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社会制度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态上,可以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劳动成果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产品没有剩余,被迫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都属于私有制形态。上个世纪,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消失,现在包括中国在内仍然宣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其政策也都像中国一样,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用“特色”来区别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和毛泽东时代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已有本质上的区别。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划分是由生产资料的属性和分配制度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从本质上说,社会财富是由人创造的,每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寡是与社会分配制度相联系,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财富是通过资本实现的。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共有,实行按劳分配,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人民在政治上地位平等,经济上财富分配比较均匀,相差不大,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富差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但公有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实行公有制,形成产权不明晰,生产资料名义上是全体公民所共有,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属于自己,在这一点上公与私的矛盾是很难处理的,大锅里的“饭”谁都想吃,而对于“做饭”的工作,及食物的来源谁都不愿意去想、去做,消极怠工、瘦公肥私现象难以避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

资本主义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公有制的一些弊端得到有效控制,但分配不公,形成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的产生,必然引发阶级矛盾,他的直接后果,即使不引发革命,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怠工等也会对生产力的发

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对社会生产力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连美国通用这样全球性的百年企业都要面临破产倒闭,它对生产力的破坏可见一斑。

两种所有制形式在实践中应该各有利弊,如何兴利除弊,这是摆在中国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完全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显然已不可能,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私有经济快速发展,已经产生有产阶级,如果不进行革命,私有资本是不可能消失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恐怕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虽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实践中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果全面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全盘西化,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显然也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这是执政者不能回避的难题,也是改革进行到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不应该走回头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真正的共产党不答应,全国人民不答应。即便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也在尝试带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化,比方美国财政部长就曾发表讲话说,“不排除将陷入困境的银行收归国有的可能性”。国有不就是全民所有吗?美国财长能够这样说,可能他也认识到公有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消除经济危机的积极作用。既然作为资本主义代表的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都考虑银行实行国有化,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必要全面私有化吗?各种私有制形式的并存可能是解决公有制和私有制矛盾的有效手段,但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就左右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危机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衡量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绝不会只有经济一项指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分配制度的公平,人民在政治上享有的权利,还有民主和自由,社会生存环境和和谐稳定等都应该是重要指标。结论是明显的,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行生产资料共有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差别,保证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真的是人类一种理想的社会。

先注明一下,以下为我自己总结的,不一定对,但是至少有些是正确的。希望我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1.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化,

其终极阶段就是帝国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逐渐产生霸权倾向)。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化,

其终极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极度繁荣,要什么就有什么)。

2.计划经济:东西太少了,国家供应,按期发票,凭票购买物资。

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由市场决定,企业自由竞争,在我国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吗?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不是说这种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运行的经济,或叫市场导向型经济,它本身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可以既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又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是:①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②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⑤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是①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②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③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道路;④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⑤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是否私有,通常来说就是是否是土地私有化。在社会主义的最初定义之时,社会主义者把计划经济设定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

而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思想意识发展水平使计划经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所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的国家就对这易特征进行一定的调整,也就是引入自由竞争体制,也就是市场经济。

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也凸显出完全市场经济的弊端,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干预,但这并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本质。

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带来生产力大解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卓元

2009年01月19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出现了超越阶段的冒进,片面追求“一大二公”,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这种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活困难。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农村有2.5亿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城镇有上千万待业人员。而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不少国家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果我国生产力不能加速发展,人民生活不能持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不懈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们在积极推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1997年,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成功实践经验,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出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共同繁荣的景象,使国民经济进一步活跃,经济高速增长,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比1997年高1倍多;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7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发展而不断完善。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时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继续把国有资本集中到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

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刘诗白

2009年01月19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又坚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所有制改革的成功道路。一方面,推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积极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推动众多产业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开准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传统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公有制、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三位一体的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形成完善的所有制形式,是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前提。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固有的要求。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而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30年的改革发展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掘和动员我国庞大的民间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土地、技术、知识等,用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拓宽就业门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知识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改革“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因为:第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竞争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众多主体参与竞争的基础之上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往往会导致垄断,使经济失去活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样性的所有制结构,才能开展和形成市场竞争,进而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具

有团队凝聚力强、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等优点,非公有制企业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经营灵活、自我调适快等长处。在市场竞争中,各类企业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的革新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企业体制不断完善。第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在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中,通过发展股权多元化的国有经济,寻找到一种由多种所有制成分组成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这使不同性质的经济主体在企业内部紧密结合和互补互促。由于可以根据产业性质和企业特点,或实行国家控股、参股,或允许社会资本控股,因而股份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拓宽了不同性质经济成分的发展空间,既可以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潜力,又能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强其控制力和影响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仅是改革完善所有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成功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一项重大成果。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要求实行单一公有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误解。马克思阐明了所有制的变革决定于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强调只有在所有制关系与生产力发生冲突、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革命才能到来。恩格斯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实行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成为可能,才成为历史的必然。旧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是在物质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制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尽管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实现了飞跃,但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仍然较低,城乡和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不少内陆和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和性质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表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纯而又纯的。即使在特定社会形态的成熟发展阶段,也仍然会存在先前社会的因素。不纯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是事物内在矛盾的表现,是发展和运动的契机。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也应该全面、辩证、历史地观察事物,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我国决不能搞私有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可分为私有制与公有制。私有制与公有制又有不同的类型和实现形式。就私有制来说,经历了奴隶制私有制、封建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三大类型。此外,还有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个体私有制。个体私有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只能从属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不同的私有制类型在发展中又会选择不同的实现形式,比如资本主义私有制就经历了由自有自营的业主制发展到合伙制、又发展到股份制、再发展到跨国公司制等过程。同样,公有制也有不同的类型和实现形式,有原始氏族社会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有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具体类型或存在形式。同时,公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如国有国营、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

