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

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2.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

A.甲:铜、锌的混合物乙:稀盐酸

B.甲: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氯化钡溶液

C.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稀盐酸

D.甲: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和稀盐酸反应一开始就会生成大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于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故B错误;

C、向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曲线所示不一致,故C不正确;

D、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的存在,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无气体也无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至氯化铜完全反应为止;与曲线所示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3.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硫酸能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水,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oa段沉淀质量增加;ab段沉淀质量不变;bc段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沉淀中,一部分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不能共存,故说法正确。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是过量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过程中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③M中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镁等,当杂质为氯化镁时,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故说法正确。

④若M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稀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点后溶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有氯化钡、氯化镁、氯化氢三种溶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故说法正确。

故①②③④判断均合理。

故选:A。

4.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

5.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2的Ca(OH)2中不断加水,稀释Ca(OH)2,使碱性减弱,PH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会小于7,故A错误,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质量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由于温度不变,故同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产生氢气的氢

元素全部来自酸,故当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也相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6.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至dg时,溶液pH>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

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可知最后pH值大于7,故A错;

B、由于在没加入氢氧化钠之前,没有生成硫酸钠,所以应该从0点开始,故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C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最后硫酸被反应完了,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最后变为零,故D 错。

故选C。

9.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溶液的pH 会不断趋近于14,但不会大于14,不符合题意;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过程不会产生沉淀,氯化铁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2Zn 2HCl=ZnCl H ++↑,22Fe 2HCl=FeCl H ++↑,。当盐酸少量时,因为加入盐酸的质量相等,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也相等;当盐酸过量时,根据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铁产生的氢气多,图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

10.为了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实验,四组同学分别给制了相似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X 轴含义 Y 轴含义

A

加热一定质量KMnO 4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MnO 2的质量分数 B

将少量CO 2通入石灰水 CO 2的体积 沉淀质量 C

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时间 H 2的质量 D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加热时间 生成铜的质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定质量KMnO4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固体的总质量不断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加热一段时间后由零开始增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变化,固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A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将少量CO2通入石灰水,沉淀的质量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开始由0逐渐增加,二氧化碳反应完全,沉淀质量不再变化,坐标图中Y轴表示沉淀的质量应该从0点开始增加,B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三氧化二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刚开始没有氢气生成,表面铁锈反应之后,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是一算时间之后由0开始逐渐增加,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C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单质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反应一段时间后铜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单质碳或氧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D选项实验内容与相关量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速率不同,但质量应该相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开始加热后,待温度达到高锰酸钾分解时,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氧气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被消耗,混合溶液pH值逐渐变大,待盐酸反应完全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显中性),溶液pH值不变,继续滴加碳酸钠(显碱性)溶液,溶液pH值增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锌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铁,则锌反应的速率快,锌先反应完全,但两者产生的氢气由稀盐酸决定,金属过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B.b→c段对应的溶液pH逐渐减小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D.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从固体质量变化图示可知,固体部分溶于硝酸,说明溶于水后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硝酸。

【详解】

A、a→b段对应的是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A正确;

B、b→c段对应的是加入硝酸,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溶液的硝酸越来越多,溶液呈酸性,且酸性增强,溶液pH逐渐减小,B正确;

C、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C错误;

D、c点对应的是碳酸钡已溶解,碳酸钠已与硝酸反应完,硝酸过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D正确。故选C。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D.将等质量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释氢氧化钾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减小到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硝酸钾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镁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较快,反应需要的时间短,等质量的镁铁和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镁生成的气体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C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等质量块状、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当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并且是由大于7逐渐趋近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因为碳酸钙中也含有钙元素,反应前钙元素质量分数不能是0,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需要的反应时间短,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一

定量的水中加入硝

酸钾晶体

B.硝酸铵溶于

水时溶液的温度

变化

C.向稀盐酸和氯化

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碳酸钠溶液

D.CO 和过量的氧气在

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继续溶解质量会增大,当硝酸钾溶液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但溶液的质量是从0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开始时是降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2CO+O2点燃

