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按照中考说明编写)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按照中考说明编写)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考点一: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青浦战役大败洋枪队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华尔

考点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2、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考点四: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军新疆,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1(曾纪泽与俄签订《伊犁条约》)年收回了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考点五:1、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冲向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

2、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答: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3、《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①2亿两白银的赔款空前增加了中国的财政负担,②割让大片领土,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③开放重庆、沙市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陆

④开设工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考点六:1、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抗,维护在华利益,1900年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廊坊大捷)

八国:2、英、美、德、法、俄、日、意、奥

2、《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年。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在界内居住。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考点一:1、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第一个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2、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利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能让中国真正强大。

考点二: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

②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③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④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半封中国行不通。

考点三: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94年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团体;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2、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等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3、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主要领导人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考点四:1、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及代表人物: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考点一: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1、前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领导人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后期:地点上海,主力工人(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考点二:中共一大的史实:1、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中国历史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首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的革命纲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焕然一新。

考点三:1、黄埔军校的创建: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恽代英,聂荣臻曾参与工作。

2、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西路的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3:南京政府成立: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宁汉合流”(“宁”指南京,“汉”指武汉。)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考点四: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井冈山会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意义:开辟了从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长征的故事:①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②经过: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并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东三省沦陷,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考点二: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最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三:1937年7月7日,日军在跨过卢沟桥进攻宛平城,制造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考点四:侵华日军罪行: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旅顺大屠杀、

考点五: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百团大战;体现中国军民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考点六:中国七大(1945年延安)主要内容: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集体领导。

考点七: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一:重庆谈判

时间及国共双方目的:1945年,国民党为了争取时间,部署内战,也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没有解决好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

考点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考点三: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考点四: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政治孤立、统治腐败,军队厌战、失去民心、经济崩溃

共产党:中共的正确领导、民众的大力支持,组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考点一:1、开国大典的史实: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②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北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考点二: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1、时间是:1951年。方式:和平解放;

2、意义: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考点三:抗美援朝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体现了志愿军维护祖国和民族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考点三:土地改革:1、法律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考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取代《共同纲领》

2、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考点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考点五:典型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事迹:1、铁人王进喜: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带领工人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2、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考点六: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破坏集体领导原则,个人崇拜盛行;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3、公安、检察院、司法机关遭到冲击。

考点七: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损失达5000亿,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拉大与发到国家的差距。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思想上否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考点二:家庭联承包责任制

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省凤阳县、四川率先实行。

2、主要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义: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考点三:经济特区(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等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考点四:邓小平理论

1、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考点一:民族区域自治

1、内容: 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我国现有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个是内蒙古自治区

3、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考点二: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意义: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也为国际社会经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

3、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

依据:《中英联合声明》

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

依据:《中葡联合声明》

意义: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第五单元:欧美主

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P79-84)

一、文艺复兴:1、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3、实质(性质)是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①文学上: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为文艺复兴先驱,代表作《神曲》。②艺术上: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5、文艺复兴的影响:冲破了几百年来的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二、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

1、最早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2、三大探索新航路的探索者:①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1492年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②达·伽马1497年到达印度的新航路;③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吧新旧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趋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第1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85—90)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2、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利;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只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统治。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是:

①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P91—96)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①开始爆发标志:1775年4月列克星敦的枪声。

3、建国: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4、《独立宣言》内容:昭告北美13个殖民地彻

底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殖民地人民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政府保护人民享有的各种权利。

5、华盛顿的主要活动:华盛顿领导大陆军奋战8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人总统。

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影响):①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②为拉丁美洲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

第15课: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①法国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3、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著述和信仰自由;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4、拿破仑的主要活动:①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采取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措施,1804年制定《拿破仑法典》,发动拿破仑战争,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

5、法国革命的意义:①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

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历程:①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②阿克莱特是“近代工厂之父”。

2、发明珍妮机的故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1782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评价:这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械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火车的影响: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的新纪元,扩大了人类的出行范围,促进经济的增长。

第18: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36年英国掀起了“宪章运动”。内容:制定《人民宪章》,提出成年男子普选权和取消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等要求。意义: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独立领导的全国性政治

