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_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pdf

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

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 3.2细晶粒热轧钢筋、 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

光穆、高玲、冯超、李志敏、朱建国。

本部分参与起草人:王军、张少博。

本部分1979年2月首次发布,1984年6月第一次修订,1991年6月第二次修订,1998年10月第三次修订。

本部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

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部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不适用于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及余热处理钢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钱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 223.1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酞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GB/T 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 223.2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乙酸丁醋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钼

GB/T 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我铌量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铝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 ISO 6892:1998(E))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eqv ISO 438:1985(E))

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17505-1998,eqv ISO 404:1992)GB/T 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066-2006/ISO 14284:1998,IDT)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YB/T 5126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YB/T 5126-2003/ISO 10065:1990,MOD)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普通热轧钢筋 hot rolled bars

按热轧状态交货的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他组织存在。

3.2

细晶粒热轧钢筋 hot rolled bars of fine grains

在热轧过程中,通过控轧和控冷工艺形成的细晶粒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其他组织存在,晶粒度不粗于9级。

3.3

带肋钢筋 ribbed bars

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带肋的混凝土结构用钢材。

3.4

纵肋 longitudinalr rib

平行于钢筋轴线的均匀连续肋。

3.5

横肋 transverse rib

与钢筋轴线不平行的其他肋。

3.6

月牙肋钢筋 crescent ribbed bars

横肋的纵截面呈月牙形,且与纵肋不相交的钢筋。

3.7

公称直径 nominal diameter

与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3.8

相对肋面积 specific projected rib area

横肋在与钢筋轴线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钢筋公称周长和横肋间距的乘积之比。

3.7

肋高 rib height

测量从肋的最高点到芯部表面垂直于钢筋轴线的距离。

3.8

肋间距 ribs pacing

平行钢筋轴线测量的两相邻横肋中心间的距离。

3.9

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在无限多次的检验中,与某一规定概率所对应的分位值。

4 分类、牌号

4.1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335、400、500级。

4.2 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类别牌号牌号构成英文字母含义

普通热轧钢筋HRB335

由HRB+屈服强度

特征值构成

HRB—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Ribbed

Bars)缩写

HRB400

HRB500

细晶粒热轧钢筋HRB335

由HRBF+屈服强度

特征值构成

HRBF—在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缩写后加“细”

的英文(Fine)首位字母。

HRB400

HRB500

5 订货内容

按本部分订货的合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部分编号;

b)产品名称;

c)钢筋牌号;

d)钢筋公称直径、长度(或盘径)及重量(或数量、或盘重);

e)特殊要求。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 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mm~50mm,本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mm、8mm、10mm、12mm、16mm、20mm、25mm、32mm、40mm、50mm。

6.2 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列于表2。

表2

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而面积,mm2理论重量,kg/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50 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018

1257

1964

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

注:表1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6.3 带肋钢筋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6.3.1 带肋钢筋横肋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1 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当该夹角不大于70°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

肋的方向应相反。

6.3.1.2 横肋公称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6.3.1.3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

6.3.1.4 钢筋相邻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

的20%。

6.3.1.5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可参考附录C。

6.3.2 带肋钢筋通常带有纵肋,也可不带纵肋。

6.3.3 带肋钢筋采用月牙肋表面形状时,其形状如图1所示,尺寸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钢筋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符合表4规定时,钢筋的内径偏差可不作交货条件。

6.3.4 不带纵肋的月牙肋钢筋,其内径尺寸可按表3的规定作适当调整,但重量允许偏差

仍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

内径d横肋高h纵肋高h1

(不大于)

横肋宽

b

纵肋宽

a

间距l横肋末端最大

间隙(公称周长

的10%弦长)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6 5.8 ±0.3 0.6 ±0.3 0.8 0.4 1.0 4.0