马克思主义评价所有制的标准有两条,首先是生产力标准,其次是价值标准。奴隶制私有制取代原始氏族社会的公有制是一种历史进步,因为它有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封建主义私有制取代奴隶制私有制又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取代,同样都是历史进步。但是,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两方面来判断,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出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对抗性矛盾,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阶级剥削现象,出现阶级矛盾与斗争。矛盾与斗争的激化,表明原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后阶段。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从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及其经济与政治的诉求中,洞察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生产社会化与公有制的统一,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种新的历史进步。

旧中国存在多种私有制经济,但并没有因此走向繁荣富强,而是饱经忧患、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才挽救了中国。新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曾经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这是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根源。但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搞私有化,那样只会从另一条途径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如果放弃和否定公有制,搞私有化,必然出现社会主义的异化演变与自我否定。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私有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几,大部分的国家都是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如果我国搞私有化,就会导致两极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出现社会动荡。

国际经验也表明,大规模私有化使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急剧倒退,国家实力削弱,大部分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有资料表明,乌克兰在推行私有化改革的10年中,国民经济倒退60%。我国坚持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经济上来说,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和特点,也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需要和特点。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被否定了,搞了私有化,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存在了,我们也就丧失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当然,我国不搞私有化,应以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和绩效为前提,以搞好搞活公有制经济为前提,也就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让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

正确认识公有制和私有制

一,历史的回顾

建国以后,我们党遭受多次重大挫折,特别是十年文革浩劫,给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原因固然很多,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被严重破坏,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崇拜盛行等等,特别重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够,照搬照抄苏联的理论和经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照搬照抄马列的片言只语,对公有制社会的本质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知之甚少。以至于把公有制社会和私有制社会共性的东西,当作私有制社会才存在的东西,加以铲除;把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当作私有制社会才产生的所谓毒瘤和土壤,加以铲除。把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看作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简单回归。更为错误的是,把阶级斗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严重后果就是——生产力大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激烈争论始终没有停止,严重阻碍了我们的前进道路,为了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必须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理论问题,给予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重大里程碑。

二,人类社会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为了科学准确地认识公有制和私有制,有必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原始氏族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公有制社会,原始氏族社会主要特征是: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森林宗祠庙宇等等为公共所有。2,劳动成果分配方面,生产力高度落后,人们勉强维持温饱,猎物和采摘物一般为公共所有,但劳动者可多分配一点。3,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方面,有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如刮削器弓箭等,一般为个人或家庭所有,而不是公共所有,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在非常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没有劳动工具,就等于束手待毙,所以,作为猎人,弓箭是须臾不离身的,不可能随便出借,更不能公共所有。那种认为,公有制社会,劳动工具必定公共所有,这种说法毫无历史根据。4,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社会成员人身是自由的,社会管理是民主的,部落首领基本没有什么特权。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主要特征是: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森林宗祠庙宇等等为奴隶主所有。2,劳动成果分配方面,奴隶主拥有所有劳动成果,奴隶仅获得勉强生存的食物。3,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方面,全部归奴隶主所有。4,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奴隶人身没有任何自由,是奴隶主的私产,可以任意处分,包括买卖和殉葬。社会管理由奴隶主阶级说了算,奴隶主阶级拥有全部特权。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森林宗祠庙宇等等为地主阶级所有。2,劳动成果分配方面,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阶级仅获得少部分劳动剩余物。3,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方面,大都由农民阶级自备,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劳动工具的保养和使用方法,决定劳动工具的使用寿命,如果由地主阶级提供劳动工具,对劳动工具的使用寿命非常不利,而且,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力非常低下,劳动工具也非常简陋,所以,农民阶级自备劳动工具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4,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农民阶级人身有基本自由,社会管理由地主阶级说了算,地主阶级拥有全部特权。特别要提到的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比较,存在时间要短的多,道理很简单,奴隶社会的劳动者根本没有发展生产力的兴趣,根本没有发挥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条件,这种社会制度严重扼制生产力发展,理所当然,是一个短命的社会制度,而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相比较,劳动者有了人身自由,有了改善劳动工具的条件,也有了改良农作物品种和改良生产方法的条件,也有了支配剩余物的条件,各方面来看,都要比奴隶社会进步,所以封建社会形态代替奴隶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森林科教文卫资源等等为资产阶级所有。2,劳动成果分配方面,资产阶级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工人阶级仅获得少部分劳动成果。3,

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方面,大都由资产阶级占有。4,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工人阶级人身有基本自由,社会管理由资产阶级说了算,资产阶级拥有全部特权。

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特征是:1,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河流森林科教文卫资源等等为全体人民所有。2,劳动成果分配方面,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合理分配。3,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方面,社会,集体,个人都可以拥有,无关乎社会性质。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什么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在现代社会,生产资料都可以在市场买到或租赁到,对于生产者来说,既可以对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也可以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如租赁的厂房,租赁的机器设备等,所以,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一般都有折旧年限。作为生产资料的原材料,是典型的流动资产,其所有权更是在经常变动之中。而社会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变化不会频繁。所以,以寿命十分有限,经常在折旧,情况千变万化,经常可以买卖或租赁的生产资料,来判定社会性质,实在是荒谬绝伦。所以,生产资料的性质和归属不是判定社会性质的依据。4,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全体人民享有基本自由,社会管理由全体人民说了算,任何人都没有社会特权。

三,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本质

上面对人类社会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由此,我们可以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本质进一步概括。

