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迷惘的一代评论

迷惘的一代评论

迷惘的一代评论
迷惘的一代评论

迷惘的一代-评论

评论

现代主义的文化冲锋

以往评论界倾向于肯定“迷惘的一代”突出的反战情绪及其对精神幻灭的刻画与揭露,同时批评其消极逃遁的个人主义和悲观色彩。但现在看来仅仅这些尚嫌不够,可以尝试从文化角度挖掘它反叛旧文化的原因,分析它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深层文化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迷惘的一代”从其崭露头角的那一刻起就具有鲜明的文化反叛性。这批青年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下军装,冲上文坛。凭着他们亲身参与战争的特殊体验,以及流放欧洲亲身感受的欧洲现代艺术的启蒙,他们的作品在表达反战情绪和现代青年的幻灭意识上独树一帜,令中年作家难以企及。早已成名的舍伍德·安德森和辛克莱·刘易斯等人虽然只年长二十来岁,但相比之下已经俨然老去。他们的作品在年轻读者看来似乎过于温和平淡,成了昨日黄花。“迷惘的一代”作家迅速冲垮了这些中年温和派作家在文坛的统治以及其代表的“高雅斯文传统”(the genteel tradition),征服了编辑、出版商和读者,成为一九二零年代美国民族文学的主导声音。

亨利·F·梅在其著作《美国天真时代的终结》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革命”论点。梅认为,以清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理性为基础的美国文化传统,自十八世纪形成之后,历经民主革命、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加固,一直未曾大动根本,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产生激烈的变革。一战好像一条历史鸿沟,割裂了传统的绵延和发展,成为现代意识和新文化的起点。沟的那边站着欧·亨利和亨利·詹姆斯,而这边则是海明威和艾略特。但是这一切的激变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一战。早在大战爆发之前,支撑旧文化的三根支柱,即对传统道德、社会进步与绅士文化的信念,已被进步主义改革所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变化腐蚀并凿空了基础。一遇上世界大战的强烈冲击,整个旧文化轰然崩塌,留下的残垣断壁便成为新文化各阵营的狼奔豕突之地。

而“迷惘的一代”作家就担当了新文化的冲锋手的角色。其社会影响远远超出文学范畴,在文学和文化领域都触发了革命性的轰动,影响了青年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太阳照常升起》发表后,“青年男子试着像小说中的男主角那样沉着冷静地喝醉酒,大家闺秀则像小说中的女主角那样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地谈情说爱,他们都象海明威的人物那样讲话”。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精确纪录放浪形骸、夜夜狂欢的名士派和摩登女(flapper girls),使这一生活方式一时盛行于美国社会。挟着新文化运动之势,“迷惘的一代”文学在风靡美国的同时,带动起文

艺百家和大众生活方式上的现代主义潮流。再加上哈莱

姆黑人文艺复兴、女权运动和多种移民文化的兴起,现代美国文化中斑驳绚丽、雅俗并举的多元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极大地便利了现代文化的传播。电影、汽车、无线电新闻媒介和横越大洋的国际交通等为新一代的作家们提供了更多样、更便捷的传播工具。借着新兴的广告和推销术的魔力,“爵士时代”的文化骄子们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读者或观众,远非老辈作家所能奢望。与新兴的社会科技进步相辅相成的是新的消费文化。强调勤勉、远见和节俭的“生产道德观”让位给了及时行乐的“消费道德观”。“迷惘的一代”的自我流放及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皆与这种消费新观念密不可分。正像虞建华所说:“格林尼治村的道德标准是在商业主义的‘促销’努力下传遍全国的。巴黎左岸是他们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后又想延续这样的生活而不得不去的地方。与其说他们走在时代前头,领导了战后文化潮流,不如说一九二○年代快速的经济发展怂恿了他们,造就了他们,而他们的言行又为勃然兴起的消费文化推波助澜。”

需要指出的是,以青年文化的崛起和主导为特征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推翻了清教传统和中产阶级的商业保守文化统治,却没能实现布鲁克斯关于“美国成年”的设想。在整个一九二○年代以及之后的几十年间美国文化一直处于文化青春期的动荡状态,充满文化骚动和间发性社会动乱。

用“迷惘的一代”概括战后的一代文学青年其实是非常笼统且不确切的。海明威在《流动的圣节》中颇为不屑地说:“让她(斯泰因)说的什么迷惘的一代那一套跟所有那些肮脏的随便贴上的标签都见鬼去吧。”应该看到,这批作家们虽然在反战、自我流放等生活经历方面有共同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将他们简单地归于“迷惘的一代”的大旗下而忽略其个人特色。相反,个性和个人风格正是他们致力追寻的东西,也是推动他们进行文化反叛的初衷。事实上,“迷惘的一代”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数已经湮没于历史,到如今默默无闻,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这些人的作品太符合“迷惘的一代”的“共性”而缺乏能垂名青史的个人特色。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文化悖论,一方面他们以其反叛旧文化的标新立异加入了“迷惘的一代”的阵营,但是一旦这些标新立异被主流文化接纳,他们的先锋性就迅速褪色,终至湮没于“迷惘的一代”的共同话语中。倒是海明威,多斯·帕索斯,肯明斯,福克纳等作家不拘泥于“迷惘的一代”的束缚,在一九三○年代之后逐渐转向,不断成长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从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牢固而持久的位置。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

