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验证方案

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验证方案

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验证方案

糖化试剂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

验证方案

标题编制审核批准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1页,共4页

签名日期

验证方案

1概述

根据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工艺要求,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配液罐系统的清

洁度进行验证。验证按照清洗程序清洗的液体分配罐系统在储存适当时间后是否会污染试剂。结果表明,在现有清洗程序下,清洗后的配液罐系统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

产产品质量稳定。

2验证人员

验证团队组成:名称、职称、部门责任、组长、团队成员、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系统部负责起草验证方案、数据汇总、分析并完成验证报告。负责验证过程的质量监控和

检查。检查验证报告。3.时间表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9日完成验证方案中的验证项目;

从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15日,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完成核查报告。

4验证目的

经确认,按照现有清洗程序清洗的配液罐系统在储存适当时间后不会污染试剂,并验

证了现有清洗程序的有效性。

5验证内容

5.1液体分配罐系统的清洗依据

配液罐系统的清洗:wi-116《容器清洗标准操作程序》5.2验证所用的试剂与仪器火

焰分光光度计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2页,共4页

配液罐系统无菌操作台微生物培养箱5.3验证方法

5.3.1将溶液制备箱系统(洗涤剂a溶液制备箱、洗涤剂B溶液制备箱和溶血素h溶

液制备箱)按照容器清洁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洁7天。

5.3.2向配液罐中加纯水10l后摇晃配液罐,清洗后用吸管吸取少量液体待检。5.3.3微生物检验

1.按要求放置准备好的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分钟和30分钟,然后盖上培养皿盖,将其倒置,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每组选择3个培养皿。

2.取清洗过配液罐的水加入培养皿中培养,倒置。每个配液罐清洗液平行做3个培养皿。

3.取纯水加入培养皿中用培养棒铺匀后扣上培养皿盖,倒置。平行做3个培养皿。

4.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0~35度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

少于48小时。

5.直接用肉眼计数,在菌落计数器上做标记或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

有遗漏。如果皮氏培养皿上有2个或更多菌落重叠,在可以区分时,用2个或更多菌落计数。5.3.4钠离子浓度试验

测试清洗配液罐后液体的na离子浓度和纯水的钠离子浓度,每个样品测试三次,计

算均值。并计算清洗液和纯水的na离子浓度的相对偏差。5.4验证标准

1.如果微生物数量小于100菌落/ml,则为合格。

2.钠离子浓度

与纯水中钠离子浓度的相对偏差≤5%合格。5.5验证记录5.6微生物验证记录样品

120min30min纯水a液罐清洗液b液罐清洗液h液罐清洗液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3页共4

3.5.7钠离子浓度试验记录样品123平均值

纯水a液罐清洗液b液罐清洗液h液罐清洗液6总结

通过配液罐系统的清洗效果,验证清洗后7天内使用配液罐是否对试剂生产产生影响。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4页共4页

注射剂配制过滤系统及灌装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机 清洁验证方案 编号: 起草(车间):年月日 审核(生产部):年月日 审核(质量部):年月日 审核(总工办):年月日批准(总工程师):年月日

目录 1、概述 (4) 2、验证目的 (4) 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 4、验证实施……………………………………………….……….4. 5、验证偏差分析 (5) 6、验证所需仪器 (6) 7、验证相关文件及规程 (6) 8、验证结论 (6)

注射剂配制过滤系统及灌装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1、概述 本车间的配制过滤系统是由两套独立的配制过滤系统组成:浓配罐(只用1#罐)内药液用药液泵经浓配脱炭过滤器打入稀配罐后,再由药液泵循环经脱炭过滤器到终端过滤器(经聚丙烯、聚醚砜滤器二级过滤)后经循环管线输送至灌封系统,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机均具有在线清洗装置。 2、验证目的和范围 为了确认按照《配制过滤系统清洁规程》及《全自动制袋灌封系统清洁规程》在换批或换品种进行清洁后,化学残留符合限度标准,不会产生交叉污染,符合GMP的要求,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完善清洁规程,特进行本次验证。替硝唑微溶于水,其溶解度较葡萄糖,氯化钠低,较难清洁,所以本次清洁验证以模拟替硝唑注射液的生产进行。 3、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1小组成员 3.2职责与分工 车间: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起草和按验证方案实施。 生产部:(1)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 (2)负责对验证用仪器、仪表的校验工作。 质检中心:负责验证检验项目的检测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书。 总工办:(1)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 (2)负责验证小组的培训。 (3)负责验证工作的指导。 质量部: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 总工程师: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最终审批。 3.3验证前,验证小组人员应接受培训,明确自己的职责。 4、验证实施 4.1对配制过滤系统2007年的清洁规程执行情况情况进行汇总,写出汇总报告。如果各项指标合格,则进行系统的性能验证。 4.2验证前的准备工作将与验证有关的所有仪器、仪表、计量器经过校验或校验在有效期内,

