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

近年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这其中,陈

鹤琴的家庭教育理念备受关注。陈鹤琴是一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许多独到而实用的家庭教育观点。阅读了他的家庭教育著

作后,我深受启发。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陈鹤琴家

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陈鹤琴强调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他认为家庭扮演

着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为他们提供了情感支持和行为模范。家

长要在维系良好家庭关系的同时,时刻关注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家庭教育中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

其次,陈鹤琴主张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他指出,家庭是培养

孩子积极人格的温床。家长应当创造一个温暖、支持、鼓励的家庭

环境,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满足。在学习成绩或兴趣

方面,家长鼓励孩子树立目标、努力实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这些正能量的鼓励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促进他们更好

地发展。

此外,陈鹤琴还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他认为,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是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品质。家长应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学会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任务,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这样的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陈鹤琴还提出了严格但有爱的家庭教育方式。他认为,家长需要设立一些明确的规矩和界限,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但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重态度和方法,表达的是爱和关心,而不是训斥和批评。做到公正、诚实和尊重,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言行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最后,陈鹤琴非常重视家长自身的成长和示范。他指出,家长的行为和言语会对孩子的模仿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只有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阅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著作,我深受启发。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指导孩子学习知识,更是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家庭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和指引,而家长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通

过陈鹤琴倡导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能更好地面对和应对孩子的成长需求,让他们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最后,我想说,家庭教育的道路并不容易,但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的付出将是值得的。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希望更多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孩子一同成长,共同建立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读了陈鹤琴先生所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有相见恨晚之感---要是我儿子小时候我读到,那么,我的家庭教育会怎么做? 首先,我会给孩子多一些陪伴。朱永新教授说:童年只有一次,陪伴无法替代。亲子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陈鹤琴先生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实验、研究,将儿童特点归纳为7项,其中的四项也都充分说明了儿童需要父母的陪伴:儿童好游戏的;儿童好奇的;儿童喜欢野外生活的;儿童喜欢合群的。我会和孩子一起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也会陪他玩他和小伙伴玩的游戏,还会给他创造条件,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遇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的家庭生活就是带他去野外生活。约上几个孩子的同龄伙伴家庭,带上一本书,带上画笔,带上捕鱼捉虾捉蝴蝶的工具,还要带上一顶帐篷,玩玩看看,画画写写,读读唱唱,幕天席地,让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释放。我还会经常带领他接触猫、狗、兔子等驯良的小动物,与它们做伴。我还会在家里养他喜欢的驯良的小动物,养花花草草,带着他一起去侍弄,去观察,去记录,发现生命的美好,感受成长的快乐。 其次,我会教孩子方法。孩子是在试错中成长的,要打消他的惧怕心理,这次不会,教给他方法,几次下来他自然就会做了。我再也不会因为他小,而帮他把本该他做的事情做了。也不会丢一件事情给他,让他独自在一件事情纠缠很久而不得。在他的能力以内而非用力不可的事情,我会耐心地教他怎么学习,怎么劳动,也会教他为人处世的方法。“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对于他会做的事情,我会给他鼓励,增强他做事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再次,我会给他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一切物质是他的环境,人也是他的环境,而且人的环境,比较物的环境还要重要。”“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我会把家庭打造成书香家庭。家里除了随手可以拿到书,有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还有一对爱阅读的父母。晚间时光,便是我们快乐的亲子阅读时光。沉浸式的读书,温馨而热烈的聊书,这样的环境里养出的孩子不优秀都难? 周末和节假日,除了带孩子野外生活,还带他去儿童游艺场、儿童运动场、动物园、花圃、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从小生活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兴趣,激发与展现才华。 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世界。我也会加强自身修养,收起自己的负面情绪,举手投足,言谈之间,都给孩子美的形象和正能量,同时也督促孩子爸爸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他所见到的都是美好的正能量的,而他所做的,也都是美好的正能量的。 然后,我还会用一颗童心去看儿子。我会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眼睛去看待一切,用静待花开的心态,牵着这只蜗牛去散步,而不是一个劲儿地催“快点儿”,或者生气地训斥,“这么简单你怎么都不会”。 当然,这静待花开的过程,也需要付出管理的,浇水、施肥、捉虫、除草,样样都不能少。“从小教起,从小教好”,在陈鹤琴看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最重要。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用;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在现实中,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2012级普硕黎日龙 2012210145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家庭教育的诸多原则,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结合其自身作为一位父亲在观察长子陈一鸣的具体事例及经验教训来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显得十分的切实可靠,有益于初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和子女教育。郑宗海(郑晓沧)先生在序言中誉之为“字字珠玑”实在也不为过。这一类的书籍很容易写成说教的文字,但是陈鹤琴先生却能够用简洁明白的语言,将一些在教育上、心理学上最为普遍的原理,看似无话可说的原理规律,娓娓道来,让读者欣然接受。初读《家庭教育》,感觉就是一些具体的事例,有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太可能再发生的,也就觉得这样的经验性的说教对读者的帮助不大,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读书的一个毛病,喜欢“即时效果”,而很少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阐述,这些事例是不是真的有可有无,是不是以后不会发生就没有参考的价值了?也许作者的初衷也并不是要我们完完全全依照他的方法进行早期的家庭教育,而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家教理念,希望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罢了。这也是我的妄自揣测罢了......但是很多对此类书籍不以为然的人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细读,也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看似是一句学术用语,不管是教育家、教师还是家长,都会讲我们应该怎样热爱我们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但是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口号而已。陈鹤琴先生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幼”思想,要求热爱儿童和“爱而会教”。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儿童观中将儿童看作小大人或无能的观点。“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大人一样?这是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儿童既然不同成人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指出了观念变革的必要性,这是进行科学育儿的前提。 陈鹤琴先生提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 这是他在批判传统文化中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的错误儿童观和学习西方儿童学研究的新成果基础,提出了20 世纪中国新型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人格。他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做父亲对待子女应有相当的礼貌”,这同他小时候在父亲面前所受的消极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种朋友式的民主平等关系,反对传统文

