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关于下发《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双学士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院、系(部)、相关处室: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校各类本科层次的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保证双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经2008年6月25日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拟定的《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并决定从2008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实施。

现将新拟定的《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下发给你们,请广泛宣传,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

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

主题词:双学士学位细则

抄送:重庆市学位委员会

2009.4.29

重庆医科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

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我校双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结合重医大教(2009)42号《重庆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的补充规定》和重庆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具有学籍的我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即学生入校时所学专业)的同时,又辅修另一学科门类的专业,毕业时在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的条件下,辅修完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以下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其双学士学位:(一)具有我校修读双学位的正式学籍,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且成绩优良。(二)获得了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授予双学士学位:

(一)未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者。

(二)双学位课程考试累计达二门以上重考记录者(修读期间重考记录连续计算)。

(三)双学位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低于1.8或平均成绩低于68分者。(四)未达到双学士学位课程学分规定者。

(五)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未达到要求者。

第四条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完成双学位课程学习而未授予双学士学位者,以后不再补授学位。

第五条双学士学位授予程序:

1.学生每年4月第1周申请填写:《重庆医科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双学士学位备案表》(见附表一)。经管理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初审后,交双学位开办院系。

2.双学位、双专业开办院(系)审核学生的课程成绩、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毕业鉴定等材料,于每年4月第2周填写《年双学位、双专业拟毕业名单》(见附表二)报学校教务,由教务处审核其毕业、授位资格后,将拟授双学士学位名单及相关材料提交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3.经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者,由学校授予双学士学位。同时报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本细则自2008届毕业生开始施行,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处解释。

2009-4-29

附表一

重庆医科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

双学士学位、双专业毕业证书备案表

单位(公章):重庆医科大学

2、如实填写各栏内容,请用A4纸打印,所填内容涂改无效,办学院系汇总并盖章。

大学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管理办法(修订)

XXXX大学修读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管 理办法(修订) 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本科生中设立攻读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培养模式 1.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文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经济学)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学位教育,完成该本科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教学环节,达到该专业的双学位授予条件,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经学校核准、颁发该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2.辅修专业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一级或二级学科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该本科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教学环节,经学校核准、颁发该本科专业辅修证书。 二、报名资格

1.入学满一年的在校本科生(学生最早可在第二学期期中申请报名,第三学期开始修读); 2.已完成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包括2.0) 3.每个学生只能申请修读1个双学位专业或1个辅修专业。 三、报名程序 1.每年四月份及十月份开设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的学院提出招生计划,并经学校批准发布; 2.学生报名时须经主修专业所在学院批准,再向招生学院提出申请,并由招生学院进行审核,如设有考核面试环节,学院自行组织考核面试。对于各学院审核或考核面试通过的确定拟攻读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的学生,须与教务处及招生学院签订协议,并以学院为单位统一向教务处报名备案。 3.学生凭录取通知办理选课手续,参加课程学习即取得攻读双学士学位或辅修专业学籍。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 1.修读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开设专业的学院组织制订,教务处批准实施。 教学计划由平台课程和毕业论文构成。平台课程由开设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和综合实践课精选构成;双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与开设专业要求相同,学分设

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双学位实施暂行办法

本科学生辅修专业、双学位实施暂行办法 为深化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学院鼓励学业优秀、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基础上,跨学科辅修专业、双学位,为对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辅修和双学位教育的教学要求 第一条双学位教育,是指在校普通本科学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学有余力,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经自愿申请,学院考核同意,再完成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学位课程,达到授予学位条件后,可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的教育形式。 第二条辅修专业教育,是在校普通本科学生在修读本专业的同时,学有余力,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经自愿申请,学院考核同意,选择其它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完成规定课程学习,考试考核成绩达到及格成绩以上后,可获得学院颁发的辅修专业结业证书的教育形式。 第三条承办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的系部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专业、双学位教

