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一、干熄焦的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流程图

二、干熄焦的优点

干熄焦能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对高炉操作有利,因而在强结焦性煤缺乏的情况下炼焦时可多配些弱黏结性煤,尤其对质量要求严格的大型高炉用焦炭,干熄焦更有意义。干熄焦除了免除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造成污染外,由于采用焦罐定位接焦,焦炉出焦时的粉尘污染易于控制,改善了生产环境。干熄焦可以吸收利用红焦83%左右的显热,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大大降低了炼焦能耗。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干熄焦技术,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干熄焦可使焦炭质量明显提高

从炭化室推出的1000℃左右的焦炭,湿熄焦时因为喷水急剧冷却,焦炭内部结构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网状裂纹较多,气孔率很高,因此其转鼓强度较低,且容易碎裂成小块;干熄焦过程中焦炭缓慢冷却,降低了内部热应力,网状裂纹减少,气孔率低,因而其转鼓强度提高,真密度也增大。干熄焦过程中焦炭在干熄炉内从上往下流动时,增加了焦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次数,大块焦炭的裂纹提前开裂,强度较低的焦块提前脱落,焦块的棱角提前磨蚀,这就使治金焦的机械稳定性改善了,并且块度在70mm以上的大块焦减少,而25~75mm的中块焦相应增多,也就是焦炭块度的均匀性提高了,这对于高炉也是有利的。前苏联对干熄焦与湿熄焦焦炭质量做过另外的对比试验,将结焦时间缩短1h后的焦炭进行干熄焦,其焦炭质量比按原结焦时间而进行湿熄焦的焦炭质量还要略好。

反应性较低的焦炭,对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和增加喷煤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干熄焦与湿熄焦的焦炭相比,反应性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干

熄焦时焦炭在干熄炉的预存段有保温作用,相当于在焦炉里焖炉,进行温度的均匀化和残存挥发分的析出过程,因而经过预存段,焦炭的成熟度进一步提高,生焦基本消除,而生焦的特点就是反应性高,机械强度低;其次,干熄焦时焦炭在干熄炉内往下流动的过程中,焦炭经受机械力,焦炭的结构脆弱部分及生焦变为焦粉筛除掉,不影响冶金焦的反应性;再次,湿熄焦时焦块表面和气孔内因水蒸发后沉积有碱金属的盐基物质,使焦炭反应性提高,而干熄焦的焦块则不沉积,因而其反应性较低。

据有关资料报道,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炭M40可提高3%~5%,M10可降低0.2%~0.5%,反应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干熄焦与湿熄焦的全焦筛分区别不大。由于干熄焦焦炭质量提高,可使高炉炼铁入炉焦比下降2%~5%,同时高炉生产能力提高约1%。

(二)干熄焦可以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

湿熄焦时对红焦喷水冷却,产生的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红焦的显热也随蒸汽的排放而浪费掉;而干熄焦时红焦的显热则是以蒸汽的形式进行回收利用,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至于是否进一步利用蒸汽发电,主要根据其蒸汽生产规模及蒸汽压力而定。干熄焦的产能指标,因干熄焦工艺设计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控制循环气体中H2、CO等可燃成分浓度的工艺,对干熄焦锅炉的蒸汽发生量影响很大,采用导入空气燃烧法比采用导入N2稀释法,其干熄焦锅炉的蒸汽发生量要大。此外,干熄焦锅炉设计的形式和等级的不同、循环风机调速形式不同,以及是否采用给水预热器等因素对干熄焦系统的能源回收都有影响。

同湿熄焦相比,干熄焦可回收利用红焦约83%的显热,每干熄1t焦炭回收的热量约为1.35GJ。而湿熄焦没有任何能源回收利用。

(三)干熄焦可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湿熄焦过程中,红焦与水接触产生大量的酚、氰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随熄焦产生的蒸汽自由排放,严重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大气;干熄焦采用惰性循环气体在密闭的干熄炉内对红焦进行冷却,可以免除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的污染。此外由于采用焦罐定位接焦,焦炉出焦的粉尘污染也更易于控制。干熄炉炉顶装焦及炉底排、运焦产生的粉尘以及循环风机后放散的气体、干熄炉预存段放散的少量气体经除尘地面站净化后,以含尘量小于100mg/m³的高净化气体排入大气。因此,干熄焦的环保指标优于湿熄焦。