±0.5 1.8

8 7.7

±0.4 0.8

+0.4

-0.3

1.1 0.5 1.5 5.5

2.5

10 9.6 1.0 ±0.4 1.3 0.6 1.5 7.0 3.1

12 11.5 1.2

+0.4

-0.5 1.6 0.7 1.5 8.0 3.7

14 13.4

±0.4 1.4 1.8 0.8 1.8 9.0 4.3

16 15.4 1.5 1.9 0.9 1.8 10.0 5.0

18 17.3 1.6

±0.5 2.0 1.0 2.0 10.0 5.6

20 19.3

±0.5 1.7 2.1 1.2 2.0 10.0

±0.8

6.2

22 21.3 1.9

±0.6 2.4 1.3 2.5 10.5 6.8

25 24.2 2.1 2.6 1.5 2.5 12.5 7.7

28 27.2

±0.6 2.2 2.7 1.7 3.0 12.5

±1.0

8.6

32 31.0 2.4 +0.8

-0.7

3.0 1.9 3.0 1

4.0

9.9

36 35.0 2.6 +1.0

-0.8

3.2 2.1 3.5 15.0

11.1

40 38.7 ±0.7 2.9 ±1.1 3.5 2.2 3.5 15.0 12.4 50 48.5 ±0.8 3.2 ±1.2 3.8 2.5 4.0 16.0 15.5

注1:纵肋斜角Θ为0°~30°。

注2:尺寸a、b为参考数据。

d1 ----- 钢筋内径;

α----- 横肋斜角;

h ------ 横肋高度;

β----- 横肋与轴线夹角;

h1----- 纵肋高度;

θ----- 纵肋斜角;

a----- 纵肋顶宽;

l------ 横肋间距;

b----- 横肋顶宽。

图1 月牙肋钢筋(带纵肋)表面及截面形状

6.4 长度及允许偏差

6.4.1 长度

6.4.1.1 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

6.4.1.2 钢筋可以盘卷交货,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代需双方协商确定。

6.4.2 长度允许偏差

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为±25mm。

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当要求最大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6.5 弯曲度和端部

直条钢筋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

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6.6 重量及允许偏差

6.6.1 钢筋可按理论重量交货,也可按实际重量交货。按理论重量交货时,理论重量为钢筋

长度乘以表2中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

6.6.2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4

公称直径/mm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6~12

±7 14~20

±5 22~50 ±4 7 技术要求

7.1 牌号和化学成分

7.1.1 钢筋牌号及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符合表

5的规定。根据需要,钢中还可以加入V 、Nb 、Ti 等元素。表5

牌号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eq

HRB335

HRBF335

0.25 0.80 1.60 0.045 0.045 0.52 HRB400

HRBF400

0.54 HRB500

HRBF500 0.55

7.1.2 碳当量Ceq(%)值可按式(1)计算:

Ceq= C+Mn/6+(Cr+V+Mo)/5+(Cu+Ni)/15

·············· (1) 7.1.3 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

0.012%。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的氮结合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适当放宽。7.1.4 钢筋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 的允许偏差为+0.03%。

7.2 交货型式

钢筋通常按直条交货,直径不大于

12mm 的钢筋也可按盘卷交货。

7.3 力学性能

7.3.1 钢筋的屈服强度R el 、抗拉强度R m 、断后伸长率A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 等力学性能特征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中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

表6

牌号R el /

MPa R m / MPa

A / % A gt / %不小于

HRB335

HRBF335

335 455 17 7.5 HRB400

HRBF400

400 540 16 HRB500

HRBF500 500 630 15 7.3.2 直径28mm~40mm 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 可降低1%;直径大于40mm 各牌号钢

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2%。

7.3.3 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牌号为:在表1中已有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的钢筋。该类钢筋除应满足以下a)、b)、c)的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应的已有

牌号钢筋相同。

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R°m/R°el不小于1.25。

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6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R°el/R e l不大于1.30。

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不小于9%。

注:R°m为钢筋实测抗拉强度;R°el为钢筋实测屈服强度。

7.3.4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特征值R e l应采用规定比例延伸强度R p0.2。

7.3.5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 gt中选定。如伸长率类型未经协议确定,

则伸长率采用A,仲裁检验时采用A gt 。

7.4 工艺性能

7.4.1 弯曲性能

按表7规定的弯芯直径变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表7毫米牌号公称直径d弯芯直径

HRB335 HRBF335

6~25 3d 28~40 4d >40~50 5d

HRB400 HRBF400

6~25 4d 28~40 5d >40~50 6d

HRB500 HRBF500

6~25 6d 28~40 7d >40~50 8d

7.4.2 反向弯曲性能

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

7.4.2.1 反向弯曲试验的弯芯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

7.4.2.2 反向弯曲试验:先正向弯曲90°后再反向弯曲20°。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去载之前测量。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7.5 疲劳性能

如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疲劳试验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6 焊接性能

7.6.1 钢筋的焊接工艺及接头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7.6.2 普通热轧钢在生产工艺、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时进行型式检验。