育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承办系部必须严格管理,选派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条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1)辅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0-25分,其中辅修理工科类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0分,辅修文、管、经、法、艺学科类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5分。 (2)双学位教育必修学分须在辅修学分基础上增加15-17学分,其中实践课程5学分,理工类专业的毕业设计12学分,其他专业学位论文10学分。 第五条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采用单独编班的教学形式,纳入学院统一的日常教学管理,由学院教务处统一下达教学任务;各系部可根据专业和学生人数自行决定班级规模,但独立编班人数不少于20人。 第二章申请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条件及程序 第六条申请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条件 (1)申请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必须是已修满主修专业50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5以上的在校本科生。 (2)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必须是修完一年级主修专业全部骨干课程,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以上无补考科目的在 - 2 -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医法双学位培养计划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 (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实用型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勤奋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 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法律实务、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以及进行医事诉讼和医事案例的法律裁决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卫生行政管理与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掌握医学专业基本知识;熟悉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于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二、学制与时间分配 学制3年,教学108周,考试12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法学、医事法学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事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 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等32门。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数,详见“三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双学位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附表一)、“三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二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附表二)。必修课总学时1869学时;平均周学时17学时。 2. 课程设置说明: 共设置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程17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程 不得申请自修,必须参与课程全过程学习。否则,不记学分)。 五、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指导思想,注 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法学知识等相关知识学习, 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一、学位授予的目的和意义 学位授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就业的重要保障。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学位授予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学位授予的公正、公平和科学性。 二、学位授予的条件和要求 1. 学位授予的条件 (1)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2)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考试,并达到规定的考试成绩要求。 (3)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并通过答辩。 (4)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没有违反学校规定的纪律行为。 2. 学位授予的要求 (1)学士学位授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学士学位规定的学习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考试。 (2)硕士学位授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硕士学位规定的学习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考试。此外,学生还需要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答辩。 (3)博士学位授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博士学位规定的学习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考试。此外,学生还需要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

三、学位授予的程序 1. 学位申请 学生在完成学位授予的条件和要求后,可以向学校提交学位申请。学位申请需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单、学位论文(对于硕士和博士学位)、答辩记录等相关材料。 2. 学位评议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学生的学位申请材料进行评议。评议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研究成果等方面。评议结果将作为学位授予的依据。 3. 学位答辩 对于硕士和博士学位,学生需要进行学位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学校组织,包括学校内外专家。学生需要在答辩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回答委员会的问题。答辩结果将作为学位授予的重要参考。 4. 学位授予 学校根据学位评议和答辩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学位。学位授予的形式可以是学位证书、学位颁发仪式等。学位授予的结果将记录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 四、学位授予的标准 学位授予的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位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学位授予的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水平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包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学位授予的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位层次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学术水平要求。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学位授予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学位授予工作 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学位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对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管理。 第三条学位授予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学位授予的 科学性和严肃性。 第四条学位授予工作由学位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学位授予工作应当坚持“质量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不断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六条学位授予工作依法接受国家主管部门的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 监督。 第七条学位授予工作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为学位授予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第二章学士学位授予管理 第八条学士学位授予应当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确保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课程完成学业,通过必修课程考试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 第九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由学位办公室负责,学位办公室需监督和检 查各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第十条学位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时间,制定学位 授予的具体流程和标准。 第十一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学位办公室应当加强对毕业设计、论 文的质量把关,组织专家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并及时公示评审结果。 第十二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学生必须完成学业规定的必修课程并 通过考试,同时需完成规定的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学位办公室需对学生 的学业进展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和学业成 绩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是否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章硕士学位授予管理 第十四条硕士学位授予应当依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要求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和课程要求下完成学业,并通过各种形式的 考核、学术论文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五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由学位办公室负责,学位办公室需监督和 检查各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第十六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学位办公室应当加强对学术论文的质 量把关,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学术论文的答辩,并及时公示答辩结果。 第十七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学生必须完成学业规定的课程和项目,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同时需完成规定的学术论文和实践环节。学位办 公室需对学生的学业进展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学术论文和学业成绩进行 综合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XXXX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按照学校设置的学科门类和本科专业,可授予本科毕业生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士学位。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普通本科生。学校对接受本科继续教育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参照本细则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第四条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遵纪守法。 (二)符合所属本科专业毕业条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三)非外语类本科专业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者,无须参加校内外语水平考试。 民考民学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四级考试,取得合格证书。 (四)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取得总分的40%以上成绩;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日语能力二级考试,取