运动,不但迫使统治阶级做出一些让步,而且推动了整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内容: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规定了党的性质和纲领,指明了党的最终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战略和策略。《共产党宣言》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

了伟大的战斗旗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4、1871年3月28日,法国巴黎人民成立了“巴黎公社”。性质:是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没有成功)。评价: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28日失败后,欧仁·鲍迪埃创作了《国际歌》抒发无产阶级的战斗豪情,表达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决心。

第七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20课:黑奴贸易和拉美的社会变迁

1、三角贸易:①近代的殖民扩张首先是从入侵非洲开始的,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②欧洲殖民者将非洲黑奴运达美洲的黑奴贸易,大多在欧洲(出程)—非洲(中程)—美洲(归程)—欧洲三地巡回的方式,成为“三角贸易”。主要路线是从非洲西海岸到美州。

2、“三角贸易”的影响:(1)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一亿多精壮劳力,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和长期地贫穷落后;(2)对美洲,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③对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近代拉美国家的独立(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①1810年后,拉美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兴起。②、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③反抗对象:西班牙、葡萄牙。

4、意义:结束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17个独立国家,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这些独立国家大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21课: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入印度。1757年,克莱武通过普拉西战役,占领印度孟加拉省,标志着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年—1859年。

领导阶级:王公贵族、土邦首领、地主;

主力军:土兵、农民、城市平民。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意义:强烈震撼了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章西女王成为印度人民歌颂的民族英雄。

第八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黑人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导火线: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2、南北战争的经过:①开始的标志:南方奴隶主公开制造国家分裂,1861年4月挑起内战。

②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部法律颁布所起的作用是: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促使北方在内战中扭转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③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是北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④结束标志:1865年4月,联邦军攻陷里士满,南方投降,内战结束。⑤内战的性质: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华师大版历史中考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专题复习及练习题

专题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自人类出现以来,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战争也从未停止过。战争的残酷性、灾难性、破坏性,警醒着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一、近现代以来中国国内战争与反侵略战争 1、国内革命战争 (1)北伐战争: ①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②目的: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③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功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十年内战: ①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过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十年内战结束。 (3)解放战争: ①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②过程: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军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国内战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1949年4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2、反侵略战争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侵略战争:自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动应战,均告失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2)抗日战争:①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②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战后期的中流砥柱;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胜利,百团大战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主动出击取得的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③抗战胜利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④近代反抗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全民族抗战。 3、抗美援朝战争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创设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际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体现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

华师大版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按照中考说明编写)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考点一: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青浦战役大败洋枪队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华尔 考点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2、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考点四: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军新疆,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1(曾纪泽与俄签订《伊犁条约》)年收回了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考点五:1、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冲向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 2、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答: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3、《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①2亿两白银的赔款空前增加了中国的财政负担,②割让大片领土,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③开放重庆、沙市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陆 ④开设工厂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考点六:1、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抗,维护在华利益,1900年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廊坊大捷) 八国:2、英、美、德、法、俄、日、意、奥 2、《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年。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在界内居住。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文本材料