7.6.3 细晶粒热轧钢筋的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

7.7 晶粒度

细晶粒热轧钢筋应做晶粒度检验,其晶粒度不粗于9级,如供方能保证可不做晶粒度检验。

7.8 表面质量

7.8.1 钢筋应无有害的表面缺陷。

7.8.2 只要经钢丝刷刷过的试样的重量、尺寸、横截面积和拉伸性能不低于本部分的要求,锈皮、表面不平整或氧化铁皮不作为拒收的理由。

7.8.3 当带有7.8.2条规定的缺陷以外的表面缺陷的试样不符合拉伸性能或弯曲性能要求

时,则认为这些缺陷是有害的。

8 试验方法

8.1 检验项目

每批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8的规定。表8

序号

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1 GB/T20066 GB/T223 GB/T4336 2

力学 2 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28、本标准8.2 3

弯曲 2 GB/T232、本标准8.2 4

反向弯曲 1 YB/T5126、本标准8.2 5

疲劳试验供需双方协议6

尺寸逐支本标准8.3 7

表面逐支目视8

重量偏差按本标准8.4 按本标准8.4 9 晶粒度 2 任选两根钢筋切取

GB/T6394 注:对化学分析和拉伸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仲裁试验分别按

GB/T223、GB/T228进行。8.2 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

8.2.1

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8.2.2

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表2所列公称横截面面积。8.2.3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 的检验,除按表8规定采用GB/T228的有关试验方法外,也可采用附录A 的方法。8.2.4 反向弯曲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应在10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 ,经自然冷却后再反向弯曲。

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经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8.3 尺寸测量

8.3.1

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8.3.2

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应精确到0.1mm 。8.3.3 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一面上第

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 。

8.4 重量偏差的测量8.4.1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验长度不小于500mm 。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

量的1%。

8.4.2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式(2)计算: )

()(2100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

试样实际总重量重理偏差8.5 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 081的规定。

9 检验规则

钢筋的检验分为特征值检验和交货检验。

9.1 特征值检验

9.1.1 特征值检验适用于下列情况

a) 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

b) 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

c) 第三方产品认证及仲裁检验。

9.1.2 特征值检验应按附录B规则进行。

9.2 交货检验

9.2.1 交货检验适用于钢筋验收批的检验。

9.2.2 组批规则

9.2.2.1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

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9.2.2.2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9.2.3 检验项目和取样数量

钢筋检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应符合表8及9.2.2.1的规定。

9.2.4 检验结果

各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应符合第6章和第7章的有关规定。

9.2.5 复验与判定

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

10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0.1 带肋钢筋的表面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1 带肋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还可依次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和公称直径毫米数字。

10.1.2 钢筋牌号以阿拉伯数字或阿拉伯数字加英文字母表示,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厂名以汉语拼音字头表示。公称直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10.1.3 公称直径不大于10mm的钢筋,可不轧制标志,可采用挂标牌方法。

10.1.4 标志应清晰明了,标志的尺寸由供方按钢筋直径大小作适当规定,与标志相交的横肋可以取消。

10.2 牌号带E(例如HRB400E、HRBF400E等)的钢筋,应在标牌及质量证明书上明示。

10.3 除上述规定外,钢筋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1的有关规定。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钢筋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A1 试样

A.1.1 长度

试样夹具之问的最小自由长度应符合表 A.1要求:

表A.1单位为毫米

钢筋公称直径试样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

d≤25350

25

32

A.1.2 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标记的划分和测量应符

合GB/T228的有关要求。

A.2 拉伸试验

按GB/T228规定进行拉伸试验.直至试样断裂。

A.3 断裂后的测量

选择Y和V两个标记,这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在拉伸试验之前至少应为100mm。两个标记都应当位于夹具离断裂点最远的一侧。两个标记离开夹具的距离都应不小于20 mm或钢筋公称直径d(取二者之较大者);两个标记与断裂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 mm,或2d(取二者之较大者)。见图A.1。

(规范性附录)

特征值检验规则

B.1 试验组批

为了试验,交货应细分为试验批。组批规则应符合本部分9.2.2的规定。

B.2 每批取样数量

B.2.1 化学成分(成品分析),应从不同根钢筋取两个试样。

B.2.2 本部分规定的所有其他性能试验,应从不同钢筋取15个试样(如果适用60个试样时,见B.3.1规定)。

B.3 试验结果的评定

B.3.1 参数检验

为检验规定的性能,如特性参数R el、R m、A gt或A,应确定以下参数:

a)15个试样的所有单个值X i(n=15);

b)平均值m15(n=15);

c)标准偏差S15(n=15)。

如果所有性能满足公式( B.1)给定的条件,则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S15≥f

m15-2.33×

k..............................................…………………(B.1) 式中:

