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培训试题

1.

钢筋的检验分为_拉伸试验____和____弯曲试验________。

2.

交货检验时,钢筋应按______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__牌号_、同一_炉罐、同一_规格_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_60_t。

3.

某带肋钢筋的表面标志为:4X22试分析此标志每个字母或数字的含义。

4.

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_公称__(公称、原始)横截面面积。

5.

热轧带肋钢筋弯曲180度,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6.

热轧带肋钢筋通常按__热轧状态_交货,直径不大于___mm的钢筋也可按盘卷交货。

7.

HRB335作为交货检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的最小保证值分别是___335___ ___455___ ___17%___,

8.

对于没有明明屈服强度的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特征值R

eL应采用__________。

9.

《GB1499.2-2007》适用于钢筋砼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________钢筋。

10.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级。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标准培训试题

1.

本标准通常用于焊接、铆接、栓接工程结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例如Q235AF.

3.

碳素结构钢的质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四个质量等级。

4.

做拉伸和冷弯试验时,型钢和钢棒取_____向试样;钢板、钢带取____向试样,断后伸长率允许_____2%;窄钢带取横向试样如果受宽度限制时,可以取纵向试样。

5.

Q235钢中抗拉强度标准值为_____,厚度或直径≤16mm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为______。

6.

碳素结构钢拉伸试样取样数量___个,冷弯试样取样数量____个。7.

拉伸和冷弯试验,钢板、钢带试样的纵向轴线应______轧制方向;型钢、钢棒和受宽度限制的窄钢带试样的纵向轴线应_____轧制方向。

8.

碳素结构钢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______、同一_____、同一

______、同一_____、同一_____、同一_____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____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培训试题

一、填空

1.

对于长期处于_滋润_环境的严重砼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2.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__0.8__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__0.75__mm的颗粒的含量为石的泥块含量。

3.

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衡粒级___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衡粒径____倍者为片状颗粒。平衡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衡值。

4.

针、片状颗粒含量大小、含泥量、泥块含量与砼强度等级相应填写:砼强度等级≥C60 C55-C30≤C25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______ ______ ______

含泥量(按质量计%)______ ______ ______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______ ______ ______

5.

碎石或卵石的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6.

按名称填写符号:细度模数____;表观密度____;严紧密度____;堆积密度____;含泥量____;泥块含量____;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____;含水率____。

7.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_75um____颗粒的含量。

8.

砂的种类增加了______和______。

9.

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__4.75__mm的岩石颗粒。

10.

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____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

_____的颗粒含量。

11.

碱活性骨料:能在_____条件下与砼中的____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砼产生

______、______和______的骨料。

12.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级。

13.

原筛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圆孔筛改为_______。

14.

引起砼中砂石碱活性反应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三是_________。

15.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标准要求相比,累计筛余百分率,除公称粒径为

5.00mm和630μm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___%。

16.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水的温度应在__________范围内。

二、名词解释

1.

表观密度

2.

严紧密度

3.

堆积密度

三、简答题

1.

进行5-10、10-20、16-31.5颗粒级配筛分析如何选择相应的筛子

2.

已知试验数字,计算出分计筛余,累计筛余,判断是否符合颗粒级配。

筛孔公称直径(mm)40.0 31.5 16.0 5.00底

筛余量(kg) 0 0.54 9.15 0.26 0.05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3.

石子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的试验所用仪器及试验过程。

4.

砂的筛分析试验用哪种规格筛?并简述试验过程。

5.

堆积密度和严紧密度试验应采用哪些仪器设备?

6.

简述含泥量过程?已知(1)试验前烘干试样400g,试验后烘干试样

390g。(2)试验前烘干试样400g,试验后烘干试样393g。写出计算过程,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有用?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173.1-2006》培训试题

1.

复合片FS2拉伸性能常温下试件的形状为__________,数量为纵向____个,横向____个。

2.

高分子撕裂强度试件数量为GB/T529中直角形试片纵向___个,横向___个。

3.

