了解。风湿疾病通常是慢性的,症状会持续数周或数月。此外,风湿 疾病的症状可出现在多个关节上,而不仅仅是单个关节。如果你的症 状有上述表现,并持续数周以上,那么你可能需要寻求医疗帮助,以 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确诊。 对于风湿免疫科的自我鉴定,我们还可以从免疫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系统,它可以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然而,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它可能会攻击自身组织,引发风湿疾病。因此,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也是自我鉴定的重要一步。

在了解免疫系统后,我们可以调查一些常见的风湿疾病。风湿性关 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疾病之一,它通常导致关节的疼痛和肿胀。强直 性脊柱炎是另一种风湿疾病,它会导致脊柱和骨盆的炎症和僵硬。系 统性红斑狼疮则可以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包括关节、皮肤、 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等。了解这些疾病的特点和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进行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只是第一步,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风湿疾病,那么你 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帮助。风湿科医生是专门研究和治疗风湿 疾病的医生,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你确诊和制 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在接受医生的治疗和管理后,你还可以自己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和 控制疾病。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 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增强免疫系统和减轻症状。此外,定期进行体检 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风湿免疫科的自我鉴定。了解风湿疾病的基 本概念、观察和了解个人症状、了解免疫系统以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自我鉴定的关键步骤。通过自我鉴定和积极的治疗,我们可以 更好地管理风湿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风湿免疫科是一个关注风湿疾病和免疫系统的医学分支。通过自我鉴定,我们可以观察和了解个人的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生的 帮助。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风湿 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探讨

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探讨 研究方案: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探讨 1. 方案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1.1 问题定义 - 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具体是哪些? - 针对当前治疗策略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新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提出?- 如何通过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1.2 研究方法 - 对风湿免疫科患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分类和分析,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 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当前治疗策略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 接着,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 对新的治疗策略进行实验或调查,采集相关的数据。 1.3 数据采集和分析 - 通过文献调研和临床资料分析,收集风湿免疫科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2. 方案实施 2.1 研究对象选择 在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稳定性,并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2 数据采集 采用问卷调查、病历复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所需研究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数据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包括频数分析、平均值分析等。还可使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 创新和发展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探索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和观点。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3.1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临床表现等因素。 3.2 靶向药物治疗 结合新药研发和治疗目标的分子机制,提出靶向药物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3.3 组合治疗 考虑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应用,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联合使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通过综合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风湿免疫性疾病科普知识

风湿免疫性疾病科普知识 乌鲁木齐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 赵冬梅 什么是免疫?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本质是识别自己,排斥异己。 三种基本功能: ●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的侵袭;●清除衰老、损伤或坏死的细胞组织; ●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和外源性非自身异质性细胞 免疫功能失调可导致异常免疫反应。 ●如免疫反应过低,可发生免疫缺陷病和反复感染; ●如免疫反应异常过高,可引起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先天性: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继发性:是生后由于各种因素(环境)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警症—病史 ●一年中有8次以上中耳炎, ●一年中有2次以上严重鼻窦炎●一年中有2次以上肺炎 ●在非常见部位发生深部感染2次以上●反复发生深部皮肤或脏器感染 ●需要应用静注抗生素才能清除感染●非常见或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家庭有PID病史者 症状 ●生长发育仃滞●缺乏淋巴结或扁桃体●皮肤病变: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点 ●皮肤霉菌,红斑性狼瘡样皮疹●共济失调(A-T) ●一岁以后出现的鹅口瘡 ●口腔溃疡 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紊乱的常见原因: ●营养紊乱 ●包括蛋白质、糖、脂肪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婴儿期微量元素锌、铁和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一直较高,是大约25%~30%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致病原因。此外,营养过剩,特别是糖和脂肪吃得过多,小孩过分肥胖,免疫功能同样要受到损害。 感染 ●免疫缺陷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说,感染又会损伤免疫功能,互为因果。 ●感染时小儿营养消耗量增多,再加上进食水,吸收差,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如前所述,营养不良使得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如此,营养不良—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恶性循环发展下去。 全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常见的四种疾病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表现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生长发育落后,免疫球蛋白IgG<2.0g/L。 ●高IgM综合征:表现为难以控制的肺炎及特殊病原菌感染,如:CMV、EBV、支原体、卡氏肺囊虫、弓形体感染、结核感染,接种卡介苗后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血清中IgM正常或增高,IgG、IgA低 ●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病:表现为湿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体积小、感染,激素治疗无效,大剂量丙球输注方可控制。 ●慢性肉芽肿: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肺炎、腹泻,外周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免疫球蛋白正常或增高,白细胞吞噬功能(NBT 试验阳性)差。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机体将自身组织成分识别为“自我”,一般不对自身产生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环境、感染、药物等刺激下)自身组织受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会将这些损伤的组织视为异己而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体内检出自身的抗体,称为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自身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血管炎: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过敏性紫癜、白塞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荨麻疹性血管炎●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结节性脂膜炎 ●各类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感染相关性关节炎(风湿热、瑞特综合症) ●其他疾病:渗出性多形性红斑、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烫伤样综合症 1 / 1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广西医学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 学和免疫学指标的改善,皮质激素的减量或停用来反映,虽然 研究显示通过HSCT治愈者不到50%,但其有效性主要在诱 导疾病缓解.自体HSCT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感 染和器官功能失调,其长期毒性作用尚有待观察,另外Hscr 后发生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报道.还需进一步通过临床 试验评估治疗反应是否与动员和预处理方案本身有关,而不 151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需要通过Ⅲ随机临床试验对I-ISCr和 常规治疗进行直接比较.可能最终并不是将Bscr作为治愈 疾病的方法,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改变疾病病情最好的方法.使 严重的疾病对治疗能产生更好的反应.不过,当前Bscr应 该仅用于那些采用标准冲击治疗仍有器官功能持续受损的 SLE患者. 风湿免疫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宁530021)蓝梅韦美秋 1常见风湿病病名 Rheumatoidarthritis类风湿关节炎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 Anfipho6pholipidsyndrome抗磷脂综合征 sjnsyndrome干燥综合征 Anl~loslngspondylitis强直性脊柱炎 Reactivearthritis反应性关节炎 Reiter'Ssyndrome赖特综合征 胁icarthropathy银屑病关节炎 Polyrayosifis多发性肌炎