度米文库汇编之《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范文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范文一】 此时,记忆中,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背着旅行包的旅者独自穿行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前往不知是何处的何处,走过的路弯弯曲曲,歪歪斜斜,镜头中的他突然转变了方向,走向一条无人会在意的小道,这条小道满是蚊蝇与垃圾,腐烂刺鼻的味道就要刺穿人的心肺一般,然而他依旧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幻想着自己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人,他甚至以45度角 对着阳光微笑,享受着美好的他开始了奔跑,而此时魔鬼在一边等待着一个结局一一他坠入前方无底的深渊。魔鬼在癫狂中庆祝着这个悲剧诞生的时刻,他也在高速坠落中呐喊出死亡的悲壮诗歌,他却在最后一刻说了一句:永恒的美来了。 这是在我苦苦冥思我应该怎样表述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时,在脑海中忽然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这个场景让我内心不再纠结,就是这个场景表达了我对这本书浅显的理解,或许下面我的阐释很笨拙,很混乱,但我只想用一种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对文本的细节理解: —、尼米的悲剧意识 在文中第三节的开始部分,尼采向我们提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弥达斯曾在森林里长久地追捕狄奥尼索斯的同伴一一聪明的西勒尼,却没有捉到。后来西勒尼终于落到他手上了,国王就问

他:对于人来说,什么是绝佳最妙的东西呢?这个魔鬼僵在那儿,默不知声;到最后,在国王的强迫下,他终于尖声大笑起来,道出了下面这番话:可怜的短命鬼,无常忧苦之子 呵,你为何强迫我说些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绝佳的东西是你压根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而对你来说次等美妙的事体便是——快快死掉。 在文中,其实尼采并没有直接说明,他真正想要提出的是:最悲惨的事情便是活着。尼采的触角深深嵌入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而且有很多观点也是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到根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奠定了尼采的悲剧根基。因为这是他的处女作,而早期受到的叔本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的氛围,甚至有些让人窒息,不过尼采的一些观点跟叔本华又不完全统一,比如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最后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他所不能客忍的,在他看来,纵然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意义,叔本华的悲剧是一种完全的悲观主义,而尼采在继承叔本华悲剧人生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在悲剧中寻找出路,应该从悲剧中寻到有意义的事情,他渴望找到可以让他得以超脱的东西作为后盾。 二、尼采的探寻 尼采个人的悲惨与孤独生活经历也使得他去寻求一种方式来解脱,在不断的寻找中,他想到了古希腊人的生活。 在第七节中他提到深沉的希腊人,唯一能够承受至柔至重至痛之痛苦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合唱歌队来安慰自己,希腊人能果敢地直视所谓世界历史的恐怖浩劫,同样敢于直观自然的残暴,并且陷入一种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险之中。是艺术挽救了希腊人,而且通过艺术,生命为了自身挽救了希腊人”,尼采相信古希腊人必然有一种不同与常人的方式,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因此尼采开始了他的追寻,并最终形成了他的悲剧哲学。 三、尼采的悲剧哲学 阿波罗: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闪耀着,发光者,光明之神,在悲剧的诞生中构成一种美的假象。狄奥尼索斯:作为酒神,表示着和解,消隐,归闭,代表着一种迷醉的状态,其二者成为尼采悲剧诞生的主角。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艺术化哲学的内涵。日神精神带给人日光的温暖,让人们在光明中为生存找到了意义,由此推演出外观与表面是艺术的真正本质,相对于本质,实在来说,外观反而是对人更有意义的,而所有的艺术,其最高使命就是使人们无瑕关注黑暗中的魔鬼,于是,即使悲剧是必然的,无意义是世界的真理,人们仍然要生活下去,而艺术的谎言赋予了生命悲剧一层屏障,借此,人们在表象的满足中继续旅行。所谓酒

陈端生《再生缘》读书笔记3000字

《再生缘》读书笔记 《再生缘》乃清代杭州女诗人陈端生所作,主要讲述了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与都督之子皇甫少华的悲欢离合的悲剧故事,以及皇甫、孟、刘三家的恩怨情仇。此书结构庞大,故事性极强,情节离奇曲折,结构精密,为此,我对此书爱不释手,用了三天把这本书看完。 写作背景 作者陈端生,出身于一个对女性较有平等观念的官宦世家,其父陈玉敦曾在北京、山东、云南等地就职,端生皆得随侍,因而阅历较当时一般闺秀要广。由于陈母深爱弹词,陈端生创作《再生缘》的一方面原因也是为了娱悦母亲,“原知此事终无益,也不过,暂博慈亲笑口开”。陈母不仅是《再生缘》的第一个读者,又耐心指导陈端生的创作。陈端生二十岁完成了本书前十六卷,后因其母去世,就停止了写作。之后又经历出嫁、生儿育女之喜,再到丈夫被发配、儿子逝世之悲。历经了这般大起大落,后期陈端生自说道:仆人愁人不愁已,殊非是,拈毫弄墨旧时心。在读者的催促下,陈端生到了三十三岁才续写十七卷,耗时一年,并从此辍笔,于四十六岁逝世。 由于陈端生隔了十三年才续写这部弹词,为此,前十六卷与第十七卷的写作风格有些许差异。再加上《再生缘》后三卷由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所续,写作手法更是差别甚远。少女时代的陈端生自恃才华出众,常常自诩自己的创作如同“天孙织锦”、“孔雀开屏”,甚至表示“不愿付刊经俗眼,惟将存稿见闺仪”。但是经历了重重的悲喜交错后,仿佛磨平了她的棱角,从十七卷开始,她的态度谦虚内敛,言辞平和,思维也如不前十六卷般跳跃。对于《再生缘》这本小说,一直留有一个疑问:为何神龙无尾?陈端生写前十六卷只用了一年半,但是写第十七卷就用了一年,她的经历使得她思想受阻。再加上她曾说“其中或有差误处,就烦那,阅者时加斧削痕”,由此看来,受各方面的影响,她的写作风格是难以回到当初了。与其学众多人说的陈端生自嘲自身、恨不团圆,倒不如说她不愿意小说虎头蛇尾,宁可神龙无尾,随后人去猜测、续写。 小说的神化 小说与其它文体最大的差别在于虚构性,《再生缘》也不例外,而且还增添了神化色彩。小说的第一回《宴蟠桃神仙谪世征土番英雄立功》开始神化,也是为之后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东斗星君、执绋仙女、焚香、秉圭女四位神仙因迷恋凡尘,欲投凡间,永结为好。玉帝得知后,将四人贬下凡间,美其好事,但是是他们历经苦楚,尝试姻缘复原之苦。四位神仙托世为皇甫少华、孟丽君、苏映雪、刘燕玉,另还有金童、玉女、织女托世为元朝天子铁木真、皇甫长华以及刘燕珠。出生时有天降祥瑞之兆的人,注定身份非凡,非富则贵,皇甫