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优点

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优点 干熄焦工艺技术优点 干熄焦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焦炭从焦炉中快速取出并进行干燥和冷却的高效能工艺技术,其相对于传统的湿熄焦工艺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以下是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主要优点: 1. 高能效:干熄焦工艺技术采用热风鼓风机对焦炭进行热风吹扫,使得焦炭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和排出。相比之下,湿熄焦工艺技术需要使用蒸汽对焦炭进行冷却,耗能较高。因此,干熄焦工艺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 2. 环保节能:干熄焦工艺技术无需使用蒸汽冷却,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此外,干熄焦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相比之下,湿熄焦工艺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 3. 提高生产效率:干熄焦工艺技术通过热风快速干燥和冷却焦炭,因此焦炭的出炉温度较低,并且其含水量较低。这意味着焦炭可以更快地转运和储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物流成本。 4. 优化炭质质量:干熄焦工艺技术使得焦炭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均匀。由于焦炭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和排出,焦炭的含水量和含挥发分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焦炭的不稳定性。同时,干熄焦工艺技术还可以减少焦炭的结露现象,避免了焦炭引起的粉尘污染和安全隐患。

5. 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干熄焦工艺技术相对于湿熄焦工艺技术来说,设备更简单、更易维护。湿熄焦工艺技术中需要使用蒸汽装置和废水处理设备,维护成本较高。而干熄焦工艺技术无需额外的设备和配套系统,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6. 适应性广泛:干熄焦工艺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型号的焦炉,无论是高炉或者其他燃烧炉。无论是新建厂区还是老旧厂区,干熄焦工艺技术都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总之,干熄焦工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湿熄焦工艺技术来说,具有高能效、环保节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炭质质量、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广泛的适应性等优点。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对能源的节约利用的需求增加,干熄焦工艺技术将在焦化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干熄焦

1 定义及特征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是指采用循环气体将红焦吹扫降温冷却,利用红焦的显热加热循环气体后,再由循环气体与余热锅炉进行换热,产生蒸汽用来发电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循环气体在系统内循环吸热、放热,以间接换热介质的作用来完成整个系统的热量传递,最终实现回收红焦的显热进行发电的目的。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具如下优势特征: (1)节能和经济效益 在焦炉的热平衡中被红焦带走的热量相当于焦炉加热所需热量的37%,干熄焦可回收红焦热量的80%。干熄焦过程中,被加热的循环气体经余热锅炉换热产生蒸汽,循环气体温度下降后,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利用红焦的显热,并可将回收的焦粉进行再利用;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最终将红焦的显热转换为电能,节能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环境效益 干熄焦采用循环气体在密闭的干熄炉内对红焦进行冷却,可以免除湿熄焦过程中酚、氰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的污染。通过对焦粉的收集和处理,最后以高净化烟气排入大气。(3)提高焦炭质量 干法熄焦过程是在循环气体逆流换热的过程中缓慢而均匀进行的,它没有湿法熄焦过程中存在的剧冷作用,干熄焦后焦炭机械强度、耐磨性、反应后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反应性降低。干熄焦过程中,因料层相对运动,增加了焦块之间的相互摩擦与碰撞,起到了焦炭的整粒作用,提高了焦块的均匀性。焦炭在预存室保温相当于在焦炉中的闷炉,进一步提高焦块的成熟度,使其结构致密化。 (4)扩大炼焦煤源 在保持原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干熄焦可以降低强粘结性的焦、肥煤配入量的10%~20%,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降低焦炭成本。 2 系统构成 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干熄炉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干熄焦余热锅炉系统、焦粉回收系统、红焦运输系统、冷焦运输系统、检修迁车台系统、地面环境除尘系统、空气压缩系统、汽轮机及发电机组系统、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电站化学水处理系统;站用电系统;电气接入系统;电站动控制系统;电站室外汽水管道系统;电站室外给水、排水、消防管网系统;以及为上述各系统配套土建、通讯、照明、环保、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供暖等辅助系统。 3 技术要点及主要系统 3.1干熄焦系统主要工艺特点: (1)干熄炉采用矮胖型炉型,在确保熄焦效果和炉内气料稳定运行工况的前提下,不但可减少干熄炉内循环气体阻力,减少循环气体量供应动力;又可使相应配套的提升机整体框架结构和一、二次除尘器钢结构高度降低,节省工程一次投资。根据顶装焦及捣固焦不同的特点对干熄炉进行区别设计。 (2)在炉顶设置料钟式布料器,克服由于装入焦炭粒径偏析以及装入焦炭的料位高差,使干熄炉内的循环气体流速不均匀等弊端,起到减少循环气体量的目的。 (3)在干熄炉下部鼓风装置与主循环风机之间设置锅炉副省煤器,使干熄炉入口处的循环气体温度降至120~130℃左右,确保平均排焦温度<200℃。 (4)采用连续排焦,进一步稳定炉内下料工况与压力,使焦炭下落均匀,并在其上部排焦口设置导流棒,更好地控制焦炭均匀下降不偏流。 (5)根据干熄炉各部位的工艺特点,采用不同性能的功能型耐火材料。在耐火材料选取上除保证耐材一般理化指标外,还必须兼顾耐材的高强耐磨性与耐急冷急热性,特别是在斜风道等关键部位。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及优势详解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一、干熄焦的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流程图 二、干熄焦的优点