1.93----当n=60,90%置信水平(1-α=0.90),不合格率5%(P=0.95)时验收系数K的值。

B.3.2 属性检验

当试验性能规定为最大或最小值时,15个试样测定的所有结果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此时,应认为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当最多有两个试验结果不符合条件时,应继续进行试验,此时,应从该试验批的不同根

钢筋上,另取45个试样进行试验,这样可得到总计60个试验结果,如果60个试验结果中最多有2个不符合条件,该试验批符合要求。

B.3.3 化学成分

两个试样均应符合本部分要求。

(规范性附录)

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钢筋相对肋面积f r 可按公式( C.1)或(C.2)计算:

l d F K f R r

sin ,,,,,,,,,,,,,,,,(C.1) 式中:

K----

横肋排数,(如两面肋,K=2);F R ----一个肋的纵向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mm 2);β----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单位为度(°);d ----钢盘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

l -----横肋间距,单位为毫米(mm )。已知钢筋的几何参数,相对肋面积也可用近似公式( C.2)计算:

l

d h h f d f i r

6)4()(4/1,,,,,,,,,,,,,(C.2) 式中: i f -----钢筋相邻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单位为毫米(mm);h -----横肋中点高,单位为毫米(mm );4/1h =横肋长度四分之一处高,单位为毫米(mm )。

钢结构节点图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a)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 刚架连接节点 图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M=Ve 作用,其截面强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柱在与夹层梁上下翼缘相应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山墙柱与刚架横梁宜采用铰接,若山墙柱仅传递水平风荷载,可采用图所示的弹簧片连接方图 夹层梁与柱连接节点 (a)梁与边柱刚接 (b)梁与边柱铰接 (c)梁与中柱刚接 (d)梁与中柱铰接 图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 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31、CECS 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32、CECS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技术规程33、CECS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34、CECS钢管结构技术规程35、CECS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36、CECS 建筑用铸钢节点技术规程37、CECS钢结构抗火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1、DB29-57-2003/J10297-2003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2、DBJ13-51-2003/J10279-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3、DBJ13-61-2004/J10429-2004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4、DG/T08-008-2000/J10041-2000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上海市)5、DBJ08-68-97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上海市)6、DBJ01-616-2004/J10411-2004建筑防火涂料(板)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北京市)7、DBJ08-32-92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

钢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是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焊缝形式焊缝形式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四条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一共有三个等级。四条原则如下: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缝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限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汁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护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 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2)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对应的就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中所要求的焊缝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和无损探伤等)。 《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焊缝质量分类是在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线照相时线照相时线照相时线照相时,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 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将该焊缝的质量分为四级: (1)Ⅰ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 (2)Ⅱ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 (3)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不 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允许长度按表10条状夹渣长度的Ⅲ级 评定. (4)焊缝缺陷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对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所提到的三个级别焊缝,在对一级和二级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时,对于一级焊缝要达到《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Ⅱ级以上,对于二级焊缝要达到《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Ⅲ级以上。关于焊缝等级的定义的部分要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第7章连接计算。7.1焊缝连接7.1.1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1)

钢结构节点图

10.2.3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10.2.3a 、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10.2.3d ),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10.2.8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10.2.8)。 10.2.9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10.2.9),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10.2.11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10.2.11-3a );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10.2.11-3b );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a)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10.2.3 刚架连接节点 图10.2.9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10.2.8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10.2.12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10.2.12);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M=Ve 作用,其截面强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 10.2.13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10.2.13)。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柱在与夹层梁上下翼缘相应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图10.2.11-3 吊车梁连接节点 (a) 吊车梁与上柱连接 (b) 吊车梁与牛腿连接 图10.2.13 夹层梁与柱连接节点 (a)梁与边柱刚接 (b)梁与边柱铰接 (c)梁与中柱刚接 (d)梁与中柱铰接 图10.2.12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节点

1.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1)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连接节点计算时,主要验算以下内容: ①梁与柱连接的承载力 ②柱腹板的局部抗压承载力和柱翼缘板的刚度 ③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 (3)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①框架梁与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框架梁与柱刚性连接 ②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 柱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

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围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4)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 ①骨形连接 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骨形连接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5)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 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围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铰接连接