公有制的本质主要包括:第一,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河流,野生动物和原始森林等等,都属于全社会公共所有;在社会主义阶段,企业和个人可以租赁,获得一定年限的使用权,也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第二,所有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卫生科学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会公共所有,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个人应承担适当费用,如大学适当收取学费。第三,所有的社会发展成果,通过二次分配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具体地说,就是不管社会成员有没有劳动能力,有没有私人财产,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权,生存权,医疗权,住房权,等等;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劳动者可获得多一些社会发展成果,因此,财富分配不可能绝对平均。第四,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全体人民享有基本自由,社会管理由全体人民说了算,任何人都没有社会特权。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的本质区别,主要也就是以上几点。

长期以来,我们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作为社会制度性质的判断标准,这是完全错误的。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和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众所周知,生产资料都可以在市场买到或租赁到,对于生产者来说,既可以对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也可以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如租赁的厂房,租赁的机器设备等,所以,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一般都有折旧年限。作为生产资料的原材料,是典型的流动资产,其所有权更是在经常变动之中。而社会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变化不会频繁。所以,以寿命十分有限,经常在折旧,情况千变万化,经常可以买卖或租赁的生产资料,来判定社会性质,实在是荒谬绝伦。现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大量国有企业,甚至二次大战前希特勒当政的德国都有大量国有企业,死抱住企业是不是国有,来判定社会性质是不是社会主义,是非常荒谬的,也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生产力的解放。邓小平同志在上海参观贝尔公司明确指出,这些外资企业的生产资料机器设备虽然不是国有,但是,这些企业姓社不姓资。吴邦国同志当时也在旁边。所以,生产资料的性质和归属不是判定社会性质的依据。因此,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归属作为社会制度性质的判断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因而是完全荒谬和反动的。

四,不存在纯而又纯的社会形态

众所周知,世界上不存在纯而又纯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前期会保留奴隶社会的残余,封建社会的末期会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会保留封建社会的残余,资本主义社会的末期会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太监和宫女,实际上和奴隶社会的奴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把社会形态绝对化,非此即彼,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和历史事实背道而驰。当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北欧,其社会内部都大量存在社会主义的因素,实际上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如果把旧中国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些北欧国家就是半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

五,阶级对立是社会进步的阻力

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但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短短五千年左右,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更短,也就是三千年左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不过是短暂的一霎那而已。也就是说,阶级和阶级斗争,过去不是,今天不是,将来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那种认为,只有一刻不停搞阶级斗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人类社会才会进步,这样的认识是十分荒谬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如果把阶级斗争当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结果就会得出一个荒唐结论,即没有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僵死社会,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鲜血,难道是为了追求一个僵死社会吗?!因此,把阶级斗争当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完全荒谬和反动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发明,科学技术,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第一生产力。这一结论是邓小平同志最重大的贡献之一,也是我们科学准确地认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众所周知,阶级对立是社会进步的阻力,剥削阶级占有绝大部分财富,劳动阶级辛勤劳动,勉强温饱,没有条件再去创新,这样,社会就停滞不前进步缓慢,为了消除社会进步的阻力,就必须消除阶级对立,毛泽东同志说过,战争是消灭战争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质上就是劳动者消灭阶级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社会主义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从而消除社会进步的阻力,使社会进步加速。那种在社会主义阶段乐此不疲大搞特搞阶级斗争,美其名曰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动力,不搞阶级斗争,社会无法进步,实际上是和社会主义的目的背道而驰,因而是完全错误的,也是荒唐可笑的,其结果必然是生产力大破坏,导致社会停滞不前。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战败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都迅速起飞,亚洲四小龙的的经济也都迅速起飞,而就在这段时间,中国和世界的差距极速拉大,就是沉痛的教训。

六,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一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二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参与公共事务扩大民主权利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前者的矛盾,主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推广科学技术解决,后者的矛盾,主要通过发展人民民主,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解决。怎样防止烈士的鲜血白流?如果不发展人民民主,不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贪官污吏横行,烈士的鲜血就会白流。1949年,毛泽东同志走进北京城时就说过,要防止朝代更替的周期率,就必须发展人民民主。因为反腐败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发展人民民主,消除腐败,不是靠运动,而是靠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使人民群众真正能监督公仆,用法律约束公仆,人民监督不是官吏对人民的恩赐,也不是人民对官吏的跪求,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对生产力发展起严重的

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管理体制,对生产力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生产力和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进步的两个车轮,如果一个车轮很快另一个车轮很慢,车辆就会偏航甚至侧翻,因此,要使我们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只有改革落后的社会管理体制,才能彻底根治腐败。

七,分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进器,社会分工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已产生。社会分工经历了几个阶段,人类社会最初阶段的社会劳动分工是,男性负责打仗狩猎,女性负责种植采集农耕纺织及抚养未成年人照料老人,随着社会需要,产生了医师塾师卜卦巫婆神汉祭司等等,随着制陶业冶金业的兴起,产生了专业的工匠陶匠铜匠铁匠瓦匠等等;随着社会管理的需要,产生了各种管理社会事务的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社会分工已经无孔不入,没有任何人能包打天下,根据劳动部门测算,现在已经远远不止三百六十行,三万六千行都不止,什么精算师动画制作师投资咨询师等等,过去听都没听说过,因此,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即使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社会分工,并且还要大力促进社会分工。认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社会分工,进入私有制社会才有分工,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因此,公有制社会应该取消分工。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是极其荒谬和反动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1959年的庐山会议,竟然提出要取消社会分工取消商品生产取消货币,令人匪夷所思,荒诞和荒唐举世罕见!

八,商品生产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进器,所谓商品,就是不是供自己消费,而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例如,铁匠生产锄头,不是用来供自己使用,而是用来交换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品生产古已有之,并非资本主义兴起才有,只不过,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非常不发达,以城市和集市的手工作坊为主,在广大乡村,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农人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进行商品生产。大量考古研究表明,商品生产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就已产生,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兴起,极大地推进了商品生产。因此,商品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即使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商品生产,并且还要大力促进商品生产。认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进入私有制社会才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是私有制的产物,因此,公有制社会应该取消商品生产。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是极其荒谬和反动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1959年的庐山会议,竟然提出要取消社会分工取消商品生产取消货币,令人匪夷所思,荒诞和荒唐举世罕见!