干熄焦能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对高炉操作有利,因而在强结焦性煤缺乏的情况下炼焦时可多配些弱黏结性煤,尤其对质量要求严格的大型高炉用焦炭,干熄焦更有意义。干熄焦除了免除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造成污染外,由于采用焦罐定位接焦,焦炉出焦时的粉尘污染易于控制,改善了生产环境。干熄焦可以吸收利用红焦83%左右的显热,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大大降低了炼焦能耗。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干熄焦技术,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干熄焦可使焦炭质量明显提高 从炭化室推出的1000℃左右的焦炭,湿熄焦时因为喷水急剧冷却,焦炭内部结构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网状裂纹较多,气孔率很高,因此其转鼓强度较低,且容易碎裂成小块;干熄焦过程中焦炭缓慢冷却,降低了内部热应力,网状裂纹减少,气孔率低,因而其转鼓强度提高,真密度也增大。干熄焦过程中焦炭在干熄炉内从上往下流动时,增加了焦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次数,大块焦炭的裂纹提前开裂,强度较低的焦块提前脱落,焦块的棱角提前磨蚀,这就使治金焦的机械稳定性改善了,并且块度在70mm以上的大块焦减少,而25~75mm的中块焦相应增多,也就是焦炭块度的均匀性提高了,这对于高炉也是有利的。前苏联对干熄焦与湿熄焦焦炭质量做过另外的对比试验,将结焦时间缩短1h后的焦炭进行干熄焦,其焦炭质量比按原结焦时间而进行湿熄焦的焦炭质量还要略好。 反应性较低的焦炭,对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和增加喷煤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干熄焦与湿熄焦的焦炭相比,反应性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干

53个干熄焦工艺技术及操作知识解答

53个干熄焦工艺技术及操作知识解答 干熄焦是指将湿焦炭以干燥的方式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将焦炭中的水 分蒸发出来,实现焦炭的干燥。以下是有关干熄焦工艺技术及操作知识的 解答。 1.干熄焦的目的是什么? 干熄焦的目的是去除焦炭中的水分,提高焦炭的热值和品质,并减少 焦炭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损失。 2.干熄焦工艺的流程是什么? 干熄焦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原料进料、烘干、热解和冷却等步骤。 3.干熄焦的原料一般是什么? 干熄焦的原料一般是湿焦炭,也可以是其他含水量较高的煤炭或化工煤。 4.干熄焦工艺中的热源一般是什么? 干熄焦工艺中的热源一般是燃煤或燃油等燃料,也可以使用蒸汽或其 他热媒体作为热源。 5.烘干是干熄焦工艺中的哪一步? 烘干是干熄焦工艺中的第一步,通过热风对湿焦炭进行加热,使其中 的水分蒸发出来。 6.热解是干熄焦工艺中的哪一步? 热解是干熄焦工艺中的第二步,通过高温作用使焦炭中的挥发分逸出。

7.冷却是干熄焦工艺中的哪一步? 冷却是干熄焦工艺中的最后一步,通过冷风对热解后的焦炭进行降温,使其适应环境温度。 8.干熄焦的操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操作干熄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热 介质温度和流量的控制、原料进料和出料的顺畅、操作规程的执行等。 9.干熄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在干熄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炭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设备故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10.如何提高干熄焦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控制生产参数等方法来 提高干熄焦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11.干熄焦工艺中的热介质循环系统有哪些设备? 干熄焦工艺中的热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烘干炉、热风循环器、热交换器、热风主风机等设备。 12.干熄焦工艺中的焦炭收集系统有哪些设备? 干熄焦工艺中的焦炭收集系统包括焦炭输送带、焦炭冷却器、焦炭除 尘器等设备。 13.干熄焦工艺中的粉尘处理系统有哪些设备? 干熄焦工艺中的粉尘处理系统包括除尘器、除尘风机、粉尘收集器等 设备。

