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

北京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溶液质量与加入Zn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 .c 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 3)2、Cu(NO 3)2

C .取d 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 .若取a~b 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 >Cu >Ag ,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Zn +2AgNO =+2Ag

Zn NO 65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22Zn =+Cu

+Cu NO Zn NO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详解】

A 、在a 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A 错误;

B 、c 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 错误;

C 、取d 点的固体,有过量的锌,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故C 错误;

D 、a ~b 段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 正确。

故选D 。

2.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

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即起

始值不为0,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时,溶液pH>7

B .c 点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 .b 点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小

D .d 点时,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后发生的反应分别是:NaOH+HCl=NaCl+H 2O ,MgCl 2+2NaOH=Mg(OH)2↓+2NaCl ,a 点时,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pH <7,故A 错误;

B. c 点时,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溶质,故B 正确;

C. b 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因为反应中无气体、沉淀生成,所以溶液质量大于原混合溶液质量,故C 错误;

D. d 点时,生成了8g 氢氧化镁沉淀,设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2()MgCl +2NaOH =Mg OH +28058

NaC g

l

5.8x ↓ 8058 5.8x g

=,解得x =8g 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包括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所以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8g ,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能从图像中获取正确的化学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将含有酚酞的Ba( 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

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导电性越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B .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 .甲曲线上的M 点对应溶液的pH=7

D .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将含有酚酞的Ba( 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22442Ba(OH)+H SO =BaSO +2H O ↓,2244Ba(OH)+Na SO =BaSO +2NaOH ↓,随着反应的进行,甲、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稀硫酸和硫酸钠过量后,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加,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电导率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故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是,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乙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没有减小至零,由此可知,甲曲线反映的是

22442Ba(OH)+H SO =BaSO +2H O ↓,乙曲线反映的是

2244Ba(OH)+Na SO =BaSO +2NaOH ↓,故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不符合题意;

C 、甲曲线上的M 点电导率为0,说明这时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这时pH=7,不符合题意;

D 、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为2244Ba(OH)+Na SO =BaSO +2NaOH ↓,溶液中始终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溶液始终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溶液一直是红色,符合题意。

故选D 。

7.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B .分别加热KNO 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C .少量硫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D .常温下将足量的Na 2CO 3、块状CaCO 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氨水易挥发,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质量减小;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溶解度所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加热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C. 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

2S O SO 点燃,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

变,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将足量的Na 2CO 3、块状CaCO 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因为碳酸钠是粉末,碳酸钙是块状的,所以碳酸钠反应速率较快;根据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加入的盐酸少量,盐酸完全反应,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所以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一样,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一样,符合题意。故选D。

8.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x轴含义y轴含义坐标图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

粉中不断滴加硫酸

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单质铜的质量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

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

的质量

③一定温度下,向某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

确;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故选C。

9.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B.b→c段对应的溶液pH逐渐减小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D.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从固体质量变化图示可知,固体部分溶于硝酸,说明溶于水后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硝酸。

【详解】

A、a→b段对应的是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A正确;

B、b→c段对应的是加入硝酸,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溶液的硝酸越来越多,溶液呈酸性,且酸性增强,溶液pH逐渐减小,B正确;

C、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C错误;

D、c点对应的是碳酸钡已溶解,碳酸钠已与硝酸反应完,硝酸过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D正确。故选C。

10.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瓶内压强会增大,后又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烧瓶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也随着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也放出热量,但是没有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它的曲线在氧化钙的下面,而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大量气体CO2导致瓶内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结束加强增大最大后不再返回。根据上述分析选项中压强变化图,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

不断加入铁粉

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

稀盐酸

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

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到最后保持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

B、44

Fe+CuSO=FeSO+Cu

160152

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硫酸亚铁质量减小,因此溶液质量随着加入铁粉之后,质量减小,当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质量不在变化,选项B错误;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加入盐酸后,二氧化碳就已生成,所以只要盐酸不为零,则二氧化碳质量不为零,等大理石全部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本身含有一定质量,因此未加入盐酸时,氯化钠质量不为零,加入盐酸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质量增加,当碳酸氢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随着盐酸的加入而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D。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B.硝酸铵溶于