Dermatomyositis皮肌炎 Synodicsclerosis系统性硬化 Overhpsyndron~重叠综合征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混合性结蒂组织病2常见风湿病的症状,体征和药物名称Systemicvasculitls Polyarterifisnodes Webergranuhrnato~is Churg-Strat~syndrolnc Microscopicpolyan#itis Giantcellarterifis Polymya~iarheumafica Osteoarthrifis Rhemuafiefever Gout Hyperurieemia aelaps~polychondritis Sarcoidods 系统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韦格纳肉牙肿 Churg-Strauss综合征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 风湿性多肌痛 骨性关节炎 风湿热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疼痛科常见风湿免疫类痛症简析

疼痛科常见风湿免疫类痛症简析 风湿病是对一大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统称。疼痛科常见的风湿免疫类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4-0.5%,女性多于男性,约2-3: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本病多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致残率较高,预后不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 诊断依据 1.晨僵至少一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 5.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6.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7.类风湿因数阳性(滴定度>1:32)。具备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原则 1.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 2.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3.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4.晚期患者可行关节畸形矫形外科手术。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为主。 2.中期及晚期病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氯奎、雷公藤多甙片等。 3.重症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严重关节外病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和“C”项药物,但用量应少、时间宜短。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于青年男性。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腰和(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或不对称性外周寡关节炎、尤其是下肢寡关节炎,症状持续≥6周。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并发症、合并症及临床危害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并发症、合并症及临床危害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免疫科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对全身关节(以小关节为主)的侵犯,导致关节疼痛、僵硬,乃至关节畸形;除关节表现外,也会累积关节外脏器及系统如:肺部、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并且RA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也会逐渐伴发各种合并症。国外有研究显示,RA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病率高达50%左右[2],临床危害大,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 RA合并症,是指RA在发展过程中,合并发生一种或多种疾病,无因果关系;而RA并发症,是指RA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临床上,RA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并无明显界限。RA患者致死和致残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疾病的关节外并发症或合并症,本文将就这方面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危害具体展开阐述。 RA常见并发症、合并症及其临床危害 1、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RA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多倍[3]。很多RA患者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关节病,而是心血管疾病,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导致RA患者死亡的风险较普通人群约增加50%[4]。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慢性炎症反应、脂代谢紊乱等均

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5],其中慢性炎症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RA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因此,减轻炎症可降低RA患者的心血管风险[6]。那么,RA患者究竟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呢?①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在RA患者病死率增加中起关键作用,且发生早,症状严重、预后差[7],易增加中风风险。②心包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发生比例约为30%,是RA最常见的心脏损害,但较为隐匿,不易发现。最常发生在患有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外表现的男性患者中。 2、呼吸系统 肺是人体用来呼吸的内脏,保证身体的供氧需求。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会威胁生命。对于RA患者的肺部改变,应尤为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是RA发生的起始部位。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A患者并发肺部受累很常见,累计率高达50%以上[8]。肺部病变是RA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表现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间质性肺炎(ILD):在已发现的各种关节外表现中,RA并发ILD(RA-ILD)是肺部疾病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成为使RA 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第二大原因(死亡风险增加3倍)[9]。RA-ILD的病理类型以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为主,其次是非特异型间质性肺炎(NSIP)、迁延性肺炎和弥漫性肺泡损伤等。RA-I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男性、年龄大、吸烟、高疾病活动程度、高滴度RF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0]。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活动后气短、肺纤维化或者是干咳等症状。但大多数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确诊非常困难,通常是通过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才可发现,但HRCT辐射剂量较大,费用较高,不利于长期随访。②胸膜炎:大约有10%的RA患者会并发胸膜疾病,其中1/3的胸膜病变合并有肺内病变。累及胸膜,有胸膜黏连,也有少部分的患者出现胸痛和胸腔积液等症状。多见于男性患者,有壁层胸膜轻度糜烂性炎症、胸膜增厚,有少量胸水,且胸水糖降低,血沉加快。③肺部类风湿结节: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并不少见,患者可在胸膜下,肺实质内多发性小结节阴影,也可单发。肺中结节的出现与RA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