“迷惘的一代”真正内涵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摘要:厄内斯特。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着重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代人的心理,这是一个内心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灵魂的独白。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最终寻找到了精神和感情的出口,坚强地从历史带给他们的伤害中站起来,走向新的生活和希望。这正是“迷惘的一代”的真正内涵。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泛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代人,也特指出生在1900年前后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登上文坛的一代美国作家。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一战后青年厌恶战争同时又因失去方向而痛苦迷惘的心理,是现代主义初期青年文化反叛的一部分。但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学流派,而是各自保留自己的独立风格。这一代人的迷惘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与战后的世界格格不入,加之受美国政府推行的“恢复常态”政策影响,使这些青年感到美国冷酷无情,只重实际利益,从而使这些青年与美国在精神上疏远起来。 海明威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后的191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成名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这部小说的扉页,海明威引用美国“意象派”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对他说的一句话作为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小说因此被视为“迷惘的一代”——无论是作为文学流派的,还是作为一代战争受害者的宣言书,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太阳照常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战后一群青年流落在巴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当时的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心理上受到战争的损伤和摧残,他们没有精神支柱,没有奋斗的目标,表面上寻欢作乐,内心却隐藏着深刻的悲哀。他们对战争极端厌恶,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对生活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无法在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保持他们在精神上的平衡. 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eighth of it being above water.但是因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所以我们只看到那些迷惘、失落、悲观、孤独而无助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里苦苦挣扎,只看到他们在奢靡的生活中放纵自我、麻醉自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将他们带向了这样的一条路呢?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作者想在字里行间表达什么呢?本文将通过剖析人物真正的内心,从而找到答案。 战争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反差和伤害是“迷惘一代”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小说情节特定的背景。杰克这群流落在巴黎的青年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他们的精神痛苦,都可以追溯到战争这个根源。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些曾受“爱国主义”口号影响并富有浪漫主义思想和冒险精神的美国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投人战争。但经历了战场上的血肉纷飞、残酷厮杀,时刻承受着死亡的恐怖和伤残的痛苦之后,他们发现,几千万人卷入、几百万人死亡的这一场战争,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大屠杀,也看清了现实的荒谬与残酷。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摧毁了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美好的憧憬如瞬间绚烂的烟花,心灵的伤痛比肉体的创伤更剧烈。他们经历战争非但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失去了原来支撑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支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_20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_2000 字 在《悲剧的诞生》里面尼采说明了悲剧的本质:渴望消弭个体的界限,融入作为存在之母的太一所充溢着的原始痛苦与喜悦的激荡中的趋势,通过在个体的形象与言辞中以对外观的梦境式观看获得拯救。从酒神精神中产生的泯灭个体存在界限的冲动在庄严静穆的外观中得到调和,这就诞生了悲剧艺术。尼采把苏格拉底视作这种悲剧艺术的侩子手,认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对绝对真理的不懈寻求使人不再能够理解悲剧蕴含的内在酒神因素,并且要求从逻辑的,世俗化的立场看待悲剧,从而把悲剧同占卜活动一起视作非理性的迷狂加以摒弃。苏格拉底代表了一种致力于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然而康德和歌德这些近代思想家却也已证明了这种绝对化的认识本身存在着一条不可客服的界限,即科学精神所能达到的真理永远无法触及现象世界的对立面,它至多能揭示抽象的概念,即后于事物的普遍性,但对于音乐精神所潜藏的存在的真正内核,即先于事物的普遍性,科学认识无能为力。因此苏格拉底式的乐观主义,即相信真理的普遍启蒙和利用真理改善存在的乐观信念一旦遭遇它的这一界限,就立即转变为一种颓废的悲观主义,只徒然在种种现代的“非审美艺术”中聊以慰 藉。尼采顺着这条线索展开了对现代艺术和审美理论中的道德取向与形象化风格的批判。他认为批评家所持有的道德论调建立在对酒神音乐的彻底丧失理解中,而近代歌剧及牧歌的流行则反映了把音乐当做是形象的摹本的艺术理解,这种理解使音乐完全脱离了要求融入存在之整体狂欢的酒神根基,从而只能导致一种孱弱退化的艺术形式。 尼采认为音乐同神话有着同一的根基,即酒神精神,它为悲剧素材提供了内在而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包含着否定人的个体化存在的条件,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读书笔记要求与书目