水时溶液的温度

变化

C.向稀盐酸和氯化

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碳酸钠溶液

D.CO 和过量的氧气在

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继续溶解质量会增大,当硝酸钾溶液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但溶液的质量是从0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开始时是降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2CO+O2点燃

2CO2可知,一氧化碳燃烧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

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

(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答案】CuSO4;3CO+Fe2O32Fe+3CO2H2或C;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所以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所以B是氧化铁,F是铜,再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和B反应生成C和D,所以D是铁,D和E反应生成F和G,所以E是硫酸铜、硝酸铜或者氯化铜,G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或者氯化亚铁。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可能是CuSO4;(2)①对应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常作还原剂的物质还有氢气,碳单质等;(3)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下:

(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上图中涂成黑

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O2、CO、Fe2O3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CO CO2→Ca(OH)

2→Na2CO3→H2SO4→出入口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Fe2O3;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③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O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CO2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是:CO2→Ca(OH)2→Na2CO3→H2SO4→出入口。

【点睛】

15.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D为蓝色沉淀,C和E 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I.

(2)写出合理的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答案】(1)CaO;H2O (2)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Cu、Fe; Zn2+

【解析】

试题分析: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I为生命之源,I是水,根据B与I 反应能生成C是氢氧化钙;D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钙和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产生的,因此可以是氯化铜等;因此

(1)B是CaO;I是H2O;故填:CaO;H2O;

(2)C和E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铜等的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uCl2+Ca (OH)2=Cu(OH)2↓+CaCl2;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CuCl2+Ca(OH)2=Cu(OH)2↓+CaCl2;复分解反应;

(3)E为铜盐,锌粉和铁粉加入铜盐中发生了三个反应:锌与铜盐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锌与亚铁盐反应生成铁和锌盐;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剩余,即铁或锌,如果锌有剩余,锌会把溶液中的铜、铁都置换出来,所以这时滤渣成分是锌、铁、铜,如果是铁,则铁会把排在它后面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这时滤渣成分是铁、铜;所以这两种情况中一定存在的是铁和铜;如果锌有剩余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铜离子都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

故填:Cu、Fe; Zn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以及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等进行分析即可.

16.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图A一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一”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

【答案】CaO+H2O═Ca(OH)2放出复分解

【解析】

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可知A是碳酸钙;根据“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可知G是氢氧化钙;根据“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知F是氧化铁;碳酸钙

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D是一氧化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E为铁;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铁,故H为水。带入检验,推断正确。所以(1)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反应②为酸碱中和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答案】氢气(H2) Cu+2AgNO3=2Ag+Cu(NO3)2碳、银(或C、Ag) 碳、铝、铜(或C、

A1、Cu)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解析】

(1)根据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答;(2)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解答;(3)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及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4)(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解答。(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2)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2Ag+Cu(NO3)2;(3)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4)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5)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

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2NaOH+SO3=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Cu(OH)2

CuO +H2O

【解析】

【分析】

F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F是氢氧化钠;G的溶液呈蓝色,那么G是硫酸铜;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B和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那么E是三氧化硫,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32:48=2:3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水,B也是氧化物,故B是水,那么A是硫酸钠;C、F、H的物质类别相同,F是碱,故C和H也是碱;G是硫酸铜,硫酸铜与碱H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一定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是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F是氢氧化钠,故H一定是氢氧化钙,D是硫酸钙。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详解】

(1)G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

(2)E是三氧化硫,F是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SO3=Na2SO4+H2O。

(3)G是硫酸铜, H是氢氧化钙,二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C是氢氧化铜,C→B发生的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Cu(OH)2

CuO +H2O。

19.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化学式)

(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为_______;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2)该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B最好选择_________,请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CO2 FeCl3过滤稀硝酸或者盐酸 Na2SO4+BaCl2═2NaCl+BaSO4↓

【解析】

【分析】

根据(1)中A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加水后得到是无色溶液,氯化铁的水溶液为黄色,可以确定没有氯化铁,能够生成气体的物质只有碳酸钠,即试剂B为盐酸,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由于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得到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即在原混合物中含有硫酸钠,操作I为过滤.至此分析完毕,可以据此答题。

【详解】

(1)A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可以知道A为水,加入过量B后得到无色气体,在这里能够生成气体的只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判断含有碳酸钠,那么生成的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

(2)加入试剂B后得到是无色溶液,由于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所以可以推断该粉末中不含氯化铁,对于操作I后得到是固体也滤液,所以可以判断操作I为过滤.

