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的7大实验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的7大实验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的7大实验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

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

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电解水

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

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四、木炭还原氧化铜

1.操作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碳具有还原性。

4.注意事项:①反应完后先将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移走,防止液体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②实验完毕不能立即将试管内的物质倒出观察,防止高温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操作步骤: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铜,先通CO,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端导管处产生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4.注意事项:实验前要对一氧化碳进行验纯。

六、铁的冶炼

1.操作步骤: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铁,先通CO,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实验现象: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炼铁的原理就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4.注意事项: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气。

七、铁制品锈蚀条件

1.操作步骤:

(1)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接触。

(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以赶走水中溶解的空气)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2.实验现象:Ⅰ中铁钉生锈,Ⅱ中铁钉不生锈,Ⅲ中铁钉不生锈。

3.实验结论: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

过程。

4.注意事项:①要用蒸馏水;②要用洁净无锈的铁钉。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长木条、火柴;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抹布。 6%的H2O2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倒入适量6% 的H2O2溶液,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如右上图所示,用向上排气法收 集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待冷却 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 1.(1)用热毛巾热敷;(2)酒精灯微热;(3)热水浴加热。2.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化学试题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抹布。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 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向试管里放入适量固体石灰石,再将试管固定在 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5mL)稀盐酸,立 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试题及实验用品清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试题及实验用品清单 试题一鉴别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实验用品】 待测溶液A、B(10%的氯化钠溶液、10%的氯化钙溶液均盛放在细口瓶中,两者随机标示)、10%的碳酸钠溶液(盛放在滴瓶中)、10%的氯化钾溶液(盛放在滴瓶中)、试管、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洗瓶(盛有蒸馏水)、抹布 【实验步骤】 1. 取两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倾倒约1mL待测溶液A、B。 2. 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中选取一种试剂,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该试剂。 3.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记录。 4. 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用试管刷洗净试管,将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记录】

1. 各校根据考生人数,准备足量的实验用品,并有一定量的备用。 2. 每个实验桌上配备适量抽纸。 试题二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用品】 白醋(盛放在细口瓶中)、紫色石蕊试液(盛放在滴瓶中)、pH试纸(带标准比色卡)、试管、试管架、玻璃棒、表面皿(或玻璃片)、废物缸、废液缸、抹布 【实验步骤】 1. 向试管中倾倒约1mL白醋。 2. 向该试管中滴加5~8滴紫色石蕊试液。 3.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记录①。 4. 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完成实验记录②。 5. 将用过的pH试纸放入废物缸,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废液缸,洗涤试管、玻璃棒和表面皿(或玻璃片),将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记录】

1. 各校根据考生人数,准备足量的实验用品,并有一定量的备用。 2. 每个实验桌上配备适量抽纸。

试题三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用品】 大试管、带有直角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直角玻璃管、胶皮管、盛有水的大烧杯【实验步骤】 1. 用胶皮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和直角玻璃管连接。 2. 用步骤1连接好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 检查步骤2所组装装置的气密性。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记录。 5. 拆解装置,将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记录】 带有直角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 如右图所示 直角玻璃管,如右图所示 1. 各校根据考生人数,准备足量的实验用品,并有一定量的备用。 2. 每个实验桌上配备适量抽纸。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的7大实验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的7大实验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 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 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电解水 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 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四、木炭还原氧化铜 1.操作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总结及注意事项-掌门1对1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总结及注意事项-掌门1对1 初中化学实验是必考内容,初中化学实验的各类知识点也是非常的多,在线一对一掌门1对1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下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实验中取用药品时,如果要求取定量,必须严格要求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一般按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其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斜:将试管倾斜;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直立: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均匀落到试管底部。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操作要是:一横二放三慢立,横:将试管横放;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慢立: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目的:以免打破容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取用,也可用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加入试管时,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应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挨在另一手所持的略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试管内,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如果向烧杯内倾入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出,倾倒完液体后,试剂瓶立即盖好原瓶塞。使用滴管取液体时,用手指捏紧橡胶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注意不能倒置,把它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可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 3、某些药品的特殊保存方法 (1)白磷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必须保存在盛有冷水并密封的广口瓶中,切割时只能在水下进行,用镊子取用。 (2)易挥发物质的存放,要密封且存放于低温处,如浓盐酸、硝酸、氨水等 (3)见光易分解的试剂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并置于阴凉处,如浓硝酸、硝酸银等 (4)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各种碱溶液,要密封于橡胶塞的玻璃瓶中,不用磨口玻璃塞 4、过滤时 A、防止倾倒液体击穿滤纸,在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间流下,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

初中常见的化学实验

初中常见的化学实验 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 2 H 2 CH 4 CO 等。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 2 ,O 2 ,HCl 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 2 ,CH 4 ,NH 3 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 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3. 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 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 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 5. 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 是氧气。 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 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 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 等)前, 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 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

淮南市2012年初中化学实验

淮南市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分值:15分时间:15分钟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成绩监考教师 实验一粗盐的提纯 考试说明:考生请检查桌面所需实验用品,如发现实验用品有损失或缺少可向监考老师提出,但不得提出其他问题。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相互讨论,请保持考场肃静。 化学药品:粗盐、水 仪器及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火柴、试管刷、 废液缸 主要实验步骤: 1.取一药匙粗盐倒入烧杯中 2.向烧杯中倒入约10毫升水 3.溶解 4. 过滤 5.蒸发 6. 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冷却(蒸发皿不需要清洗) 7. 清洗仪器,整理台面