干熄焦

干熄焦 技术原理: 干法熄焦是目前国外较广泛应用的一项节能技术,其英文名称为Coke Dry Quenching,简称CDQ。干熄焦技术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红焦。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或并入厂内蒸汽管网或送去发电。 技术特点: h回收红焦显热:出炉的红焦显热约占焦炉能耗的35-40%,这部分能量相当于炼焦煤能量的5%,如将其回收和利用,可大大降低冶金产品成本,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采用干熄焦可回收80%的红焦显热,平均每熄1吨焦炭可回收3.9M PA 450℃的蒸汽0.45吨-0.6吨。 h减少环境污染:由于干熄焦能够产生蒸汽(5-6吨蒸汽需要1吨动力煤),并可用于发电,可以避免生产相同数量蒸汽的锅炉燃煤对大气的污染,尤其减少了SO2、CO2向大气的排放。对规模为年产10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而言,采用干熄焦每年可以减少8-10万吨动力煤燃烧向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 h可改善焦炭质量:国际上公认,大型高炉采用干熄焦焦炭可使其焦比降低2%,使高炉生产能力提高1%。在保持原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干熄焦可以降低强粘结性的焦、肥煤配入量10-20%,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降低焦炭成本。 技术的利用现状和市场潜力 目前国内使用干熄焦技术的仅有三家企业,即宝山钢铁集团总公司(引进日本技术和设备)、上海浦东煤气焦化厂(全套引进乌克兰的技术和设备)和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改造乌克兰技术,工艺和设备国产化率达9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大小焦化厂140余家,400余座焦炉,其中大、中型以上焦炉120余座,年生产焦炭5000多万吨,按产汽率0.45计算,可回收蒸汽2250万吨,若用于发电,年发电量可达58亿kWh,价值26亿元。其他潜在效益则更大。可见干熄焦技术在国内现有焦化厂的改造中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一、干熄焦的原理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隋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人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

干熄焦技术简介

干熄焦技术与工艺流程 炼焦业节能治污的新路 摘要干法熄焦( Coke dry quenching) 简称干熄焦( CDQ) , 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采用惰性气体熄灭赤热焦炭的一种熄焦方法。简单介绍工艺和干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的显热, 改善焦炭质量, 减轻熄焦操作对环境的污染优点。 背景炼钢、炼铁、化工等行业在冶炼过程中需要能提供高热量、高温的燃料,一般煤炭是达不到热值要求的,必须对煤进行处理,将煤炭经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煤炭经此过程变为焦炭,焦炭的热值高于煤炭,同时此过程中还能得到煤炭中许多化学成分,生产化工产品。焦炭的用量需求特别大,生产焦炭过程也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环保问题提。 湿法熄焦 煤在炭化室炼成焦炭后,应及时从炭化室推出,红焦推出时温度约为1000℃。为避免焦炭燃烧并适于运输和贮存,不能直接送往高炉炼铁,必须将红焦温度降低。一种熄焦方法是采用喷水将红焦温度降低到300°C以下,即通常所说的湿熄焦。传统湿熄焦系统由带喷淋水装置的熄焦塔、熄焦泵房、熄焦水沉淀池以及各类配管组成,熄焦产生的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传统熄焦方法缺点(一)湿熄焦浪费红焦大量显热。每炼1 t焦炭消耗热量约为3.15~3.36 GJ,其中湿熄焦浪费的热量为1.49 GJ,约占总消耗热量的45%; (二)熄焦时红焦因为喷水急剧冷却, 焦炭内部结构中产生很大的热应力, 网状裂纹较多, 气孔率很高, 因此其转鼓强度较低, 且容易碎裂成小块,焦炭质量降低,焦炭水分波动较大,不利于高炉炼铁生产; (三)湿熄焦产生的蒸汽夹带残留在焦炭内的酚、氰、硫化物等腐蚀性介质,焦化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甲烷以及一氧化碳。据测算,每生产1t 土焦,约产生废气300m3~500m3 ,其中含尘5 000g,一氧化碳330g,硫化氢544g,一氧化硫20g,苯类物160g,氰化物70g,,即使机焦,,排放的污染物也相当严重。 (四)湿熄焦用水多,产生的蒸汽夹带着大量的粉尘,通常达200~400 g/t,既污染环境,又是一种浪费。造成周围大面积空气污染,而且随着熄焦水循环次数的增加,这种侵蚀和污染会越来越严重; 干熄焦的基本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主要由干熄炉、装入装置、排焦装置、提升机、电机车及焦罐台车、焦罐、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干熄焦工艺锅炉单元、循环风机、除尘地面站、水处理单位、自动控制部分、发电部分等组成。 根据设计的不同,干熄焦工艺系统包含的主要设备也不尽相同,比如德国1mA设计的干熄焦工艺就没有一次除尘器,其进锅炉的循环气体中粗颗粒焦粉的去除由于熄炉本体完成;有的干熄焦工艺直接采用外供除盐水,因此省略了干熄焦工艺除盐水生产这一环节,只是对外供除盐水进行除氧处理即可;有的干熄焦工艺没有设计发电装置,锅炉产生的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直接并网使用。