(3)根据所加的试剂氯化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所以为了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试剂B最好加入的是盐酸或者硝酸,故步骤③是硫酸钠和氯化钡的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Na2SO4+BaCl2═2NaCl+BaSO4↓

【点睛】

本题为文字叙述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抓住语言叙述的关键,根据给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找准解题突破口,做出判断.熟记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2NaCl+BaSO4↓.

20.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21.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 ,H 。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个化合反应。

【答案】(1)H2O HgO

(2)Cu+H2Cu+H2O

(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A、B、C、D、E、F、G、H八种物质,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A

为黑色粉末,A和硫酸反应会生成D,D的溶液呈蓝色,所以D是硫酸铜,A是氧化铜,C 是水,氧化铜和单质E反应会生成B和和水,所以E是氢气,B是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H为红色粉末,G和氧气加热会生成H,所以G是汞,H是氧化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H是HgO;

(2)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 H2Cu+H2O;

(3)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通电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和汞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2个化合反应。

22.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3CO+Fe2O3高温

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所以B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题单 好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C-12 CuO-64 Zn-65 Ag-108 例1: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 3和Cu(NO 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 和固体 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固体B 中的金属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小结: 例2: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 3、Cu(NO 3)2和Al(NO 3)3的工业废水样 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 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 。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 )1、 把一些锌粉放入Fe(NO 3)2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 、Fe 、Ag B.滤渣中一定有Ag 肯定没有Fe 、Zn C.滤渣中一定有Zn 、Fe 可能有Ag D.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有Zn 、Fe ( )2、向FeCl 2、CuCl 2、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 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存在ZnCl 2,可能存在FeCl 2、MgCl 2、CuCl 2 B .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C .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 )3、向Cu(NO 3)2、Al(NO 3)3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 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可能有铝 B .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l(NO 3)3和Fe(NO 3)2

备战中考化学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2的Ca(OH)2中不断加水,稀释Ca(OH)2,使碱性减弱,PH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会小于7,故A错误,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质量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由于温度不变,故同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专题08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练习)(解析版)

08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河北)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答案】C 【解析】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故选C。2.(2019·江苏)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 ②滤液中可能有Ag+ 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跟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都能反应,但反应有先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排在