附件2: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悲剧 中文师范0901 3091002023 23号翟秋林 论文摘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将日神与酒神两种倾向并列为希腊悲剧艺术的基础,从两方面对悲剧的诞生进行了溯源,其中,又以强调个体自由、忘我超越的酒神精神作为整个悲剧艺术的内在核心。本文试图从尼采该书的主要观点出发,结合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基本形式,在人物的命运、品质和行动中揭示酒神的存在,从而诠释酒神本质在悲剧人物身上的折射效果及美学意义。 关键词:日神、酒神、悲剧 正文: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哲学著作,这本书涉及的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美学。在这一领域,学术界一向重视黑格尔、帕克以及后来的本雅明、阿多诺等人的研究成果,尼采的这一著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悲剧的诞生》一书却一直为艺术家和诗人们推崇。写《悲剧的诞生》的时候,尼采还只是一个意气风发、初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然而仔细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他不仅阐述了西方艺术的源头,而且也为他自己的悲剧命运写好了注脚。也许这本书的问世本身就意味着尼采悲剧命运的开始。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原因。尼采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我觉得要理解这部著作,核心就是明白尼采对这两种思维的阐述和偏向。日神、酒神,是尼采借用古希腊人的神话所寓指的观念。日神作为伦理之神,其要求的那种提倡适度和个体界限,并将自高自大和过度视作“怀有敌意的恶魔”的日神式思维。日神在尼采眼里,成为不折不扣的批驳对象。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酒神倾向的典型表现,一种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让任何个人意志和个人欲望保持沉默的艺术。这种艺术能使人在毁灭中遗失个体的概念,在集体的狂酔渲染中高呼“我们相信永恒的生命”。这种悲剧的魅力源于对生命的忠诚,对原始欲望和恐惧最真切的体悟和承认,悲剧里弥漫的酒神思维让人敢于直视痛苦,并在痛苦中获得快慰。酒神思维是奔放的,狂野的,是一种英雄式的悲壮,如同为人类取火不惜受秃鹰撕啄之苦的普罗米修斯,又如同解开斯芬克斯谜语却难逃弑父娶母命运的俄浦狄斯,他们的个体毁灭的悲剧成就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壮美。在我看来,尼采早期十分推崇的这种酒神式思维,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整个哲学观,他反基督束缚反理性主义甚至反知识体系,提倡的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而酒神思维里体现的那种人类深层潜藏并将涌动爆发的激情、欲望、狂放、恐惧、抗争,无一不在他意识中幻化为生命的本质。尼采说“过度显示为真理,矛盾——生于痛苦的极乐,从自然的心底里诉说自我”。带着酒神思维的尼采,在悲剧中发掘出属于他的极乐世界,同时也是他的艺术观。 尼采这一个悲剧人物,究竟如何完成他整个酒神式过程? 他从一种酒神式的状态出发,由于某种逾越限度的行动而受难。最终,他又必须以自我毁弃的姿态,抵达更深一层的酒神本质。正如普罗米修斯选择永恒的受苦却牢牢掌握着击败宙斯的秘密,俄狄浦斯选择自我惩罚而拯救了罪孽中的城邦——在他们自我毁弃的行为中诞生了一种福祉,这一福祉的力量,正与古老的酒神颂的狂欢遥遥相对。 悲剧人物究竟为何永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希腊悲剧艺术的美学意义又

“迷惘的一代”与海明威精品文档5页

“迷惘的一代”与海明威 “迷惘的一代”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战争的愤恨和对现实的不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许多青年受到政治口号宣传的影响,把战争看做一种神圣而浪漫的职业,于是纷纷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军。在战争期间,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野蛮,海明威的著名作品《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曾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我一听就害臊,事物也没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好比芝加哥的屠宰场,所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埋葬罢了。”①这时他们方才醒悟到战争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般伟大,于是他们开始反叛,开始愤世嫉俗,战争摧毁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使他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迷失了方向,茫然不知所措,他们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这种情绪,宣泄不满,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曾经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这其中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因素外,他的性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名医生,他非常鼓励海明威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经常带儿子去钓鱼和打猎,海明威3岁生日时,父亲便送给他一根钓鱼竿;10岁生日时又送给他一支比他本人高一头的猎枪。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海明威在这样的培养下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同时,海明威还参加拳击训练,他的对手是一名职业拳击家,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尽管这样,他仍然坚持训练,后来有一次,他的左眼被击中,造成了终生残疾。然而,在这些身体