2CO2可知,一氧化碳燃烧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

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CaCO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与水反应会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______℃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 Ca(OH)2,还含有少量 MgO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 CaCO3的流程如下:

①如图为 NH 4Cl 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响( =100% 进入溶液的某元素的质量固体中该元素的总质量

浸出率)。可知:较适宜的 NH 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流程中大方框内部分若改用___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 相同的生成物。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答案】CaCO 3高温 CaO+CO 2↑ 放出 900 煅烧时间相同 10%

2NH 4Cl+Ca(OH)2=CaCl 2+2H 2O+2NH 3↑ (NH 4)2CO 3 NH 4Cl(NH 3)

【解析】

【详解】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 ,反应原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高温 CaO+CO 2↑。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 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 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由图中信息可知,上述温度中,900℃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间相同;

(2) ①通过分析图象中氯化铵浸出钙离子的质量分数可知,较适宜的NH 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所以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Ca (OH )2=CaCl 2+2NH 3↑+2H 2O ;

②图中的流程分析可知,氨水、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氨水、水、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铵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所以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NH 4HCO 3溶液; ③除了氨气可以循环使用,NH 4Cl 可以循环使用。

17.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它是采用桥、岛、隧结合的方案进行建造的。全长约为55km ,海中主体工程长29km 。使用寿命约120年,可抗2级台风和8级地震。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挑战性最强的交通集群工程。大桥钢索、桥面和桥墩等均

使用了大量金属村料。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深处可达且44.5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燧道内不仅可通车,还可餐饮、休闲和加油等。承载沉管隧道的海床由坚硬的花岗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云母(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等种圹物组成。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_____性。

(2)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_____、_____(合理即可)。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_____。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_____(合理即可)(写一个),目的是

_____。(合理即可)

【答案】延展耐腐蚀强度大 SiO2氧化物禁止吸烟防止产生火灾

【解析】

【详解】

(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2)因为海洋环境中有较多的盐,易加快金属制品的腐蚀,所以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耐腐蚀、强度大的特性,故填:耐腐蚀;强度大。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 SiO2,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氧化物,故填:SiO2;氧化物。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禁止吸烟的安全标志,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火灾,故填:禁止吸烟;防止产生火灾。

18.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赤铁矿孔雀石辉铜矿铝土矿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Fe2O3Cu2(OH)2CO3Cu2S Al2O3CaWO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_____(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_____。(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5)根据材料可知,_____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_____;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答案】白钨矿冶炼成本太高 2Al2O3通电4Al+3O2↑ 延展钛镍形状记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解析】

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由材料信息可知,白钨矿中含有钨元素,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2)在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3)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4)金属具有延展性,所以可压成片,抽成丝;(5)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6)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三分之一,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C )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反应,而A中的Na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A)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3.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均显中性,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3,化肥硝酸钾是(A)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B)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5.解析:除去硫酸钠,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中氯化钡不 与氯化钠反应,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可过滤去除,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 固体 6,解析:A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质量减少.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 水硫酸铜,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

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即起始值不为0,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硫酸能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水,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oa段沉淀质量增加;ab段沉淀质量不变;bc段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沉淀中,一部分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不能共存,故说法正确。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是过量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过程中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③M中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镁等,当杂质为氯化镁时,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故说法正确。 ④若M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稀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点后溶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有氯化钡、氯化镁、氯化氢三种溶质,c点后溶液中的

初中化学酸碱盐推断题

样品 A 溶 ^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 ;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名称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4.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 是单质,B 是黑色固体,C 是红色固体。它们之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2018年酸碱盐推断及部分图像题--题目