煤化工干熄焦

1.干熄焦简介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纳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式。在干熄焦进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人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互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从头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锁的系统内循环利用。干熄焦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2.干熄焦历史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样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固。进人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冲破进展,实现了持续稳固生产,取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装置。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纳了干熄焦技术,单套处置量在50~70t/h。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操纵和环保方法方面起点并非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世界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操纵和环境爱惜方面进行改良。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置能力在100 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单套处置量可达到200 t/h以上;装焦方式采纳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纳了旋转密封阀持续排焦,接焦采纳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

大地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操纵方面实现了运算机操纵,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纳了除尘地面站方式,幸免了干熄焦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其国内被普遍采纳,同时它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又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使气体循环系统加倍优化,并降低了运行本钱。德国蒂森斯蒂尔奥托(TSOA)公司成功地将水冷栅和水冷壁置入干熄炉,并将干熄炉断面由圆形改成方形,同时在排焦和干熄炉供气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良,干熄炉内焦炭下降及气流上升,实现了均匀散布,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气料比降到了1000 m3/t焦以下,进一步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运行费用。TSOA干熄焦技术在德国取得推行,同时该技术还输出到韩国和中国的台北。 干熄焦工艺进展至今,尽管显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大体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只是在装焦、排焦、循环气体除尘等方面有所区别。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TSOA 公司设计的干熄焦工艺和日本新日铁设计的干熄焦工艺,这两种典型的干熄焦工艺在消化吸收前苏联干熄焦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形成各自的特点,并使干熄焦技术及其应用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中国的鞍山焦耐院和首钢设计院,和武钢、宝钢、首钢在吸收消化日本干熄焦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有利的工作,并积存了较为丰硕的体会。目前,全世界正在用于生产的干熄焦装置约130套。3.从工艺角度看干熄焦优势和湿熄焦的不足 湿熄焦的特点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是指在焦炉出炉的焦炭在不经过水冷却的情况下进行降温处理的工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干熄焦的工艺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干熄焦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炉前的清理,将炉口、炉膛、炉底等部位的积灰、结焦等物质进行清理,确保炉内无障碍物。其次是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最后是炉前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干熄焦过程 (1)降温 在焦炉出炉后,需要将焦炭进行降温处理,这是干熄焦的第一步。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即将焦炭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进行降温;另一种则是采用机械降温的方式,即将焦炭放置在降温机中进行降温处理。 (2)破碎 在降温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焦炭进行破碎处理。破碎的目的是使焦炭的大小均匀,提高其燃烧效率。破碎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机

械破碎,包括锤式破碎机、齿轮破碎机等。 (3)除尘 在干熄焦过程中,焦炭表面可能会附着一些灰尘等杂质,需要进行除尘处理。除尘的方法有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种。湿法除尘是将焦炭浸泡在水中进行除尘,干法除尘则是通过风力将焦炭表面的杂质吹走。 (4)包装 在除尘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焦炭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有袋装和散装两种,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袋装焦炭的包装材料一般为编织袋或纸袋,散装焦炭则需要进行装车运输。 3. 后续处理 干熄焦的后续处理包括贮存、运输等环节。在贮存时需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防止受潮。在运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车辆和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灰尘飞扬和路面颠簸等情况。 干熄焦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在焦炭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干熄焦的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图及介绍