九,货币是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货币是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进器,货币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标志。所谓货币,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大量考古研究表明,货币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就已产生,并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货币是采用贝壳,后来采用金银贵金属,由于金银贵金属产量非常少,再加上人们的储藏习惯,导致金银币短缺,所以,就采用青铜铸造货币,再后来发展到纸币,中国古代称为胶子,到了现代,产生了电子货币,但是,不管货币的质地如何变化,其基本属性的价值尺度并没有改变。因此,货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即使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货币,并且还要大力促进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建设。货币不仅是价值尺度,而且,也是工厂成本核算的计量单位,共产主义社会同样要厉行节约讲究成本核算,没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就像没有度量衡就无法测定重量,没有温度计就无法测定温度。认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货币,进入私有制社会才有货币,货币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一切罪恶的渊薮,因此,公有制社会应该取消货币。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也不符合

历史事实,因而是极其荒谬和反动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1959年的庐山会议,竟然提出要取消社会分工取消商品生产取消货币,令人匪夷所思,荒诞和荒唐举世罕见!

货币和商品交换是劳动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消灭了,劳动分工依然会存在,货币和商品交换依然会存在。阶级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货币和商品交换,而是为了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为了消灭社会公共所有的资源为少部分人享有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是为了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的合理社会。货币和商品交换和公有制社会是并行不悖相互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消灭劳动分工,消灭货币和商品交换,人人共享劳动分工发展成果,人人拥有合理合法的货币和商品,是公有制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因此,目前在中国广泛存在的劳动分工,货币和商品交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所谓私有制的东西!自由平等博爱,分工商品货币,从来都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把好东西都算到资本主义的帐上,这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十,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

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有助于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有助于提高生产和经济管理水平,有助于新技术新发明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消灭了,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依然会存在。阶级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而是为了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为了消灭社会公共所有的资源为少部分人享有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是为了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的合理社会。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并行不悖相互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可以并存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消灭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当然,随着人类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随着生产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计划的成分会多一些,市场的成分会少一些,这也是正常的。

十一,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消灭了,私有财产依然会存在。阶级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为了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为了消灭社会公共所有的资源为少部分人享有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是为了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的合理社会。大量考古研究表明,私有财产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就已产生,在许多原始社会古墓葬中,都发现了随葬品,这些随葬品曾经都是墓主人的私有财产。认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私有财产,进入私有制社会才有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的产物,因此,公有制社会应该取消私有财产。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是极其荒谬和反动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是并行不悖相互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消灭私有财产,人人共享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人人拥有合理合法的私有财产,是公有制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因此,目前在中国广泛存在的合理合法的私有财产,是社会资源存在形式,而不是所谓私有制的东西!

十二,生产方式不决定社会性质

生产方式不决定社会性质,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各种混和所有制

企业,各种劳动组合,各种经济联合体,各种生产方式,各种劳动组织形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消灭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组织依然会存在。阶级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组织,而是为了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为了消灭社会公共所有的资源为少部分人享有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是为了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的合理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组织,是并行不悖相互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各种劳动组织形式是可以并存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并没有排挤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劳动组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既需要工业化大生产,也需要针头线脑的小商品生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消灭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组织,人人自由选择自愿组合各种劳动组织形式,是公有制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因此,目前在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公有制的劳动组织形式,而不是所谓私有制的东西!把小商品生产和个体工商户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是完全荒谬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十三,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

一千五百年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经济中心,首都长安万商云集,摩肩接踵,经济总量是世界的三分之二,其他国家都要到中国朝觐学习,那个时候,美利坚合众国连影子都不存在,北美大陆大部分是蛮荒之地,欧洲还处在中世纪黑暗中,其他大部分国家和民族,还处于未开化的愚昧时代,那个时候,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天文数学冶炼纺织制陶航海造纸建筑水利医学等等都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为什么人类工业革命的曙光不是出现在中国,而是在英国呢?全世界许多学者都百思不解。现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终于为我们解开了谜团。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科学技术进步,二是商品经济的发育,三是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伟大联姻。没有以上三个条件,人类社会到现在还是处于愚昧无知的封建社会。十六世纪的英国,是当时世界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航海业发达,造成海上贸易发达,同时,英国出现了牛顿,瓦特等等伟大的科学家,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等等发明迅速运用到工商业,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之间发生了伟大的化学反应,催生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如果,科学家的发明没有被商业化,而是被放在皇宫里展览,如果,商品经济处于扼制状态,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兴趣,工业革命也就不会发生。反观中国,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八股科举制度,重文史轻理工,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奇巧淫技,使中国丧失了成为人类工业革命策源地的伟大机遇,使人类工业革命的曙光推迟了整整一千年,教训极其惨痛。

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体现出来。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同时也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正是两者的结合,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要走在世界前列,除了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还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使两者有机结合,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我们的行动教条。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革命先辈,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是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域创造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不能抓住这些革命先辈的只言片语去指导现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对于宣言的内容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实施。

政府利益最大化机制下的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政府利益最大化机制下的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的原因,详细分析土地财政形成的三种驱动因素: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通过与国外的土地管理机制做对比,并对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地财政; 政治体制; 地方政府关系; 城市化 一、土地财政概述 “土地财政”是指中国现有的体制造成的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所带来的相关税费和融资收入的非正常现象,即一方面通过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等方式招商引资,促进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超常规发展,以带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的大丰收,另一方面通过招、拍、挂等方式收取土地出让金,并以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土地融资,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一直以来,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重要一项,在各地方政府财政中占有很大份额。一些城市的城市G D P、官员的政绩、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都与土地收入绑在一起,欲罢不能。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二、土地财政的成因——三种利益驱动 在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和城市外延扩张的进程中,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房产税收与收费、融资或土地金融的方式,扩大城市土地利用面积,并以此带动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从而实现以增加本级财政可支配财力为最终目标。其形成驱动因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一)经济驱动因素———国家分税制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 1994年国家实施分税制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转轨期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