2018年酸碱盐推断及部分图像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2.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如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B.C.D. 3.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如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B.C.D. 4.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g 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MgCl2,一定没有NaCl B.肯定没有CuCl2,可能含有Na2CO3 C.样品可能由CaCl2、NaCl、KNO3组成D.样品可能由CaCl2、NaCl、MgCl2组成 5.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高温ˉ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A.生成CO2的体积 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6.有一固体粉末X,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Ba(NO3)2溶液、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 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H2SO4溶液Ba(OH)2溶液NaOH溶液 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固体溶解 A.铁粉B.氧化铜粉末C.碳酸钙粉末D.碳酸钠粉末 7.取两份5mL 10%的稀盐酸分别与3g块状碳酸钙、3g粉末状碳酸钙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并形成如图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酸碱盐(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酸碱盐(含答案) 1.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K2SO4、BaCl2、Na2CO3、HCl B.HNO3、Na2CO3、Ca(NO3)2、HCl C.CuCl2、K2SO4、NaNO3、NaOH D.AgN03、KCl、NaCl、HNO3 2.下列能一次性将稀H2SO4、Ca(OH)2溶液、NaCl溶液区别出来的试剂是()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NaOH溶液D.CaCl2溶液 3.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试液B.CO2C.澄清石灰水 D.铁粉 4.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钾溶液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OH、KNO3、NaCl B.K2CO3、NaOH、稀HCl、BaCl2 C.FeCl3、KOH、稀HCl、NaCl D.稀HCl、Na2CO3、稀H2SO4、Na2SO4 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7.不用外加试剂,下列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①FeCl3②K2SO4③MgCl2④NaOH.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 8.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三种溶液,只用Na2CO3溶液就能将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CuSO4、H2SO4、NaNO3 B.NaCl、CaCl2、Ba(NO3)2 C.HNO3、H2SO4、NaHCO3D.HNO3、BaCl2、Na2SO4 1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中考化学酸碱盐实验探究典型真题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例1: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 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可能有少量的氯化钠没有反应(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你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填 或“不正确”).[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II.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 解:设 Na2CO3+2HCl=2NaCl+H2O+CO2↑NaCl+AgNO3=AgCl↓+NaNO3 106 44 58.5 143.5 x 0.22g y 2.87g x=0.53g ,y=1.17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91.5%, 交流与反思: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1)探究方案中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2)探究方案中因缺少洗涤(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以下图示进行模拟炼铜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气体A有哪些成分,红色固体B可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认为无色气体A一定是CO2,因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认为红色固体B一定是Cu。 交流与讨论:丙认为甲的猜想不一定正确,无色气体A除含CO2外,可能含CO,理由是。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初三化学 酸碱盐-分类题型-图像篇

酸碱盐—分类题型—图像题 1、(2012.宿迁市)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A.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B.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水的电解 D.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2、(2012烟台)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下列各相 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3、(2012义乌)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图①: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4、(2012湛江)向烧杯中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A B C D 5、(2012·德阳)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6、(2012兰州)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D.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 7、(2012河南)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 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 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时,t℃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8、(2012青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中考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的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解题思路一般是: 1.迅速浏览产生印象 2.抓特征,找突破口 3.顺藤摸瓜,顺推或逆推,把能推出的标注在题干上. 4.大胆假设,若遇拿不定的要敢于假设继续下一歩 5.全面分析,验证确认,把推出的答案带入原题验证,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基础知识储备: 1.物质颜色小结 (1)固体颜色: 黑色固体:Fe粉、C粉、CuO、MnO、Fe O 234、 红色:Cu、Fe O 23 (2)溶液颜色: 蓝色:CuSO、Cu(NO)、CuCl 4322 浅绿色:FeCl、Fe(NO)、FeSO 2324 黄色:FeCl、Fe(NO)、Fe(SO) 333243 (3)沉淀颜色: 白色沉淀:BaSO、AgCl、CaCO、BaCO、Mg(OH) 433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AgCl, 4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aCO、BaCO、Mg(OH) 332 蓝色沉淀:Cu(OH) 2 (4)特殊气味和燃烧火焰颜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HCl、NH 23 有毒的气体:CO 密度最小的气体:H 2 燃烧火焰颜色:淡蓝色:S、H 2 蓝色:CO、CH 4 蓝紫色:S 2.物质用途小结 CO2: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CO3:建筑材料、补钙剂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公路融雪剂。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CO:能源、冶炼金属、有毒、可以燃烧的气体氧化物

