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工程专业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基础训练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09 年10月19日起至09 年10 月25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教4—107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将掌握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2、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各种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3、掌握计算机的组装方法;

4、深入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参数设置;

5、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方法,深入理解硬件参数的设置。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正文、小结、参考文献等

(3)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参考文献:

杨振山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冯博琴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耿国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冯博琴等,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徐安东,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徐士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4)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学生签名:

09 年10月19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完成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过程(4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5)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

09 年11月1日

目录

一、硬件及组装 (3)

一、准备工作 (3)

二、开始安装 (4)

CPU的安装 (4)

安装内存: (4)

安装电源: (4)

安装主板: (5)

接插电源线: (5)

接插数据线: (5)

安装显示: (6)

安装指示灯: (6)

二、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8)

第一步,设置光启: (8)

第二步,从光盘安装XP系统 (8)

附、 (9)

三,BIOS的设置 (10)

一、进入BIOS设置和基本选项 (11)

二、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11)

三、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12)

四、参考文献 (13)

五、小结 (14)

一、硬件及组装

一、准备工作

1、装机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丝刀

2、注意事项: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

接地设备;

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安装主板一定要稳固,同时要

防止主板变形,不然会对主板的电子线路造成损伤的。

3、足够宽敞的活动空间

二、开始安装

1、准备好所需的配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光驱、软驱、机箱、电源、鼠标、键盘、显示器。

2、开始安装硬件:

CPU的安装:CPU插座,它的一个角比其它三个角少一个插孔,

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脚和插孔的位置是对应的,这就标明了CPU的安装方向。安装CPU时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给CPU施压,然后把手柄按下,这样,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当取下CPU 时,先取下风扇;然后要先把手柄拉起来,再取下CPU。

安装内存:安装内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坏线路,内存条上金属接脚端有两个凹槽,对应内存插槽上的两个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确定。安装时把内存条对准插槽,均匀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同时插槽两端的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取下时,只要用力按下插槽两端的卡子,内存就会被推出插槽了。机箱的准备:打开机箱的外包装,看,随机箱会有许多附件,螺丝、档片等,在安装过程中,我们会一一用到它们的。大的铁板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在此称之为底板,上面的这些铜柱是用来固定主板的,现在的机箱在出厂时就已经将固定柱安装好了;

安装电源:电脑电源也分两种,一是传统的普通电源(AT 电源),给普通结构的AT主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电源,给新型的ATX 结构的主板或者有ATX电源接口的主板使用,使用ATX电源的主板好处是可以实现软件关机。安装电源比较简单,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

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的美观。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软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先拧一侧的螺丝,用力要适当,以免对部件造成损害。由于在机箱的另一侧安装螺丝不方便,需要将3寸固定架卸下来,去除固定架的螺丝并把它拉出;然后再固定软驱的另一侧。下面要安装硬盘,我们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然后把带有软驱和硬盘的固定架装回到原位置。

安装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别忘了接CPU 风扇的电源线。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它们的位置都符合标准,这点你不用担心。在底板上有很多个螺钉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现在的大多机箱已经安装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不用我们再单独安装了。然后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总之,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

接插电源线:ATX电源比较方便,它的开关不是由电源直接引出的接线,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电源有三种输出接头,这个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其中一侧的插头有卡子,安装时不会弄反。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接插数据线:新型的A TX主板上有一个软驱接口、两个IDE 口。IDE口是用来连接IDE设备的,一般是硬盘和光驱。主板上的两个IDE 口,一个是主接口,一个是副接口。每个IDE口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所以,一台电脑最多可连接四个IDE设备。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不仅两个IDE口之间有主次关系,接在同一个IDE口上的两个IDE设备之间也有主