实验一《粗盐提纯》评分细则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说明: 每个测试要点基本达到要求,无需记录,达不到要求的记“×”,最后记录总成绩。 教师(签名)年月日

实验一《粗盐提纯》材料准备单

淮南市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试题 分值:15分时间:15分钟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成绩监考教师 实验二双氧水和水的鉴别 考试说明:考生请检查桌面所需实验用品,如发现实验用品有损失或缺少可向监考老师提出,但不得提出其他问题。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能相互讨论,请保持考场肃静。 实验用品:液体A、液体B、二氧化锰、试管、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小烧杯、试管刷、试管架、火柴、废液缸 主要实验步骤: 方法一:1.取两支试管,分别倾倒少量A、B两液体,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加热上述两试管,分别观察现象,再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或卫生香)伸入试管中,(填“能”或“不能”)看到木条复燃现 象。 方法二:1.取两支试管,用药匙的小匙分别加一小匙二氧化锰; 2.分别向上述两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管A溶液、一滴管B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事先准备好的带火星木条(或卫生香)伸入有明显现象发生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实验,你认为在实验室中一般可用方法(填“一” 或“二”)来鉴别双氧水和水;经鉴别,(填“A”或“B”) 液体是双氧水。 清洗仪器,整理台面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汇总)整理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汇总)整理学校化学八个必考试验(最新汇总) 在学校的时期,对于许多同学学习化学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验题,为了便利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细心预备了学校化学八个必考试验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学校化学必考试验 1、粗盐提纯 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燃烧条件的探究 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化学必考学问点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殊。 3、排水法 (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由于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肯定的水蒸气。 4、气体的干燥原则: 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依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打算。干燥时,装置要么是“进步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怎么学化学

1.上课仔细听,不管多么枯燥。 2.多记忆,把主干学问记牢,还有最重要的是记方程式。 3.多思索,不要以为你记住学问点就好了,还是要思索,要么你就会发觉你记的东西一点用都没。化学不是文科,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多做练习题,在记住学问点的同时,适当的做习题是很关键的,这会让你发觉你的学问漏洞,可以加以弥补。最好再预备个错题本,把错的题登记,考试前看看。 5.有问题就去问老师,由于只有老师讲的才最清晰了,遇见难题时自己做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如直接问老师。 学习化学应留意什么 1.学习学校化学,要留意好好把握书本学问,但不能过度依靠书本,不是全部的答案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要将书中学问敏捷应用。 2.学校化学中最常用的是化学方程式,因此常用化学式,化合价和化学反应要牢记,遇到生疏的化学方程式时,敏捷应用化合价配平。 3.做试验时细节要留意,比如检验装置气密性等。 4.有关溶解度的题也很常见,要留意应用。 5金属与酸的反应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与天平联系起来。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 1.一般原则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无误后装药品。 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再加液体**。 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 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性**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 2.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位置。 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 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 滴瓶:滴管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 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

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 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 3.实验室制取气体 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较为纯净,缺点是不够干燥。 排空气法:收集可溶于水,又不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优点是干燥,但不够纯净。 另外,若制取一种气体有多种方法,尽量选择不需加热的,这样既操作简单,又符合节约能源的实验原则。 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均放在瓶口。 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均为化学变化。 4.验证空气的组成(氧气的体积分数)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应生成了气体。 不使用铁的原因: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误差分析:偏小: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较差、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必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必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操 作步骤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

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 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 氮气(N2)78%, 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III.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

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以下是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 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⑷若用A 和G组装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 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⑸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 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①;②.(写两点) 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上册P125) 2.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为;若将C中的试液加热,现象是红色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为.⑵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由此 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⑶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⑷装置A也可以于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若E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 则气体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⑸若用F装置代替A装置制取CO2,其优点是:.

三、燃烧的条件(上册P 150); 3.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改编样卷三22】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 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实验现象及分析】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⑴探究燃烧与①的关系可燃物才能燃烧 ⑵探究燃烧与②的关系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⑶探究燃烧与③的关系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 【反思与交流】 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水的作用是. 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下册P 24); 4.整理和归纳、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Al、Fe、Mn、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⑴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汞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 ⑵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 的性. ⑶铝的化学性质比铁要活泼,但是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其原因是. ⑷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铁(Fe)、锰(Mn)和铜(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 ①同学们将等大小的三种金属同时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 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 如果金属锰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是硫酸锰(MnSO4),请你写出锰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 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锰,你认为(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 由是.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 ②操作a、b的名称是,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与初中化学必考七大实验过程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 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8.热量的计算公式:

中考化学必考5大实验考点

中考化学必考5大实验考点 在初中阶段,实验探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类: 1.对基本技能和观察能力的考查;(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对氧气、二氧化碳以及与它们性质类似的未知气体制备、检验、收集、除杂、干燥、性质实验。 2.C、Fe、Cu、Fe2O3、CuO等物质综合应用的还原反应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题。 3.CaO、Ca(OH)2、CaCO3、NaOH、Na2CO3性质有关的探究题。 4.对未知物或非初中常见物质的研究,主要采用提供信息的方式,考查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难度较大。考点一常用的仪器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1. 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 烧杯 用途:① 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 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 6、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点燃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 点燃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9、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CO2 高温2CO(是吸热的反应)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5、生石灰溶于水:CaO+H2O===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 氧化钠溶于水:Na2O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Ba(OH)2 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2点燃2NaCl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应: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