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验证方案

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验证方案 糖化试剂配液罐系统清洁有效性 验证方案 标题编制审核批准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1页,共4页 签名日期 验证方案 1概述 根据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工艺要求,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配液罐系统的清 洁度进行验证。验证按照清洗程序清洗的液体分配罐系统在储存适当时间后是否会污染试剂。结果表明,在现有清洗程序下,清洗后的配液罐系统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 产产品质量稳定。 2验证人员 验证团队组成:名称、职称、部门责任、组长、团队成员、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系统部负责起草验证方案、数据汇总、分析并完成验证报告。负责验证过程的质量监控和 检查。检查验证报告。3.时间表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9日完成验证方案中的验证项目; 从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15日,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完成核查报告。 4验证目的 经确认,按照现有清洗程序清洗的配液罐系统在储存适当时间后不会污染试剂,并验 证了现有清洗程序的有效性。 5验证内容 5.1液体分配罐系统的清洗依据 配液罐系统的清洗:wi-116《容器清洗标准操作程序》5.2验证所用的试剂与仪器火 焰分光光度计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2页,共4页 配液罐系统无菌操作台微生物培养箱5.3验证方法

5.3.1将溶液制备箱系统(洗涤剂a溶液制备箱、洗涤剂B溶液制备箱和溶血素h溶 液制备箱)按照容器清洁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洁7天。 5.3.2向配液罐中加纯水10l后摇晃配液罐,清洗后用吸管吸取少量液体待检。5.3.3微生物检验 1.按要求放置准备好的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分钟和30分钟,然后盖上培养皿盖,将其倒置,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每组选择3个培养皿。 2.取清洗过配液罐的水加入培养皿中培养,倒置。每个配液罐清洗液平行做3个培养皿。 3.取纯水加入培养皿中用培养棒铺匀后扣上培养皿盖,倒置。平行做3个培养皿。 4.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0~35度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 少于48小时。 5.直接用肉眼计数,在菌落计数器上做标记或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 有遗漏。如果皮氏培养皿上有2个或更多菌落重叠,在可以区分时,用2个或更多菌落计数。5.3.4钠离子浓度试验 测试清洗配液罐后液体的na离子浓度和纯水的钠离子浓度,每个样品测试三次,计 算均值。并计算清洗液和纯水的na离子浓度的相对偏差。5.4验证标准 1.如果微生物数量小于100菌落/ml,则为合格。 2.钠离子浓度 与纯水中钠离子浓度的相对偏差≤5%合格。5.5验证记录5.6微生物验证记录样品 120min30min纯水a液罐清洗液b液罐清洗液h液罐清洗液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3页共4 页 3.5.7钠离子浓度试验记录样品123平均值 纯水a液罐清洗液b液罐清洗液h液罐清洗液6总结 通过配液罐系统的清洗效果,验证清洗后7天内使用配液罐是否对试剂生产产生影响。 体外诊断试剂文件第4页共4页

配液系统及灌装系统清洁验证1

配液系统及灌装系统清洁 验证方案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1.概述 血液透析浓缩液是由多种化学原料药组成,在生产过程中用透析用水溶解这些化学原料药,灌装完毕后总会有一小部分药液残留于设备里。按照工艺操作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之规定,每一个批次产品生产完成后,要对现场进行清场。清场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清楚残留于设备中的残留物质,防止交叉污染,为下一个批次生产做好准备。组成血液透析浓缩液的化学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冰醋酸。这些成分和水的亲和力是不同的,其中氯化钠亲和力最弱。在该项验证中,我们选择最后检测的物质就是氯化钠,亲和力最差(最难清洗掉)的物质被清洗掉了,亲和力强(容易清洗掉)的物质一定最早被清洗没有了。 2.目的 通过验证证明清洁方法的有效性 3.验证范围 配液系统以及灌装系统 4.验证实施时间 本方案计划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实施