的痛苦面前海明威从不畏惧,他从小就形成了这样坚强、刚毅的性格和铁一般的意志。 海明威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积极报名参军,由于眼疾而未能如愿,之后,他又参加志愿救援队,在红十字会车队担任司机,有一次他开车在意大利北部和敌人相遇,双方展开战斗,海明威受重伤,以致经过十三次手术也未能痊愈,仍有两百多块弹片留在他身上,成为战争留在他身上永久的纪念,也给他的身体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为此,意大利政府为他颁发了十字军勋章和勇敢勋章。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于1919年初带着荣耀和累累伤痕回到美国,但很快他就发现,在经历了战争的风起云涌之后自己已很难适应现实的日常生活,他同很多其他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战争的年轻人一样感到精神没有了支柱,生活失去重心,不知路在何方。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出现萧条,物价飞涨,青年作家们原来聚集的格林尼治村由于城市的扩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媒体的宣扬,再也回复不到原来宁静而自由的状态;与此同时,法国巴黎却是另一番景象,法郎贬值,饮酒自由,弗洛伊德的性自由理论得到推崇,如此鲜明的对比,使巴黎很快成为青年作家们的梦想之都,大批美国青年作家携家眷或情侣来到巴黎,海明威便是其中一位。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以此为背景写的。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战前曾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爆发后志愿赴欧洲参战,然而战争并没有使他获得想象中的光荣,他在一次事故中受伤,从此失去了性能力,他与勃莱特彼此钟情却不能在一起,痛苦煎熬着两个人。女主人公勃莱特?埃施利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曾是一名英国护士,在战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2000字 在《悲剧的诞生》里面尼采说明了悲剧的本质:渴望消弭个体的界限,融入作为存在之母的太一 所充溢着的原始痛苦与喜悦的激荡中的趋势,通 过在个体的形象与言辞中以对外观的梦境式观看 获得拯救。从酒神精神中产生的泯灭个体存在界 限的冲动在庄严静穆的外观中得到调和,这就诞 生了悲剧艺术。尼采把苏格拉底视作这种悲剧艺 术的侩子手,认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对绝对真理 的不懈寻求使人不再能够理解悲剧蕴含的内在酒 神因素,并且要求从逻辑的,世俗化的立场看待 悲剧,从而把悲剧同占卜活动一起视作非理性的 迷狂加以摒弃。苏格拉底代表了一种致力于认识 世界的科学精神,然而康德和歌德这些近代思想 家却也已证明了这种绝对化的认识本身存在着一 条不可客服的界限,即科学精神所能达到的真理 永远无法触及现象世界的对立面,它至多能揭示 抽象的概念,即后于事物的普遍性,但对于音乐 精神所潜藏的存在的真正内核,即先于事物的普 遍性,科学认识无能为力。因此苏格拉底式的乐

观主义,即相信真理的普遍启蒙和利用真理改善 存在的乐观信念一旦遭遇它的这一界限,就立即 转变为一种颓废的悲观主义,只徒然在种种现代 的非审美艺术中聊以慰藉。尼采顺着这条线索展 开了对现代艺术和审美理论中的道德取向与形象 化风格的批判。他认为批评家所持有的道德论调 建立在对酒神音乐的彻底丧失理解中,而近代歌 剧及牧歌的流行则反映了把音乐当做是形象的摹 本的艺术理解,这种理解使音乐完全脱离了要求 融入存在之整体狂欢的酒神根基,从而只能导致 一种孱弱退化的艺术形式。 尼采认为音乐同神话有着同一的根基,即酒 神精神,它为悲剧素材提供了内在而原始的冲动,这种冲动包含着否定人的个体化存在的条件,从 而否定奥林匹斯诸神所代表的那种与自然的谐秩序,力图恢复原始的提坦神对无限力量的渴望, 并且在这种对力量的追求中因为与自然发生冲突 而招致毁灭。值得注意的是尼采对酒神精神的说 明与柏拉图的《会饮》中阿里斯托芬的讲辞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阿里斯托芬讲述了一个人类起源 的神话,在他的故事中人类有着一个同奥林匹斯 诸神不同的宇宙诸神的始祖,原初的人类十分强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两篇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两篇 被吞噬的与被感知的——读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作者杨神武 悲观主义者往往是最先感知到死亡的一批人。世界是这么地没有意义,生活又是这么地无聊透顶。虚无主义让一切都没了指望,唯一的指向,估计也只剩下死亡了。可是死亡又无法可指,因为无论指与不指,都是必然要来临的事。这样,指向又没了意义。如果没有胆量自杀,估计也只能干坐着等待无头骑士的来临。那还有比坐着等死更无聊的事么?恐怕没有了。比起这个,还不如去生活,生活虽然无聊,但至少活动的疲惫感可以掩盖掉这一点。忙碌是最好的鸦片。所以也难怪马克思要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因为纯粹的生确实是极其乏味的。 伊凡伊里奇在得病之前,完全是跟我前面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是两样的人。他是那么地炙热,那么地追求上进,那么地意图打理好

自己的生活——作为一名法官,他尽职尽责,并且热衷于一切的贵族社交活动。他会为了一份年薪五千卢布的工作在露台上踱步一个通宵,会亲自爬梯子去装饰新居。那时候的他没有也不会意识到死亡,死亡对他来说,可能只是身为法官,在死刑判决书上盖个章。以活着为前提的努力是那么地美好,仿佛你现在的所有辛劳,都会得到报偿。 然后他就得了绝症。 命运是在跟他开玩笑么?可能是吧。尼采在他的作品《悲剧的诞生》中说,“生活只有作为审美对象时才具有价值。”我大一看到这句话时是什么都不懂,只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用句俗语就是“不明觉厉”)。直到后来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之后,才重新认识这句话——就跟我在开始失眠之后才看懂了卡夫卡一样。我们常常在文学中寻找戏剧性,但生活其实丝毫不缺戏剧性,只是我们不希望发生在我们身上罢了。然而越是不希望发生的越会发生,正如伊凡伊里奇在愉快地布置新房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会从梯子上摔下一样。尼采