《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 1、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相同之处: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启了民智,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不同点:时间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启蒙运动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兴起地点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兴起于法国。内容不同: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强调人权和法制。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一)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特点: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二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 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 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3)领导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大种园主的领导下,法国大革命在大、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4)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5)结果;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6)影响:都推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对拉美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的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自由派贵族。(3)特点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4)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联邦制,法国民主共和制。 5、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6、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 制。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专题复习+文本材料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专题复习 一、总体概述 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不少地方逐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罪恶的种族灭绝、黑奴贸易和殖民掠夺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也给非洲大陆和印度等殖民地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代表,殖民地人民开始奋起抗争。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路线、从事三角贸易最早和最主要的国家、影响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殖民头子:克莱武)及这种掠夺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统治,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印度反英斗争,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为民族独立作出的重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的原因,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学会运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学习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为了民族富强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三、中考热点链接: 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反抗殖民压迫、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了解西方殖民主义的罪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从而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而拉美人民和印度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激励我们不畏强暴、坚决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愿望! 四、模拟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所选出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A、英国、法国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西班牙 D、法国、葡萄牙 2、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下列关于英国殖民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7世纪以后,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 B、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C、最早进行奴隶贸易,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到18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4、率领军队侵占并洗劫了孟加拉的英国殖民者是: A、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 C、戈登 D、克莱武 5、从18世纪末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直接受到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④英国工业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19世纪初期,在南美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民族英雄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伊达尔哥 7、拉丁美洲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以后,成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以“玻利瓦尔”的名字来命名国名,这个国家是: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专题复习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专题复习 一、总体概述 面对西方的侵略,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以张謇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发展艰难、曲折。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逐步传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一批满怀爱国热情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了很大发展,文学艺术作品也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学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事实;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能力目标: 分析近代民族工业三个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的原因,总结其总的发展特征;比较近代社会生活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把平时看到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中学各学科知识与历史学科知识有联系、有交叉、有融合,能够融会贯通。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张謇等民族资本家兴办实业;实业报国内容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学习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这些杰出人物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学习,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培养唯物史观。 三、中考热点链接: 中国的近代化成为近几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要讲的是政治方面的近代化。除此之外还有本单元提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 四、模拟实战训练: 1、假如你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位驻外地的记者,要发回新闻报道,你选择 A、手机 B、因特网 C、有线电报 D、电话 2、右图是你常用的工具书,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龙门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人民教育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3、、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有声电影 B、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C、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D、清政府通过电报遥控李鸿章签定《马关条约》 4、下列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林则徐拍电报给清政府汇报禁烟情况 B、义和团组织电影放映队到农村进行反帝宣传 C、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 D、鸦片战争后,广大农村应该普遍废止缠足 5、下面哪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A、凇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平汉铁路 6、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爱国的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A、在列强入侵,国家危难时刻,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张“师夷长技以致夷” D、都认识到“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九年级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华东师大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总体概述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二战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冷战的政治阴云又笼罩世界。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中,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激荡下,带着对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反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孕育而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迎来了“黄金时代”。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经过高速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美国在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主导世界市场,扶植西欧和日本的复苏和发展。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的创伤,出现了高速经济增长。 欧洲资本主义的重新崛起则唤醒了其政治、民族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于是建立“欧洲共同体”组织,它对于冲破美苏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欧盟的建立也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日本在战后民主化改革等一系列内外革新的洗礼下,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与美国、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舞台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三、中考热点链接: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表现,是本次课程改革新增加的内容,对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是今后中考的重点内容。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欧洲共同体及欧洲联盟的成立,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将求新求变,一般考查题型为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考查的热点是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的联合,既可纵向考查,如将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的崛起等知识进行综合;也可横向综合,如西欧、日本经济发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华师大版)中考历史复习导学案:第二部分专题复习与突破专题五西方.docx

专题五酋方国家的制度变革 知识点考查 1.了解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查理•马特的采邑制度改革,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文艺攵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资产阶级的巩固(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与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一、选择题 1.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是() A.阿拉伯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2.7世纪日木仿照屮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的事件是()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查理•马特改革 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4.从结果上看,林肯政府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种族歧视 5.(2015 •山东德州)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対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朿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为此,俄国()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参加了世界大战 C.发动了十月革命 D.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6.(2015 •四川自贡)19世纪中后期,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 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独立战争

7.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 说明全解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古代文字 1、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是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定意义的文字。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创造。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1)产生背景:婆罗门教等级制度日益引起人们不满 (2)概况: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 度;认为人生生、老、病、死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 欲望,只有消除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不生 不灭的涅磐境界 (4)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开始对外传播 2、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一带耶稣宣扬救世主会拯救人的灵魂 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要求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古兰经》 三、古代希腊著名文学作品 时间体裁作者代表作主要思想