6.清洁剂的选择 透析用水 7.验证内容 7.1 取样方法 7.1.1化学成分残留取样 (1)最终淋洗水取样 用洁净500ml取样瓶收集灭菌结束后注入小于最小生产量的透析用水循环5分钟后的水样。 (2)棉签擦拭取样 将洁净药签头按在取样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药签,让药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见下图: 7.1.2 微生物污染取样 (1)最终淋洗水取样 用无菌500ml取样瓶收集注入小于最小生产量的透析用水循环5分钟后的水样。 (2)棉签擦拭取样 将无菌棉签头按在取样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组织与实施 本配液系统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保障部、质保部、水针车间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引言 1.1验证方案名称 1.2验证方案编码 1.3概述 1.4验证目的 1.5相关文件 2.安装确认 2.1设备 2.1.1外观 2.1.2材质 2.1.3仪器仪表 2.1.4装量检查 2.2共用介质连接 2.2.1电源 2.2.2注射用水 2.2.3蒸汽 2.2.4冷却水 2.2.5氮气 2.3配液系统及相关管道钝化检查 3.运行确认 3.1目的 3.2 运行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3.3试验过程 4.性能确认

4.1目的 4.2试验过程 4.3氮气洁净度检查 5.验证周期 1 引言 1.1验证方案名称: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1.2验证方案编码: STP-YZ-00901 1.3概述 本公司配液系统主要用于本公司水针车间所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药液的配制。配液系统由初配和精配两部分组成,初配罐、钛棒过滤器、卫生泵、精配罐、卫生泵、筒式过滤器到高位槽连接组成配液系统,配液罐液位显示均采用数显液位计,罐内设万向淋洗球,泵和配液罐组成小循环装置,与高位槽组成大循环,系统实现在位清洁。 配液系统工艺设计流程: 原辅料、注射用水初配罐脱炭过滤器精配罐 折叠式过滤器高位槽平板式过滤器灌封 配液罐技术参数见下表:

1.4验证目的: 1.4.1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文件符合GMP管理要求, 看配液系统钝化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1.4.2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运行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空载运行情况是否符合要 求。 1.4.3检测并确认配液系统性能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负载运行条件下的运行情 况是否符合要求,其所用惰性气体的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1.5相关文件

配液罐清洁验证方案

配液罐清洁验证方案 质量部[] 生产部[] 计划供应部[] 工程部[] 技术中心[] 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 企划部[] 信息管理中心[] 财务部[] 审计监察部[] 市场部[] QC 室[] 针剂车间[] 提取车间[] 验证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配液罐的清洁验证。 2职责验证领导小组 2.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2.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2.1.5 负责清洁验证周期的确认。 质量部 2.3.1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测试工作。 2.3.2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2.3.3负责验证工作的现场监督。 生产部 2.4.1负责指定设备的清洁人员。 2.4.2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清洁操作程序对清洁验证对象进行清洗。 3概述配液罐用于提取车间生化提取工段中间体的药液混合、分装,为保证生产中不产生交叉污染,使用本生产设备总混分装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次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我们将对清洗后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4验证目的确认当设备按已制定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可将设备上残留的污染物的量清除到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即通过设备清洗过程,消除了即将分装产品受前产品遗留物及清洗过程中污染物污染的风险。5验证内容 原理 本验证方案根据我公司生产品种的实际情况,配液罐用于XXX的混合、分装,因 XXX较难清洁,固本次验证采取对生产XXX的配液罐进行清洁验证,我们采用最终清洗水取样检验,将检验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证实清洁规程的有效性。 执行的清洁程序 参见《配液罐清洁SOP》 验证方法 配液罐按《配液罐清洁SOP进行清洁后,取冲洗液液(纯化水)进行水质检测、无菌检查,同时对设备进行物理外观检查。 检验方法 5.4.1物理外观检查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类别:设备验证 软袋车间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版次:□新订□替代: 起草:年月日审阅会签: (验证领导小组) 批准: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概述 2 范围 3 职责 3.1 验证领导小组 3.2 生产技术部 3.3 质量部 4 验证 4.1 安装确认 4.2 运行确认 4.3 性能确认 5 结果分析和评价 6 验证周期 6.1 设备再验证 7 最终批准