得总分的40%以上成绩;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参加阿拉伯语语言能力测试四级考试,取得总分的40%以上成绩;其他外语专业学生参加所学专业国家统一专业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取得总分的40%以上成绩。 第五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科生,不授予学士学位:(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 (二)未取得毕业证书。 (三)修读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足1.5。 (四)受到考试作弊处分。 (五)毕业时尚在处分期内。 (六)其他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认为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第六条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第五条第三款不能获得学位,但毕业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学士学位: (一)在校期间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6分以上;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成绩合格;日语专业学生参加国际日语能力一级考试,成绩合格;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参加阿拉伯语语言能力四级考试,成绩优秀。 (二)文史类、民族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以及各专业藏汉、蒙汉双语方向学生在我校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

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明确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校范围内授予学士学位的本科教育。 第三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规范的原则,确保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 第四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五条学士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应用型学位两类,分别授予学术型 本科生和应用型本科生。 第六条学术型本科生和应用型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的条件和要求分 别由学术委员会和教务处制定,并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学分要求、课程要求、学业要求 和综合素质要求。 第八条学分要求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业总学分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专 业学科、通识教育和实践环节学分的要求。 第九条课程要求是指学生须按照学习计划完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和实践课程,并达到相应的课程考核要求。 第十条学业要求是指学生须在规定学年内达到学业水平,完成相应 的学业考核。

第十一条综合素质要求是指学生须在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自己的学科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章学士学位评定的程序和方式 第十二条学士学位评定的程序分为自评、专家评审和学位委员会评 定三个阶段。 第十三条自评是指学生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士学位申请材料并进 行自我评价。 第十四条专家评审是指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提交 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报告。 第十五条学位委员会评定是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自评 和专家评审报告,进行最终学位评定。 第十六条学士学位评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 术能力、学术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第十七条学士学位评定的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评定结果应 当及时通知学生。 第四章学士学位授予的具体要求 第十八条学士学位授予按照学校学位授予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十九条学士学位授予应当公开进行,学生和教师代表有权参与学 士学位授予仪式。 第二十条学士学位证书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签发,学校校长颁发。

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达到下列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1、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合格,经审核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3、所修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原则上≥2.0; 4、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学生,学校分别制订标准; 第三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凡违反社会主义法制受刑事处分者; 2、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未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等有剽窃、抄袭、伪造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3、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或外语未达学校规定要求。 第四条学位申请时间为学生毕业当年,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授予学位。

第五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应由各学院逐一审核学生成绩和毕业鉴定材料。凡符合本细则第二条各款规定者,由学院初审列出授予学士学位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六条授予学士学位的名单由学校报送省学位管理部门。 第七条学士学位证书由学校填发,办理授予学士学位的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第八条本细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修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其它未尽事宜,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 第九条本细则解释权归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条本细则从2022年起执行。 大学师生服务中心首问责任制 第一条为优化师生办事环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能和服务师生质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照职责首次接待学校师生来办理事务的管理工作人员是首问责任人。 第三条首问责任人对申请办理事务的师生应热情接待、认真办理或引导、跟踪办理有关事项。 第四条首问责任人对属于本窗口承办的事项应立即

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

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 为做好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下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具有我院正式学籍的本科毕业生,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含毕业论文或其它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担任专门技术工作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不授予学士学位:(一) 违反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罚。 (二)在院学习期间,受过两次及两次以上处分者或受过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者。 (三)毕业考试(理论与实践技能)有一门课程不及格者。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者。 (四)教学实习过程中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者。 (五)在院学习期间,所学专业考试课程平均学分绩点 未达1.8者。

(六)在院期间第二次留级者。 (七)结业学生。 第三条对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符合《**大学**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中有关解除处分规定而解除处分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提出报告,由教务处审核后提交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如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条学士学位的申请与审批手续 (一)由各系部逐个审查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各项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并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汇报,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初评通过后,列入拟授学士学位名单,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复审。 (二)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会同教务处,学生处就毕业生资格、成绩情况、有无处分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将复查情况反馈各系部,同时将建议授予学士学位名单提交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三)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持学位评定会议,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委员会全体成员2/3以上方可开会。 (四)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后,将评定决议以正式文件通知教务处,由教务处办理填 发学士学位证书事宜。 (五)对于己经授予的学位,发现获得者有关材料严重不实或发生违反学位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

