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含答案)

《北方民族的交融》同步练习

1.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

A.七擒孟获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出使西域

D.商鞅变法

2. “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A.商鞅 B.呼韩邪 C.苻坚D.北魏孝文帝3. 北魏孝文帝改革“胡风国俗”后,鲜卑人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青年可能经历( )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4.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5. “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6.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7. 北魏孝文帝改革( )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

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8. 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

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仍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诫。”

——《资治通鉴》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这一问题在哪一年得到解决?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答案和解析

1.【解析】选B。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A项出现于三国时期,C项发生在西汉时期,D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A、C、D三项与题意不符。2.【解析】选D。歌谣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和汉化的内容。

3.【解析】选C。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故④不可能经历。

4.【解析】选D。本题是一道否定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未涉及以法治国内容。故答案是D。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其中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采用汉族的官制;汉族的饮食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上述图片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7.【解析】选C。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促进了民族融合。

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联系已学知识可知376年,前秦灭前凉统一北方。到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以后,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以及姚苌建立后秦北方再度分裂。苻秦为氐族建立的政权; 436年,北魏灭北燕再次统一北方。直到523年六镇起义之后,524年孝武帝奔长安依宇文泰,高欢入洛阳另立孝静帝迁都邺,从此北方分裂为东西魏。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故选C。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一出自《魏书》,其中心问题是迁都,材料二中心内容是用汉语,故“魏主”是指孝文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北魏孝文帝。

(2)494年。

(3)“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是指汉语。措施: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族官吏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话。

(4)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习题 含答案【精品】.doc

第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点一淝水之战 1.前秦的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________形成对峙的局面。 2.淝水之战: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在淝水与秦军前锋隔岸对峙,东晋军队大败________。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__________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____________和混战的状态。版权所有 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____________族拓跋部崛起,建立北魏。________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____________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措施:迁都________。进一步推行________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_____,禁用鲜卑语;以________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__________;采用两汉、曹魏的__________、法律等。 3.意义: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知识点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概况: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这一时期在总体上,民族__________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__________。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各民族不仅在__________上密切交往,在__________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民族之间的隔阂与__________逐渐减少。 2.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______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右面连环画《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前秦和西晋 B.前秦和东晋 C.东晋和宋 D.宋和前秦 2.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 A.民族融合 B.连年战争 C.阶级斗争 D.长期分裂 5.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D.北方民族大融合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七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 答案解析】七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武帝改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这两次改革是( ) ①管仲改革②商鞅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李悝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某位皇帝下旨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这位皇帝最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7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习题精选 [含答案解析]六 第1题【单选题】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 A、蒙恬北击匈奴 B、孝文帝改革 C、昭君出塞 D、澶渊之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说汉话 D、学习汉礼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秦孝公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北魏建立后,______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实行汉化,这些措施促进了______。【答案】: 【解析】:

第7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过程即充满了残忍的流血战争,又不时碰撞出友好的火花,促进了各族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篇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和平篇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融汇篇 材料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九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华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 九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 A、民族融合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魏政权的建立 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A、加强君主专制 B、促进民族融合 C、助推三国鼎立 D、促成江南开发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19课 北方的民 族汇聚 一、选择题 1、东汉以来,向内地迁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五个,他们是( )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蒙古、鲜卑、羯、氐、回 C .匈奴、朝鲜、羯、满、羌 D .蒙古、鲜卑、羯、氐、羌 2、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 A.前秦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3、 如下图所示,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 ) 4、下面是小丽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 A .推进了大一统格局 B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 .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不断增多 二、辨析题 小兰同学制作了两则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读书摘要。请你判断哪一则摘要是错误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外阅读 均田制 太和九年(485),(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男子皆从政府手中领取露田(到一定年龄时需要返还的田地)40亩、桑田(不需还给国家的田地)20亩。妇女领取露田20亩。露田至年满70还官。桑田作为世业,不须还官,可卖有余或买不足,但要栽种一定数量的桑、榆之类树木。奴婢、耕牛皆可受田,故贵族富人仍能由此多占土地。均田农民的赋税负担,以一夫一妇为单位,每年纳帛一匹,为调,粟二石,为租。单身男女、奴婢、耕牛也都按照各自不同标准缴纳租调。均田令适应了当时北方人口减耗、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的现实,起到了推到垦荒、稳定土地关系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 一、填空题 1、冯太后病逝后,孝文帝亲政,推出了、、、、 、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2、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的改革,加速了的历史进程,成为顺应历史潮流前进的杰出代表。 二、辨析题 西晋灭亡后的270余年间,各个民族政权间战事不断、相互争斗,民族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外阅读 车驾南伐,加冲辅国大将军,统众翼从。自发都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高祖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启颡于马首之前。高祖曰:“长驱之谋,庙算已定,今大将军进,公等更欲何云?”冲进曰:“臣等不能折冲帷幄,坐制四海,而令南有窃号之渠,实臣等之咎。陛下以文轨未一,亲劳圣驾,臣等诚思亡躯尽命,效死戎行。然自离都淫雨,士马困弊,前路尚遥,水潦方甚。且伊洛境内,小水犹尚致难,况长江浩汗,越在南境。若营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矜丧反旆,于义为允。”高祖曰:“一同之意,前已具论。卿等正以水雨为难,然天时颇亦可知。何者?夏既炎旱,秋故雨多,玄冬之初,必当开爽。比后月十间,若雨犹不已,此乃天也,脱于此而晴,行则无害。古不伐丧,谓诸侯同轨之国,非王者统一之文。已至于此,何容停驾?”冲又进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汉文言:吾独乘千里马,竟何至也?臣有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高祖大怒曰:“方欲经营宇宙,一同区域,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大司马、安定王休,兼左仆射、任城王澄等并殷勤泣谏。高祖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欲班师,无以垂之千载。朕仰惟远祖,世居幽漠,违众南迁,以享无穷之美,岂其无心,轻遗陵壤?今之君子,宁独有怀?当由天工人代、王业须成故也。若不南銮,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如下图中的措施出自于() A.光武中兴B.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北魏孝文帝决定() A.在地方建立县制B.实施汉化政策 C.强化中央集权D.册封鲜卑贵族 3. 下列发明中为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的是() A.甲骨文的出现 B.造纸术的发明 C.小篆的出现 D.印刷术的发明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5.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 C.江南经济发展迅速D.北方民族大融合 6.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这段话中的“北语”和“正音”分别是指()