次关系;主硬盘,也就是启动硬盘必须作为主设备接到主IDE口上。比较新的主板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来表示。另一个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在主板的各个接口附近都标明了第一根针的位置,在接线之前先要弄清楚。我们用到的连接线有软驱线、硬盘线、鼠标连接口和打印机连接口。硬盘数据线是40芯的,有3个接头,它们不分顺序。其中两个接头连接硬盘和光驱,第三个接头接到主板的主IDE接口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第一根针,主板上的接口和设备接口都是这样。先接好主板这头,再接光驱,再接硬盘。现在的主板上都给这些接口加了一个带有缺口的插座,正好和数据线接头上的形状相同,方向是不会搞错的。

安装显示:主板上黑色槽是ISA插槽,白色插槽是PCI槽,还有一个棕色的是AGP插槽,专门用来插AGP显示卡的。把显示卡以垂直于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适中并要插到底部,保证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触。

安装指示灯:现在机箱面板上的许多线头空着,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它们是一些开关和指示灯,还有PC喇叭的连线,它们要接在主板上。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的。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 。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记,通常为Speaker。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下面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

确保无误后,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下面我就再总结一下:

组装电脑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准备好组装电脑的配件和一把螺丝刀,一定要记得消除身上的静电;

第二将CPU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在此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主板跳线);

第三将机箱打开;

第四安装电源;

第五安装硬盘、软驱、光驱;

第六安装主板;

第七安装显示卡、声卡等;

第八连接电源线;

第九连接数据线;

第十装挡板;

最后盖上机箱盖;

连接键盘和鼠标:最后还要把主机和显示器、键盘等部件连接起来。因为组装电脑只是组装主机这一部分。先来接键盘,键盘接口在主板的后部,是一个圆形的。键盘插头上有向上的标记,连接时按照这个方向插好就行了。这种圆口的PS/2鼠标就插在键盘上面的鼠标插孔中;如果你买的是AT主板,没有这种圆形的鼠标插孔,就要买串口的鼠标,并接在9针的串口连接器上。

连接显示器和音箱:接显示器的信号线,15针的信号线接在显示卡上,电源接在主机电源上或直接接电源插座。注意不要用力太猛。接音箱,通常有源音箱接在Speaker口或Line-out口上,无源音箱就接在Speaker口。

最后连接主机箱的电源线。

现在都连好了,然后就可以开机了。按一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电脑启动了。

二、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第一步,设置光启:

所谓光启,意思就是计算机在启动的时候首先读光驱,这样的话如果光驱中有具有光启功能的光盘就可以赶在硬盘启动之前读取出来(比如从光盘安装系统的时候)。

设置方法:

1.启动计算机,并按住DEL键不放,直到出现BIOS设置窗口(通常为蓝色背景,黄色英文字)。

2.选择并进入第二项,“BIOS SETUP”(BIOS设置)。在里面找到包含BOOT文字的项或组,并找到依次排列的“FIRST”“SECEND”“THIRD”三项,分别代表“第一项启动”“第二项启动”和“第三项启动”。这里我们按顺序依次设置为“光驱”“软驱”“硬盘”即可。(如在这一页没有见到这三项E文,通常BOOT右边的选项菜单为“SETUP”,这时按回车进入即可看到了)应该选择“FIRST”敲回车键,在出来的子菜单选择CD-ROM。再按回车键

3.选择好启动方式后,按F10键,出现E文对话框,按“Y”键(可省略),并回车,计算机自动重启,证明更改的设置生效了。

第二步,从光盘安装XP系统

在重启之前放入XP安装光盘,在看到屏幕底部出现CD字样的时候,按回车键。才能实现光启,否则计算机开始读取硬盘,也就是跳过光启从硬盘启动了。

XP系统盘光启之后便是蓝色背景的安装界面,这时系统会自动分析计算机信息,不需要任何操作,直到显示器屏幕变黑一下,随后出现蓝色背景的中文界面。

这时首先出现的是XP系统的协议,按F8键(代表同意此协议),之后可以见到硬盘所有分区的信息列表,并且有中文的操作说明。选择C盘,按D键删除分区(之前记得先将C盘的有用文件做好备份),C盘的位置变成“未分区”,再在原C盘位置(即“未分区”位置)按C键创建分区,分