1. 概述 本公司输液车间配液系统包括浓配罐、稀配罐及其附属设备(管道、泵、过滤器等),本系统为立式封闭型结构,所有与药液直接接触部分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浓配罐容量为3000L,稀配罐容量为5000L,均配备搅拌装置及加热降温装置,温度及液位显示装置,精密过滤装置等,滤芯分别为1μm钛棒、0.45μm、0.22μm的聚醚砜滤芯。 2 范围 适用于配液系统验证。本方案包括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 3 职责 3.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1.2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3.1.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设计及实施。 3.2.2 负责提供本设备的详细资料及相关SOP。 3.2.3 负责提供设备的计量器具校正详细情况。

3.3.1 负责验证方案相关的检验及结果分析报告。 3.3.2 负责数据的选择与评价。 4 验证内容 4.1 安装确认(IQ) 4.1.1 仪器仪表校正 列出设备所有计量器具清单,包括温度显示仪、压力表等,确定校正周期、使用范围等,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校正。见仪器仪表校正记录。 4.1.2设备动力部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及备品备件入库工作。见设备的开箱验收记录、备品备件入库记录。 4.1.3安装条件确认 配制系统浓配罐和稀配罐都应处于万级洁净区下的环境。见安装条件检查记录。 4.1.4 公用介质的连接确认 公用介质的连接已按照设备设计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各种公用介质的规格与设备相匹配;所用高效过滤器均做完好性检测合格。在连接过程中,符合规定要求。见公用工程检查记录。 4.1.5 主要零部件材料的确认。见主要零部件材质检查记录。 4.1.6 安装确认需对设备的文件资料进行确认。见安装确认文件资料检查记录。 4.1.7 安装完成需对设备进行清洁、清场以及进行调试,设备动力部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润滑计划。见设备调试记录、设备安装完成清洁记录、设备安装完成清场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设备润滑计划 4.2运行确认 在安装确认得到认可后进行试运行:确认配制罐安装稳固,公用介质连接齐全、正确,仪器、仪表校验显示灵敏、准确。 4.2.1 运行确认文件检查。 见运行确认文件资料检查记录。 4.2.2 运行确认项目:

配液罐清洁验证方案

配液罐清洁验证方案 分发单位 验证方案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配液罐的清洁验证。 2 职责 验证领导小组 2.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1.2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2.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2.1.5 负责清洁验证周期的确认。 质量部 2.3.1 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测试工作。 2.3.2 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2.3.3 负责验证工作的现场监督。 生产部 2.4.1 负责指定设备的清洁人员。 2.4.2 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清洁操作程序对清洁验证对象进行清洗。 3 概述 配液罐用于提取车间生化提取工段中间体的药液混合、分装,为保证生产中不产生交叉污染,使用本生产设备总混分装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次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我们将对清洗后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4 验证目的 确认当设备按已制定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可将设备上残留的污染物的量清除到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即通过设备清洗过程,消除了即将分装产品受前产品遗留物及清洗过程中污染物污染的风险。 5 验证内容

原理 本验证方案根据我公司生产品种的实际情况,配液罐用于XXX的混合、分装,因XXX较难清洁,固本次验证采取对生产XXX的配液罐进行清洁验证,我们采用最终清洗水取样检验,将检验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证实清洁规程的有效性。 执行的清洁程序 参见《配液罐清洁SOP》 验证方法 配液罐按《配液罐清洁SOP》进行清洁后,取冲洗液液(纯化水)进行水质检测、无菌检查,同时对设备进行物理外观检查。 检验方法 5.4.1 物理外观检查 5.4.1.1 取样方法:目检 5.4.1.2 可接受标准:按规定的清洗程序清洗设备,外观检查无可见残留物或残留气味。 5.4.2 最终冲洗水取样检验法。 5.4.2.1 目的:评价水溶性成分的潜在残留量,同时以冲洗用水为空白作对照。 5.4.2.2 检验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5.4.2.3 波长:258±2nm。 5.4.2.4 取样方法:取经配液罐清洁后的纯化水。 5.4.2.2 可接受标准:紫外分析≤。 5.4.3 微生物验证 5.4.3.1 目的:评价整个设备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同时以冲洗水为空白对照,排除生产水中 的微生物污染。 5.4.3.2 检验方法:菌落记数法。 5.4.3.3 取样方法:用清洗至中性后的容器取清洗液,放入装有经灭菌的培养基试管内进行培 养。 5.4.3.4 可接受标准:≤25CFU/ml。 取样部位:

参考 - 3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1]

目录 一、验证方案 二、验证记录 三、验证变更 四、验证结论及评价 五、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