20重医大教(2010)7号修订后的本科学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管理办法

重庆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管理 办法 重医大教〔2010〕7号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口径,增强我校学生在服务社会工作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学校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实行了主修专业与双学位、双专业并行的修读制度,为理顺管理程序、完成培养计划、保证人才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管理部门与工作职责 双学位、双专业修读的管理由学校教务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负责。 (一)教务处:负责审核培养计划;下达教学任务;组织招生报名;审查录取新生资格;拟定缴费标准与通知;学生成绩、课程修读管理及学籍管理;审核毕业资格、印发毕业证书. (二)院系: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审查就读资格。开办院系负责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包括安排课表和考试日程);审批学生修读资格;负责课程修读的管理;审查毕业资格. (三)学生工作办公室: 学生所在学生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所在学办”)负责受理新生报名申请;组织学生缴费注册及催缴学费;通知学生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安排;清理因主修与辅修专业课程成绩或其他原因应作学籍处理者;协助课程修读的管理. 二、学业制式与修读条件 (一)双学位:是指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即学生入校时所学专业)的同时,又修读另一学科门类的专业,在两个专业都取得毕业资格且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时,即取得双学士学位资格的学习制度。 (二)双专业:是指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又修读同一学科门类或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在两个专业都取得毕业资格时,即取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的学习制度。 (三)申请修读双学位、双专业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留校察看纪律处分。 2.学生第一学年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数在2.0(或平均成绩在70分)及以上,且主修专业必修课程无重考(补考)纪录。 3.修读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其大学英语四级

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范 第一条根据《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培养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凡符合下列条件的我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政治上有明显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或行动,经说服教育仍坚持不改者; 2.因违反校纪校规,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受两次以上(含两次)处分; (2)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第四条对于曾经受过处分的学生,如其在处分以后综合表现良好,毕业前本人可书面提出授予学位申请,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并提出意见,由校学位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五条因未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而予以结业者,可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从入学之日起六年,应征入伍者、符合条件的休学创业者的休学时间不计)内申请修读相关课程,或补(重)做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达到毕业要求后,本人可申请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可申请学士学位证书。学校按本规范第二、三条审查,对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换发的毕业证书和颁发的学位证书的落款日期,按发证时间填写。 第六条对具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的学生或学生提出申诉、需进行复议等特殊情况者,其学位授予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提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第七条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程序: 1.学位申请受理:拟毕业学生向学院提交毕业、学位申请; 2.学位申请初审:各学院依据申请者的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意见进行逐个审核; 3.学位申请初评:各学院将初审结果按“拟授予学士学位”、“不授予学士学位”、“提交讨论”和“待定”进行分类,并提交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评; 4.学位申请审核:教务处对通过学院初评并公示后的“拟授予学士学位”、“不授予学士学位”、“提交讨论”和“待定”的学生名单进行审核;

学士学位申请及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学士学位申请及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学位条例》,规范学位管理,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位办有关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校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科分为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我校按一级、二级学科设立的专业,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其对应的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章申请人条件 第三条凡在我校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普通本科学生,可申请学士学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品德优良者。 2.修完本科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规定学分,各项成绩合格,试验、实习、实践课程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和要求,补考课程不超过8门次(含8门次),准予毕业者(本条规定从2022届毕业生开始执行;2020、2021届毕业生按照《<XX 学院学士学位申请及授予工作实施细则>部分细则修订的意见》

(XX号)文件执行)。 3.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规定标准的学位论文或设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 4.较好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5.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等方面的要求,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当年毕业生整体考核结果另行划定。可以根据体育艺术类与非体育艺术类专业、专升本等毕业生类别的不同分别确定成绩划线标准。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外语考核,以全国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为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当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考试结果,单独划定最低分数线。专升本毕业生以本科阶段在本校参加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为据。应届或毕业一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不受学位授予英语成绩条件限制,可申请或缓授学位。 在学期间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专业的全国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未达到当年学位授予条件而缓授学士学位者(缓授学位时限为两年)。在缓授学位的有效时限内,经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应的统一考试并达到毕业生毕业当年的学位授予标准者,可申请学士学位。对考试成绩仍未达标或超过缓授学位时限者,不再授予学士学位。 6.在校期间未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纪律处分者。