干熄焦余热利用 1 概述 焦炭干法熄焦(Coke Dry Quenching简称CDQ)是一种利用炽热的焦炭和惰性气体直接接触换热的新型的熄焦工艺。干熄焦是炼焦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在改善焦炭质量、回收利用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传统湿熄焦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干熄焦技术,到20世纪中后期,该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宝钢首次从日本成功引进干熄焦技术。 1.1 国外干熄焦技术的发展状况 国外,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小,生产不稳定。进入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多数大型焦化厂进行推广。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技术,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且单套处理量在50~70t/h。国外干熄焦发展最快的为日本,消化吸收改进苏联的干熄焦技术。到90年代中期,日本干熄焦装置有31套,100t/h以上17套,干熄焦单套处理量最大可达到200t/h以上。日本不仅在国内普遍采用干熄焦技术,还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 国内干熄焦技术的发展情况 目前节能、环保是冶金行业必须面对的两大课题。九十年代至今,针对国家对环保标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大力提倡节能、降耗、减排的环保意识。同时随着大型化高炉不断增多,高炉炼铁操作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如何解决传统的湿法熄焦所存在的浪费红焦显热,焦炭强度难以提高、水份波动大,影响高炉正常的生产操作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就成为专业焦化厂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干法熄焦工艺技术的采用,则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焦炭质量,即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降低了高炉的焦比且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干熄焦技术的应用不仅免除了对周围设备的腐蚀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 2012-12-11 15:32:15 来源:中国节能在线我要评论:0 随着焦炉大型化的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干法熄焦,每处理1吨煤炭,可以回收约为1.35GJ的热量,节约40kg 标煤。本文全面总结了干熄焦装置的运行情况,包括生产情况、生产工艺原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干熄焦的主要设备、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分析了干熄焦工艺,不同情况下的节能效果、直接经济效益、延伸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1、干熄焦概念:所谓干熄焦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在无氧的环境下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2、干熄焦流程: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的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除;吸收红焦潜热后温度升高的惰性循环气体从干熄炉环形烟道排出后,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进行换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带

动发电机发电,从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后的低温惰性气体进入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 二、干熄焦技术优势及与湿熄焦的比较 1、干法熄焦能够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与传统湿法熄焦相比,M40可以提高3~5%,入炉焦比降低2~5%,高炉的常能可以提高1%; 2、同湿法熄焦相比,干熄焦可回收83%的红焦显热,采用干法熄焦,每处理1t焦炭,可以回收约为1.35GJ的热量,每干熄1t焦炭可以产生压力为3.8MPa,450℃的蒸汽0.54t.而传统的湿法熄焦不论采用低水分熄焦还是压力蒸汽熄焦的方法,都不能把这部分热量回收回来; 3、湿法熄焦过程中,红焦和水基础产生大量的酚、氰化合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熄焦产生的蒸汽也被自由排放,严重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大气,而干法熄焦采用惰性气体在密闭的系统中循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排放污染;

干熄焦工艺基本知识

第一章干熄焦工艺基本知识 第一节、干熄焦的发展历史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进人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装置。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改进。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理能力在100 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单套处理量可达到200 t/h以上;装焦方式采用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用了旋转密封阀连续排焦,接焦采用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用了除尘地面站方式,避免了干熄焦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其国内被普遍采用,同时它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又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使气体循环系统更加优化,并降低了运行成本。德国蒂森斯蒂尔奥托(TSoA)公司成功地将水冷栅和水冷壁置人干熄炉,并将干熄炉断面由圆形改成方形,同时在排焦和干熄炉供气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干熄炉内焦炭下降及气流上升,实现了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气料比降到了1000 m3/t焦以下,进一步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运行费用。TSOA干熄焦技术在德国得到推广,同时该技术还输出到韩国和中国的台北。 干熄焦工艺发展至今,虽然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但基本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只是在装焦、排焦、循环气体除尘等方面有所区别。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TSOA公司设计的干熄焦工艺和日本新日铁设计的干熄焦工艺,这两种典型的干熄焦工艺在消化吸收前苏联干熄焦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形成各自的特点,并使干熄焦技术及其应用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中国的鞍山焦耐院和首钢设计院,以及武钢、宝钢、首钢在吸收消化日本干熄焦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干熄焦是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较广泛应用的一项节能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很多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武钢、马钢、通钢等一些大型钢厂干熄焦工程已陆续投产,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干熄焦工艺的基本原理 干熄焦即干法熄焦,在密闭的系统中用循环使用的惰性气体将红焦冷却,温度约1000℃的红焦在干熄炉的冷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冷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了红焦显热的惰性循环气体(本书中又称为烟气)温度上升到800℃—900℃,焦碳温度将到200℃以下,惰性气体经过一次除尘器后温度上升到900℃-1000℃,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换热,干熄焦锅炉换热后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或外送用户利用。 干熄焦主体主要包括干熄炉和余热锅炉两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设备:红焦提升运输设备、炉体设备、