《家庭教育》读后感3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3篇 《家庭教育》为陈鹤琴所著书籍,全书共12章,订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讲述了儿童心理及一般教导法,解释了各项建议的涵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关心。 《家庭教育》读后感篇一: “小小孩实在难养的非常!”“小小孩不然而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明白也难教得非常!”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咨询,而父母面对“生来好动”的小小孩往往也非常头疼。《家庭教育》这本书中,陈先生提供了诸多养育小孩的方法,这些方法依旧比较容易掌握的。读完这本书以后,小小孩能够多发些笑声,父母也能够少受些烦恼了。书中多用了一鸣的例子,读来也是非常富有童真童趣的。这本书既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书中关于如何样教育小孩讲述的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如何样去做。 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感悟为人父母的苦与乐。“如何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小孩?”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咨询。家庭教育素为我国所重。陈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情况,一般人太把这桩情况忽略了,太把这桩情况看的容易了。” 很多父母能够把蜂养的非常好,有养蜂的学识技能。也能够把蚕养的非常好,有过硬的养蚕技能。甚至养牛,养马,养羊,养鱼,养鸟都能够总结出一大堆的技能技巧,而唯独养育自己的儿女反而不如养鸡,养猫,养狗来的用心,看得重要。这种情形在我国现时期,仍然司空见惯,专门普遍。因此关于父母来讲,《家庭教育》这本书人更加值得学习,值得深思并用于实践当中去。 书中有两大块内容所占篇幅较大。一是卫生上的习惯,二是游戏。陈老先生用了两个章节共25条原则,详细提供了关于小小孩卫生习惯的养成,从这点也能够看出,他对小孩的躯体健康的重视,即使放到现在,“体”也是放在首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强健的躯体是小小孩幸福的根源,若躯体不健康,小小孩所以终生受其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卫生的习惯与躯体的健全是有紧密关系的。有许多做父母的关于种种卫生的习惯不但没有顾到,还有许多误会。因此在这本书中陈老先生也详细的把要紧的习惯一一列举出来,引起做父母的注意,并已解除许多无谓的误会。 比如陈先生列举了有父母在小孩六七岁大,还给他喂饭,穿衣服,收拾东西等状况,提出父母包办代替,其弊端有三“1.剥夺小孩肌肉进展的机会。2.养成小孩懒惰性格3.养成小孩不识时务,不知劳累的性格。”同时也指导父母应该如何样关心小小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教小小孩穿衣服。 他列举了一鸣在两岁两个月时,早晨穿衣服,他的母亲就给他一本图画书看,或者一同唱歌讲讲故事,如此就能够让他不记得穿衣服这一回事,安安稳稳的,让他母亲穿衣服。而不是像另外一个小孩的父母强迫小孩穿衣服,甚至大骂小孩。因为陈先生明白小小孩是不喜爱穿衣服的,因此他提出,父母应当诱导小小孩穿衣服,“循循善诱”这种方法能够让小孩更好地认为,穿衣服是一件快乐愉快的事。 另一大块详述了小孩的游戏,我们都明白游戏是幼儿园最差不多的课程形式,同样在家庭教育中,游戏也相当重要。陈老先生首先提出游戏的条件:有适合的伴侣,有游戏的机会,有舒适的衣服,同时也教育小孩学会收拾玩具,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作为父母也要提供适合的游戏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他认为做父母亲的,不要以爱子女之心太切,而关于玩物之优劣毫不加考虑。凡小小孩看见喜爱的就买给他玩。要明白玩物是有好有坏的,好的玩物固能激发思想,启迪知识,强健躯体,培养美感,但坏的玩物是要发生危险而束缚思想的。