“迷惘的一代”的真实写照

摘要:菲茨杰拉德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和170余篇短篇小说。《人间天堂》是他的第一部小说,被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生动地记载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一代人的欢乐与悲哀,真实地反映了美国青年人“美国梦”的破灭,这使他成为他那一代人的杰出的代言人,同时也奠定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 使他成为20世纪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小说家。本文试图通过对他的《人间天堂》中人物特征及其语言风格的分析和研究,来挖掘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经验。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人间天堂美国梦破灭代言人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美国作家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先后创作、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和17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 1920)、《美与丑》(The Beautiful and Damned)、《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和《夜色温柔》(TenderIstheNight,1934)等作品。在创作中,菲茨杰拉德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特色于一体, 汇集了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表现出了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极高的文学天赋。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写得情趣横溢,使广大读者百读不厌。他笔下所有的人物形象无论从外表到神情、从谈吐到内心活动都跃然纸上,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使广大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受到很深的启迪,从中得到极美的感受。他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青年人“美国梦”的破灭,使他成为他那一代人的杰出的代言人,同时也奠定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 使他成为20世纪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小说家。 一、评论家对《人间天堂》重要评价 菲茨杰拉德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故事中的许多人物和情节都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人间天堂》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正是一部记录菲兹杰拉德本人生活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思想内容却相当深邃,结构非常严谨,1920年首次出版就立刻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最终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美国名作家约翰·奥哈拉在为《菲茨杰拉德选集》所做的序言中, 颇有感慨地回忆了《人间天堂》当年在读者中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25年前, 很多年轻人都把《人间天堂》当成了考大学的入学指南来阅读。在25至30岁的男女读者中, 大约有50万人都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H·L·门肯撰文评论说: “《人间天堂》的确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开创性的小说——在结构处理上颇有独创性, 艺术表现手法极为精湛,常有神来之笔,这在美国文学中当属少见, 如同在美国的那些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员当中也很少能见到诚实一样……这是我近来所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美国小说。”文学批评家伯顿·拉斯库曾在《芝加哥论坛》上撰文说:“我认为, 《人间天堂》已足以使他在当今为数不多的仍在从事文学创作的美国小说家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我看来, 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天才之作, 是一部迄今以来对美国的青年一代做出了精深研究的唯一作品。”毛德·沃尔克先生说:“最为重要的事情是, 要看这位作家将来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就。”英国著名老作家托马斯·哈代称《人间天堂》是一部印象极为深刻的小说。称菲茨杰拉德是美国年轻一代作家中极为少见的几位出类拔萃的小说家之一。美国女诗人、短篇小说家兼戏剧和文学评论家多萝茜·帕克(Dorothy Parker, 1893-1967)认为: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文笔流畅,具有诗情画意,使人感到清新自然。当然也有意见批评意见。菲茨杰拉德的一位终身挚友——著名文学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对《人间天堂》在一篇评论中曾这样的评价:“《人间天堂》看起来好似一场幻觉,没有一种主导思想来赋予它连贯和力量。”尽管《人间天堂》存在着这些不足,但不会影响它流芳百世,因为它把反常的杂乱无序的生活描写得饶有兴味,充满活力。它的感情虽不深邃动人,它的戏剧性也还不足以使人能屏住气息,但是,它的欢快气氛、它的浓墨重彩、它的波澜起伏,相对于深沉凝重、晦涩难懂的严肃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而言,却犹如一阵清风,令人赏心悦目……的确,

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主要摘要:这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少有的几部看起来比较系统的著作,较完整地表达了他的美学——哲学——人生观。尼采一反过去哲学家试图构建一个包罗自然社会的一切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将他的哲学与审美和人生紧密联系,是一种人生哲学。他的著作总以跳跃性的思维、诗和格言一般的语言,充满激情,没有严密的概念演绎。关键词:古希腊尼采日神酒神悲剧 尼采认为悲剧的繁华不是来自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内心的痛苦和冲突。由于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了艺术的冲动,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对于这一点,尼采自己有清楚的意识。还在写作此书时,一个朋友对他的酒神理论感到疑惑,要求证据,他在一封信中说:“证据怎样才算是可靠的呢?有人在努力接近谜样事物的源头,而现在,可敬的读者却要求全部问题用一个证据来办妥,好像阿波罗亲口说的那样。”在《悲剧的诞生》中,他是凭借他“最内在的经验”理

解了“奇异的酒神现象”,并“把酒神精神转变为一种哲学激情”。 整本书都在述说日神和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讲述了,古希腊艺术产生于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悲剧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悲剧是不断地走向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在悲剧中,一方面是酒神的合唱抒情,一方面是日神的舞台梦境。但酒神是悲剧的根据和基础。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图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在悲剧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尼采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时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 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能缺少的。 作为美国教学理论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从科学、数学和语言,到思维、教学、学习、评价和教师教育,所有主题都建基于作者始终坚持的信念——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 观念的诞生;教育就是为学习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主动建构 自己的知识;教学即研究;不论课程开发还是教学,都应保持学科和世界的复杂性。这些 观念,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对数学学科来说,由于这本书中 采用的事实很多都是基于科学与数学方面的学习进程,所以就显得尤为贴近。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书中的观点是:人生真正的悲剧来源于意志的悲剧性,而意志的悲剧正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种本能永无休止的斗争。日神的光辉使万 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 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 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 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现实的苦难 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 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酒神精神的要义。 世间怎么会将悲剧定义为悲剧呢?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指主体遭遇到苦难、毁灭时所 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也就是说 所显示出的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像尼采所说的,悲剧的来源是:意志的悲 剧性。而意志怎么就具有悲剧性了?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 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 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 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 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 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 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谓的理性与感性就一直在大脑中纠结、 挣扎、打架。在这个的世界中,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 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

海明威与存在主义[1]