A.匈奴语,汉语B.汉语,鲜卑语C.鲜卑语,汉语D.汉语,匈奴语 7. 如下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鲜卑族姓汉族姓 拓跋元 步六孤陆 独孤刘 A.改官制B.禁胡服C.通婚姻D.改姓氏 8. 某学者要撰写历史论文《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论南迁拓跋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他撰写的论文内容主要是() A.光武中兴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开元盛世D.江南地区的开发 9.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颁布诏书进行改革的是() A.北魏B.前秦C.西晋D.东晋 10. 他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从风俗礼制到语言服饰,全面割断鲜卑拓跋族与旧有文化的纽带,大踏步地实现了社会体制的汉化与人的观念的汉化。由此可知,“他”的改革() A.推动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B.使鲜卑文化彻底断绝 C.促进了民族交融D.着力于风俗礼制的汉化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 A.建立帝国新秩序 B.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 二、填空题 12.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______;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__________。

(初中精品)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堂训练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西晋 B.东晋 C.蜀汉 D.北魏 ( )2(教材母题:教材P94相关史事改编)战争可以改变历史走向,推动历史进程。与右图相关的古代著名战役是(跨学科整合·语文)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 ( )3.讨论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时,三组同学出示了如下史料,他们的观点应是 A.前秦实力弱小 B.前秦兵力分散 C.苻坚骄傲轻敌 D.民族矛盾尖锐 ( )4.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部分内容。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时空观念)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

A.三国鼎立 B.八王之乱 C.淝水之战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6.“鲜卑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历史解释)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北魏迁都的条件 C.北魏迁都的原因 D.汉化措施的问题 ( )7.“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作用 D.意义 ( )8.“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说汉语 B.穿汉服 C.用汉姓 D.迁都城 ( )9.某电视剧场景:颁令天下,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A.秦孝公 B.北魏孝文帝 C.汉武帝 D.齐桓公 ( )10.“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 A.改穿汉服 B.使用汉语 C.改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 )11.(教材母题:教材P96课后活动第2题改编)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历史解释) A.政权分立 B.江南开发 C.南朝稳定 D.民族交融 ( )12.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解释)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 )1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初中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习题

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 一、选择题 1.以下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最根本原因的是〔〕 A.反对各族统治者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2.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溢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以下内容有关的是〔〕 A.北魏迁都洛阳 B.北魏改用汉姓 C.北魏改穿汉服 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 3. 中国古代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4. 以下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5.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 6.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羌族 D.羯族 7.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根本统一北方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假设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发这一诏书的是〔〕A.汉文帝 B.苻坚 C.孝文帝 D.冯太后 9.以下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D.汉武帝改革 10.促进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采用汉姓的根本原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含答案)