家庭教育读后感

家庭教育读后感 家庭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而陈鹤琴老先生所著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把家庭教育实践与科学紧密联系结合的 开拓者。虽然我们还并未成为家长,但细读这本书,也能收获到许 多感悟,对我们的专业实践也有许多启发。 《家庭教育》一书对于如何教养小孩讲得详细入微。不仅包括养育方面孩子的吃喝拉撒,更包括教育孩子的待人处事方面,用朴实 的文字、生动的事例指导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养孩子。例如在讲到 游戏与玩物时,陈鹤琴老先生建议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子的 安全,让孩子学会在游戏中成长探索,确保孩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 发展;又例如在责罚方面,陈鹤琴老先生提醒各位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气用事,教育孩子用积极的暗示比消极的命令好得多,比如 孩子字写得不好,不要去全面否认,而是告诉他那几个字写得特别好,剩下的字也请像这几个字一样写得工整规范。 看这本书时,突然想起小时候犯了错,妈妈总会告诫我:“小心爸爸回来教训你。”我想,在现在的大部分家庭教育中仍是存在这 种情况。这就好比戏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妈妈总是扮作 红脸,给予你慈母的爱,而爸爸总是扮作黑脸,给你严父的威严。 可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想过慈母的爱并不能消除严父带来的伤害。《家庭教育》一书告诉我们爸爸并不是大老虎。父亲是孩子力量和 勇气的依靠,不要随意用父亲去恐吓孩子,孩子做错事后不要就对 他说:你再不听话,你爸爸回来教训你!这样子只会将孩子推得更远,对父亲产生天然的抗拒感。 陈鹤琴老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浅显易懂、容易掌握,但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一、陈鹤琴家庭教育观的概述 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她对于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在陈鹤琴看来,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这并不是说父母要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而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2.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3.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陈鹤琴看来,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1.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这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在当代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密切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2. 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 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然而,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陈鹤琴全集读后感

陈鹤琴全集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陈鹤琴全集读后感(一) 我认真拜读了《陈鹤琴全集》,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非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陈鹤琴在活教育中的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现在我们幼儿园普遍开展的区域活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小组分散教学等与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方法、暗示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均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陈先生的小团体教学方法,不仅当时杜威都强调"从做中学"和分组合作学习,就是今天在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广泛引进的"瑞吉欧教学法"等也非常强调幼儿的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习。因此我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就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引发孩子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摆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很好形式。老师应该退到隐性地位,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将材料"活化",赋予材料生命力。通过材料来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告诉幼儿,这里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

让环境来"说话",发挥暗示作用。 所以我在每个区角的墙面上都贴出了有些什么玩的东西,和怎样玩的步骤图或范例,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如语言区中,一台录音机、一盒故事磁带、一本相应的故事书、一叠图片,这足以让幼儿在独立感受文学作品的同时,养成专注的习惯。 又如美工区中墙面"新浦江"它就是将画、折、剪、贴的这一系列过程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探索,我要怎样设计浦江镇?给浦江镇添什么?教师通过提供多种材料供不同层次幼儿操作。这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适时、适当的提醒个别幼儿尝试新的游戏内容,发展其弱项智能,最后鼓励幼儿把作品布置到"新浦江"去。 二、提供层次性的材料,培养孩子通过不同层次来提高自我能力。 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呢?我认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既应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向"最近发展区"逼近。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孩子成长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活动主题为依据,然后有目的的设计材料。随后让幼儿在富有层次的内容上,不断的摆弄探索,感悟新的经验,获得更一层次的发展。 如在益智区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排序的技能,我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排序内容:第一层次:颜色排序,第二层次:图形排序,第三层次:动物排序,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环环相扣,从易到难,通过有规律地进行排序能发展幼儿对颜色、图形、动物的多种排列方法。从而拓展了幼儿对事物的想象力。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三篇汇总