区大小不需要调整。之后原C盘位置变成了“新的未使用”字样,按回车键继续。

接下来有可能出现格式化分区选项页面,推荐选择“用FAT32格式化分区(快)”。按回车键继续。

系统开始格式化C盘,速度很快。格式化之后是分析硬盘和以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速度同样很快,随后是复制文件,大约需要8到13分钟不等(根据机器的配置决定)。

复制文件完成(100%)后,系统会自动重新启动,这时当再次见到CD-ROM.....的时候,不需要按任何键,让系统从硬盘启动,因为安装文件的一部分已经复制到硬盘里了(注:此时光盘不可以取出)。

出现蓝色背景的彩色XP安装界面,左侧有安装进度条和剩余时间显示,起始值为39分钟,也是根据机器的配置决定,通常P4,2.4的机器的安装时间大约是15到20分钟。

此时直到安装结束,计算机自动重启之前,除了输入序列号和计算机信息(随意填写),以及敲2到3次回车之外,不需要做任何其它操作。系统会自动完成安装。

第三步,驱动的安装

1.重启之后,将光盘取出,让计算机从硬盘启动,进入XP的设置窗口。

2.依次按“下一步”,“跳过”,选择“不注册”,“完成”。

3.进入XP系统桌面。

4.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选择“显示”选项卡,点击“自定义桌面”项,勾选“我的电脑”,选择“确定”退出。

5.返回桌面,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选择“硬件”选项卡,选择“设备管理器”,里面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管理窗口,此中所有前面出现黄色问号+叹号的选项代表未安装驱动程序的硬件,双击打开其属性,选择“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放入相应当驱动光盘,选择“自动安装”,系统会自动识别对应当驱动程序并安装完成。(AUDIO为声卡,VGA为显卡,SM为主板,需要首先安装主板驱动,如没有SM项则代表不用安装)。安装好所有驱动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至此驱动程序安装完成。

附、安装过程中为您的管理员帐户设置一个安全的口令。口令设置要求:

1)口令应该不少于8个字符;

2)不包含字典里的单词、不包括姓氏的汉语拼音;

3)同时包含多种类型的字符,比如:写字母(A,B,C,..Z);小写字母(a,b,c..z);数字(0,1,2,…9);标点符号(@,#,!,$,%,& …)

4 、系统基本系统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安装防病毒软件并立即升级最新病毒定义库,建议使用Norton Antivirus 软件。

5 、Windows update ,在windows 的站点升级windows 系统补丁,该站点会自动扫描你的计算机需要安装的安全补丁和更新选项,这一项需要的时间稍微长一些,用户只需更新windows 推荐的更新即可。

6 、升级完所有的推荐更新以后,选择安装防火墙软件,完全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不安装也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建议使用Norton Security ,用户可以选择系统自动创建防火墙规则。有的时候会出现因为防火墙规则不正确导致不能收发邮件的问题,可以手动添加一条防火墙规则,因为不同版本的防火墙软件的设置方法不一样,因此不在这里详细给出,用户只需对相应的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主程序设置规则即可,即允许双向进出,大多数防火墙软件会根据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创建相应的规则。

7 、使用的是professional 版的windows ,可以考虑在安装完基本系统以后rename 管理员帐户名,就是在管理工具—〉账户管理—〉下面重命名administrator ,更改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名字,因为administrator 是系统默认的管理员帐户,更改有助于防止口令蠕虫轻易的进入系统。系统安装

三,BIOS的设置

一、进入BIOS设置和基本选项

开启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Waiting……”时,按下“Del”键就可以进入CMOS的设置界面。要注意的是,如果按得太晚,计算机将会启动系统,这时只有重新启动计算机了。可在开机后立刻按住Delete键直到进入CMOS。进入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CMOS设置界面上的选项,然后按Enter进入副选单,用ESC键来返回父菜单,用PAGE UP 和PAGE DOWN键来选择具体选项,F10键保留并退出BIOS设置。

