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9001-进货检验记录

ISO9001-进货检验记录

进货检验记录表

ISO9001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0目的 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为防止混用,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当合同、法律规定或管理需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每个或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需要标识的产品。 3.0定义与术语 a.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的采购产品/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b.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所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c.检验状态:指材料或产品有无进行检验,以及经检验之后是否合格状态。 4.0职责与权限 a.品管课负责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检验状况标识; b.生产部门负责在制品、成品的状况标识与追溯; c.物料课负责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库存、交付产品的标识与追溯。 5.0作业流程 5.1产品的标识与状况分类 a.产品标识方法:各检验、生产过程、仓库贮存阶段的所有产品、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等,各部门均需根据产品实际所需的标识状况和本部门实际的生

产状况对其以适当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标识的方法可用标签、批次号、颜色、符号、装载容器、堆置区域等形式进行划分,标识应清晰和易于识别。 b.检验状态分类与区分: 1.检验状态由检验人员确定; 2.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域存放: 2.1 未经检验----------待检区 2.2已经检验合格------合格区 3.已经检验不合格----不合格品区 5.2产品标识 凡公司从原材料、辅料进厂到生产过程中和各仓库储存、存放的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均须按以下规定进行明确的状态标识: a.采购产品标识 1.对于到货的原料由物料课收货员以《货物标签》标识,然后放到待检区域内; 2.经检验合格,品管人员以《进料合格标签》标识,由物料将产品移入合格区; 3.经检验不合格,品管人员以《不合格标签》标识,由物料将产品移入不合格区,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处理; 4.检验中因某种因素制约而无法确定结果时(如进行盐雾测试),品管人员《待处理标签》标识,且在两天内追踪结果。 b.半成品的标识方法 1.半成品由生产部各课以《产品标识卡》进行标识产品品名、数量、生产日期等; 2.经检验合格,品管人员在《产品标识卡》盖上合格品章,由生产部进行转交

ISO9001标准中检验和试验记录控制的主要内容

简析ISO9001标准中检验和试验记录控制的主要内容 黄梅刘晓论柴邦衡 (吉林工业大学链传动研究所) 1、检验和试验记录的作用 检验和试验记录记载了有关产品实物质量的信息,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证实 检验和实验记录留下了产品合格的全部证据,它可证实顾客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同时,检验记录完整、正确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证据。 (2)追溯 检验和试验记录能提供生产所用原材料、配套件及自制件的质量状况的数据,并有授权放行人和检验人员的签署。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过检验记录很容易进行追溯,从而便于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同时,参考生产当时的检验记录,以便提供合理的处置。 (3)质量改进的信息源 将质量记录中所记载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得到对质量改进极有价值的信息。无论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的情况,都为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和捕捉质量改进的机会指明了方向。 (4)生产监控的依据 进货检验记录是监控采购产品的质量和供方业绩的重要依据。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记录,综合地反映了各生产要素(人、设备、工装等)变化时,能否满足要求,可预防生产中批量产品的报废。 2、对检验和试验记录的一般要求 当检验数据填入检验和试验记录表式后,即构成了记录。 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应做到:真实、准确、清楚和及时。 真实是指实事求是地填写,不允许伪造记录,不允许对检测数据进行编辑,应保证检验记录不被篡改。 准确是指记录应正确有效,不仅数据本身正确,还应数据处理正确,判定正确。 清楚是指字迹应清晰可辨认。 及时是指在检验和试验当时填写记录(或当时记录下原始数据),而不应事后靠记忆来统一补写记录。 3、检验和试验记录表式的编制 检验和试验记录表式的设计,宜在编制检验文件时进行,它应符合以下要求:

GBT-ISO9001:检查表范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旳检查表 重要阐明:鉴于ISO9001:新原则强调了过程措施,因此本检查表仅供参照,不可生搬硬套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与否拟定了外部和内部因素,并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4.2 理解有关方旳需求和盼望 与否拟定了有关方?与否拟定了有关方旳规定?与否对这些规定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4.3 拟定质量管理体系旳范畴 与否拟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旳范畴并批准发布?拟定以上内容时,与否考虑了内外部因素、有关方规定、我司旳产品和服务?与否将原则所有规定都制定了具体旳实现措施并批准实行?与否有不合用旳条款删减?与否阐明了删减旳理由?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与否拟定了管理体系旳过程?(乌龟图),涉及输入输出、顺序、互相作用、有关旳准则和措施、资源、职责权限、风险和机遇?如何评价这些过程?与否发生了过程变更?在哪些方面可以改善这些过程? 我司过程管理旳规定与否形成了文献并批准实行?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与否拟定了最高管理者旳职责,并签字承诺发布实行?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与否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出了承诺? 5.2 方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与否由最高管理者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发布? 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与否形成了文献?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员工与否理解?与否可以提供应有关方? 5.3 组织旳岗位、职责和权限 与否制定了组织构造图?各岗位与否规定了职责权限?职责权限以何种方式传达给所有有关部门? 6 筹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旳措施 与否拟定了我司旳风险和机遇? 与否拟定了应对风险和机遇旳措施?与否将这些措施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文献中?与否评价了这此措施旳有效性