陈鹤琴,浙江省上虞县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民国四大教育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供大家参考。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读书心得――陈鹤琴之家庭教育

读书心得――陈鹤琴之家庭教育 陈鹤琴是我国早期的幼儿教育专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其中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根据对自己的儿子几年的观察研究,同时吸取别人教育子女的经验教训而写成的。他认为,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陈鹤琴认为,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父母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但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却是很多的。在儿童的身体健康方面,家长需要培养训练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穿衣、刷牙、洗脸、饭前洗手、午间睡觉、吃饭定量、便溺有定所等等。还要让孩子参加游戏锻炼身体,创造条件让他们画图、剪图、穿珠、浇花、玩沙等,在智育方面,陈鹤琴不主张让孩子过早的读书写字,而要求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让孩子增长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生活常识,开阔眼界,激发求知欲望等。同时,陈鹤琴也指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始能行之得当。他认为,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良好家庭气氛,不仅能向孩子进行积极的教育,也是孩子形成对人对事正确态度的重要因素和良好起点。 在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中不难发现,先生重视的不是孩子知识的获得,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如何保证家庭教育的质量,真正的促进孩子发展,使教育少走弯路,幼儿园的教育定位在哪里,承担哪些教育任务,与家庭之间应如何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以下就谈一点我的粗浅认识。

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幼儿园的老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更新拓展的的渠道以及多年教育大量孩子的经验,老师能发现孩子在同龄群体中的特殊问题,对孩子所处的发展水平衡量得比较准确,孩子的良好性格如勇敢、坚韧、沉着、好胜、好奇、善良等不是教得会的,需要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进行磨练,唤醒幼儿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也需要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所以需要通过家园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来达到。 幼儿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老师可以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老师对教育、孩子心理的知识是系统性的,而家长的知识零碎的、不系统的,所以为了家园合作能两条腿走路而不是残废,必须让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提高,以更好地贯彻教育目标的要求。首先,需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和组织家长“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应该是分工合作,家园合作呼唤建立这样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同时家长应当认清自己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要看到孩子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不放弃任何机会实施教育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融洽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重要的使幼儿有了不同水平的进步,因此家园配合、目标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营造一个家园共同关心幼儿成长的良好氛围,教师是为了孩子,家长也是为了孩子,只要家园双方同心协力,一定能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实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教育孩子,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取得最大的成功和收益。

读书笔记心得:读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

读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在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开拓性的实践、试验和研究工作,创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拜读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方才发现我们教育孩子的诸多误区。我深感《家庭教育》读晚了,也深知教育孩子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书中涉及的诸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仍然实用,不愧是一本被奉为经典家庭教育书。该书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语言介绍了儿童的心理,列出了若干的教导原则与方法。全书共十三章,从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和原则;普通教导法;卫生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小孩子为什么怕和哭;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怎样责罚小孩子;怎样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和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十三个方面探讨了生命成长的历程、父母的职责及儿童的养育。陈老先生还在这本书中附录了他五次论述“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应该说书中包含了很多的精辟见解和陈老先生育子的实践经验。该书出版的时候,陶行知为他作了“近今最有价值的专著,”“愿天下父母共读之”的序。 陈鹤琴先生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觉,结合其他父母的经验教训来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进行教育,十分切实可靠。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所见、所闻、所感的案例,无疑是想通过各种案例的表面,触动父母去思考——好父母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作者没有向我们大量介绍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技能、照顾孩子生活的好方法,而是不断的提醒我们,孩子是一个

2023年家庭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

2023年家庭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1 仔细拜读了《家庭教育》一书,觉得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一、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不管该书发行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同时,他也指出,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先生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陈鹤琴读后感

陈鹤琴读后感 陈鹤琴读后感(一) 读完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书中的诸多观点对许多当代父母来说依然是“超前”。 陈鹤琴(1892;1982 )是我国现代着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把家庭教育实践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的开拓者。前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题词:“学习爱国老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的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为培养四有新人,振兴中华的大业而奋斗。”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太把这桩事情忽略了,太把这桩事情看的容易了。我们晓得栽花有了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育蚕有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而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追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如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非常普遍,司空见惯。我愿普天下做父母的,在未做父母之前,应当自问他有没有研究过