二、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 设定)

标准CMOS设定中包括了DA TE和TIME设定,您可以在这里设定自己计算机上的时间和日期。

下面是硬盘情况设置,列表中存在PRIMARY MASTER 第一组IDE 主设备;PRIMARY SLA VE 第一组IDE从设备;SECONDARY MASTER 第二组IDE主设备;SECONDARY SLA VE 第二组IDE从设备。这里的IDE 设备包括了IDE硬盘和IDE光驱,第一、第二组设备是指主板上的第一、第二根IDE数据线,一般来说靠近芯片的是第一组IDE设备,而主设备、从设备是指在一条IDE数据线上接的两个设备,大家知道每根数据线上可以接两个不同的设备,主、从设备可以通过硬盘或者光驱的后部跳线来调整。

后面是IDE设备的类型和硬件参数,TYPE用来说明硬盘设备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AUTO、USER、NONE的工作模式,AUTO是由系统自己检测硬盘类型,在系统中存储了1-45类硬盘参数,在使用该设置值时不必再设置其它参数;如果我们使用的硬盘是预定义以外的,那么就应该设置硬盘类型为USER,然后输入硬盘的实际参数(这些参数一般在硬盘的表面标签上);如果没有安装IDE设备,我们可以选择NONE参数,这样可以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屏蔽系统对某些硬盘的自动检查。

SIZE 表示硬盘的容量;CYLS 硬盘的柱面数;HEAD硬盘的磁头数;PRECOMP写预补偿值;LANDZ着陆区,即磁头起停扇区。最后的MODE 是硬件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选择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逻辑块地址模式、LARGE大硬盘模式、AUTO自动选择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访问硬盘BIOS和IDE控

制器对参数部作任何转换,支持的最大容量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盘容量为8.4GB,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为1GB。AUTO 模式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硬盘的工作模式。

图2中其它部分是DRIVE A和DRIVE B软驱设置,如果没有B驱动器,那么就NONE驱动器B设置。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我们的软驱类型,当然了绝大部分情况中我们不必修改这个设置。

VIDEO 设置是用来设置显示器工作模式的,也就是EGA/VGA工作模式。

HALT ON 这是错误停止设定,ALL ERRORS 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时将停机;NO ERRORS:当BIO检测到任何非严重错误时,系统都不停机;ALL BUT KEYBOARD:除了键盘以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ETTE:除了磁盘驱动器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KEY:除了磁盘驱动器和键盘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这里是用来设置系统自检遇到错误的停机模式,如果发生以上错误,那么系统将会停止启动,并给出错误提示。

三、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ENABLED是开启,DISABLED是禁用,使用PAGE UP和PAGE DOWN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切换。CPU INTERNAL CORE SPEED:CPU 当前的运行速度;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CPU INTERNAL CACHE/EXTERNAL CACHE(CPU内、外快速存取);CPU L2 GACHE ECC CHECKING (CPU L2『第二级缓存』快速存取记忆体错误检查修正);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开机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调整某些计算机自检时检测内存容量三次的自检步骤;CPU UPDATE DA TA(CPU 更新资料功能);BOOT FROM LAN FIRST(网络开机功能)此选项可以远程唤醒计算机。BOOT SEQUENCE(开机优先顺序)这是我们常常调整的功能,通常我们使用的顺序是:A、C、SCSI,如果您不需要从A盘启动,那么可以调整为ONL Y C ,即只从C盘启动。BIOS FALSH PROTECTION(BIOS写入保护);PROCESSOR SERIAL NUMBER(系统自动检测奔腾3处理器);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驱盘符);VGA BOOT FROM(开机显示选择);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时是否自动检测软驱);BOOT UP NUMLOCK STA 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定);TYPEMATIC RATE SETTING(键盘重复速率设定);TYPEMATIC RA TE(CHARS/SEC,字节/秒);TYPEMA TIC DELAY(设定首次延迟时间)SECURITY OPTION(检测密码方式)如设定为SETUP,则每次打开机器时

屏幕均会提示输入口令(普通用户口令或超级用户口令,普通用户无权修改BIOS设置),不知道口令则无法使用机器;如设定为SYSTEM则只有在用户想进入BIOS设置时才提示用户输入超级用户口令。Memory Parity Check:如果机器上配置的内存条不带奇偶校验功能,则该项一定要设为Disable,目前除了服务器外大部分微机(包括品牌机)的内存均不带奇偶校验.