Fe的后面,所以锌先和AgNO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2Ag+ Zn(NO3)2,AgNO3反应完后,如果有锌剩余,锌再跟Fe(NO3)2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 Fe(NO3)2=Fe+ Zn(NO3)2。因此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Zn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Ag。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Fe2+,也说明锌已反应完。如果AgNO3没有反应完,Fe(NO3)2就没有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就没有铁,滤液中含Ag+;如果AgNO3恰好和锌反应完,Fe(NO3)2也没有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没有铁,滤液中没有Ag+;如果AgNO3和锌反应完,有部分Fe(NO3)2和锌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就有铁,滤液中没有Ag+。因此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可能有铁。综上所述,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②滤液中可能有Ag+,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全部正确。故选D。 3.(2019·营口模拟)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答案】B 【解析】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M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把金属铜置换出来,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A、溶液呈无色,M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故A正确; B、M的金属活动性最强,M和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均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故滤渣中没有金属M,故B不正确;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5年5考) 一、优先反应原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远距离先发生”规律) (1)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 例: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 先: 后: (2)金属混合物和盐溶液的反应 例:将铁和铜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先: 后: 二、常考化学式:硝酸银: 硝酸铜: 硝酸亚铁: 硝酸镁: 硝酸锌: 硝酸铝: 三、常考化学方程式: 四、反应后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分析 (1)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以233)(NO Cu AgNO Fe 和与的混合溶液反应为例) ①Fe 能将3AgNO 反应一部分 :滤液:23233)(,)(,NO Cu NO Fe AgNO 滤渣:Ag ②Fe 能将3AgNO 恰好反应完 :滤液:2323)(,)(NO Cu NO Fe 滤渣:Ag ③Fe 能将3AgNO 反应完后,还能反应一部分23()NO Cu 滤液:2323)(,)(NO Cu NO Fe 滤渣:Cu Ag , ④Fe 能将3AgNO ,23()NO Cu 都恰好反应完 滤液:23)(NO Fe 滤渣:Cu Ag , ⑤Fe 能将3AgNO ,23()NO Cu 都反应完后,还有剩余 滤液:23)(NO Fe 滤渣:Fe Cu Ag ,, (2)混合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以Cu Fe AgNO 和与3的混合物反应为例) ①3AgNO 能将Fe 反应一部分 滤液:23)(NO Fe 滤渣:Cu Fe Ag ,, ②3AgNO 能将Fe 恰好反应完 滤液:23)(NO Fe 滤渣:Cu Ag , ③3AgNO 能将Fe 反应完后,还能反应一部分Cu 滤液:2323)(,)(NO Cu NO Fe 滤渣:Cu Ag , ④3AgNO 能将Fe ,Cu 都恰好完全反应 滤液:2323)(,)(NO Cu NO Fe 滤渣:Ag ⑤3AgNO 能将Fe ,Cu 都完全反应后,还有剩余 滤液:23233)(,)(,NO Cu NO Fe AgNO 滤渣:Ag 五、总结: 1)滤渣中一定有最弱的金属 2)滤渣中有最强的金属,则所有金属都有(滤渣:有强必有弱) 3)滤液中一定含有最强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4)滤液中有最弱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则所有金属的化合物溶液都有(滤液:有弱必有强)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对该图像的分析如下: ①O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Na CO +CaCl aCO +2l C NaC ↓ ②E 、F 点溶液的pH 相同 ③O 点溶液和G 点溶液的离子种类一样多 ④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相等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详解】 ①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先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稀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故O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2HCl+Na CO 2NaCl+H O+CO =↑,故①不正确; ②E 点溶液中盐酸与加入的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F 点溶液中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②正确; ③O 点溶液中的离子有H +、Cl -、Ca 2+三种,G 点溶液中有Cl -、Na +和CO 32-三种离子,两点溶液中的离子种类一样多,故③正确; 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2.2 g 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 2322Na CO +2HCl=2NaCl+H O+CO ↑,生成2.2g 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 g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5.0 g 碳酸钙,根据化学方程式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生成5.0g 的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盐的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特别活泼的金属(K、Ca、Na)与可溶盐溶液或酸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是碱与盐或酸反应,不会置换出金属。 2Na + 2H2O = 2NaOH + H2↑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是氢气),硝酸、浓硫酸无此性质。 3、金属与盐的反应条件:盐是溶液,前置后;即:越活泼的金属单质,越先参加反应; 越不活泼的金属离子,越先被置换出来。 例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 B、硝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硝酸亚铁 例2、在盛有硝酸银和硝酸镁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是() A、镁 B、银 C、锌与银 D、锌与镁 例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例4、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为A、B两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 (1)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往B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为研究锰、铜、镍的金属活动,进行如下实验:将镍丝分别插入硫酸锰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前者镍丝表面无变化,后者镍丝表面有红色的固体析出。由此可知,锰、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铜、锰、镍 B. 锰、镍、铜 C. 镍、铜、锰 D. 镍、锰、铜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金属与盐的反应(word版,含解析)

金属与盐的反应 1.(2020?衡阳)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B.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 C.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可知,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可能出现以下情况:①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余,得到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②铜粉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③铜粉有剩余,硝酸银完全反应,得到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和铜。则有: Cu+2AgNO=2Ag+Cu(NO),A、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 332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参与反应可以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大于反应消耗的铜的质量,无论出现上述分析中的哪种情况,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余,得到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所得溶液 中可能含有AgNO3,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可知,铜、银均不与硝酸锌反应,因此整个过程中 Zn(NO3)2的质量不变,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余,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当铜粉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当铜粉有剩余,硝酸银完全反应,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和铜;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可能含有单质Cu,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 选D。 2.(2020?泰安)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金属与盐的反应