干熄焦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是指在高炉内利用煤的高温焦化燃烧以及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过程,从而生产出冶金焦。下面是一篇700字的干熄焦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步骤:选煤、炼焦前处理、高温焦化和焦炭处理。 首先是选煤阶段。在这个阶段,煤炭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焦化工艺的煤种。选煤过程中,需要考虑煤的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焦炭强度等指标。选煤完毕后,将选出的合适煤种送入煤场存放。 接下来是炼焦前处理。在这个步骤中,选出的煤炭经过粉碎、混合、干燥和脱硫等处理。首先,将存放在煤场中的煤炭送入破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粒径适合焦化炉的要求。然后,将粉碎后的煤炭进行混合,以保证炉料的均匀性。接着,煤炭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煤中的水分,避免在高温焦化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烟气。最后,将干燥后的煤炭送入脱硫系统,利用脱硫剂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避免硫化物对冶金过程的影响。 然后是高温焦化阶段。在这个步骤中,干燥脱硫处理后的煤炭被装入焦炉,并通过预热、燃烧和焦层反应来进行高温焦化。煤炭首先在焦炉内进行预热,将其温度提升至一定程度。然后,在预热后的煤炭被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煤层,在空气和煤层中进行氧化、还原、脱挥发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煤炭中的挥发分逐渐挥发出去,固定碳逐渐焦化

形成焦炭。整个高温焦化过程需要维持适当的温度、气氛和氧化还原条件,以保证焦炭的质量。 最后是焦炭处理阶段。在高温焦化得到的焦炭经过冷却、质量检验、筛分、压结等处理。首先,将新炼出的焦炭送入冷却塔进行冷却,以降低其温度并稳定结构。然后,对冷却后的焦炭进行质量检验,检查焦炭的外观、强度、灰分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接着,将焦炭进行筛分,将符合不同规格要求的焦炭分别进行处理。最后,对筛分后的焦炭进行压结,提高焦炭的强度,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散失。 以上就是干熄焦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和反应,煤炭逐渐转化为高质量的冶金焦,为高炉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原料。

干熄焦生产工艺的优化控制

干熄焦生产工艺的优化控制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各领域也不断的提高。干熄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效果越发理想,该技术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更是不容小觑。当前工业对干熄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越来越强,其已经成为当前工业落实节能减排方案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将就工业干熄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干熄焦;生产工艺;控制 引言 干熄焦系统中的提升机设备主要用来输送红焦,提升机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很高而且长期处于载重状态。在实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机械或电气方面的故障,严重影响了干熄焦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 1干熄焦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分析 1.1干熄焦系统组成部分与工艺流程 目前,工业中所使用的干熄焦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干熄焦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干熄炉、排焦装置、焦罐、除尘器、循环风机、干熄焦锅炉单元、发电部分、自动控制部分等。以干熄炉为例,干熄焦系统中的干熄炉是由预存段、斜道区和冷却段组成。 1.2优势分析 从目前工业应用干熄焦技术的实际效果来分析,干熄焦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大幅提高红焦显热的有效率。现阶段,在焦炉能耗当中,正常情况下出炉红焦显热能耗可以占到40%左右的比重,干熄焦技术可以把这一部分热量进行有效保留,通常这部分能量的可回收度可达80%以上。除此之外,干熄焦技术的优势

还体现在干熄焦技术在完成干熄之后的焦炭质量要更好一些,这便在提高生铁产 量以及降低炼铁成本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干熄焦技术在新建大型焦炉或者原 有大型焦炉改造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节能降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 2故障原因分析 (1)干熄焦旋转密封阀检查口被经常性拆卸,并且它的工作部位长期处于 振动状态,每次拆装时费时费力,耗费检修时间较长。(2)焦罐总是在装满红 焦的状态下工作,经常处于高温中,焦罐极易遭到损坏,需要下线检修。使用备 用罐时,需要利用吊车将新罐和旧罐进行互换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焦罐容易产生 变形。(3)排焦平板闸门执行机构原采用电动头驱动丝杠进行开闭,但是执行 机构在高温、粉尘大的环境中安装,极易造成丝杠锈死、电动头短路等故障,从 而影响干熄焦的正常生产,并且检修环境差,检修难度大。(4)提升机提升或 降落焦罐时,环形梁脱开焦罐造成事故,影响正常生产。为了解决干熄焦焦罐脱 钩问题。 3干熄焦技术在工业的应用 3.1组合干熄焦装置与工艺 组合干熄焦装置与工艺特点在于在装置上进行了显著改进,包括干熄焦罐座、连接管道、罐车等组成,其中焦罐既可以负责接焦和运输,也可以作为熄焦设备 而存在。在熄焦工艺启动之前所有阀门全部关闭,依次开启高温介质阀、低温介 质阀等。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采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焦罐来替代传统的单台熄 焦设备,节约了提升框架等某些复杂的输入设备,这些设备既是接焦设备,也是 熄焦设备,循环应用可以提升熄焦效率,减少焦炭在熄焦过程中的烟尘外泄、二 氧化碳大量排放等。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设备配套使 用的密封性良好,地面作业的安全系数也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某些分件出现问题 时而全部停车检修。通过热量交换满足节约能源目的的同时,重点改进了焦化过 程在熄焦状态下的污染情况。总体来看焦炭冷却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气体流速、