四、参考文献

[1] 杨振山等,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 杨振山等,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3] 冯博琴等,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4] 冯博琴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耿国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6] 徐安东,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7] 徐士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五、小结

计算机是“高等工具”。是二十一世纪必备的工具,通过学习怎样组装电脑和怎样安装操作系统,我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计算机各种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对电脑加深了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比较系统的掌握了装机的有关知识,这将有助于我对计算机导论及今后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希望可以将所学发挥出作用,学有所成。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8个 B.16个 C.128个 D.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102 B.210 C.103 D.28 7、RAM代表的是(C)。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A.1011 B.1100 C.10111 D.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 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 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 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 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 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

附: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 合计1054461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完整

注:每道题第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2章Excel数据填充与格式设置 1.对于建立自定义序列,可以使用下列命令来建立: "文件"-"选项" "开始"-"选项" "插入"-"选项" "视图"-"选项" 2.如果需要将数字作为文本处理,如、号等时,应先输入(),再输数字,否则Excel 将其视为数值型数据,而不是字符型。 '(单撇号) "(双撇号) ,(逗号) ;(分号) 3.在Excel中,按()可以输入系统当天的日期。 Ctrl+; Ctrl+Shift+; Shift+; Alt+; 4.要在不同单元格输入相同的数据,首先选中多个单元格,然后在选中的当前单元格中输 入数据,输入完成后按()键就实现了在所有单元格个输入该数据。 Ctrl+Enter Alt+Enter Shift+Enter Enter 5.在Excel中,使用填充柄完成自动填充功能,填充柄位于单元格的() 右下角 左下角 右上角 左上角 6.Excel中要选定不相邻的单元格,用()键配合鼠标操作 ctrl alt tab shift 7.某个单元格经过公式正确计算后显示结果却是"######",使用何种操作,可以正常显示 数据而又不影响该单元格的数据容()

加大该单元格的列宽 加大该单元格的行高 使用复制命令复制数据 重新输入数据 8.在表格中一次性插入3行,正确的方法是( ) 选定3行,在"表格"菜单中选择"插入行"命令 无法实现 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行"命令 把插入点点在行尾部,按回车 9.在Excel中,可以输入两类数据,一类是常量,另一类是: 公式 数字 文本 函数 10.在输入数字超过单元格能显示的位数时,则以()显示 科学计数 百分比 货币 自定义 11.在自动换行功能未设置时,可以通过按()来强制换行 alt+enter alt+shift alt+tab ctrl+enter 12.如果要计算A2:A9区域中包含数值的单元格的个数,可以定义公式"=counta(A2:A9)", 若A7单元格是空白,其他单元格都有值,则结果为() 7 8 6 5 13.当鼠标移到自动填充柄上时,鼠标指针变为() 黑十字 双箭头 白十字 黑矩形 14.已知某个单元格的格式已经设置为"百分比"格式,小数点取2位,当用户向其中输入 38后,单击回车键,编辑框及单元格显示的容为()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范文2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范文2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基础分组教学研究当前科技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应用遍布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此,学好计算机技术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项基本技能。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就开始接触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初中生要备战中考,学校往往不会为计算机课设置很多学时,往往只是一周一节,甚至两周一节。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临的问题 由于新信息时代的来临,职业学校在每个专业都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这是一门公共课,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教学面临的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刚入学,对职业学校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难以适应,他们仍然沉浸在初中的学习模式中。中职学校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更自由、民主,而学生往往自觉性不高,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快速适应这种方式。其次,职业学校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接受知识课后作业时对因为学生的差异也难以做到统一。再次,公共课一般在大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空间大,学生多,老师通过计算机加大屏幕投影,主要以讲授为主,师生之间没有多少互动,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注意力也很难得到集中,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最后,因为计算机课程有理论课也