ISO9001-2015进料验收程序

进料验收程序 (ISO9001:2015) 1 目的 为管理进料品之品质,以确保进料品质利于后续之生产作业。 2 范围 凡本公司采购之原物料,外包加工品及成品皆属之。 3 权责 3.1 收料单位(资材) 3.1.1 负责收料点料及储存与搬运作业。 3.1.2 负责通知进料检验单位执行检验工作。 3.2 进料检验单位(品管) 3.2.1 负责所有进料品之检验。 3.2.2 负责供货商之品质考核。 3.2.3 负责供货商之品质评鉴。 3.2.4 负责所有客供品之进料检验。 4 管理项目 4.1 收料 4.1.1 依据厂商及客户所开立交货单据及出货检验表。 4.1.2 确认进料品名,数量,料号,订单号码及交货期。 4.1.3 检查目视可见之缺点。

4.1.4 储放于待检验区,并通知品管进行进料检验。 4.2 区域规划 4.2.1 待检验区 所有进料品入料后,均放置于此区,以待检验 4.2.2 不良品区 IQC检验后,经判定为退货之物料 4.2.3 暂存区 IQC检验后,不良品待处理之物料 4.3 验收程序 4.3.1 进料检验流程(附件一) 4.3.2 检验前核对资料(于收料时由收料人员执行) 4.3.2.1 核对是否为合格供货商及参照合格供货商及物料一览表. 4.3.2.2 核对是否为免验物料,参照免验供货商物料一览表. 4.3.2.3 客供品须核对品名,数量与客户出货单是否符合. 4.3.3 检验 4.3.3.1 电气特性或外观尺寸检验,依据各料品之图面、已承认之样品 或客样、材料检验规范等进行检验。 4.3.3.2 无法检验之物料,可依据厂商之出货检查报告核对检验规范来验 收,必要时可实装成品测试来验收。 4.3.3.3 如因急需生产时,对于进料采购主管可提请品管及产线主管同

ISO9001-2015新产品首件检验程序

新产品首件检验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对新产品(新开发、ECN、外购品、材料变更)进行尺寸验证以确保产品尺寸满足图面规格。 2.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开发、设计变更之零部件、成品及外购品涉及之尺寸均适用。 3. 权责 3.1 品保单位:依工程单位所提供的图面、规格,对供应厂商所提供的样品 进行检验,并提供检验记录给工程判定。 4.名词解释 4.1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新产品首件检验,开发、设计变更之零 部件、成品在正式产品量产之前或供应厂商所提供的外购产品之样 品,依工程单位所提供的图面、规格所进行的检验动作。 5 流程图

6. 作业内容 6.1 FAI样品由申请单位依工程需求负责取样,填写【试验申请单】,需要附相关附件【样品承认书】封面、图纸、材质证明、成型条件、供货商量测 报告(外购品) 6.2 FAI收样,确认【试验申请单】内容是否满足测量所需信息,并进行编号依FAI编号一致,登录于【试验申请单】;若不能,则退回申请单位,重新确认再送。 6.3 实验室接收编号后的【试验申请单】,调出相应产品工程图面,对图面所标示尺寸用相关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记录于【新产品首件检验记录表》。 6.4 组装产品每个穴号(依塑料之穴号)量1PC,塑料件每个穴号量1PC,包材每个穴号量1PC,端子每穴号量1PC,五金件每穴号量1PC)。 6.5检验结果送回工程,作为样品承认书的评估数据,样品及记录结果由工程保存。 6.6 急件三个工作天(若项目过多则协调之),一般件为五个工作日。 7. 参考文件 7.1「ECR/ECN作业程序」 7.2「样品及承认书制作程序」 8. 附件/表格 8.1「新产品首件检验记录表」 8.2「试验申请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