论公有制公平,私有制不公平

论“公有制公平,私有制不公平” 人是渴望平等自由的,但人的这种渴望永远不能摆脱自然法则即物质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早先一些的哲学家如法国的卢梭等人都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因而提出用公有制来取代私有制,这种观点是完片面错误的。他们不懂得人对自由的渴望是不能摆脱自然法则的制约的。 私有制是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吗?不是!社会的不平等是由自然法则即物质规律决定的。 自然法则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生产领域的平等有两种:一种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赋予人们在谋求私利和幸福方面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另一种是分配平等,分配平等是指社会在分配生活财富方面实行人人平等。自然律决定了这两种平等的关系是成反比的:实行机会平等就意味着在分配方面不平等,实行分配平等就意味着在机会方面不平等,因此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 其实,私有制并不是一种不平等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前面说了,平等有两种即一种是机会平等,另一种是分配平等。两种平等各有利弊。机会平等认为人们在追求私利方面应该有平等的权利,社会成员的享受应视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多少来决定,实行机会平等,能调动人们工作劳动的积极性,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的发展有利,不利的方面是会造成贫富极化,于社会的人道主义和稳定不利。分配平等则认为不论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多少如何,在分配方面一律实行平等,实行分配平等会助长不劳人们而获的懒惰思想,

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不利,但在利于社会的人道主义和稳定。这两种平等的相互关系是反比的关系:如果实行分配平等,必然会出现对社会贡献小、少的人侵占对社会贡献大、多的人的劳动成果的不平等并由这种不平等形成的阶级;如果实行机会平等,则必然会导致在分配方面的不平等并由这种不平等形成的阶级。这两种平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是反比的关系,因此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讲,人们只能择其之一,不能同时兼得。实行机会平等能够激励人们对社会贡献的积极性,于社会物质生活的进步发展有利,而实行分配平等则只能助长人们的少劳多获或不劳而获的懒惰性,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进步发展不利,因此人们只有在总体上择取机会平等才是正确的。 私有制是一种机会平等的具体形式。那种把资产阶级说成是依靠生产资料进行剥削,不劳而获的说法是武断片面的,因为资本家经营资本,组织生产,承担风险,对产品的走向进行决策,比起工人的直接劳动来说,显然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劳动,所以他们获得的高报酬是合理的,是符合机会平等的按劳取酬原则的。 如同打蓝球的规则并没有使人们产生对矮个子不平等的感觉而要废除它一样,私有制如同一种游戏规则,只要平等的展现在社会所有成员面前,那么就不存在是否平等的问题。经营资本组织生产和销售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种社会分工,现代的任何社会都离不开这一分工。这一分工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人才能胜任的,例如同行业的企业中,为什么有的效益好有的效益不好甚至破产,其原因就在于经营管理资本者的知识和能力不同。在机会平等的私有制机制下,经营资本如同其它的社会分工一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资本的经营管理者,这里关键是看你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愿望决心,抓住市场机

股份制是公有制或私有制吗

股份制是公有制或私有制吗? 程波 记得在最近的一张复习卷中,有这么一道选择题,其中有一个选项是“股份制分为公有制或私有制”,有很多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我想这主要是学生对课本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句话,特别是“公有性”这三个词的理解出现偏颇之故。 应该说股份制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并不具有所有制属性,它的核心问题是由“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来决定企业法人产权的归属,所以,股份制与公有制不是一回事,不过股份制有很强“粘贴性”,既可以“粘贴”到私有制上,也可“粘贴”到公有制上。但两种不同的“粘贴”法,结果也便大相径庭。若在公有制基础或主体的社会环境下,国家或集体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反则反之。 那么“公有性”便是“公有制”吗?应该说,“公有性”并没有对一个实体进行所有制归属上的清楚界定,它只是指出了该实体性质上的倾向性特征。而“公有制”则不然,一旦带上“制”这个字,那么该实体的所有制界定便“一是一,二是二”了,如果是公有制实体的,那么该实体内必须全部是公有成份,而不允许有任何非公有成分;反之亦然。所以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假如说一个班级共有55位同学,其中男生50人,女生5人,那么我可以这么说,这个班级

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是我不能说这个班级全部都是男生,或是男生制班级。学生笑了,这也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 股份制已被实践证明为发展经济的有效形式,我们应该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特别是国有、集体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有效地盘活一大批活力不强的国有独资企业,增强公有资本的生命力和控制力,从而对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巨大作用。

我国的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我国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摘要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就土地有偿使用问题做过初步讨论,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不少人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角度,主张土地有偿使用,他们侧重强调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但也有人认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主要是为了发挥地租的调节作用,理顺经济关系。而当时的讨论,实际上是财政观点占了主流地位,发展到现在,并最终形成土地财政。 一.导言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据数据显示,当今的我国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前几年,在这种情况的背后,联结者农村大量的失地农民,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以及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等种种城市化进程当中的问题。 对于现在这种严峻的情况,本文将对土地财政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分析,并且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二.土地财政的现状及分析 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收入,是为“土地财政”。 近10年来,我国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而去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超过3.15万亿,其中房地产出让土地的收益就2.7万亿,据相关资料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已达到86.75%。这组数据不能不让我们警醒。 从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源看,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为税收收入,主要为建筑税和房地产税。 二为非税收收入,主要为土地出让金。 这两个部分的收入,其实是有相互联系的,政府先出让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接着房地产商建设房地产,并且上交给政府建筑税和房地产税,又成为了这政府的收入,在这个环节看来,似乎对政府来说是个良性循环,政府可以靠出让土地获得大部分的财政收入。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政府这一连锁行为的源头是要不断让出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就是不停出让土地来维持这一过程,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占用农业用地,因此,土地财政本质上是对于农业用地的不断征占与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出让土地作为工业或商业用地,本质上是让出若干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就是向企业收取若干年的地租,而从现实中看,有很多中小企业是向银行贷款来支付这若干年的地租,也就是负债性质,那么若是在这期间企业破产或是倒闭,将会给银行带来一笔坏账,也会对这一整条资金链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联系与发展论文