公元前9-前8世纪史诗荷马 《荷马史诗》 (组成:《伊利亚 特》、 《奥得赛》)勇敢智慧 尊严 勇于抗争 承担责任 公元前6-前4世纪悲剧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休 斯》 索福克利斯 《俄狄浦斯王》 《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 《特洛伊妇女》 四、古代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又叫《一千零一夜》全面反映古代阿 拉伯社会生活 五、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1、麦加大清真寺:沙特阿拉伯以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 2、巴黎圣母院: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构图完整,雕饰精美 六、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杠杆定律”、浮力定律、 螺旋式水车 ☺ 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的中考命题看,本单元知识的考查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都采用过,侧重考查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备考时要注意: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创立的背景、创立的时间、创立者、主要教义、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记忆;将古代科技、思想、文化、建筑等通过图表列举法进行比较识记。 ☺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

河南省名师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重点归纳 华东师大版

河南名师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重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专题复习一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 2、商鞅变法使秦国产生哪些变化?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建立了封建制,形成了全国上下崇尚耕战的风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100多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有人说,“商鞅最终为变法而献身,不值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商鞅为变法而献身的事迹,说明新的先进事物要战胜旧的落后事物,并非一帆风顺就能成功,这中间充满了各种尖锐矛盾和斗争。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变法或改革,确立封建制度,从而使地主阶级统治最终取代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至此,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4、商鞅最终被诬告遭受车裂而死,商鞅变法失败了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由于变法内容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加上新法已推行多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虽死,变法内容还继续推行。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5、启示:认识商鞅为变法不怕流血牺牲的无畏精神,自觉增强战胜困难,勇于进取的意识。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使学生认识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是促使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 专题复习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秦统一 1、秦始皇被称作千古一帝,其主要功绩有哪些,请简要评述。 (1)结束春秋战国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大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进行和人民生活的安定。(2)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3)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象征。(4)统

华师大版历史中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专题复习及练习题

专题三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 中共关于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透析: 一.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见表格) 二.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十年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被严重践踏,让人们认识到民主法制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同时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4.1982年我国颁布第四部宪法,此后颁布民法通则,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我国逐渐走向依法治国道路迈进。 四、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a.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b.缺乏经验,急于求成,C.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实质:“左”倾错误泛滥。 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 4.后果:导致了1959—1961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5.对策:从1961年起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6.教训与启示:a.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B.要认识基本国情,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策略。C.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背景: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段斗争为纲。②法制缺失,个人崇拜严重。 2.过程:①开始标志:1966年,发出“文革”通知。②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倒台。 3.后果: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专题演练(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从_______年开始执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工业。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末) 下列活动中和曹操无关的一项是() A . 挟持汉献帝到许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建立魏国 2. (2分) (2016七上·靖江期末) 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很受中学生的喜爱,其中有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3. (2分) (2016七上·蒙阴期末)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是在() A . 266年 B . 280年 C . 316年 D . 263年 4. (2分)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在北方建立的政权的都城是() A . 成都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建业 5. (2分) (2015七上·肇庆期末)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A . 城濮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6. (2分)(2016·广东)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 历史剧《三国》 B .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 司马光《资治通鉴》 D . 诸葛亮《出师表》 7. (2分)清朝咸丰年间,南阳知府在武侯祠题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与杜甫的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歌颂的是() A . 曹操 B . 周瑜 C . 刘备 D . 诸葛亮 8. (2分) (2016九下·临沂期中)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D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D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6七上·蚌埠期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 (2分)半坡人掌握的生产技术包括() ①打制石器②磨制石器③牛耕技术④青铜冶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2分) (2016七上·阜康期中)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4. (2分)河姆渡人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式样是() A . 洞穴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搭上草棚的水井 D . 干栏式房屋 5. (2分) (2018七上·北京期中)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 B .