怎样教养他未来的儿童,自问自己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父亲,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母亲。” 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于怎样教养小孩讲述得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讲到卫生上的习惯,告诉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讲到游戏与玩物,提醒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子的安全,确保孩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发展;比如讲到责罚孩子时,告诫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气用事等等。朴实的文字、有趣的事例、诚挚的情感、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人读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感悟着为人父母的苦与乐,“怎样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书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现实紧密相联,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倡导“游戏式教育法”。他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应遵循这一规律,“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例如他提出应该给孩子 塑泥的机会,小孩子玩污泥,虽有时会污及身上的衣服,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

家庭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1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 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 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 点对我很有启发: 一、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不管该书发行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同时,他也指出,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 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 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 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放弃无规律的生活,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祖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长辈,甚至虚伪等流弊,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陈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一书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现代做父母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家庭教育发展到今天,家庭教育已成为每个家庭、每个老师、每所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极其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来读20世纪初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的教育专著——《家庭教育》,颇有感触。 家庭教育读后感2 这段内容主要讲了五个问号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 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 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 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 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 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读后感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读后感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由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撰写。这本书选编了作者关于如何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旨在探讨父母如何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本书的主题非常贴近现实,也是许多父母关心和探索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 本书围绕家庭教育的原则展开了论述,作者陈鹤琴总结了101条家庭教育的原则,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指南。这些原则既有普遍适用的法则,也有因时因地制宜的具体建议。通过这些原则,父母们可以了解到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使命和责任,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去。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践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作者讲述了一个父亲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故事。这位父亲擅长绘画,经常在家里进行创作。他

不仅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给孩子热爱艺术的精神,还经常与孩子一起参与艺术创作,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父母应该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参与,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总体而言,这本书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作者的论述和案例,我明白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父母,我应该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去,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多地被广大父母所了解和应用,使家庭教育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一代。

解放儿童,解放评价——读《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有感

解放儿童,解放评价——读《中国幼教 之父——陈鹤琴》有感 摘要: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幼教人砥砺前行的方向。而对于我们每一位鼓楼幼儿园的教师 来说,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活教育”,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一切 为儿童”,这是我们的血液之魂……98载,薪火相传。 关键词:幼教;家庭教育 “活教育”少不了“活教师”。从认识儿童,到学做父母,再到生活课程、 快乐游戏,都离不开活的教育。陈先生的思想,无论是指导我们如何做教师,亦 或是如何做父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的第五篇章的尾声,用了这样一段话:“解 放孩子们的手吧,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吧,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 孩子们的脑吧,让他们自由去想。”这样“儿童本位”的教育精神,放到今天, 都是我们一直追随的。 疫情期间,幼儿园彻彻底底成为了“没有天花板的幼儿园”,孩子们尽情地 在操场上吹泡泡、在沙池里挖沙、在游泳池里搭管道、在树屋爬上爬下,他们随 着饲养角的小兔在草地上蹦跳、他们追着亲手饲养的小鸡小鸭在园子里散步奔跑……“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1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玩滑梯,只见旁边的礼堂窗台上爬过来一只拇指盖大小 的西瓜虫,顺着窗台向墙边爬去。出于好奇,我并没有把虫“捏死”,而是小心 翼翼用一张餐巾纸托住,拿到了Z同学(男生,3岁2个月)的面前,没想到Z 同学大叫一声:“哎呀,好大的虫子,我害怕虫子!”没想到他的一声大叫,倒 是吸引了其他孩子前来围观,胆大的X同学(女生,3岁3个月)竟然将西瓜虫 拿到了手上,看着它顺着手心向前臂爬行,爬到手肘处,又从前臂下方爬回来,

2023年《家庭教育》读后感(精选3篇)