FS2型片材试件为____形,夹持距离为_____mm,高低温试验试件尺寸为____________,夹持距离为_______。

4.

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橡胶类_____mm/min,树脂类____mm/min。

5.

复合片的拉伸试验应首先以________的速度拉伸至加强层断裂后,再以试样类型的例外按各自的移动速度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其中FS2型片材直接按_________速度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6.

片材的断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试验按GB/T528-1998的规定进行,测试___个试样,取___值,其中,均质片断裂拉伸强度按TS

b=F

b/Wt计算,精准到____Mpa。伸长率按E

b=100(L

b-L

0)/ L

0计算,精准到___%。

7.

复合片断裂拉伸强度按TS

b=F

b/W精准到____N/cm。扯断伸长率按E

b=100(L

b-L

0)/ L

0计算,精准到___%。

8.

高分子防水片材分为________、________、点粘片三类。9.

对于整体厚度小于____mm的树脂类复合片材,扯断伸长率不得小于50%,其他性能达到规定值的80%以上。

粉煤灰检验项目培训试题

1粉煤灰按煤种分为____和_____两类。高钙灰指的是__类。

2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分为那几个等级?

3粉煤灰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______,混入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

4以持续供应的___吨相同____、相同___的粉煤灰为一编号(批号)。

5检验粉煤灰安定性时,净浆试验样品做标准稠度时如何配制?

6需水量比试验时需要哪些材料和检验设备?对所用材料有哪些要求?7需水量比试验时试验胶砂材料如何配制?

8细度试验时需要使用____μm的方孔筛,分度值___g的天平。筛析______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9烧失量试验需要用那些仪器?

10烧失量试验时,通过反复灼烧,当持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_______g时,即达到恒量。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70-2009》标准培训试题1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一组___________个。

2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成型时应采用__________试模。

3进行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试验时使用的压力试验机精度应为_______;试件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压力机量程的________,且不应大于全量程的

________。

4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________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________。试验所用原材料砂应通过________筛。

5试验室搅拌砂浆应采用________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________。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________。6简述人工插捣成型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步骤?

7简述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养护条件?

8简述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如何计算及试验结果如何确定?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培训试题

1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__________水泥熟料和适量的_____,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哪几种水泥,并写出各种水泥的代号。

3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大凡有哪些?

4列举常用通用硅酸盐的活性混合材料?

5写出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所有强度等级:

6成型胶砂强度时,各种水泥如何确定用水量?

7决定通用硅酸盐水泥合格与否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8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____d内完成。

9水泥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______和___________。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忧愁。清苦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 张允飞,马先云,罗鹏,任柯宇 陈立阳,宋磊成,黄润康,姚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1303) 结构背景及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背景: 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称为钢筋混凝土(图b)。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 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接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混凝土发展历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1849年,法国人J.L.朗姆波和1867 年法国人J.莫尼埃先后在铁丝网两面涂抹水泥砂浆制作小船和花盆。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埃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6年德国工程师M. 克嫩提出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英国人W.D.威尔金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专利;美国人T.海厄特对混凝土梁进行试验;法国人F.克瓦涅出版了一本应用钢筋混凝土的专著。 各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有容许应力设计法、破坏强度设计 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筋混凝土出现的早期,大多采用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法。在本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采用考虑钢筋混凝土破坏阶段塑性的破坏强度设计法;1950年,更进一步完善为极限状态设计法,它综合了前面两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既验算使用阶段的容许应力、容许裂缝宽度和挠度,也验算破坏阶段的承载能力,概念比较明确,考虑比较全面,已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设计规范所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哪几种