方案起草:质量保证部起草人:日期方案审核:质量保证部审核人:日期生产制造部审核人:日期方案批准:验证办公室批准人:日期实施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一、验证方案 2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 1.引言 1.1概述: 设备名称:配制罐规格: 2500L 安装位置:十万级洁净区车间配制间设备编号:1A-134 1.2本公司配制车间新购进2500L配制罐一台,生产厂家为上海远跃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此配制罐内胆材质为316L不锈钢材质,内表面光滑,全容积4200L,公称容积3500L。用于口服液产品的配制,通常配制体积为3300L。 1.3本罐上部为椭圆封头,下面椭圆封头形式,圆角采用日式平板液压成形;各管口连接处均经拉延处理,保证其转角部分以R圆弧平滑过渡;罐体所有焊缝经应力消除机处理,保证内表面粗糙度Ra≤0.6μm,这样避免了产品残留,符合卫生级要求。 1.4本罐主要由罐本体及附件组成。罐本体双层结构,配有夹套,主体由支脚、封头、人孔、筒体等组成。罐附件主要包括视镜视灯、称重模块、清洗球、料液进出管、呼吸口、呼吸器和其它选项如:搅拌系统,在线清洁系统等。 1.5搅拌器为机械搅拌:搅拌电机安装在罐顶,搅拌轴由上半轴和下半轴组成,其中上半轴与罐体之间采用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204型硬质合金机械密封,下半轴通过法兰与上半轴联接,搅拌桨叶焊于下搅拌轴上。 1.6在线清洁系统CIP:配有专用压力泵和管路,与罐顶清洗球相连,保证其清洗效果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必要时还可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洁。 2清洁方法及验证。 2.1此设备清洁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QSOP-WS-169-01(草案)执行。 2.1 清洁、消毒方法: 2.1.1 PYG-3500配液罐预处理:用2%NaOH溶液(约3500升)加入配制罐,启动用快接管连接的专用不锈钢泵从配制罐下口沿配制罐喷淋球循环3小时以上,放掉NaOH溶液。启用CIP 系统使用饮用水将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冲洗至pH值中性,同样方式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2.1.2 连续生产: 2.1.2.1生产使用前:启用CIP系统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要求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洁净,即可使用。

注射液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系统清洁灭菌验证方案

注射液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系统清洁灭菌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JSB-QJYZ-008-03)

目录 一、验证目的----------------------------------------------2 二、概述--------------------------------------------------2 三、验证范围----------------------------------------------2 四、验证人员----------------------------------------------2 五、验证时间----------------------------------------------2 六、验证内容----------------------------------------------2 七、验证结论----------------------------------------------4 八、验证周期----------------------------------------------4 九、附表--------------------------------------------------5

一、验证目的: 设备清洁验证是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测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的污染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确认该设备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灭菌后,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提供安全、纯净、有效的药品。 二、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品种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注射液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系统进行清洁灭菌。生产设备、管道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润滑剂、微生物及环境污染物等;清洁完后使用纯蒸汽对上述设备及其管道进行在线灭菌。 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系统是兽药生产配制工序的关键设备,其作用在于将药品的主药和辅料经搅拌混合均匀。为了避免由于清洁不净造成不同产品之间、批与批之间兽药的污染,有必要对该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 三、验证范围: 水针配制过滤系统及灌封系统的清洁灭菌验证。 四验证人员 该清洁验证由生产部、质保部及工程部部分人员共同组成验证小组,负责该设备的验证工作。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副组长: 组员: 五、验证时间: 六、验证内容 6.1选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做挑战性实验。按生产工艺要求,使药液从配液罐输料管储罐灌封机的流程生产操作,药液灌封完毕后,对配液罐、

配液罐验证方案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配液罐验证方案的详细说明。配液罐是用于混合和储存液体、固体或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了确保配液罐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符合相关标准,进行配液罐的验证是必要的。 2. 验证目的 验证配液罐的目的是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验证包括对配液罐的结构、材料、操作界面、保护装置等各个方面的检查,以及对其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3. 验证流程 配液罐验证的流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设计评审 在配液罐制造前,进行设计评审是必要的。该评审需要包括液体贮存需求、安全要求、操作需求、周围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考虑。设计评审的结果将作为配液罐验证的基础。 3.2 材料选用验证 在材料选用阶段,需要验证液体、固体或气体与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这是为了防止因材料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损坏或泄漏。