中考酸碱盐实验探究题汇总

中考酸碱盐实验探究试题汇总 1.((6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男晓珩了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2) ;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丁同学:KOH、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3) 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4) 。为了得到纯净的氢 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 氧化钾。 (1)酚酞溶液(2)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有无Ca(OH)2 (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只有CaCO3;或加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CaCO3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3)丁 (4)KOH为(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说明溶液为Ca(OH)2 的饱和溶液,所以一定有Ca(OH)2 (5) K2CO3+ Ca(OH)2=CaCO3↓+2KOH 2.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 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复习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产生 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 .c→d 段溶液的pH 不变 C .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 .a 点、d 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2HCl+NaOH=NaCl+H O 、22CuCl +2NaOH=2NaCl+Cu(OH) 。 【详解】 A 、a→b 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 不正确; B 、c 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d 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pH 增大,B 不正确; C 、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 不正确; D 、a 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 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 正确。故选D 。 2.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 2CO 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至dg时,溶液pH>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 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和溶解度图像题

初三化学酸碱盐和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固体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硝酸镁 D、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NaCl、NaOH B、NaCl、HCl、NaOH C、NaCl、H2SO4 D、NaCl、NaOH、Na2SO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溶液中共存的是() ,KNO3,KCl B. NaCl,CuSO4,HCl ,NH4Cl,CaCl2D. CaO,CO2,HNO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 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X CO CO2HCl SO2 Y Ca(OH)2NaOH Ba(OH)2NaOH 12、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AgCl、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Cu放入AgNO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1 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得到澄清无色溶液的是 ()A、Cu(OH)2B、Zn C、Fe2O3D、 2 一块质量为的铁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它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Cu B、Zn C、Mg D、Al 1、下列酸中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稀醋酸 2、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3、下列物质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 )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盐酸 D、NaCl溶液 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硝酸后,固体不溶解的是(A、CuO B、AgCl C、CaCO3 D、BaSO4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和答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和答案酸碱盐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 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 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 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 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的醋酸 3.(2009,佛山)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 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 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C、精制精盐D、生产尿素 5.(2007,烟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 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 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 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6.(2009,四川)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 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7.(2008,山东)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A B C D X NaOH Ca(OH)2Fe2O3Cu Y NaNO3CaCl2Fe CuO Z Na2SO4CaCO3FeCl2Cu(OH)2 8.(2008,乐山)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 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9.(2010,桂林)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的是()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10.(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 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C.一定含有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 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11.(2009,锦州)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 钠 溶液、氧化铁、锌粒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反应共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X Y Z

酸碱盐典型例题解析

酸、碱、盐典型例题解析 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题中,以酸碱盐为知识的命题均有所体现。试题题型多样,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以考查同学们的知识综合、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现将酸碱盐有关的知识考题典例如下,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酸碱盐的性质,找到题目的突破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1.下列物质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A.Zn(NO3)2B.CuSO4 C.FeCl3 D.Al2(SO4)3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铜是氢后的金属,铜与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应排除。从酸来说,盐酸或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浓硫酸、硝酸与金属不能发生置换反应,A应排除。在置换反应中铁生成正二价的化合物,所以C应排除。D可由铝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正确答案为D。 例2.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分析: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e>Cu>Ag,金属的活动性差异越大,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所以最易反应的是Fe+2AgNO3=Fe(NO3)2+2Ag,若还有Fe粉,则发生的反应是Fe+CuSO4=FeSO4+Cu。 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仍有Ag+,而Fe已全部消耗掉,那么置换出的金属只能是Ag,而没有Cu。 例3.a、b、c、d、e属于酸、碱、盐的五种化合物,它们的溶液相互反应时关系如下: (1)+b = c+H2O (2)c+H2SO4= d+a (3)e+AgNO3= AgCl↓+c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是硝酸,e是氯化钡 B.a是硝酸,e是硝酸钡 C.a是硝酸,e是盐酸 D.a是盐酸,b是氢氧化钠 分析:此题用类推法分析。已知a、b、c、d、e都是化合物,因而三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此反应就可以发生。从第(3)个方程式可推知,e中有氯离子,c中有NO3-,从第(2)个方程式可知c中 的阳离子是Ba2+,c中的阳离子必定和作用生成不溶性的BaSO4沉淀,所以c为Ba(NO3)2,d和a是BaSO4、HNO3。而(3)中的e则为BaCl2,从第(1)个方程式可知,能生成Ba(NO3)2和水,即盐和水的反应物定是酸和碱,所以a是HNO3,b是Ba(OH)2, A答案正确。 例4. A、B、C、D四种物质符合下列反应关系: (1)B+H2 = 单质A+H2O (2)B+H2SO4 = C+ H2O (3)C+NaOH = 蓝色↓D+Na2SO4 试判断出它们的物质名称:A ;B ;C ;D ; 分析:此题的突破口在(3)中的蓝色沉淀D,从物质在水中呈现出沉淀的颜色可知D 为氢氧化铜,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可推断出C是硫酸铜,然后顺藤摸瓜,推出(2)中的B 物质中一定含有铜元素,且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定是碱或碱性氧化物,而D 已是氢氧化铜,所以B肯定是氧化铜,则(1)中还原出的A是铜。于是答案就显而易见: A—铜;B—氧化铜;C—硫酸铜;D—氢氧化铜。 例5.有A、B、C、D、E五瓶已失去标签的溶液,各瓶可能是AgNO3、BaCl2、Na2CO3、Ca(NO3)2、HCl溶液中的一种,现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酸碱盐图像题