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经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按学科门类及专业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凡拥护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可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四条本校接受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申请相应学位以及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第二章学士学位 第五条学士学位的授予应坚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考核的原则。学校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符合总则第三条规定; (二)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的我校本科毕业生。

第六条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因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处分者,在处分未解除期间,学校不授予学士学位,其中,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在处分未解除期间,不得申请学位课程考试。 第七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因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须在该类处分已解除,且无再发生任何违纪行为,改过表现突出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能申请授予学位:(一)在专业学制年限内受处分后,表现良好且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前 60%以内; (二)毕业前参加竞赛类级别为国家级A+类的竞赛,并获国家级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者(以团队的形式参赛获奖学生,需在团队贡献排名前5名),具体竞赛认定按学校学业竞赛管理有关办法执行; (三)考取硕士研究生者(应有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或拟录取院校出具的拟录取证明等); (四)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相关的高质量论文1篇,即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期刊的论文。高质量论文认定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完成,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且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送教务处。 第八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须符合第

大学学位申请和授予工作实施办法

大学学位申请和授予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有序地做好学位授予工作,根据《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办法》、《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大学学术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大学外国留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和《大学外国留学生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申请大学学位的全体学生。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时间安排 第三条学校原则上每学年召开三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学位授予等相关事宜。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召开时间分别为: 学年第二学期第18教学周(6月); 学年第一学期第4教学周(9月); 学年第一学期最后1个教学周(1月)。 第四条审查学士学位授予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应于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前一周举行,审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应于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前两周举行。 第三章学士学位申请审查流程

第五条学士学位申请流程 1、确认学位申请资格; 2、核对学位申请基本信息; 3、审核是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 4、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 5、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查。 整个申请流程需用时8周,流程开始时间根据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时间倒推计算。 第六条学院负责完成各类本科生预毕业检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负责将通过预毕业检查的本科生名单添加到学位信息采集系统。未通过预毕业检查的本科生将不得参加本次学位申请。 第七条学士学位申请者应按要求及时登录学位信息采集系统核对并完善个人学位基本信息,打印系统生成的学位申请表,签字后交学院存档。学院应及时完成学位基本信息审核工作。 第八条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分管工作范围负责对学士学位申请材料对应部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学士学位申请者材料汇总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 第九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以会议形式审查学士学位申请者材料,形成建议授予学士学位名单,提交校学位办形式审查。

医科大学辅修双学士学位实施细则

医科大学辅修/双学士学位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按照《XX医科大学学生管理规定》、《XX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年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学校开展辅修/双学士学位工作,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攻读辅修/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双学位”)。为规范辅修/双学位的管理,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本科生学籍所在专业为主修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志趣附加选修的第二专业为辅修专业。辅修专业以主修专业为必要前提。双学位是指修读本校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任意两个专业的学位。 第三条学生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必须跨学科门类修读。 第四条辅修/双学位面向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本科生。申请者必须修完第一学年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学生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修读,每人限修一门辅修专业或辅修专业学位。 第五条修完辅修专业全部学分的学生可获得2个创新学分,修完辅修双学位全部学分的学生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 第二章辅修/双学位的教学管理

第六条辅修/双学位的教学活动由开课学院组织实施。开设辅修/双学位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双学位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进行相应教学环节的实施与管理。 第七条辅修/双学位的教学第一学年安排在顺德校区,第二学年安排在校本部。全部课程在两学年(四个学期)内完成。 第八条辅修专业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辅修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60学分,所设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要的实习环节、毕业论文。主辅修课程学分不能重复计算。 第九条辅修/双学位单独编班上课,为避免与主修、公共选修课程冲突,辅修/双学位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 第十条开课学院要建立修读辅修/双学位学生成绩档案,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规范学籍与成绩管理。 第十一条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不变更学籍,仍归主修所在学院管理。 第十二条学生因休学而暂时中断辅修/双学位学习,可保留辅修/双学位资格至毕业后2年。 第十三条凡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获准修读后,应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到学校财务处缴纳学习费用,收费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办理缴费手续的学生,终止辅修/双学位学习。 第三章修读辅修/双学位报名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