3.3 结构验证 配液罐的结构验证包括对其机械结构、密封性能、连接件等进行测试。此外,还应进行灯泡汇、管道和阀门等附件的验证。 3.4 功能性能验证 功能性能验证是验证配液罐的各种功能是否能正常工作。例如,配液罐是否能够正确加热、搅拌、液位控制、压力控制等。 3.5 安全性验证 安全性验证是验证配液罐在各种异常情况下能否安全运行。例如,验证配液罐在压力过高、液位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等情况下的保护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 3.6 文件记录和报告 在配液罐验证过程中,必须记录所有的测试结果和相关数据。这些文件将用于后续的检查和审查。验证完成后,还需要编写验证报告,总结验证过程、结果和建议。 4. 验证方法和工具 为了进行配液罐的验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配液系统验证案 验证案组织与实施 本配液系统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保障部、质保部、水针车间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验证小组成员 案制订 案审核 案批准

目录 1.引言 1.1验证案名称 1.2验证案编码 1.3概述 1.4验证目的 1.5相关文件 2.安装确认 2.1设备 2.1.1外观 2.1.2材质 2.1.3仪器仪表 2.1.4装量检查 2.2共用介质连接 2.2.1电源 2.2.2注射用水 2.2.3蒸汽 2.2.4冷却水 2.2.5氮气 2.3配液系统及相关管道钝化检查 3.运行确认 3.1目的 3.2 运行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3.3试验过程 4.性能确认

4.1目的 4.2试验过程 4.3氮气洁净度检查 5.验证期 1 引言 1.1验证案名称: 配液系统验证案 1.2验证案编码: STP-YZ-00901 1.3概述 本公司配液系统主要用于本公司水针车间所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药液的配制。配液系统由初配和精配两部分组成,初配罐、钛棒过滤器、卫生泵、精配罐、卫生泵、筒式过滤器到高位槽连接组成配液系统,配液罐液位显示均采用数显液位计,罐设万向淋洗球,泵和配液罐组成小循环装置,与高位槽组成大循环,系统实现在位清洁。 配液系统工艺设计流程: 原辅料、注射用水初配罐脱炭过滤器精配罐 折叠式过滤器高位槽平板式过滤器灌封配液罐技术参数见下表:

1.4验证目的: 1.4.1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文件符合GMP管理要求, 看配液系统钝化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1.4.2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运行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空载运行情况是否符合要 求。 1.4.3检测并确认配液系统性能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负载运行条件下的运行情 况是否符合要求,其所用惰性气体的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1.5相关文件

配液罐(小罐)清洁再验证报告

配液罐(3m³)清洁再验证报告

目录 一、引言 1. 概述 2.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验证目的 4.相关文件 二、验证内容 1.原理 2.执行清洁操作规程 3.确定配液罐(3m³)取样位置 4.配液罐(3m³)生产的一组产品 5.取样条件 6.取样方法和检测方法 7.接受标准 三、验证次数 四、验证实施时间、记录 五、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六、验证小组人员签名

一、引言 1. 概述 根据GMP要求,在每次更换品种、批号、规格或生产工序完成后,要认真按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生产场地进行清洁。设备清洁在制药生产中有特殊地位,生产设备的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辅料、清洁剂、润滑剂、环境污染物质、水冲洗残留物及设备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异物。为正确评估清洗程度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洁验证。 配液罐(3m³)用于配制养血当归糖浆药液,为直接接触药品的主要设备,针对这个品种对配液罐(3m³)进行清洁验证,并确定清洁有效期提供依据。 2.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2.1 验证小组人员 2.2 职责

3. 验证目的 配液罐(3m³)清洁验证是指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来验证按规定的清洁程序清洗后,配液罐(3m³)残留物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从而证明配液罐(3m³)清洁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为配液罐(3m³)有效期提供依据。 4. 验证依据及文件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XX版一部; 4.4 《中药生产验证指南》; 4.5 养血当归糖浆生产工艺规程; 4.6 配液罐(3m³)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二、验证内容 1. 原理 该验证方法选择最不利清洁位置,即最差条件,首先从考虑活性成分的无显著影响值入手,计算最大允许残留物残留量限度,然后用冲洗法,取样进行微生物检验和残留物检验,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低于残留物浓度限度,则可证实清洁规程有效性。 设备按清洗规程清洗后,在将要生产的产品中存在已生产药品残留量。利用比色法检测,判断所取样品中允许的药品残留量作为可接受标准限度。 2. 执行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配液罐(3m³)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编号:WS/SOP/YTZJ/001902) 3. 确定配液罐(3m³)取样位置 目前液体车间生产所用配液罐(3m³)在配制养血当归糖浆药液时,接触药液部位为罐体内表面、输料管,最后出口是出料管,管道较小,不易清洗,所以取样位置选择在此。 4. 配液罐(3m³)生产的一批产品 配液工序有2台配液罐(3m³),每批的养血当归糖浆产量为1~3M³。