中国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联系与发展 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却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体系,从建国以来初始的完全公有制到后来的公私结合,这之中的发展甚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一般说来都不是其中的某个单一的所有制形式,而是以某个所有制形式为主公有制就是一种以社会价值为基础,体现个人价值的分配制度。私有制则是一种以个人价值为基础,体现社会价值的分配制度”。 关键词:马哲三规律公有制私有制联系与发展 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私有制:资本归个人所有。 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人所有制”。这句话体现了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存在的对立与统一。所以和一切对立统一体一样,公有制和私有制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由于所有制必须含有的排他性因素,任何公有制都只能是有限制的公有,它以排斥一个集团之外的其他人占有为前提和基础,因而并非该集团内外人们的公有。公有制与私有制在它们对立存在的整个过程中是互相补充的。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私有制是公有制的必要补充,如拉法格所说:“个人财产是在原始公有制之下产生出来的,它不仅不与原始公有制相矛盾,像经济学家所说那样,而且是它的必要的补充。”以1958年至1960年间发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为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要说这生产力有所提高吧,实际上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失去了竞争和奖励机制,农民的劳作积极性大大下降,到最后形成了某些合作社“船漂出三十多里没人管,耕牛出去三十多里没人找,社内耕牛死亡占百分之六十”的奇观,农副产品产量一落千丈,最后按刘少奇的话来总结:“我们一搞社会主义,反而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加入公社之后劳动时间大大提高(这也是毛泽东提高生产力的方式之一),农民怨声载道,说入社不如去劳改,劳改还有星期天。一方面每天遵从公社的安排按时下地,一方面又没有劳动积极性,结果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每天都在田里混日子。可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 ■张涵山东财经大学 [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方面进行了异同点的对比,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中得出我国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土地财政财产税土地出让金 土地财政收入指的是与土地相关的税费等形成的财政收入。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形成了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土地财政”问题。而在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收入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对中美两国土地财政收入相关方面进行对比,从美国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发。 一、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状况概述 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出现过三种形式:一是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形成的资产性收益;二是以土地及其地上附属建筑物为载体形成的税收收入,如财产税、对土地和房屋征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三是政府以非税收的形式征收的其他与土地有关的财政收入,如不动产出售收益等。 在不同时期,美国土地财政的形式以及归属有着不同的特点。从1776年到内战时期,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且基本上归联邦政府所有。而从内战至今,财产税成为主要形式。在内战结束后,土地财政收入是由州和地方共享的。后来随着州政府开始开辟新税种,将财产税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州政府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02年的52%,下降到1942年的10%。但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财产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二、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相同点 1.形成原因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美国的土地财政开始于建国初期。那时的美国刚刚经历完独立战争,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筹集大量的财政收入来修复战争创伤,建设新国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尚未恢复,税源狭窄,无法短期筹集到政府需要的收入。而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财权上收,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减少。地方政府拿少数钱却要做多数的事,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来获取收益,程序简单快捷,成本低,可以满足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收入。因此,中美两国的地方政府都选择了采用土地财政方法解决财政困难。 2.土地财政收入都主要归地方所有 土地资源不易转移和隐藏,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土地也更具有信息优势,因此由地方政府征收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成本更低,程序上也更加方便。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经历了从中央所有,到州与地方共享,最后到地方政府占用绝大部分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征收的效率是逐渐增强的。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土地出让金、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与土地相关的税种。土地出让金全部归地方所有,中央不参与分配。而上述税种也都属于地方税,收入归地方独享。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在分配方面有相同之处,即都主要归地方所有。 3.土地财政收入都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在出售土地时期,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总财政收入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曾一度达到60%。后期的财产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70%。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财政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出让金。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虽然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波动较大,但平均在40%以上,可见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的问题,尤其是依赖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财政风险。 表 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2011》 三、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同点 1.出售内容不同 虽然两国都经历了出售土地换取资本收益的过程,但两国出售的内容并不相同。美国出售的是土地的所有权。美国先通过一系列法案,将西部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出售和赠与的手段将土地转为私有,从而获得土地出售收益。在此过程中,虽然出售的价格和具体政策一直在变化,但交易土地所有权以换取财政收入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我国的土地是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不允许存在私有土地,因而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国家根据土地的用途,还对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做了具体规定:居住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等等。因此,土地出让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40—70年租金的一次性缴付。缴付土地出让金后换取的只是对土地的开发使用权,所有权始终由国家掌握。 2.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不同 2007200820092010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亿元)12216.7296001590028197.7 全国财政总收入(亿元)51321.7861330.5368518.383080.3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3572.6228649.7932602.5940609.8 土地出让金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重23.80%15.65%23.22%33.94%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51.83%33.51%48.77%69.44% 162 《商场现代化》2012年10月(下旬刊)总第699期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贯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我们长期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必要条件。据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依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由于从所有权角度看,多种所有制可以划分为两类 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所以我们可以把各种所有制的关系概括为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本文拟就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作些探讨。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种所有制经济之间量的比例关系或结构。这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研究得较多,虽然观点不尽相同 但也无根本分歧大都主张公有制经济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居从属地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济成份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我国所有制结构到底应该如何演变 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人为设置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一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与消亡,最终都取决于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如果公有制经济的确有更大的优越性,那么它会靠自身的力量为其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二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根本对立的,因而在实践上片面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甚至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目前虽已无多大市场,但有迹象表明,它并没有从人们的观念中彻底消除。我认为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既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统一的一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除原始社会外,都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不过,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共存有如下特点:一是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处于从属地位,二是二者的共存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即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并存、独立发展,而且公有制经济大都表现为国有经济。但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微观上实现了共存,即在一个企业内共存。这时 企业的性质虽然可以按公、私投资主体投资额的多少来区分,但实际上企业是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如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设立的某些由国家持有相当部分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在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都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当作两个绝对对立的事物来看待,所以在实践上只发展公有制经济,不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单纯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由国有制经济包打天下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上述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共存、共同发展已经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形成了众多由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共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条件。 二、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促进 过去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但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二者可以相互促进。首先,公有制经济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新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