熄焦工艺技术

熄焦工艺技术 熄焦工艺技术指的是通过控制煤炭的热解变换过程,使煤炭中的焦油、气体和固体炭得到高效分离和回收的一种工艺方法。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矿、煤化工等领域,有助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熄焦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煤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焦油、气体和固体炭。热解过程中,煤炭中的杂质和灰分被析出,焦炭得到高效分离和回收。熄焦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干熄焦和湿熄焦两种方法。 干熄焦是将煤炭在高温下进行热解,收集焦油和煤气,最后得到焦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生的气体可直接用于发电或作为燃料,节约能源;同时还可以回收焦油,用于生产化学品和沥青等。干熄焦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预处理、煤气制备、焦油回收和焦炭生产。预处理主要是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灰分,以保证焦炭质量。煤气制备主要是通过控制煤炭的热解温度和时间,使得生成的气体中焦油和杂质的含量降低,同时保证气体的热值。焦油回收则是采用冷凝等方法将焦油从煤气中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利用。焦炭生产则是将热解后的焦炭冷却、压实成型,最后得到高质量的焦炭。 湿熄焦又称为半干法熄焦,是将煤炭在湿润的气氛中进行热解,收集焦油和煤气,最后得到焦炭。湿熄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节约能源,且可以有效控制煤炭的热解过程。湿熄焦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准备、煤炭破碎、湿气制备、水煤浆制备、煤气分离和焦炭生产。湿气制备主要是通过控制煤炭的湿度和温

度,使得热解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保证湿熄焦的效果。水煤浆制备是将湿熄焦所需的煤炭加工成水煤浆,便于后续处理。煤气分离则是将热解后生成的气体中的焦油、灰分等杂质进行分离,提高气体的热值和纯度。焦炭生产则是将湿熄焦的产物进行冷却、压实成型,最终得到高质量的焦炭。 熄焦工艺技术在现代煤矿和煤化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熄焦工艺技术,煤炭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熄焦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干熄焦工艺流程详解》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干熄焦工艺。这是一种重要的焦化工艺,它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焦炭和焦粉,例如煤气化、低硫焦炭、煤焦油等。 一、流程介绍 干熄焦是一种特殊的焦化工艺,它涉及到多个工序,如:烘料、料煅、焦熄、焦化过滤、焦油脱硫、油加氠等。其中的关键部分是焦熄。它包括空气熄焦、烟气熄焦、低氧熄焦等。 1、烘料 烘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烘料,可以改变物料的微观构造,有利于提高焦化产品的质量。烘料的温度可以根据原料的不同来定。一般来说,煤的烘料温度一般在200℃以上,少数物料的烘料温度在600℃左右。 2、料煅 料煅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使焦料中的有机物完全煅烧,从而提高焦油的热值和焦油的质量。料煅的温度一般在450-800℃,取决于原料的不同。 3、焦熄 焦熄是焦化工艺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有空气、烟气和低氧三种方式完成,它们的区别在于氧分压的不同。空气熄焦和烟气熄焦分别以浓度为3-8%和3-5%的空气或烟气为工作介质,焦温一般在900℃ 以上;低氧熄焦以浓度为2.5-5%的低氧气体为工作介质,焦温可以

达到1000℃,生产高热值的焦油。 4、焦化过滤 焦化过滤是指将焦油中的有害物质,如黑碳粉除去,以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一般采用滤筒过滤,最终可获得清洁的焦油产品。 5、焦油脱硫 此过程是将焦油中的硫磺减少到较低的水平。这可以采用蒸馏、柱色谱、活性炭等方法实现,以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 6、油加氠 油加氠是指将由焦油蒸馏而获得的液态碳氢物质加入到活性炭中,与活性炭形成可溶性的液体化合物,以达到提高焦油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安全措施 1、劳动者应当佩戴防护服装和防护用品,以预防烟尘、毒物的污染。 2、应当做好熄焦现场的排烟设备,确保安全。 3、熄焦现场可以采取有害气体报警装置,以及紧急消防设施,以防止出现火灾事故。 4、熄焦现场应当有专门的防火管道布置,及时消除可能导致火灾的危害。 5、工艺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总之,干熄焦工艺是一项重要的焦化工艺,它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焦炭和焦油等产品。在干熄焦工艺过程中,应该重视安全措施,确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