针剂配液系统清洁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 证明经过按照配制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规程,对配制过滤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后,该设备上药物残留量限度及微生物限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确认所使用的清洗消毒方法能将配制过滤系统清洗消毒至符合工艺要求。 2 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针剂工段配液过滤系统(包括浓配罐、稀配罐、输要管路及过滤器)的清洗消毒验证。 3 责任 4概述 在针剂制剂生产过程中,从浓配、稀配、过滤药液直接与配制系统内表面及过滤器接触,配制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是否干净直接影响下一批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对配制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进行验证,以***做为清洗对象,对配制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进行验证。 5清洁程序执行配制过滤系统的清洗消毒规程SOP—P5009 5.1 在线清洗 5.1.1在药液灌装完成后,排空配液罐,关闭管道阀门,卸下钛棒,折叠滤芯,并将过滤器外壳重新安装好,打开罐体顶部清洗球阀门,用注射用水冲洗罐体内部,打开罐体排污阀冲洗至排污阀出水澄清为止,关闭排污阀。 5.1.2 向配液罐加注射用水至1/3处,打开管路上所有阀门并打开药液泵,使注射用水冲洗至管道的终端或灌装机头(注:输液配液过滤系统需开启灌装机,使每一个灌装机头都得到冲洗)。 5.1.3 打开所有排污阀(终端出水口、取样口、液位计出水口,高位罐排污口、罐体排污口等)冲洗至出水澄清为止,在线清洗完成。 5.1.4 如果更换品种时,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罐体,至排污阀出水澄清为止,罐体放

入1/3体积的注射用水,冲洗管道及终端至澄清,重复以上操作5-6次,清洗完成。

5.1.5 液位计的清洗:将液位计的上下卡环松动取下液位计,用细长毛刷刷洗至目检无异物,再用注射用水冲洗5-6次,然后在罐体上安装好。 5.2 在线灭菌 5.2.1 在线灭菌流程: 排空管路—打开所有溢流阀门—通入纯蒸汽灭菌—用注射用水冲洗。 5.2.2 在罐体及管道在线清洗后,检查并打开所有排污阀、溢流阀,打开罐体上部纯 蒸汽阀门,向罐体通入纯蒸汽,待罐体温度显示至100℃,各排污口溢流蒸汽时,关小各排气口阀门,待温度显示121℃时开始灭菌计时。 5.2.3 纯蒸汽灭菌条件: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5.2.3灭菌后,第二天打开各排污阀排出冷凝水,按5.1.2和5.1.3项操作,注射用水 冲洗10分钟。 6 参照物:以***注射液中活性成分***作为参照物 7 合格标准: 7.1 目检肉眼观察,设备表面无可见残留物。 7.2 药物残留可接受限度最终淋洗水样品中***浓度不得大于10×10-6g/ml 7.3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限度灭菌冷凝水中细菌数不得超过10CFU/100ml 8 取样工具:碘量瓶(100ml);无菌碘量瓶(500ml)。 9取样位置:浓配罐(100L)排污口A1、稀配罐(150L)排污口A2、终端药液出口A3 10 取样计划 本验证方案与工艺验证同步共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每批生产结束后,按配制过滤系统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完成后,按取样位置指示每个取样口用碘量瓶取最终淋洗水50ml 作为药物残留量限度样;在线灭菌完成后,按取样位置指示每个取样口用无菌碘量瓶各取灭菌冷凝水300ml作为微生物限度样。 11 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 11.1 取样方法 11.1.1 药物残留样将排水阀打开冲洗取样口1分钟,将取样碘量瓶冲洗3次后,取样。 11.1.2 微生物残留样在蒸汽灭菌后,在取样口直接接取灭菌冷凝水。 11.1.3 在瓶上注明取样日期、取样位置、样品名称及取样目的。 11.2 检验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