钢筋的分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筋。碳素钢钢筋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钢丝),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获得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种,在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普通低合金钢钢筋主要品种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机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但在选用钢筋时,仍需注意钢筋的化学成分。下面介绍钢筋中主要的五种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碳(C):碳与铁形成化合物渗碳体(Fe3C),材性硬且脆,钢中含碳量增加渗碳体量就大,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下降,材性变脆,其焊接性也随之变差。 锰(Mn):它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塑性及韧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有时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于0.4%,但不能超过0.6%,因为它含量大时与碳(C)含量大时的作用一样。硫(S):它是一种导致钢热脆性、使钢在焊接时出现热裂纹的有害杂质。它在钢中的存在使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045%。 磷(P):它也是一种有害物质。磷使钢容易发生冷脆并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时,它可使钢材或焊缝出现冷裂纹。一般要求其含量低于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钢也必须控制在0.050%~0.120%之间。 2.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变形钢筋/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4.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技术要求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技术要求 1.1 1.1.1 钢的牌号应符合表5的规定,其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不大于表6规定的值。根据需要,钢中还可加入V 、Nb 、 Ti 表 5 牌号 化学成分,% (不大于) C Si Mn P S Ceq HRB335 0.25 0.80 1.60 0.040 0.040 0.52 HRB400 0.54 HRB500 0.55 RRB335 0.25 0.045 0.045 — RRB400 RRB500

1.1.2 碳当量Ceq(百分比)值可按公式(3 Ceq=C+Mn/6+(Cr+V+M0)/5+(Cu+Ni)/15 3) 1.1.3 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适 1.1.4 钢筋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0.03%。 1.2 1.2.1 牌号HRB335、HRB400、HRB500以热轧状态交货。 1.2.1 牌号RRB335、RRB400、RRB500以热轧后带有控制冷却并自回火状态交货。 1.3 1.3.1 钢筋的力学性能特性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牌号R eL Mpa R m Mpa A % A gt % 不小于 HRB335 335 455 17 1.5 HRB400 400 540 HRB500 500 630 16 RRB335 335 390 16 5.0 RRB400 400 460 RRB500 500 575 14 1.3.2 满足表6与以下a)、b)规定的钢筋在牌号后加E。 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6规定的屈服强度特性值之比 不大于1.30 1.3.3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特性值R eL应采用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R p0.2。 1.3.4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 gt中选定。如伸长率类型未经协议确定,则A gt适用于牌号为HRB335、HRB400、HRB500钢筋,A适用于牌号RRB335、RRB400、RRB500钢筋。 1.4 工艺性能 1.4.1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A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核试卷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A卷)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 1、钢和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的不同,其划分界限为:。 A、1% B、2% C、3% D、4% 2、对于有明显屈服的钢材,应按相关标准测定上屈服强度或者下屈服强度或者两者。下屈服强度的定义是:。 A、在屈服期间,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 } B、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大应力 C、在屈服期间,整个过程中的最小应力 D、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应力 3、当发现钢筋现象时,应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A、加工时脆断 B、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 C、A及B的任一种 D、无答案 4、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为℃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 B、0~35 C、5~40 D、10~35 5、闪光对焊接头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为一批。 A、250个 B、300个 C、350个 D、500个 6、进行热轧带肋钢筋弯曲试验,当牌号为HRB400的钢筋公称直径为28mm时,弯芯直径为。 A、84mm @ B、112mm C、140mm D、168mm 7、进行钢材拉伸试验,通过计算得出的原始横截面积应至少保留有效数字。 A、2位 B、3位 C、4位 D、5位 8、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A、1/2 ` B、1/3 C、1/4 D、1/5 9、钢筋机械连接I级接头应满足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或倍钢筋,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A、抗拉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标准值