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 条件:①金属前置换后 (K 、Ca 、Na ) ②盐必须可溶 例题1: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 A .Mn > Cu B .Al > Mn C .Mg > Al D .Mn > Mg 例10: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要证明Cu 、、Zn 、Ag 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例题: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 )能提高钢 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 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 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2)小涛的实验: 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① ; ② 例题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Cu+FeSO4═Fe+CuSO 4可以发生 B .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例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③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若能,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⑴汞与氯化铜溶液 ⑵锌与硫酸铜溶液 ⑶铜与氯化银 ⑷铜与硝酸银溶液 ⑸银与氯化铜溶液 ⑹镁与硫酸亚铁溶液 一、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液和滤渣成分进行分析。 二、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组成进行分析。 练习: 1.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粉 B.滤渣中一定有铜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 2.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该小组同学对溶液甲和固体乙作出了如下判断: ①固体乙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②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含有Cu2+和Zn2+,一定没有Ag+ ③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中一定有Zn,可能有Cu和Ag ④若溶液甲呈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该小组同学的上述判断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往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4.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粉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则必定有Fe2+

金属与盐反应-较难

金属与盐反应 主要为: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图像练习。 1.(2015?福建模拟)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2.(2015?渝中区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铁、铝、铜均为银白色 B . 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变为纯铁 C . 在自行车支架上喷油漆既美观又防锈 D .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3.(2015?应城市二模)向含有AgNO 3、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过滤时滤出的固体可能是( ) A . Ag 、Cu 两种固体 B . Ag 、Fe 两种固体 C . Cu 、Fe 两种固体 D . Ag 、Cu 、Fe 三种固体 4.(2015?乐陵市一模)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 的粉末放入AgNO 3与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加入的金属M 可能是单质铁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 .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5.(2015?夏津县一模)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A .分度盘的左 边 B . 分度盘的中间 C .分度盘的右 边 D . 3种情况都有可能 6.(2015?云城区一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 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 . ②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C . ③表示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销酸钾 D . ④表示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 7.(2015?开县模拟)在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Zn B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Mg2+、Cu2+ C . 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锌片表面无红色物质析出,则滤渣中只有Cu D . 反应后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与反应前相比一定不变 8.(2015?河北模拟)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Zn(NO3)2B . 滤渣中一定有Cu C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D . 滤渣中一定有Ag 9.(2015?苏州模拟)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慢慢加入铁粉直到过量,下列图象中最接近实验事实的是(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练习题

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基础知识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中的_______________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金属从他们 的溶液了置换出来。 3、溶液中离子的颜色:Cu2+的颜色______________ ,Fe2+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 ,Fe3+的颜 基础训练 1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到:“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烈条件下( ) A ?易氧化 B ?易还原C.很稳定 D ?很活泼 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A ? Zn能与AgN0 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 ? 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 ?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 ? Zn的熔点为420C, Ag的熔点为962 C 3.某金属只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0 R(NO3)2+2Ag,与硝酸铜溶 液不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B ? R的活动性介于铜、银之间 C ? R的活动性比铜强,比银弱 D ? R的活动性比铜、银都弱 4?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X>Y>Z B ? Y>X>Z C ? Y>Z>X D ? X>Z>Y 5?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 RCD+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常见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