2023年《家庭教育》读后感(精选3篇) 《家庭教育》读后感1 《家庭教育》里的《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一文,阐述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分析了其中的利与弊。这将为许多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们,提个醒,作个建议,供家长一个参考。不一定要上名校,上寄宿班。以为上了这些学校,孩子的前途就锁进了保险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殊不知,不适合孩子的学校制度,反而会使孩子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譬如,要就近择校,这样就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路上安全也是一个问题。有心理恐惧的小孩也不适宜上寄宿班,因为小孩更没有安全感,反而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都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大要素,只要让孩子从小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先天的固然很好,但后天培养更重要,与其在东奔西走,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要进名校,择名师,还不如加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多培养一些他自身对学习的兴趣。 《家庭教育》中的《智慧父母》不能不提,这些在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按照书中的方法基本能得到奏效。还有《家长学校》,《幼儿发展》等等,看了都获益匪浅。还有《巧手妈妈》,《小制作》,《家庭医生》,都是值得一看的好栏目。希望以后能读到更精彩,更实用的《家庭教育》。来共同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知能力,为他走向健康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教育》读后感2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交流。这句话是我从读《家庭教育》这本书中感悟到的。《家庭教育》这本书一共分十三章: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普通教导法,卫生上的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小孩子为什么怕,为什么哭的,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 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陈鹤琴 提出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 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 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辈子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陈鹤琴先生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更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 范教育的完整体系了他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 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陈教授为了配合幼儿教育与 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 玩具与教具。 陈教授为了丰富儿童的知识,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如:《中国历史故事丛书》、《小 学自然故事丛书》等。他所编辑的儿童读物。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活泼,图文并茂。他还为幼教、小教界主编了多种辅导性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与《新儿童教育》等。陈教授为了推广与普及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创办与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通过学术团体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 和教育研究者进行了辅导。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一书用语通俗易懂,所举事例丰富、真实,所提教育原则可操作性强,称得上是一本家庭教育实用手册。陶行知于是说:“在这书里面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叙言本书正文共13 章,另含5 篇叙言及7 篇附录。第一章论述“儿童的心理”,强调家庭教育需遵循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第二章,讲述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原则。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提出了教导孩子的一百 零一条原则。第十三章着重说明父母应该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主要内容如下:1、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人类全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为了一个 国家教育的有机整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幼稚期(自生至七岁)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的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塑造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承担着为社会造就人材的任务。陈鹤琴早在几十年前,就把家庭教育的 意义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说:“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翼,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他提出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爱人,从最初的家庭教育环 境开始,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和爱人教育。 1 他认为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当今的世界,不管是经济竞争,还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材的竞争。谁具有高素质的人材,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儿童是将来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 振兴。 2、家庭教育的前提 陈鹤琴一贯注重儿童的心理研究,他主张家庭教育首先要从了解开始。陈鹤琴认为:“儿童 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样,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豫备,亦具他 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烂缦天真。”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就是 建立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在《家庭教育》一书中,他把儿童的心理归纳为七个方面: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家庭教育》是陈鹤琴所著的一本教育类书籍,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本书对于家长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指南,下面我会就该书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和个人感悟。 书中第一章讲的是“家庭教育与人生价值”,主要是指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更是要培养孩子的品德、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而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输送知识,而是需要家长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助孩子发展其个性与特长。 第二章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该章节重点将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凝聚成五个方面,包括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发展、依法教育、情感渗透、实事求是。这一章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家庭教育的难度与重要性,家长需要始终以孩子为出发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同时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书中第三章聚焦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思考教育的方式方法。本章节重点讲述了“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指导意见:注重发展个性特长、因材施教、突显优势、发挥潜力,这里提到的评价孩子并不是简单的“好”、“坏”,而是 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与特点。 最后一章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主要是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孩子在不同教育环境中所应具备的素养。孩

子的教育不是家庭或学校单方面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协力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合作,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成长。 总体来讲,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南,不仅将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讲得清晰明了,更将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步步细节阐述得淋漓尽致。家长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教育方法,更能尝试将其中的理念,与家庭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陈鹤琴文集》不但选辑了有关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文章讲稿和实验报告等,同时也收入陈鹤琴有关论“活教育”的重要著作和其他关于儿童心理研究的相关论述和观点,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一份珍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陈鹤琴文集读后感,仅供参考。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篇一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试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概论》等书,在幼教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工作之后,重拾《陈鹤琴文集》这本书,温故而知新,对他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一、儿童玩具与教育 我们从小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却从没有想过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它却真真实实的交给了我们无数的没能从课本,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各种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玩具。由此可见,玩,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陈鹤琴在文中说“小孩子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很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而这些玩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玩具了。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寓教育于游戏呢?孩子究竟要怎样玩才能玩出意义呢?教师以及家长怎么才能做好孩子“玩”的支持者、帮助者、保护者和游戏的伙伴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玩,要有好的玩具。这些玩具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孩子的需要,与他们的爱好兴趣相一致,更要安全,耐用。而孩子玩的场地,例如房间、公园的草地、儿童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