解读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标准

解读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标准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05-18 14:58:2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是重要的钢铁产品,应用范围广,生产量大。我国建筑用钢占钢材的消费比例约为53.3%,钢筋涉及的钢铁企业多,分布的范围广。钢筋用于各类工程建设,小到民用建筑,大到国家重点工程如三峡、地铁、跨海大桥等等。 钢筋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目前,钢筋还实行生产许证制度。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国标GB l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标准已被GB l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代替。老标准与新标准相比较,有以下方面的改进: 1.新标准实际操作更方便。 老标准在重量偏差测量时,试样不少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m,一般钢筋长度为9m,检测时受现场场地、电源等方面影响,实际操作很不方便,现场不能实施时,还需要动用大车拖钢筋,操作费力又费时。而新标准规定数量不少于5支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长度不小于500mm,不受场地影响,便于携带,操作更方便更灵活。 2.新标准所反映的强度等级更准确、轧制标志更直观。 在原标准中,带肋钢筋表面轧上牌号标志以阿拉伯数字2、3、4分别表示,对应的HRB335、HRB400、HRB500三个级别钢筋。而新标准改用为3、4、5分别代表对应的HRB335、HRB400、HRB500三个级别的钢筋,而C3、C4、C5分别代表对应细晶粒的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级别的细晶粒钢筋,强度等级、轧制标志更直观。由于生产厂轧辊储备有一定的延迟时间,市场接受也要有一个过程,由于本次标准修订没有过渡期,要注意在新标准执行的初期避免出现混乱。 3.新标准充分考虑抗震钢筋的要求,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震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十分惨重的灾难,所以为了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在瞬间不被破坏,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以保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世界各国都在标准中对建筑钢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所以在此次标准修订中,提高了各钢筋等级延伸率以及最大力总伸长率Agt的指标要求,钢筋的延伸性总体比原标准规定有所改善和提高,钢筋的使用适应范围更广,可适用于有高延伸性要求的配筋结构,具体变化如下。 3.1.为避免钢筋的牌号过多,对于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牌号在能够满足 GBl499.2-2007标准牌号后加E,该类钢筋要求与相对应牌号钢筋相同还应在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钢筋测实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Rom/RoeL不小于1.25。 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6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RoeL/ReL不大于1.30。 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Agt不小于9%。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冶信标院[2010]87号文转发的国家标准制修定计划的要求,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列入国家标准修订计划。标准修订的起草单位为: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 2.工作简要过程 标准修订计划下达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于2011年5月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议,对标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进行了较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于2011年5月提出标准修订草案,于2011年5月27日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根据启动会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适当修改后,于2011年7月提出了“标准讨论稿”,于2011年8月在昆明召开标准讨论会。 二.标准修订的原则 本标准此次修订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935-2:200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的基本框架,并参考了其他国家同类标准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高强钢筋生产和推广使用的时间,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对原标准的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修订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取消了HRB335牌号,增加了HRB600牌号,拟增加HRB300; ●增加8.3.4横肋末端间隙的测量方法; ●对重量允许偏差进行了适当加严,明确重量偏差不允许复验; ●增加反向弯曲试验频率,要求抗震钢筋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对钢筋型式检验进行明确规定。 三.标准修订内容的说明

1.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仍旧适用于热轧钢筋、控轧细晶粒钢筋, ,故本标准仍称“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2 钢筋的分类和牌号 2.1 取消了HRB335钢筋 本次取消这个级别主要因为: (1)根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六)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中关于:“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的要求。今年国家发改委9号令将HRB335列入落后产品。 (2)GB 50010-2010中也弱化了335级别的用途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钢筋;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3)经过向生产企业征求意见,大部分企业支持取消该级别钢筋 企业支持取消该级别的理由主要包括: 1)节约能源; 2)加快推广使用400MPa及以上级别钢筋; 2.2 拟增加HRB300钢筋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住宅与建设部专家的意见,标准分类和牌号应宽泛设定。应包括各个层次的使用要求,且考虑某些专业领域仍在使用HPB235、HRB335钢筋。所以将原HRB335级调整为HRB300,一方面可以拉大极差,使原使用HRB335的钢筋采用HRB400 ;另一方面,也考虑一些配筋可以采用HRB300。但是,增加这一级别钢铁企业与一些部门持不同意见,认为本次标准应该从HRB400起步,以便更好地推广高强钢筋。我们拟广泛征求意见,最后按标准制定的程序要求,协商一致确定。 2.2 增加了HRB600钢筋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业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我国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G 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3.2细晶粒热轧钢筋、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光穆、高玲、冯超、李志敏、朱建国。 本部分参与起草人:王军、张少博。 本部分1979年2月首次发布,1984年6月第一次修订,1991年6月第二次修订,1998年10月第三次修订。