(1)梁与柱的铰接连接分为: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 相连 (2)柱在弱轴与梁铰接连接分为: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相连 柱的拼接节点一般都是刚接节点,柱拼接接头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一般宜在框架梁上方1.3m左右。考虑运输方便及吊装条件等因素,柱的安装单元一般采用三层一根,长度10~12m 左右。根据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条件,柱的拼接可采取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 按非抗震设计的轴心受压柱或压弯柱,当柱的弯矩较小且不产生拉力的情况下,柱的上下端应铣平顶紧,并与柱轴线垂直。柱的25%的轴力和弯矩可通过铣平端传递,此时柱的拼接节点可按75%的轴力和弯矩及全部剪力设计。抗震设计时,柱的拼接节点按与柱截面等强度原则设计。 非抗震设计时的焊缝连接,可采用部分熔透焊缝,坡口焊缝的有效深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 1/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焊缝连接,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一、章节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设计规定 3.1设计原则 3.2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3材料选用 3.4设计指标 3.5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4受弯构件的计算 4.1强度 4.2整体稳定 4.3局部稳定 4.4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5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5.1轴心受力构件 5.2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5.3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5.4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6疲劳计算 6.1一般规定 6.2疲劳计算 7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 7.2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连接 7.3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 7.4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7.5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 7.6支座

8构造要求 8.1一般规定 8.2焊缝连接 8.3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8.4结构构件 8.5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 8.6大跨度屋盖结构 8.7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 8.8制作、运输和安装 8.9防护和隔热 9塑性设计 9.1一般规定 9.2构件的计算 9.3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10钢管结构 10.1一般规定 10.2构造要求 10.3杆件和节点承载力 11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1.1一般规定 11.2组合梁设计 11.3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11.4挠度计算 11.5构造要求 附录 A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 附: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修改条文说明 其中下面打—的节为新增,下面打~~的节为有较多修改。

钢结构节点图

钢结构节点图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 (图),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a) 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 刚架连接节点 图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 GB50017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 图 吊车梁连接节点 (a) 吊车梁与上柱连接 (b) 吊车梁与牛腿连接 图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最新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大全

最新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大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 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

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汇总

钢结构规范和图集【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59135-200 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新版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新版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 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

钢结构节点图

10.2.3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10.2.3a、b、c)。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 板连接的 柱的翼缘 部位应与 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10.2.3d),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10.2.8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10.2.8)。 10.2.9 10.2.11 4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10.2.11-3a);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10.2.11-3b);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10.2.12);受剪力V GB50017进行计算。 (a) 图10.2.9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b) (a)

10.2.13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10.2.13)。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 若山墙、c ),当圆钢直径大于25mm 或腹板厚度不大于5mm 时,应对支承孔周围进行加强。圆钢端部应设丝扣,待校正定位后宜采用花篮螺栓张紧。 2型钢支撑与刚架梁柱连接宜用连接板连接(图10.2.14d );受力较大时,可设置双片柱间支撑,并双片柱间支撑间沿支撑的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连接板焊于柱间支撑。 10.2.15系杆与刚架梁柱连接应设计成铰接节点,可采用普通螺栓连接(图10.2.15)。 对于钢管系杆,钢管端部应设置封头板,对于双角钢系杆,应沿系杆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垫块以保证其协调工作。 10.2.16隅撑与刚架构件腹板夹角不宜小于 45,宜采用单角钢制作。隅撑可连接在刚架构件受压侧附近的腹板上(图10.2.16a );也可连接在受压翼缘上(图10.2.16b );也可在靠受压侧设置连接板,隅撑连接在连接板上(图10.2.16c )。隅撑与刚架和檩条连接可采用普通螺栓,每端可设置一个螺栓。 圆钢 连接板圆钢角钢垫块 圆钢楔形垫块 连接板型钢图10.2.14支撑与刚架梁柱连接节点 (a)圆钢用连接板连接(b)圆钢用角钢垫块连接(c)圆钢用楔形垫块连接(d)型钢用连接板连接 图10.2.12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b)变截面牛腿 图10.2.14山墙柱与刚架连接节点 (a)山墙柱用弹簧片连接(b)山墙柱腹板开长孔(c)山墙刚架连接 图10.2.15系杆与刚架梁柱连接节点 (a)钢管系杆(b)单角钢系杆(c)双角钢系杆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万事如意! GB50017- 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一、章节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设计规定 3.1设计原则 3.2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3材料选用 3.4设计指标 3.5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4受弯构件的计算 4.1强度 4.2整体稳定 4.3局部稳定 4.4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5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5.1轴心受力构件 5.2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5.3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5.4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6疲劳计算 6.1一般规定 6.2疲劳计算 7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 7.2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连接 7.3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 7.4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7.5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 7.6支座