常见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 情况一:酸足量,等量的金属消耗完了!此时各金属产生氢气质量不等! 情况二:金属足量,等量等质量分数的酸消耗完了!此时各金属产生氢气质量相等! 情况一 情况二 例1 练1 例1、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 、b 、c 和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 (1)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 (2)如果a 、b 、c 三种金属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离子,则三种金属的相对 原子质量大小由大到小为 例2、将相同质量铁、锌、镁、铝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则产生气体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________;产生氢气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 规律1、 规律2、 规律3、 练1.等质量的两种金属M 和N 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和氢气。生成的氢气质量m (纵坐标)与反应时间t (横坐标)的关系如图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M 大于N B. 相对原子质量:N 大于M C. 金属M 比N 活泼 D. 金属N 比M 活泼 练2、向等质量的Mg 、Al 、Zn 、Fe(假设均为1克)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变式:★★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 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向左偏 B .向右偏 C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 .先向右偏后向左 例题3、有一包质量为5.6g 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当它 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18g ,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为:( ) A.Cu B.Zn C.Ag D.Mg 变式1: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 A .Mg Al B .Zn Fe C .Mg Fe D .Al Fe 例题4、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A .硝酸亚铁,硝酸银 B .硝酸亚铁,硝酸银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九年级化学 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 考查核心: (1)活泼金属置换多种不活泼金属的顺序(2)反应物过量情况的分析。 四种经典题型, 即金属加入混合盐溶液之后,滤渣、滤液的组成分析: ①滤液中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②滤液中加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 ③滤渣中加酸,不产生气体 ④滤渣中加酸,产生气体 例:在 AgNO 3、Cu(NO 3)2、Zn(NO 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过 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纸上有 Ag 、Cu 、Fe ,滤液中有 Zn 2+、Fe 2+ C 、滤纸上有 Ag 、Cu ,滤液中有 Cu 2+、Zn 2+、Fe 2+ B 、滤纸上有 Ag 、Cu ,滤液中有 Zn 2+、Fe 2+ D 、滤纸上有 Ag 、Cu 、Fe 、Zn ,滤液中 有 Zn 2+、Fe 2+ 分步分析: 1.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顺序: ① Fe+ AgNO 3= Fe(NO 3)2+Ag ,AgNO 3 反应完全之后 ② Fe+Cu(NO 3)2= Fe(NO 3)2+ Cu 2.假设 Fe 的量不同时,滤渣中和滤液中分别有什么 (1)Fe 的量很少,只反应掉部分 AgNO 3,反应①进行不完全,滤渣中有 Ag ,滤液中有 Zn 2+、 Fe 2+、Cu 2+、Ag + (2)Fe 的量恰好反应掉 AgNO 3,反应①进行完全,滤渣中有滤渣中有 Ag ,滤液中有 Zn 2+、 Fe 2+、Cu 2+

(3)Fe 的量反应掉全部 AgNO 3 还有剩余,反应①进行完全、反应②进行不完全,滤渣中 有 Ag 、Cu ,滤液中有 Zn 2+、Fe 2+、Cu 2+ (4)Fe 的量恰好反应掉 AgNO 3 和 Cu(NO 3)2,反应①②均进行完全,滤渣中有 Ag 、Cu ,滤 液中有 Zn 2+、Fe 2+ (5)Fe 过量,反应①②均进行完全后 Fe 仍有剩余,滤渣中有 Ag 、Cu 、Fe ,滤液中有 Zn 2+、 Fe 2+ 练习: 某溶液中含 AgNO 3、Cu(NO 3)2 、Zn(NO 3)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成 A.B.C.D 四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向 A 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组成是 ,滤液中含有的 溶质是___ __ ; (2)向 B 所得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有蓝色沉淀产生,则滤渣组成是 ,滤液中含有 的溶质是___ __ ; (3)将 C 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组成是 ,滤液中含有的溶 质是___ __ ; (4)将 D 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组成是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 是___ __ 。 秒杀练习: 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 AgNO 3、Cu(NO 3)2 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 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 A.铁和铜 B.铜和银 C.铁和银 D.铁、铜、银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附详细解析)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 一、单选题 1.(2019·河北)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答案】C 【解析】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故选C。 2.(2019·江苏)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 ②滤液中可能有Ag+ 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跟 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都能反应,但反应有先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排在Fe 的后面,所以锌先和AgNO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2Ag+ Zn(NO3)2,AgNO3反应完后,如果有锌剩余,锌再跟Fe(NO3)2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 Fe(NO3)2=Fe+ Zn(NO3)2。因此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Zn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Ag。因为充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练习题