钢筋新标准规定

国家强制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主要的改变是带肋钢筋标志有较大变化,不再有二级钢、三级钢的说法,代之是HRB335 、HRB400等标识。对应的型号其抗拉性能要求比旧标准有所降低,但把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作为考核钢筋性能的主要指标,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 抗震钢筋:其强度极好,抗腐蚀和屈服能力均大大优于现有钢筋的标准,一般在原有钢号后加“E”标示。 抗震钢筋在不久前研究成功,钢的化学成份一般添加了稀有金属钒,价格较高,目前没有任何文件或规范要求采用抗震钢筋。 你们那儿质监站的是SB。 抗震结构钢筋和新规范的“抗震钢筋”(GB1499.2-2007)是两回事。 国家强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GB1499.2-2007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代替原标准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与“98标准”相比,新标准在钢筋标识及部分技术要求等方面有较大变化: 1、带肋钢筋标志有较大变化。原牌号HRB335(俗称II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2”,原牌号HRB400(俗称III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3”,原牌号HRB500(俗称IV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4”,新标准中改为:原牌号HRB335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3”,原牌号HRB400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4”,原牌号HRB500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5”。 如:原牌号HRB335 10mm螺纹钢产品标识为“2XG10”,现调整为“3XG10”。 原牌号HRB400 20mm螺纹钢产品标识为“3XG20”,现调整为“4XG20”。 (注:XG为钢厂标识) 2、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如:旧标准HRB335抗拉性能为490Mpa,新标准改为455 Mpa;旧标准HRB400抗拉性能为570Mpa,新标准改为540 Mpa,并对钢筋断后伸长率作了适当提高。 3、钢筋检验内容有较大变动。新标准规定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每60t为一检验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而旧标准为每超过60t为一批。 a.《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之3.9.2条明文规定: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2 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2)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带肋钢筋

GB1499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纳国际标准ISO 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带肋钢筋》。 本标准代替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本标准与GB1499-1998相比,要紧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适用范畴扩大为: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操纵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带肋钢筋; —增加RRB335、RRB400、RRB500三种牌号; —取消内径偏差规定。 —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提升延性指标。` —取消原附录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B“特性值检验规则”。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涟源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上钢一厂、邢台钢铁股份公司。 ⅰ 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有操纵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钢筋。 本标准不适用于冷加工钢筋及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承诺偏差 GB/T223.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量 GB/T223.1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直截了当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223.2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乙酸丁酯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铌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 6892:1998(E)) 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eqvISO 7438:1985(E))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样规定 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样技术要求 YB/T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YB/T5126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特性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不是从假定无穷多的试验系列中获得,但能够保证具有规定概率的值。 3.2 带肋钢筋 ribbed bars 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带肋的混凝土结构用钢材。 3.3 纵肋 longitudinal rib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 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 3.2细晶粒热轧钢筋、 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