论公有制与私有制

论公有制与私有制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上各有千秋。例如: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在许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则采取了私有制的经济。无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私有制为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公有制与私有制没有哪个更有先进之说。那么两者的优势与劣势各是什么呢? 公有制,想必作为每个中国人都有深深的体会吧。所谓公有制,分为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全民所有制也叫国有制,是指一个企业的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也就是全国人民所有,其利润归国家所有,其亏损也归国家承担。集体所有制是指一个企业的资产归一个集体或群体所有,亏损由该集体或群体承担。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指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与经营。其中包括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日常生活中,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制,而乡镇企业与人民公社则为集体所有制经济。 我国采取的是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公有制带来的好处有: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经济是与社会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的利用经济手段引导各种的私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物质的技术力量,控制着生产与流通。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地王不断出现,房价不断上涨,失地农民不断增加,房地产泡沫崩溃正处在临界点,究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无限制地出让国有土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导致“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情况越发突出。这一现象的形成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延缓,文章将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土地财政;征收补偿;净收益 一、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状分析 “土地财政”是学界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戏称,通常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来增加收益。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1.6万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8.8%。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如果计入土地出让金收入,2009年中国全口径政府收入实际已突破10万亿元,约占gdp的32%。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到2009年,该比例已上升为48.8%。期间有几年,该比例甚至一度超过50%。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额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依然没有下降。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收入,是为“土地财政”。 二、土地财政的体制格局 第一,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政难以获得足额的制度内收入。

现行财政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具有明显集权化倾向的分税制改革,直接导致了地方初次分配财力的急剧下降。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一般通过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予以弥补,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很弱,使其很难承担这一职责。 第二,征收、补偿一体制。地方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征收补偿一体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源。它使地方政府能够低价征收土地,这种低成本征地是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既是国有土地征收的主体也是补偿标准的制定者,所以征收补偿一体制是“土地财政”愈演愈烈的根本保证。这就直接导致了土地市场上只有一个收购者和供应者,征用多少、以什么价格征用,供应多少、以什么价格供应全由地方政府说了算。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可用财力最大化,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在土地市场上通过招拍挂制度而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以赚取最大利润。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文件没有明确的监管条例,这势必将导致恶性循环,“土地财政”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 第三,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部分土地出让金收益留归地方,20%上划到省级财政,这是地方政府卖地冲动的主要。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非税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二是在土地收益分配中,农民所占份额很低。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征地,要向被征地农民集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

论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论文标题:论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论文作者周克任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论文单位,点击次数1235,论文页数63~65页1999年1999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贯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我们长期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必要条件。据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依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由于从所有权角度看,多种所有制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所以我们可以把各种所有制的关系概括为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本文拟就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作些探讨。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种所有制经济之间量的比例关系或结构。这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研究得较多,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也无根本分歧,大都主张公有制经济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居从属地位。笔者同意上述观点,因而无需赘述。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济成份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我国所有制结构到底应该如何演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人为设置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一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与消亡,最终都取决于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如果公有制经济的确有更大的优越性,那么它会靠自身的力量为其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二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根本对立的,因而在实践上片面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甚至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目前虽已无多大市场,但有迹象表明,它并没有从人们的观念中彻底消除。我认为,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既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统一的一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除原始社会外,都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不过,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共存有如下特点:一是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处于从属地位;二是二者的共存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即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并存、独立发展,而且公有制经济大都表现为国有经济。但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微观上实现了共存,即在一个企业内共存。这时,企业的性质虽然可以按公、私投资主体投资额的多少来区分,但实际上企业是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如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设立的某些由国家持有相当部分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在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都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当作两个绝对对立的事物来看待,所以在实践上只发展公有制经济,不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单纯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由国有制经济包打天下的局

浅析土地财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土地财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贸131刘文荟 1323130102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又叫第二财政,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现在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这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可谓利弊互见。 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但是,问题也由此而生。第一,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第二,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第三,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第四,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政难以获得足额的制度内收入,目前在构建省以下财政体制时,上级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完全有权决定与下一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划分和支出责任,所以自然就会发生财权逐级上移、事权逐级下放、处于政权末端的县乡政府财政困难的局面;②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法律没有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这一征地的唯一条件作出任何规定,而是由政府进行解释;③土地收益现有分配机制助长了土地财政。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不参与土地出让收益的分配,全部土地出让金收人留归地方。二是土地收益分配中,农民所占份额很低,三是代际分配的不公平。 那么,怎样解决土地财政所带来的问题呢?我觉得应该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要明确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改变政绩考核方式。其次还要改革完善土地入市交易制度,严厉打击囤地炒地行为。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然后还要适当调整供地结构,