有实际上机操练课,两个课时之间往往隔离很长时间,学生理论学习后难以及时进行实际操作,在下次上机操作时往往已经忘记了一些理论知识,而老师也没有太多时间再逐一进行辅导。此外,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每个学生对计算机需求度及兴趣度也存在差异,教师难以做到统一教学。由此看来,当前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学校应作出一些改革,在多方面进行整改,例如实施分组教学、添加资源设备、合理安排课时等等,以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发展。 二、分组教学的意义所在 所谓的分组教学,就是改变当前大班整体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不同分组,从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他们的能力发展。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是互相合作关系,小组之间则是竞争关系。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小组教学相对于大班授课而言,更轻松,更利于老师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老师不再是主体,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密切,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小组间的学生互相合作,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奋斗,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团结性,提升他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好的榜样还能起到模范作用,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再次,小组教学可以让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有利于提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总称为( ) A)CPU B)MPU C)主机D)RAM 2、(188)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DB)H B)(CB)H C)(BD)H D)(BC)H 3、完成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是 ( ) A)操作系统B)CPU C)主机D)语言处理程序 4、下列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A)ROM B)RAM C)磁盘存储器D)闪存 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 A)8 B)Y C)a D)A 6、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1MB等于( ) A)1000KB B)1024KB C)1024B D)1000B 8、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 A)实用软件B)数据库软件C)应用软件D)编辑软件 9、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收录的汉字和藏、蒙、维吾尔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总数有( ) A)1.6万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10、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1、Flash的元件包括图形、影片剪辑和( ) A)图层B)时间轴C)按钮D)声音 12、下列不属于多媒体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 A)GIF B)AVI C)BMP D)PCX 13、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 A) 98.62.53.6 B) 130.53.42.10 C) 200.245.20.11 D) 221.121.16.12 14、以下正确的E-mail地址是( ) 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主机名+@+域名D)主机名+域名 15、下列属于我国教育科研网的是( ) A)CERNET B)ChinaNet C)CASNet D)ChinaDDN 16、在缺省情况下,下列属于C类网络的掩码是( ) A)255.225.255.255 B)255.255.0.0 C)255.0.0.0 D)255.255.255.0 17、WWW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 A)SMTP B)FTP C)SNMP D)HTTP 18、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19、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先进先出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D)没有共同点 20、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名的是( ) A) 文件B) 处理C) 数据存储D) 控制流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 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 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改革: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四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进入大一下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从而使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学时数改革:见机房课表和教学任务书 三、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2008年成立公共课部,对全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统筹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推进课程组建设,成立了四个课程组; ●在学生意见反馈上,利用教学管理QQ群和院系联系人制度保障 信息的沟通和教学中问题的处理; 四、教学师资力量: ●要求全院教师、特别是副高以上的教师带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引导尽量多的优秀专职教师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校其他部门,挑选、聘用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在职员工,作为 兼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 ●聘用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严格把关。坚持试讲制度, 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聘。 五、考核形式改革: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学生作业提交方式改革:教师在服务器建立班级账户,学生通 过局域网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课内无法完成作业可以在其他时间补交。见实验档案文件夹。 七、课程建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中,《计算 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已经通过校级精品课程验收;《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经成功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程序设计基础》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八、教材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 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2007年),组织有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并紧跟社会需求,每三年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1]

1计算机诞生于 ( B) A. 1941年 B. 1946年 C. 1949年 D. 1950年 2. 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D) A.莫奇莱 B.艾仑·图灵 C.乔治·布尔 D.冯·诺依曼 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A) A.电子管 B.晶体管 C.继电器

D.光电管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 C.首次实现了“存储程序”方案 B.按照计算机的规模,人们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代 C.微型计算机最早出现于第三代计算机中 D.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基础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B) A.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外部设备 D.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辅助存储器 6、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A)