专科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轴心受压构件纵筋的作用,错误的是:() A 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 B 增强构件的延性; C 纵筋能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D 纵筋强度越高,越能增加构件承载力; 2.在梁的配筋不变的条件下,梁高与梁宽相比,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u() A 梁高影响小; B 两者相当; C 梁高影响大; D 不一定; 3.四个截面仅形式不同:1、矩形;2、倒T形;3、T形;4、I形,它们的梁宽(或肋宽) b 和受拉翼缘宽度f b相同,在相同的正弯距M作用b相同、梁高h相等,受压翼缘宽度f 下,配筋量As() A As1=As2>As3=As4; B As1>As2>As3>As4; C As1>As2=As3>As4; D As2>As1>As3>As4 4.梁内弯起多排钢筋时,相邻上下弯点间距应≤Smax,其目的是保证:() A 斜截面受剪能力; B 斜截面受弯能力; C 正截面受弯能力; D 正截面受剪能力 5.《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 A 钢筋表面的裂缝宽度; B 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C 构件底面的裂缝宽度; D 钢筋合力作用点的裂缝宽度; 6.整浇肋梁楼盖中的单向板,中间区格板的弯矩可折减20%,主要是因考虑() A 板的内拱作用; B 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 C 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 D 节约材料; 7.在双筋梁计算中满足2a'≤x≤ξb h o时,表明() A 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B 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 拉压筋均不屈服; D 拉压钢筋均屈服; 8.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在0.6~1.7之间时,() A 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 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 仅箍筋屈服; D 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9.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A 板内不便配箍筋; B 板的宽度大于高度; C 板一般承受均布荷载; D 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10.梁的剪跨比减小时,受剪承载力() A 减小; B 增加; C 无影响; D 不一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和钢丝,主要由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扎制而成。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冷加工钢筋、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按直条或盘条(也称盘圆)供货。 1、热轧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根据其表面状态特征,工艺与供应方式可分为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与热轧处理钢筋等,热轧带肋钢筋通常为圆形横截面,且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别的横肋。按肋纹的形状分为月牙肋和等高肋,如图6-7所示。月牙肋钢筋有生产简便、强度高、应力集中敏感性小、性能好等优点,但其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性能稍逊于高等肋钢筋。根据《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表一的规定。H、R、B分别为热轧、带肋、钢筋3个词的英文首写字母。 热轧钢按其力学性能,分为4级,其强度等级代号分别为HRB235、HRB335、HRB400、HRB500。其中HRB235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钢轧制而成。 HRB235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能很好,便于各种冷加工,故广泛用于中、小型普通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钢筋,构件的箍筋,钢、木结构的拉杆等。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较高,塑性和焊接性能也较好,广泛用作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冷拉后也哦可用作预应力钢筋。 2、冷轧带肋钢筋 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两面横肋,即成为冷轧带肋钢筋。根据《冷轧带肋钢筋》规定,冷轧带肋钢筋按抗拉强度分为5个牌号,分别为CRB550、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C、R、B分别为冷轧、带肋、钢筋3个词的英文首写字母,数值抗拉强度的最小值。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见表二。与冷拔低碳钢丝相比,冷轧带肋钢筋具有强度高、塑性好,与钢筋黏结牢固,节约钢材,质量稳定等优点。CRB580宜用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牌号宜用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抗震热轧带肋钢筋内控标准(修订)

技术质量通知 达州钢铁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 DG/MS-3(技质)041-2008 抗震热轧带肋钢筋内控标准(修订) 为了确保我公司生产的抗震热轧带肋钢筋符合国标GB1499.2—2007之规定,满足市场需求,根据DG/QM-3(技质)022-2008《抗震热轧带肋钢筋内控标准(试行)》的实施情况,现将我公司生产抗震热轧带肋钢筋的内控标准作适当修订后颁发,请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 1牌号和化学成分 1.1抗震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都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根据需要,钢中还可加入V、Nb、Ti等元素。 表1 1.2碳当量Ceq(百分比)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Ceq(%)= C+Mn/6+(Cr+V+Mo)/5+(Cu+Ni)/15 1.3钢筋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2006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0.03%。 2 抗震热轧带肋钢筋HRB335E和HRB400E实行分组组坯轧制, 批准:李元廷审核:冯忠模拟稿:程代贵 受控方式:以内网发放顺序控制