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杜 隽 内容提要: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他看似粗犷而简略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存在意识。本文通过对海明威作品所体现的世界的荒诞感、人生的虚无感、死亡意识、准则与选择,以及表现手法与存在主义的关系的探讨,认为海明威的创作在内源上与存在主义是一致的,而且对“二战”后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 关键词:海明威 存在主义 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海明威可能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也是最难归类的作家。实际上,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强烈独创性的作家,海明威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通过这个世界,海明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因此强行将海明威归入某个流派是危险的。而且,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海明威的创作生涯(20年代——60年代初)与风行欧洲大陆的主流思潮——存在主义的兴起、发展、衰落,几乎是同时的。在海明威的创作中,他惯于把人物设置在一个困境中,着力于描写恶化环境中的人,以便考验他们的勇气、胆识和自我价值。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他的彷徨、迷失、甚至颓丧的情绪,更体现了他在道德沦丧的时代,认真严肃地对新的精神价值的不懈探索。这与存在主义哲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因而,探讨海明威作品中的思想意识和人生哲学,研究他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对于更全面地理解海明威作品,肯定是不无益处的。 一 海明威的笔下,首先是一个充满战争、暴力、邪恶、堕落、恐惧和绝望的荒诞世界,充分显示了海明威对人生荒诞性的体认。战争的荒诞对海明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和打击,在他肉体和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可怕的创伤,从而把他推上了痛苦、迷惘、绝望和死亡的边缘。战争“在他的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到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的、受伤的人类的象征。”1《永别了,武器》对战争的荒诞性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主人公亨利上尉在经历了严酷血腥的战争现实后,开始厌恶战争,开始觉得“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牲场”o。亨利开始躲避战争,他企图以与凯瑟琳的爱情来忘却战争,然而战争又无情地夺去了凯瑟琳的生命,毁灭了他的爱情。海明威通过描写战争的侧面,揭示这样一个主题:战争威胁人的生存,给人类带来阴影和灾难,是人类社会的邪恶的象征。不仅如此,在海明威看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强烈的荒诞性。在他作品中,人物总是生活在荒诞的、充满敌意的世界上,人的处境就像《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所目睹过的在着了火的木头上逃命的蚂蚁的命运,无论你怎样努力逃命,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入火中,被活活地烧死”。在《午后之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经历相似,思想情绪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一新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1899—1961)、福克纳(1897—1962)、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菲兹杰拉德(1896—1940),和诗人肯明斯(1894—1962)等。 “迷惘的一代”在战争期间深受战争宣传的欺骗之苦,对所有崇高的字眼都弃之如敝屣:“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肉拿来埋掉罢了。”所以他们在文学创作时推崇文字上的简约主义。海明威更是把这种简约风格推到了极致。他采用电报式的语言,通过简约的对话和细节,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法暗示人物内心的戏剧性变化,而不是像传统的作法那样通过描述来铺陈人物内心。结尾也常常是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也不煽情作秀,即所谓的“零度结尾”,反而赋予了作品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海明威因为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冰山原则”就是他现代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家只写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

一,其余的八分之七仅通过暗示留给读者去补白。这种创作原则极大地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辈作家的创作倾向。口语化成为一代人散文风格的普遍特色。埃德蒙·威尔逊甚至在他的文学评论中也摒弃学究字眼,选用口语词汇。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一九三四)中把这种倾向推到极端,成为用粗鄙的语言来表现道德冷漠和感觉精微的迷惘特征,结果被萧伯纳骂作是“为下流而下流”(dirt for dirt’s sake),难登大雅之堂。 “迷惘的一代”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形式上勇于创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正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的时期。这些青年作家们融合了战后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吸收了各流派的艺术成就,并各自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色:菲茨杰拉德浪漫精巧、海明威朴素遒劲、多斯·帕索斯宏观大气。在法国的流放生涯让他们充分养成了对形式实验和福楼拜的兴趣。他们学习福楼拜客观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态度,学他的作者隐退的叙述技巧,学他的简练风格和反复修改的写作精神。他们感到传统的文学叙述手法已无法表达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特征,于是转向意识流、象征、电影“蒙太奇”,有限人物视角、多重视角等创作手法。多斯·帕索斯是形式试验的大师,他在小说领域中开拓性的技巧试验也许比他小说本身的价值更令人瞩目。他第一部令人难忘的试验小说《曼哈顿中转站》(一九二五) 交叉运用了印象主义、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一、赫拉克利特:人间智者 人居世间如扁舟行于沧海,时刻面临着孤独与虚无的恐惧,然而恰恰是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伟大者必须永恒”却成了人类发自肺腑的执着呼唤。似乎,惟有借自己的成就与名声方可超越时间与死亡,永远被后代铭记,惟有伟大者的永恒能够使生存显得可以理解,惟有“不朽”可以给予人生一个合理的明证。对永生的渴望,铭刻在沧远的人类文明史之画册。 在追寻永恒的队伍之中,哲学家是最勇敢的骑士。禀赋卓异的哲学家骄傲地轻视当下,略过一切瞬间即逝之物,将所有厚望寄托于永恒的真理,修建起固若金汤的自足的城墙,独自朝拜通向不朽之途。 赫拉克里特,真理追求者中最后一位最光彩夺目的人间智者。这位孤独的隐士深刻地洞察了世界变化与毁灭的无常,因而不仅对别人的真理和真理探询不感兴趣,更截然不同于别的哲学家对名声的热衷,他像一个失去大气的星体,面对众人时只会厌恶地转身而去。然而赫拉克里特鄙视名望,却并不否定他自己的永恒真理。“认识自我”乃是一种必须,自我所认识到的真理以及那个认识真理的自己依然是人类智慧的顶峰所依然推崇的固守。 二、奥林匹斯诸神:纵乐的众相 希腊神话里首先浮现的神邸是奥林匹斯神巍峨壮美的形象,是诸神与泰坦巨神的战争。奥林匹斯神完全不具备宗教神的高尚、圣德、悲悯或爱怜,而浑然是人自身的升华。快乐、自信、意气昂扬的诸神翻泰坦帝国、杀死巨怪。如同从荆棘丛中长出玫瑰花那样,由于阿波罗的美的冲动,原始泰坦诸神的恐怖体系经过几个渐进的过渡阶段,演化成奥林匹斯诸神的狂欢体系。