A.微处理器 B.内存储器 C.显示适配卡 D.硬磁盘存储器 7、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基本单位为字。一个字的长度通常是 ( D) A. 16个二进制位 B. 32个二进制位 C. 64个二进制位 D.与微处理器芯片的型号有关 8、计算机字长取决于哪种总线的宽度 ( B ) A.控制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通信总线

9、“PentiumⅡ350”和“PentiumⅢ450”中的“350”和“450”的含义是 ( D) A.最大内存容量 B.最大运算速度 C.最大运算精度 D. CPU的时钟频率 10、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C)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11、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 D ) A.软磁盘存储器 B.硬磁盘存储器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成为各个领域服务人员的必备技能。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机制中也将计算机教学作为了一项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规定和规范。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及生源情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将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教学目标 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高校计算机课程是针对所有高校学生开展的,但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就业方向都有所不同,在符合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同院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补充和修改。

针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高校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调整。 2.教学对象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象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一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也给教学内容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教学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设置上,必须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师正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中。为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加强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 3.教学内容 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B.逻辑层C.用户层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外码B.内码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教材: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主编:张洪明、陈环、刘玉菊、布瑞琴、朱有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周艳萍、施洋) 3.《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主编:张洪明) 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郭晔) 一、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的使用,掌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掌握Flash等软件的一般使用。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C类考证)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电子计算机得诞生 1 计算机得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各个时代划分得原则就是根据( )。 A、计算机所采用得电子器件 B、计算机得运算速度 C、程序设计语言 D、计算机得存储量 正确答案:A 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年。 A、1939 B、1946 C、1952 D、1958 正确答案:B 3 计算机科学得奠基人就是( )。 A、查尔斯?巴贝奇 B、莫奇利与埃克特 C、阿兰?图灵 D、冯?诺依曼 正确答案:C 4 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得计算机称为第( )代计算机。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B 5 ( )就是现代计算机得雏形。 A、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得分析机 B、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46年2月研制得ENIAC C、冯?诺依曼小组研制得EDVAC D、阿兰?图灵建立得图灵机模型 正确答案:A

计算机系统得发展 1 下列( )不属于输入设备。 A、扫描仪 B、键盘 C、硬盘 D、体感设备 正确答案:C 2 计算机系统得发展趋势不包括( )。 A、巨型化 B、微型化 C、智能化 D、复合化 正确答案:D 3 将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所形成得元器件称为( )。 A、微处理器 B、ROM C、CMOS D、Cache 正确答案:A 4 负责解释与执行程序得部件称为( )。 A、内存 B、中央处理单元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正确答案:B 5 下列( )就是衡量微处理器得主要指标。 A、主频

C、速度 D、工艺 正确答案:A 计算机系统得组成 1 组成计算机CPU得两大部件就是( )。 A、运算器与控制器 B、控制器与寄存器 C、运算器与内存 D、控制器与内存 正确答案:A 2 计算机系统由(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B、主机与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正确答案:C 3 执行速度最快得编程语言就是( )。 A、汇编语言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Java语言 正确答案:C 4 程序得执行就就是指令执行得一个循环过程。

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2篇

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2 篇 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基础; 教学研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来处理日常事务,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运用各种办公软件成为对高校毕业生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综合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因此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差异大大一新生入学时,高职院校会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进行摸底考试,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对word、excel 、 powerpoint 等常用办公软件有的同学只会打字录入,而有的同学排版、美化、函数调用能熟练综合运用。一方面是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区间中学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差异导致; 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有单招, 统招,对口等不同种类入学方式,基础相对薄弱,接受吸收新知识能