HRB335E-1和 HRB400E-1组轧制φ12~φ14mm,HRB335E-2和 HRB400E-2 组轧制φ12~φ25mm,HRB335E-3和HRB400E-3组轧制φ12~φ32mm,分组规定见表2和表3。HRB500E不分组按炉组坯轧制。 表2 表 3 1)HRB335E-3和HRB400E-3碳当量须符合要求且碳含量不得低于0.20%,其中铌的含量不作为交货条件,不写入质保书。HRB335E-2和HRB400E-2严格按照碳当量进行判定,且碳含量不得小于0.19%。 2)开新炉前三炉和新钢包第一炉不得冶炼HRB335E-3和HRB400E-3 。六机六流连铸机中包第一炉每流的前1支和中间包浇注末期逐渐堵流,最后两流各1支,出钢温度大于1720℃、调质未达到要求、中包液面低于300mm、As高等符合成分要求的钢改判为HRB335-0或HRB400-1组。 3)钢中残余元素铬应不大于0.3%,镍应不大于0.05%,铜应不大于0.15%,钼应不大于0.05%,砷应不大于0.060%。 4)化学成份1样S、P不合格,查2样或割坯样合格的判为HRB335-0或 HRB400-1组;C、Mn、Si等其它成份查1样不合格,根据查2样的结果,

钢筋混凝土用钢直径

热轧带肋钢筋(mm ) 公称直径 公称尺寸 (内径) 内径 允许偏差 理论重量 (kg/m ) 最小值 重量允许偏差 Ф6 5.8 ±0.3 0.222 0.2065 ±7% Ф8 7.7 ±0.4 0.395 0.367 Ф10 9.6 0.617 0.574 Ф12 11.5 0.888 0.826 Ф14 13.4 1.208 1.148 ±5% Ф16 15.4 1.578 1.499 Ф18 17.3 1.993 1.898 Ф20 19.3 ±0.5 2.465 2.343 Ф22 21.3 2.984 2.865 ±4% Ф25 24.2 3.85 3.696 Ф28 27.2 ±0.6 4.83 4.637 Ф32 31 6.31 6.058 Ф36 35 7.99 7.670 Ф40 38.7 ±0.7 9.865 9.470 Ф50 48.5 ±0.8 15.42 14.803 说明:1、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 2、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如带肋钢筋的直径、肋高、肋距等; 3、选用《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及《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mm) 公称直径 公称尺寸 (内径) 内径 允许偏差 理论重量 (kg/m) 最小值重量允许偏差 Ф6 5.8 ±0.3 0.222 0.2065 ±7% Ф87.7 0.395 0.367 Ф109.6 0.617 0.574 Ф1211.5 0.883 0.826 Ф1413.6 ±0.4 1.208 1.148 ±5% Ф1615.6 1.578 1.499 Ф1817.6 1.993 1.898 Ф2019.6 2.465 2.343 Ф2221.6 2.984 2.865 ±4% 说明:1、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 2、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如带肋钢筋的直径、肋高、肋距等; 3、选用《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及《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从2008年3月1日起执行《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1499.2-2007),原标准(GB1499-1998)同时废止。将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存在以下几点变化: 一、新的国家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而且不设过度期,3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除旧标准,以往一般有两年的过度期。 二、新标准在内容方面变化较大,在适用范围、牌号、尺寸要求、力学性能、表面质量、标志、检测及判定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如新标准在分类、牌号上增加了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500;在订货合同上增加了“标准编号、产品名称、钢筋牌号、钢筋公称直径、长度及重量、特殊要求。”在螺纹钢长度规定上,也有新的变化。旧标准规定“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而新标准则规定“正常交货时偏差为±50mm,当要求最大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这就意味着,现在9米定尺的螺纹钢,可以短25mm,也可以长出25mm,都是符合标准的。 三、新标准在钢筋的标志识别上作了改变,“标志”就是刻在钢筋上的标记,旧标准HRB335用“2”表示(通常称为:二级钢);HRB400