《北方民族的交融》同步练习 1.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 A.七擒孟获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出使西域 D.商鞅变法 2. “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A.商鞅 B.呼韩邪 C.苻坚D.北魏孝文帝3. 北魏孝文帝改革“胡风国俗”后,鲜卑人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青年可能经历( )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4.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5. “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6.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7. 北魏孝文帝改革( )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 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8. 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 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仍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诫。” ——《资治通鉴》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这一问题在哪一年得到解决?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练习题(含答案)课前预习 一、淝水之战 1.强大后的 ,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形成对峙的局面。 2.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 60 余万、骑兵27 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 ,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3.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经过淝水之战以后,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4.公元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5.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 ,也增强了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6.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 ,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7.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制度。 8.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 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情感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9.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进一步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测试)(教师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测试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魏书》记载:(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A. 匈奴语 B. 汉语 C. 鲜卑语 D. 蒙古语 【答案】C 【解析】由“(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了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说汉语,不能说鲜卑语,所以“北俗之语”是指鲜卑语,故答案是C。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民族交往、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著名的改革出现在()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南北宋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统治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总称为南朝。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总称为北朝。南朝与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就发生在南北朝时期。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西汉设西域都护④唐风洋溢奈良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④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鉴真和尚把唐朝文化带到了日本之后,日本文化也受到了唐朝文化的影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是民族融合,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择A。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4.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一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黑板上写着四点信息:“4世纪后期”“以少胜多”“为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与这些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牧野之战 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C)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也出现了几次局部统一。其中,439年就有一个政权完成了北方统一。它是由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羯族 D. 氐族 4. 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为元宏,他是() A. 北魏孝文帝 B. 苻坚 C. 晋惠帝 D. 梁武帝 5. 历史老师创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交融(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 商鞅变法 B. 诸侯争霸 C. 三国鼎立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6.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表明() A. 民族交融成果显著 B. 民族纷争完全消失 C.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 黄河流域适合游牧 7.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 A. 都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B. 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C. 战场都在北方地区 D.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C. 尊崇儒学 D. 胡汉对立 9.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编版复习巩固第八十二篇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编版复 习巩固第八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A、加强君主专制 B、促进民族融合 C、助推三国鼎立 D、促成江南开发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A、商鞅 B、呼韩邪 C、苻坚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北魏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9课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六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为北魏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 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2.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但是有人却说他的改革断送了整个 鲜卑族。其实,评价一次改革成功与否的着眼点应该是‚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说明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 A. 统一黄河流域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佛教兴起 D. 农民起义

3.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 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 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 5.‚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 盘庚 B. 隋炀帝 C. 北魏孝文帝 D. 元世祖 6.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7.‚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这段话中的‚北语‛和‚正音‛分别是指 ( ) A. 鲜卑语,汉语 B. 汉语,鲜卑语 C. 匈奴语,汉语 D. 汉语,匈奴语 8.‚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 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A. 建立郡县制度 B. 实施汉化政策 C. 确立察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9.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在下面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中,西晋应填在() A. A B. B C. C D. D 10.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次著名战例是()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11.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人口南迁‛、‚汉化政策‛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 了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维度一、夯实基础 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自古以来,洛阳墨客云集,有“诗都”之称,牡丹 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请问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有 ①西周②东汉③曹魏④西晋⑤北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2022·广东汕尾·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公元439年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 局面、统一了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汉B.前秦C.西晋D.北魏 3.(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与一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D.淝水之战 4.(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淝水之战同下列哪几次战役具有相似特点()①长平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 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 皆改之。”这一措施() 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

C.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实现了北方再次统一 6.(2022·安徽·七年级单元测试)“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材料中厦门中学生助手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A.西汉刘彻B.北魏元宏C.唐朝李世民D.北宋赵匡胤 7.(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这些措施()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北魏实力 C.沿袭了鲜卑习俗D.实现了南北统一 8.(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中外交往B.国家统一C.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 9.(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下面为我国古代某历史阶段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①政权的建立者所属的民族是 A.氐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女真族 10.(2022·安徽·七年级单元测试)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当时北魏面临维度二、能力提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指( ) A.东汉 B.东周 C.东晋 D.西晋 2.[合肥包河区模拟]前秦苻坚在民心未附之际,强征北方各族人民当兵,浩浩荡荡南下,结果稍遇挫折前秦军中将士就迅速作鸟兽散,苻坚只得带领残兵逃回北方。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 A.前秦苻坚的骄傲轻敌B.前秦内部缺乏凝聚力 C.南方将士的众志成城 D.南方将领的精妙谋略 3.[宿迁中考]《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4.[重庆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始通 B.北方经济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5.[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史》记载:经过十六国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时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作为统一国家中主体部族的汉部族里

了。这一趋势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以前更加兴盛起来。这反映了( ) A.汉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B.民族交融推经济文化兴盛 C.少数民族文化较汉族文化更先进 D.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更先进 6.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前秦战败,未能统一江南 D.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北方也实现了几次短暂统一,下列哪一政权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东晋 8.曾有诗句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图书中详细介绍某位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秦始皇传》 B.《汉武帝传》 C.《北魏孝文帝传》 D.《汉高祖传》 9.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