C . D . 6. (2分)(2017·建邺模拟) 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黄帝 7. (2分)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 . 半地穴式房屋 B . 干栏式房屋 C . 楼房 D . 山洞 8. (2分)生动的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是——原始居民的生活()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七上·宜宾期末) 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 A . 统一度量衡 B . 地方建县制 C . 废贵族特权 D . 改革户籍制 2. (2分) (2018七上·晋江期中)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于()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战国 3. (2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A . 管仲 B . 商鞅 C . 秦始皇 D . 北魏孝文帝 4. (2分) (2018九上·深圳月考)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 . 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 . 使用牛耕最普遍 C . 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 . 商鞅变法最彻底 5. (2分)(2019·龙东)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A . 商鞅 B . 李冰 C . 秦穆公 D . 晋文公 6. (2分)(2019·铁西模拟)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并为其统一中国而奠定坚实基础的主要是() A . 实行商鞅变法 B . 实行分封制 C . 推广牛耕 D . 推广铁农具 7. (2分)王同学在《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 . 东汉蔡伦发明和改进了造纸术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改革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隋朝时完成 8. (2分)(2017·黑龙江模拟)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京杭大运河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3 华夏之祖B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3 华夏之祖B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 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毛泽东也写“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此纪念。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秦始皇 D . 大禹 2. (2分) (2018七上·姜堰期末) 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之一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2分) (2019七上·横山月考) 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 A . 制造船只 B . 制作音律 C . 创造文字

D . 养蚕缫丝 4. (2分) (2017七上·宁津月考) 2009年4月4日,陜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 . 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 . 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 . 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5. (2分)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禹 6. (2分) (2017七上·临城期中) 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A .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 B . 学会煮盐 C . 创造文字,制作音律 D . 制作陶器,通商交换 7. (2分) (2018七上·汕头期末) 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 . 仓颉 B . 蚩尤 C . 黄帝 D . 炎帝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

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政治:相传禹将都城建在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灭亡:夏王桀推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商国国君汤战胜桀,夏亡。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商朝建立后,曾屡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此后,商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灭亡:商王纣推行暴政。公元前1046年,周国国君武王伐纣,商朝灭亡。3.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在牧野野大战,商军倒戈,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③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国。 (3)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11年西周灭亡。 2.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普文公,楚庄王等。 (2)齐桓公称霸;普楚争霸。 (3)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候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3、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著名

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战国末期,秦国强大起来。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赵军大败,为秦来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结果: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2.青铜制造业——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1)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2)盛行:商朝、西周。 (3)代表作:司母戊鼎。 五、秦汉文化 1.纸的发明: (1)发明:西汉早期己有用麻做的纸。 (2)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以普遍使用。 (3)影响:造纸术从我国传向世界,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2.数学:《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医学:(1)华佗:擅长外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编创医学体操“五禽戏”(2)张促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为“医圣”。 4.天文: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史学: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名著。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袁世凯独裁统治,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小历同学整理出“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官制”、“以孝治国”等关键语句。他学习的内容是() A . 所以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大化改新 D . 明治维新 2. (2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的画像,这种现象在()事件后,更为广泛?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管仲改革 D . 戊戌变法 3. (2分)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 民族交融 B . 中外交流 C . 经济发展 D . 文化成就 4. (2分)“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它们的最终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 . 说汉语 B . 易服饰 C . 通婚姻 D . 倡法治 5. (2分)“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A . 严禁贪污 B . 颁布均田令 C . 迁都洛阳 D . 实行汉化政策 6. (2分)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商鞅变法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孝文帝改革 7. (2分)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A卷

华师大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A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8七上·九江期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要反对秦的暴政。”这个画面发生在() A . 陈胜、吴广起义中 B . 巨鹿之战中 C . 楚汉之争中 D . 刘邦建立汉朝后 2.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中) 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的实质是() A . 争夺皇位的战争 B . 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战争 C . 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D . 项羽反抗秦朝统治的战争 3. (2分) (2016七上·东台期中) 贾谊《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遂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国人暴动 D . 大泽乡起义 4. (2分)仔细观察下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 . 城濮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大泽乡起义 D . 牧野之战 5. (2分) (2016七上·启东期中)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秦朝的暴政 C . 修建阿房宫 D . 项羽、刘邦起义 6. (2分)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7. (2分) (2016九上·武城期中) 秦末农民起义包括两个阶段,涌现了四位著名的领导人,其中,迫使秦统治者投降的是() A . 陈胜 B . 吴广 C . 项羽 D . 刘邦 8. (2分) (2017七上·郑州期中) 最终推翻秦朝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