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与c分别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就是( ) A.c>b>a B.b>a>c C.a>c>b D. b>c>a 选 项 实验设计现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Al 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与铝条点燃 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Al > Mg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 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 快 Zn>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 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 象 Fe>Cu 3.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人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MgCl2溶液Ni的盐溶液CuS04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4.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CuCl2,其中的Cu2+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污染,同时又能回收金属铜,可往废水中投入 ( ) A.活性炭 B.铜板 C.铁丝网 D.白银 5.将铁片分别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就是( ) A.AgNO3 B.H2SO4 C.HCl D.FeSO4 6.如右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 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与CuSO4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杠杆将会( ) A.右端上翘 B.左端上翘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7.某学生要用实验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稀盐酸四种物质,她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 的就是( ) A.①Cu+HCl ②Fe+AgNO3③Cu+AgNO3 B.①Fe+HCl ②Cu+HCl ③Fe+AgNO3 C.①Fe+HCl ②F e+ AgNO3③Cu+ AgNO3 D.①Fe+HCl ②Cu+HCl ③Cu+ AgNO3 8.下列实验方案能证明铁、铜、银三种多情活动性顺序的就是( ) 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B.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C.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D.先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再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9.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 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就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0.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就是 ( ) ①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 Zn ③溶液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④溶液只有 Zn2+有 ,不溶物为 Zn 、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将一定质量铁粉与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就是 ( )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与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与单质银 D.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与单质银

上海市初三化学下册第六章:常见的金属和盐

第六单元:常见的金属和盐 第一节:奇光异彩的金属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分类:按密度分为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 3)和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 3)。习惯上又分为黑色金属(铁铬锰及它们的合金)和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所有金属)。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 金属的共性 (1)导电性 导电导热最好的是银, (2)导热性 常用铜做电线。 (3)表面有光泽──铂和金常做饰品。 (难与空气、水等反应) (4) 有延性和展性──最好的是铝。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混合物)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 点燃 2MgO 2Mg +O 2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 2Al 2O 3 4Al +3O 2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2 O 2 点燃 Fe 3O 4 2Cu + O 2 △ 2CuO 注:CuO :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1、金属材料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金属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2)记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能够运用。 (3)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手段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通过观察、比较等过程学会科学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组织讨论交流、合作进行实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有用,通过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学习化学的价值。 (2)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实验器材] 镁条、铝丝、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镁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砂纸。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评价反思。 问题情景:宋代初期,人们发现江西上饶有一苦泉,蒸发这种苦泉会得到胆矾,熬苦泉的铁锅用久了会变成铜锅,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苦泉中含有 CuSO4 )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NaCl、AgNO3、CuSO4等盐的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能否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呢?如果能,可能遵循什么规律呢?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究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 讨论:(1)哪些物质之间能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2)金属与有些盐溶液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请尝试写出你认为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标注基本反应类型。 (4)你能尝试总结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吗?(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 实践坊: 1、帮我解惑 铁锅变铜锅的的原理阐释。 2、拓展延伸:铁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你还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用实验方法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吗? [讨论与交流]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的方法,然后由学生代表交流。(可能有的方法:一、用铁和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二、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三、用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学生活动]提供如下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选择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给出实验结论。(体现探究方法的开放性。学会方法的创新和知识的运用。) 实验用品:锌片、铁片、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 [讨论]用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没有现象可见,能否说明铜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铜不能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可以反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弱弱——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 师生小结: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请你开动脑筋,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什么用途? 3、实战演练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专项复习: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储备: 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6、置换反应中铁在化合物中显+2价 2、知道氢前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前边的金属能将后边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两种金属活泼程度差异越大,涉及到的置换反应越优先发生。 4、氢前金属重点掌握镁、铝、锌、铁;氢后金属重点掌握铜、银。 5、熟记下列溶液颜色:CuSO4 CuCl2 Cu(NO3)2溶液蓝色 FeSO4 FeCl2 Fe(NO3)2溶液浅绿 其余大多数溶液无色 二、练习: 1、Cu粉放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1)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 (2)若Cu粉过量,则滤渣中有__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 (3)若AgNO3溶液过量,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 (4)反应后所得滤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________ 2、Zn粉放入到Cu(NO3)2和 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1)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 (2)若Zn粉过量,则滤渣中有__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 (3)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_

3、Fe粉放入CuSO 4、Al2(S04)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1)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 (2)若Fe粉过量,则滤渣中有__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 (3)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有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_ (4)反应后所得滤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_______ 4、将Fe粉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有______,滤液中有____________ 5、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 6、向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铁粉,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已知滤液呈蓝色。 (1)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时,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没有”) (2)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滤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_______ 7、写出上述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个): (1)铜和硝酸银(2)铁和硝酸银(3)铝和硝酸银(4)铁和硝酸铜 (5)锌和硝酸铜(6)铝和硝酸铜(7)铁和硫酸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