酸碱盐图像专题 pH变化 1.海涂地区的土壤被称为“盐碱地”,当地农民常用引进内河淡水浸泡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的pH为纵坐标,浸泡水次数(m)为横坐标,图中能正确表示土壤pH变化图象的是( ) 2.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则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图接近于下图中的( ) 3.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又知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现在室温下,向饱和H2S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 H2S+ H2SO3=3S↓+3H2O,则溶液的pH随通入H2S 体积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4.如图: (1)表示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的图像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在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的图像是_________。 (3)如果把下述四个图像的横坐标改为加酸量,则表示一定量水里加酸的图像是______;表示一定量 碱里加酸的图像是________。 金属跟酸反应 1.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是( ) 2.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3.将相同质量的Mg与Fe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下列反应时间t与生成H2质量m的图像正确的是( )

4.将等量的Zn、Mg、Fe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Zn与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5.等质量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跟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反映时间(t)和产生氢气质量(m)关系的曲线是( ) 6.右图是等质量Mg和Fe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时,产生 H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1)请判断b为_____金属的反应情况。 (2)反应结束后,反应掉的Mg和Fe的质量比_______ (3)消耗掉的硫酸质量比为__________ 7.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在生成 物中均为+2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8.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金属活动性顺序M>N M>N MN MN 9.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 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里从导管口冒出的氢 金属甲乙丙丁 氢气泡多少+ + + + + + + + + + (1)从实验结果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________。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图中的( ) 2.做测定CO2饱和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假设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能正确表示电流强度(I)和随滴数(X)变化的图象是( )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 一.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1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H2SO4、HNO3、HCl等都属于酸类。 2 电 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NaOH、Ca(OH)2、Ba(OH)2等。3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 NaCl、KNO3、CuSO4·5H20等都属于盐类。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因其具备金属离子的特征,因此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应属盐类。 二.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大多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P2O5等能与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3)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与碱相互交换成分得出生成物,即: 二、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方法指导:“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范围的,“酸”──常用盐酸、稀硫酸,而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浓硫酸,因为它们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2.酸溶液与酸性溶液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盐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 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碱的通性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4.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 (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Cu(OH)2=CuO+ H2O . 而可溶性碱通常是很稳定的,受热不易分解。可溶性碱可由其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化合而得。如 Na2O+ H2O=2NaOH,而难溶性碱一般不能用其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而得。如 CuO与H2O不反应,即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2)难溶性碱除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外,通常不能和酸性氧化物或盐起反应。 5.盐类的化学性质 为便于掌握,盐类在溶液中表现的化学性质总结如下: 6.溶解性酸、碱、盐的溶解性对于学习复分解反应及盐的化学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熟练记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为方便记忆,可按如下口诀。 钾钠硝铵溶水快碱溶钾钠钡和钙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还不溶于稀硝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