力也相对薄弱。如果教师还按传统教学模式统一授课,教学内容统一,那基础弱的学生会感觉吃力,基础好的学生会感觉无趣,没有新鲜感,同时高职院校一些学生上学主要就是为了拿毕业证,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1.2 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专业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内容更新速度加快,而教材从编写到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根据教材授课,到学生学到的知识落后于时代发展,缺乏时代性。此外,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所有学生的教学内容却是相同的,没有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各个专业的特 色,不利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发展。 1.3 教学资源受限制计算机基础是公共基础课,大一新生都要上,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专职教师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以就有很多兼课兼职教师,有的教学目标理解不够透彻,教学经验也各不相同,因此对教师不方便统一管理。加之各院校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在大教室合班上课,学生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师生互动有所欠缺,影响学习效果。学生上完理论后再去上机实践时,一名老师要同时指导近百名学生,有一定难度,无法保证上课质量。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不合理,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期末出几道操作题考试,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考核是直接拿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来作为这门课程的考核成绩。这两种考核方式都缺乏实践过程的监督,只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平时的表现,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 计算机的发展通常认为经历了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A)电子管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189)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CF)H B)(BC)H C)(DF)H D)(BD)H 3. HTTP是( ) A)文件传输协议B)一种邮件传输协议 C)超文本传输协议D)超文本标记语言 4. P4 1.4G/256MB DDR/40GB/DVD×16/声卡/1.44/15〞LCD,表示该计算机的CPU时钟频率是( ) A)256MB B)40GB C)1.4G D)16 5. 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一个是( ) A)y B)Y C)a D)A 6. 在40×40点阵字库中,存储一个汉字的字模信息需要的字节数为( ) A)40Byte B)200Byte C)1600Byte D)2Byte 7. 111000∨000111的运算结果是( ) A)000000 B)111111 C)000111 D)111000 8. 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共收录了的汉字数有( ) A)16384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9. 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0. 能从采样信号中重构原始信号,采样频率应高于输入信号中最高频率的几倍( ) A)二 B)三 C)四 D)一 11. 计算机病毒是指( ) A)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 B)已被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C)编制有误的计算机程序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计算机程序 12. 根据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5117458335.html,表示的网站类别应是( ) A)国际组织B)政府部门C)商业组织D)教育机构 13.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 A)工作站 B)网卡C)网络服务器 D)网络互连设备 14. 60台计算机组成的星型结构局域网中,连接服务器与工作站的最佳设备是( )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器 C)路由器 D)集线器 15. TCP/IP协议集中,网络层的核心协议是( ) A)ARP B)ICMP C)IGMP D)IP 16. 下列属于算法设计方法的是( ) A)数据流程图 B)列举法 C)判定树 D)数据字典 17. 测试的目的是( ) A)发现错误位置并改正 B)暴露错误,评价程序可靠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层次不分,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方法传统等问题。我们应该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能力标准,采用有效的数字话学习手段,因材施教,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方法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数量的多少,质量如何,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前途和国家的安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计算机教育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计算机教育是我国计算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国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作为新世纪的必备工具,在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起重大作用。计算机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计算机技术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做课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方法等大量工作,使得大学计算机教育有了很的提升。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教学内容混杂。随着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个大学加大了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然而,在诸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改课题的研究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这一群体本身的研究内容,也很少有针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的相关性问题以及大学计算机 基础课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在高校的工作状况的研究。现在的计算机教育不分难以程度,所教授的课程知识混杂。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冗余度太大;计算机高级语言多杂,没有一个国标来作为参考标准。同时也没有中国各地均有计算机培训,很多的所教知识不系统,没有一个总体的模式。在很多的大学教育教学内容太浅或太深,活着乎浅乎深,没有递变的过程。学生教育也是混杂不堪,所有学生都是同一进度,同一评判标准,扼杀很多学生的思维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专业基础。 其次,教育模式单一。高等教育就是放幻灯片,看看视屏,简单的上级操作。师生讨论的时间基本没有,这个重要的环节被忽略。采取单一的老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模式。种种原因,课后实践不能更好的完成,课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大的突破,学生的很多学习受到了限制。教育模式急需改变。 最后是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评价只是期末考试,简单的课程考核。学生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全部)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题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