8构造要求 8.1一般规定 8.2焊缝连接 8.3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8.4结构构件 8.5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 8.6大跨度屋盖结构 8.7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 8.8制作、运输和安装 8.9防护和隔热 9塑性设计 9.1一般规定 9.2构件的计算 9.3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10钢管结构 10.1一般规定 10.2构造要求 10.3杆件和节点承载力 11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1.1一般规定 11.2组合梁设计 11.3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11.4挠度计算 11.5构造要求 附录 A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 附: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修改条文说明 其中下面打—的节为新增,下面打~~的节为有较多修改。

钢结构节点图

10.2.3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 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 (图10.2.3a 、b 、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 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 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 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10.2.8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10.2.8 )。 图10.2.9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10.2.11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 10.2.11-3a );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 10.2.11-3b );吊 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10.2.3d ),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 屛 1 M (b) 端板平放 图 10.2.3 (c ) 刚架连接节点 端板斜放 (d) 斜梁拼接 (a) (b) 图 10.2.8 IT 10.2.9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 10.2.9),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 设计同铰接柱脚。 (b)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a)

10.2.12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 10.2.12);柱在牛腿上 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 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 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 V 和弯矩M=Ve 作用,其截面强 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进行计算。 10.2.13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 10.2.13)。当采用 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柱 图10211-3 吊车梁连接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 图10.2.12 牛腿节点

焊接钢平台及常用钢结构安装节点标准图[za]

结结 构构 标标 准准 图图
TTHHEE SSTTAANNDDAARRDDDDRRAAWWIINNGGSS FFOORRSSTTRRUUCCTTUURRE
焊接钢平台及常用钢结构安装节点标准图
THE STANDARD DETAIL DRAWINGS OF WELDED STEEL PLATFORMS
AND ERECTION JOINTS IN COMMON USE FOR STEEL STRUCTURE
图集号:
Collective drawings №:
NGDJ5
江苏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JIANGSU BUILDING MATERIAL RESERCH & DESIGN INSTITUTE
二OO七年

目录 CATALOGUE
1、说明
1
14、钢吊杆节点详图
14
Legend of weld and dimension symbols
Joint details for steel sag rod
2、常用焊缝符号及尺寸符号
2
15、钢柱脚连接节点详图1
15
Legend of weld and dimension symbols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1 for steel column base
3、常用焊缝连接方式及标注方法1
3
16、钢柱脚连接节点详图2
16
Legend 1 of welding expressions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2 for steel column base
4、常用焊缝连接方式及标注方法2
4
17、钢梁与钢梁连接详图
17
Legend 2 of welding expressions
Connection details between steel beams
5、常用焊缝连接方式及标注方法3
5
18、钢梁与工字钢柱平接连接节点图
18
Legend 3 of welding expressions
Butt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between steel beam
6、各级焊缝的质量检验项目、数量及检验方法
6
and I steel column
Quality inspecting items, quantities and inspecting
19、钢梁与圆柱、双拼槽钢柱平接连接节点图
19
method for weld
Butt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between steel beam
7、钢平台平面铺板示意图
7
and circular column or double channel-steel column
Schematic drawing of decking for steel platform
钢柱拼接图,小型钢平台柱脚地坪处理图
8、钢仓仓顶开孔图
8
Details of opening on the top of steel bin
9、小型设备基础在梁板上时处理大样图
9
Detail drawing for foundation of pint-sized equipment on floor
10、轻钢结构檩条、檩托大样图
10
Detail drawing for purlin and cradle of 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
11、轻钢结构连接节点详图1
11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1 for 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
Steel column joint drawing, ground treatment drawing for column base of pint-sized steel platform 20、钢梁与钢柱搁放连接节点图 Lap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between steel beam and steel column 21、柱间支撑及水平支撑连接节点图1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1 for column bracing and horizontal bracing 22、柱间支撑及水平支撑连接节点图2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2 for column bracing and horizontal bracing
20 21 22
12、轻钢结构连接节点详图2
12
23、建筑楼梯钢平台详图1
23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2 for 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
Steel platform details 1 for architectural stair
13、钢梁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图
13
24、建筑楼梯钢平台详图2
24
Connection joint details between steel beam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rtucture
Steel platform details 2 for architectural stai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