尼采称阿波罗为“众神之父”,荷马的阿波罗、奥林匹斯神的孔武有力与阿波罗理性的法则是希腊神话提供的第一种面对苦难人生的智慧生存,同时提供了一种“神正论”式的证明生存的方式:阿波罗以其崇高庄严的姿态向我们表明,人们多么需要这整个痛苦世界,它促使个体人产生得到解救的幻觉。强烈的幻觉和乐观的幻想,朴素而壮美,为荷马式的人提供了想象性的救赎。 众神自己过了人的生活,从而为人生作了辩护。阿波罗与奥林匹斯诸神的确能够解释人生的苦难与生存的正当性:希腊人证明生存和世界正当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每一种生存方式都可以在神的世界中找到对应的神的生存方式。荷马所构筑的这一体系使希腊人得以在神邸的明媚阳光下生活,连叹息也成了生存的颂歌。然而,原初泰坦的精神虽然暂时被压制和掩盖,却并没有被彻底消灭,阿波罗/奥林匹亚诸神的胜利仅仅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只有在多立克国家和多立克艺术之中,在对泰坦的、野蛮的本性的不断抗拒之下,才形成了阿波罗神真正的“永久军营”。然而泰坦只是在安详庄重的阿波罗的体内作暂时的喘息,力量积蓄充分之时,阿波罗神已然溃不成军。 三、普罗米修斯:叛逆之神 如果说奥林匹斯神打败泰坦巨怪的神话依然是阿波罗智慧的集中体现,那么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里,充满张力的精神冲突已经凸显,奥林匹斯的神山本身亦已开始悄然坍塌。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盗来火种,火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的守护神,同样是智慧的象喻,然而对人类满怀伟大的爱的普罗米修斯却被宙斯缚于山崖,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一方面集中表现了“勇敢的个人的无限的痛苦”,另一方面则表达了“神的困境”,乃至“对诸神末日的预感”。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叛逆的神,他虽然属于“阿波罗的父系”,却又是“狄俄尼索斯的面具”。

读后感 论文 从《悲剧的诞生》看悲剧的意义

《悲剧的诞生》是伟大哲学家尼采的作品,是他悲剧理论的发源地。悲剧理论是尼采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环节,是权力意志及超人哲学的前提。悲剧在我 们文学艺术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相信大家对悲剧 都不陌生,如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美狄亚等国悲剧故事。世界各地都有悲剧故事,以希腊的悲剧故事为经典,所以尼采在书中探讨悲剧的起源也是以希腊悲剧为探讨重点。 读了《悲剧的诞生》,对悲剧之于现实生活及人生的意义有了较大的重新理解,悲剧的定义绝不仅 仅是鲁迅说的: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要理解尼采说的悲剧,要先了解日神和酒神的概念,尼采在书中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是从这两个概念中生发出来的。 希腊的两位艺术之神——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境界的艺术形象,即作为日神艺术的造型艺术与作为酒神艺术的音乐。为了更好地认识日神和酒神,尼采用梦境和迷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来做比喻。 在梦境中,人们暂时忘却了现实世界的痛苦,可以自由随意地编织原理世界现实的幻景,梦境成了人们逃离现实的庇护所。但是梦终究是要醒来的,日神是要对无节制的激情进行限制的,她掌管着我们内心世界的美丽假象,将人生的痛苦,命运等悲惨转化为审美加以关照。所以艺术家用日神这种“个体化原则“,用史诗,雕塑等艺术造来表现这个多彩的世界。 而迷醉状态则是人们不愿长久沉迷于幻象,渴望摆脱以进入世界本质的状态。这种迷醉状态使人们

摆脱了个体化,融入大自然,获得另一种快感。这种感觉更接近人类的本能,超越了一切限制,她的感 知方式是音乐。 日神执著人生,酒神超脱人生。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去梦的乐趣;而酒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也要演好悲剧的壮丽和快感。 这就是日神和酒神两种力量。前者是梦境世界,它创造个体,是对人生痛苦的解脱;后者是迷醉现实,它消灭个体,是对大自然神秘统一性的感知。受它们的支配,每个艺术家要么是日神式的梦境艺术家,要么是酒神式的迷醉艺术家,而集二者之大成者,则是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悲剧艺术家。 那么,悲剧是怎么来的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的产生并不是由于主人公的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和弱点,而且悲剧主人公要在道德品质上和我们类似,这样悲剧的结局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黑格尔则认为,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悲剧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精神力量片面性造成的冲突,悲剧中相互对立的一方各自代表一种伦理力量,各自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所代表的普遍力量,于是相互冲突,同归于尽,造成了悲剧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中,双方的片面性得到了克服,永恒的正义取得了胜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