用“3”表示(通常称为:三级钢);HRB500用“4”表示。而新标准的标志作了变动:HRB335用“3”表示;HRB400用“4”表示;HRB500用“5”表示;HRBF335用“C3”表示;HRBF400用“C4”表示;HRBF500用“C5”表示。牌号带F的抗震钢筋在标牌和“质保书”上要明示。今后看到钢筋表面刻着“4”,就是HRB400,也就是之前说的Ⅲ级螺纹。 四、新标准对钢筋性能的一些指标进行调整。比如新标准对钢筋的抗拉强度降低了,旧标准(HRB335、HRBF335)为490Mpa,新标准改为≥455Mpa;旧标准(HRB400、HRBF400)为570Mpa,新标准则下降到≥540Mpa。 新标准对表面质量的规定:“只要用钢丝刷子刷过的试样,其重量、尺寸、横截面积和拉伸性能不低于本标准的要求,锈皮、表面不平整或氧化铁皮不作为拒收的理由。”这就是说,按照新标准,生锈的螺纹钢不能算作质量问题,不是算有害的表面缺陷,客户不能要求退货。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项目监理工程师以此作为退货依据,我们可以拿出新标准告之对方。 五、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钢筋的出口。这次新颁布的《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1499.2-2007),是对应国际标准ISO 6935—2:1991,同时参照国际标准ISO/DIS 6935—2(2005),所以新标准与原来的旧标准较大的变动。这样,新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了,也就是说根据新标准生产的钢筋符合国际标准,这有利于国产钢筋直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对检测工作带来的影响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对检测工作带来的影响 热轧带肋钢筋又称螺纹钢,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据统计2007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4.8亿吨左右,热轧带肋钢筋的产量约占20%左右。热轧带肋钢筋是我国建筑工程使用的主要产品,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引起重视。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已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替代原标准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此次标准修订,较以往标准有以下几处显著不同。 1.标准名称向ISO靠拢,非等效采用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6935-2(2005) 2.标准将细晶粒热轧钢筋纳入适用范围,增加了细晶粒热轧钢筋的定义和与之对应的三个牌号。 3.增加特征值定义:在无限多次的检验中,与某一规定概率所对应的分位值。特征值是在无限多次的检测中,具有合格保证率的数值。原热轧带肋钢筋按屈服强度最小值分类,现改为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类。 4.增加订货内容这一条款。 5.修改了尺寸、外形、长度允许偏差。 5.1对于尺寸允许偏差,此次变动最大的是钢筋纵肋的尺寸允许偏差,从一个有界限的范围(a-b)变为“不大于”,因为新标准允许带肋钢筋可不带纵肋,以适应钢筋机械连接对钢筋母材的要求。但强调即使无纵肋的钢筋,重量偏差也应符合标准规定。 5.2对长度允许偏差的规定更细致,原标准只是笼统规定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新标准改为±25mm,另规定要求最小和最大长度时,偏差分别为+50mm 和-50mm。 6.修改了力学性能特征值。 6.1原标准对三个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比例未做统一,新标准对屈服强度未做修改,而将抗拉强度的三个特征值降低,降低后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倍率,分别固定为二级钢和三级钢1.35倍,四级钢1.25倍,体现了新标准向国外标准靠拢,在结构设计中以屈服强度为基础的思想。 6.2强调了最大力总伸长率Agt,从原标准的“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检验”修改为“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把最大力总伸长率正式列入力学性能特征值表格,其特征值由原2.5%提高至 7.5%,还规定供需双方可在断后伸长率与最大力总伸长率中任选其一,但仲裁试验时采用最大力总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量分为使用引伸计测量和人工方法测量,新标准附录A为后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引伸计测量。 试验前应使用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近似于试样标距,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延伸数据,直至超过最大力点,取最大力点总延伸。当曲线在最大力呈现一平台时,应以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点。见GB/T228图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2-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2008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GB326-2007 《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防水卷材》GB/T14686-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GB/T4354-2008 《冷轧扭钢筋》JG 190-2006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T 540-2006)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白色硅酸盐水泥》GB/T 201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738-2004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 70-200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3-200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328.1~7-2007 《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

GB/T12954.1-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GB14040-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5237.4-2008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8802-200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033.1-2008 《聚氯乙烯树脂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4615-2008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 8806-200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GB/T 13526-2007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GB 14040-2007 《乡村建设用混凝土圆孔板和配套构件》GB 12987-2008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 15762-2008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热扎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