土地财政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土地财政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土地收入占比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一次性收取以后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权的收入以及由此带动的其它相关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的财政现象。近些年来,一面是连年不断、刻骨铭心的征地拆迁之痛,另一面却是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盛宴,本文拟从“土地财政”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危害进行论述。 关键词;土地财政城市经济土地转让成因与弊端 所谓“土地财政”其实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但是却在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很大份额。其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财政支出的行为。土地财政的形成源自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度改革以后,由于一些税源稳定、税基广、易于征收的税种大部分划归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搭配不合理,财政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积极谋求其他方式来增加收入。由于当时把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为地方所有,因此,“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 事实上,地方政府也的确通过“经营土地”获益匪浅。通过土地出让和开发,地方政府可以获得的财政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以及各土地部门的征收费用,此外,还包括与土地出让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各种税收,例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等,以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等。这一点在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在其书面发言稿就指出,房地产开发的总费用支出的一半流向了地方政府。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两三年前,东部一些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少则十多亿元,多则近二十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占预算外收入的比重高达60%以上,即使是在中西部地区,预算外收入的增长也主要源自于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与土地相关收费的增长。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达15000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8.8%。由此可以明白“土地财政”的成因 1、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政难以获得足额的制度内收入 2、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 3、现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助长了“土地财政” 4、现行土地储备机制已成为政府土地收益最大化的重要工具 5、政绩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欲罢不能 现行的土地制度可以概括为:农地恒农,转非必征,国有地可以批租买卖。现行《土地管理法》明确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之上的房产建筑只属于该村的集体所有,不得向本村以外的尤其是城镇居民转让出售,只可用于集体成员内部转让和置换。即使签订买卖合同,也无法取得国家正规的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以被认定为合法产权。而农地与市场之间所不可逾越的鸿沟,被征地制度连接着,成为了农地非农化的唯一通道,国家和政府可以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并依照法定程序,在作出适当

浅谈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谈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周龙龙金融学 内容提要: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向中央政府转移,而地方政府却承担了与其财力不相匹配的事权,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要缓解财权与事权之间的矛盾,土地财政成了地方政府的不二选择。为了最大化土地财政的收入,地方政府纷纷想尽办法抬高地价,这无疑会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建筑成本,进而引起房价的大幅上涨。房价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如果房价仍持续的上涨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将在一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政策建议 一、引言 所谓的“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中国大陆搞城市经营和土地财政,最早是从香港学过来的。但香港是土地私有制,政府要先收购私有土地,进行初步开发后才能出让。而大陆是土地国有制,往往凭借公权力和专政机关力量强行征地拆迁,低价收购他人的土地使用权,并不是公平交易,以此牟取暴利,造成民怨沸腾。其行政执法依据是国务院的《拆迁条例》,而不是全国人大的《物权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的较为快速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这当然有许多促成因素,既有宏观的经济调控,也有微观的效率提高。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但这在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物价水平的上升。我国2011年4月份的CPI已经高达5.3%,而且仍有上升趋势。房价过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房子属于生活必需品,政府应该控制房价的上涨。但从目前中国的形势来看,房地产成为人们投机的行业,各地兴起炒房热,导致房价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在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中,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现有的财政分税体制和以GDP考核政绩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入远远无法满足其财政开支的需求。地方政府必然依靠其对土地的垄断权力高价卖地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利弊 社会制度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态上,可以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劳动成果只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产品没有剩余,被迫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都属于私有制形态。上个世纪,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消失,现在包括中国在内仍然宣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其政策也都像中国一样,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用“特色”来区别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和毛泽东时代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已有本质上的区别。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划分是由生产资料的属性和分配制度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从本质上说,社会财富是由人创造的,每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寡是与社会分配制度相联系,资本主义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财富是通过资本实现的。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共有,实行按劳分配,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人民在政治上地位平等,经济上财富分配比较均匀,相差不大,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富差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但公有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实行公有制,形成产权不明晰,生产资料名义上是全体公民所共有,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属于自己,在这一点上公与私的矛盾是很难处理的,大锅里的“饭”谁都想吃,而对于“做饭”的工作,及食物的来源谁都不愿意去想、去做,消极怠工、瘦公肥私现象难以避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 资本主义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公有制的一些弊端得到有效控制,但分配不公,形成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的产生,必然引发阶级矛盾,他的直接后果,即使不引发革命,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怠工等也会对生产力的发

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及若干争论(一)

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及若干争论(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和意识形态领域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莫过于私有制。反对或坚持私有制常常成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乃至左派和右派的分水岭。通过私有制在我国三十年的发展回顾及对若干争论的分析表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只有跨越私有制的藩篱,才能进入思想解放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私有制;所有制;公有制;改革 一、改革开放后私有制在我国的发展 (一)中共中央关于私有制认识的变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不同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共中央,1984)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首先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区分开来,并被赋予了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三年之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指出:“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却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必须尽快制定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意味着私营经济尽管还带有雇佣劳动的属性,但已被视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指出:“私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私有制经济就由原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补充,上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私营企业家界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也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此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宪法关于私有制规定的演变。1978年的宪法规定:国家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在城镇或农村的基层组织统一安排和管理下,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同时,引导他们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1982年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按当时的政策,个体经济只允许雇工7人以下,限制了个体经济的发展。1988年的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私有制的政策。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强调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

我国土地财政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土地财政现状及原因分析 杨峥 土地财政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提供者,必然面临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而制度性原因是造成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 (一)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与此同时,需要经由中央财政的支出项目都是硬支出,中央财政困难重重。原有的财政包干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无序竞争,弱化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199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同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分税制改革内容。随后,国务院于12月15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将8种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收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将3种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将18种适合地方征收管理的收入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分税制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的22%迅速上升至1994年55.7%,随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在支出方面,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范围。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央政府的支出范围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而地方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